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地理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5.1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时作业提升14 新人教
- 格式:doc
- 大小:606.0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程标准要求重点难点聚焦核心素养体现1。
比较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线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3.学会分析港口、飞机场等交通运输点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
2.交通运输线、点布局的影响因素。
3.铁路建设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1.区域认知:结合图文材料,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及对发展交通运输的影响.2.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交通线和点布局的区位因素及产生的影响。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方式优点缺点铁路运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输公路运输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运输历史悠久,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管道运输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安全性能高、管理方便、运量大需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1)公路运输是最机动灵活的运输方式,适合短途运输。
(2)水路运输是最经济的运输方式,适合大宗货物长途运输。
(3)航空运输是最快捷的运输方式。
2.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当今世界,交通运输方式正在朝着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交通运输布局1.交通运输网(1)构成要素错误!(2)主要类型错误!2.影响因素: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因素。
3.典型案例:南昆铁路的建设(1)影响因素: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科学技术的进步等.(2)重要意义:带动、繁荣沿线地区的经济,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1.交通线建设中的“以桥代路"(1)山区线路“以桥代路”的作用是减小道路坡度,缩短道路长度.(2)京沪高铁等线路的“以桥代路”是为了节约耕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的知识点和记忆点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 交通运输方式:主要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种。
每种运输方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如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适应性强,适合短程、量小的货物;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适合大宗、笨重、长途运输;水路运输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但速度慢、连续性差,适合大宗、笨重、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航空运输速度快、效率高,但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适合急需、贵重、量小的物品;管道运输连续性强、安全、运量大,但投资大、灵活性差,适合原油、天然气等液体状货物。
2. 交通运输网:是由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各种交通运输线、点交织形成的。
按照不同的形式和层次,交通运输网可以分为单一运输网和综合运输网,以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
二、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
经济因素如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等;社会因素如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等;技术因素如科学技术的进步等;自然因素如地形、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
三、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经济格局、环境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例如,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了区域间的交流和联系,但同时也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四、记忆点1.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记住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便在实际问题中能够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2. 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和发展趋势:需要理解交通运输网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趋势,包括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3. 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需要掌握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包括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并理解它们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机制。
4.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需要了解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经济格局、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以便能够全面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理解记忆]
分为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
(见课本P80图)
发展趋势: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且货物运输安全〕。
三、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因素:[记忆]
1.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
2南昆铁路的建设的原因
〔1〕、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2〕、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3〕、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5.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记忆]
交通线的发展: 促进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线延伸发展
交通线的衰落: 城市发展缓慢或衰落、城市空间形态沿衰落交通线方向基本
保持不变
2.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理解记忆]
交通运输线稀少
山区地势起伏大
商业网点密度小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交通运输线路密集
平原地形平坦商业网点密度大
交通运输方式多样
3.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理解记忆]
分布在城市几何中心
商业网点
布局
市场最优原那么
分布在高速公路沿线 分布在城市道路交叉点
分布在市环路边缘 交通最优原那么
便捷交通。
2019年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5.1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
局课时作业提升14 新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xx·西安市高一期中)合理的交通运输是根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结合所运货物的性质、特点,选择运距短、运力省的交通工具和运输路径,在社会劳动消耗最小的情况下,迅速、优质地完成运输任务。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现代运输方式中,适用货物范围广,且远距离运输价格最低的是( )
