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的建议
- 格式:docx
- 大小:35.91 KB
- 文档页数:11
常见砌体结构墙体裂缝产生原因与控制措施摘要:本文在简要总结分析国内外砌体裂缝的性质和裂缝控制原则和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国情,针对性地提出了砌体结构裂缝控制的具体构造措施建议。
关键词: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1 裂缝的性质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
根据工程实践和统计资料这类裂缝几乎占全部可遇裂缝的80%以上。
而最为常见的裂缝有两大类,一是温度裂缝,二是干燥收缩裂缝,简称干缩裂缝,以及由温度和干缩共同产生的裂缝。
2 砌体裂缝的控制2.1 裂缝的危害和防裂的迫切性砌体属于脆性材料,裂缝的存在降低了墙体的质量,如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同时墙体的裂缝给居住者在感观上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
特别是随着我国墙改、住房商品化的进展,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建筑物墙体裂缝的控制的要求更为严格。
由于建筑物的质量低劣,如墙体裂缝、渗漏等涉及的纠纷或官司也越来越多,建筑物的裂缝已成为住户评判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敏感和首要的质量标准。
因此加强砌体结构,特别是新材料砌体结构的抗裂措施,已成为工程量、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房屋开发商共同关注的课题。
因为这涉及到新型墙体材料的顺利推广问题。
2.2 裂缝宽度的标准问题实际上建筑物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
此处提到的墙体裂缝宽度的标准(限值),是一个宏观的标准,即肉眼明显可见的裂缝,砌体结构尚无这种标准。
但对钢筋砼结构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主要是考虑结构的耐久性,如裂缝宽度对钢筋腐蚀,以及外部构件在湿度和抗冻融方面的耐久性影响。
我国到现在为止对外部构件(墙体)最危险的裂缝宽度尚未作过调查和评定。
3 防止墙体开裂的具体构造措施建议本文在综合了国内外砌体结构抗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的具体情况,提出的更具体的抗裂构造措施。
它是对“防”、“放”、“抗”的具体体现。
笔者认为这些措施可根据具体条件选择或综合应用。
砌体产生裂缝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一)砌体干缩裂缝普通混凝土砌块采用机械自动化生产,出于硬性混凝土机械振压成型,水灰比小,水泥用量小,―般强度较高,干燥收缩值可控制在0.4mm/m以内:轻集料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由于采用的集料成分不同,砌块的毛细孔不同,含水率与大水收缩值不同,不同厂家的产品,其砌块的干燥收缩值变化较大。
据生产厂家产品抽检的不完全统计,干燥收缩值在0.26mm/m至0.99mm/m之间。
一般小型砌块的质量密度较小,强度较低,干燥收缩值相对较大。
当墙体的面积较大时,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干燥,会出现收缩变形。
其产生收缩应力大于砌体抗拉强度,砌体就会拉裂,墙体形成一道或多道竖向贯通裂缝。
如果强度低、干燥收缩值大、龄期不足,或含水量大的小型砌块上墙,这种裂缝尤为严重。
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1)砌体材料的选取。
用作外墙的普通砌块,密度不大于1300kg/m3,十燥膨胀值不大于0.3mm/m,抗压强度不大于7.5mpa:用作内墙的普通砌块,密度和潮湿膨胀值指标同外墙建议,抗压强度不大于5mpa。
不想不合格的砌块步入施工现场,这就是掌控砌体任援道裂缝的一个关键措施。
(2)面积较大的墙体采用在墙体内增设构造梁柱的措施。
如墙体长度超过5m,可在中间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当墙体高度超过3m(≤120mm厚墙)或4m(≤180mm厚墙)时,须在墙高中腰处增设钢筋混凝土腰梁。
(3)严格控制以胶凝材料为原料的砌块的龄期,严重不足28天的不该步入施工现场。
不少人对这个问题重新认识严重不足,一些生产厂家对砌块的生产日期疏厂管理,往往以堆满场地严重不足为由建议步入施工现场;或者对一些以蒸压保洁为牛产工艺的砌块,以强度已吻合设计建议为由,指出即可采用等等。
其实这就是片面的。
因为混凝土制品,在90天前,干缩率与时间的曲线关系就是呈圆形直线变化的。
存有资料说明,如果以90天的潮湿膨胀值基准,28天只顺利完成膨胀的80%左右。
