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综合复习总结题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11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单元复习第二单
元知识梳理
本文档旨在对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进行复和
梳理,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第一部分:植物的生长
植物需要哪些条件生长?
- 光线:植物需要阳光照射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 水分:植物需要水分供给,以维持其生命活动。
- 温度:适宜的温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 空气:植物通过气孔吸收二氧化碳,并排出氧气。
植物的生长过程是什么样的?
- 种子发芽: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芽,从而形成幼苗。
- 幼苗生长:幼苗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水分、养分等进行生长。
- 植株形成:幼苗逐渐长大成为植株,根、茎、叶等器官形成。
- 结花结果:植株经过一定的生长过程后,会形成花朵并结出果实。
第二部分:动物的生长
动物是如何生长的?
- 幼体成长:动物从幼体逐渐成长为成体。
- 饮食摄取:动物通过进食获取所需的营养物质。
- 新陈代谢:动物通过新陈代谢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代谢。
- 生殖繁衍:成体动物通过生殖和繁衍后代。
动物生长的特点有哪些?
- 个体差异:不同种类的动物生长速度和方式有所不同。
- 生命周期:动物有不同的生命周期,如昆虫的完全变态等。
- 周期性生长:动物的生长一般呈现周期性,如鸟类的孵化季节等。
以上是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梳理,希望这份文档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和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单元知识梳理易混易错 分析易混点在研究物体运动时,人们事先选定的、假设不动的,作为基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可任意的选择,即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具体选哪一种物体为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
比如判断公交车是否运动,要以地面或路边静止的建筑物、大树为参照物,如果以公交车上的人为参照物,那么公交车是静止的。
例:两辆并排行驶的汽车甲和乙,速度相同、方向相同,如果以甲车为参照物,那么乙车是( )的。
A 、向前运动B 、静止C 、向后运动解析:由于两辆车速度相同、方向相同,可以把两辆车当作一个整体,如果以甲车为参照物,那么乙车是静止的。
答案:B易错点一 描述物体的位置通常我们用方向各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首先要选定参照物,再看所要描述的物体在参照物的哪个方向,距离参照物有多远,用××在参照物的××方向××米处来描述。
例:结合图示,回答问题请以学校为参照物,描述书店和商场的位置。
解析:描述位置时,先确定参照物,本题中的参照物是学校。
其次确定方向,根据图示,上方为北方,则书店在学校的正西方向,商场在学校的东北方向,最后确定距离,书店距离学校900米,商场距离学校1200米。
答:书店在学校的正西方向900米处,商场在学校的东北方向1200米处。
北易错点二滑动与滚动滑动与滚动是指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的运动方式。
滑动是指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上接触面不变地移动,如滑冰刀在冰上的运动。
滚动是指一个物体(多为球形或圆柱形)在另一物体上接触面不断改变地移动或滚动,如车轮在地上的运动。
例:下列运动中,属于滑动的有(),属于滚动的有()。
A、行驶中汽车的车轮B、玩滑梯C、雪橇在冰上运动D、皮球从斜坡落下解析: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处于转动状态,是滚动;玩滑梯时,人体与滑梯的接触面没有改变是滑动;雪橇在冰上运动方式是滑行,属于滑动;皮球是球体,从斜坡落下时,会滚动。
5、6、 根可以分为直根和 须根23、植物总是向着阳光生长,说明织物具有向阳性。
科学第二单元综合练习题•、填空题:1、 水果或蔬菜的种壬都有“被子”包裹着这个“被子”就是植物的 果实.2、 我们在解剖和观察蚕豆种子的内部时,要用到的仪器有 放大镜和 的子°3、暗种子构造不同,可以把种子分成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两类,它的主要部分是学,它可以发育成一棵新的植物。
4、每种果实都有他们传播种子的方式,以使种子获得更大的生存机会 。
无论种子怎样摆放发芽后总是根朝匕,小苗朝 根具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 的作用。
