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子商务概论学期授课计划(物流14011.12)
- 格式:doc
- 大小:77.00 KB
- 文档页数:3
电子商务概论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1. 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原理和模式3. 熟悉电子商务的相关技术和工具4. 了解电子商务在不同行业的应用与发展5. 掌握电子商务的风险管理和法律法规二、学习内容1. 电子商务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电子商务的定义- 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影响2. 电子商务的基本原理和模式- 电子商务的基本原理- 电子商务的五种基本模式- 电子商务的支付方式3. 电子商务的相关技术和工具- 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设计- 电子商务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电子商务的营销工具和策略4. 电子商务在不同行业的应用与发展- 电子商务在零售业的应用- 电子商务在金融业的应用- 电子商务在物流业的应用5. 电子商务的风险管理和法律法规- 电子商务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法规- 电子商务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三、学习方法1. 理论学习: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资料,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和设计,掌握相关技术和工具的应用3. 应用学习:了解电子商务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案例,深入了解其发展和应用情况4. 讨论交流:参加电子商务相关的讨论会议或座谈会,与业内专业人士交流经验和见解四、学习时间安排1. 第一周: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2. 第二周: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原理和模式3. 第三周:熟悉电子商务的相关技术和工具4. 第四周:了解电子商务在不同行业的应用与发展5. 第五周:掌握电子商务的风险管理和法律法规五、学习评估1. 通过阶段性测试,检验对电子商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2.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检验对电子商务应用和发展的理解程度3. 参与相关讨论与交流,检验对电子商务风险管理和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六、学习资源1. 电子商务相关书籍、论文及资料2. 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设计相关工具3. 电子商务案例和行业报告七、学习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学习,我将全面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原理和模式,熟悉电子商务的相关技术和工具,了解电子商务在不同行业的应用与发展,掌握电子商务的风险管理和法律法规。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课程总体说明电子商务概论是河岸质量工程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的一门选修课,也可供其他专业的学生选用。
该课程课内学时36,学分2,一学期开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体系和电子商务的基本框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其中重点了解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同时能够为进一步学习物流专业的其他课程打下一个理论基础。
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有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商务的运作过程、供应链、运输、集装化与集装工具、仓储、物流配送、物流信息技术等。
该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比较强,因此要求同学在学习本门课程时要紧紧围绕电子商务的实践,结合网络的特点,理解电子商务的特点及其与传统商务活动的区别,能够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提高从事网络物流商务活动的技巧,发现商业机会的能力。
时刻关注传统商务活动如何充分利用网络。
该课程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是一门既要了解商务活动的一般规律,又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的课程。
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掌握其基本知识。
提高要求是在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通过上网实践,完成规定要求,同时能结合实际进行深入思考并用文字表述其思考的结果。
二、课程内容体系本课程内容中最核心的主线是在网络条件下物流企业商务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对策。
这是第一章“绪论”应该给学生灌述的,在学习其他各章中应该牢记的。
而掌握必备的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是学习和应用电子商务的前提,必须花一点时间让学生掌握,但由于网络并非电子商务的核心,而是一种必备的工具。
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商务的运作过程、供应链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主要是课程第二章到第四章的内容,讲好这几章是教学的关键。
运输、集装化与集装工具,仓储和物流配送是从事电子商务物流活动的重要内容,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掌握影响运输、集装化与集装工具,仓储和物流配送的主要因素。
对本课程中心内容的教学应该结合物流企业管理中的有关内容进行,这一点学生也许不太明白,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书籍,以增加预备知识。
《电子商务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框架和运作模式。
3. 让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和应用领域。
4. 培养学生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敏感度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商务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电子商务的定义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电子商务的分类2. 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电子商务模型电子商务参与者电子商务的核心要素3. 电子商务的基本框架和运作模式电子商务框架结构电子商务运作模式电子商务交易模式4. 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互联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信息安全技术5. 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B2B电子商务B2C电子商务C2C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框架、运作模式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电子商务典型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
3. 讨论法:分组讨论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电商平台进行实际操作,体验电子商务的运作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电子商务概论》2. 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3. 案例材料:收集电子商务典型应用案例。
4. 网络环境:确保教学过程中可以正常使用网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电子商务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引起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框架、运作模式等。
3. 案例分析:分析电子商务典型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
4. 讨论:分组讨论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5.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电商平台进行实际操作,体验电子商务的运作过程。