怒塑熊且.关于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赵祥兴(南京大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0000)喃要】本文时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因素及搬啼l措麓进行了分析,可拱廖考。
鹾黉枣阋]墙体;裂缝;控制1裂缝的性质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酾十E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刁-厶格及缺乏经验等。
根据工程实践和统计资料这类裂缝几乎占全部可遇裂缝的800/0以上。
而最为常见的裂缝有两大类,一是温度裂缝,二是干燥收缩裂缝,简称干缩裂缝,以及由温度和干缩共同产生的裂缝。
1.1温度裂缝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最常见的裂缝是在砼平屋盖房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如在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平屋项下或屋项圈梁下沿砖(块)灰缝的水平裂缝,以及水平包角裂缝(包括女儿皤)。
剪应力在墙体内的分布为两端附近较大,中间渐小,项层大,下融J、。
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
这些裂缝_睑经过—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
12干缩裂缝烧结粘土砖,包括其它材料的烧结制品,其干缩变形很小,且变形完成比较快。
【l(G一。
21只要不使用新出窑的砖,一般不要考虑砌体本身的干缩变形引起的附加应力。
【I(G一’2】但对这类砌体在潮湿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湿胀,而且这种湿胀是不可逆的变形。
【I(G一’2J对于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刚氏,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
K G一’2l如砼砌块的干缩率为0,3~0.45m m/m,它相当于25—40。
C的温度变形,可见干缩变形的影响很大。
轻骨料块体砌体的干缩变形更大。
干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发展比较快,如砌块出窑后放置28d 能完成50%左右的于缩变形,以后逐步变慢,几年后材料才能停止干缩。
但是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但其干缩率有所减小,约为第一次的80%左右-。
避免砌体裂缝厚度的措施
在建筑工程中,砌体结构是常见的结构形式。
由于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原因,砌体结构往往容易出现裂缝。
这些裂缝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影响结构安全,但会影响建筑物的耐久性和美观。
为了避免砌体裂缝过厚,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合理设计并严格执行砌体施工工艺。
如采用整体砌筑、滑动模板等先进工艺,可有效控制砌体裂缝的产生。
2. 选用优质砌体材料和砂浆。
采用高品质砖块、混凝土砌块以及合理配比的砂浆,能够提高砌体的抗裂性能。
3. 控制施工环境。
砌体施工时应当避免高温、低温等极端环境,并保持砌体适当湿度。
4. 设置合理的伸缩缝。
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尺寸、形状等,设置足够的沉降缝和伸缩缝,可有效释放砌体内部应力。
5. 加强砌体施工质量控制。
做好砌缝勾缝、砌体养护等工序,严格把控每一个施工细节。
6. 采取适当的防裂措施。
如在砌体中布设钢筋网、增设拉结钢筋等,可增强砌体的整体性,抑制裂缝扩展。
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运用,能够最大程度避免砌体出现较厚的裂缝,确保建筑物的耐久性和美观性。
砌体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砌体结构是目前常见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它由砖块或石块以特定的方式堆砌而成。
然而,在使用和施工过程中,砌体结构常常会出现裂缝,给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潜在威胁。
因此,分析砌体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1.自重荷载:砌体结构的自重是一种常见的荷载,它会产生沉降和变形,进而导致结构内部和外部出现裂缝。
2.温度影响:砌体结构在温度变化的影响下,会发生热胀冷缩,其中冷缩是较为常见的情况。
冷缩会使得砌体结构收缩,从而引起裂缝的产生。
