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调查bu
- 格式:ppt
- 大小:865.50 KB
- 文档页数:55
一、抽样调查是什么?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显然,抽样调查虽然是非全面调查,但它的目的却在于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信息资料,因而,也可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
二、抽样调查有什么特点?1、按随机原则抽选样本;2、总体中每一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概率被抽中;3、可以用一定的概率来保证将误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三、具体的抽样调查方法有哪些?1、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也称为单纯随机抽样,是指从总体N个单位中任意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使每个可能的样本被抽中的概率相等的一种抽样方式。
简单随机抽样一般可采用掷硬币、掷骰子、抽签、查随机数表等办法抽取样本。
在统计调查中,由于总体单位较多,前三种方法较少采用,主要运用后一种方法。
按照样本抽选时每个单位是否允许被重复抽中,简单随机抽样可分为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两种。
在抽样调查中,特别是社会经济的抽样调查中,简单随机抽样一般是指不重复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是其它抽样方法的基础,因为它在理论上最容易处理,而且当总体单位数N不太大时,实施起来并不困难。
但在实际中,若N相当大时,简单随机抽样就不是很容易办到的。
首先它要求有一个包含全部N个单位的抽样框;其次用这种抽样得到的样本单位较为分散,调查不容易实施。
因此,在实际中直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并不多。
2、分层抽样分层抽样又称为分类抽样、或类型抽样,它首先是将总体的N 个单位分成互不交叉、互不重复的k个部分,我们称之为层;然后在每个层内分别抽选n1、n2、...... nk个样本,构成一个容量为个样本的一种抽样方式。
分层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是为了工作的方便和研究目的的需要;二是为了提高抽样的精度;三是为了在一定精度的要求下,减少样本的单位数以节约调查费用。
因此,分层抽样是应用上最为普遍的抽样技术之一。
按照各层之间的抽样比是否相同,分层抽样可分为等比例分层抽样与非等比例分层抽样两种。
抽样检验GB2828一、抽样检验的由来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军方采购军火时.在检验人员极度缺乏的情况下,为保证其大量购入军火的品质,专门组织一批优秀数理统计专家、依据数学统计理论,建立厂一套产品抽样检验模式。
满足战时的需要。
二、抽样检验的定义从群体中随机取样(抽取一部分).然后对该部分进行检验、把其结果与判定基准相比较、然后利用统计的方法.来判断群体的合格或不合格的检验过程。
三、基本概念及用语1.群体与样本。
群体就是提供被做为调查(或检查)的对象.或者称采取措施的对象。
也常称为批,群体(批)大小常以N表示,亦称批量N。
工序间、成品、进出库检验以及购入构验等经常组以整批的形式交付检验的。
不论是一件件的产品、还是散装料,一般都要组成批,而后提交检验,有些情形,中间产品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允许组成批以后再提交给下一道工序进行检验、但可采用连续抽样检验 (如每小时抽取1台产品进行检验的抽样方式。
样本就是指我们从群体中(或批中),抽取的部分个体。
抽取的样本数量常以n表示。
2.批的组成。
构成一个批的单位产品的生产条件应尽可能相同,即是应当由原、辅料相同,牛产员工变动不大生产时期大约相同等生产条件下生产的单位产品组成批。
此时.批的特性值只有随机波动.不会有较大的差别。
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抽取样品的方便及抽样品更具有代表性.从而使抽样检验更为有效,如果有证据表明,不同的机器设备、不同的操作者或不同批次的原材料等条件的变化对产品质量有明显的影响时,应当尽可能以同一机器设备、同一操作者或同—批次的原材料所生产的产品组成批,构成批的上述各种条件,通常很少能够同时满足。
如果想使它们都得到满足,往往需要把批分得比较小.这样品质一致而且容易追溯。
但这样做,会使检验工作量大大增加.反而不能达到抽样检验应有的经济效益、所以,除作产品品质时好时坏,波动较大.必须采用较小的批以保证批的合理外,当产品品质较稳定时〔比如生产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采用大批量是经济的、当然,在使用大批量时,应当考虑到仓库场地限制以及不合格批的返工等可能造成的困难。
抽样调查技术概述一、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抽样调查是以总体中的一部分样本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样本进行调查,从而推断总体的特征和参数的统计方法。
在抽样调查中,通过合理地选择样本,可以减少数据收集的成本和工作量,同时也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抽样调查的步骤抽样调查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调查目标和研究问题:在进行抽样调查之前,需要明确调查的目标和具体研究问题,以便制定合适的调查方案和样本设计。
2.确定总体和样本:根据调查的目标和研究问题,确定所要调查的总体,即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
然后根据总体的特征和参数,设计合适的样本规模和抽样方法。
3.抽样:按照设计好的样本规模和抽样方法,从总体中随机选择出符合条件的样本。
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等。
5.数据分析和推断: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和分析。
根据样本的调查结果,推断总体的特征和参数,包括平均数、比例、方差等。
6.结果解释和报告: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调查结果进行解释和解读,并将研究结果报告给相关人员或组织。
三、常用的抽样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使得每个个体被选入样本的概率相等。
简单随机抽样是最基础的抽样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2.系统抽样: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从总体中按顺序选择样本。
例如,每隔一定的间隔选择一个个体作为样本。
3.整群抽样:是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群体(或称为簇),然后随机选取部分群体作为样本。
