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龙马记释文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字帖王铎15个必看大幅行、草作品王铎工正、行、草书,得力于钟繇、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笔力雄健,长于布局。
有北宋大家之风,当时书坛流行董其昌书风,王铎与黄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人提倡取法高古,于时风中另树一帜。
在书法上王铎是一位各体皆能、风格多样的书法全才。
无论是伟岸遒劲的大楷、高古朴厚的小楷书,还是他那飞腾跳踯的行草书,在晚明书坛上都应说是一流的。
正书在王铎作品中不多见,源于唐人而能自出胸襟。
▲ 王铎《行书立轴》,纸本,纵179cm,横56.5cm,首都博物馆藏。
释文:澹圃山房阔难逢一水边缪虬森寿柏轮菌翳流烟暑候仙坛扫天风鹤吭传主人能款款醉后任高眠题素漱三首之一庚寅冬日书王铎▲ 王铎《行书五言律诗立轴》,绫本,纵181cm,横53.8cm,无锡市博物馆藏。
释文:曾记题诗处同酣麴米春陈根妨古路醉竹掩能津树里明渔浦烟中辨虎邻蹛人京国梦辜负一间身辛卯秋夜书孟津王铎▲ 王铎《行草书长椿寺旧作立轴》,纸本,绫本,纵186.5cm,横52.4cm,广州美术馆藏。
释文:枕瓢何所事相对自无违老大惟宜拙云山倘共归香边闻木籁梦里愧朝衣若遂龙蛇宿空林会隐微辛卯夏夜长椿寺旧作孟津王铎▲ 王铎《行书同子功、子萧观诗轴》,纵233.3厘米,横51.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王铎《临王献之草书轴》绢本,纵169厘米,横49厘米,昆仑堂藏。
释文:献之(白):思恋触事弥至,献之既欲过(余)杭,州将若比还京,必视之。
来月(十左右)便当发。
奉兄(无)复日。
芝老先生词宗。
丙子二月,王铎。
▲ 王铎《行书嵩县诗轴》,纸本,纵163厘米,横48厘米,昆仑堂藏。
▲ 王铎《自作五律行草诗轴》绫本,纵202.8cm,横51.5cm,四川省博物馆藏。
释文:自到长安内诗怀憬隐阿恐人嫌道曲为子仿陵歌星宿沙尘满岩川豺虎多玉洼拚醉去寂圃较如何辉老年亲翁俚言奉答求正王铎▲ 王铎《汤阴岳王行书轴》,未署年,绫本,纵177.9cm,宽40.6cm,凡四行,共五十字,上海博物馆藏。
王铎草书册释文
當秋,暮雨煙欲飛,鶴來亭樹攜榼登嘯殊開清興眼明遊華林園。
有稱此中宜奏盛樂,太子初無言。
但詠古太沖詩曰:“何必詩與竹,山水有清音。
”虎丘烹茗,邀琴客彈南風,聯袖徜徉,看雲霞搖動,便自悠然有欲。
當日,有好懷,袖手哦古人詩雲其青山秀水到眼即可舒嘯,何必居籬落下然後爲亡物。
寂居荒涼,草樹茂密,居無騾馬,困與人絕一室之內,可以自娛。
夏日荷發,水檻香來,展玩古迹,潑墨寫遠山水。
此僑胸懷磊落,視五侯池館笙歌真成草頭露柳覆茅楹,擁書高臥,北窗清風來,何須讓淵明爲羲皇上人地白霜清,吟嘯興懷,想天際真人。
当秋,暮雨烟欲飞,鹤来亭树携榼登啸殊开清兴眼明游华林园。
有称此中宜奏盛乐,太子初无言。
但咏古太冲诗曰:“何必诗与竹,山水有清音。
”虎丘烹茗,邀琴客弹南风,联袖徜徉,看云霞摇动,便自悠然有欲。
当日,有好怀,袖手哦古人诗云其青山秀水到眼即可舒啸,何必居篱落下然后为亡物。
寂居荒凉,草树茂密,居无骡马,困与人绝一室之内,可以自娱。
夏日荷发,水槛香来,展玩古迹,泼墨写远山水。
此侨胸怀磊落,视五侯池馆笙歌真成草头露柳覆茅楹,拥书高卧,北窗清风来,何须让渊明为羲皇上人地白霜清,吟啸兴怀,想天际真人。
王铎部分书法释文1、《赠张抱一草书诗卷》:张抱一公祖招集湖亭有酒沧池对烟丘,相招者谁任意游。
晋人唐人曾几度,泉水溪水还同流。
钟鼓此城鸣白露,戎兵何处领高秋。
芦花今古依然在,羡尔无声眠野鸥。
登岳庙天中阁看山同友四围紫逻坐相望,突兀高峰划大荒。
谁复凌空呼帝座,我今乘胜挹天浆。
香烟古庙通灵气,石路神丘点太阳。
冻草暮云无限意,汉京封禅旧山房。
牛首山同堪虚静原一樽绝巘放高歌,回首禅房忘坎坷。
旦树晴分天目近,午帆气挟海风过。
山吞吴楚犹新燕,寺趁齐梁只故萝。
莫管星辰朽不朽,吹箫何处倚嵯峨。
频入频入长安过九衢,谁知幽梦在髭须。
只今人路何从说,渐审岩居不可无。