3.构造收缩:砌体结构中的材料在一定的湿度条件下会发生变形和收缩,这也是裂缝产生的原因之一4.地基沉降:砌体结构在底部支撑不良的情况下,地基会发生沉降,导致结构产生变形和裂缝。
5.不均匀荷载:不均匀荷载的作用会导致砌体结构中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进而产生裂缝。
二、控制措施1.设计阶段控制:在砌体结构的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变形控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形式,并进行适当的结构计算和模拟分析,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2.施工阶段控制:在砌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工艺和材料的质量,确保结构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增加伸缩缝:在砌体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中,应合理设置伸缩缝,以减少温度和收缩引起的裂缝。
4.加强地基处理:在砌体结构的地基处理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以减少地基的沉降和变形。
5.定期维护检查:定期对砌体结构进行维护检查,及时发现和修复裂缝,预防裂缝的进一步扩大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砌体结构裂缝的产生是由于多种原因的综合作用,要有效控制裂缝的产生,需要在设计、施工和维护过程中全面考虑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才能提高砌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砌体结构是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但在使用过程中,砌体结构裂缝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进行控制?一、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1. 建筑物自身质量问题建筑物自身质量问题是导致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建筑物的自身质量不足,或者建筑物的设计、施工不合理,都会导致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不足,从而产生裂缝。
2. 温度变化温度变化也是导致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之一。
在冬季,由于室内温度较高,室外温度较低,砌体结构会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从而产生裂缝。
3. 地基沉降地基沉降也是导致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之一。
由于地基沉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会下降,从而导致砌体结构的裂缝产生。
4. 地震地震也是导致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之一。
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物会受到地震的冲击,从而导致砌体结构的裂缝产生。
二、砌体结构裂缝的控制措施1. 加强建筑物的自身质量加强建筑物的自身质量是控制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建筑物的自身质量越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就越强,从而减少砌体结构的裂缝产生。
2. 采用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法采用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法也是控制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该注重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采用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法,从而减少砌体结构的裂缝产生。
3. 加强地基的加固和处理加强地基的加固和处理也是控制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地基加固和处理过程中,应该注重地基的承载能力,采用合理的加固和处理方法,从而减少砌体结构的裂缝产生。
