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3江南
- 格式:ppt
- 大小:14.88 MB
- 文档页数:42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3篇)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课文原文篇一jiāng nán kě cǎi lián江南可采莲,lián yè hé tián tián莲叶何田田!yú xì lián yè jiān鱼戏莲叶间:yú xì lián yè dōng鱼戏莲叶东,yú xì lián yè xī鱼戏莲叶西,yú xì lián yè nán鱼戏莲叶南,yú xì lián yè běi鱼戏莲叶北。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教案篇二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诵读儿歌、古诗时,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同时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表演和观察读物中的图画等方式阅读。
本课内容浅显,课文插图形象传神,意境高远,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使人读起来心情愉快,便于陶冶儿童的审美情操。
本着“让学生得到大的发展”的原则,本教案设计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做到读诗字正腔圆,并能用儿童化的语言描绘情景,体会江南的景美物丰。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发挥想象,充分表演,调动各种感官,深入古诗情境,对古诗进行理解和再创造;而后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前准备1.(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制作荷叶、荷花、小鱼头饰。
(教师)2.(1)预习生字、新词。
(学生)(2)读熟课文。
(学生)(3)收集有关江南和荷花的图片或诗句。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1.启发谈话:同学们去过江南吗?你去过江南的哪些地方?(学生自由谈话,分享快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3 江南》1. 教材分析1.1 《江南》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课文,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
诗歌描绘了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写,展现出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和欢快的劳动场景。
课文简洁明快,语言质朴,富有节奏感,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朗读和学习。
1.2 从语文知识的角度来看,这篇课文主要让学生认识“江、南、可、采、莲、鱼、东、西、北、中”等生字,会写“可、东、西”等字。
同时,要让学生了解江南的地域特色,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初步背诵课文。
2. 学情分析2.1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学习,他们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们在幼儿园阶段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儿歌和故事,对有韵律的语言比较感兴趣。
2.2 在识字方面,他们已经有了一些基础,如认识简单的象形字,但对于字形复杂的生字可能会存在记忆困难。
在朗读方面,他们能够跟着老师模仿朗读,但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还需要不断地引导。
3. 教学目标3.1 知识与技能目标3.1.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江、南、可、采、莲、鱼、东、西、北、中”等生字,会写“可、东、西”等字,掌握生字的笔画顺序和字形结构。
3.1.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2 过程与方法目标3.2.1 通过游戏、图片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
3.2.2 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培养语感。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3.1 了解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采莲的欢乐场景,激发学生对江南的喜爱之情。
3.3.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4. 教学重难点4.1 教学重点4.1.1 识字写字。
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有限,“江、莲、北”等字的字形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准确记忆字形、读音和字义。
例如“江”字,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工”,可以通过展示长江的图片,让学生明白三点水表示与水有关,长江是一条很大的河流,像工人一样有力量,从而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和字义。
一年级上册《江南》课文一年级上册第3课《江南》,本诗歌出自《汉乐府》,是一篇充满了江南特色的文章。
这让我想起了白居易的那首描写江南的诗《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江南》课文如下: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注释: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
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
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
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鉴赏:这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采莲歌,全诗没有一字一句直接描写采莲人采莲时的愉快心情,而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将它们的欢乐之情充分透露了出来,仿佛亲耳听到和亲眼看见许多采莲男女的歌声和笑语声融成一片,许多小伙子和采莲姑娘们还在调情求爱。
首先,此歌起句“江南可采莲”,其中的“可”字已透露出消息。
莲花本来是大江南北湖泽沟塘中常见的人工栽培植物,可这位歌者(亦即诗中未露的男主人公)却偏要说“江南可采莲”,这是因为莲花栽培的地区虽然很广,但却以江南最盛;而江南采莲人大都是青年男女,尤以青年妇女为主;同时江南民风柔靡,青年男女在采莲时调情求爱之事极为常见,故盛行于南朝时期的民间情歌,在汉代的江南实际上就很流行。
在这类民间情歌中常用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
由此可见,此歌用的显然也是比兴、双关手法。
起句中的“采莲”,也含有寻欢求爱的意思。
由此可推知这位歌者乃是一个风流小生,他可能不是江南人,而是从外乡来到江南的。