屈指箸筹赊日月,伤心戎旅满江湖。
此生休外韬真处,锦瑟琪华待醐。
汴京南楼夷门萧瑟俯晴空,万事欷献向此中。
梁苑池台新萑苇,宋家艮岳老苔丛。
牧人壕外时驱犊,猎骑天边晚射鸿。
旧月多情依汴水,滔滔东去更朦胧。
崇祯十五年三月夜洪洞同邑弟王铎具草抱翁公祖教正2、《草书杜律卷》:何限倚山木,吟诗秋叶黄。
蝉声集古寺,鸟影渡寒塘。
风物悲游子,登临忆侍郎。
老夫贪佛日,随意坐僧房。
生死论交地,何繇见一人。
悲君随燕雀,薄宦走风尘。
绵谷元通汉,它江不向秦。
五陵花满眼,传语故乡春。
秋窗犹曙色,木落更天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残生事,飘零任(随)转蓬。
路出双林外,亭窥万井中。
江城孤照日,山谷远含风。
兵革身将老,关河信不通。
犹残数行泪,忍对百花丛。
丙戌三月夜岩荦廷尉过访闲观大观佳帖戏书子美诗为二弟仲和王铎时五十五岁3、《王屋图诗卷》送自玉六载宅频移,汝归不必悲。
笙镛俱歇处,哭泣独存时。
有鹿堪为伴,河淡不可期。
微官终代谢,村酒带品篱。
自玉归寄题王屋解嘲云峰久与(“无”点去)别,薄禄复燕都。
落日空原上,幽山似怨吾。
花林春事早,鱼浦兴情孤。
寄语西王屋,茗华举举无。
人事多遗虑,终朝独静吟。
敢言巢父逸,空负食牛心。
伊洛风尘扰,衣裳虮虱侵。
火山与瘴土,翻觉林深远。
梅公临行,邀予过斋中归心去已久,行色更如何?徐孺曾相吊,柴桑又一过。
中国古代文字文化历史研究非常深厚,有许多著作详细记载了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其中最权威的当属《“王铎琅华馆文卷”》。
“王铎琅华馆文卷”属于明代钦定本,其收录的内容涉及历史、理学、政治、军事、农业、经济等方面,内容涉及13种不同的学科,这本书的特色就在于它集学历史著作史料文献多门学科汇编一身,表达深刻、犀利,富有优秀的学术成果与文学价值,从未有过任何文献能够比拟及,被公认为国学探源者琅华馆文卷,是古代中国文学文化历史不可或缺的中国经典著作,其影响至今。
《“王铎琅华馆文卷”》收录的文字有古今的文字,因此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而且作者还提供了详细的释文,从而极大地拓展了读者的阅读范围和认知空间。
其中、文章调节性大,内容全面准确,古今文学文化历史和学术精力恢宏洋溢、文史内容较之以往多而繁杂,有足够的真实性与新意,以致在学习之中被归类交叉引用,突出重点,这使得该书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王铎琅华馆文卷”全书收录的文字和资料,反映的历史与文化及时代特征,让学者们可以从多个角度了解整个历史文字文化的发展过程以及古代中国族群的分布、文化、宗教、习俗等,因此,作为研究古代文字文化史的重要参考书,《“王铎琅华馆文卷”高清附释文》也成为古代文学文化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要具备完整的认知古代文字文化历史,阅读《“王铎琅华馆文卷”高清附释文》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有必要强调的是,读者在阅读《“王铎琅华馆文卷”高清附释文》的时候,要尊重作者的版权,并遵守有关著作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这样才能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也才能保持历史文艺文化书籍的传播,最终使大家都能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字文化历史。
关于“王铎琅华馆文卷”高清附释文,千古如一日,自明朝以来,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诞生了许多金句名言,久负盛说。
