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应用题
- 格式:docx
- 大小:18.80 KB
- 文档页数:3
四年级A版作业1一、计算题(每题 5分,共30 分)90+89+87+…+12+11+10 60-58+56-54+…+8-6+4-2 995+996+997+998+9991+2+3+4+5+……+98+99+100+99+98+……+5+4+3+2+1 6+12+18+…+48+54+60二、填空题(每题 5分,共20 分)(1)已知数列 5, 8,11, 14, 17,…,按照前几项的规律,写出该数列的第 10 项()。
(2)君君从6岁开始存钱, 6岁的时候存2元,以后每长一岁多存2元,君君今年12岁了,那他今年应该存()元。
(3)阳光电影院的一个放映厅安排了20排座位,第一排有20个,往后每一排比前一排多3个座位,这个放映厅共有座位()个。
(4)明明拿到一个两位数,它的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3倍,且各位数字之和是12,明明拿到的数是()。
三、应用题(每题 5分,共10 分)1、一个阶梯教室共有20排座位,第一排有10个座位,往后每一排比前一排多3个座位,求最后一排有多少个座位,这个教室总共有多少个座位?2、某班买了一些书,把它们分别放在书架上,每次摆放都是下面一层比上面一层多放 3 本书,已知最下层放了 20 本书,最上层放了 5 本书,则一共放了多少层?四年级寒假A 版 第1次课堂检测计算题。
(每题5分,共15分)3+4+…+49+50+49+…+4+3 16036806280+⨯+⨯ 187÷12+25×4+75×4-63÷12-52÷12一、填空题。
(每题3分,共7分)(1)小马虎在计算1道加法题时,把十位上的5看成了3,结果等于784,正确答案是 。
(2)甲、乙、丙、丁四个人组成代表队,甲得了91分,乙得了88分,丙得了85分,丁的分数比三个人的平均分多4分。
问:丁的成绩是 分。
(4分)三、应用题。
(每题7分,共28分)1、规定a ◇b =3a -2b ,a □b =2a +3b ,那么4◇5□6的值是多少?2、幼儿园阿姨给小朋友分苹果,若每人分3个,还剩下20个。
数列练习题高中一、等差数列1.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三项分别为3,5,7,求第10项的值。
2. 在等差数列{an}中,若a1=1,公差d=2,求前10项的和。
3. 已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3n2,求前n项和的表达式。
4. 在等差数列{an}中,若a5+a8=34,a3+a6=26,求首项a1和公差d。
二、等比数列1. 已知等比数列的前三项分别为2,6,18,求第6项的值。
2. 在等比数列{bn}中,若b1=3,公比q=3,求前5项的和。
3. 已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bn=2^n,求前n项和的表达式。
4. 在等比数列{bn}中,若b3•b6=144,b4•b5=108,求首项b1和公比q。
三、数列的综合应用1. 已知数列{cn}的通项公式为cn=n^2+n,求前n项和。
2. 在数列{dn}中,若d1=1,d2=3,dn=dn1+dn2(n≥3),求第10项的值。
3. 已知数列{en}的前n项和为Sn=2^n1,求通项公式。
4. 设数列{fn}的通项公式为fn=3n+2,求证:数列{fn+1 fn}是等差数列。
四、数列的极限1. 求极限:lim(n→∞) (1+1/n)^n。
2. 求极限:lim(n→∞) (n^2 n) / (2n^2 + 3n + 1)。
3. 求极限:lim(n→∞) (sqrt(n^2+1) sqrt(n^21))。
五、数列的应用题1. 一等差数列的前5项和为35,前10项和为110,求前15项和。
2. 一等比数列的第3项为12,第6项为48,求首项和公比。
3. 一数列的前n项和为2^n 1,求第10项的值。
4. 一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n^2+n,求证:该数列的前n项和为(n+1)(n+2)/2。
六、数列的性质与判定3. 已知数列{gn}的通项公式为gn=2n1,判断数列{gn+1 gn}是否为等差数列。
4. 已知数列{hn}的通项公式为hn=n^3,判断数列{hn+1 / hn}是否为等比数列。
数列应用题
1、某林场计划第一年造林80亩,
(1)若以后每年比上一年多造林20亩,求第五年造林多少亩?五年共造林多少亩?
(2)若以后每年比上一年多造林20%,求第五年造林多少亩?五年共造林多少亩?
2、在一次人才招聘会上,有甲乙两家公司开出工资标准分别是:
甲:第一年月工资1500元,以后每年月工资比上一年增加230元;
乙:第一年月工资2000元,以后每年月工资比上一年增加5%。
如某人想从中选择一家公司连续工作10年,他从哪家公司得到的报酬较多?
3、有一个消息,若每人在1小时内传递给两个人,假设没有一人被重复传递,问一天(以16小时计)能有多少人得到这个消息?
4、某市去年年底有待业人员10万人,据测算,今后几年还将每年新增待业人员8千人,由于市政府采取积极措施,估计今年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5千个,且以后新增岗位平均每年递增10%,问从今年起,经过多少年可使待业人员总量少于5万人?
5、某人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家用电器一件,价格为1150元,购买当天先付150元,
(1)若以后每月的这一天都交付50元,并加付欠款利息,月利率为1%,若交付150元以后的第一个月开始分期付款,问分期付款的第10个月应该付多少钱?