8、形态各异的把植物身体和各部分连成一个整体,它茎承担着运输的任务——把一水和土壤中的 养料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又把叶子制造的“食物”传送给 植物的其它部分 9、茎可分为 缠绕茎、匍匐茎、 攀缘茎和 直立茎° 10、 叶片包括 表皮、 叶肉和 叶脉三个部分。
11、 像油菜、桃这样的花,可分为花萼、雄蕊、雌蕊和花瓣四个部分,这样的花叫做完全花 。
12、雄蕊和雌蕊是植物>殖塾宜的器官。
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这一过程叫做传粉,传粉后植物就有可能结出箜及13、 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的传粉不足,人们常常还会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14、 植物能通过多种方法进行传粉,常见的是借助昆虫和风力.15、 大多数植物利用 阳光、泥土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 叶子里自己制造“食物二 16、 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可以分华、% ―吐、逃、果实、种子为六部分。
17、 我们吃西红柿的果实和种子,吃马铃薯的圣。
18、植物的秸秆可以用来当燃料,棉花可以用来做纺织材料,木材可以用来当建筑材料,枸杞子可以用来做中草药。
19、提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植物牢牢地固定在土壤中,同时又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必需的 水分和养料。
20、花中的雌蕊和雄蕊使植物的重要器官° 21、有空气、 适当的温度和水,种子才能发芽。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空气知识要点复习1.空气的质量可以通过简易天平来测量。
2.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3.旗帜招展、柳枝摆动,可以感知风的存在。
4.空气由许多微粒组成,受到压力时微粒之间的距离会缩短,压力消失后距离会变长。
5.皮球、水枪、轮胎等都利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
6.空气虽然很轻,但是有一定的质量。
7.在XXX自制的天平上,左右两端放入一个充好气的皮球和一些豆子,处于平衡状态。
当往皮球中继续打入10筒空气时,天平会向皮球这边倾斜。
如果将皮球里的空气全部放掉,天平又将向豆子这边倾斜。
8.挥动塑料袋几次后抓紧袋口,可以发现塑料袋变得鼓鼓的,这时塑料袋内装满了空气。
9.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10.将一个空瓶瓶口稍微向上倾斜放置水中,发现瓶口有气泡冒出,冒出的气泡是空气。
11.地球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包围着。
12.水和空气的共同点是会流动。
13.一般情况下,空气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14.同一个气球可以变成各种形状,这主要是利用了空气的无固定形状特征。
15.杯子应该竖直倒扣放入水中,纸团才不会湿。
16.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发生变化。
17.能弹得很高的篮球里的气体是压缩的空气。
18.注射器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压活塞,活塞会推到一定程度推不动。
19.做“注射器压缩空气”的实验时,如果将活塞往下压,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活塞压下去后会弹回一点。
20.当天平达到平衡后,给一端的皮球充入一定量的空气,天平会向皮球一端倾斜。
21.拍打篮球时,篮球能蹦得很高,这主要是因为篮球里的空气被压缩,具有弹性。
22.在使用自制天平前要先调节天平的平衡。
23.一个充入20筒空气的气球的质量与1个乒乓球、5颗绿豆、1枚回形针的质量相当。
24.最适合用来证明空气有质量的是天平。
25.用天平可以测出物体的质量。
26.用打气筒往一个装满空气的有封口的厚玻璃瓶里再打进一些空气,瓶子里空气的变化情况是质量增加,体积不变。
【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单元《植物与环境》知识点总结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单元知识点5、不同环境⾥的植物⼀、填空1、植物的形态与其(⽣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2、仙⼈掌的茎和叶的形态特征:茎绿⾊、覆盖蜡质,叶退化为刺。
挤压仙⼈掌的茎和芦荟的叶,发现内部含有⼤量⽔分。
3、沙漠植物适应环境的结构特征:具有发达的根系。
4、⽔瓶树⾼⼤粗壮,树⼲顶部枝条、树叶稀疏,远看酷似⼀个巨⼤的啤酒瓶。
⽔瓶树的树⼲⾥储存⽔,抗⼲旱能⼒强,适宜⽣长在热带草原。
5、仙⼈柱植株⾼⼤呈柱状,有分枝。
柱上长有许多锐利的棱,棱上长有尖刺。
喜温暖向阳环境,耐⼲旱,适宜⽣长在炎热、⼲旱的沙漠中。
