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检查临床意义
- 格式:ppt
- 大小:33.89 MB
- 文档页数:116
肝内门静脉周围间隙增宽的CT诊断及临床意义目的探讨肝内门静脉间隙增宽的CT表现及其常见相关疾病。
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肝内门静脉间隙增宽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总结门静脉间隙增宽的CT表现、分布特点及相关基础疾病类型。
结果肝内门静脉间隙增宽表现为增强扫描门脉期门静脉左右支及其分支周围低密度影,肝左叶及右叶门静脉后支周围表现为“轨道征”,右叶门静脉前支周围表现为“晕环征”。
16例门静脉间隙增宽中慢性活动性肝炎6例,心功能不全5例,外伤2例,晚期胃癌化疗后1例,骨髓移植术后1例,尿毒症1例。
结论肝内门静脉间隙增宽可见于多种疾病,其表现及分布特点具有特征性,是一种重要的CT征象。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T findings of intrahepatic periportal space enlargement and its related pathologies. Methods The CT images and clinical data of 16 patients with intrahepatic periportal space enlargement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to study the CT features, distribution pattern, related pathologies of intrahepatic periportal space enlargement. Results Intrahepatic periportal space enlargement demonstrated as hypodensity around the left and right potal vein and branches in portal phase CT images after contrast administration. It appeared as track sign in left hepatic lobe and posterior right lobe and halo sign in anterior right lobe. Sixteen patients with periportal space enlargement in this study included 6 cases of chronic active hepatitis, five cases of heart failure, two cases with trauma, one patients after chemotherapy for a stomach carcinoma in advanced stage, one patient with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and 1 case of uremia. Conclusion Intrahepatic periportal space enlargement can be found in several pathologies, and its manifestation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have characteristics, it is a significant sign on CT imaging.[Key words] Periportal space; Halo; X-ray computer; Computed tomography肝內门静脉周围间隙增宽是指增强CT影像中门静脉左右支或其分支周围的轨道样或环形低密度区,迄今无统一命名,有门静脉周围晕、门静脉周围轨道征、门静脉周围低密度带、门静脉周围水肿等[1-2]。
普通 CT与增强 CT有哪些区别科技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医疗水平的提升,不断有新的医疗设备产生和应用,通过借助医疗设备,能够更好的发现以往一些无法发现的问题,提早发现异常,实现尽早治疗,提升治疗的效果。
在各种检测项目中,CT应该是大家都知道的一种检查方式,如果患者身体产生无法确定的问题,就要通过做CT,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身体情况,给最后的判断提供依据。
在做这些项目时,有时还会要求做增强CT,一部分人会对此感到疑惑,不知道CT和增强CT的区别,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1、普通CT与增强CT的区别普通CT就是指不用造影增强或是造影的普通扫描CT。
增强CT是指经静脉给予水溶性碘造影剂后再扫描,让病变组织和邻近正常组织之间的密度差增加,更好地显示病变问题。
明确病变显影,展示平扫CT没有显示或是显示模糊的病变,基于病变有没有强化或是强化的类型,从而诊断病变情况。
通常血供丰富的区域,造影剂更容易聚集,此外,看增强CT要注意时间,有部分情况动态的观察,更具临床意义。
做普通CT检查,无需注射造影剂,能够防止患者出现在造影剂过敏的问题,另外,扫描会产生辐射给人体带去一定的伤害,普通CT只扫描一次检测部位,而增强CT要在不同时间对要检查的区域实施连续的扫描,因此,增强CT对于人体的伤害要大于普通CT。
