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远期并发症的分类以及防治
- 格式:ppt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79
血液透析远期并发症防治和管理指终末期肾病患者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心脑血管并发症、感染、营养不良等。
(一)心脑血管并发症是透析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
包括左室肥厚、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外周血管病变、脑卒中等。
1.发病危险因素:除传统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吸烟、肥胖、高脂血症等外,还包括贫血、容量过负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骨矿物质代谢紊乱、氧化应激、慢性炎症、营养不良等尿毒症特有危险因素。
2.防治:关键在于充分透析、控制发病危险因素及定期心血管疾病评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其中充分透析、有效管理透析间期患者体重增长和血压、纠正贫血和高磷血症尤其关键。
3.管理(1)定期评估心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包括至少每2~4周评估1次干体重、容量控制和血压控制情况,每1~3个月评估1次血红蛋白、血钙和血磷、血白蛋白水平、血脂和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每3~6个月评估1次血iPTH、hsCRP和Kt/V或URR等。
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2)定期心血管并发症评估:每6~12个月应进行心脏和重要血管等影像学评估,包括心脏和血管彩超、X线或CT等检查。
(二)感染感染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第二位死因。
透析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合并糖尿病、使用临时血管通路、复用透析器、透析液或供液管路污染等因素,易发生感染。
主要是细菌感染及血源性传染疾病感染(如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等)。
细菌感染主要表现发热、寒战及感染部位症状(如咳嗽、咳痰等),治疗关键是应用有效抗生素治疗,此外营养补充及相关支持治疗非常重要。
血液透析患者的肝炎病毒感染与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透析操作不当、消毒不严格 (尤其复用透析器时)、输血等因素有关。
感染后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可出现纳差、恶心、黄疸等。
治疗应根据病毒复制程度、肝功能情况等决定,目标是抑制病毒复制,延缓肝病进展,防止肝硬化和肝癌发生,可采用干扰素或抗病毒化学药物治疗。
预防是关键,包括严格执行透析隔离制度和消毒制度、严格透析器复用程序、避免输血、注射乙肝疫苗等。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欧传厢一、血管通路并发症及预防措施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重要通路,如动静脉瘘或血管内置管。
通路问题是血液透析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血栓形成、感染、狭窄等,这些问题会影响透析的效果。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检查通路,避免使用受损的通路,注意通路的保养和清洁,避免感染。
血管通路是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必要手段,但是血管通路的建立和使用也会伴随一些并发症,包括:(1)感染:血管通路周围皮肤感染、血行感染等。
感染可导致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2)血管狭窄:长期使用血管通路可能会导致血管狭窄,影响血液流动,从而影响透析效果。
(3)血管瘤:血管通路过度使用后,血管可能会扩张形成血管瘤,从而影响透析治疗。
(4)凝血:血管通路周围的血液凝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透析治疗。
为预防这些并发症,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血管通路清洁:每次透析前,保持血管通路周围干净卫生,避免感染的发生。
(2)定期检查血管通路:定期检查血管通路的通畅性和血流速度,及时发现血管狭窄等异常情况,保证透析效果。
(3)避免过度使用血管通路:减少血管通路的使用频率和时间,避免血管瘤和凝血的发生。
(4)注意饮食和药物:透析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和药物的控制,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和不良食品对血管通路的影响。
(5)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及时发现血液问题,避免血液凝固的发生。
二、低血压并发症及预防措施低血压是血液透析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能会导致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透析前及透析过程中注意监测血压,调整透析液的温度和浓度,避免过多的液体和钠离子的丢失,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可以避免低血压的发生。
(1)避免长时间站立:长时间站立会促使血液往下流,导致低血压,所以要经常活动,休息一下。
(2)避免突然站起来:如果从坐位或躺位突然站起来,会导致血压骤降,引起眩晕和晕厥,因此应该缓慢起身。
(3)衣服不要过紧:过紧的衣服会阻碍血液循环,引起低血压。
透析常见并发症及应急预案透析是目前治疗慢性肾衰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然而,透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这些并发症需要我们关注和及时处理。
同时,为了应对这些并发症,制定应急预案也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透析常见的并发症以及相应的应急预案。
一、低血压1. 症状:头晕、乏力、出冷汗、面色苍白等。
2. 应急预案:- 停止超滤:停止超滤以补充血容量。
- 改变体位:将患者由卧位调整为坐位或下肢垂悬。
- 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滴注:通过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来增加血容量。
- 检查干体重:干体重过轻可能需要调整透析液浓度或透析时间。
- 调整透析治疗方案:适当减少超滤量、提前结束透析。
二、心血管并发症1. 症状: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心率快、血压升高等。
2. 应急预案:- 停止超滤:停止超滤以减轻心血管负荷。
- 给予硝酸甘油:可以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减轻心绞痛症状。
- 使用降压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使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
- 监测心电图:注意观察心电图的变化,如有需要及时进行抢救。
三、感染1. 症状:发热、寒战、感觉不适等。
2. 应急预案:- 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
- 及时处理故障:透析机发生故障时,及时联系技术人员进行处理,避免感染风险。
- 给予抗生素:根据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 隔离患者:如有需要,将感染患者隔离,避免传播给其他患者。
四、透析膜相关并发症1. 症状:发热、头痛、恶心、呕吐、低血压等。
2. 应急预案:- 停止透析:如果怀疑透析膜相关并发症,应及时停止透析。
- 给予抗过敏药物:如果症状为过敏反应,可以给予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
- 联系医护人员:向医护人员报告情况,并根据医嘱进行处理。
- 修复透析膜:需要将透析膜进行修复或更换,确保其正常运行。
- 严密观察患者: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避免出现其他并发症。
五、肌肉痉挛1. 症状:肌肉抽搐、麻木、手指或趾间跳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