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讲义模板,DOC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3
一、课程名称(此处填写课程名称,如:《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授课班级(此处填写授课班级,如:2023级历史1班)三、授课时间(此处填写授课时间,如:2023年11月第一周星期二第1、2节)四、授课教师(此处填写授课教师姓名,如:张伟)五、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专题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文学成就。
- 掌握专题中的关键人物、作品和流派。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 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
六、教学重点1. 专题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专题中的关键人物、作品和流派。
3. 专题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七、教学难点1. 专题中的复杂文学现象和流派之间的联系。
2. 专题作品中的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八、教学过程1. 导入- 简要介绍专题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
2. 讲授- 详细讲解专题中的关键人物、作品和流派。
- 分析作品中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 结合历史背景,探讨专题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 互动讨论- 引导学生围绕专题内容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解决。
4. 实践活动-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要求学生撰写读书笔记或评论文章。
-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如:诗歌、散文等。
5. 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专题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3.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创作能力。
十、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需求。
3. 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和改进措施。
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本节课的核心概念;(2)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2)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3)针对教学难点,进行重点讲解和示范。
3. 课堂练习(1)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3)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
4. 课堂讨论(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2)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3)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
5. 案例分析(1)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3)教师对学生的案例分析进行点评和总结。
6. 总结与反思(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重点知识;(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精神、表达能力等;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3. 课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某学科某年级某版本教材;2. 多媒体课件:包含图片、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3. 实物教具:如实验器材、模型等。
一、课程名称:《XXXX专题》二、授课对象:XXX年级XXX班三、授课时间:XXXX年XX月XX日四、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XXXX专题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XXXX专题的核心内容、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
2. 教学难点:XXXX专题的理论深度、实践操作和跨学科知识。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与XXXX专题相关的图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XXXX专题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二、基本概念与理论1. 介绍XXXX专题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
2. 分析XXXX专题的理论基础和相关学科知识。
三、关键技术与应用1. 详细讲解XXXX专题的关键技术,如XXX、XXX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XXXX专题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四、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1.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XXX实验、XXX设计等。
2. 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
七、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书籍、资料,深入了解XXXX专题。
2.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XXX作业。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九、教学反思:1. 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2. 针对教学难点,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本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专题讲义教案模板教案标题:专题讲义教案模板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 确定学生可以通过本课学习到的知识、技能和理解。
2. 确定学生可以通过本课学习到的关键概念和主题。
教学重点:1. 确定本课的核心概念和主题。
2. 确定本课的重要知识和技能。
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所需的教材和资源。
2. 准备教学所需的技术设备和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本课的主题和目标。
- 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本课的核心概念和主题。
- 解释和阐述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 提供实例和案例以帮助学生理解。
3. 学习活动(25分钟):- 设计针对本课的学习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
- 提供学生实践和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机会。
- 监督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
4. 总结归纳(10分钟):- 总结本课的关键概念和主题。
- 概括学生在本课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 强调本课对学生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5.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作业。
- 提供作业的要求和截止日期。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 通过小组讨论、个人作业等形式进行学生的评估。
