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降钙素原临床意义
- 格式:ppt
- 大小:70.50 KB
- 文档页数:9
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在医学领域中,降钙素原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降钙素原是一种由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的激素,它在维持体内钙平衡和骨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降钙素原在各种疾病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首先,降钙素原在骨代谢方面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它是调节钙磷代谢的重要激素,可以促进骨骼的形成和维持。
在骨质疏松、骨折、骨质疾病等方面,降钙素原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骨代谢情况,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其次,降钙素原在甲状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也备受关注。
甲状腺功能异常会直接影响降钙素原的合成和分泌,因此检测降钙素原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
在甲状腺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降钙素原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此外,降钙素原也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症等疾病在一定程度上与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有关。
因此,在这些疾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中,降钙素原的检测可以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
总的来说,降钙素原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监测降钙素原的水平,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疾病状态,指导临床治疗的方向,促进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因此,对于医护人员和患者来说,了解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降钙素原
一、临床意义:
1.鉴别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
2.反映感染程度
3.指导抗生素使用
4.监测治疗效果
二、临床应用科室:
急诊怀疑感染或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鉴别诊断
重症监护室(ICU)脓毒症诊断,治疗效果监测等
儿科/新生儿科不明原因发热的患儿,疑似感染的鉴别诊断呼吸科感染鉴别诊断,治疗监测,抗生素使用管理肾内科肾功能不全首先考虑合并脓毒症
血液科是否感染引起的发热,白细胞异常的鉴别诊断肿瘤科放疗,化疗后是否感染引起发热的鉴别诊断风湿免疫科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感染的鉴别诊断
外科(妇产科)术后细菌感染的检测
三、临床参考值
参考值(ng/ml)说明
PCT<0.1无细菌感染,避免用抗生素
0.1≤PCT<0.25可能无细菌感染,不鼓励用抗生素0.25≤PCT<0.5可能有细菌感染,建议用抗生素PCT≥0.5存在细菌感染,强烈建议用抗生素
四、应用
1.PCT在脓毒症中的应用
2.PCT在常见感染性疾病的应用。
血清降钙素原(PCT)测定的临床意义一般来说降钙素原是一种应用在细菌感染诊断和治疗的非创伤性的临床实验室标准,而近年来血清降钙素原正在逐渐的被认为是细菌感染以及脓毒血症的良好标记物,因此成为临床诊断环节的一个核心检测手段。
血清降钙素原浓度的提升从侧面证明了从一个健康状态到细菌感染的最严重结果的发展过程。
所以,针对细菌感染与脓毒血症,高灵敏度、全定量血清降钙素原检测不但能够予以初期的临床诊断,同时还可以印证疾病的发展、预后与对治疗方法予以引导,而现阶段研究的目的是把血清降钙素原作为抗生素管理的有效手段。
与其他细菌感染的常规诊断标准相对比,血清降钙素原拥有及时、快捷、更高的灵敏度以及特异性等特点,血清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尤其是脓毒症上的诊断的特异性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其检测有效性要超过常规诊断标准,现阶段在国外已被临床所使用。
标签:血清;降钙素原;测定;临床意义一些临床实践显示,血清降钙素原在差异化医学方面对诊断与治疗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和现阶段所应用的诊断标准进行对比,血清降钙素原在鉴别诊断与控制感染方面给出了大量的信息。
1 血清降钙素原的分子构架一般来说血清降钙素原是血清降钙素无活性的前肽物质,血清降钙素原是通过116氨基酸构建而成,血清降钙素原的半衰期大概在27 h,在体内以及体外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一般环境下,血清降钙素原在甲状腺滤泡附近细胞粗面内质网内翻译成含141个氨基酸残基的前血清降钙素原,分子浓度1000 ng/ml,是一般人的2000倍。
血清降钙素原和炎症的严重程度存在一定联系,在SIRS/脓毒血症、败血症/严重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浓度有明显改变。
血清降钙素原能够在感染后120 min后内检测到,对临床初期诊断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血清降钙素原在感染后一天达到峰值,体内、外有较高的稳定性。
在炎症完全失去后恢复一般水平。
血清降钙素原和局部感染没有相关性。
血清降钙素原和病毒感染同样没有相关性。