4. 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也是控制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该注重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采用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法,从而减少砌体结构的裂缝产生。
总之,砌体结构裂缝的产生是建筑物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通过加强建筑物的自身质量、采用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加强地基的加固和处理、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砌体结构裂缝的产生,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填充墙砌体开裂原因及控制措施1.施工质量不合格:填充墙施工时,如果层块粘贴不均匀,砂浆配比不当,或者施工速度过快,都可能导致砌体开裂。
这是填充墙开裂的最常见原因之一2.材料问题:使用质量差的砌块或砂浆,或者未经过严格的检查和测试的材料,也会导致填充墙砌体开裂。
砌块的质量差会导致砌体强度不足,而砂浆质量差则会降低填充墙的粘结强度。
3.温度变化:在温度变化较大的地区,填充墙的砌体开裂较为常见。
因为温度的升降会导致填充墙材料发生膨胀和收缩,进而导致砌体产生应力,最终导致开裂。
4.地基沉降:建筑物的基础沉降不均匀,或者地基土壤承载力不足,都可能导致填充墙开裂。
地基沉降会导致墙体发生变形,引起砌体应力过大,从而引发开裂。
针对填充墙砌体开裂的控制措施如下:1.加强施工管理:加强对填充墙施工质量的把控,提高工人的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确保施工过程中砌块的粘贴均匀,砂浆配比合理,施工速度适中。
2.选择质量可靠的材料:保证使用规格符合要求、质量可靠的砌块和砂浆。
对材料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确保其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3.控制温度变化:在温度变化较大的地区,可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填充墙的温度变化。
例如在施工过程中避免高温施工,使用遮阳网等措施防止砌体的过度干燥。
4.加强地基处理:在设计和施工中加强地基处理,确保地基的均匀沉降并提高地基土壤的承载力。
可以采用灌浆加固、地基加固等措施来解决地基问题,从而减少填充墙的开裂概率。
5.监测和维修:在填充墙施工完成后,及时对墙体进行监测,并在发现裂缝时及时采取维修措施。
对于已经发生开裂的填充墙,可以采用填堵、钢筋加固等方法来修复裂缝。
综上所述,填充墙砌体开裂的原因多种多样,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控制措施来减少填充墙开裂的概率。
只有通过加强施工管理、选择合适的材料、控制温度变化、加强地基处理以及监测和维修等措施的综合应用,才能有效地控制填充墙砌体开裂问题,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砌体结构常见裂缝的成因、鉴别及控制措施砌体结构常见裂缝的成因:1.温度变化:当砌体遇到温度的变化时,产生的内应力可能引起裂缝。
这种情况更容易出现在没有考虑热膨胀系数的长墙上。
2.沉降:如果基础没有充足的承载能力或处理得不够好,会导致墙体产生沉降,并出现裂缝。
3.荷载:如过载、液体压力、风力等外部因素,都可以导致墙体内应力增加,并可能导致裂缝。
4.材料缺陷:如墙体内有不良品质的砖块或腐朽的木材,都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砌体结构常见裂缝的鉴别:1.裂缝类型:较窄的裂缝通常是由温度变化和水分膨胀引起的,较宽的裂缝可能存在严重的结构问题。
2.裂缝方向:在水平面上分布较大的裂缝通常是由基础缺陷或沉降引起的。
垂直于地面的裂缝通常是由结构或材料问题引起的。
3.裂缝深度:表面裂缝通常很浅,深度约为几毫米到几厘米。
如果裂缝很深,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严重的结构问题。
4.裂缝位置:通常,裂缝在建筑的梁、柱子、门窗口附近更常见。
砌体结构常见裂缝的控制措施:1.良好的设计和建造:包括适当的土建规划和预算,并采用优质的材料和工艺,确保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强度。
2.监测和维护:要经常检查结构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修正裂缝问题。
3.强化基础:如果发现基础有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强化,如加固基础、提升地基、增强土壤等。
4.改善温度变化:如果砌体暴露在温度较大的环境中,可以采用隔热材料或增加外部遮阳等措施来改善温度变化问题。
5.保持温度和湿度平衡: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需要采取措施控制湿度和保持温度平衡。
