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的流通加工业务
- 格式:docx
- 大小:11.76 KB
- 文档页数:5
上海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的流通加工业务生鲜食品的加工制品是连锁超市吸引顾客、提高顾客光顾的一个重要品类,但同时也是物料损耗最大和人力消耗最多、销售成本较高的商品品类。
所以很多大型连锁超市通过生鲜食品的加工强化自身的竞争力。
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根据生鲜产品的不同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直接配送,这是所有具备常温配送条件的生鲜产品所采用的方式。
第二是转配,如生鲜商品和部分半成品由于保鲜要求较高,需要快速配送,所以这类产品配送过程中一般不存在储存程序,在收货之后紧接着就是分拣和配货等工序。
第三是鲜加工,对初级产品进行初级加工,制成品加工和前道工序加工,其中存在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储存工序。
第四是果配送,对多个果菜品项进行系统配送,功能包括:检测、分拣、包装,净菜、配菜加工等,以减少蔬果的损耗和减少店铺包装工作量等。
正因为生鲜食品加工具有上述特点,所以生鲜食品的加工配送历来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
生鲜食品大部分要冷藏,所以其周转期必须缩短;生鲜食品保质期短,所以消费者对生鲜食品的色泽又要求很高,因此必须周转快,同时生鲜食品加工还涉及配料、加工和成本等问题,所以生鲜食品经营即是超市经营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它能够体现超市的差异化和个性化的经营特点,是地方超市发展壮大的一个支柱,也是超市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一、上海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的基本情况上海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有限公司是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属公司,于1999年12月在闸北区合资注册成立的,注册资本500万元。
公司主营生鲜食品的加工、配送和贸易。
公司拥有资产总额近3亿元,是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现代化的生鲜加工配送企业,总占地面积22500㎡,建筑面积36000㎡,其中包括生产车间、冷库、配送场地、待发库、仓库、办公楼、生活楼等。
冷库容量8700吨,运输车辆46辆(其中24辆为制冷保温车)。
主要生产加工设备有:进口的包装机、封口机、流水线、灌装机、切片丝丁机、金属探测、称重、贴标、自动分拣打印一体机等共50余台(套)。
配送中心运营管理讲师:司徒开平一、订单处理物流是以信息流为统帅安排物资和资金的流动,因此,配送的第一步就是信息流的处理,只有接收到信息流的安排,物资才能发生移动。
订单处理是整个配送中心信息流的第一个关口,主要工作包括:接受订货、订单确认、制定订单号码、建立客户档案、存货查询及依订单分配存货、计算拣取的标准时间、依订单排定出货和拣货程序、分配后存货不足的处理、订单资料处理输出。
1.接受订货接受订货主要有两种方式:传统订货方式传统订货方式主要有业务员跑单接单、厂商补货、厂商巡视隔日送货、电话口头订货、传真订货、邮寄订单、客户自行取货七种方式。
这种订货方式成本较低,是大众化的订货方式。
电子订货方式电子订货是一种比较先进的订货方式,可以达到信息的及时、无衔接的沟通。
大型企业和配送中心联网后,由电子订货系统统一管理,就可以实现电子订货。
电子订货方式主要有定货簿与终端机配合、销售时点信息系统、订货应用系统三种方式。
2.订单确认订货信息到达以后,配送中心的订单处理员就要做订单确认,主要确认内容包括:订货数量及到货日期订货数量和到货日期是非常重要的,配送中心要检查库存是否有客户需要的货物品种和数量,以及是否有能力在规定的日期完成配送。
客户的信用一般情况下,配送中心都是先送货,然后按月结算货款,那么客户的信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配送中心可以把客户按照信用程度分成三个等级,等级最好的客户可以优先配送。
订单形式常见的订单形式有手工订单和电子订单两种。
订货价格订货价格是买卖双方都非常关心的内容。
加工内容加工内容和包装条件也是需要确认的内容。