增强CT和CT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第一,性质差异。
CT也被称作普通扫描,是在静脉内不给含碘造影剂的扫描,而增强CT的运用血管内对比剂进行扫描。
第二,特点差异。
CT扫描一般用在初次C T检查者身上,其关键就是明确不同部位,或者是器官和兴趣区的层厚和层距,如果层厚和层距相等,就要连续扫描,相邻层面间没有间隙。
如果要做增强CT,患者应早上空腹,检查前先进行皮试,确保阴性、没有明显的高血压后,才能做增强检查。
最后,扫描时期不同。
普通CT扫描一次就可以,但是增强CT,要多期扫描,打入对比剂之后,在不同的时间段连续扫描。
2、增强CT检查的注意事项2.1什么情况下需要做增强CT检查做过普通CT确无法明确疾病。
ct出科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CT的全称是什么?A. 计算机断层扫描B. 磁共振成像C. 超声波检查D.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CT检查的禁忌症?A. 对碘过敏B.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C. 孕妇D. 骨折答案:D3. CT扫描中,下列哪项参数不是用来描述图像质量的?A. 分辨率B. 噪声C. 扫描时间D. 对比度答案:C4. CT扫描中,下列哪项不是增强扫描所用的对比剂?A. 碘化油B. 碘海醇C. 钆喷酸D. 碘普罗胺答案:C5. CT扫描中,下列哪项不是扫描参数?A. 扫描层厚B. 扫描时间C. 管电压D. 管电流答案:B6. CT扫描中,下列哪项不是扫描方式?A. 平扫B. 增强扫描C. 动态扫描D. 静态扫描答案:D7. CT扫描中,下列哪项不是图像后处理技术?A. 多平面重建B. 三维重建C. 滤波反投影D. 边缘增强答案:C8. CT扫描中,下列哪项不是图像伪影的类型?A. 运动伪影B. 环形伪影C. 金属伪影D. 噪声伪影答案:D9. CT扫描中,下列哪项不是辐射防护措施?A. 使用铅围裙B. 减少扫描范围C. 使用高电压D. 优化扫描参数答案:C10. CT扫描中,下列哪项不是影像存储传输系统(PACS)的功能?A. 图像存储B. 图像传输C. 图像处理D. 图像打印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CT扫描中,________是指X射线管旋转一周所获得的图像数据。
答案:螺旋扫描2. CT扫描中,________是指扫描时X射线管和探测器的旋转速度。
答案:旋转速度3. CT扫描中,________是指扫描时X射线管和探测器的移动速度。
答案:床进速度4. CT扫描中,________是指扫描时X射线管的电压。
答案:管电压5. CT扫描中,________是指扫描时X射线管的电流。
答案:管电流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CT扫描的基本原理。
CT增强检查的临床意义教学提纲一、CT增强检查的原理和目的1.CT增强检查的原理1.1CT增强剂的作用原理1.2CT扫描的原理1.3CT图像的生成和重建2.CT增强检查的目的2.1显著提高病变和正常组织之间的对比度2.2观察和评估血管和组织的灌注情况2.3揭示病变的形态、分布和范围二、CT增强检查的临床应用1.CT增强检查在胸部疾病中的应用1.1肺癌的诊断和分期1.2胸部感染和炎症的评估1.3胸部损伤和血管病变的检查2.CT增强检查在腹部疾病中的应用2.1肝脏和胰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2.2肾脏和肾上腺病变的评估2.3腹部恶性肿瘤的分期和评估3.CT增强检查在骨骼和关节疾病中的应用3.1骨肿瘤和骨转移的检查与评估3.2骨折和关节损伤的影像学诊断3.3骨质疏松症和退行性关节病的监测和评估4.CT增强检查在脑部疾病中的应用4.1脑梗死和脑出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4.2颅内肿瘤和脑血管畸形的评估4.3脑伤害和炎症的影像学检查三、CT增强检查的优势和限制1.CT增强检查的优势1.1快速、非侵入性,适用于大部分患者1.2高分辨率、准确性高,可以显示微小病变1.3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有助于评估病变形态和分布2.CT增强检查的限制2.1对比剂的过敏反应风险2.2辐射剂量较高,特别对于儿童和孕妇有风险2.3部分病变或组织不易显示,如软组织的细微病变四、CT增强检查的注意事项和后续处理1.事前准备和禁忌症的评估2.对比剂的选择和使用注意事项3.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医学决策和治疗规划4.检查结果的解释和与患者沟通五、CT增强检查的技术发展和展望1.CT增强检查的新技术和方法2.学术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前瞻性3.CT增强检查在个体化医疗中的潜力总结:CT增强检查作为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提供丰富的病理信息,帮助临床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规划。
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CT增强检查的限制和风险,并在临床应用中加以合理使用和细致评估。