小学一年级语文《江南》原文及教案教学材料处理要灵活。
教案不能写成教材的缩写,不能写成教材的提纲,也不能完全脱离教材自搞一套,那么应该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一年级语文《江南》原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语文《江南》原文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1、何:多么2、田田:莲叶长的茂盛相连的样子。
译文: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多么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鱼在莲叶的东边游戏,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鱼在莲叶的的南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一年级语文《江南》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识8个生字,会写其中的4个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借助拼音和课文插图,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借助拼音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初步具有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具:自制CAI光盘,课文放大彩图,生字卡片,画有小鱼、荷叶、东南西北图案的头饰。
学具: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过程一、利用CAI课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江南夏季的荷塘人们采莲和水中鱼儿戏游的情景。
(学生一边看画面、听音乐,一边想象)小朋友,看了刚才屏幕上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这个地方美吗?想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想不想到那里去游玩呢?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那里去游玩一番吧!板书课题。
学生借助拼音齐读课题两遍。
教师讲解:江南就是我国的长江以南一带,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的鱼米之乡。
二、初读课文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地轻声读课文。
要求:先读读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特别要读准生字的音。
2、数一数,课文共有几行,是由几句话组成的。
3、检查自读情况。
问: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抽几个同学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用“•”画出生字,教师抽查。
部编版小学语文《江南》课文原文及赏析
《江南》课文原文: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赏析:
《江南》是古代汉乐府中的一首采莲歌,全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生动活泼的鱼戏莲叶的画面。
首先,诗的开头“江南可采莲”一句,简洁明快地将读者带入了江南的莲塘风光中。
"可采莲"不仅表明了时节,也暗示了人们与自然的和谐互动。
接着,“莲叶何田田”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莲叶繁茂、密集的景象。
"田田"一词,既描绘了莲叶的形态,又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然后,“鱼戏莲叶间”至“鱼戏莲叶北”四句,通过鱼在莲叶间的游动,展现了生动活泼的自然生态。
诗人巧妙地运用方位词,使得画面具有动态感,仿佛能看到鱼儿在莲叶间自由穿梭的情景。
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田园诗意。
它以采莲和鱼戏为线索,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和谐与生机,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同时,这首诗也寓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一年级课文3:江南知识点《一年级课文 3:江南知识点》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课文《江南》是他们学习语文的重要一步。
这篇课文不仅充满了优美的词句,还蕴含着丰富的知识。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江南》这篇课文的知识点。
一、课文背景《江南》是一首汉代的乐府诗,乐府是古代设立的音乐机构,负责采集和整理民间歌谣以及文人的诗赋。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采莲时的优美景象和欢乐的劳动场面。
二、生字学习1、会认的字“江”:左右结构,三点水旁,与水有关,如江水、江河。
“南”:上下结构,十字底,方向词,南方、南面。
“可”:独体字,口字部,可爱、可以。
“采”:上下结构,爪字头,采摘、采花。
“莲”:上下结构,草字头,莲花、莲叶。
“鱼”:独体字,鱼字部,小鱼、鱼儿。
“东”:独体字,撇折加竖钩,东西、东方。
“西”:独体字,横加一个“儿”字,西边、西方。
2、会写的字“可”:注意笔顺,横、竖、横折、横、竖钩。
“东”:第二笔是撇折,不要写成竖折。
“西”:第五笔是竖弯,不要写成竖弯钩。
三、词语理解1、江南:长江以南的地区,这里指的是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区,是水乡泽国,风景优美。
2、莲叶:莲的叶子。
莲是一种水生植物,叶子大而圆。
3、田田:形容荷叶茂盛相连的样子。
4、鱼戏:鱼儿嬉戏玩耍。
5、间:这里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四、诗句解析“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这两句诗直接点明了江南是采莲的好地方,莲叶长得十分茂盛。
“田田”一词形象地描绘出了莲叶挨挨挤挤、层层叠叠的样子,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望无际的碧绿荷叶。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几句诗通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生动地展现了鱼儿在莲叶间自由自在穿梭游动的欢快场景,充满了童趣。
五、课文主题这首诗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写,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和人们采莲时的欢乐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
六、朗诵技巧1、读准字音,注意声调的高低变化。
2、语速适中,要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导语】《江南》是⼀⾸汉代乐府诗。
这是⼀⾸歌唱江南劳动⼈民采莲时愉快情景的民歌。
前三句点明采莲季节、场合,地点;后四句描述鱼⼉嬉戏的场景。
