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语义学第十二讲 指称意义
- 格式:ppt
- 大小:465.00 KB
- 文档页数:53
指称、意义和语境———隐喻意义的语用分析刘世理(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河南信阳 464000) 摘 要:虽然能指和所指构成概念应符合客观和逻辑,但是隐喻意义的形成是由于指称错位或范畴错位,或指称与所存在的语境形成矛盾。
语言在使用中产生意义,意义的产生基于人们对指称或客观世界的认识。
意义取决于指称视语境而定,从而决定了指称、意义和语境的语用关系。
关键词:指称;意义;语境;隐喻;语用Abstract :The concept in language ,which is said to consist of signifier and signified ,must be objective and logical.But the metaphorical meaning of language is formed by reference or category mistakes ,or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reference and its nguage has meaning when it is in use ,which is based on human cognition to the world.Meaning is determined by reference according to certain context ,so there exists a pragmatic relation among reference ,meaning and context.K ey Words :reference ;meaning ;context ;metaphor ;pragmatic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6)05-0008-03 现代语言学普遍认为,语言的能指(signifier )和所指(signified )构成概念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符合一定的逻辑。
指称、意义和语境--隐喻意义的语用分析隐喻是一种象征式的语言,它通常使用一个实体或事物来代表另一个不同的实体或事物。
它不仅可以表现概念,还可以用来描述感情和情绪,甚至还可以用来暗示人们的态度。
因此,解释隐喻意义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语用学研究。
要从语境和语义角度解释隐喻意义,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始:
(1)出现隐喻的情境。
隐喻意义通常是语境中产生的,因此,解释隐喻意义时,应从情境中开始进行分析。
将情境和语言结合起来是解释隐喻意义的一个重要步骤,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说话者的真正意图。
(2)识别出现的字面隐喻。
字面的隐喻意义是说话者在表达概念时使用的一种修辞形式,它可以表达出说话者的心理活动,同时还可以暗示说话者的态度。
因此,解释隐喻意义的一个重要步骤是鉴别出现的字面隐喻,并研究隐喻在句子当中的准确意义。
(3)分析此时出现的情绪和态度。
隐喻意义不仅仅是表达概念,更重要的是表达情绪,表达一种态度。
因此,分析此时出现的情绪和态度也是解释隐喻意义的重要步骤。
在分析情绪和态度时,我们可以从句子所表达的概念里推断出说话者的态度,从而更好地理解说话者的思想。
指称的名词解释引言在我们的日常交流、阅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名词。
这些名词代表着特定的事物、概念或实体,帮助我们描述和理解世界。
然而,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陌生或模棱两可的名词,这就需要我们去理解和解释指称。
本文旨在探讨指称的概念及其作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名词。
指称与指示指称是指通过语言表达来代指事物、概念或实体的符号或词语。
通过指称,我们能够在交流中引用和描述特定的事物。
与指称密切相关的是指示,即指示特定的人、物或地点。
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说“这本书很有趣”,“这”就是指示词,它指代我们手中拿着的书。
指示帮助我们在交流中准确地指向特定的对象或实体。
指称的种类指称可以分为具体指称和抽象指称两种类型。
具体指称代表着可以直接感知和触摸的实体,例如“树”,“椅子”,“苹果”等。
这些指称通常代表着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的具体存在。
在另一方面,抽象指称代表着无法直接感知的概念或特征,例如“爱”,“正义”,“快乐”等。
这些指称通常是对人类思维和情感的抽象总结,引导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反思。
指称的功能指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首先,指称帮助我们有效地进行交流和表达。
通过对特定事物进行指称,我们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传达给他人,并理解他人的表达。
其次,指称在知识和学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当我们学习新知识时,指称帮助我们将概念和理论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促进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此外,指称还可以用于描述和解释世界,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
指称的问题与挑战尽管指称在交流和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有时我们也会面临一些指称的问题与挑战。
首先,指称可能会存在模糊性和多义性。
有些名词可能具有多种解释和指称,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来判断其具体含义。
其次,指称也可能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歧义。
