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离子型稀土的资源和环境保护性开采模式
- 格式:pdf
- 大小:457.93 KB
- 文档页数:6
100绿色矿山G reen mines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绿色提取技术研究进展钟云辉江西省地质局有色地质大队,江西 赣州 341000摘 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提取技术逐渐成为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提取过程中的热点和难点。
其中,吸附剂的选择和优化、萃取工艺的优化以及回收技术的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将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绿色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绿色提取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赣南地区;离子吸附型稀土;提取技术中图分类号:TD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4)01-0100-3Research progress on green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ion adsorption rare earth mineralsZHONG Yun-huiJiangxi Bureau of Geology Non-ferrous Geological Brigade, Ganzhou, 341000, 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green extraction technology has gradually become a hot and difficult point in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ion adsorption rare earth minerals. Among them,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sele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adsorbents, optimization of extraction processes, and development of recovery technologies. This article will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green extraction technology for ion adsorption rare earth mineral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extraction technology for ion adsorption rare earth minerals.Keywords: gannan region; ion adsorption rare earth; extraction technology收稿日期:2023-11作者简介:钟云辉,男,生于1993年,汉族,江西赣州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实验测试。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近年来,由于全球矿产开采的日益增加,矿物的供应量显著减少,稀土的价格也因此大幅上涨,甚至出现新的矿物供应方式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在采矿工业上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一种可持续采矿技术,通过在海洋中或陆地上植入特殊的离子吸附剂,来从水溶液中吸附稀土元素。
这种采矿技术不仅可以从普通矿床中开采,还可以从水溶液中进行开采。
该技术可有效提高稀土元素的回收率,从而提高开采效率和稳定采矿质量,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多污染。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制备是由一种特殊的离子吸附剂完成的,其特是具有高度疏水性、高度活性的吸附性能,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目前应用的离子吸附剂主要是含有有机酸或醇的复合剂,其中以结晶体颗粒状的树液凝胶酶体(Cryogel)最为常用。
离子吸附剂是以湿法法制备的,包括离子溶液、水溶液、离子凝胶以及浸渍剂,这些都可以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而生成,然后经过滤,干燥,烘干等步骤,最终形成固体离子吸附剂。
由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技术的出现,矿山开采的金属资源可以更有效的利用,更多的资源可以从最原始的地方被采集到,这样就可以节省大量矿产资源,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相比于传统的采矿技术,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技术有着诸多优点,首先是它可以有效节约行业资源,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其次是它可以有效提高稀土元素的回收率;第三是它可以更高效地提取和净化金属资源。
因此,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技术将会是采矿行业的新兴技术,目前也已经有一些矿山开始采用这项技术。
由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技术的出现,平衡矿物供应和消费的能力显著增加,将会有助于稳定能源价格,也有助于改善低收入地区的经济状况。
总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一种可持续采矿技术,它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采矿效率,节约行业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可以有效稳定矿产资源的供应,平衡矿物供应和消费的能力,有助于改善低收入地区的经济状况。
它必将成为未来采矿行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可以为矿业工业带来更多可能性,更多收入,也将为世界提供更多可持续的采矿技术。
中国南方离子型稀土现状浅析
曹毅;关锌
【期刊名称】《中国矿业》
【年(卷),期】2016(025)011
【摘要】离子型稀土矿床是我国独有的中重稀土资源,已列为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本文从离子型稀土矿床的成矿特征、产业政策及资源开发现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南方离子型稀土矿产业发展的建议几个方面,总结了离子型稀土矿床的成矿背景、稀土元素的分馏、迁移和富集规律、稀土元素的分布规律以及找矿标志,阐述了我国稀土产业政策和开采工艺及勘查规范现状,指出了稀土矿产资源浪费、核心技术缺乏、上下游产业发展不均衡、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风化壳中稀土分布和迁移规律、延伸和拓展产业链加速上下游对接、改进稀土资源开采方式、全面监控,长期监管以及合理利用资源强化政策力度的建议.