这可能包括使用空气调节等设备。
避免砌体裂缝厚度的措施
1. 选择合适的砌块材料
- 使用质量好、强度高的砌块材料,如实心砖、混凝土砌块等。
- 避免使用质量差、强度低的砌块材料,如多孔砖、空心砖等。
2. 控制砌体的尺寸
- 合理设计砌体的长度和高度,避免过长或过高。
- 在适当位置设置伸缩缝,释放温度变化和荷载引起的应力。
3. 采用适当的砌筑工艺
- 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砌筑,保证砌缝厚度均匀。
- 砌体砌筑时,及时校正偏差,避免累积误差。
4. 使用合适的砌筑砂浆
- 选择合适的水灰比,确保砂浆强度和可塑性。
- 避免砂浆过干或过湿,影响砌筑质量。
5. 加强砌体的约束
- 在砌体的适当位置设置钢筋、锚固件等,增加约束力。
- 确保砌体与其他结构(如梁、板等)的良好连接。
6. 注意施工环境
- 避免在高温、低温或大风等恶劣环境下砌筑。
- 必要时采取保温、遮阳等措施,控制环境因素的影响。
7. 加强养护管理
- 砌筑后及时进行养护,保持砌体湿润。
- 定期检查砌体情况,发现裂缝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砌体裂缝的产生和发展,确保砌体的质量和安全性。
砌体结构房屋产生裂缝处理的措施我跟你说啊,这砌体结构房屋产生裂缝可真不是个小事儿。
你想啊,好好的房子,突然这儿裂一道缝那儿裂一道缝的,看着就糟心。
就像人脸上突然多了几道疤似的,那能好看吗?我就见过这样的房子,那房子啊,外墙有几道裂缝,从远处看就像爬了几条蜈蚣在上面,可吓人了。
我当时就站在那房子跟前,皱着眉头瞅着那些裂缝,心里想这可咋整呢。
这处理措施啊,得看这裂缝是咋产生的。
要是因为地基沉降不均匀呢,这就麻烦喽。
就像人的两条腿不一样长,走路能稳当吗?房子也是这个理儿。
这时候啊,得先把地基的事儿解决喽。
我就跟那房主说:“你这地基得找人好好瞅瞅,说不定得加固呢。
”房主那脸啊,愁得跟苦瓜似的,一个劲儿地问我得花多少钱啊。
我就拍拍他肩膀说:“兄弟啊,这钱该花还得花,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房子越来越歪吧。
”要是因为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呢,相对来说还好点儿。
这房子就像个大活人似的,也会热胀冷缩。
热的时候啊,它就想往外撑撑,冷的时候呢,又想缩缩,这一胀一缩的,就容易出裂缝。
这时候呢,我就会告诉他们,在砌墙的时候啊,得给这墙留点儿伸缩的空间,就像人穿衣服得宽松点儿,不能太紧巴了,太紧了容易把衣服撑破不是?我跟那些泥瓦匠聊天的时候就说:“你们干活儿可不能太死板喽,得给这墙点儿喘气的地儿。
”那些泥瓦匠就笑着说:“您可真会比喻。
”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材料质量不好。
我有一次去一个工地,那砖看着就不结实,拿手一掰就掉一块儿。
我当时就火了,冲着那工头就喊:“你看看你用的这都是啥玩意儿啊?这能盖出好房子吗?这就好比做饭,你用烂菜叶子能做出好吃的菜吗?”那工头被我说得脸通红,一个劲儿地说下次不敢了。
这要是因为材料不好产生裂缝,那就得把有问题的材料换喽,重新修补那些裂缝。
有时候啊,这房子年头久了,也会出现裂缝。
就像人老了,皮肤会松弛长皱纹一样。
这时候就得对这房子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
我就跟那些老房子的主人说:“您这房子就像个老人,得好好照顾着,时不时就得修修补补。
砌体结构裂缝及控制措施摘要:本文在简要总结分析国内砌体裂缝,针对性地提出了砌体结构裂缝控制的具体构造措施建议关键词:砌体;受力裂缝;非受力裂缝;裂缝控制措施1.裂缝的类型及成因产生砌体结构裂缝的原因很多,如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导致的热胀冷缩、干缩变形等,或是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
按裂缝的成因,墙体裂缝可分为受力裂缝和非受力裂缝两大类。
各种直接荷载作用下,墙体产生的裂缝称为受力裂缝,而砌体因收缩、温度、湿度变化、地基沉陷不均匀等引起的裂缝是非受力裂缝,又称为变形裂缝。
1.1受力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砌体结构设计中墙体在外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没达到规范所要求的强度,墙体由于外荷载产生的内应力超过了墙体自身可承受的极限而开裂。
受力裂缝破坏基本上分为受压、受拉、受弯和受剪破坏:①受压破坏时裂缝成竖向平行分布。
②受拉破坏时可分为沿齿缝开裂和沿墙面垂直开裂。
当砖块的强度等级较高而砂浆的强度较低时,砖体的抗拉强度大于该切向的粘结强度,砌体沿着与砂浆的交接面处处形成齿状裂缝,墙体开裂破坏。
反之,砖体的抗拉强度小于交接面处的粘结强度,易形成自上而下贯穿墙体的垂直裂缝,墙体开裂。
③受弯裂缝破坏与受拉相似。
④砌体局部受压是常见的一种受力状态,如基础顶面的墙、柱的支撑处,梁或屋架端部的支撑处。
1.2温度裂缝产生机理:对于砖砌体结构,混凝土由于温度改变而引起的变化是砌体的两倍。