6、芭蕉树主⼲没有分枝,叶在主⼲顶端呈螺旋状排列。
叶⽚长圆形,宽⼤。
主叶脉粗厚,分⽀叶脉呈⽻状平⾏分布在叶⽚上。
7椰树树⼲长,笔直,没有分枝。
树叶巨⼤,呈⽻⽑状,集中长在树⼲顶端。
椰⼦喜光,在⾼温、多⾬、阳光充⾜和海风吹拂的条件下⽣长发育良好,适宜⽣长在热带沿海。
8、雪松树⼲较直,树枝从下⾄上环绕树⼲向外⽣长。
树叶针状、坚硬,淡绿⾊或深绿⾊。
雪松耐阴、抗旱,有⼀定的耐寒能⼒,分布范围⼴,可⽣活在⾼⼭上。
9植物的形态与其⽣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10、⼤叶黄杨树叶⽐杨树树叶厚、光滑。
⼤叶黄杨树叶上覆盖有⽐较厚的蜡质,所以较光滑。
11、杨树树叶秋天变黄,冬天落光。
⼤叶黄杨树叶冬天落三分之⼀左右,总体看来树还是绿⾊的。
12、冬季来临,杨树靠落叶减少⽔分蒸发和养料消耗。
⼤叶黄杨靠树叶表⾯蜡质减少蒸发。
⼆、简答冬天来了,杨树和⼤叶黄杨是怎样适应寒冷环境的?答:杨树靠落叶减少⽔分蒸发和养料消耗,⽽⼤叶黄杨靠树叶表⾯蜡质减少蒸发。
6、沙漠中的植物⼀、填空1、我知道的沙漠中的植物有:(仙⼈球、沙棘、仙⼈掌、骆驼刺、梭梭树、胡杨、芦荟、⽯莲花)等。
2、仙⼈掌的茎和芦荟的叶都含有(⼤量的⽔分)。
3、仙⼈掌储⽔的秘密是:仙⼈掌的叶呈针状,⽽且茎表⾯有蜡质覆盖,⽔的蒸发量极少。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天气知
识要点复习
一、天气的种类
1. 晴天:天空无云,阳光明亮。
2. 阴天:天空有云,但没有阳光。
3. 多云:天空有很多云。
4. 雨天:天空下雨,能看到雨水。
5. 雪天:天空下雪,能看到雪花。
6. 风天:天空刮风,能感觉到风的力量。
7. 雾天:天空有雾,能看到雾气而感觉模糊。
二、天气的变化
1. 温度变化:天气冷热的程度不同。
2. 降水变化:天气下雨或下雪的频率和强度不同。
3. 风力变化:风的强弱不同。
三、天气的影响
1. 衣物选择:根据天气,选择适合的衣物。
2. 活动安排:根据天气,选择合适的户内或户外活动。
3. 交通出行:根据天气,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4. 农作物生长:不同的天气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影响。
四、观察天气的方法
1. 看天空:观察云的种类、颜色和形状。
2. 看地面:观察地面上的湿度和积水情况。
3. 观察气温计:使用气温计测量当前的温度。
4. 听音乐:风天时,听听风的声音。
5. 观察气象预报:了解天气预报信息。
这份文档总结了三年级上册科学的第二单元“天气”的知识要点。
通过研究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天气的种类、变化以及它
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研究了一些观察天气的方法,可以通过观察天空、地面、气温计等来判断当前的天气情况。
希望
这些知识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天气。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复习归类
整理
本文档为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的复归类整理,旨在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一、植物的繁殖
1. 有性生殖
植物通过花粉传递和卵细胞进行有性生殖。
其中包括以下过程:- 授粉:花粉传递到雌蕊柱头上
- 授精:花粉管生长到卵细胞,与之融合形成种子
2. 无性生殖
植物通过根、茎、叶等部位进行无性生殖。
以下是常见的无性
生殖方式:
- 茎的结实:茎部生根,形成新的植株
- 叶的繁殖:叶片上生出新的小植物
- 地下茎的繁殖:地下茎上生出新的植株
二、水的性质和运动
1. 水的性质
水具有以下特点:
- 无色、无味、无臭
- 密度大,重量重
- 三态转变:液态、固态、气态
2. 水的运动
水具有以下运动方式:
- 流动:水会沿着斜面或管道自上而下流动
- 蒸发:水蒸发成水蒸气,升华成气体
- 冻结:水在低温下形成冰晶固态
三、空气对物体的影响
1. 空气的存在
空气对物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空气对物体的支持作用:空气可以支撑物体,使其浮在空中- 空气对物体的阻力作用:空气可以阻碍物体的运动
2. 空气的压力
空气具有压力,对物体产生以下影响:
- 压力传导:空气压力可以传导到物体表面
- 压力变化: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以上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的复习归类整理,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
如需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考教材或与老师进行进一步交流。
第一单元控制溶解姓名:记分:1.有些物质在水里溶解,有些物质在水里溶解。
2.溶解的快慢与、、等因素有关。
大多数物质在水的温度时,溶解越快;进行时,溶解越快;颗粒时,溶解越快。
3.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不同的物质的量是的。
在 20℃时,100毫升水里最多能溶解克食盐。