【总页数】4页(P60-62,111)
【作者】曹毅;关锌
【作者单位】五矿勘查开发有限公司,北京 100010;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07.1
【相关文献】
1.中国南方离子型稀土绿色无氨开采是取工艺通过专家论证 [J], 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
2.福建长汀打造中国南方离子型稀土产业基地 [J],
3.基于南方离子型稀土平均配分数据的EDTA滴定法快速测定离子型稀土无氨浸取液中的稀土总量 [J], 谢玲君;严晶;陈涛;杨勇;张文星
4.离子型稀土矿开采方法革命性的变化——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析工业试验通过国家鉴定 [J], 王孝君
5.《南方教育评论--2016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思维盛宴》《第四届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实录》DVD出版发行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稀土元素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稀土元素是现代高科技和新兴产业的重要原材料,主要用于电子、通讯、能源、航空航天等方面。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元素生产国,但其开采和加工过程却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围绕稀土元素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展开论述。
一、稀土元素资源利用稀土元素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其需求量逐年增加。
据统计,仅2019年我国稀土元素的消费量约为17万吨,而全球消费量约为18万吨。
稀土元素在电子产业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例如,稀土元素中的铕和镝可制造红、绿、蓝三原色荧光粉,用于彩色显像管、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等显示器材料。
钕铁硼磁铁中的钕、铕、镝等稀土元素则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机器人和风力涡轮发电等领域。
稀土元素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不过,稀土元素的开采和加工过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例如,产生的废弃物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废气和废水会污染环境和人体健康,砸碎的稀土矿还可能扬尘污染空气等等。
因此,如何在充分利用稀土元素的同时,避免极大地破坏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呢?二、稀土元素开发与环境问题稀土元素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全国十几个矿区,其中三亚、湖北、内蒙古、山东等地的稀土元素资源储量较大。
然而,这些矿区的采矿过程都存在环境问题。
以内蒙古的稀土矿区为例,面对市场的需求,矿工们开始强行开采,不考虑环境因素。
有的地方,稀土元素开采的废水直接排入河流,对河流和环境形成了污染。
同时,无须行业规范管理和技术标准,使得矿区的开采和加工没有正规有序进行,未能真正实现稀土元素开发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稀土元素产业环境污染问题。
2010年,我国开始实施稀土矿采矿许可制度,启动了矿区常态化专项整治,同时,调整了稀土元素的税收政策,对高环保、高效益的企业给予了更多的优惠。
在有力政策的推动下,稀土元素的开采和加工技术也得到了提升,例如,采用高温氧化法、碳酸盐法、离子交换法、富集-分离法等新技术改善了稀土元素生产过程中废水和废气的治理情况,但整治的过程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
稀土信息Rare Earth Information 2020.No.12一、前言 赣州离子型稀土自1969年发现以来,已有五十年的开发利用历史,江西稀土科技工作者与国内有关科研院校合作,对离子型稀土矿物的地质成因、赋存状态、矿体结构、提取工艺和工程技术、分离冶炼工艺技术以及开采冶炼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等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持续得到国家和省市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
江西离子型稀土矿山开采及其分离冶炼工艺技术研究持续列入国家“六五”至“十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形成了池浸—堆浸—原地浸矿和环烷酸萃取提钇—P507萃取全分离稀土元素为主线条的工艺发展路线,充分体现了“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尽力减少对矿区生态和环境影响”的科研攻关目标和理念。
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离子型稀土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直接影响了这一宝贵资源的高效利用。
值得我们认真分析研究。
