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临沧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doc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61
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正文:----------------------------------------------------------------------------------------------------------------------------------------------------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临政办发〔2016〕84号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为加快全市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市防涝能力,保护和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16〕6号)精神,结合临沧实际,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牢固树立城市低影响开发理念,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要求,坚持“示范先行、四周辐射、点线成面、全面覆盖”的工作思路,通过科学规划和统筹建设城市水系统、园林绿地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建筑与小区系统,改变以快排为主的雨水处理方式,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实现雨水源头分散、原位收集、自然净化、就近利用或回补地下水、慢排缓释的目标,消除城市雨季内涝、旱季缺水的顽疾,削减城市径流污染,促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构建山、泉、湖、河、城相融合的城市水生态系统,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二、目标任务2016年,10月底前编制完成全市8县(区)城市和孟定新城海绵城市建设3年滚动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
其中:临沧中心城区(临翔区),在6月底前完成专项规划和滚动规划、年度建设计划,11月底前启动项目建设。
2017年,全市8县(区)城市和孟定新城全面启动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临沧中心城(临翔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申报国家、省建设试点,努力争取国家、省的专项资金支持。
临沧市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文本(送审稿)临沧市云县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七月目 录前 言 (1)第一章 规划背景 (3)第一节区域概况 (3)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7)第三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2)第四节未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5)第二章 规划目标 (18)第一节指导原则 (18)第二节规划目标 (19)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22)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2)第二节土地利用总体布局调整 (23)第四章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29)第一节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29)第二节严格控制耕地流失 (29)第三节加大补充耕地力度 (30)第四节严格保护基本农田 (31)第五章 建设用地调控和用地安排 (33)第一节城镇村建设用地规划 (33)第二节基础设施及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 (35)第三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7)第六章 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41)第一节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总体目标 (41)第二节土地利用生态分区 (42)第三节积极开展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44)第七章 土地整治安排 (45)第一节土地整治总体安排 (45)第二节土地整治的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工程) (45)第三节土地整理开发复垦管理措施 (50)第八章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 (52)第九章 土地用途分区管制 (55)第十章 乡(镇)土地利用控制 (60)第十一章 近期规划 (63)第一节近期主要用地的规划指标 (63)第二节近期土地利用重点 (64)第十二章 规划实施措施 (65)第一节法律措施 (65)第二节行政措施 (65)第三节经济措施 (67)第四节技术措施 (68)第五节社会措施 (68)附表 (70)附表1云县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表 (70)附表2云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71)附表3云县各乡(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 (72)附表4云县耕地保有量变化情况表 (73)附表5云县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74)附表6云县各乡(镇)规划控制指标表 (79)附表7云县各乡(镇)基本农田调整分析表 (80)附表8云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表 (81)前 言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县级规划)是落实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上级规划)和指导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下级规划)编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统筹协调和合理安排各区域、各业、各类用地,落实土地用途管制,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规划。
临沧“十二五”发展规划在云南省实施建设中国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这一国家战略背景下,临沧要建设成为中国面向缅甸开放合作的先行试验区。
目标定位《纲要》在指导思想中提出了临沧发展的五个定位———“两区、两基地、一屏障”。
临沧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次全会和市委二届十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现代化进程,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打牢基础,改善民生,把临沧建设成为中国面向缅甸开放合作的先行试验区,边境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富裕幸福的示范区,特色优质农产品产业化基地,新能源、新材料开发利用基地,滇西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中国面向缅甸开放合作的先行试验区。
临沧与缅甸边境接壤290.791公里,是陆地上与缅甸边境接壤最长的州市之一。
要抓住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战略机遇,发挥边境口岸优势,加强与缅甸的开放与合作,把临沧建设成为面向缅甸开放合作的先行试验区。
边境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富裕幸福的示范区。