(2)若剩余部分在二十个月内按每月底等额还款的方式付款,欠款月利率为1%。
问每月还款额为多少元?(精确到0.01元)?。
数列应用题例1: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价格为1150元的冰箱,如果购买时先付150元,余款分20次付完。
以后每月付50元加上欠款的利息。
如果月利息为1%,那么第10个月要付多少钱,总共要付多少钱?练习:1、夏季高山上的气温从山脚起每升高100米降低0.7°C,已知山顶的气温是14.1度,山脚的气温是26度,求此山相对于山脚的高度。
2、在占地3250亩的荒山上建造森林公园,2000年春季植树100亩,以后每年春季植树面积都比上一年多植树50亩,直到荒山全部绿化为止。
问:到哪一年春季,才能将荒山全部绿化完?3、一座山的山顶离山脚3200米,在此山上的不同高度处设有若干个温度观测点,第一个观测点离山脚的100米,最后一个观测点在山顶,各观测点离山脚的距离成等比数列,公比为2,从第二个观测点开始,各观测点的测量温度比前一个观测点测量温度低0.60C,而各个观测点所测量到的温度总和为129 0C,求解下列问题(1)此山上共设有多少个温度观测点(2)第一个温度观测点的测量是多少(3)在此山的正中间是否设有温度观测点,若有,其测量温度是多少,若没有说明其理由例2:在一次人才招聘会上,有A,B两家公司开出它们的工资标准:A公司允诺第一年月工资数为1500元,以后每年工资比上一年月工资增加230元;B公司允诺第一年月工资数为2000元,以后每年月工资在上一年的基础上递增5%,设某人年初被A,B两家公司同时录取,试问:(1)若该人分别在A公司或B公司连续工作n年,则他在第n年的月工资收入分别是多少?(2)该人计算连续在一家公司工作十年,仅从工资收入总量较多的因素作为应聘标准(不计其它因素)该人应选择家公司,为什么?(参考数据:1.059=1.551,1.0510=1.629,1.0511=1.7103)练习:4、某林场的树木以每年25%的增长率生长,计划从今年起每年冬季砍伐相同数量的木材,并且还要实现20年后木材储量翻两番.问每年的砍伐量应为现在木材总量的多少?(lg2=0.3)5、一辆汽车价值25万元,1年后折旧率为10%,以后每年折旧率为5%,问5年后这辆车的价值是多少元?6、制造某种产品,计划经过两年后要使成本降低36%,求平均每年应降低成本百分之?7、一个球从a米高处自由落下,每次着地后又跳回到原高度的一半后再落下,问当它第五次着地时,共经过多少米?8、已知某市90年底人口为100万,人均住房面积为5平方米,如果该市每年人口平均增长为2%,每年平均新建住房面积为10万平方米,试问到2000年底,该市人均住房面积为多少平方米?9、2001年未来公司员工的年薪由基本工资8000元,住房补贴800元,医疗补贴1000元,交通补贴200元构成,今后逐年将递增25%;而2001年开创公司员工的年薪为20000元,今后逐年将递增10%.(1)从2001年至2004年开创公司员工的总收入为多少元;(2)至少到哪一年未来公司员工的年薪将超过开创公司员工的年薪.(可供数据:lg1.1=0.0414,lg1.25=0.0969,lg2=0.3010)例3、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出发,某地投入资金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并以此发展旅游产业,根据规划,本年度投入800万元,以后每年投入将比上一年减少51,本年度当地旅游收入估计为400万元,由于该项目建设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预计今后的旅游业收入每年会比上一年增加41 (1) 设n 年内(本年度为第一年)总投入为n a 万元,旅游业总收入为n b 万元,写出n a ,n b 的表达式;(2) 至少经过多少年,旅游业的总收入才能超过总投入11、某山区有荒山2520亩,从2008年开始每年春天在荒山上植树造林,且保证全部成活,第一年植树120亩,以后每一年比上一年多40亩。
数列应用题例1、甲、乙两人同一天分别携款1万元到银行储蓄。
甲存五年期定期储蓄,年利率为2.88%,乙存一年期定期储蓄,年利率为2.25%,并在每年到期时将本息续存一年期定期储蓄。
按规定每次计算利息时,储户须缴纳利息的20%作为利息税。
若存满五年后两人同时从银行取出存款,则甲与乙所得的本息之和的差为多少元?(精确到分)解.甲:410(15 2.88%0.8)+⨯⨯乙:4510(1 2.25%0.8)+⨯410(15 2.88%0.8)+⨯⨯-4510(1 2.25%0.8)+⨯219.01≈答:甲与乙所得的本息之和的差约为219.01.注:存款问题,关键是搞清楚其中的单利(等差数列)、复利(等比数列)计算方法以及利息税的问题。
例2、(分期还款问题)陈先生买了一套新住宅,总价250万元。
首期付款120万元,余款130万元向银行借款。
贷款后第一个月末开始还款,每月等额还款一次,分20年还清。
假设银行贷款利率在20年中不变化,每月利率1.05%。
问陈先生每月应还银行多少元?解:设陈先生把每个月的还款x 万元按时存入一虚拟银行,存款利率即为贷款利率r ,20年后,这些存款的本利总和为:2402402392382401(1)(1)(1)(1)(1)1(1)r r r S x r x r x r x x x r r-++-=+++++++==-+ 这些存款本利总和应该等于陈先生20年欠银行贷款的本利总额240130(1)r + 240240240240(1)1130(1)130(1)14861.57(1)1r r r x r x x r r +-+∴=+⇒=⇒≈+- 答:陈先生每月因还银行14861.57元.例3、参加一次国际商贸洽谈会的国际友人,居住在某五星级宾馆的不同楼层内,该大楼共有n 层,每层均住有与会人员。
现要求每层派一人,共n 人集中到第k 层开会。