二、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工艺技术评述1.资源特点A、赋存状态特殊:稀土以离子状态吸附于粘土矿物上;B、品位低: 0.05%~0.1%;C、矿层埋藏浅,矿层厚度不均匀:矿层在地表土壤下2~5米,矿层厚度2~7米;D、稀土配分有规律的变化:呈轻—中—重三大类型,即以寻乌矿为代表的轻稀土型,以定南矿为代表的富铕中钇型和以龙南矿为代表的高钇型稀土矿。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三种不同类型的矿物镧+钇的配份大致相当。
2.主要工艺路线及工艺特点 针对离子型稀土矿山稀土品位低、赋存状态特殊等特点,其开采工艺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经历了池浸—堆浸—原地浸矿三个工艺发展历程。
目前推荐和常用的是原地浸矿工艺,其主要工艺技术路线和特点是: 原地浸矿的开采过程可视为离子交换柱的生产工艺过程。
整个矿体可视为一个负载稀土的离子交换柱,其主要工艺路线是:A、首先对稀土离子的载体(相当于阳离子交换树脂),即矿体的地质条件、矿体厚度和稀土分布状态、稀土品位等进行勘查;B、选择浸矿剂(相当于淋洗剂);C、稀土离子解析(淋洗):浸矿剂溶液浓度、布液孔方式、注液速度等工艺条件的精准控制;D、浸矿剂溶液的收集;(是技术难度最大、决定开采效率和环境影响的关键工序)E、浸矿溶液后处理;包括除杂、沉淀、过滤、灼烧,获得混合稀土氧化物精矿(REO含量92-95%);新进展:浸出液直接离心萃取富集稀土(稀土浓度从3—5克/升富集到大于220克/升)送冶炼分离厂直研究Research离子型稀土资源开采技术现状和生态环境影响问题评述稀土信息·24·2020年第12期·25·Rare Earth Information稀土信息Rare Earth Information 2020.No.12接萃取分离;F、沉淀母液的后处理及循环利用。
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工艺对环境的影响及综合治理摘要:稀土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和战略资源。
我国离子型稀土资源相比其他类型的稀土资源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稀土元素配分齐全,放射性元素含量低,且重稀土成分含量高。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稀土开采进入极为迅猛的发展阶段,经过几十年池浸、堆浸工艺开采,离子型稀土矿区及周边环境显著恶化,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越来越重视,离子型稀土开采造成的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关键词:离子型稀土;环境问题1、我国稀土资源现状与开采工艺发展我国稀土资源极丰富,储量、产量均为世界第一,主要稀土资源类型为氟碳铈矿、独居石矿及其混合型、磷钇矿和离子吸附型。
白云鄂博地区是稀土与铁、铌、钍等元素共生的综合矿床,其中稀土矿主要是氟镧铈矿-独居石轻稀土混合型矿,其储量相当于世界稀土资源总储量的一半;四川牦牛坪和山东微山地区是氟碳铈镧型轻稀土矿;广东和台湾沿海等地区是独居石型稀土矿;赣南地区是离子型稀土矿,因离子型稀土矿中重稀土元素含量高,储量有限,同时是国家“高、精、尖”材料领域不可或缺的元素,国家已将离子型稀土资源纳入保护性开采矿种之列。
离子型稀土矿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其工艺历经了池浸、堆浸、原地浸矿等3种工艺的革新。
池浸工艺需清除地表植被,开挖山体,剥离表土和矿石,采掘出的矿石移入浸矿池内,通过淋入浸矿剂,与矿石中稀土进行离子交换,最后导出母液,经沉淀产出混合稀土精矿。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堆浸工艺逐渐取代池浸工艺,但脱不开池浸工艺“搬山运动”的基本事实,严格地说是机械化的池浸工艺,因不受固定池体的限制,稀土的产量远高于池浸工艺。
原地浸矿工艺摒弃了堆浸工艺的缺点,只是在山体上利用“洛阳铲”建立注液孔网,将浸矿药剂注入山体,通过离子交换将稀土带入母液,经沉淀产生混合稀土精矿,该工艺被认为是最环保的工艺。
2、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环境影响一般从水体环境、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和噪声环境等方面来进行考虑。
150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污染及防治中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南以重稀土为主,北以轻稀土为主。
全国探明储量的矿区分布于16个省(区),共有60多处,以赣南地区为最多,储量、产量均占全国的50%以上。
赣南地区稀土矿床类型为“风化壳型”,稀土矿物中的稀土,主要以阳离子状态存在,并被吸附在某些矿物载体上,称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1 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工艺简介赣南地区离子型稀土的矿山开采历时近五十年,开采工艺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池浸工艺、堆浸工艺和原地浸矿工艺。
(1)池浸工艺是一种传统的露天开采民地浸矿工艺,好先砍代地表植被、剥离矿体覆盖表土,然后采掘矿石、将矿石搬入浸析池中加入溶浸液,浸出稀土。
浸矿后的尾矿异地堆放,造成大面积的地表土层和大量的尾砂堆弃,破坏大量的地表植被,使稀土矿区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对矿区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