整群抽样常用于调查地理区域性的问题。
4.分层抽样:是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层次,然后根据每个层次的特点选择样本。
分层抽样可以确保每个层次的特征得到足够的覆盖,提高了样本的代表性。
5.多阶段抽样:是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在每个阶段进行抽样。
多阶段抽样常用于总体很大或分布复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减少抽样层次降低抽样误差。
四、抽样调查的优缺点抽样调查作为一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具有以下一些优点:1.节约成本和时间:相比于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可以减少调查的成本和工作量,节约时间和人力资源。
抽样调查的名词解释抽样调查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见的一种数据收集方法。
它通过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然后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推断出整个群体的特征和规律。
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条件下,获取全面和真实的信息。
对于社会研究、市场调查、舆情分析等领域来说,抽样调查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有助于揭示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关联。
1. 抽样方法的选择抽样方法是抽样调查中的关键环节。
它决定了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
简单随机抽样是一种基本的抽样方法,通过将研究对象列入抽签或抽号,随机选取样本。
系统抽样是按照一定规则,如每隔一定间隔选取一个样本。
分层抽样是将研究对象按照某种特征分组,再从每个组中随机选取样本。
整群抽样是将群体划分为若干个群组,然后从中随机选取部分群组进行调查。
2. 抽样误差的控制抽样误差是指样本数据与目标总体的真实情况之间的差异。
在抽样调查中,如果样本容量足够大,且抽样方法随机且代表性好,那么抽样误差会相对较小。
然而,由于资源、时间等限制,完全消除抽样误差是不可能的。
因此,研究者需要在控制误差和成本之间进行权衡。
常见的控制抽样误差的方法有增加样本规模、选择更适合的抽样方法、提高调查问卷的设计质量等。
3. 抽样调查的优缺点抽样调查相比于全面调查的主要优点在于节约资源、时间和人力成本。
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可以推断出整个群体的特征和情况。
而全面调查则需要对整个群体进行调查,成本和时间消耗较大。
然而,抽样调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是抽样误差无法完全避免,样本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代表整个群体。
二是调查结果受到调查问卷设计、调查方式以及受访者个人主观因素等的影响。
因此,在抽样调查中应注意合理选择抽样方法,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4. 抽样调查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抽样调查在实际应用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市场调查中,通过对样本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进行分析,可以为企业的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抽样检验GB2828一、抽样检验的由来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军方采购军火时.在检验人员极度缺乏的情况下,为保证其大量购入军火的品质,专门组织一批优秀数理统计专家、依据数学统计理论,建立厂一套产品抽样检验模式。
满足战时的需要。
二、抽样检验的定义从群体中随机取样(抽取一部分).然后对该部分进行检验、把其结果与判定基准相比较、然后利用统计的方法.来判断群体的合格或不合格的检验过程。
三、基本概念及用语1.群体与样本。
群体就是提供被做为调查(或检查)的对象.或者称采取措施的对象。
也常称为批,群体(批)大小常以N表示,亦称批量N。
工序间、成品、进出库检验以及购入构验等经常组以整批的形式交付检验的。
不论是一件件的产品、还是散装料,一般都要组成批,而后提交检验,有些情形,中间产品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允许组成批以后再提交给下一道工序进行检验、但可采用连续抽样检验 (如每小时抽取1台产品进行检验的抽样方式。
样本就是指我们从群体中(或批中),抽取的部分个体。
抽取的样本数量常以n表示。
2.批的组成。
构成一个批的单位产品的生产条件应尽可能相同,即是应当由原、辅料相同,牛产员工变动不大生产时期大约相同等生产条件下生产的单位产品组成批。
此时.批的特性值只有随机波动.不会有较大的差别。
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抽取样品的方便及抽样品更具有代表性.从而使抽样检验更为有效,如果有证据表明,不同的机器设备、不同的操作者或不同批次的原材料等条件的变化对产品质量有明显的影响时,应当尽可能以同一机器设备、同一操作者或同—批次的原材料所生产的产品组成批,构成批的上述各种条件,通常很少能够同时满足。
如果想使它们都得到满足,往往需要把批分得比较小.这样品质一致而且容易追溯。
但这样做,会使检验工作量大大增加.反而不能达到抽样检验应有的经济效益、所以,除作产品品质时好时坏,波动较大.必须采用较小的批以保证批的合理外,当产品品质较稳定时〔比如生产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采用大批量是经济的、当然,在使用大批量时,应当考虑到仓库场地限制以及不合格批的返工等可能造成的困难。
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过程抽样调查是一种统计学方法,用于从总体(即研究对象的总体)中选择出一部分样本,以便通过样本的研究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是根据一些规则和程序从总体中选择样本,并根据样本的结果进行总体特征的推断。
1.确定研究目标和总体: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目标是什么,需要从哪个总体中获取数据。
总体可以是人群、组织或地域。
2.制定调查计划:制定调查计划是为了确定调查的具体内容、调查方式、调查对象和调查时间等。
调查计划应该充分考虑到研究目标和总体的特点。
3.确定抽样方法:抽样方法是选择样本的关键步骤,常用的抽样方法有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
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是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