问k 如何确定,能使n 位参加会议人员的上、下楼梯所走的路程的总和最少?分析:设每两层楼梯的楼梯长度为L,住在m 层的人到k 层开会走的路程为()na k m L =- 当1m k ≤≤时,();().n m a k m L k m n a m k L =-<≤=-当时,解: 设每两层楼梯的楼梯长度为L,开会人员所走路程为S(121)0(12)[1(1)](1)[1()]()22S k L n k L k k n k n k L L =+++-⋅+++++-⋅+--+--=⋅+⋅ 22(1)2n n k n k L ⎡⎤+=-++⋅⎢⎥⎣⎦ 2211(,)24n n k L L k n N +-⎛⎫=-⋅+⋅∈ ⎪⎝⎭1S 22S 22n n k n n n k +=+=当为奇数时,时,最小;当为偶数时,k=或时,最小. 注:(1)本题属于等差数列类应用题,要用等差数列的公式来构造;(2)数列应用题中的最值方法之一转化为二次函数的最值,注意取值范围是自然数.例4、在一次人才招聘会上,有A 、B 两家公司分别开出了它们的工资标准:A 公司许诺第一年的月工资数为1500元,以后每年月工资比上一年月工资增加230元;B 公司许诺第一年月工资数2000元,以后每年月工资在上一年工资基础上递增5%。
等差数列应用题目tM 怔 例题精讲【例1】 体育课上老师指挥大家排成一排,冬冬站排头,阿奇站排尾,从排头到排尾依次报数。
如果冬 冬报17,阿奇报150,每位同学报的数都比前一位多7,那么队伍里一共有多少人? 【考点】等差数列应用题 【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首项=17,末项=150,公差=7,项数=(150-17) £+1=20【答案】20【例2】 一个队列按照每排 2, 4, 6, 8人的顺序可以一直排到某一排有 100人,那么这个队列共有多少人?【考点】等差数列应用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方法一)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通过例 1的学习可以知道,这个数列一共有50个数,再将和为102的两个数——配对,可配成 25对. 所以 2 4 696 98 100 = ( 2+100) 25=103 25= 2550(方法二)根据 1・2・3 . 98 99 10^5050,从这个和中减去 13 5 7 ... 99的和,就可得出此题的结果,这样从反面求解”的思想可以给学生灌输一下,为今后的学习作铺垫.【答案】2550【例3】 有一个很神秘的地方,那里有很多的雕塑,每个雕塑都是由蝴蝶组成的•第一个雕塑有3只蝴蝶,第二个雕塑有 5只蝴蝶,第三个雕塑有 7只蝴蝶,第四个雕塑有 9只蝴蝶,以后的雕塑按照这样的规律一直延伸到很远的地方, 学学和思思看不到这排雕塑的尽头在哪里,那么,第102个雕塑是由多少只蝴蝶组成的呢?由999只蝴蝶组成的雕塑是第多少个呢?【考点】等差数列应用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也就是已知一个数列:3、5、7、9、11、13、15、……,求这个数列的第102项是多少?999是第几项?由刚刚推导出的公式 一一第门项=首项+公差(n-1),所以,第102项=3+2(102-1) = 205;由 项数=(末项-首项尸公差十1”,999所处的项数是:(999—3)2+1 =996 斗 2 +1 =498+1 =499【答案】499【巩固】有一堆粗细均匀的圆木,堆成梯形,最上面的一层有5根圆木,每向下一层增加一根,一共堆了28层.问最下面一层有多少根 ?【考点】等差数列应用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将每层圆木根数写出来,依次是:5, 6, 7, 8, 9, 10 ,…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等差数列,它的首项是5,公差是1,项数是28•求的是第28项•我们可以用通项公式直接计算.解:a n =印(n — 1) d=5 (28 -1) 132(根)故最下面的一层有 32根.【答案】32【巩固】建筑工地有一批砖,码成如右图形状,最上层两块砖,第2层6块砖,第3层10块砖…,依次每层都比其上面一层多 4块砖,已知最下层 2106块砖,问中间一层多少块砖?这堆砖共有多少 块?【解析】项数=(2106-2)韶+1=527,因此,层数为奇数,中间项为(2+2106)吃=1054,数列和=中间项X项数=1054 >527=555458,所以中间一层有1054块砖,这堆砖共有555458块。
小学等差数列应用题小学等差数列应用题导语:等差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常用A、P表示。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关于小学等差数列应用题,希望大家喜欢!等差数列应用题1、体育课上老师指挥大家排成一排,冬冬站排头,阿奇站排尾,从排头到排尾依次报数。
如果冬冬报17,阿奇报150,每位同学报的数都比前一位多7,那么队伍里一共有多少人?2、一个队列按照每排2,4,6,8人的顺序可以一直排到某一排有100人,那么这个队列共有多少人?3、有一个很神秘的地方,那里有很多的雕塑,每个雕塑都是由蝴蝶组成的.第一个雕塑有3只蝴蝶,第二个雕塑有5只蝴蝶,第三个雕塑有7只蝴蝶,第四个雕塑有9只蝴蝶,以后的雕塑按照这样的规律一直延伸到很远的地方,学学和思思看不到这排雕塑的尽头在哪里,那么,第102个雕塑是由多少只蝴蝶组成的呢?由999只蝴蝶组成的雕塑是第多少个呢?4、一个建筑工地旁,堆着一些钢管(如图),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算出这堆钢管一共有多少根吗?5、某剧院有20排座位,后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最后一排有70个座位,这个剧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6、时钟在每个整点敲打,敲打的次数等于该钟点数,每半点钟敲一下.问:时钟一昼夜打多少下?7、已知:a,1,3,5......,99,101,b,2,4,6.. (98)100,则a、b两个数中,较大的数比较小的数大多少?8、小明进行加法珠算练习,用1+2+3+4+...,当加到某个数时,和是1000。