临沧集边疆、山区、少数民族、贫困于一体。
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群众生活还不富裕。
民族团结、睦邻友好、和谐稳定、加快发展是边疆人民的强烈愿望。
要努力让人民群众收入普遍较快增长,生活更加富裕,边防更加巩固。
把临沧建设成为边境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富裕幸福的示范区。
特色优质农产品产业化基地。
临沧是农业大市,有发展壮大特色优质农产品产业化独特的地理、自然气候优势。
要继续做大做强蔗糖、茶叶、橡胶、核桃、烤烟、畜牧、澳洲坚果、蚕桑、咖啡等特色优质农产品产业,通过发展壮大特色优质农产品产业来解决人民群众的增收问题,把临沧建设成为特色优质农产品产业化基地。
新能源、新材料开发利用基地。
要利用临沧的特殊资源禀赋和资源条件,加快发展水电、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单晶硅、高纯铅锌、特种铜合金、高效太阳电池用锗单晶、新兴墙体材料等新材料产业,把临沧建成新能源、新材料开发利用基地。
云南省临沧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文本图集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云南省临沧市人民政府2011年6月项目名称:云南省临沧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委托单位:临沧市人民政府编制单位: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081153)甲级协编单位:临沧市建设局院长:张京祥教授、注册规划师总规划师:朱喜钢教授、注册规划师顾问:崔功豪教授、注册规划师项目负责人:曹荣林教授、注册规划师曹建丰注册规划师项目组成员:戚红年注册规划师戴军注册规划师吴未副教授姚广峰工程师马斯伟规划师范宁规划师程寅助理规划师吴鹏助理规划师孙文军助理规划师郭伟助理规划师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2)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8)第一节市域城镇化发展战略 (8)第二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8)第三节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11)第四节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12)第五节市域社会设施规划 (14)第六节市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空间管制规划 (15)第七节市域综合防灾规划 (18)第八节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19)第四章城市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 (21)第五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23)第六章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布局 (24)第七章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26)第一节居住用地规划 (26)第二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27)第三节工业与仓储物流用地规划 (29)第四节其他用地规划 (29)第八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29)第九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与水系规划 (32)第十章中心城区景观风貌规划 (35)第十一章中心城区市政工程规划 (36)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36)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37)第三节供电工程规划 (38)第四节电信、广电与邮政规划 (38)第五节燃气规划 (38)第六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39)第十二章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40)第十三章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41)第十四章土地使用控制规划 (44)第一节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导则 (44)第二节城市“五线”规划控制 (45)第十五章中心城区旧城更新改造规划 (47)第十六章城市分期发展指引 (48)第一节近中期建设规划 (48)第二节远景规划构想 (49)第十七章规划实施的措施与建议 (49)第十八章附则 (49)图件目录图1 区位分析图一图2 区位分析图二图3 市域城镇分布与交通现状图图4 市域城镇规模结构规划图图5 市域城镇职能等级结构规划图图6 市域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图图7 市域交通规划图图8 市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图图9 市域重大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图图10 市域生态功能区划图图11 市域旅游规划布局图图12 城市规划区范围及中心城区增长边界图图13 城市规划区空间布局规划图图14 城市规划区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图图15 城市规划区“四区”划定图16 中心城区土地使用现状图图16-1 临沧主城区土地使用现状图图17 中心城区用地评价图图18 中心城区空间管制规划图图19 中心城区总体布局方案构思图图20 中心城区规划结构分析图图21 中心城区土地使用规划图图21-1 临沧主城区土地使用规划图图21-2 昔本-博尚城市片区土地使用规划图图22 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规划图图22-1 临翔主城区道路交通规划图图22-2 昔本-博尚城市片区道路交通规划图图23 中心城区公交及交通设施规划图图24 中心城区居住用地及住房建设规划图图25 中心城区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图图26 中心城区工业及仓储用地规划图图27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图图28 中心城区景观风貌规划图图29 中心城区市政设施现状图图30 中心城区市政公用设施布局图图31 中心城区给水工程规划图图32 中心城区污水工程规划图图33 中心城区雨水工程规划图图34 中心城区供电工程规划图图35 中心城区通讯工程规划图图36 中心城区燃气工程规划图图37 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图图38 中心城区环卫设施规划图图39 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图图40 中心城区开发强度分区图图41 中心城区“五线”控制图图42 旧城区综合改造规划图图43 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图图44 中心城区远景发展构想图第一章总则第 1 条规划修编目的为适应临沧市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协调城市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提升临沧市的综合竞争力,满足临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需要,特编制新一轮《临沧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以下简称为本规划)。