在20℃时, 100毫升水里最多能溶解克白糖。
4.多余的盐粒,一直留在水中,溶解了。
这个现象叫做。
5.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经历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科学探究过程。
对比实验要遵循只有个条件(即要对比的因素)不同的规则,因为如果实验中有几个不同的条件,就比较不出到底是哪个因素影响了实验结果。
如在做“搅拌会影响溶解的快慢吗”的实验时,对比的因素是搅拌对溶解的快慢的影响,即不同条件是与,所以要准备两份同样多的食盐、两杯一样多且温度相同的水,实验时要将两份食盐同时放入两杯水中。
6.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物质的量,会受到的影响,比如在10℃时100毫升水中最多可以溶解202克白糖,但是在20℃时,100毫升水里则可以溶解204克白糖。
所以在100毫升水里溶解202克白糖时形成的溶液,在10℃时是饱和的,但是在20℃时则是不饱和的。
第二单元水的三态变化姓名:记分:1.水有气态的、液态的和固态的三种形态,它们都是水。
水结冰后体积会。
加热或冷却时物体的体积会发生变化;或也可以改变某些物质的状态。
2.水在通常情况下,会在水的从液态转化为“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
3.水蒸气是一种、、的气体。
4.加快、加大、提高都可以加速水的蒸发。
5.水蒸气遇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
6.将水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是℃),水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水会剧烈地翻腾起来,水迅速地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作。
7.当温度降低到℃以下时,水会结冰;当温度上升到℃以上时,冰会融化成水。
8.云、雾、雨、露都是地表的蒸发就能成水蒸气,在不同的环境下遇冷形成的。
云是在形成,云遇冷则会下雨,雾和露形成则是靠近,这些都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苏教版科学(新教材)三年级下册综合复习题(含答案)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综合复题一、填空题1.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和()。
2.()和()是风的两个基本要素。
3.我们可以从()、()、()等方面来描述天气。
4.30摄氏度写作();摄氏度写作()。
5.声音是由()产生的,它可以在()()和()中传播。
6.植物的形态与其()有着密切的关系。
7.()是用来放置气温计等仪器的木箱。
它一般都架设在草坪上,箱底距离地面()米。
8.纸片、木片、塑料、铁片这四种材料中吸水性最好的是(),韧性最好的是(),硬度最好的是()。
9.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包括()、()、()、()、()、()六部分。
二、判断题1.在不同的地方所测量的温度是相同的。
()2.纸非常便宜,我们可以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3.声音能够在任何地方传播。
()4.水里的植物不需要呼吸。
()5.水瓶树适合生长在气候寒冷的地方。
()6.塑料制品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三、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用来描述秋季的是()。
A.硕果累累B.白雪皑皑C.含苞待放2.刮风时,红旗飘动的方向和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是()。
A.相反的B.相同的C.相交的3.卫生间一般都铺瓷砖,是因为()。
A.瓷砖防水机能好B.物美价廉C.好打扫4.不属于沙漠植物的共同特点的是()。
A.耐旱B.抗病C.根系发达5.我们常吃的玉米粒、黄豆、花生仁是这些植物身体上的部分(A.根B.茎C.果实四、连线题给材料分类陶瓷棉花天然材料玻璃纸人造材料布料黏土五、填图题1.请在下图中标出箭头所指的风向。
六、XXX答题。
)1.下雨对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好处?2.我们能够为减少“白色污染”的办法有哪些?七、实验题探讨仙人掌储水的秘密在模拟实验中,平铺的纸张模拟的是(),卷起来的纸张模拟的是(),蜡纸模拟的是()。
经由进程实验,我发现仙人掌储水的秘密是沙漠植物的共同特点是答案一、填空题1.种子萌发的条件是(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苏教版科学(新教材)三年级下册综合复习题(含答案)(1)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综合复题一、填空题1.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和()。
2.()和()是风的两个基本要素。
3.我们可以从()、()、()等方面来描述天气。
4.30摄氏度写作();摄氏度写作()。