当外界温度升高时,混凝土顶盖变形大,墙体变形相对较小,导致砖砌体和混凝土屋盖之间产生约束应力。
使屋盖受压,墙体受拉、受剪。
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1.2.1斜裂缝常见于建筑物顶层两端内外纵墙门窗洞的上下角上,对称产生,呈八字形,向下一层的斜裂缝比顶层裂缝小。
这主要是由于屋面变形受到墙体的约束,屋面板对墙体顶端产生水平推力,使墙体与屋盖的接触面受剪。
而剪力与屋盖挑檐或女儿墙的垂直压力构成了墙体双向应力,当主拉应力大于墙体的抗拉强度时,墙体便开裂。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技术混凝土和砌体结构是常见的建筑结构材料,其结构裂缝控制技术是保证建筑结构安全稳定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合理采取控制裂缝的措施,能有效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本文将从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裂缝的形成原因、防止裂缝的措施和加强结构的方法,分别探讨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裂缝控制的技术。
混凝土结构裂缝主要分为收缩裂缝、温度裂缝和荷载裂缝。
收缩裂缝是由于水泥浆胶干燥收缩引起的,主要出现在混凝土刚浇筑完毕后的早期阶段。
温度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在温度变化过程中收缩或膨胀引起的,主要出现在大范围变温时间段。
荷载裂缝是由于结构载荷引起的,主要出现在长期服役后或者在短期荷载超载条件下。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合理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性。
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应采用适量的胶凝材料、适当减少水灰比,控制外加剂的使用量,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性。
此外,可以添加一定比例的细粉煤灰、硅灰等矿物掺合料,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抗渗性能。
其次,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采取覆盖保温措施,以避免混凝土表面过快的干燥收缩;在高温季节或高温地区施工时,应适当调整施工时间和方法,避免混凝土遭受高温膨胀。
此外,以钢筋混凝土为主体的混凝土结构中,还可以采取预应力、受压钢板等加固技术来控制裂缝。
砌体结构是由砖、石等材料垒砌而成的建筑结构。
砌体结构裂缝主要分为砌缝裂缝和砌体本体裂缝。
砌缝裂缝是由于砌缝开裂引起的,主要是由于砌缝中的胶结材料收缩不均匀引起的;砌体本体裂缝是由于砌体内部的应力超过强度引起的。
砌体结构裂缝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合理选择砌体材料。
在选择砌体材料时,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强度、密实度高、应力分布均匀的材料,以降低砌体的开裂倾向。
其次,合理控制砌缝的宽度和布置方式。
砌缝的宽度过大会使砌体之间的粘结力减小,增加开裂的倾向。
因此,要合理控制砌缝的宽度,并采取正确的砌缝密实工艺,确保砌体之间的紧密性。
减轻砌体结构首层墙体开裂的措施减轻砌体结构首层墙体开裂,这事儿就像给爱美的脸蛋儿祛皱纹一样重要呢。
首先啊,基础得打扎实,这就好比盖房子是搭积木,基础就是那最底下的大底盘。
要是基础不牢固,就像搭积木时下面的板子是晃悠的,那墙体肯定容易裂啊。
地基得均匀沉降,不能这边陷下去一块,那边还高高在上,那就像一个人两条腿不一样长,走路能稳才怪,墙体也会被扯得开裂。
再说说材料的事儿。
砌体材料就像是士兵,得质量过硬。
如果用了质量差的砖啊、砌块啥的,就像战场上带了一群病恹恹的小兵,怎么能顶得住压力呢?那墙体就像纸糊的一样,随时可能开裂。
而且砂浆也不能太稀,太稀的砂浆就像没什么劲儿的胶水,粘不住那些“士兵”,墙体可不就散架开裂了嘛。
温度变化也会捣乱。
温度就像一个调皮的小鬼,一会儿热得发狂,一会儿又冷得打哆嗦。
砌体结构就被它折腾得够呛,热胀冷缩的,就像人胖了瘦了衣服不合身一样。
为了对付这个调皮鬼,我们可以设置伸缩缝,这伸缩缝就像是给墙体开了几个可以自由呼吸的小窗口,热了能膨胀,冷了能收缩,不至于被憋得开裂。
水分也是个麻烦精。
它要是在墙体里到处乱窜,就像一群小老鼠在墙里打洞。
所以防水措施一定要做好,像给墙体穿上一件防水的雨衣,不让水分偷偷溜进去,这样墙体就不会因为受潮而变得脆弱,然后开裂啦。
在施工的时候啊,工艺得讲究。
就像厨师做菜,每个步骤都得恰到好处。
砌墙的时候要是马马虎虎,就像厨师做菜不放盐或者把盐放多了一样糟糕。
灰缝得饱满均匀,要是灰缝跟狗啃的似的,参差不齐,墙体的整体性就差,那开裂就是迟早的事儿,就像一件破了几个洞的衣服,风一吹就更破了。
还有啊,房屋的布局设计也不能马虎。
要是把房间设计得奇形怪状,墙体受力不均匀,那就像一个人挑东西,一边重一边轻,肯定会歪倒。