在验算时发现重复加了一个数,这个数是多少?9、编号为1~9的9个盒子里共放有351粒糖,已知每个盒子都比前一个盒子里多同样数量的糖.如果1号盒子里放11粒糖,那么后面的盒子比它前一个盒子里多放几粒糖?10、小王和小高同时开始工作。
小王第一个月得到1000元工资,以后每月多得60元;小高第一个月得到500元工资,以后每月多得45元。
数列应用题1、一种细胞每秒钟由1个分裂成2个,若原来有个细胞,经过1 分钟后,这种细胞一共有多少个?2、从盛满1升纯酒精的容器中倒出升,然后用水填满,再倒出升,又用水填满,这样进行5次,则容器中剩下的纯酒精的升数为多少?3、设某厂一月份的产值为万元,十二月份的产值为万元,(1)若该厂每月的增产值相同,求十月份的产值。
(2)若该厂每月产值增长的百分比相同,求全年的总产值。
4、大楼共层,现每层指定一人共人集中到设在第层的临时会议室开会,问如何确定,能使位参会人员上下楼梯所走路程总和最短?(假设相邻两层楼梯长相等)5、A处存放电线40根,从与A处相距1000米的B处起,沿AB方向每隔50米架设一根电线杆,一辆车每次能运4根电线杆,问全部运完返回A处,这辆车所运行的全部路程是多少千米?6、某工厂生产总值的月平均增长率为P,那么年平均增长率是多少?7、某工厂去年的产值是100万元,计划在今后五年内每年比上一年产值增长30%,从今年起这个工厂第五年的年产值是多少万元?这五年的总产值是多少万元?8、某工厂1996年产值为200万元,计划从1997年开始,每年的产值比上年增长20%,试问从哪年开始,该厂的年产值可超过1200万元?从哪年开始,年产值可翻三番?9、某城市1997年初的人口为约为1000万,人均住房面积为6平方米,如果该市每年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0.1%,而到2000年初的人均住房面积将为10平方米,问每年平均需要新增住房面积多少平方米?(精确到1万平方米)10、某地现有耕地10000公顷,规划10年后粮食单产比现在增加22%,人均粮食占有量比现在提高10%,如果人口增长率为1%,那么耕地平均每年至多只能减少多少公顷?(精确到1公顷)11、某种储蓄以一年为一个计息期限,复利计息,若月利率为1.1%,存入5000元,存满10年取出所有的存款,此人共可得多少元?(精确到0.01元)12、某人从1997年开始,每年元旦向银行存款1万元,年利率为4%,求到2007年元旦已有存款的本利和?13、某企业在年度之初向银行借款A元,从该年度末开始每年度末偿还一定的金额,恰在年间还清,年利率为,试问每次须支付的金额是多少?14、某种化工产品制取罐装有若干个直径相同的原料注液管,由它们分别向罐内注入不同的原料,如果同时开放所有的注液管,那么48分钟可以将制取罐注满。
1.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S4=4S2,a2n=2a n+1.(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b n}的前n项和为T n且(λ为常数).令c n=b2n(n∈N*)求数列{c n}的前n项和R n.【解答】解:(1)设等差数列{a n}的首项为a1,公差为d,由a2n=2a n+1,取n=1,得a2=2a1+1,即a1﹣d+1=0①再由S4=4S2,得,即d=2a1②联立①、②得a1=1,d=2.所以a n=a1+(n﹣1)d=1+2(n﹣1)=2n﹣1;(2)把a n=2n﹣1代入,得,则.所以b1=T1=λ﹣1,当n≥2时,=.所以,.R n=c1+c2+…+c n=③④③﹣④得:=所以;所以数列{c n}的前n项和.2.等差数列{a n}中,a2=4,a4+a7=15.(Ⅰ)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Ⅱ)设b n=2+n,求b1+b2+b3+…+b10的值.【解答】解:(Ⅰ)设公差为d,则,解得,所以a n=3+(n﹣1)=n+2;(Ⅱ)b n=2+n=2n+n,所以b1+b2+b3+…+b10=(2+1)+(22+2)+…+(210+10)=(2+22+...+210)+(1+2+ (10)=+=2101.3.已知数列{log2(a n﹣1)}(n∈N*)为等差数列,且a1=3,a3=9.(Ⅰ)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Ⅱ)证明++…+<1.【解答】(I)解:设等差数列{log2(a n﹣1)}的公差为d.由a1=3,a3=9得2(log22+d)=log22+log28,即d=1.所以log2(a n﹣1)=1+(n﹣1)×1=n,即a n=2n+1.(II)证明:因为==,所以++…+=+++…+==1﹣<1,即得证.4.已知{a n}是正数组成的数列,a1=1,且点(,a n+1)(n∈N*)在函数y=x2+1的图象上.(Ⅰ)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Ⅱ)若列数{b n}满足b1=1,b n+1=b n+2an,求证:b n•b n+2<b n+12.【解答】解:解法一:(Ⅰ)由已知得a n+1=a n+1、即a n+1﹣a n=1,又a1=1,所以数列{a n}是以1为首项,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故a n=1+(n﹣1)×1=n.(Ⅱ)由(Ⅰ)知:a n=n从而b n+1﹣b n=2n.b n=(b n﹣b n﹣1)+(b n﹣1﹣b n﹣2)+…+(b2﹣b1)+b1=2n﹣1+2n﹣2+…+2+1=∵b n•b n+2﹣b n+12=(2n﹣1)(2n+2﹣1)﹣(2n+1﹣1)2=(22n+2﹣2n﹣2n+2+1)﹣(22n+2﹣2•2n+1+1)=﹣2n<0∴b n•b n+2<b n+12解法二:(Ⅰ)同解法一.(Ⅱ)∵b2=1b n•b n+2﹣b n+12=(b n+1﹣2n)(b n+1+2n+1)﹣b n+12=2n+1•bn+1﹣2n•bn+1﹣2n•2n+1=2n(b n+1﹣2n+1)=2n(b n+2n﹣2n+1)=2n(b n﹣2n)=…=2n(b1﹣2)=﹣2n<0∴b n•b n+2<b n+125.