原发性肝癌的螺旋CT双期增强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摘要】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螺旋CT双期增强技术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通过总结原发性肝癌的螺旋CT双期增强特征,分析了螺旋CT在原发性肝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及诊断意义。
结果表明,螺旋CT双期增强有助于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准确性和精确性。
在患者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结论指出,螺旋CT双期增强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至关重要,有望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加强对螺旋CT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和研究,对于提高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螺旋CT、双期增强、诊断价值、研究背景、研究目的、诊断意义、鉴别诊断、患者临床应用、实际效果、结论、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通常发生在肝脏组织中。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数十万人被确诊患有原发性肝癌,而且这一数字仍在不断增加。
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因为早期发现肿瘤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螺旋CT(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影像学检查技术,通过扫描和重建肝脏内部结构的图像,可以更准确地发现肝脏肿瘤。
螺旋CT 双期增强成像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通过在不同时间点对患者进行造影扫描,可以观察肿瘤的血流灌注情况,从而更准确地判断肿瘤的性质。
尽管螺旋CT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仍存在一些挑战和争议。
有必要深入研究螺旋CT双期增强特征及其诊断价值,以提高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螺旋CT双期增强特征及其诊断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有效的诊断依据和决策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螺旋CT双期增强特征以及其诊断价值,通过分析不同时间相CT表现与肿瘤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浸润范围等之间的关系,探讨螺旋CT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以及螺旋CT双期增强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
CT增强扫描密度测量在甲状旁腺腺瘤、甲状腺和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王曼;王沄;田均平;张竹花;金征宇【摘要】目的通过多期计算机断层增强扫描对甲状旁腺腺瘤、淋巴结及甲状腺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1例甲状旁腺腺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结果,并对其术后的病理标本进行研究.在多层螺旋CT检查过程中,记录CT平扫(D0)及增强扫描造影剂注入后35 s(D35)与65 s(D65)后甲状旁腺腺瘤、淋巴结和甲状腺在3个不同阶段的密度.结果 DO期甲状旁腺腺瘤ct值[(45±12) HU]与甲状腺实质[(90±15) 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ROC曲线表明,75 HU是区分甲状旁腺腺瘤和甲状腺实质密度的界值,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95.2%.注射对比剂35 s后,甲状旁腺腺瘤的强化程度明显高于淋巴结[(182±39) HU比(80±20)HU,P=0.004];ROC曲线表明,111 HU是区分甲状旁腺腺瘤和淋巴结密度的界值,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95.2%.注射对比剂35 s至65 s,甲状旁腺腺瘤密度下降52 HU,而淋巴结密度升高13 HU,与甲状旁腺腺瘤密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8).结论增强CT不同时段测量密度可以区分甲状旁腺腺瘤、淋巴结和甲状腺.【期刊名称】《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8)003【总页数】4页(P318-321)【关键词】甲状旁腺腺瘤;增强CT扫描;甲状腺占位性病变【作者】王曼;王沄;田均平;张竹花;金征宇【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3;R814.42甲状旁腺腺瘤为内分泌肿瘤的一种,起自滤泡上皮,约占甲状腺上皮性肿瘤的60%,是引起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原因之一,在临床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即手术治疗。