随着21世纪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对“王铎琅华馆文卷”的高清附释文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结合近现代历史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等诸多面向,从多角度、主题和重点进行研究,揭示出“王铎琅华馆文卷”的丰富和优秀的学术基础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王铎帝王法帖七则释文王铎帝王法帖是明代官方编纂的一部重要法律文献,共有七则,分别是《封禅》、《朝会》、《朝廷》、《宗庙》、《皇宫》、《王室》和《百官》。
这七则释文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可以深入了解明代帝王法治的具体内容和实践。
我们来看《封禅》这一则。
封禅是古代中国帝王即位后的一项重要仪式,也是一种表示对自然和祖先的敬意的方式。
王铎帝王法帖中的《封禅》释文详细规定了封禅的程序和要求。
根据释文,帝王应在即位后三年内进行封禅仪式,选择合适的山川进行祭祀。
仪式中,帝王需要亲自祭祀,表达对天地和祖先的感恩之情。
这一则释文体现了明代帝王对礼仪的重视,也彰显了帝王的威严和地位。
接下来是《朝会》这一则。
朝会是明代帝王与百官会面的一种形式,也是政务处理和传达命令的重要场合。
《朝会》释文规定了朝会的时间、地点和程序。
根据释文,朝会每天在午时举行,地点是皇宫内的特定场所。
帝王在朝会上会见百官,听取他们的奏请和报告,作出决策和指示。
这一则释文体现了明代帝王的管理才能和权威,也展示了朝廷政务的有序进行。
第三则是《朝廷》。
朝廷是明代政权的核心机构,也是帝王处理政务的地方。
《朝廷》释文详细描述了朝廷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根据释文,朝廷由帝王、皇后、皇子、大臣等组成。
帝王负责最高决策权,皇后和皇子参与政务,大臣负责具体管理和处理。
朝廷根据各部门的职责进行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政务。
这一则释文体现了明代朝廷的组织体系和分工制度,为政务处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宗庙》则是关于明代宗庙管理的释文。
宗庙是帝王祭祀祖先的场所,也是维护王室血脉和家族传承的重要场所。
《宗庙》释文规定了宗庙的建造和管理标准。
根据释文,宗庙应建在宫殿附近,有固定的规模和布局。
帝王应定期亲自祭祀祖先,维护宗庙的神圣和尊严。
这一则释文体现了明代帝王对祖先的尊崇和家族传统的重视,也展示了帝王对王室血脉的维护和传承。
《皇宫》则是关于明代皇宫管理的释文。
皇宫是帝王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也是帝王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王铎部分书法释文1、《赠张抱一草书诗卷》:张抱一公祖招集湖亭有酒沧池对烟丘,相招者谁任意游。
晋人唐人曾几度,泉水溪水还同流。
钟鼓此城鸣白露,戎兵何处领高秋。
芦花今古依然在,羡尔无声眠野鸥。
登岳庙天中阁看山同友四围紫逻坐相望,突兀高峰划大荒。
谁复凌空呼帝座,我今乘胜挹天浆。
香烟古庙通灵气,石路神丘点太阳。
冻草暮云无限意,汉京封禅旧山房。
牛首山同堪虚静原一樽绝巘放高歌,回首禅房忘坎坷。
旦树晴分天目近,午帆气挟海风过。
山吞吴楚犹新燕,寺趁齐梁只故萝。
莫管星辰朽不朽,吹箫何处倚嵯峨。
频入频入长安过九衢,谁知幽梦在髭须。
只今人路何从说,渐审岩居不可无。
屈指箸筹赊日月,伤心戎旅满江湖。
此生休外韬真处,锦瑟琪华待醐。
汴京南楼夷门萧瑟俯晴空,万事欷献向此中。
梁苑池台新萑苇,宋家艮岳老苔丛。
牧人壕外时驱犊,猎骑天边晚射鸿。
旧月多情依汴水,滔滔东去更朦胧。
崇祯十五年三月夜洪洞同邑弟王铎具草抱翁公祖教正2、《草书杜律卷》:何限倚山木,吟诗秋叶黄。
蝉声集古寺,鸟影渡寒塘。
风物悲游子,登临忆侍郎。
老夫贪佛日,随意坐僧房。
生死论交地,何繇见一人。
悲君随燕雀,薄宦走风尘。
绵谷元通汉,它江不向秦。
五陵花满眼,传语故乡春。
秋窗犹曙色,木落更天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残生事,飘零任(随)转蓬。