如果以上内容都符合配送中心的要求,信息就会向后依次传递,完成配货;如果不符合配送中心的要求,信息在这个环节就被拦截住。
3.制定订单号码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订单,也为了使整个生产和物流过程更加顺畅,配送中心要对订单进行编码,这也是实现计算机管理的一个基本要求。
4.建立客户档案客户档案应该包括客户名称、信用等级、信用额度、付款条件、配送区域、财务账号、配送路径和地址、卸货点特性、是否具备装卸功能以及其他配送要求等。
《配送管理》试题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将分散的或小批量的物品集中起来,以便进行运输、配送的作业称为()。
A.集货B.分货C.存货D.流通2.供应商直接将商品放在车上,依次给各订货方送货,缺多少补多少的方式是()。
A.邮寄订单B.厂商巡货,隔日送货C.口头订货D.厂商补货3.如果订单批量大、货种多,可将订单分成多张拣选单,这些拣选单采用()的方法同时进行拣货。
A.并联拣选B.串联拣选C.封闭式拣选D.开放式拣选4.按规定的批量进行配送,但不严格确定时间,只是规定在一个指定的时间范围内配送称为()。
A.定时配送B.定量配送C.定时定量配送D.即时配送5.关于绩效评价,叙述正确的是()。
A.是按一定评价程序进行的定性分析B.仅针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价C.企业绩效评价工作周期是一年D.能调动各部门与人员的积极性6.不同的订单交易形态有()的订货处理方式。
A.相同B.不同C.没有区别D.差别不大7.在进行防潮包装时,不属于应注意事项的是()。
A.防潮阻隔性材料应具有平滑均一性,无针孔、沙眼、气泡、破裂现象。
B.尽量缩小货物的体积和防潮包装的总面积总体积。
C.采用悬浮式包装。
D.若产品有尖突部位,可能损伤防潮包装隔层,要预先采取包扎措施8.由配送中心向一个客户进行专门送货,这种情况一般是针对()。
A.需求紧急的客户B.需求平稳的客户C.临时客户D.优质的主要客户9.合理配载是提高运输工具()的一种有效形式。
A.装卸效率B.运输效率C.装载率D.实载率10.适合体积小且少量多样出货的货品其补货方式是()。
A.由货架保管区补货至流力货架的拣选区B.由地板堆叠保管区补货至地板堆叠拣选区C.由地板堆叠保管区补货至货架拣选区D.货架上层向货架下层的补货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但选对得1分)1.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分配送可分为()。
案例一库存茶叶的保管保养措施首先,茶叶必须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无日光照射,具备防潮、避光、隔热、防尘、防污染等防护措施的库房内,并要求进行密封。
其次,茶叶应专库储存,不得与其他物品混存、尤其严禁与药品、化妆品等有异味、有毒、有粉尘和含水量大的物品混存。
库房周围也要求无异味。
最后,一般库房温度应保持在15℃以下,相对湿度不超过65%。
案例二库存啤酒的质量控制措施首先,啤酒入库验收时外包装要求完好无损、封口严密,商标清晰;啤酒的色泽清亮,不能有沉淀物;内瓶壁无附着物;抽样检查具有正常的酒花香气,无酸、霉等异味。
其次,鲜啤酒适宜储存温度为0—15℃,熟啤酒适宜储存温度为5—25℃,高级啤酒适宜储存温度为10—25℃,库房相对湿度要求在80%以下。
再次,瓶装酒堆码高度为5—7层,不同出厂日期的啤酒不能混合堆码,严禁倒置。
最后,严禁阳光曝晒,冬季还应采取相应的防冻措施。
案例三:月山啤酒集团的仓储管理月山啤酒集团在几年前就借鉴国内外物流公司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的优势,制定了自己的仓储物流改革方案。
首先,成立了仓储调度中心,对全国市场区域的仓储活动进行重新规划,对产品的仓储、转库实行统一管理和控制。
由提供单一的仓储服务,到对产成品的市场区域分布、流通时间等全面的调整、平衡和控制,仓储调度成为销售过程中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重要一环。
其次,以原运输公司为基础,月山啤酒集团注册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物流有限公司,引进现代物流理念和技术,并完全按照市场机制运作。
作为提供运输服务的“卖方”,物流公司能够确保按规定要求,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投入和最经济的运送方式,将产品送至目的地。
第三,筹建了月山啤酒集团技术中心。