(2)堆浸工艺实际上是放大的池浸工艺,是采取了机械化作业,其开采效率较池浸工艺更为高效。
以上两种“搬山运动”的采矿工艺,对稀土的回收率相对较低,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和破坏。
2003年,已全面停止了综合回收率小于50%的池浸工艺,2007年又全面停止了回收率小于70%的堆浸工艺。
因此,目前以上两种开采工艺在赣南已基本不被使用。
(3)原地浸矿工艺是在不剥离表土、不开挖矿石的情况下,将浸矿溶液(硫酸铵溶液)通过网格布置的注液井直接注入天然埋藏条件下的风化矿体,浸矿液在静压渗浸条件下,在渗流场中渗透,矿体由非饱和状态过渡到饱和状态,渗流场由不稳定状态过渡到稳定状态,进而产生稳定流动,在此过程中,浸矿剂溶液中的阳离子将吸附在粘土表面的稀土离子交换下来,稀土离子进入溶液,形成稀土母液,浸出的稀土母液或沿天然基岩隔水层面流向集液沟;或向负压封底收液面集中,并沿负压收液系汇集到集液池,再输送到水冶车间进行处理,得到湿式稀土。
生意社-大宗商品资讯行情通讯社点击下载生意通,与百万生意人谈生意!生意快讯| 外贸论坛| 生意网址| 生意旺铺| 生意场| 生交所| VIP商机生意搜商机生意圈招聘生意社会展供应商采购商小生意生意吧更多»生意助手按全文搜索按标题搜索生意社—权威大宗商品资讯行情通讯社!欢迎免费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出处!首页能源化工橡塑有色金属钢铁化纤棉麻丝毛纱线粮食化肥综合大宗商品报价中国稀土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2009年07月28日15:19 生意社生意社07月28日讯稀土金属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因其独特优异的性质而广泛应用于高精尖科技和军工领域。
稀土又是我国的优势资源,它的资源储量、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第一。
正因为此,稀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日益受到多方面的关注。
一、资源储量分布、潜力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截止2007年底,全国保有稀土资源储量为8468万吨(稀土氧化物,下同),其中,基础储量1840万吨(其中储量1720万吨),资源量6628万吨。
此外,在四川、广东、湖北、云南、湖南5省还有预测资源量506.4万吨。
我国稀土资源以地域和类型分成南(方)、北(方)、西(部)三大类。
北方为混合型稀土矿(氟炭铈矿和独居石),储量集中分布在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南方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资源储量分布于江西、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省(区),相对集中在江西、广东两省。
西部四川冕宁和山东微山两地的稀土矿以氟炭铈矿为主。
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查明资源储量81万吨,其中基础储量9万吨;主要集中分布在江西,59万吨,占72%;和广东,19万吨,占23.5%。
按平均46%的回收率,离子吸附型稀土仅够开采8年。
磷钇矿型重稀土矿查明资源储量8.6万吨,其中基础储量1.2万吨;主要集中分布在广西,3.7万吨,占42.8%;广东,3.5万吨,占23.5%;以及江西,1万吨,占12.3%。
混合型稀土矿(包头矿) 为我国稀土最主要工业类型,查明资源储量7944万吨,其中基础储量1767万吨(包括储量1727万吨)。
采矿工程M ining engineering 离子型稀土矿开采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赵学付1,朱健玲2,邹志强2(1.中国南方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江西 赣州 341000;2.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江西 赣州 341000)摘 要:根据南方离子型稀土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探讨从其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生产阶段、闭矿阶段提出全过程环境保护对策措施,以求更有效的控制离子型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为离子型稀土矿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离子型稀土矿;环境保护;全过程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05-0043-2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Mining of Ionic rare Earth OreZHAO Xue-fu1, ZHU Jian-ling2, ZOU Zhi-qiang2(1.China Southern rare earth group Co., Ltd,Ganzhou 341000,China; 2.Ganzhou rare earth Mining Co., Ltd,Ganzhou 341000,China)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and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ionic