3. 提供反馈和建议以促进学生的进步。
教学延伸:1. 提供进一步学习和探索本课内容的资源和推荐书目。
2.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竞赛、研究项目等拓展学习机会。
教学反思:1. 回顾本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
2. 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
3. 总结教学中的成功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以上是一个专题讲义教案模板的基本框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育阶段的要求,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希望这个模板对您的教案撰写有所帮助。
大东华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千米?5、某校六年级有两个班,上学期级数学平均成绩是85分。
已知六(1)班40人,平均成绩为87.1分;六(2)班有42人,平均成绩是多少分?6、学校买来10箱粉笔,用去250盒后,还剩下550盒,平均每箱多少盒?7、四年级共有学生200人,课外活动时,80名女生都去跳绳。
男生分成5组去踢足球,平均每组多少人?8、食堂运来150千克大米,比运来的面粉的3倍少30千克。
食堂运来面粉多少千克?9、果园里有52棵桃树,有6行梨树,梨树比桃树多20棵。
平均每行梨树有多少棵?10、一块三角形地的面积是840平方米,底是140米,高是多少米?11、李师傅买来72米布,正好做20件大人衣服和16件儿童衣服。
每件大人衣服用2.4米,每件儿童衣服用布多少米?每件儿童衣服用布x米12、3年前母亲岁数是女儿的6倍,今年母亲33岁,女儿今年几岁?13、一辆时速是50千米的汽车,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追上2小时前开出的一辆时速为40千米汽车?14、小东到水果店买了3千克的苹果和2千克的梨共付15元,1千克苹果比1千克梨贵0.5元,苹果和梨每千克各多少元?15、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50千米,乙每小时行40千米,甲比乙早1小时到达中点。
甲几小时到达中点?16、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2小时相遇。
如果甲从A地,乙从B地同时出发,同向而行,那么4小时后甲追上乙。
已知甲速度是15千米/时,求乙的速度。
17.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15米,第二根比第一根剩下的3倍还多3米。
问原来两根绳子各长几米?原来两根绳子各长x米18.某校买来7只篮球和10只足球共付248元。
已知每只篮球与三只足球价钱相等,问每只篮球和足球各多少元?1、运送29.5吨煤,先用一辆载重4吨的汽车运3次,剩下的用一辆载重为2.5吨的货车运。
还要运几次才能完?2、一块梯形田的面积是90平方米,上底是7米,下底是11米,它的高是几米?3、某车间计划四月份生产零件5480个。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 [课程名称]2. 授课教师: [教师姓名]3. 授课班级: [班级名称]4. 授课时间: [具体日期] [具体时间]5. 课时安排: [课时数]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让学生掌握[具体知识点]。
- 理解[相关理论或概念]。
- 了解[相关背景或发展历程]。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具体能力],如[分析、应用、评价等]。
-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如[实验、设计、写作等]。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课程主题]的兴趣。
-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如[责任感、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等]。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 [具体知识点或技能]。
2. 难点:- [具体知识点或技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知识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话题]进行讨论。
3.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知识点]。
4. 实验法:进行[实验]操作,验证[知识点]。
5. 其他方法: [如:演示法、讨论法、小组合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 引入[课程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2. 新课讲解:- 讲解[知识点],结合实例说明。
- 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互动。
3. 案例分析:- 分析[案例],探讨[知识点]。
-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 实验操作:- 进行[实验]操作,验证[知识点]。
-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5. 课堂小结:- 总结[知识点],强调重点和难点。
- 回答学生疑问,解答困惑。
6. 课后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等。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
3. 实验报告:学生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
4. 期末考试:期末考试的成绩。
七、教学资源1. 教材: [教材名称]2. 参考书: [参考书名称]3. 网络资源: [相关网站或平台]4. 实验设备: [实验设备名称]八、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授课教师: [教师姓名]授课班级: [班级名称]授课时间: [具体日期]课时: 2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管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范围。
2. 掌握管理的基本职能和过程。
3. 分析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理论。
4. 理解管理环境对企业的影响。
5. 提高学生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管理学的实际应用。
2. 管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范围:- 管理学的定义-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管理学的研究范围3. 管理的基本职能和过程:- 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4. 管理的基本原则:- 目标原则- 适应性原则- 人本原则- 效率原则- 创新原则第二课时1. 管理理论的发展:- 古典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系统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2. 管理环境对企业的影响:- 内部环境- 外部环境- 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影响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布置课后作业。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管理学的应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管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手段1. PPT课件:展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 案例资料:提供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3. 教学视频:展示管理实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课堂讨论和提问情况。
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价学生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