月山啤酒集团应用建立在Internet信息传输基础上的ERP系统,筹建了月山啤酒集团技术中心,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全面统一在计算机网络的智能化管理之下,建立起各分公司与总公司之间的快速信息通道,及时掌握各地最新的市场库存、货物和资金流动情况,为制定市场策略提供准确的依据,并且简化了业务运行程序,提高了销售系统工作效率,增强了企业的应变能力。
从当初累计亏损500多万元人民币,到如今每天3家店的扩张速度,上海联华究竟靠什么走出了困境?又究竟靠什么与家乐福、麦德龙、欧尚等世界商业巨头对垒?1.领先一步的“联华战略”这位上海联华超市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宗南认为,要成功实施“联华战略”,最重要的一条是必须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国际竞争要求,用最先进的管理技术来锻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正是凭借在这些核心技术上的提升,上海华联的高速发展才有了坚实的平台。
一个商业企业的核心技术究竟是什么?王宗南说出了一个答案——这个技术主要包括采购技术、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内的管理技术。
联华采购的商业已有两万多种,采购、财务部门与3000多家供应商有着业务和资金往来。
传统的经营方式已经与现实需求越来越不适应。
联华为此启用了EDI自动订货系统,首先与上海10家供应商联手试点。
至今,联华的订货系统已与上百家大型供应商联网。
随时沟通信息。
上海联华通过供应商平台采购的商品数量大约在2万~4万中左右,是涉及到的供应商有3000多家。
其中,像上海家化、达能饼干、雀巢公司等在内的1000多家供应商已通过我们供应商平台来自动供货。
莲花的外部供应管理,主要解决核心企业与其可依赖的固定供应商及客户之间的交易流程和业务信息管理。
通过联华所构造的“供应商服务平台”,外部供应商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商品的销售、库存情况,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及时补货。
与外部供应链不同,联华的内部供应链系统致力于解决企业内部与分支机构、下属门店、分公司、代理商之间的业务管理问题。
现在华联在所有连锁店之间都建立起统一的信息系统,总公司可以通过网络岁所有门店进行业务监控和管理。
在上海总部的信息中心,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各分店的订货、配送、调拨、验收、退货、结算等信息,都立刻清晰的显现出来。
供应链管理使得上海联华的总运营成本下降了10%。
要知道,对于一家庞大的连锁企业来讲,10%的成本结余意味着什么?上海华联苦心构建的这条供应链不仅是一家连接供应商和用户的信息链、物流链和资金链,更是一条增值链,它使联华“订货——生产”周期缩短为原来的25%~30%。
上海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的流通加工业务
生鲜食品的加工制品是连锁超市吸引顾客、提高顾客光顾的一个重要品类,
但同时也是物料损耗最大和人力消耗最多、销售成本较高的商品品类。
所以很多大型连锁超市通过生鲜食品的加工强化自身的竞争力。
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根据生鲜产品的不同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直接配送,这是所有具备常温配送条件的生鲜产品所采用的方式。
第二是转配,如生鲜商品和部分半成品由于保鲜要求较高,需要快速配送,所以这类产品配送过程中一般不存在储存程序,在收货之后紧接着就是分拣和配货等工序。
第三是鲜加工,对初级产品进行初级加工,制成品加工和前道工序加工,其中存在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储存工序。
第四是果配送,对多个果菜品项进行系统配送,功能包括:检测、分拣、包装,净菜、配菜加工等,以减少蔬果的损耗和减少店铺包装工作量等。
正因为生鲜食品加工具有上述特点,所以生鲜食品的加工配送历来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
生鲜食品大部分要冷藏,所以其周转期必须缩短;生鲜食品保质期短,所以消费者对生鲜食品的色泽又要求很高,因此必须周转快,同时生鲜食品加工还涉及配料、加工和成本等问题,所以生鲜食品经营即是超市经营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它能够体现超市的差异化和个性化的经营特点,是地方超市发展壮大的一个支柱,也是超市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一、上海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的基本情况
