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六节: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答案)【炎症】
- 格式:doc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16
第五章第六节-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规范标准答案)第五章: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自考复习)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1、在阿司匹林合成中产生的可引起过敏反应的副产物是( A )。
A.乙酰水杨酸酐B.吲哚C.苯酚D.水杨酸苯酯E.乙酰水杨酸苯酯2、吡唑酮类药物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B )。
A.镇静催眠B.解热镇痛抗炎C.抗菌D.抗病毒E.降低血压3、扑热息痛药物中应检查( B )杂质的含量。
A.对乙酰氨基酚B.对氨基酚C.水杨酸D.对氨基苯甲酸E.醋酸4、双氯芬酸钠属于哪类药物( B )A.邻氨基苯甲酸类B.吲哚乙酸类C.芳基烷酸类D.吡唑烷酮类E.苯胺类5、下列抗炎药与其结构类型不相对应的是( D )。
A.阿司匹林——水杨酸类B.吲哚美辛——杂环芳基乙酸类C.萘普生——杂环芳基丙酸类D.布诺芬——吡唑酮类6、布洛芬是( A )。
A.非甾体抗炎药B.中枢兴奋药C.心血管药D.镇痛药7、具有手性碳原子,临床上用其(+)异构体的药物是( C )。
A.安乃近B.阿司匹林C.萘普生D.对乙酰氨基酚8、在阿司匹林合成中产生的可引起过敏反应的副产物是( A )。
A.乙酰水杨酸酐B.吲哚C.苯酚D.水杨酸苯酯E.乙酰水杨酸苯酯9、非甾体消炎药是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1),阻断(2)的合成,而显示消炎、解热、镇痛作用的( A )。
A.(1)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B.(1)酯氧酶(2)前列腺素C.(1)环氧合酶(2)白三烯D.(1)酯氧酶(2)白三烯10.下列药物中没有消炎作用的是( B )。
A.阿司匹林B.扑热息痛C.萘普生D.吲哚美辛11、抗抑郁药盐酸氟西汀是哪种生物胺的重摄取的抑制剂?( B )A.多巴胺B.5-羟色胺C.去甲肾上腺素D.色胺12、下列药物中,没有镇痛作用的是( C )。
A.阿司匹林B.海洛因C.扑热息痛D.苯妥英钠13、下列镇痛消炎药中,具有芳基丙酸结构的是( D )。
第五章解热(镇痛)和非甾体抗炎药教学重点:1. 解热(镇痛)药。
2. 非甾体抗炎药物。
3. 抗痛风药。
教学难点:1. 手性中心在药物结构中的作用。
2. 药物结构修饰的方法和思路。
3. 药物与受体的作用方式对药效的影响。
教学设计:1. 从阿司匹林的结构修饰介绍如何消除或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2. 芳基乙酸和芳基丙酸类药物的区别。
3. 通过Darzens反应介绍芳基丙酸的合成方法。
4. 手性中心在芳基丙酸类药物中的作用。
5. 以选择性COX-2抑制剂为例,介绍药物作用靶点对药效和副作用的影响。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
教学时数:4学时。
抗炎药物包括甾体抗炎药及非甾体抗炎药。
甾体抗炎药除了具有抗炎作用外,还具有其他多种生物活性。
本章主要讨论非甾体抗炎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物的类型较多,就作用机制而言,非甾体抗炎药物主要针对炎症机制而发挥抗炎作用的药物和抑制尿酸沉淀而起作用的药物,前者包括解热镇痛药物和非甾体抗炎药物,而后者则又称为痛风治疗药物。
这三类药物的治疗用途各异,但在药物品种及其作用机制上密切相关。
第一节解热(镇痛)药(antipyretic analgesics)解热镇痛药是指能降低超过正常体温温度的药物。
该类药物在治疗剂量内对正常体温没有影响,并且能够升高痛觉的阈值,使痛觉神经对疼痛的感觉变得迟钝,所以该类药物在降温的同时,通常也有止痛的效果。
解热镇痛药的作用位点为下丘脑的热量控制中心,通过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和花生四烯酸的转化,对牙痛、头痛、神经肌肉痛等常见的慢性钝痛有良好的作用,而对创伤性剧痛和内脏痛无效。
由于解热镇痛药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与吗啡类镇痛药的作用机制不同,所以该类药物不易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性。
一、水杨酸类1860年化学合成了水杨酸,1875年发现水杨酸钠具有解热镇痛和抗风湿作用而应用于临床,但其对胃肠道刺激较大。
1898年,德国Bayer药厂的Hoffmann 从一系列水杨酸衍生物中找到了阿司匹林(aspirin),其解热镇痛效果优于水杨酸钠,且副作用较低,临床应用至今100余年仍不失为有效的解热镇痛和抗风湿药,广泛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发热、神经痛、关节痛及急性和慢性风湿痛等。
第五章: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自考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