某些指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和指示对象。
这就要求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加谨慎地使用和解释指称。
概念论补充:1、指称和定义在概念⽅式架构中,指称和定义既是概念的起端⼜是逻辑的起点。
⼀切概念都由指称和定义所建构,或者说⼀切概念都内涵了指称和定义的建构。
当⼀个语词符号获得了指称和定义的建构,它就嬗变为了概念。
我们来讨论指称。
指称以符号的⽅式赋予对象名称,从⽽在⼈类的⼼灵中建⽴起了事物的名称,即⼀种名称性的概念建构。
例如,对于⼀块⽯头,⼀滴⽔,如果没有“⽯头”、“⽔”的语词符号,以及⽤这样的语词符号名称被称之为“⽯头”和“⽔”的对象,⼈类的头脑是⽆从获得关于⽯头、关于⽔的事物名称和这种名称性的概念建构的。
也就是说,没有“⽯头”、“⽔”这样的语词符号的名称,⼈类的头脑将和动物的头脑⼀样,只有对象的感知,⽽没有对象的名称,是⽆从建⽴名称性的概念建构的。
指称是概念赖以建⽴的⾸要,指称的形成,以语词符号为中介,没有语词符号,指称则⽆以发⽣。
指称的意义在于,它赋予了对象名称,从⽽造就了事物的名称和名称性的概念建构。
此外,对同⼀对象,因域定关系的不同,会产⽣不同的语词符号名称,如对于⼀块⽯头,可以以其⾃然⽅式的域定关系,把它称之为“⽯头”;可以因其被使⽤于战争的域定关系,把它称之为“武器”;可以因其被使⽤于建筑的域定关系,把它称之为“建材”,等等。
由此,我们看到,“⽯头”、“武器”、“建材”等等的名称,并不是⼀块⽯头的⾃我绝对和⾃我属性,⽽是⼈类⼼灵以种种域定关系所赋予的指称。
⼈们往往由于习惯了把⼀块⽯头称之为“⽯头”,称之为“武器”,称之为“建材”,⽽以为这些指称完全是这块⽯头的⾃我本来,是这块⽯头的⾃我本来在我们头脑⾥的反映,⽽忘记了“⽯头”、“武器”、“建材”等等都是⼈类⼼灵的语词符号指称的赋予,把概念化的事物指称当作了事物的⾃我本来。
我们再来讨论定义。
定义是对所名称对象的内容确定和界限规定,它有实指定义和符组定义两种⽅式。
第⼀是实指定义。
如,当⼀个⽗亲在动物园中指着⼀头⼤象对孩⼦说“这是⼤象”,在此场合,他对“⼤象”这个语词符号的指称对象进⾏了实指定义,从⽽在孩⼦的头脑中植⼊了“⼤象”的实指定义。
标题:【讨论】指称、指别、指谓作者:杨翠日期:2004-10-28 20:38在语义学中我们常遇到“指称”(reference)是这个概念,在语用学中遇到的则是“指别”(deixis)这个概念,姜望琪教授在《当代语言学》中简单地区别了这两个概念:指别是一种依赖语境的指称,或称“相对指称”。
两个概念间的区别是否就是这样简单呢?“指称”本身就不是一个意义单一的概念,《现代语言学词典》中就指出这个术语有语义学和语法分析的区别,那姜望琪教授的“指称”是哪一种意义上的呢。
“指谓词组”(denoting phrase)见于《语言哲学名著选辑》(涂纪亮)中罗素的一篇文章《论指谓》,“指谓”这个概念与指称、指别的区别在哪里?它们之间有关系吗?关于这几个概念请张版主谈谈,也请有兴趣的朋友发表高见。
作者:金奉民日期:2004-10-29 12:15我是这么理解的,不知是否正确。
1、指谓>指称>指示2、指谓:有其内涵义,不论现实世界有无所指。
如:“法国国王”和“美国总统”,“法国国王”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即无指;“美国总统”在现实世界中存在,即有指。
但“法国国王”和“美国总统”同样都有指谓。
3、指称:有内涵义,也在现实世界有所指。
4、指示:有内涵义,也在现实世界有所指,但只能在具体语境中确定所指。
作者:张万禾日期:2004-10-29 15:16我看了《当代语用学》,上面谈到的指别都是非常极端的现象,比如代词本身没有指称,只有从语境中获得指称。
如果本身有指称,但在语境中获得了与原指称不同的指称,比如“红领巾”指代少先队员,这种现象就表明指别本身还是一种使意义发生变化的行为。
指别与指称不仅仅是不同的现象、不同的意义类型,而且存在指别对指称的作用。
[ 本帖由张万禾于 2004-10-29 15:58 最后编辑 ]作者:张万禾日期:2004-10-30 09:38先秦汉语中代词、指示代词兼类虚词的情况真不少,代词失去指称,变为介词、语气词等:1)“夫”、“伊”等代词如果出现在句首(这个位置一般属于主语)而没有所指代的对象那就是作语气词;“焉”出现在句尾作语气词。
语义学一.语义学(Semantics)的定义:研究语言单位的意义,尤其是词语和句子的意义。
二.词汇意义(Lexical Meaning):1)意义与指称(sense and reference):意义与指称是语言研究中的两个术语,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意义(sense)是一系列抽象语义特征的集合,与语境无关,可以在字典中查到。
而指称(reference)是语言形式在现实物质世界中所指的事物;它涉及语言形式与非语言的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
意义与指称是意义的两个相关但不同的方面,例如“morning star”和“evening star”的意义虽然不同,但其指称一样,都指代天空中的同一颗星星。
2)外延意义(denotative meaning):指词语所指称的外部世界的事物、状态、抽象情感。
例如:dog(狗)的外延意义是指“一种四肢、有毛、会汪汪叫的”,这种意义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不会改变。
3)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指源于语言使用者的个人经历、情感、评价、语境等外部因素的意义。
例如dragon一词,在汉语文化中象征着“高贵”、“权利”,但在某些英语国家文化中,其内涵意义则为“残暴”和“邪恶”。
三.意义关系(Sense Relationship):1)同义关系(Synonymy):方言同义词(Dialectal synonyms):意义相同但方言有差异的词,例如:autumn(BrE)= fall(ArE)。
文体同义词(Stylistic synonyms):意义相同但在文体上或者正式程度上有差别的词,例如:buy(较为随意)—— purchase(较为正式)。
搭配同义词(Collocational synonyms):指意义上相同,但是搭配不相同的词。
例如:provide和supply,provide sth. for sb.和supply sth. to sb.在情感或评价意义方面存在差异的同义词(Synonyms with different emotive or evaluative meaning):意义相同,但在情感或评价意义方面存在差异的词,例如:politician(政客)含贬义色彩,statesmen(政治家)含褒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