路出双林外,亭窥万井中。
江城孤照日,山谷远含风。
兵革身将老,关河信不通。
犹残数行泪,忍对百花丛。
丙戌三月夜岩荦廷尉过访闲观大观佳帖戏书子美诗为二弟仲和王铎时五十五岁3、《王屋图诗卷》送自玉六载宅频移,汝归不必悲。
笙镛俱歇处,哭泣独存时。
有鹿堪为伴,河淡不可期。
微官终代谢,村酒带品篱。
自玉归寄题王屋解嘲云峰久与(“无”点去)别,薄禄复燕都。
落日空原上,幽山似怨吾。
花林春事早,鱼浦兴情孤。
寄语西王屋,茗华举举无。
人事多遗虑,终朝独静吟。
敢言巢父逸,空负食牛心。
伊洛风尘扰,衣裳虮虱侵。
火山与瘴土,翻觉林深远。
梅公临行,邀予过斋中归心去已久,行色更如何?徐孺曾相吊,柴桑又一过。
王铎书法作品(附释文)欣赏王铎书法作品(附释文)欣赏王铎《行书条幅》立轴水墨绫本 1639年作 173×53cm释文:春江不可渡,二月已风涛。
舟楫欹斜疾,鱼龙偃卧高。
渚花张素锦,汀草乱青袍。
戏问垂纶客,悠悠见汝曹。
己卯夏月为鹤翁词丈。
王铎。
王铎《喜与友人联艇之作》立轴释文:乘橈殊不愠,目注有新闻。
同弄江心月,闲看海尾云。
沟塍难播种,颠沛易离群。
傥与诸[犭軍]伍,茵粮为尔分。
喜友人联艇之作辛卯二月初十王铎通篇行笔醋畅,起笔及转折多用方笔,凝重而不板滞,刚柔相济,骨力洞达,体势遒逸,神韵深邃,体现了书家高度的艺术造诣。
王铎《赤箭帖》立轴水墨绫本 1649年 257×50cm王铎《草书扇面》无署年。
草书。
金笺。
凡十八行,共七十四字。
纵16.5cm,横51.5cm。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释文以奉对一兄以释岂汝可言未知集聚何但有慨叹各慎使自前天(女更)试求屏风遂不得答为也别疏具小大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予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石老袁亲翁王铎王铎草书临帖扇面金笺王铎临淳化阁帖无名氏法帖扇面纵53cm 横18cm王铎七律太行顶星船驿作扇面纵51cm 横17.5cm王铎七律步杜甫秋兴之七韵作扇面纵51cm 横17.5cm王铎七律登太行最高处驿作扇面纵51cm 横17.5cm王铎七律步杜甫秋兴之七韵作扇面纵51cm 横17.5cm王铎七律广陵怀古二首作扇面纵51.5cm 横17.5cm王铎七律广陵怀古二首作扇面纵51.5cm 横17.5cm王铎雨中无事扇面纵53cm 横18cm王铎临古法帖扇面王铎《草书临帖扇面》金笺本纵16.4厘米横51厘米王铎《草书临帖扇面》金笺本纵16.7厘米横52厘米赠汤若望诗翰王铎赠汤若望诗翰册页纸本这是王铎为一位外国来华传教汤若望所书写的一册页。
释文:過訪道未湯先生,亭上登覽,聞海外諸奇風動鈴旗樹影斜,漆書奇變儘堪嗟。
他山鳥獸諸侯會,異國琳球帝子家。
可道天樞通海眼,始知日路小瓜窪。
王铎《草书诗卷》及其释⽂王铎《草书诗卷》及其释⽂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字觉之。
号⼗樵,号嵩樵,⼜号痴庵、痴仙道⼈,别署烟潭渔叟。
孟津(今河南孟津)⼈。
幼时家境⼗分贫寒,过着"不能⼀⽇两粥"的⽣活。
明朝天启⼆年(1622年)中进⼠,累擢礼部尚书。
王铎⾝逢乱世,仕途多变,1644年李⾃成攻克北京,明崇祯帝⾃缢于景⼭。
马⼠英等在南京拥⽴福王,待为东阁⼤学⼠。
满清⼊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院学⼠,加太⼦少保,于顺治九年病逝故⾥。
福王南京称制等待为东阁⼤学⼠。
⼊清官⾄⼤学⼠,擢礼部尚书。
铎博学好古,⼯诗⽂。
画⼭⽔宗荆、关,丘壑峻伟,皴擦不多,以晕染作⽓,傅以淡⾊,沉沉丰蕴,意趣⾃别。
⼭⽔花⽊⽵⽯,皆⽤书中关纽。
间作兰、⽵、梅、⽯,洒然有物外趣。
尤擅书法,⾏草宗⼆王,正书师钟繇,亦多⾃出胸臆,有《拟⼭园法帖》,诸体悉备,名重当代,学者宗之。
顺治三年(1646)作《渔⾈萧闲图》,收⼊《历代名贤画粹》;顺治七年(1650)作《雪景⼭⽔图》,收⼊⽇本《⽀那名画宝鉴》;顺治⼋年(1651)罢官归⾥,作《兰⽯图》卷、《⼭⽔卷》,分别收⼊《新版世界美术全集》、《⽀那名画宝鉴》。
顺治九年卒,享年六⼗⼀岁,葬于河南巩义洛河边,谥⽂安。