2023-11-09•降钙素原测定方法•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降钙素原测定的临床应用•降钙素原测定的局限性及未来发展•临床案例分析目录01降钙素原测定方法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抗体,检测血清中降钙素原的浓度。
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荧光法通过酶标技术将抗体与酶结合,然后利用酶与抗体之间的反应来检测降钙素原。
通过荧光标记的抗体与血清中的降钙素原结合,然后利用荧光信号的强度来检测降钙素原浓度。
03免疫学测定法0201电化学发光法利用电化学发光技术,将抗体与电化学发光物质标记,然后利用发光信号的强度来检测降钙素原浓度。
直接化学发光法通过化学发光物质直接与降钙素原结合,然后利用发光信号的强度来检测降钙素原浓度。
化学发光法夹心电化学发光法利用电化学发光技术,将抗体与电化学发光物质及酶标记,然后利用酶与抗体之间的反应以及电化学发光物质的发光信号来检测降钙素原浓度。
直接电化学发光法通过电化学发光物质直接与血清中的降钙素原结合,然后利用发光信号的强度来检测降钙素原浓度。
电化学发光法02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细菌感染PCT在细菌感染时显著升高,且升高程度与感染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
因此,PCT可用于诊断细菌感染,并监测治疗效果。
病毒感染降钙素原(PCT)可用于诊断病毒感染,特别是新生儿和婴幼儿。
在病毒感染时,PCT水平通常不会升高,这有助于与细菌感染鉴别。
寄生虫感染PCT在寄生虫感染时也可升高,但升高程度较轻。
因此,PCT可用于辅助诊断寄生虫感染。
感染性疾病PCT在SLE活动期升高,可用于评估疾病活动度和监测治疗效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PCT在RA活动期升高,但升高程度较轻。
因此,PCT可用于辅助诊断RA活动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甲状腺髓样癌PCT在甲状腺髓样癌中可升高,且升高程度与肿瘤分期及预后相关。
因此,PCT可用于辅助诊断甲状腺髓样癌,并监测治疗效果。
其他恶性肿瘤PCT在其他恶性肿瘤中也可升高,但升高程度较轻。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临床意义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是一种蛋白质,当严重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以及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它在血浆中的水平升高。
自身免疫、过敏和病毒感染时PCT不会升高。
局部有限的细菌感染、轻微的感染和慢性炎症不会导致其升高。
PCT反映了全身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
影响PCT水平的因素包括被感染器官的大小和类型、细菌的种类、炎症的程度和免疫反应的状况。
PCT水平的升高出现在严重休克、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紊乱综合征(MODS),即使没有细菌感染或细菌性病灶。
但是,在这些病例中PCT水平通常低于那些有细菌性病灶的患者。
从肠道释放细胞因子或细菌移位可能引起诱导。
目前也广泛应用于大部份院内感染及其它感染的快速诊断。
PCT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1、鉴别诊断细菌性和非细菌性感染和炎症。
2、监测有感染危险的患者(如外科术后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期,多处创伤后)以及需要重症监护患者,用来探测细菌感染的全身影响或检测脓毒性并发症。
以通过PCT监控对有感染危险的重症患者监护。
3、评价严重炎症性疾病临床进程及预后,如腹膜炎、脓毒症、SIRS和MODS。
4、细菌性感染伴随系统性炎症反应,例如:腹膜炎、软组织感染病毒感染,例如:乙肝,HIV,CMV、脓毒症,MODS 。
5、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PCT不升高,如,类风湿关节炎、节段性回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皮肌炎、I~IV型过敏反应、进行性硬皮病、类肉瘤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6、局部细菌感染,黏膜与皮肤的局部有浆膜的细菌感染,如脓肿或细菌移植引起的浅表感染,PCT正常或轻度增高。
西充仁济医院检验通讯7、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区别。
8、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增高。
9、新生儿脓毒症升高等。
参考值:0-0.06 ng/ ml医院编码:3032西充仁济医院检验通讯。
降钙素原(PCT)感染性、非感染性疾病升高临床意义降钙素原(PCT)是临床评估细菌感染的重要生化指标,其正常参考值≤0.05ng/mL。
当细菌感染时,人体内肝脏巨噬细胞、肺及肠道的淋巴细胞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作用下合成并分泌 PCT;患者血清 PCT 数值明显升高。
血清 PCT 水平在细菌感染后 2-3 h 开始上升,并在 12-24 h 达到峰值。
除细菌感染外,非感染性疾病同样可能升高 PCT。
PCT在感染性疾病诊治中临床意义评估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PCT 数值与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播散范围存在关联,临床可参考 PCT 数值鉴别局部或全身感染。
其中,肺炎、胆囊炎等局部病灶感染者的 PCT 约 1 ng/mL,若 PCT ≥ 2 ng/mL 需怀疑感染播散入血、继发脓毒症可能。
当感染进展为脓毒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时,患者PCT 可升至20ng/mL。
启用或停用抗菌药物参考指标PCT 数值可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对于下呼吸道细菌感染者,PCT 对启用或停用抗菌药物指征表1 PCT 对下呼吸道细菌感染者抗感染推荐评估抗感染治疗的效果细菌感染者经有效抗感染治疗后,其PCT 数值在短时间内可迅速下降。