墙体受力不均就容易产生裂缝,所以合理的布局就像给墙体安排了一个舒适的工作岗位,大家各司其职,墙体就能稳稳当当的。
加强首层墙体的拉结措施也很关键。
拉结筋就像月老的红线,把墙体的各个部分紧紧地连在一起。
关于砌体结构裂缝控制
措施的建议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关于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的建议提要:本文在简要总结分析国内外砌体裂缝的性质和裂缝控制原则和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国情,针对性地提出了砌体结构裂缝控制的具体构造措施建议,该措施已引入我院编制的大庆油田砌块建筑构造图集。
关键词: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
1裂缝的性质
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
根据工程实践和统计资料这类裂缝几乎占全部可遇裂缝的80%以上。
而最为常见的裂缝有两大类,一是温度裂缝,二是干燥收缩裂缝,简称干缩裂缝,以及由温度和干缩共同产生的裂缝。
温度裂缝
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最常见的裂缝是在砼平屋盖房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如在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平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沿砖(块)灰缝的水平裂缝,以及水平包角裂缝(包括女儿墙)。
导致平屋顶温度裂缝的原因,是顶板的温度比其下的墙体高得多,而砼顶板的线胀系数又比砖砌体大得多,故顶板和墙体间的变形差,在墙体中产生很大的拉力和剪力。
剪应力在墙体内的分布为两端附近较大,中间渐小,顶层大,下部小。
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
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
干缩裂缝
烧结粘土砖,包括其它材料的烧结制品,其干缩变形很小,且变形完成比较快。
[KG-*2]只要不使用新出窑的砖,一般不要考虑砌体本身的干缩变形引起的附加应力。
[KG-*2]但对这类砌体在潮湿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湿胀,而且这种湿胀是不可逆的变形。
[KG-*2]对于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
〖KG-*2〗如砼砌块的干缩率为0.3~0.45mm/m,它相当于25~40℃的温度变形,可见干缩变形的影响很大。
轻骨料块体砌体的干缩变形更大。
干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发展比较快,如砌块出窑后放置28d能完成50%左右的干缩变形,以后逐步变慢,几年后材料才能停止干缩。
但是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但其干缩率有所减小,约为第一次的80%左右。
这类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的程度也比较严重。
如房屋内外纵墙中间对称分布的倒八字裂缝;在建筑底部一至二层窗台边出现的斜裂缝或竖向裂缝;在屋顶圈梁下出现的水平缝和水平包角裂缝;在大片墙面上出现的底部重、上部较轻的竖向裂缝。
另外不同材料和构件的差异变形也会导致墙体开裂。
如楼板错层处或高低层连接处常出现的裂缝,框架填充墙或柱间墙因不同材料的差异变形出现的裂缝;空腔墙内外叶墙用不同材料或温度、湿度变化引起的墙体裂缝,这种情况一般外叶墙裂缝较内叶墙严重。
1.3温度、干缩及其它裂缝
对于烧结类块材的砌体最常见的为温度裂缝,面对非烧结类块体,如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也同时存在温度和干缩共同作用下的裂缝,其在建筑物墙体上的分布一般可为这两种裂缝的组合,或因具体条件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裂缝现象,而其裂缝的后果往往较单一因素更严重。
另外设计上的疏忽、无针对性防裂措施、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质量差、违反设计施工规程、砌体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以及缺乏经验也是造成墙体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对砼砌块、灰砂砖等新型墙体材料,没有针对材料的特殊性,采用适合的砌筑砂浆、注芯材料和相应的构造措施,仍沿用粘土砖使用的砂浆和相应的抗裂措施,必然造成墙体出现较严重的裂缝。
2砌体裂缝的控制
2.1裂缝的危害和防裂的迫切性