王铎《草书诗卷》历观⼆王系列,学⽶者甚众,然⾮失之于狂狠即失之于卑弱,唯王铎⽤笔、⽤墨、结构、章法,由⽶上溯颜真卿直⾄⼆王,点画振动,神⽓飞扬,变化万千,时出新致,当为⽶元章之后,王书之秘更能阐发之⼀⼈。
是卷为王铎暮年之作,世所罕见,⾜为后学津梁。
毫⽆疑问,这件被收⼊《王铎书法全集》第四卷出版,并为多种王铎书法集和研究著作著录出版的著名作品是⽬前艺术市场上所见到的最为难得的王铎杰作。
《草书诗卷》纸本,总长939.5厘⽶,其中王铎书法部分纵26.6厘⽶,横773.5厘⽶,前有商衍鎏引⾸,后有商衍鎏、容庚两家跋。
⼿卷作于已丑(1649)王铎58岁那⼀年的七⽉⼗三⽇,书王铎旧诗15⾸,卷后有王铎130余字款识,叙说书卷缘由,其中叙及他对⾃⼰诗的珍爱。
王铎诗稿六十开之释文:题跋癸酉腊杪,购于山西太谷县。
以数圆番佛得之,殆文字之缘欤。
千劫识。
【钤印】千劫经眼(朱文)此诗稿每页五至六行不等,朱书编号,计六十页。
书写充满且多补纸,应为后人装裱时为整齐划一,于原稿有所裁割,然保存完好。
从所书写内容考察,书写时间约在南明弘光朝至清顺治初。
其中西湖岳王坟末句云:『夜来破碎西湖月,长照年年堕泪人』,应为对现实有感而发。
又四十七页诗句云:『二十五年长安道,儿童记得旧纱帽。
仅留皮骨见故人,未必邂逅识衰貌。
』无不有沧桑世态之感。
王铎被贰臣大帽所压,后人很少对他的人生历略有深入研究,其诗稿的保存对了解其内心世界十分重要,藏者宜珍重宝存。
岁在壬辰夏暑,杨新识于京华。
【钤印】杨新(白文)、半聋(朱文)说明说明:附题跋四开。
【大雨行,孟秋坐右衡思补斋,雨忽滂沱,尔宗言前夜半天有红光】偶过西斋中,花树绿荫浓。
较帖作画意潇洒,善哉万里吹长风。
雪竹浸墨,绢素飞鸣,路俱阻,人不行。
大块何为开郁气,簸屋扬沙满。
虚空。
酒间落落,谈锋蓬勃,王大多痴。
狂来逾乐。
霄络十日,轰豗喷薄,篝灯以续其欢,沟渠以泛其杓。
王子不行行蹒跚,阶下水溢不得干。
大巷小巷皆淋漓,苦雾大地无不黏。
右衡令歌者,三叠衣褼褼,不挂万古兴亡之意,不作马蚿百足之谈,过眼浮云何足悁,顷闻夜半事红焰,数处勾缠,帝衷将问谁为之?问巫咸,消弭有善诔,海澨猛兕死,风伯自然不觺首,电母自然不至切鄂齿。
右衡称觞以酌彼苍,阴霾散,晕珥藏,箕韬修舌孤不张,雨旸顺序天成章。
狗苍衣白奚丑怪,翠旗金支化清凉。
坐间歌人鱼贯而立,游戏翰墨发其啸傲之情多,肯定英雄之概无颜色,扬帆离鞹鞃,回首瞻二陵。
世间万窍收吁遇,胸中哮呷空訇淜,恋恋还语。
主人曰:左朱弦,右玉管,入破阕,不宜缓。
东方白,晓鸡咿唔,拜客入衙心颇懒。
【夜坐吟】雨后残萤沟水浮,山烟不作去年秋。
灯影无声堕新泪,默默中藏万斛愁。
罟师白日卖鱼饱,汉家爱少今偏老。
不如咸阳一布衣,终南峪里餐药草。
无家可归皮骨存,涛豗浪赑天门昏。
王铎草书《五言律诗四首》附释文《五律四首诗卷》是王铎书风转型期的一幅重要作品。
《中国书法全集》未收录。
本诗卷为著名科学家周培源教授旧藏,一九八八年十一月捐赠给无锡市博物馆。
本卷书于壬午年,即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所录前两首诗作,《拟山园选集》未收。
第二首作于己卯年。
第三、四首诗见于台湾学生书局一九七九年四月出版的《拟山园选集》五律卷。
第三首“鹫峰寺与友苍上人”原题为“鹫峰与友苍”。
《中国书法全集》第六二卷《王铎二》中收入王铎在崇祯十四年(一六四一)所书“柏香帖·思松涧书舍柬友诗四首”的拓本,其中也有这首诗,题为“鹫峰题与友苍僧一首”,并注明“辛巳怀州东湖书舍书己卯作”,可见此诗也是王铎己卯年的旧作。
第四首“送赵开吾”原题作“送开吾”。
崇祯十五年,王铎流寓怀州,受到张公祖的款待,并有诗作赠他,一是《赠张抱一行书诗卷》,一是《赠张抱一草书诗卷》。
张抱一,名培,浙江平湖人,擅写山水,兼通医道。
卷中以“公祖”称之,此人应是怀州的地方官。
本卷的书写时间既与上述两幅巨制相吻合,落款内容又与当时王铎与张公祖频繁往来的经历一致,可被视为此卷确系王铎真迹的佐证。
崇祯十五年恰好是王铎书法艺术中关键的一年。
黄道周评王铎书时说:“行草近推王觉斯。
觉斯方盛年,看其五十自化。
”(《黄漳浦集卷一四·书品论》)这一年王铎正好五十岁,经历过对二王、东晋和米芾长年累月的执着学习,经历过一次政治上的大失败,终于完成了“自化”,登上了其书法艺术的第一次高峰。