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沧市深化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3.07.04•【字号】临政办发〔2023〕37号•【施行日期】2023.07.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沧市深化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临沧市深化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3年7月4日临沧市深化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推进质量强市建设的有关部署要求,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全面提升临沧市质量总体水平,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深化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云政办发〔2023〕12号),结合临沧市质量工作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推动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培育壮大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全力稳经济、增动能、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着力推进临沧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到2025年,全市经济社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96%,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5%以上,城镇新建建筑绿色建筑占比达到100%。
品牌建设取得较大进展,质量基础设施更加高效,质量强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二、主要工作任务(一)推动民生消费产品提档升级1.保障特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沧市第一批城乡规划督察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 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沧市第一批城乡规划督察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临沧市第一批城乡规划督察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6月22日临沧市第一批城乡规划督察工作方案为维护城乡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健全城乡规划监督体制,强化城乡规划监督检查,形成快速反馈、有效监督和及时处理违反城乡规划行为的监督机制,根据《城乡规划法》、《云南省城乡规划条例》、《云南省城乡规划督察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此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一)组织机构。
1.组织领导。
全市城乡规划督察工作由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统一组织领导。
市人民政府成立临沧市城乡规划督察工作领导小组,由市人民政府分管城乡规划工作副市长担任组长,市人民政府联系城乡规划工作副秘书长任副组长,市监察局、市城乡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市城乡规划督察员办公室(以下简称“市督察员办”),市督察员办同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负责市级城乡规划督察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
2.督察员聘用及派驻。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第一批城乡规划督察工作共聘用督察员10人,聘期为2年,自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止。
督察员派驻实行相对分工、整体协作的方式,1名专职督察员派驻市督察员办,9名兼职督察员派驻8县(区)及孟定镇(详见附件1)。
滇西城市群规划2011—2030年公示稿(上)作者:来源:云南房网添加日期:11年11月30日第一章总则在全球化迅速发展、以区域(城市群)为单元的竞争日益激烈。
在我国经济面临转型、对外扩大开放的战略背景下,滇西地区作为我国西部极具发展特色与潜力的地区之一,同时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滇西地区的发展应站在国家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高度,从加快推进我省重要桥头堡建设的角度,明确滇西城市群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的职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滇西区域各城市之间的协调合作,最终实现滇西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为了更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协调好区域发展的各种关系,科学合理布局生产力,促进滇西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及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划.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依据、原则第一条规划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扩大对外开放力度,深化改革力度;整合区域资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滇西特色的发展模式,走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保护集约利用资源、能源,保护好自然、人文环境。
第二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和审批办法(4)《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5)《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6)《云南省社会与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7)省政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滇西各州市相关政府文件第三条规划期限滇西城市群规期限为2011-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2-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16-2030年,远景为2030年以后。
第四条规划范围本次滇西城市群规划的范围本次城市群规划范围涵盖大理、德宏、保山三个州市级行政区及怒江两个县级行政区(泸水、兰坪)。
国土面积合计68015 km2,共包含252个城镇单元,其中5个街道办事处、122个城镇、125个乡集镇.本次规划分为两个层次。
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沧市“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6.02•【字号】临政办发〔2022〕50号•【施行日期】2022.06.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医疗保险正文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沧市“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的通知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临沧市“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6月2日临沧市“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
享有医疗保障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人人享有医疗保障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临沧市“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是临沧市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期。