砌体属于脆性材料,裂缝的存在降低了墙体的质量,如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同时墙体的裂缝给居住者在感观上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
特别是随着我国墙改、住房商品化的进展,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建筑物墙体裂缝的控制的要求更为严格。
由于建筑物的质量低劣,如墙体裂缝、渗漏等涉及的纠纷或官司也越来越多,建筑物的裂缝已成为住户评判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敏感和首要的质量标准。
因此加强砌体结构,特别是新材料砌体结构的抗裂措施,已成为工程量、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房屋开发商共同关注的课题。
因为这涉及到新型墙体材料的顺利推广问题。
2.2裂缝宽度的标准问题
实际上建筑物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
此处提到的墙体裂缝宽度的标准(限值),是一个宏观的标准,即肉眼明显可见的裂缝,砌体结构尚无这种标准。
但对钢筋砼结构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主要是考虑结构的耐久性,如裂缝宽度对钢筋腐蚀,以及外部构件在湿度和抗冻融方面的耐久性影响。
我国到现在为止对外部构件(墙体)最危险的裂缝宽度尚未作过调查和评定。
但根据德国资料,当裂缝宽度≤0.2mm时,对外部构件(墙体)的耐久性是不危险的。
对砌体结构来说,墙体的裂缝宽度多大是无害呢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因为它还涉及到可接受的美学方面的问题。
它直接取决于观察人的目的和观察的距离。
对钢筋砼结构,裂缝宽度>0.3mm,通常在美学上是不能接受的,这个概念也可用于配筋砌体。
而对无筋砌体似乎应比配筋砌体的裂缝宽度标准放宽些。
但是对于客户来讲二者是完全一样的。
这实际上是直观判别裂缝宽度的安全标准。
3现有控制裂缝的原则和措施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控制砌体结构裂缝的实用方法,并根据裂缝的性质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预防和控制裂缝的措施。
从防止裂缝的概念上,形象地引出“防”、“放”、“抗”相结合的构想,这些构想、措施有的已运用到工程实践中,一些措施也引入到《砌体规范》中,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总的来说,我国砌体结构裂缝仍较严重,纠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3.1设计者重视强度设计而忽略抗裂构造措施
长期以来住房公有制,人们对砌体结构的各种裂缝习以为常,设计者一般认为多层砌体房屋比较简单,在强度方面作必要的计算后,针对构造措施,绝大部分引用国家标准或标准图集,很少单独提出有关防裂要求和措施,更没有对这些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调查或总结。
因为裂缝的危险仅为潜在的,尚无结构安问题,不涉及到责任问题。
3.2我国《砌体规范》抗裂措施的局限性
由此可见,《砌体规范》的抗裂措施,如温度区段限值,主要是针对干缩小、块体小的粘土砖砌体结构的,而对干缩大、块体尺寸比粘土砖大得多的砼砌块和硅酸盐砌体房屋,基本是不适用的。
因为如果按照砼砌块、硅酸盐块体砌体的干缩率0.2~0.4mm/m,无筋砌体的温度区段不能越过10m;对配筋砌体也不能大于30m。
在这方面,国外已有比较成熟的预防和控制墙体开裂的经验,值得借鉴:一是在较长的墙上设置控制缝(变形缝),这种控制缝和我国的双墙伸缩缝不同,而是在单墙上设置的缝。
该缝的构造既能允许建筑物墙体的伸缩变形,又能隔声和防风雨,当需要承受平面外水平力时,可通过设置附加钢筋达到。
这种控制缝的间距要比我国规范的伸缩缝区段小得多。
如英国规范对粘土砖为10-15m,对砼砌块及硅酸盐砖一般不应大于6m;美国砼协会(ACI)规定,无筋砌体的最大控制缝间距为12-18m,配筋砌体控制缝间距不超过30m。
二是在砌体中根据材料的干缩性能,配置一定数量的抗裂钢筋,其配筋率各国不尽相同,从0.03%~0.2%,或将砌体设计成配筋砌体,如美国配
筋砌体的最小含钢率为0.07%,该配筋率又抗裂,又能保证砌体具有一定的延性。
关于在砌体内配置抗裂钢筋的数量(含钢率)和效果,是普遍比较关注的问题。
因为它涉及到用钢量和造价的增幅问题。
4防止墙体开裂的具体构造措施建议
本文在综合了国内外砌体结构抗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的具体情况,提出的更具体的抗裂构造措施。
它是对“防”、“放”、“抗”的具体体现。
笔者认为这些措施可根据具体条件选择或综合应用。
该措施已反映到我院为大庆油田砌块厂编制的《砼砌块建筑构造图集》中。
4.1防止混凝土屋盖的温度变化与砌体的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开裂,宜采取下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