其此前的作品,对二王与米芾“如灯取影,不失毫发”(钱谦益《牧斋全集·有学集》卷三0),到《赠张抱一行书诗卷》和《赠张抱一草书诗卷》时,已摆脱了“仿”的痕迹,有了主体性较强的跌宕雄逸的意态。
而《赠张抱一草书诗卷》亦是王铎草书长卷迄今所见较早的一件。
总之,王铎这一年的作品,在其书法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香河县颓沙河岸挫茅舍少人关里鼓烦霜信客尘老旧颜乾坤容雾入田野任谁闲何日箕岩倦床寒可俯攀己卯初度屡辱朝中命归心仿若皤幸今尘事少其奈隐心多久视天无定余生日又过如人安可望岂厌紫芝歌鹫峰寺与友苍上人偶来寻古寺雨後得余清漠漠人烟外泠然一磬鸣禅床随处厝秋草就阶平只恐深山去白云隔几程送赵开吾关山忽欲去远道与谁游共在他乡外因之动旅愁梅花香别浦春屿领孤舟莫谓离情阻烟空江水流俚作壬午书抱老张公祖吟坛正王铎王铎《草书五言律诗四首》卷绫本纵31cm 横238cm 无锡市博物馆藏(周培源捐赠)。
王铎行草书条幅61件及其释文王铎,字觉斯,一字觉之。
号嵩樵、十樵、石樵、痴庵、东皋长、痴庵道人、烟潭渔叟、雪塘渔隐、痴仙道人、兰台外史、雪山道人、二室山人、白雪道人、云岩漫士等。
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
明天启二年(1622),三十岁的王铎举进士及第,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少詹事。
弘光元年(1644),南明弘光帝任王铎为东阁大学士、次辅(副丞相)之职。
次年入清,授礼部尚书。
顺治九年(1652)病逝于孟津,享年六十一岁,赠太保,谥曰“文安”。
草书王维《过香积寺》文: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树色冷青松。
1、王铎《草书高适诗立轴》草书 166×55cm释文:万骑争歌杨柳春,千场对舞绣骐驎。
到处尽逢欢洽事,相看总是太平人。
洛下王铎孟坚老词坛凡四行,共三十七字。
约书于己卯年(明崇祯十二年,一六三九年)。
刊于《中国书法》杂志2、王铎临王羲之帖自署书于庚寅年(清顺治七年,1650年)。
草书。
绫本。
凡三行,共66宇。
纵240cm,横51cm。
开封市博物馆藏。
释文敬豫在彼尚未议还增耿耿得远嘉兴书计今必度喜迟可喻言迟见此子真以日为岁前与(女更)求屏风遂不得答为也不审复何以永日多少看未当采菊不庚寅夏日王铎3、王铎行书五言诗轴行书五言诗轴约书于辛卯年(清顺治八年,1651年)、绫本。
凡三行,共58字。
纵213.5cm,横43cm。
山西省博物馆藏。
释文:翠湿霄宫上,如何却步回。
宦原磨道气,命果缺仙才。
阴鬼敲清磬,崇岩吼夜雷。
有冠非不挂,静鸟约重来。
难别华山东续修老亲丈正之缑樵王铎具草。
4、王铎《书画虽遣怀文语轴》(下图为局部)自署书于庚寅年(清顺治七年,1650年)五十九岁作,行书绢本,文语一则。
凡五行,共70字。
纵203cm,横50cm。
首都博物馆藏。
释文:书画虽遣怀真无益事不如无俗事时焚香一室取古书一披或吟啸数悟书下稿本白发(**)转(目寅)即是七帙将欲撰书臂痛筋缩多哕欠伸必不能从事矣庚寅二月夜王铎偶书5、王铎《杜子美赠陈补阀诗》(五十六岁作)自署书于丁亥年(清顺治四年,1647年),行书·,绫本。
王铎《草书册》【珍藏版】高清附释文
释文:当秋暮,雨烟欲飞,鹤来亭树,携榼登啸,殊开清兴眼明游华林
园.有称此中宜奏盛乐, 太子初无言,但咏古今,冲诗曰: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虎丘烹茗,邀琴客弹,南风联袖,徜徉看云霞,摇动便自悠然有欲当日有好怀袖手哦古人诗云其青山秀水到眼即可舒啸,何必居篱落下然后为亡物,寂居荒凉,草树茂密,居无骡马, 因与人绝,一室之内可以自娱 .夏日,荷发水槛香来,展玩古迹,泼墨写远山,此侨胸怀磊落,视五侯池馆笙歌,真成草头露柳覆茅楹,拥书高卧,北窗清风来,何须让渊明为羲皇上人.地白霜清,吟啸兴怀,想天际真人,觉一切浓淡是非都可度外处之,安可攒眉屋子下郁郁然也. 梧桐叶落,远岫云浮,飘然寄傲, 第一清福唯韵人自领受耳. 唐伯虎居吴,驾小舫书画琴鹤往来,游赏后贫作乞于寺人,不知其大狂 ,高隐为玩世逸流, 得意花供数枝,好友高谭世外事, 抱膝把酒, 看西山爽气听钟声, 至耳安能不畅然于中耶, 綗卿年兄冲襟雅度文藻烟云,人知为文士也不知其肝胆异常,骨力特劲,饶经济之才而运以浑雅,素为莫逆交,远寄此卷索书时,治装,刻下起行呼书奴立而竣之,并跋此道: 我辈一段精神耳甲子暮春洛下王铎。