1、在阿司匹林合成中产生的可引起过敏反应的副产物是(A)。
A.乙酰水杨酸酐
B.吲哚
C.苯酚
D.水杨酸苯酯
E.乙酰水杨酸苯酯
2、吡唑酮类药物具有的药理作用是(B)。
A.镇静催眠
B.解热镇痛抗炎
C.抗菌
D.抗病毒
E.降低血压
3、扑热息痛药物中应检查( B )杂质的含量。
A.对乙酰氨基酚
B.对氨基酚
C.水杨酸
D.对氨基苯甲酸
E.醋酸
4、双氯芬酸钠属于哪类药物( B )
A.邻氨基苯甲酸类
B.吲哚乙酸类
C.芳基烷酸类
D.吡唑烷酮类
E.苯胺类
5、下列抗炎药与其结构类型不相对应的是( D )。
A.阿司匹林——水杨酸类
B.吲哚美辛——杂环芳基乙酸类
C.萘普生——杂环芳基丙酸类
D.布诺芬——吡唑酮类
6、布洛芬是( A )。
A.非甾体抗炎药
B.中枢兴奋药
C.心血管药
D.镇痛药
7、具有手性碳原子,临床上用其(+)异构体的药物是(C)。
A.安乃近
B.阿司匹林
C.萘普生
D.对乙酰氨基酚
8、在阿司匹林合成中产生的可引起过敏反应的副产物是( A )。
A.乙酰水杨酸酐
B.吲哚
C.苯酚
D.水杨酸苯酯
E.乙酰水杨酸苯酯
9、非甾体消炎药是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1),阻断(2)的合成,而显示消炎、解热、镇痛作用的( A )。
A.(1)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
B.(1)酯氧酶(2)前列腺素
C.(1)环氧合酶(2)白三烯
D.(1)酯氧酶(2)白三烯
10.下列药物中没有消炎作用的是( B )。
A.阿司匹林
B.扑热息痛
C.萘普生
D.吲哚美辛
11、抗抑郁药盐酸氟西汀是哪种生物胺的重摄取的抑制剂?( B )
A.多巴胺
B.5-羟色胺
C.去甲肾上腺素
D.色胺
12、下列药物中,没有镇痛作用的是( C )。
A.阿司匹林
B.海洛因
C.扑热息痛
D.苯妥英钠
13、下列镇痛消炎药中,具有芳基丙酸结构的是( D )。
A.阿司匹林
B.吲哚美辛
C.保泰松
D.布洛芬
14、加FeCl3立即显稳定红色的是( D )
A.氨甲丙二酯
B.卡马西平
C.苯巴比妥
D.氯丙嗪
E.安定
15、扑热息痛药物中应检查_______杂质的含量。
( B )
A.对乙酰氨基酚
B.对氨基酚
C.水杨酸
D.对氨基苯甲酸
E.醋酸
16、具有手性碳原子,临床上用其(+)异构体的药物是(C )
A.安乃近
B.阿司匹林
C.萘普生
D.对乙酰氨基酚
E.对氨基酚
17、盐酸氟西汀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抗抑郁药?(B)
A.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
B.5-羟色氨重摄取抑制剂
C.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D.多巴胺选择性抑制剂
18、非甾体消炎药是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_____,阻断_____的合成,而显示消炎、解热、镇
痛作用的。
(A)
A.环氧合酶前列腺素
B.酯氧酶前列腺素
C.环氧合酶白三烯
D.酯氧酶白三烯
19、下列药物中没有消炎作用的是(B)
A.阿司匹林
B.扑热息痛
C.萘普生
D.吲哚美辛
20、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作用( A )
A.花生四烯酸环氧化酶抑制剂
B.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
C.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D.β-内酰胺酶抑制剂
21、下列药物中哪个具有解热、消炎、镇痛作用?(B)
A.抗坏血酸
B.乙酰水杨酸
C.利多卡因
D.盐酸麻黄碱
22、关于阿司匹林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副作用是对胃粘膜的刺激作用
B.为解热镇痛药物
C.阿司匹林在中性水溶液中稳定,不易水解
D.分子中含有羧基和酯键
23、下列哪种性质与布洛芬相符?( D )
A.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易水解
B.因结构中含有手性中心,不用消旋体供临床使用
C.易溶于水,味微苦
D.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
24、下列哪个药物不属于非甾体抗炎药?(C)
A.布洛芬
B.萘普生
C.对乙酰氨基酚
D.吡罗昔康
25、具有下列化学结构的药物为 (A)
A.安乃近B.保泰松 C.吲哚美辛 D. 羟布宗 E .别嘌醇26、具有下列化学结构的药物是(B)
A.对乙酰氨基酚 B. 贝诺酯 C. 阿司匹林对氨基酚酯D.别嘌醇 E. 酮洛芬
27、以下仅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不具消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是(C)
A. 阿司匹林
B. 安乃近
C. 乙酰氨基酚
D. 布洛芬
E. 吡罗昔康
28、解热镇痛药的化学结构类型为(C)
A. 阿司匹林类、苯胺类、 3.5-吡唑烷二酮类
B. 阿司匹林类、苯胺类、吡唑酮类
C. 水杨酸类、苯胺类、吡唑酮类
D. 水杨酸类、苯胺类、 3.5-吡唑烷二酮类
E. 水杨酸类、苯胺类、苯乙酸类
29、非甾体抗炎药的化学结构类型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