5.声音是由()产生的,它可以在()()和()中传播。
6.植物的形态与其()有着密切的关系。
7.()是用来放置气温计等仪器的木箱。
它一般都架设在草坪上,箱底距离地面()米。
8.纸片、木片、塑料、铁片这四种材料中吸水性最好的是(),韧性最好的是(),硬度最好的是()。
9.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包括()、()、()、()、()、()六部分。
二、判断题1.在不同的地方所测量的温度是相同的。
()2.纸非常便宜,我们可以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3.声音可以在任何地方传播。
()4.水里的植物不需要呼吸。
()5.水瓶树适合生长在气候寒冷的地方。
()6.塑料成品既有长处也有缺点。
()三、选择题1.以下词语中,用来描绘春季的是()。
A.硕果累累B.白雪皑皑C.含苞待放2.刮风时,红旗飘动的方向和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是()。
A.相反的B.相同的C.相交的3.卫生间一般都铺瓷砖,是因为()。
A.瓷砖防水性能好B.物美价廉C.好打扫4.不属于沙漠植物的共同特点的是()。
A.耐旱B.抗病C.根系发达5.我们常吃的玉米粒、黄豆、花生仁是这些植物身体上的部分(A.根B.茎C.果实四、连线题给材料分类陶瓷棉花天然材料玻璃纸人造材料布料黏土五、填图题1.请在下图中标出箭头所指的风向。
六、XXX答题。
)1.下雨对人类出产、糊口有什么长处?2.我们可以为减少“白色净化”的方法有哪些?七、实验题探究仙人掌储水的秘密在模拟实验中,平铺的纸张模拟的是(),卷起来的纸张模拟的是(),蜡纸模拟的是()。
通过实验,我发现仙人掌储水的秘密是沙漠植物的共同特点是答案一、填空题1.种子萌发的条件是(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
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最新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的复内容,以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部分:知识概述
- 第二单元主题:物质的性质
- 知识点包括:
- 物体的形状、颜色和质量
- 物质的可燃性和可溶性
- 物体的大小和体积
第二部分:重点内容复
1. 物体的形状、颜色和质量
- 形状:物体可以有各种形状,如圆形、方形、长方形等。
- 颜色:物体可以有不同的颜色,如红色、蓝色、绿色等。
- 质量:物体的质量可以用天平来测量,单位是克。
2. 物质的可燃性和可溶性
- 可燃性:某些物质可以燃烧,如纸、木头等。
而一些物质不
容易燃烧,如水、金属等。
- 可溶性:某些物质可以在水中溶解,如盐、糖等。
而一些物
质不容易溶解,如沙子、石头等。
3. 物体的大小和体积
- 大小:物体可以有不同的大小,比如小石头、大山等。
- 体积:物体的体积可以用来测量,单位可以是升或立方厘米。
第三部分:知识巩固与练
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以下是一些活动和练建议:
1. 观察家庭中的物体,写下它们的形状、颜色和质量。
2. 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物质的可燃性和可溶性。
3. 使用测量不同物体的体积,比较它们的大小。
结束语
通过对最新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的复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理解物质的性质相关知识。
同时也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观察,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 注意:本文档根据最新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的教材内容编写,如需确认,请参考教材本身。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综合复习总结题 - 1 - / 11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一、 填空题。 1、蚕的生命是从( 卵 )开始的,一个( 蚕卵 )就是一个生命。 2、蚕卵近似( 圆形 ),看上去很像( 小米粒 ),宽约( 1 )毫米,厚约( 0.5)毫米。刚产下的蚕卵是( 淡黄色 )或( 黄色 )的,经1天~2天变成( 淡红色 )、( 浅褐色 ),再经3天~4天变成(灰绿色)或( 紫黑色 ),以后不再发生变化。 3、养蚕窍门:小蚕爱吃( 桑叶 )。它一出生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要把它刷到( 桑叶 )上;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 )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把小蚕放在( 空气 )流通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喷撒杀虫剂。 4、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蚕的一生要蜕(六)次皮。 