6.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操作效果:评估学生在电商平台操作过程中的表现,检验其实际应用能力。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代码:XXX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学分:2学时:36理论学时:24实验实践学时:12面向对象:电子商务专业本科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管理学》、《法律基础》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电子商务概论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学生们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对电子商务的概念、特点、运作模式与流程等基本理论及其各种典型的应用都有全面的掌握,同时本课程也要求学生们对电子商务涉及的核心技术如Internet技术、数据处理和交易安全等技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在《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按以下的要求进行教学工作: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本课程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基本思想的讲解;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重点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思路;⑶教师在教学过程必须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采用案例教学;⑷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⑸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媒体辅助和系统演示教学。
三、课程考核要求1、本课程的考核综合学生的课堂中的讨论参与、实验效果、项目完成和期末测评等成绩,重点培养学生对电子商务理论框架、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商务业务流程、电子商务支付的理解和工具应用能力、以及学生分析问题和表达能力等等。
2、考核分为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
总评成绩由过程考核成绩和结业考核成绩两部分构成。
为了发挥好考核的导向作用和效果,应注意过程考核环节。
3、过程考核形式根据实际情况一般包括考勤、讨论、作业、实验报告、小项目几种形式,并按照教学过程中活动组织的情况以百分制的式对各考核形式赋值。
4、结业考核形式为闭卷笔试。
5、要说明过程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百分之三十与结业考核成绩在总评中占百分之七十。
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1.学时分配表内容讲授实验第1章电子商务概述2第2章电子商务经济学基础2第3章电子商务的体系结构22第4章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22第5章电子商务安全32第6章电子商务支付与网络金融32第7章网络营销32第8章物流管理32第9章电子商务法律法规2第10章电子商务应用22、教学主要内容及说明第1章电子商务概述教学目的:掌握电子商务的概念、业务流程、三流的关系;了解电子商务产生与发展的条件、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发展状况、电子商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总体说明电子商务概论是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电子商务专业(专科)的一门统设必修课,也可供其他专业的学生选用。
该课程课内学时72,学分4,一学期开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体系和电子商务的基本框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能够为进一步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其他课程打下一个理论基础。
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有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电子商务的运作过程、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及网络安全、网络经营战略、网上市场调查与预测技术、网络营销、网上支付与结算等。
该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比较强,因此要求同学在学习本门课程时要紧紧围绕电子商务的实践,结合网络的特点,理解电子商务的特点及其与传统商务活动的区别,能够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提高从事商务活动的技巧,发现商业机会的能力。
时刻关注传统商务活动如何充分利用网络。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该课程的基本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了解、掌握和重点掌握。
了解主要是针对课程的有关背景资料、主要事件及历史发展过程,要求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对相关问题的简要情况、要点作一个概略的描述。
掌握主要是针对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方法,要求能够正确领会其中的基本原理,对基本操作方法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完成。
重点掌握是针对电子商务中的重要概念、观念、理论及方法,要求能结合现实中的例子加以应用,并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要求能够综合运用。
第二部分大纲文本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掌握电子商务的概念,重点掌握对电子商务的运作过程,了解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了解电子商务对经济的影响,掌握电子商务的作用。
主要知识点:1.电子商务的概念。
2.电子商务的功能、分类3.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4.电子商务的运作过程5.电子商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教学难点:电子商务的概念教学重点:电子商务的运作过程重点名词:电子商务、企业商务活动、认证机构第二章电子商务网络技术基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掌握互联网的基础知识,了解企业内部网络及网页制作基础知识。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大纲课程代码:00405019课程学分:3课程总学时:48适用专业: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全面、系统、通俗地介绍了电子商务的起源,电子商务的安全性、物流与支付系统,还分析了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战略。
学生学完本课后,应能很好的掌握电子商务的含义,同时可以设计简单的网站。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电子商务概论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传统学科教学模式在课程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方法上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本课程以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职业成长为目标,践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电子商务行业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以电子商务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突出课程特点,强化实践教学。
通过设计若干“工作项目”,创设相应工作情景,使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消化掌握课程所需传达的知识内容,并掌握电子商务基本操作技能,切身体会电子商务业务流程,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在设计思路上,通过对电子商务领域实际工作任务的调研分析,提炼出实际典型工作任务,以此构建学习性工作任务集合,并依托学习型工作任务实施教学。
项目的设计与安排充分体现任务驱动,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课程思想,同时遵循课程的目标要求、创新创业理念、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教学过程的实施体现相应职业工作过程,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创业意识能力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强化。
二、课程目标本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流程、电子商务安全认证、电子商务实务操等知识,能为企业电子商务决策提供决策依据。
因此通过该门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的以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一般框架结构;2、了解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对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有较全面认识和判断;3、掌握当前电子商务的主要赢利模式;4、掌握B2B、B2C、C2C电子商务的基本运作模式;5、掌握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电子商务安全、交易、营销、支付、物流等基本技能;6、掌握电子商务活动中的诚信、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