CT检查一定是先平扫再增强吗家住黑龙江的王女士,其母亲前阶段因病入院,各项检查必不可少,其中CT 检查这一项医生就让做了好几次,先告诉进行CT平扫,再告诉进行CT增强扫描,然后又告诉再次进行CT平扫。
王女士通过查阅网络看到很多医生在上面的留言都是进行CT检查,正确的顺序是平扫后进行增强检查,为何母亲的病就需要平扫、增强以后还要进行平扫呢?CT平扫、CT增强扫描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是不是一定是先进行平扫再进行增强呢?为解答这些问题,首先我们得知道何为CT 平扫,何为增强扫描,为什么要平扫后还要再进行增强,二者各自的临床价值是什么呢?1平扫CT是什么,它的临床意义是什么?CT平扫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普通扫描,主要指的是无需在静脉内注射碘造影剂的一种扫描方式,同增强CT扫描相比,平扫CT就是初次进行1次CT检查。
进行CT平扫的时候,必须对不同部位或器官和兴趣区的层距、层厚技术进行充分的掌握,如果层厚和层距相等,此时进行的就是连续扫描,相临层面间没有任何间隙存在,并且层厚比层距小,两个相临层面间是有空隙存在的。
平扫CT的检查方式可对疾病进行初步确诊,这是其最大的临床价值和意义;除此之外,平扫CT的方式可以尽快发现问题所在,医生判断后再判断是不是需要进行增强CT扫描。
患者接受CT检查过程中,基本上没有任何不适,并可对身体器官状况进行明确,需要注意的是,经常性的做CT检查的话,会引起细胞癌变,因此需要相应的减少做CT的次数。
CT检查可以提供清晰的图像,并且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同普通X线进行比较,其分辨率可以提高10-20倍,能够将脑出血、脑梗塞、脑瘤等病变直接显示出来,并且可以对各重要器官的病变、轮廓、形态显示出来,而这些优势是普通X线所不具备的。
CT检查可将病变部位的真正断面图像提供出来,因为没有不同器官病灶互相重叠的影响存在,所以不会出现干扰情况,又可以清晰了解到受检层面器官与病灶在细节上的问题,提高定位准确性。
增强ct报告目录1. 增强CT报告的重要性1.1 诊断准确性提升1.2 病情监测更加精细1.3 手术方案制定更科学2. 增强CT报告的内容2.1 扫描部位和方式2.2 强化扫描观察2.3 结果分析与诊断2.4 影像资料保存与存档3. 增强CT报告的编写要点3.1 专业术语准确使用3.2 语言简练明了3.3 结构合理有序3.4 遵守医学伦理规范4. 增强CT报告的临床应用4.1 癌症筛查和诊断4.2 血管疾病评估4.3 创伤损伤鉴定4.4 肿瘤治疗效果评估1. 增强CT报告的重要性1.1 诊断准确性提升增强CT报告通过对器官和组织结构的更加清晰展示,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变情况,提高诊断的精准度。
1.2 病情监测更加精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增强CT报告可以对治疗前后的病变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实现病情的精细监测。
1.3 手术方案制定更科学在手术前,增强CT报告能够提供更全面的影像信息,为医生制定手术方案提供更为科学依据,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2. 增强CT报告的内容2.1 扫描部位和方式增强CT报告应明确标注扫描部位和扫描方式,确保影像获取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2 强化扫描观察针对特定病变,增强CT报告应重点观察增强效果,区分肿瘤和正常组织,准确评估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2.3 结果分析与诊断在增强CT报告中,对影像结果进行分析和诊断,提供客观的临床意义和医学建议,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4 影像资料保存与存档增强CT报告应当规范保存影像资料,并妥善存档,确保医学记录的完整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3. 增强CT报告的编写要点3.1 专业术语准确使用在增强CT报告中,应准确使用医学专业术语,避免造成歧义和误解,确保报告内容清晰明了。
3.2 语言简练明了增强CT报告的撰写要言简意赅,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文字表达,使医生和患者均能轻松理解。
3.3 结构合理有序增强CT报告的结构应当合理有序,按照扫描部位、观察结果和诊断建议依次进行排列,方便查阅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