七、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章,了解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课程名称:高等数学授课教师: [教师姓名]授课班级: [班级名称]授课时间: [具体日期]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章节名称]:[具体内容]2. [章节名称]:[具体内容]3. [章节名称]:[具体内容]教学重点:1. [重点内容1]2. [重点内容2]3. [重点内容3]教学难点:1. [难点内容1]2. [难点内容2]3. [难点内容3]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系统讲解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重点和难点。
2.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上节课内容,回顾相关知识点。
2. 引入本节课主题,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讲解新课1. [章节名称1]- 详细讲解[具体内容],结合实例说明。
- 强调重点和难点,并举例说明。
2. [章节名称2]- 讲解[具体内容],通过板书展示关键公式和定理。
- 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答。
3. [章节名称3]- 讲解[具体内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课堂练习1. 分组讨论,完成课堂练习题。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1. 教材:《高等数学》2. 参考书籍:《高等数学辅导书》3. 网络资源:[相关网站或链接]教学反思:1.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是否清晰、准确?2.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并掌握重点和难点?3. 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参与度如何?4.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备注:1.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1.1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一、必备知识点1.怎样设动点的坐标(1)若动点在x 轴上,则设动点坐标为(x,0);(2)若动点在y 轴上,则设动点坐标为(0,y )(3)若动点在函数y=f(x)上,则设横坐标为x ,纵坐标为f(x). 如点A 在y=2x -21的图像上,则设A (x,2x -21).2.等腰三角形的分类讨论如图1.若Δ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存在三种情况AB=BC; BC=CA; CA=AB图13.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二、典型例题例1.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反比例函数y=x 8图象上的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2,m)、(n,2),点C 在X 轴上,且ΔABC 为等腰三角形,求点C 的坐标。
y图3.练习1.如图4.反比例函数经过点A(-2,3)(1)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B,使ΔABC为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A图4.例2.如图5.在梯形ABCD中,AD∥BC,∠C=90°,AB=BC=10,AD=16.动点P、Q分别从点D、B同时出发,动点P沿射线DA的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动点Q在线段BC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C运动,当点Q运动到点C时,点P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直接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PA=___;(2)当t=___秒时,PQ∥AB;(3)设射线PQ与射线AB相交于点E,△AEP能否为等腰三角形?如果能,请求出t的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图5.练习2.如图6,在梯形ABCD中,AD∥BC,∠C=90°,AD=3cm,DC=15cm,BC=24cm.点P从A点出发,沿A→D→C方向以1cm/s的速度匀速运动,同时点Q从C点出发,沿C→B方向以2cm/s的速度匀速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1)连接AP、AQ、PQ,设△APQ的面积为S(cm2),点P运动的时间为t(s),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2)当t为何值时,△APQ的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3)△APQ能成为直角三角形吗?如果能,直接写出t的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图6作业1.如图7.已知一次函数y= -21x+1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1)求点A 、B 的坐标;(2)如果点C 在一次函数y= -21x+1的图象上,并且ΔAOC 是等腰三角形,求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点C 的坐标. yBO A x图72.如图8.一次函数y=kx+b 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A(3,2),已知直线分别交x 轴、y 轴于B 、C 两点,且ΔAOC 的面积是6.y (1) 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 若y轴上有一点P,使ΔPBC为等腰三角形,求点P坐标。
高中数学教案讲义模板标题:高中数学课程教学
教学内容:数学
教学目标:
1. 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概念和方法;
2.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1. 基本数学运算;
2. 代数方程与不等式;
3. 几何图形与空间几何。
教学难点:
1. 复杂数学运算;
2. 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
3. 几何证明与推理。
教学流程:
一、复习与导入(5分钟)
1. 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提问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看法。
二、新知讲解(30分钟)
1. 介绍本节课的新知识点,详细讲解基本概念和方法;
2. 举例演示解题步骤,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三、练习与训练(15分钟)
1. 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解题;
2. 督促学生互相讨论与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四、检测与总结(10分钟)
1. 收集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与评价;
2.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复习和提高。
五、课堂延伸(5分钟)
1. 辅导学生扩展相关知识,拓宽思维视野;
2.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师讲解清晰,学生参与积极,但仍需加强课后复习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馈:请学生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和练习题目,并反馈学习体会和建议。
教学讲义模板一、教学讲义的概述。
教学讲义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教学讲义非常重要。
二、教学讲义的基本结构。
1. 封面,包括教学讲义的标题、作者、单位、时间等信息。
2. 目录,列出教学讲义的各个章节和内容,方便学生查阅。
3. 前言,简要介绍教学讲义的编写目的、范围和使用方法。
4. 正文,包括教学内容的详细讲解,可以适当配图、表格或案例分析。
5. 结语,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教学讲义的编写要点。
1. 简洁明了,语言简洁明了,重点突出,避免冗长的描述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2. 结构合理,内容安排有条理,逻辑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 重点突出,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和难点,可以加粗、标注或用不同颜色突出显示,以便学生重点关注。
4. 实用性强,教学讲义应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5. 综合性强,教学讲义可以综合不同的教学资源,如文字、图片、视频等,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四、教学讲义的编写步骤。