rare earth in South China,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whole process are put forward from its design stage, construction stage, production stage and ore closing stage. in order to more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impact of ionic mining on the environment and provide assista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onic rare earth mines.Keywords: Ionic rare earth or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hole process稀土是元素周期表中17种元素的总称,因元素本身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一直是高精尖设备制造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电子、激光、核工业、超导等产业,被称为“工业味精”,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4.2.1 南方行业概况南方离子型稀土资源的宝贵性、稀缺性、重要性导致了整个中国南方稀土工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国际竞争的激烈。
资源区域位置的重要性导致了稀土产业群的急剧转移。
南方离子型稀土的最重要分离基地江苏的地位受到动摇,江苏最大的二个工厂江阴加华在江西定南县建2000 吨/年南方矿的分离、宜兴新威也在探讨与广东省河源市及和平县的南方矿资源地的合作。
4.2.2 南方稀土矿山中国南方稀土矿含量特别低,多是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几,目前南方矿产量分布如下:1.赣州地区:计划产量:7500 吨,其中中钇富铕矿4500 吨,高钇矿3000 吨,实际产量约1200 吨,其中:中钇富铕矿约6000 吨,主产地:定南,寻乌,安远等;高钇矿产量约6000 吨,主产地:龙南;有合法采矿证88 个。
(数据来源:)2.韶关地区:中钇富铕矿产量:5000 吨,主产地:新丰3.清远地区:中钇富铕矿产量:6000 吨,主产地:佛岗的烟岭镇和英德的白沙镇4.河源地区:中钇富铕矿产量:3000 吨,主产地:龙川县,和平县5.梅州地区等:中钇富铕矿产量:3000 吨,主产地:平远,揭西等地6.龙岩地区:中钇富铕矿产量:3000 吨,主产地:长丁县,连城县等7.广西湖南等地:中钇富铕矿产量:1500 吨表4-2 2005年度南方矿主要省份产量情况省份南方矿类型产量(吨)所占比例(% )广东中钇富铕型15000 57.69江西高钇矿4000 30.77中钇富铕型4000福建中钇富铕型2000 7.69广西、湖南中钇富铕型∽1000 3.85合计26000 100资料来源:ResearchInChina数据库广东省的矿产量已占南方矿的半壁江山,但高钇矿类型的南方矿仍是由江西处于垄断地位。
福建省2004 年度仅1000 吨左右,而2005 年却翻了一番,增长速度很快,广西、湖南也同样如此。
南方稀土矿山开采格局的变化。
4.2.3 南方稀土分离2001年以前,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分离企业主要以江苏为主体,其次则为广东,两者占据了整个南方矿分离能力的80%左右。
稀土行业的环境保护与绿色低碳发展稀土是一类重要的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电子、军工、新能源等众多领域。
然而,稀土开采和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为了实现稀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行业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探讨稀土行业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
一、稀土行业的环境保护措施1. 加强资源管理与保护稀土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加强稀土矿产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规范稀土矿的开采和使用,限制非法开采和盗采活动。
同时,加强对稀土矿山的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确保矿山的可持续经营和环境友好。
2. 推进清洁生产技术稀土生产过程中常伴有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等排放物,严重污染了周边水体、大气和土壤。
推进清洁生产技术是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稀土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降低废物和污染物的产生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稀土行业应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确保生产过程的环境质量。
企业要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废水、废气和废渣进行监测,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同时,加强对稀土企业的环境执法力度,对违规排放和环境污染行为进行处罚,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