本规划围绕建立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为总目标,以建设公平医保、法治医保、安全医保、智慧医保、协同医保为抓手,在“健康中国”与“健康云南”的战略决策部署指引下,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云南省“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临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共临沧市委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沧市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临发〔2021〕15号)等要求编制,是临沧市医疗保障领域第一个五年规划,规划期为2021年—2025年,展望2035年,是未来五年指导全市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
第一章规划背景临沧市自2000年启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来,经过20余年探索实践,蹚出一条符合临沧实际的医保之路。
2000年,制定出台《临沧地区城镇职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实施方案(试行)》,正式启动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云南省临沧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文本图集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云南省临沧市人民政府2011年6月项目名称:云南省临沧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委托单位:临沧市人民政府编制单位: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081153)甲级协编单位:临沧市建设局院长:张京祥教授、注册规划师总规划师:朱喜钢教授、注册规划师顾问:崔功豪教授、注册规划师项目负责人:曹荣林教授、注册规划师曹建丰注册规划师项目组成员:戚红年注册规划师戴军注册规划师吴未副教授姚广峰工程师马斯伟规划师范宁规划师程寅助理规划师吴鹏助理规划师孙文军助理规划师郭伟助理规划师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2)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8)第一节市域城镇化发展战略 (8)第二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8)第三节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11)第四节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12)第五节市域社会设施规划 (14)第六节市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空间管制规划 (15)第七节市域综合防灾规划 (18)第八节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19)第四章城市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 (21)第五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24)第六章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布局 (24)第七章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26)第一节居住用地规划 (27)第二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28)第三节工业与仓储物流用地规划 (30)第四节其他用地规划 (30)第八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30)第九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与水系规划 (33)第十章中心城区景观风貌规划 (36)第十一章中心城区市政工程规划 (38)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38)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39)第三节供电工程规划 (39)第四节电信、广电与邮政规划 (40)第五节燃气规划 (40)第六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41)第十二章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41)第十三章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43)第十四章土地使用控制规划 (46)第一节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导则 (46)第二节城市“五线”规划控制 (48)第十五章中心城区旧城更新改造规划 (49)第十六章城市分期发展指引 (50)第一节近中期建设规划 (50)第二节远景规划构想 (51)第十七章规划实施的措施与建议 (52)第十八章附则 (52)图件目录图1 区位分析图一图2 区位分析图二图3 市域城镇分布与交通现状图图4 市域城镇规模结构规划图图5 市域城镇职能等级结构规划图图6 市域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图图7 市域交通规划图图8 市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图图9 市域重大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图图10 市域生态功能区划图图11 市域旅游规划布局图图12 城市规划区范围及中心城区增长边界图图13 城市规划区空间布局规划图图14 城市规划区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图图15 城市规划区“四区”划定图16 中心城区土地使用现状图图16-1 临沧主城区土地使用现状图图17 中心城区用地评价图图18 中心城区空间管制规划图图19 中心城区总体布局方案构思图图20 中心城区规划结构分析图图21 中心城区土地使用规划图图21-1 临沧主城区土地使用规划图图21-2 昔本-博尚城市片区土地使用规划图图22 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规划图图22-1 临翔主城区道路交通规划图图22-2 昔本-博尚城市片区道路交通规划图图23 中心城区公交及交通设施规划图图24 中心城区居住用地及住房建设规划图图25 中心城区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图图26 中心城区工业及仓储用地规划图图27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图图28 中心城区景观风貌规划图图29 中心城区市政设施现状图图30 中心城区市政公用设施布局图图31 中心城区给水工程规划图图32 中心城区污水工程规划图图33 中心城区雨水工程规划图图34 中心城区供电工程规划图图35 中心城区通讯工程规划图图36 中心城区燃气工程规划图图37 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图图38 中心城区环卫设施规划图图39 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图图40 中心城区开发强度分区图图41 中心城区“五线”控制图图42 旧城区综合改造规划图图43 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图图44 中心城区远景发展构想图第一章总则第 1 条规划修编目的为适应临沧市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协调城市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提升临沧市的综合竞争力,满足临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需要,特编制新一轮《临沧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以下简称为本规划)。
第 2 条规划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市全面可持续发展;集约、节约使用土地,促进空间布局模式由分散走向紧凑集中;突出不同阶段的发展重点,明确近期发展任务和远期发展要求;尊重城市自然生态环境,走低碳化城市发展之路,建成最佳宜居城市;挖掘城市特色,坚持以佤文化为主的多民族文化、茶文化、边疆文化等为重点,作为城市文化支撑与传承的核心,促进临沧城市不断发展壮大。