已知等差数列{a n}满足a1+a2=10,a4﹣a3=2(1)求{a n}的通项公式;(2)设等比数列{b n}满足b2=a3,b3=a7,问:b6与数列{a n}的第几项相等?【解答】解:(I)设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d.∵a4﹣a3=2,所以d=2∵a1+a2=10,所以2a1+d=10∴a1=4,∴a n=4+2(n﹣1)=2n+2(n=1,2,…)(II)设等比数列{b n}的公比为q,∵b2=a3=8,b3=a7=16,∴∴q=2,b1=4∴=128,而128=2n+2∴n=63∴b6与数列{a n}中的第63项相等6.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a5+a13=34,S3=9.(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2)设数列{b n}的通项公式为,问:是否存在正整数t,使得b1,b2,b m(m≥3,m∈N)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t和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设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d.由已知得即解得.故a n=2n﹣1,S n=n2(2)由(1)知.要使b1,b2,b m成等差数列,必须2b2=b1+b m,即,(8分).移项得:=﹣=,整理得,因为m,t为正整数,所以t只能取2,3,5.当t=2时,m=7;当t=3时,m=5;当t=5时,m=4.故存在正整数t,使得b1,b2,b m成等差数列.7.设{a n}是等差数列,b n=()an.已知b1+b2+b3=,b1b2b3=.求等差数列的通项a n.【解答】解:设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d,则a n=a1+(n﹣1)d.∴b1b3=•==b22.由b1b2b3=,得b23=,解得b2=.代入已知条件整理得解这个方程组得b1=2,b3=或b1=,b3=2∴a1=﹣1,d=2或a1=3,d=﹣2.所以,当a1=﹣1,d=2时a n=a1+(n﹣1)d=2n﹣3.当a1=3,d=﹣2时a n=a1+(n﹣1)d=5﹣2n.8.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公差大于0,且a3,a5是方程x2﹣14x+45=0的两根,数列{b n}的前n项的和为S n,且S n=1﹣(1)求数列{a n},{b n}的通项公式;(2)记c n=a n b n,求证c n+1≤c n.【解答】解:(1)∵a3,a5是方程x2﹣14x+45=0的两根,且数列{a n}的公差d>0,∴a3=5,a5=9,公差∴a n=a5+(n﹣5)d=2n﹣1.又当n=1时,有b1=S1=1﹣当∴数列{b n}是等比数列,∴(2)由(Ⅰ)知,∴∴c n+1≤c n.9.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S5=35,a5和a7的等差中项为13.(Ⅰ)求a n及S n;(Ⅱ)令(n∈N﹡),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T n.【解答】解:(Ⅰ)设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d,因为S5=5a3=35,a5+a7=26,所以,…(2分)解得a1=3,d=2,…(4分)所以a n=3+2(n﹣1)=2n+1;S n=3n+×2=n2+2n.…(6分)(Ⅱ)由(Ⅰ)知a n=2n+1,所以b n==…(8分)=,…(10分)所以T n=.…(12分)10.已知等差数列{a n}是递增数列,且满足a4•a7=15,a3+a8=8.(Ⅰ)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Ⅱ)令b n=(n≥2),b1=,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S n.【解答】解:(1)根据题意:a3+a8=8=a4+a7,a4•a7=15,知:a4,a7是方程x2﹣8x+15=0的两根,且a4<a7解得a4=3,a7=5,设数列{a n}的公差为d由.故等差数列{a n}的通项公式为:(2)=又∴=11.设f(x)=x3,等差数列{a n}中a3=7,a1+a2+a3=12,记S n=,令b n=a n S n,数列的前n项和为T n.(Ⅰ)求{a n}的通项公式和S n;(Ⅱ)求证:;(Ⅲ)是否存在正整数m,n,且1<m<n,使得T1,T m,T n成等比数列?若存在,求出m,n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答】解:(Ⅰ)设数列{a n}的公差为d,由a3=a1+2d=7,a1+a2+a3=3a1+3d=12.解得a1=1,d=3∴a n=3n﹣2∵f(x)=x3∴S n==a n+1=3n+1.(Ⅱ)b n=a n S n=(3n﹣2)(3n+1)∴∴(Ⅲ)由(2)知,∴,∵T1,T m,T n成等比数列.∴即当m=1时,7=,n=1,不合题意;当m=2时,=,n=16,符合题意;当m=3时,=,n无正整数解;当m=4时,=,n无正整数解;当m=5时,=,n无正整数解;当m=6时,=,n无正整数解;当m≥7时,m2﹣6m﹣1=(m﹣3)2﹣10>0,则,而,所以,此时不存在正整数m,n,且1<m<n,使得T1,T m,T n成等比数列.综上,存在正整数m=2,n=16,且1<m<n,使得T1,T m,T n成等比数列.12.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pn2﹣2n+q(p,q∈R),n∈N+.(Ⅰ)求的q值;(Ⅱ)若a1与a5的等差中项为18,b n满足a n=2log2b n,求数列{b n}的前n和T n.