二、稀土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路径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稀土资源的利用率较低,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必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降低稀土材料的消耗量,并改进稀土的回收利用技术。
此外,促进稀土产品的高值化利用,开发更加环保和节能的替代品,减少对稀土资源的需求。
2. 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稀土行业与其他相关行业存在较大的协同效应,通过促进不同行业之间的合作和协同发展,可以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例如,稀土行业与新能源行业合作可以推动电动车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应用;与环保行业合作可以共同开展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等。
3. 加强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是稀土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
离子型稀土矿的开采方法离子型稀土第一代提取工艺,可简述为“异地提取工艺”,或归结为“池浸工艺”。
其主要工艺过程为:表土剥离→开挖含矿山体、搬运矿石→浸矿池→将按一定比例(浓度要求)配置的电解质溶液作为“洗提剂”或“浸矿剂”,加入浸矿池,溶液对池中含“离子相”稀土矿石进行“渗滤洗提”或“淋洗” →溶液中活泼离子与稀土离子交换,“离子相”稀土从含矿载体矿物中交换出来,成为新状态稀土;加入“顶水”,获含稀土母液;母液经管道或输液沟流入集液池或母液池,然后进入沉淀池;浸矿后废渣从浸矿池中清出,异地排放→在沉淀池中加入沉淀剂、除杂剂,使稀土母液中稀土除杂、沉淀,获混合稀土;池中上清液经处理后,返回浸矿池,作“洗提剂”循环使用→混合稀土经灼烧,获纯度≥92%的混合稀土氧化物。
由上可见,本工艺过程中的技术关键词是:“表土剥离”、“开挖含矿山体”、“矿石搬运”、“浸矿池”、“洗提剂”、“异地渗滤洗提”、“离子交换”、“含稀土母液”、“尾砂异地排放”、“母液池”、“沉淀池”、“沉淀剂、除杂剂”、“沉淀、除杂”、“混合稀土”、“上清液返回”、“灼烧”、“REO≥92%混合稀土氧化物”。
“池浸工艺”与传统的生产工艺相比较,其第一、二、三道工序过程相似于矿产资源开采中传统的采矿专业的各作业工序;第三、四、五道工序过程相似于传统选矿专业和湿法冶金专业相结合的各作业工序;自第五道工序过程以后的各工序,属于传统湿法冶金专业的各作业工序。
其中,第三道工序中的“浸矿池”,起着联系传统采矿、选矿专业作业的作用,类似于矿山选厂的“原矿仑”;而第五道工序中的“沉淀池”,却起着联系传统选矿、湿法冶金专业作业的作用,类似于湿法冶金企业的“原料仑”。
由此,相似于传统选矿专业的主要选别过程,是在“浸矿池”中完成,而且作为本工艺的中间制品,在此获得含稀土的母液;而属于传统湿法冶金专业的典型湿法冶金过程,则主要在“沉淀池”中进行,并由此获得“稀土精矿”的初级产品--“混合稀土”;再经灼烧处理后即可获得“稀土精矿”终级产品--REO≥92%的混合稀土氧化物。
我国稀土资源开采利用现状及保护性开发战略[摘要]中国稀土矿产储量丰富,卖原材料一度成为我国稀土生产的痼症。
生产经营管理粗放,同类产品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
虽然世界市场份额大多被我国企业所占据,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经济利益,与中国稀土资源和开发利用大国地位很不相称。
从当前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来看,还存在资源和环境保护亟待加强、冶炼分离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自主创新不足、资源优势尚未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等诸多问题。
我国要提高国家的稀土应用水平,从科技创新源头抓起,加大科技投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抢占技术制高点。
突破外资企业的技术限制,建立起我国自身的稀土产业链。
(中经评论·北京)一、引言稀土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生产的各个领域,被当今世界科学家称为“21世纪的新材料宝库”,是涉及到国家安全的战略资源和高科技材料。
我国稀土资源主要有南北两大块:北方以白云鄂博稀土矿为主,是轻稀土资源;南方以离子型稀土矿为主,是中国特有的新型稀土矿,以中重稀土为主。
由于管理和科技水平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稀土产业大而不强,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在深加工、应用开发领域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多年贱卖初级产品,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
自2007年起,我国开始对稀土生产实行指令性规划,并开始减少稀土出口。