王铎书法及释文欣赏王铎,明末清初的著名书法家,其书法风格独特,笔力雄健,长于布白,楷、行、隶、草无不精妙。
他的书法深受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等历代书法大师的影响,学古而不拘泥,自出胸臆。
在书法史上,王铎与董其昌一派的严谨秀逸之风有所不同,他取法高古,大胆创新,与当时拘谨乏趣、滑弱无力的书风形成鲜明对比。
他的行草书尤为出色,恣肆狂野,挥洒自如,用笔沉着痛快,纵横跌宕,自然出奇。
他的空间切割完全具有次序观念,即使在如此狂放变幻的草书中,也能锤炼出冷静、有条不紊的效果,展现出撼人心魄的雄浑气势,极富感染力。
王铎的书法成就是多方面的。
他学古且能自出胸臆,展现出坚实的“学古”功底。
他的行草书作品恣肆狂野,挥洒自如,表现了撼人心魄的雄浑气势,极富感染力。
他的笔力雄健,长于布白,楷、行、隶、草无不精妙。
这些都使得他的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下面欣赏一下王铎的一幅行草书作品《自书石湖等诗五首》。
这幅作品以行草书写了五首诗,字迹流畅自然,笔力雄健有力。
通过这幅作品,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王铎的书法风格和特点。
《自书石湖等诗五首》释文石湖物心流水会,草外即平皋。
怀土佳兵厌,占云挟雨高。
学狂希羽客,引笑佐溪毛。
幽影皆为象,前滩响莫涛。
瓜州大慈庵夏望吾择慈庵寂,焚香起正心。
杖因江稻植,山在寺门寻。
楚越中区抱,金焦大壑深。
紫天开素气,鸦路意阴阴。
贺九山村已遇枇杷熟频过碌石园。
远柯兼瀑影,古凸自柴门。
骨傲仍多性,兰衰尚有根。
昌阳飞半腹,石穴共寒温。
问牧斋拂水山崖欲履虞山迳,还赊六尺筇。
思君偕寤语,似共万溪松。
桂酒留华榭,天门落古镛。
可知头尽皓,更得扰玄龙。
丙戌五月朔,王铎书。
王铎《草书册》【珍藏版】高清附释文
释文:当秋暮,雨烟欲飞,鹤来亭树,携榼登啸,殊开清兴眼明游华林
园.有称此中宜奏盛乐, 太子初无言,但咏古今,冲诗曰: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虎丘烹茗,邀琴客弹,南风联袖,徜徉看云霞,摇动便自悠然有欲当日有好怀袖手哦古人诗云其青山秀水到眼即可舒啸,何必居篱落下然后为亡物,寂居荒凉,草树茂密,居无骡马, 因与人绝,一室之内可以自娱 .夏日,荷发水槛香来,展玩古迹,泼墨写远山,此侨胸怀磊落,视五侯池馆笙歌,真成草头露柳覆茅楹,拥书高卧,北窗清风来,何须让渊明为羲皇上人.地白霜清,吟啸兴怀,想天际真人,觉一切浓淡是非都可度外处之,安可攒眉屋子下郁郁然也. 梧桐叶落,远岫云浮,飘然寄傲, 第一清福唯韵人自领受耳. 唐伯虎居吴,驾小舫书画琴鹤往来,游赏后贫作乞于寺人,不知其大狂 ,高隐为玩世逸流, 得意花供数枝,好友高谭世外事, 抱膝把酒, 看西山爽气听钟声, 至耳安能不畅然于中耶, 綗卿年兄冲襟雅度文藻烟云,人知为文士也不知其肝胆异常,骨力特劲,饶经济之才而运以浑雅,素为莫逆交,远寄此卷索书时,治装,刻下起行呼书奴立而竣之,并跋此道: 我辈一段精神耳甲子暮春洛下王铎。
王铎《行书诗稿墨蹟十二页》含释文王铎《行书诗稿墨蹟十二页》含释文释文:京中望北山,苍苍得要领。
每于僧舍中,延眺臻此境。
人声响已息,颇尔众虑屏。
禅床无一物,树闲籁复静。
冥默似有合,白云流晚影。
离家赖此山,相对有馀景。
吾生不能言,深坐忽然省。
投柱明因寄沆庵与我共行游,翩翩多俊彦。
京国览物华,随时有闻见。
人生少相知,之子重颜面。
绸缪多远意,耿耿回音盼。
红梅苞丹荣,欲邀偕式燕。
冬尽气徐周,春立阳思扇。
勖我以所敦,期我坚狂狷。
草木倦未舒,相风不急卞。
念君相爱情,释文:忘忧生遐眷。
空斋重离思,容与自组练。
殷勤桃李时,相与襄芳蓿。
愧古中原非无事,燕地久滞淫。
丑风日夜来,肃肃有凄音。
出户一聘望,云苦结浓阴。
故里今何如,怛然感我心。
鹿门能偕室,侩牛晦其身。
翡翠羽光彩,虞罗多见寻。