【解答】解:(Ⅰ)当n=1时,a1=S1=p﹣2+q当n≥2时,a n=S n﹣S n﹣1=pn2﹣2n+q﹣p(n﹣1)2+2(n﹣1)﹣q=2pn﹣p﹣2∵{a n}是等差数列,a1符合n≥2时,a n的形式,∴p﹣2+q=2p﹣p﹣2,∴q=0(Ⅱ)∵,由题意得a3=18又a3=6p﹣p﹣2,∴6p﹣p﹣2=18,解得p=4∴a n=8n﹣6由a n=2log2b n,得b n=24n﹣3.∴,即{b n}是首项为2,公比为16的等比数列∴数列{b n}的前n项和.13.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满足:a2+a4=14,S7=70.(Ⅰ)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Ⅱ)设b n=,数列b n的最小项是第几项,并求出该项的值.【解答】解:(I)设公差为d,则有…(2分)解得以a n=3n﹣2.…(4分)(II)…(6分)所以=﹣1…(10分)当且仅当,即n=4时取等号,故数列{b n}的最小项是第4项,该项的值为23.…(12分)14.己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a n}满足a n+12﹣a n+1a n﹣2a n2=0(n∈N*),且a3+2是a2,a4的等差中项.(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2)若b n=a n a n,S n=b1+b2+…+b n,求S n+n•2n+1>50成立的正整数n的最小值.【解答】解:(Ⅰ)∵a n+12﹣a n+1a n﹣2a n2=0,∴(a n+1+a n)(a n+1﹣2a n)=0,∵数列{a n}的各项均为正数,∴a n+1+a n>0,∴a n+1﹣2a n=0,即a n+1=2a n,所以数列{a n}是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a3+2是a2,a4的等差中项,∴a2+a4=2a3+4,∴2a1+8a1=8a1+4,∴a1=2,∴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2n.(Ⅱ)由(Ⅰ)及b n=得,b n=﹣n•2n,∵S n=b1+b2++b n,∴S n=﹣2﹣2•22﹣3•23﹣4•24﹣﹣n•2n①∴2S n=﹣22﹣2•23﹣3•24﹣4•25﹣﹣(n﹣1)•2n﹣n•2n+1②①﹣②得,S n=2+22+23+24+25++2n﹣n•2n+1=,要使S n+n•2n+1>50成立,只需2n+1﹣2>50成立,即2n+1>52,∴使S n+n•2n+1>50成立的正整数n的最小值为5.15.设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a1=1,a n+1=2S n+1,数列{b n}满足a1=b1,点P(b n,b n+1)在直线x﹣y+2=0上,n∈N*.(Ⅰ)求数列{a n},{b n}的通项公式;(Ⅱ)设,求数列{c n}的前n项和T n.【解答】解:(Ⅰ)由a n+1=2S n+1可得a n=2S n﹣1+1(n≥2),两式相减得a n+1﹣a n=2a n,a n+1=3a n(n≥2).又a2=2S1+1=3,所以a2=3a1.故{a n}是首项为1,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所以a n=3n﹣1.由点P(b n,b n+1)在直线x﹣y+2=0上,所以b n+1﹣b n=2.则数列{b n}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则b n=1+(n﹣1)•2=2n﹣1(Ⅱ)因为,所以.则,两式相减得:.所以=.。
数列应用题1.一列火车自A 城驶入B 城,沿途有n 个车站(包括起点A 和终点B ),车上有一邮政车厢,每停靠一站便要卸下前面各站发往该站的邮袋各一个,同时又要装上该站发往后面各站的邮袋各一个,设从第k ()123k n = 、、、、站出发时,邮政车厢内共有邮袋k a 个()123k n = 、、、、,试求: (1)数列{}k a 的通项公式;(2)k 为何值时k a 最大?并求出k a 的最大值2.某商店积压了100件某种商品,为让这批货竟快脱手,该商店采取如下销售方案,将价格提高到原价的2.5倍,再做三次降价处理:第一次降低30%,标出“亏本价”第二次再降低30%,标出“破产价”第三次又降低30%,标出“跳楼价”结果:第一次降价处理仅售出5件,第二次降价处理售出40件,第三次降价处理剩下的商品被一抢而空问:(1)“跳楼价”与原价之比为多少?(2)该商店按新销售方案,相比按原价全部销售,哪一种方按更盈利?3.某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有两种方案:甲方案:一次性贷款十万元,第一年便可获利1万元,以后每一年比前一年增加30%的利润;乙方案:每年贷款一万元,第一年可获利1万元,以后每年比前一年多获利5千元;两种方案使用期限都是10年,到期一次性归还本息,若银行 贷款利息按10%的复利计算,比较两个方案哪个获利更多?(计算数据精确到千元)4.近日国内某大报纸有如下报道:加薪的学问学数学,其实是要使人聪明,使人的思维更加缜密,在美国广为流传的一道数学题目是:老板给你两个加工资的方案,一是每年年末加1000元,二是每半年结束时加300元,请选择一种,一般不擅数学的,很容易选择前者,因为一年加一千元比两个半年加600元要多,其实加工资是累计的,时间稍长,往往第二种方案更有利。
例如在第二年的年末,依第一种方案可以加得1000+2000=3000元,而第二种方案在第一年加得300+600=900元,第二年加得900+1200=2100元,总数也是3000元,但到第三年,第一方案可得1000+2000+3000=6000元, 第二方案则为300+600+900+1200+1500+1800=6300元,比第一方案多了300元,第四年、第五年会更多,因此,你若会在公司干三年以上,则应选择第二方案。