上海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有限公司是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属公司,于1999年12月在闸北区合资注册成立的,注册资本500万元。
公司主营生鲜食品的加工、配送和贸易。
公司拥有资产总额近3亿元,是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现代化的生鲜加工配送企业,总占地面积22500 m2,建筑面积36000 m2,其中包括生产车间、冷库、配送场地、待发库、仓库、办公楼、生活楼等。
冷库容量8700吨,运输车辆46辆(其中24辆为制冷保温车)。
主要生产加工设备有:进口的包装机、封口机、流水线、灌装机、切片丝丁机、金属探测、称重、贴标、自动分拣打印一体机等共50余台(套)。
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年生产能力20000吨,其中肉制品15000吨,生鲜盆菜、调理半成品3000吨,西式熟食制品2000吨,产
品结构分为15大类约1200种生鲜食品。
在生产加工的同时配送
中心还从事水果、冷冻品以及南北货的配送任务。
二、上海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的运作
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市大大小小的超市几乎都是以百货为主,生鲜为辅的经营方式,上海联华就是在这种单一的经营方式背后发现了自己的商机。
该公司在对本地市场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后,准确地选择了“生鲜”食品作为自己的经营“个性”。
其总裁王宗南认为,生鲜食品的经营是大型连锁超市的主要发展方向。
上海联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生鲜食品的加工配送。
1 •加强对“采购”的管理
为了加强“生鲜”食品作为自己的经营特色,上海联华首先从食品的源头即采购上开始下功夫,加强对生鲜食品采购的管理,探索适应现代连锁超市的新型模
式。
在全国采购过程中,联华着重将绿色食品采购作为重点,并对生产厂商进行指导。
通过从各地引进特色产品,丰富商品种类,提升差异化程度。
从1999年起,联华在沪郊以及鲁、冀、豫、皖、苏、浙、吉、湘等地,在当地政府的支持
下,先后建立了肉制品、蔬菜、水果、鸡蛋、水产等生产供应基地。
这一经营方式使流通成本下降了15%至30%。
凭借着大型零售企业在购买力方面的优势以及与供应市场的良好沟通,联华能够拿到“品质价格比”高的产品。
在此基础上,联华形成了自己的二级采购体系:一些通用的大品牌商品由一部采购,地方产品的采购和配送则由二部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在当地实现。
在采购一些大宗商品时,采取“定单采购”的形式。
比如,从2000年4月开始,联华就市场需求量大的肉、禽、蛋、蔬菜、水果等5大类商品向全国发出订单采购和公开招标信息,有20 多个省市350多家生产单位和经营单位参与投标,首批公开招标的4000吨红富士苹果、1万吨鲜鸡蛋、1.5万吨冷却猪肉、100万只草鸡上市后,很快就销售
一空。
招标订单采购的方式,使联华商品流通成本降低了10个百分点
2•加强现代化、信息化建设
上海联华也加强对配送中心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投资6000多万元人民币兴建现代化的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装备了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每天由各门店的电脑终端将当日的生鲜食品要货指令发送给配送中心的电脑系统加以处理,之后产生两条指令清单,一条指令会直接提示采购部门按具体的需求安排采购,另一条指令会即时发送给各加工车间中控制加工流水线的电脑控制系统,按照当日的需求进行食品加工。
更为巧妙的是,这个系统还会根据门店的要货时间和前往各门店的送货路线远近自动安排生产次序,这样就能够可靠保证生鲜食品
当日加工、当日配送和当日销售,从而强化了生鲜食品配送中心最重要的竞争优势“鲜”。
各种肉类的切片、切丝、切丁,甚至分切后成品的自动分盆、称重、分拣、贴标,都是由电脑系统控制完成。