珊瑚美枝柯,不复安深沉。
思之悄无寐,能不愧古人。
岁晏夜长不能寐,蚤起端龟蓍。
不疑何为占,人境不可释文:知。
今日趋桑乾,前日涉清淇。
明月入我怀,幽意安能持。
骨肉路以远,折梅斟酌之。
□□改燠寒,相去才几时。
括囊在遵养,居安欲思危。
原缺经世道,胡为滞子斯。
悠悠露花白,此中可对谁。
芳桂芳桂何不实,修兰一时荣。
伯齐与颜回,皆为好其名。
大道则不然,嗜好奚以盈。
高山凌崖壑,大海就卑平。
多病有所全,无名冲不盈。
吾欲尊柱下,可以逸吾生。
赠曰葵带黄简括苍华冈被秀草,灵芝不竞辉。
仰视驰云光,释文:吾子善自持。
感物念孤挺,铮铮已不私。
漱彼神泉水,手拂花木枝。
君子信在独,玄造元无私。
徘徊古今事,言之不免悲。
愿各保遐尚,忉怛亦何为。
其二相暌虽不远,若彼江沾蘅。
采采隔远道,能不萦中情。
良玉切磋需,玛墦有经营。
石与兰同宅,原非慕其荣。
子洵行古谊,使我道心生。
神鳌海水潜,应龙藏光灵。
嗟哉口艰难,岂独为嘤鸣。
此外不敢言,有言谁与听。
其三释文:令名不易居,视履惟周行。
素心鉴明月,不与浮飙翔。
流景照烟海,咸池有馀光。
濛汜立受荣,终古获永臧。
池浍与溪睹,被荧及菰蒋。
辉辉山上月,念尔不能忘。
王铎草书诗五首译文第一首《昔日建康》昔日建康万里沙,回首望去多少华。
青松耸立护苍津,白驹闪过飞翠川。
上古繁华今何在?只存云泉石壁间。
译文:从前建康的沙漠遍布数万里,回头望去如此华美。
青松冲天守护苍津,白驹奔腾飞越翠川。
上古之繁华现今何处?只有云泉、石壁上保留着。
第二首《秋思》江南枫叶落,江边秋色凉。
高楼影成行,古巷风萧角。
碧树金菊吐,紫藤红果香。
寂寞空洞庭,月明落花烟。
译文:江南枫叶满地落下,江边秋意逐渐凉爽。
高楼影子排成一行,古巷里随风起凉角。
碧树盛开金菊花,紫藤上红果香气四溢。
空荡荡的庭院里,月光下落花雪般的烟尘。
第三首《游绝线》游绝线江汉坳,细密石梯上下。
阴山横断黄沙滩,绿洲分明苍苔干。
松树幽径翠微微,清泉淙淙流莎带。
登高望远远不见,碧草蓝天一片苍。
译文:游走绝线,江汉坳上下细密的石阶。
阴山横断黄沙滩,绿洲清晰显示出苍苔干枯。
松树径翠微微,清泉淙淙流至莎带。
登高望远,不见一物,只有碧草和蓝天一片苍穹。
第四首《登大明山》乘马登大明山,烟花发深崖畔。
林树蔽飞鸟怨,山谷锁仙人间。
碧波翻动似火焰,细浪落入池塘。
拾得石马白玉钩,犹记仙郎神仙。
译文:骑马登上大明山,烟花从深崖边发出。
林树蔽住飞鸟的哀怨,山谷锁住仙人的间隔。
碧波翻动如火焰般,细浪洒入池塘中。
捡到石马、白玉钩,仍然记得仙郎神仙的情景。
第五首《游绝线》游绝线江汉坳,细密石梯上下。
阴山横断黄沙滩,绿洲分明苍苔干。
松树幽径翠微微,清泉淙淙流莎带。
登高望远远不见,碧草蓝天一片苍。
译文:游走绝线,江汉坳上下细密的石阶。
阴山横断黄沙滩,绿洲清晰显示出苍苔干枯。
松树径翠微微,清泉淙淙流至莎带。
登高望远,不见一物,只有碧草和蓝天一片苍穹。
龙马记
清·王铎
余儿童时,戏于河墟,父老曰:“此河中,下多石子,有声,曾出龙,相传以为怪。
”余亦讶以为奇。
后数十年,阅石碣所记载,知为宓羲画八卦,肇端龙马所负之图;龙马所出之河,今孟津西北,河中旋涡倒流者,即其处也。
其地由底柱东下,众山钳制石骨,水无所发其愤恨,燥急洑澴,颓溃盘曲,放于平原,宿莽得以畅其所,性如怒如悦,斯河之举赢用奢而不受拙抑之端也。
按图,马微类騨,蹊水有火光,身龙鳞,首、口、鼻类龙,喘成云,无角,毛文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冒乎天地鬼神之道,为千古文章鼻祖。
嘻,良亦奇矣!
夫天地间最灵最秘之窍,鸿蒙若有以司之,不输启而示其象于宓羲,以手辟玄沌剖露文明,盖天之所以资神灵而自释其苞结郁蓄之意者乎?由是知父老之以为怪者,千古以之为大经而非怪也。
规矩三才,权舆万类,贤不契非贤,智不契非智,圣不契非圣。
矞矞皇皇,范围曲成,纲纪人鬼者,得宓羲而始灵睿也欤?不然西狩获麟则从而毙之矣,世之晦塞,天之意而不转而郁结也欤?余谓父老之言是也,谓天地尚神,使之费而不竭,不独图怪也,马亦怪也,河亦怪也,文王、周公、孔子亦怪也,宓羲尤怪之怪也,不怪不奇,天地不亦昧昧腐弊之器乎?如是,即题为开辟一大怪,而孟津一怪地也,不亦宜乎!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