当中国开始限制稀土出口,这些长期以“泥土价格”买进中国稀土的国家,因自己的利益空间被压缩甚至某些图谋被粉碎,纷纷通过多种渠道向中国表达抗议,要求中国继续并加大目前的廉价出口趋势。
2010年3月,美国众议员麦克·考夫曼称,中国拥有挟制“美国的市场支配力”,呼吁政府向中国表示抗议,并趁稀土价格没有飙升前从中国购买未来5年的稀土储备;2010年6月,欧盟发布一项报告《稀土元素:全球供应链条》称,由于像稀土这样的原材料“对欧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相关产业因中国稀土出口锐减,“承受的压力将不断加大”。
美欧还针对中国限制多种用于生产钢铁和其他产品的稀土材料出口向WTO发起投诉。
国务院关于将钨锡锑离子型稀土矿产列为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通知正文:---------------------------------------------------------------------------------------------------------------------------------------------------- 国务院关于将钨锡锑离子型稀土矿产列为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通知(1991年1月15日国发[199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解放军总后勤部,武警总部:有色金属矿产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作用,其中钨、锡、锑、离子型稀土是我国的优势矿产,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近年来大量的集体、个体(含联户)采矿者,对正在开采的全民所有制矿山、国家规划矿区和勘探区内的有色金属和离子型稀土矿产资源乱采滥挖,甚至盗窃、哄抢全民所有制矿山企业的矿产品及其设备器材,破坏生产设施,使国家的矿产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地质单位的探矿权和全民所有制矿山企业的采矿权受到严重侵犯,勘查矿区和矿山企业的生产、生活秩序和社会治安受到严重干扰,矿山的安全生产受到严重威胁,流通秩序混乱,走私贩私猖獗,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严重损失。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国家的宝贵资源,推动矿业秩序的治理整顿,根据《矿产资源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国务院决定将钨、锡、锑、离子型稀土矿产列为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从开采、选冶、加工到市场销售、出口等各个环节,实行有计划的统一管理。
为此,特通知如下:一、钨、锡、锑和离子型稀土矿产分别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和国务院稀土领导小组协助国家计委做好分管矿产资源开发的中长期规划和矿区规划,实行有计划的开采,按照先中央后地方的原则,开办全民所有制矿山企业;不适于开办全民所有制矿山企业的零星分散资源,允许集体所有制矿山企业开采;禁止个体(含联户)开采。
中国南方离子型稀土绿色无铵开采提取工艺介绍一、引言稀土是一组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新能源等领域。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南方地区尤为富集稀土矿产资源。
然而,传统的稀土开采和提取工艺普遍存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南方地区不断推进绿色无铵开采提取工艺的研究和应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
本文将介绍中国南方离子型稀土绿色无铵开采提取工艺的相关内容。
二、离子型稀土矿石的特点离子型稀土矿石是指稀土主要以矿物的形式存在,比如富矿、碳酸盐矿等。
它们的特点是稀土元素主要以阳离子形式存在,使得它们在提取过程中较难溶解和分离。
三、无铵开采技术传统的稀土开采方法中,一般使用硫酸铵作为爆炸药物。
然而,硫酸铵在爆炸后会产生大量的氨气和酸性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绿色无铵开采技术应运而生。
无铵开采技术包括电爆破技术和无铵炮药技术。
1.电爆破技术电爆破技术是指使用电能或电爆破装置来实现爆破作业。
它可以减少或完全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爆破的效果。
该技术主要有下列特点:①电能转化率高,爆炸能量可控制,降低能量浪费;②可以精确控制爆破过程,减少地壳振动和地下水等的破坏;③没有氨气和硫酸铵等有害物质的产生,对环境污染小。
2.无铵炮药技术无铵炮药技术是指替代传统的硫酸铵炮药,使用无铵爆炸药物进行爆破。
该技术主要优点包括:①不产生氨气和酸性物质,降低环境污染;②爆炸能量可调控,适用于不同采矿条件;③炸药残渣不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四、稀土提取技术离子型稀土的提取是指将稀土元素从矿石中溶解并分离出来的过程。
传统的提取方法主要是采用酸浸法,其中以硫酸为溶剂。
然而,硫酸在提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废酸和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绿色无铵提取技术应运而生。
1.绿色无铵提取技术绿色无铵提取技术是指使用无铵溶剂和无铵萃取剂完成稀土的提取和分离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