全诗使⽤⽐喻和反复的修辞⼿法,写出了江南采莲时的优美意境。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江南》原⽂及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原⽂】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 1、何:多么 2、⽥⽥:莲叶长的茂盛相连的样⼦。
译⽂: 江南⽔上可以采莲,莲叶多么茂盛,鱼⼉在莲叶间嬉戏。
鱼在莲叶的东边游戏,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鱼在莲叶的的南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教案】 教学⽬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和背诵课⽂。
2、复习巩固汉语拼⾳,认识8个⽣字,会写其中的4个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乡的美景。
培养学⽣热爱⼤⾃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借助拼⾳和课⽂插图,正确、流利地朗读课⽂并背诵课⽂,借助拼⾳认识8个⽣字,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 初步具有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具、学具 教具: ⾃制CAI光盘,课⽂放⼤彩图,⽣字卡⽚,画有⼩鱼、荷叶、东南西北图案的头饰。
学具: ⽣字卡⽚。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利⽤CAI课件创设情境导⼊新课 多媒体显⽰江南夏季的荷塘⼈们采莲和⽔中鱼⼉戏游的情景。
(学⽣⼀边看画⾯、听⾳乐,⼀边想象) ⼩朋友,看了刚才屏幕上的画⾯,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这个地⽅美吗?想知道那是什么地⽅吗?想不想到那⾥去游玩呢?今天,⽼师就带你们到那⾥去游玩⼀番吧!板书课题。
学⽣借助拼⾳齐读课题两遍。
教师讲解:江南就是我国的长江以南⼀带,那⾥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的鱼⽶之乡。
⼆、初读课⽂ 1、借助汉语拼⾳⾃由地轻声读课⽂。
要求:先读读拼⾳,再看看下⾯的字,遇到难读的字多读⼏遍,特别要读准⽣字的⾳。
2、数⼀数,课⽂共有⼏⾏,是由⼏句话组成的。
3、检查⾃读情况。
一年级上课文3江南《一年级上课文 3 江南》小朋友们,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很有趣的课文——《江南》。
江南可真是个美丽的好地方!那里有着大片大片的池塘,一到夏天,池塘里的景色可迷人啦。
在江南,荷叶长得特别茂盛。
你看,那一片片荷叶挨挨挤挤的,就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
它们有的高高地挺立在水面上,有的轻轻地贴在水面上,随着微风轻轻摆动。
在这些挨挨挤挤的荷叶当中,盛开着一朵朵美丽的荷花。
荷花的颜色可多了,有粉色的,有白色的,还有淡紫色的。
它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这时候,小鱼小虾们也来凑热闹啦!它们在荷叶下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躲在荷叶下面捉迷藏,一会儿又跃出水面,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水花。
江南的人们也很勤劳。
他们有的在池塘里采莲,有的在岸边捕鱼,还有的在田间劳作。
采莲的姑娘们划着小船,唱着欢快的歌儿,手不停地采摘着莲蓬。
那一个个莲蓬就像一个个小铃铛,装满了小船。
小朋友们,想象一下,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天边的晚霞映红了整个池塘,那景色该有多美啊!荷叶、荷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小鱼小虾在水中欢快地嬉戏,采莲的人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唱着歌回家。
这就是江南,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
江南的美景让人陶醉,江南的物产也很丰富。
除了莲蓬,还有莲藕、菱角等等。
这些都是大自然送给江南人们的礼物。
咱们再来说说江南的天气。
江南的夏天比较炎热,但是因为有了这些池塘和荷叶,让人感觉也没有那么闷热了。
偶尔下一场小雨,雨滴落在荷叶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就像一首动听的乐曲。
小朋友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咱们是不是对江南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向往呢?希望有一天,咱们都能亲自去江南看一看,感受那里的美丽和独特魅力。
江南,这个美丽的地方,永远都有着让人着迷的风景和故事。
它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无论是碧绿的荷叶,娇艳的荷花,还是活泼的小鱼小虾,勤劳的人们,都构成了江南独特的风景。
一年级课文3:江南教案《一年级课文 3:江南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江、南”等 9 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 2 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 个字和竖钩、竖弯 2 个笔画。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和偏旁,会写生字和笔画。
2、教学难点感受江南的美丽,体会采莲的乐趣。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江南水乡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美丽的江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江南的古诗《江南》。
(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指认生字。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相读课文,纠正读音。
(三)识字教学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2、讲解生字的读音、结构和笔画。
3、利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例如:“江”,左右结构,三点水旁,右边是“工”,可以用“红”去掉绞丝旁换成三点水旁来记忆。
(四)理解课文1、结合插图,让学生说一说课文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教师讲解诗句的意思。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意思是江南可以采莲,莲叶多么茂盛。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意思是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鱼儿在莲叶东边嬉戏,鱼儿在莲叶西边嬉戏,鱼儿在莲叶南边嬉戏,鱼儿在莲叶北边嬉戏。
(五)朗读指导1、教师示范朗读,注意语速、语调、重音和停顿。
2、学生模仿教师朗读,教师进行指导。
3、让学生分组朗读、个别朗读,互相评价。
(六)背诵课文1、引导学生根据插图和诗句的顺序,背诵课文。
2、开展背诵比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七)书写指导1、出示“可、东、西”三个字,让学生观察字形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