年级:高二辅导科目:数学课时数:3课题数列的实际应用题教学目的能够利用数列通过建模解决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如平均增长率、复利、人口增长、工作效率等问题。
教学内容【知识梳理】1.数列实际应用题常见的数学模型(1)复利公式按复利计算利息的一种储蓄,本金为a元,每期利率为r,存期为x期,则本利和y = .(2)产值模型原来产值的基数为N,平均增长率为p,对于时间x的总产值y = .(3)单利公式利用按单利计算,本金为a元,每期利率为r,存期为x,则本利和y = .(4)递推与猜证型递推型有a n+1 = f (a n)与S n+1 = f (S n)或S n = f (a n)类,猜证型主要是写出前若干项,猜测结论,并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典型例题分析】一、有关等差数列的应用题例1、由于美伊战争的影响,据估计,伊拉克将产生60~100万难民,联合国难民署计划从4月1日起为伊难民运送食品.第一天运送1000 t,第二天运送1100 t,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运送100 t,直到达到运送食品的最大量,然后再每天递减100 t,连续运送15天,总共运送21300 t,求在第几天达到运送食品的最大量.例2、在美国广为流传的一道数学题目是:老板给你两种加工资的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每年年末(12月底)加薪一次,每次所加的工资数是在上次所加工资数的基础上再增加1000元;第二种方案是每半年(6月底和12月底)各加薪一次,每次所加的工资数是在上次所加工资数的基础上再增加300元,请选择一种.根据上述条件,试问:(1)如果你将在该公司干十年,你将选择哪一种加工资的方案?(说明理由)(2)如果第二种方案中的每半年加300元改成每半年加a元,那么a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选择第二种方案总是比选择第一种方案多加薪?例3、下表给出一个“等差数阵”:4 7 ()()()…a1j…7 12 ()()()…a2j…()()()()()…a3j…()()()()()…a4j………………………a i1a i2a i3a i4a i5…a ij………………………其中每行、每列都是等差数列,a ij表示位于第i行第j列的数.(1)写出a45的值;(2)写出a ij的计算公式;(3)证明:正整数N在该等差数阵中的充要条件是2N+1可以分解成两个不是1的正整数之积.变式练习:甲、乙两物体分别从相距70 m的两处同时相向运动,甲第一分钟走2 m,以后每分钟比前1分钟多走1 m,乙每分钟走5 m.(1)甲、乙开始运动后,几分钟后第1次相遇?(2)如果甲、乙到达对方起点后立即折返,甲继续每分钟比前1分钟多走1 m,乙继续每分钟走5 m,那么开始运动几分钟后第二次相遇?。
数列应用题
1、年初时出生的一对兔子,这对兔子2个月后有生殖能力。
若每月每对兔子会生产一对幼兔,假设没有兔子死亡,到年底一共会有多少对兔子?
2、同学小张的家中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三室一厅的新房,银行职员告诉小张妈妈:1999年6月起10年还清的公积金贷款的月利率为3.6‰,小张妈妈想贷款10万元,那小张妈妈在10年内每个月末都要还银行多少元?
3、污水处理厂通过污水中的污染物获得清洁用水并产生肥料,该厂的污水处理装置每小时从处理池除掉12%的污染残留物,一天后还有百分之几的污染物残留在池中?使污染物减半要多长时间?。
高中数学经典应用题及答案解析一、数列与数列求和1. 数列的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为 $a_n = a_1 + (n-1)d$,其中$a_n$ 为第 n 项,$a_1$ 为首项,d 为公差。
2. 数列的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为 $S_n = \frac{n}{2}(a_1 + a_n)$,其中 $S_n$ 为前 n 项和。
3. 数列的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为 $a_n = a_1 * q^{(n-1)}$,其中$a_n$ 为第 n 项,$a_1$ 为首项,q 为公比。
4. 数列的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为 $S_n = \frac{a_1 * (q^n - 1)}{q - 1}$,其中 $S_n$ 为前 n 项和。
二、函数与方程1. 一次函数的一般式为 $y = kx + b$,其中 k 为斜率,b 为截距。
2. 二次函数的一般式为 $y = ax^2 + bx + c$,其中 a 为二次项系数,b 为一次项系数,c 为常数项。
3. 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可使用求根公式 $x = \frac{-b \pm \sqrt{b^2 - 4ac}}{2a}$。
4. 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 $\Delta = b^2 - 4ac$ 可判断方程的根类型。
三、三角函数1. 正弦定理为 $\frac{a}{\sin A} = \frac{b}{\sin B} =\frac{c}{\sin C}$,其中 a、b、c 为三角形的边长,A、B、C 为对应的角度。
2. 余弦定理为 $c^2 = a^2 + b^2 - 2ab \cos C$,其中 a、b、c 为三角形的边长,C 为对应的角度。
3. 正弦函数图像的周期为2π,幅值为 1,周期函数为 $y = A\sin(\omega x + \varphi)$。
4. 余弦函数图像的周期为2π,幅值为 1,周期函数为 $y = A\cos(\omega x + \varphi)$。