在配送中心偌大的加工车间内,只有不到10名各自盯着眼前电子屏幕的操作工,屏幕上完整地显示出当前配送物品的各种信息,同时也在不断接收到最新的供货指令加工单。
以一盒肉糜为例,从原料投入到包装完毕,整个过程不超过20分钟。
除了成品生产流程外,上海联华的大型智能配送中心实现了从门店发出要货指令,到配货完成发车,作业前后只
需几十分钟的高速运转。
在其他超市尚在使用传统配送系统的时候,联华已经有了通过国家有关部门鉴定的先进物流控制系统,这使得上海联华能够实现以两个
总面积仅为5.7万平方米的配送中心满足1000家门店配送需求、配送费率一直在
2 %以下的“奇迹”。
3•加强物流建设
上海联华积极优化自身的物流体系。
一方面在采购当地建立物流中心,另一方面为了使采购和物流更高效,联华运用IT技术,实行供应商间的信息联网管理。
分析家认为“联华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物流、采购、IT技术和标准
化的运营。
” EDI联网管理可以大幅缩短流程和减少库存,去年与上海捷强烟草集团实现EDI联网后,联华门店的香烟销售额翻倍,实现了供应商与零售商的双赢。
4.加强对生鲜食品的经营
在经营上,联华基于对国内供应市场的了解和掌控,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本土化供应链:一是建立并依托生产基地,由原来流通领域中的多个环节转向“产
销直接对接”;二是实行订单招标,由原来商品“产后采购”逐步向“产前招标订
购”转变;三是突破传统的商业经营体制,由单一的零售经营”向产加销一
体化”转变。
尤其在加工配送中心对加工型的物流项目上采取了很多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提升了该公司的加工销售能力。
在对生鲜食品的经营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措施:
(1)加大个性加工的力度,满足多样性需求。
生鲜商品是顾客购买频率非
常高,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品类。
而门店则是了解顾客需求的前沿阵地,
有效把握顾客的心理,及时了解顾客的需求变化,确保生鲜商品常变常新,是做大做强生鲜销售的关键所在。
上海联华从转型门店现场加工能力着手,通过经常性培训、带教等方式提升门店深加工工艺、个性化加工和精细化加工水平,以新颖、美观、多变的搭配吸引顾客,不仅丰富了品种,同时有效实现了差异化竞争,带来良好的毛利收益。
(2)科学核算产品价值,拓展利润空间。
在生鲜经营过程中,科学核算、
合理定价至关重要。
上海联华通过制定标准化盆菜配比、个性化商品毛利设定、包装托盘使用规范等一系列措施,并配合信息系统、旬盘制度,实时跟踪生鲜产品的收益及损耗,有效提升了上海联华转型门店生鲜经营的毛利收益。
(3)强化宣传推广,收益分享激励。
联华上海标超转型门店从生鲜区域设
计入手,运用时尚典雅的色彩搭配,科学合理灯光色调,营造出良好的销售氛围,
刺激顾客的消费欲望。
同时,通过风岛柜装饰、吊旗、串旗、POP DM海报、
易拉宝、宣传小册等多种形式,凸现不同宣传主题和宣传内容,引导生鲜消费,向消费者传递健康、安全、优质的生鲜经营理念。
为持续提升上海地区转型门店生鲜销售和收益,联华积极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蔬菜经营为例,上海联华转型门店尝试“蔬菜自营+外包”的经营模式后,10家试点门店的蔬菜月销售平均提升120%大大超出预期目标。
个别门店实行“自营承包”方式,将员工个人收入与经营绩效挂钩,通过销售保底、利益分享等激励措施,大大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
三、总结
本案中,上海联华通过采取诸多措施来加强生鲜食品的加工配送和宣传推广,不断降低商品在流通中的成本,最大限度地方便顾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在我国连锁超市面临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变化的时代,寻找自身的经营特色是解决连锁企业面对“上下夹击”困境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寻找符合自身发展路径的过程
中,我国很多地方型的连锁超市,有的在生鲜食品经营过程中取得了胜利,但也有的以失败而告终,这些企业成败的经历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成功的经验,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视野,为将来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