第 3 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6.4;5.《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住建部令[2010]3号;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7.《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10;8.《云南省城乡规划条例》;9.《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2030)》;10.《云南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草案)》;11.云南省住建厅《关于同意修编临沧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云建规函[2008]7号;12.《临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0;13.《临沧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0.11;14.《临沧县城总体规划(1997-2015)》,1997;15.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等。
第 4 条规划编制重点1.明确城市性质定位;2.确定合理的城市规模;3.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形态;4.构筑通畅的综合交通体系;5.强调完善的设施配套。
第 5 条规划范围本次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分2个层次,即市域和城市。
其中城市包括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
市域土地面积24469平方公里,包括临翔区、云县、凤庆县、永德县、镇康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等一区七县、77个乡镇(街道)。
城市规划区范围为临翔区全部行政辖区范围,辖凤翔街道、忙畔街道、博尚镇、蚂蚁堆乡、章驮乡、南美拉古族乡、圈内乡、马台乡、邦东乡、平村彝族傣族乡等2个街道办事处1镇7乡。
辖区总面积2652平方公里。
规划的中心城区即中心城市增长边界范围,包括临沧主城区、昔本片区、博尚片区和勐托备用片区,规划总面积90平方公里。
其中临翔主城区40平方公里,昔本片区11平方公里,博尚片区17平方公里,勐托备用片区22平方公里。
第 6 条规划期限近期:2010—2015年;远期:2016—2030年;远景:自2030年以后,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与《临沧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对接,增加中期2020年相关内容。
第 7 条强制性内容文本中下划线加粗的内容为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第二章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第 8 条市域发展战略定位临沧市发展战略定位为“一佤三区三地”,即:世界佤乡;面向缅甸、西南开放合作的先行试验区,边境地区实践包容性增长的示范区,滇西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国际性亚热带民族风情旅游胜地,全国著名的以茶为龙头的亚热带特色农林产品产业化基地,以新能源、新材料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新兴产业基地。
第 9 条市域发展战略目标经济发展更具活力、文化特色更加鲜明、人居环境更为优美、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社会更加和谐安定的现代边境和谐城市;中国及云南省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的重要前沿窗口;云南省域及滇西城镇群的重要增长极;到2020年,与全省同步实现小康社会,203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具体发展指标见表2-1。
表2-1 临沧市发展指标体系汇总表说明:(1)规划从城市总体规划的角度出发,选取了相关指标体系,与临沧市“十二五”规划的指标项有所不同;(2)本表的控制型指标相当于临沧市“十二五”规划中的约束性指标,引导型指标相当于临沧市“十二五”规划的预期和导向性指标;(3)规划根据临沧市“十二五”规划,对2015年的临沧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市域总人口规模等主要指标进行了对接。
第 10 条市域发展战略实施措施1.加强通道建设,构建面向西南开放合作的新支点临沧应积极发挥其位于国际大通道之一泛亚新线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沟通南北向城镇与经济发展带和沿边城镇与经济发展带,打通对外以及与核心城市联系的通道,通过跨境合作综合开发,形成面向西南开放合作的新支点。
2.发挥资源禀赋,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城镇化进程积极发展以城镇为依托的非农产业和产业集群,重点扶持培育若干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引进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以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为基点,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水平提高,促进城镇化进程。
3.加强中心城市建设,培育增长极,逐步形成城镇群加强中心城市建设,打造成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重要枢纽和商贸、旅游、物流集散中心;培育云凤和孟定两个增长极,云凤与中心城市共同构成“翔云凤”城镇带,增强临沧在更大区域范围的综合竞争力。
4.加强与周边城市尤其是昆明的联系和协作,形成区域网络发展格局依托规划高速和铁路等交通干线,密切与保山、大理、玉溪、普洱、景洪等省内城市尤其是省会昆明,以及缅甸腊戌和曼德勒等邻国城市的产业协作关系,积极参与产业合作及技术、信息交流,形成良好的区域合作网络,使临沧成为西南边境融通境内外的交通枢纽和经济增长极核。
5.创新体制机制,健全保障体系,实现包容性增长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紧紧围绕发展目标开展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的措施和行动,以此增强发展活力。
建立就业保障体系,建立城乡医疗和社会服务体系,建立教育保障体系。
第 11 条产业发展战略1.整体:构筑特色产业园区以中心城区为依托,迅速提升城市的产业集聚和辐射能力;引导非农产业向市域重要工业园区或产业园区发展平台集聚,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实现产业和人口的同步转移,促进市域城镇化。
2.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农业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建设,重点发展市场潜力大、竞争力强的蔗糖、茶叶、烤烟、水果、咖啡、澳洲坚果等农业,加大农产品优质品牌的保护与开发力度,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绿色有机食品认证,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3.工业:壮大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蔗糖、制茶、酒及饮料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壮大水电、矿产、建材等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林产品加工、轻纺工业、绿色食品加工业、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承接发达地区转移的生态性产业,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将临沧建成全国著名的特色农林产品产业化基地和云南省以新能源、新材料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新兴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