A.海运B.铁路
C.公路 D.管道
2.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公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水路运输
【答案】 1.A 2.B
【解析】水路运输(河运、海运)运量大、适用货物范围广,远距离运输成本最低。
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2014年2月17日,中国铁道网发表“西环铁路建设,美丽海岛将‘戴项链’”的文章。
结合下面两图,回答3~4题。
3.影响“西环铁路”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①人口②地形③景点④河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海南岛内运输方式以公路为主,其主要原因是( )
A.运量需求小
B.居住人口少
C.自然灾害较少
D.面积小,公路运输灵活方便
【答案】 3.A 4.D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海南岛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沿海地势平坦;海南省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第4题,海南岛面积较小且地形多山地丘陵,公路运输灵活方便,故岛内适合修建公路。
下图为“太平洋上某岛屿图”。
读图回答5~6题。
5.从避风的角度考虑,最适宜建港口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在③处建飞机场的不利条件是( )
A.离海港近,便于客货的中转
B.地形平坦,视野开阔,利于飞机的起飞、降落
C.云雾和降水天气多
D.该岛风景优美,游客多,经济效益好
【答案】 5.A 6.C
【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岛屿位于北半球东北信风带,主要盛行东北风,因此从避风的角度考虑,①位于背风坡,最适宜建港口。
第6题,③处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云雾和降水天气多,不利于飞机的正常起降,其他三项均是有利条件。
读“某日高铁与航空运输比较表”,回答7~8题。
7.从表中分析可知,四个区间中高铁与航空运输竞争最激烈的是( )
A.北京-石家庄 B.北京-郑州
C.北京-武汉 D.北京-广州
8.下列关于高铁和航空运输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铁因速度优势,在短距离运输中占优势
B.因航空运输价格高,长距离受高铁影响较大
C.航空运输因速度快,在长距离运输中优势明显
D.高铁与航空运输互补,互不干扰
【答案】7.C 8.C
【解析】第7题,读表格分析,北京-武汉高铁票价与航空票价相差不多,在四区间中竞争最激烈。
其他三线相差较多,近途高铁在价格上有优势,远途航空在时间上有优势,竞争不激烈。
第8题,高铁因价格优势,在短距离运输中占优势;因航空运输价格高,短距离受高铁影响较大;航空运输因速度快,在长距离运输中优势明显;高铁与航空运输互补,也相互竞争,相互影响。
下图表示四种货物在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点。
读图完成9~10题。
9.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货物①的最佳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管道运输
C.公路运输 D.水路运输
【答案】9.C 10.A
【解析】第9题,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一般为贵重或急需,且重量不大的货物,根据图示可知③适合航空运输。
第10题,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选择水运或铁路运输。
根据图示可知,①的运距和重量都小于②,可确定①适合铁路运输,②适合水运。
“中巴经济走廊”是继“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之后的中国在南线部署丝绸之路建设的新一条路径。
但考虑到目前中国内地的铁路仍需要加快建设,同时中巴双方贸易额仍太小,且建设难度大,预计中巴铁路难以很快开工。
下图为“中巴铁路模拟线路图”,完成11~12题。
11.“中巴铁路”建设难度很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技术目前难以达到要求
B.地质条件差
C.巴方基础设施尚未完善
D.海拔高,气候严寒
12.中巴铁路建成后,中国西南各省可利用铁路运输借道新疆,或仍借道广西利用海运开拓巴方市场,两者相比( )
A.铁路运输路程短,且运速快
B.铁路运输运量小,但灵活性强
C.海运成本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D.海运安全性高,且专业化水平高
【答案】11.B 12.A
【解析】第11题,中巴铁路经过高海拔地区,冻土广布,地质条件复杂,建设难度大。
第12题,铁路运输较海运速度快,且借道新疆较借道广西选择海运路程短,可提高效率。
海运运速慢,成本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13.飞机场的区位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是( )
①要能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要紧靠城市中心边缘设立②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条件,选择地质条件好、地基稳定、平坦开阔的位置③要选择少雾、少雷暴、视野开阔、少鸟类飞行的位置④为防止噪音污染城市,机场与城市距离越远越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D
二、综合题
1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计划修建B村镇到A村镇公路的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________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建B村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而绕道经过C村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更好地发挥图中Ⅰ、Ⅱ两条河流的运输作用,可采取______________措施,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
(4)在山区的E地发现煤田,准备在F城镇建钢铁厂。
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___,这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做保证。
【答案】(1)②受地形的影响,山区中修公路要避开陡坡,尽量沿等高线修建
(2)考虑经济因素,尽可能多地经过村镇,加大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
(3)修建人工运河标注略。
(在两河间最近距离处标出)
(4)修建铁路先进的科学技术
【解析】选择交通线路,要考虑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政治与国防因素、人口条件和技术条件等区位因素。
A-B两地的线路要避免不利的地形条件;山区陡坡多,而山谷中地势较低,沿等高线修筑则比较有利,因此应选择线路②。
从B-D的公路没走直线而绕道C镇,主要考虑经济因素,更大地发挥公路的经济效益。
连接天然河流的人工运河,在综合各方面因素的前提下,一般选择两河之间距离最短的地段开挖。
处在山区E地的煤炭,要运往建钢铁厂的F镇,需要修建铁路,在山区修铁路难度大,从区位因素考虑,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条件做保证。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岛港和烟台港港阔水深,浪小流缓,不淤不冻,是我国北方少有的天然良港。
日照港海岸线平直,浪大流急,但水域深,是我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
济宁、枣庄等地区的煤炭源源不断地通过这里向外输送。
材料二山东半岛局部区域图。
(1)日照港与青岛港、烟台港相比,不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日照港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岛港的腹地比烟台港的腹地广,向西可达郑州、西安。
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烟台港与大连港早已开通了汽车轮渡,现在又开通了火车轮渡。
汽车轮渡和火车轮渡与采取卸货中转的方式相比有什么好处?开通火车轮渡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答案】(1)海岸线平直,缺乏船舶避风浪的港湾方便济宁、枣庄地区煤炭的外运
(2)青岛港国际集装箱运输等业务发达,服务功能强
(3)好处:可减少货物装卸次数,降低费用,节省运输时间,加快货物的周转。
意义:①缩短运输距离,提高运输速度;
②减轻铁路的运输压力;
③降低运输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解析】第(1)题,港口建设的自然条件主要有:避风的港湾,密集的等水位线,深水区。
第(2)题,腹地是港口发展的重要社会经济因素。
第(3)题,火车与汽车相比运载量大,火车轮渡可加大运输量,降低费用,提高运输速度,获取更高经济效益。
28844 70AC 炬 38136 94F8 铸{VA29206 7216 爖wRbZ•30630 77A6 瞦 32247 7DF7 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