四、概率与统计1. 事件 A 和 B 的并集为 $A \cup B$,相应的概率为 $P(A \cupB) = P(A) + P(B) - P(A \cap B)$。
},那么a1=50+1000×0.01=60元,a2=50+(1000-50)×0.01=59.5元,a3=50+(1000-50×2)×0.01=59,……a n=60-(n-1)·0.5所以{a n}是以60为首项,-0.5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故a10=60-9×0.5=55.5元20次分期付款总和S20=×20=1105元,实际付款1105+150=1255(元)答:第10个月该付55.5元,全部付清后实际共付额1255元。
例3、〔疾病控制问题〕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某市去年11月份曾发生流感,据资料记载,11月1日,该市新的流感病毒感染者有20人,以后,每天的新感染者平均比前一天的新感染者增加50人。
由于该市医疗部门采取措施,使该种病毒的传播得到控制,从某天起,每天的新感染者平均比前一天的新感染者减少30人,到11月30日止,该市在这30天内感染该病毒的患者共有8670人,问11月几日,该市感染此病毒的新患者人数最多?并求这一天的新患者人数。
分析:设11月n日这一天新感染者最多,那么由题意可知从11月1日到n日,每天新感染者人数构成一等差数列;从n+1日到30日,每天新感染者构成另一个等差数列。
这两个等差数列的和即为这个月总的感染人数。
略解:由题意,11月1日到n日,每天新感染者人数构成一等差数列a n,a1=20,d1=50,11月n 日新感染者人数a n=50n—30;从n+1日到30日,每天新感染者人数构成等差数列b n,b1=50n-60,d2=—30,b n=(50n-60)+(n-1)(-30)=20n-30,11月30日新感染者人数为b30-n=20(30-n)-30=-20n+570.故共感染者人数为:=8670,化简得:n2-61n+588=0,解得n=12或n=49(舍),即11月12日这一天感染者人数最多,为570人。
数列应用题
课时28数列应用题
【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等差、等比数列的知识解决有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其中函数的观点,化归的方法常常在解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难点是解决数列应用题的建摸
【教学过程】
例1填空题:
⑴一个剧场设置了20排座位,第一排有38个座位,往后每一排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这个剧场共有个座位。
⑴某厂产值的月平均增长率为P,则年平均增长率为。
⑴某种汽车购车时费用为10万元,每年的保险、养路、汽油费共9千元,汽车的年维修费逐年以等差数列递增,第一年为2千元,第2年为4千元,第3年为6千元,……问这种汽车使用年后报废合算?(即汽车的年平均费用最底)
(4)一幢大楼共有n层,现每层指定一人到第k层去开会,问k为______________时,使n层楼的开会人员上、下楼梯所走的台阶和最小?(假设每层楼梯的台阶数都相同)
例2某人2004年初向银行申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20万元购买住房,
月利率3.375‰,按复利计算,每月等额还贷一次,并从贷款后的次月初开始还贷,如果10年还清,那么每月应还贷多少元?
例3某地现有耕地面积10000公顷,计划10年后粮食单产比现在提高22%,人均粮食占有量比现在提高10%。
如果人口的年增长率为1%,那么平均每年最多只能减少耕地面积多少公顷(精确到1公顷)?(注:粮食单产=,人均粮食占有量=)
【课后作业】
1、某林场年初有森林木材存量Sm3,木材以每年25%的增长率生长,而每年末要砍伐固定的木材量为xm3。
为实现经过2次砍伐以后木材存量增长50%,则x的值应是。
2、1991年,某内河可供船只航行的河段长为1000千米,但由于水资源的过度使用,促使河水断流,从1992年起,该内河每年船只可行驶的河段长度仅为上一年的,则到2000年,该内河可行驶的河段长度为。
3、如图(图见课本P.56第4题)设正三角形⑴ABC的边长为20cm,取BC边的中点E,作正三角形BDE;取边DE的中点G,作正三角形DFG;如此继续下去,可得到一列三角形⑴ABC,⑴BDE,⑴DFG,…,求前20个正三角形的面积和。
4、李刚从2011年1月开始,用零存整取的方式每月在10日发工资时存入银行200元,按银行规定,这种储蓄用单利计算利息,年利率为1.98%,且在取息时需扣除20%的利息税,则到2012年1月10日,李刚由这些存款可以到银行取出多少钱?
5、资料表明,2000年我国工业废弃垃圾达7.4×108t,每吨占地1m2,环保部门每回收或处理1t废旧物资,相当于消灭4t工业废弃垃圾.如果某环保部门2002年共回收处理了104t废旧物资,且以后每年的回收量递增20%。
⑴2010年能回收多少吨废旧物资?(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⑴从2002年初起到2010年底,可节约土地多少平方米?
6、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出发,某地投入资金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并以此发展旅游业,根据规划,本年度投入800万元,以后每年的投入将比上一年减少,本年度估计旅游业收入为400万元,由于该项目的建设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预计今后旅游业收入每年比上年增加,
⑴设n年(本年度为第一年)总投入为万元,旅游业总收入为万元,写出和的表达式;
⑴至少经过几年旅游业的总收入才能超过总投入?
问题统计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