4.确定样本容量:样本容量的确定要综合考虑总体大小、误差容限、置信水平等因素。
一般来说,样本容量越大,样本结果的可靠性越高。
6.数据处理和分析:收集到样本数据后,需要进行数据清洗、整理和归类等处理工作,然后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7.结果推断:根据样本数据的分析结果,可以推断总体的特征。
在进行结果推断时,要充分考虑误差和置信度,避免过度泛化或夸大研究结论。
8.结果报告:将最后的研究结果以报告或论文的形式呈现,向利益相关方传递研究成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抽样调查时,样本选择的随机性和代表性是关键因素。
通过合适的抽样方法和样本容量的选择,可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统计推断的准确性。
同时,调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保护调查对象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抽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市场调研、医学研究等领域。
通过抽样调查,研究人员可以从总体中获取有效的数据,减少成本和时间,同时也提高了研究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抽样调查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特点 抽样调查是⼀种⾮全⾯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部分单位进⾏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做出估计和推断的⼀种调查⽅法。
那么你对抽样调查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抽样调查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抽样调查的概念 抽样调查是根据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实际数据进⾏调查,并运⽤概率估计⽅法,根据样本数据推算总体相应的数量指标的⼀种统计分析⽅法。
抽样调查的特点 抽样调查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作为样本进⾏调查,据此推断有关总体的数字特征。
经济性好、实效性强、适应⾯⼴、准确性⾼ 抽样调查是根据部分实际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标志总量的⼀种统计调查⽅法,属于⾮全⾯调查的范畴。
它是按照科学的原理和计算,从若⼲单位组成的事物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单位来进⾏调查、观察,⽤所得到的调查标志的数据以代表总体,推断总体。
与其它调查⼀样,抽样调查也会遇到调查的误差和偏误问题。
通常抽样调查的误差有两种:⼀种是⼯作误差(也称登记误差或调查误差),⼀种是代表性误差(也称抽样误差)。
但是,抽样调查可以通过抽样设计,通过计算并采⽤⼀系列科学的⽅法,把代表性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另外,由于调查单位少,代表性强,所需调查⼈员少,⼯作误差⽐全⾯调查要⼩。
特别是在总体包括的调查单位较多的情况下,抽样调查结果的准确性⼀般⾼于全⾯调查。
因此,抽样调查的结果是⾮常可靠的。
抽样调查数据之所以能⽤来代表和推算总体,主要是因为抽样调查本⾝具有其它⾮全⾯调查所不具备的特点,主要是: (1)调查样本是按随机的原则抽取的,在总体中每⼀个单位被抽取的机会是均等的,因此,能够保证被抽中的单位在总体中的均匀分布,不致出现倾向性误差,代表性强。
(2)是以抽取的全部样本单位作为⼀个“代表团”,⽤整个“代表团”来代表总体。
⽽不是⽤随意挑选的个别单位代表总体。
(3)所抽选的调查样本数量,是根据调查误差的要求,经过科学的计算确定的,在调查样本的数量上有可靠的保证。
抽样调查方法有哪些_抽样调查主要方法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做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那么抽样调查方法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抽样调查可以分为两类,即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是按照随机原则进行抽样,不加主观因素,组成总体的每个单位都有被抽中的概率(非零概率),可以避免样本出现偏差,样本对总体有很强的代表*。
非概率抽样是按主观意向进行的抽样(非随机的),组成总体的很大部分单位没有被抽中的机会(零概率),使调查很容易出现倾向*偏差。
现代被广泛应用的抽样调查是概率抽样。
因此,现代的抽样调查是指概率抽样,其定义为:抽样调查,又称抽样推断,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的非全面调查方法。
它根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要求,按照随机原则,从若干单位组成的事物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单位来进行调查、观察,用所得到的调查标志的数据来推断总体。
抽样调查按抽样的组织形式划分,有以下几种主要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sps抽样)。
也就是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机地抽取调查单位。
特点是: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概率相等,样本的每个单位完全*,彼此之间无一定的关联*和排斥*。
简单随机抽样是其他各种抽样形式的基础。
通常只是在总体单位之间差异程度较小和数目较少时,才采用这种方法。
(2)等距抽样(也叫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sys抽样)。
是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志或次序排列成为图形或一览表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排队),然后按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本单位。
特点是:抽出的单位在总体中是均匀分布的,而且抽取的样本可少于纯随机抽样。
等距抽样既可以用同调查项目相关的标志排队,也可以用同调查项目无关的标志排队。
等距抽样是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多的方法,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支等调查,都是采用这种方式。
(3)类型抽样(也叫分层抽样,str抽样)。
就是将总体单位按其属*特征分成若干类型或层,然后在类型或层中随机抽取样本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