5、从卵里出来的蚕是蚕的(幼虫 ),蚕蛾是蚕的(成虫 )。 6、蚕适于在温度范围为( 22℃——29℃ )的环境中生长,其最适合的温度为( 27℃ )左右。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综合复习总结题 - 2 - / 11 7、蚕卵里孵出的蚁蚕是蚕生命的( 开始 ),蚕生长发育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变成蛹,从蛹里出来的蚕蛾交配产卵,蚕蛾的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 8、蚕的外形是(白)色,(圆筒状),有(头)(胸)(腹)三部分。在吐丝前就(不吃)桑叶了,身体(发黄发亮)。 9、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气门),是蚕( 呼吸器官 )的开口。蚕的口器是( 咀嚼式口器 ) 10、蚕蛾是( 白 )色的,身体分为( 头 )、( 胸 )、( 腹 )、三部分。蚕蛾交配后会产大量的卵。刚产下的卵是( 白 )色的,后来又变成了(浅黄色 )色。 11、蚕蛾分( 雄 )和( 雌 ),( 雄 )和(雌 )交配后,( 雌 )产卵繁殖后代。 12、蚕蛹被( 茧 )包裹,( 茧)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13、蚕蛹经过( 10天——15天 )天,会变成蚕蛾。 14、( 养蚕)、(抽取蚕丝 )织成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远在( 4000 )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开始(养蚕 ),利用( 蚕丝 )织成华丽的绸缎和各种丝制品。 15、蚕卵里孵出的(蚁蚕 )是蚕生命的开始,蚕生长发育到一定的阶段会变成(蛹 ),从(蛹 )里出来的( 蚕蛾 )交配产卵,(蚕蛾 )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 16、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 )、(生长发育 )、(繁殖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综合复习总结题 - 3 - / 11 ( 死亡 )四个阶段,这个全过程就是蚕的( 生命周期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 56 )天。 17、蚕的一生经历了(卵 )、( 幼虫 )、(蛹 )、(成虫 )四个阶段。 18、蚕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食物)、(气温)、(有害气体 )、( 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19、动物可分为(变态 )动物和(不变态 )动物 20、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包括(出生 )、( 生长发育 )、( 繁殖 )和(死亡 )。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 不一定 )相同,周期长短也( 不一定 )相同。有的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变态 ),有的则(形态不变 ),只是( 大小 )发生了变化。 21、人可以按年龄划分为(儿童 )、( 青年 )、(中年 )、( 老年 ) 22、观察、测量记录小蚕的生长变化情况可以采用( 拍照 )、( 画图 )、(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等方式 二、 判断题。 1、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 ) 2、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 ) 3、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无关。(×)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综合复习总结题 - 4 - / 11 4、自然界中的动物有很多种,它们身体的外形、结构以及生活习性千差万别,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要经历出生、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 ) 5、这个过程就是动物的生命周期。( √ ) 6、对于不同的动物,这个过程的长短和变化是相同的。( × ) 7、有的数小时,有的长达几百年;有的形态变化不大,有的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形态有很大的差异。( √ ) 8、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 ) 9、自然界中没有动物的一生要经过变态。(× ) 10、在人的一生中,有两个时期长得最快。第一个时期是出生前后,即胎儿期到出生后1岁,短短的 1年零六个月,身高和体重都飞速增长。第二个时期是青春发育期,即10岁~20岁间。