例如脓毒症,若临床抗感染有效,则患者 PCT 数值可在 24 h 下降 50%。
反之,若 PCT 数值居高不下,表明当前抗感染效果不佳;可考虑调整用药方案。
鉴别病毒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人体后释放出λ干扰素,会降低 IL-1β对 PCT上调作用,对比细菌或真菌感染者,病毒感染者 PCT 浓度较低。
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人体后释放出内毒素(LPS)、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可促进 PCT 分泌。
与革兰阳性菌(或真菌)进行比较,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者 PCT 数值明显升高,PCT 浓度 10 ng/mL 作为评估患者有无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临界参考值。
PCT(降钙素原)测定及临床意义各临床科室:我院检验科已经开展了PCT(降钙素原)测定,为了大家能更好的使用该指标,PCT可以指导抗生素的使用,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现将其主要临床意义及使用方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降钙素原(PCT)是一种用于细菌感染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监控及预后判断的具有创新意义的诊断指标。
当发生严重细菌感染和脓毒症时,血浆PCT异常升高,3~6h即可测得,6~12h达高峰,2~3天恢复正常。
广泛用于ICU 病房、血液科、肿瘤科、儿科、早产儿及新生儿监护室、外科、内科、器官移植科、急诊科、介入诊断和治疗实验室等。
临床应用简介:1.对细菌性炎症疾病及不明原因发烧的鉴别诊断2.对胆源性与细菌感染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3.对新生儿及儿童的细菌性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4.对急性器官排斥反应与移植后感染的鉴别诊断5.对伴有急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6.对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7.大手术后感染的常规诊断和监测8.监测多发性损伤病人的感染9.对泌尿系统感染的检测10.ICU病人的应用作为系统性细菌感染及脓毒症的早期“预警”诊断作为对系统性细菌感染及脓毒症治疗过程的监测及判断预后11.对抗生素治疗效果的监测PCT检测在不同临床科系的应用1.血液肿瘤科对因接受化疗或骨髓移植而引起的免疫抑制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来说,严重的感染是致命的并发症,化疗期间有多种原因引起发热。
发热通常是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的症状,但有时是治疗过程中对药物的反应。
肿瘤细胞溶解引起的发热较常见,大多数病例的发热源仍不清楚。
PCT有助于对细菌和真菌引起的系统性感染作出明确的诊断。
即使是化疗患者,PCT对是否有败血症感染也能作出可靠的检测和评估。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常常缺乏炎症的特异性症状。
PCT在免疫抑制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中的表现与无免疫抑制患者中观察的结果相似。
其诊断价值已明显优于CRP和细胞因子。
降钙素原(PCT)检测及临床意义一、概述:PCT是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由11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3 KD的糖蛋白.PCT的半衰期为25—30小时,在体外稳定性很好。
健康人血浆PCT含量极低.PCT选择性地对系统性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及寄生虫感染有反应,而对无菌性炎症和病毒感染无反应或仅有轻度反应.许多学者研究发现,全身性细菌、真菌和寄生虫感染时,PCT水平异常增高,增高的程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在全身性细菌感染和脓毒症辅助鉴别诊断、预后判断、疗效观察等方面有很高的临床价值.PCT水平的监测,对于严重威胁生命的感染性疾病过程和跟踪治疗方案是很有用的,PCT浓度的升高标志着炎症反应正在进行中,使用足够的抗生素、炎症灶清除术治疗等,PCT值下降,证明治疗方案正确,预后良好,反之改变治疗方案.PCT为所有不知病因的炎症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与支持,如细菌性与毒素性的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鉴别;胆源性与毒素性胰腺炎的鉴别;细菌性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微生物诱导的发热与非细菌性发热的鉴别,特别是发热待查(FOU)的诊断,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失调与免疫抑制条件下的急性细菌感染的鉴别,发热的病因的鉴别,如在肿瘤患者中被肿瘤溶解物或化疗诱导与细菌、真菌或其他感染病因区别,早期诊断新生儿和婴儿全身性细菌感染与败血症引起的急性发热;术后常规,包括术后感染预警及用药监测,术后切除感染灶(如腹膜炎、软组织感染)后的治疗指导,监测腹膜炎、吻合口漏和无典型腹部症状的疾病过程;器官移植后的监测,移植前排除急性细菌或其他感染,鉴别急性器官排斥、急性病毒、细菌与真菌感染;长期在ICU的患者及长期机械通气患者的监测,监测疾病过程及指导治疗;监测高危患者,早期获得有关并发症和内环境衰退的信息。
许多临床研究证明,PCT在不同医学领域对诊断和指导治疗有很高的价值,与目前所应用的诊断指标相比,PCT在鉴别诊断和控制感染及严重炎症方面提供了额外的信息.随着临床实践性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数据的不断积累,PCT 作为一个全身性细菌感染和脓毒症辅助和鉴别诊断的常规指标将成为共识,并将得到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