( √ ) 三、选择题 1、人和动物通过( C )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A、出生 B、生长发育 C、繁殖 D、死亡 2、蚕是一生要蜕(D )次皮。 A、一 B、四 C、八 D、六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综合复习总结题 - 5 - / 11 3、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个全过程就是蚕的生命周期。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 B )天。 A、30 B、56 C、65 D、365 4、完全变态的昆虫的一生和蚕一样,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种形态;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历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常见的昆虫中,蜜蜂、蚂蚁、苍蝇、蚊子、跳蚤、蝴蝶、蛾子,以及各种甲虫都是(B)的;蝗虫、蟋蟀、螳螂、蜻蜓、蝉、蟑螂、蚜虫、虱子等都是(D )的。 A、变态 B、完全变态 C、不变态 D、不完全变态 5、蚕最喜欢吃(A )。 A、桑叶 B、白菜叶 C、莴苣笋叶 6、蚕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是(A )。 A、卵-幼虫-蛹-成虫 B、幼虫-卵-蛹-成虫 C、卵-蛹-幼虫-成虫 D、卵-幼虫-成虫-蛹 7、下列动物那种是变态动物( A )。 A、蚕 B、袋鼠 C、猫 8、下面的动物中幼年期和成年期变化很大的动物是( C )。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综合复习总结题 - 6 - / 11 A、袋鼠 B、鸡 C、蚂蚁 9、以下哪种动物的生长周期最长:( B ) A、猫 B、乌龟 C、蝴蝶 10、以下哪种动物的生长周期最短:( A ) A、蜻蜓 B、山羊 C、鱼 11、以下哪种动物的生长周期与蚕不同:( A ) A、鸡 B、蝴蝶 C、飞蛾 12、蚕蛾的胸部长有( C )足和( B )翅膀。 A、1对 B、2对 C、3对 四、问答题 1、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什么? 答:呼吸用的气门。 2、蚕用什么爬行?怎样爬行? 答:腹足和尾足。呈波浪式重复前行。 3、蚕怎样吃桑叶? 答:胸部三对足把持桑叶,坚硬的上腭把桑叶切断。蚕的口器是咀嚼式。 4、刚孵出的小蚕什么样? 答:很小,黑色,像小蚂蚁,叫蚁蚕 5、蚕的幼虫蜕四次皮后,不吃桑叶了,身体发黄发亮,这说明什么? 答:它要吐丝结茧了。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综合复习总结题 - 7 - / 11 6、、蚕要吐丝了,我们要做什么? 答:为它搭个小架子或用纸做些小格子,让它在那里结茧。 7、蚕怎样吐丝? 答: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 8、吐完丝的蚕有什么变化? 答:身体变小,藏在茧内变成蛹。 9、把茧剪开后,茧内有什么? 答:蚕吐完丝后蜕下来的皮,蛹。 10、蛹什么样?它还活着吗? 答:纺缍形,外皮黄褐色,硬。一节一节的,一端粗,一端尖,粗的一端是头。长出了复眼和触角、翅。活着,它一般不动,但受到外界刺激时它会动。 11、蚕茧什么样? 答:椭圆形,白色或黄色,和红枣差不多大小。 12、怎样把蚕茧上的丝抽出来? 答:把蚕茧放在热水中浸泡一下,用竹签把丝头挑出来,将丝一圈圈绕在纸板上。 13、一条蚕吐的丝大约有多长? 答: 大约1500米 14、蛹在蚕茧里还变吗? 答:变,变成蚕蛾。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综合复习总结题 - 8 - / 11 15、雌蛾和雄蛾有什么区别? 答:雌蛾:体大 触角颜色浅 翅短小 爬行慢 雄蛾:体小 触角颜色深 翅大 爬行较快 翅膀振动飞快 16、蚕蛾、蚂蚁、蜻蜓有什么相同之处? 答: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都有一对触角,胸部都有三对足。它们都是昆虫。 17、你会为动物分类吗? 答:(1) 根据动物的一生中是否经历变态分为两类:一类是变态动物,一类是不变态动物。 什么叫变态?答:有些动物的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举例:如蚕,蝴蝶,苍蝇,蚊子,蝉、蜻蜓等;这变态还得看它一生经历了几个阶段,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的就是完全变态,如蚕,蝴蝶,苍蝇,蚊子等,只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的是不完全变态,如蝉、蜻蜓等;有的动物一生中形态不变,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这就是不变态的动物。如狗,猫,鸡等。 (2)根据动物繁殖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卵里孵化而来的,也就是卵生,如鸡,鸭、鹅、龟等;一类是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的,也就是胎生,如狗,猫,猪、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