1.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内容,为编写教学讲义奠定基础。
2. 搜集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料和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网络资料等。
3. 整理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整理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4. 编写教学讲义,按照教学讲义的基本结构,逐步编写教学讲义的各个部分。
5. 审定教学讲义,教师应该认真审定教学讲义,确保内容准确、清晰、完整。
6. 使用教学讲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讲义进行讲解和引导学生学习。
五、教学讲义的注意事项。
1. 注意语言规范,教学讲义的语言应该准确规范,避免错别字和语法错误。
2. 注意排版格式,教学讲义的排版格式应该整洁美观,字体大小、行距、段落格式等要统一。
3. 注意内容真实性,教学讲义的内容应该真实可靠,不得夸大事实或虚构内容。
教案讲义模板免费下载标题:教案讲义模板免费下载教案讲义模板下载链接:[点击此处下载教案讲义模板](链接地址)教案讲义模板概述:本教案讲义模板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个结构化、清晰明了的教案编写指导,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该模板适用于各个教育阶段,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等。
教案讲义模板特点:1. 结构化布局:模板采用分节的形式,将教案内容分为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部分,使教师能够有序地编写教案。
2. 明确要求:每个部分都提供了详细的要求和提示,帮助教师明确每个环节的内容和重点,确保教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灵活可调整:模板提供了灵活的空白部分,供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填写,以满足个性化的教学需求。
4. 免费下载:该教案讲义模板可以免费下载使用,方便教师随时获取,并进行个性化修改和定制。
使用教案讲义模板的步骤:1. 点击上方链接下载教案讲义模板。
2. 打开模板后,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逐步填写各个部分的内容。
3.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模板中的空白部分,使其更符合教学需求。
4. 仔细检查教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没有遗漏或错误。
5. 打印教案讲义或保存电子文件备课使用。
教案讲义模板的使用建议:1. 在填写教案讲义模板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2. 在编写教学过程部分时,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选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在教学评价部分,要设计合适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
希望以上教案讲义模板能为您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如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与我联系。
祝您教学顺利!。
学生:汪一楹科目:科学第阶段第次课教师:王江稳杠杆及杠杆的平衡条件课题教学目标掌握杠杆的定义,掌握力臂的画法,及杠杆平衡条件1.杠杆力臂的确定重点、难点2.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教学内容1.杠杆定义:一根硬棒如果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例题1 下列关于杠杆说法正确的是()A 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B 杠杆不一定要有支点C 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D 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总是使杠杆向着相反的方向旋转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阻力、动力、阻力臂、动力臂;支点:杠杆绕着固定不动的点;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例题2 关于力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动力臂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B 阻力臂是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C 动力臂和阻力臂之和等于杠杆的长度D 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最大3.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阻力乘以阻力臂(单位要统一)4.杠杆的分类:根据杠杆平衡条件:(1)若L1>L2 则F1<F2 杠杆是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2)若L1<L2 则F1>F2 杠杆是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3)若L1=L2 则F1=F2 杠杆是等臂杠杆。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也就是说通过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就可以判断杠杆的【练一练】(1)下列杠杆①羊角锤②扳手③筷子④钳子⑤理发剪刀⑥铁皮剪刀⑦镊子⑧笤帚⑨试管夹夹住试管⑩捏开试管夹(11)铡刀(12)汽车的脚踏板(13)起重机的起重臂(14)用前臂托起重物省力杠杆有费力杠杆有 (只填序号)(2)如图是家用脚踏式垃圾桶的结构图,F为装垃圾时开盖用的脚踏板.该装置中,属杠杆部分的有(填字母) ,省力杠杆是 .5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1)定量计算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 = F2L2公式中一共有四个物理量,已知其中的三个量,就可以求第四个量。
讲义规范讲义是教师自编的授课材料,是授课内容的集中体现,包括章节(单元)教学要求、讲授内容、提问问题、讨论问题、课程总结等。
讲义的内容原则上不应该与所使用的教材完全一致,应该是根据教学大纲以某一本教材为基础、吸收其他参考书的内容编写讲义体系。
讲义的体系编排方式可以以章节的方式或单元的方式(表述为第X单元或第X讲)。
除章节(单元)教学要求外,提问问题、讨论问题、课程总结等可以以非正式的方式手写在讲义的旁边或章节后面(请老师在书写讲义时每一章节后面留一定的空白,以便于补充新知识或书写相关教学设计的内容)。
讲义可以视为一种简化的教材,但不是教材,经过知识系统化、丰富化和具体化,并增加教材所需要的导读、案例、学习参考书、作业练习等元素以后,讲义可以成为教材。
讲义的模板附后。
教案规范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文书。
根据我校《教学工作常规(试行)》(川幼教字[2009]7号)的要求,教师每上一节课(即一课时)就应编写一份完整的教案,依实际情况,亦可以二节课编写一份完整的教案,但要明确划分每节课的起止内容,一般不得将三课时及三课时以上的教学内容合编一个教案(美术教育、服装设计专业的专业课可以三节课备一个教案,但不得超过三节课),在上课时应有两节以上的备课量。
要求任课五年内(含五年)的新教师和调入我校工作三年内(含三年)的教师须备详案;凡教师新任教的学科均要求备详案;大专段教师可编写课程教学讲义;任课五年以上和调入我校工作三年以上的教师,重复相同课程,须对原教案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并用新备课本做好记录;对重复上了三次以上的课程的教案,要求逐步编写成讲义。
讲义封面设计XXXXX(课程名称黑体,初号或小初号,居中)(讲义)(宋体,二号,居中)适用专业:适用年级:年级期授课教师:(若适用专业较多,可以按此格式往下面拓展,具体问题可咨询系部或教务处)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年月日讲义模板第X章(单元或讲)XXXXXXX(黑体,三号字,居中)第X节 XXXXXXX(黑体,小三号字,居中)本章(单元或讲)教学要求(黑体,小四号字,靠左):1.2.…….(宋体,五号或小四号字)第X节 XXXXXXX(黑体,小三号字,居中)(讲义正文)(宋体,五号或小四号字)教案封面设计(适用于不用教案本写教案的老师):XXXXX(课程名称黑体,初号或小初号,居中)(教案)(宋体,二号,居中)适用专业:适用年级:年级期授课教师:(若适用专业较多,可以按此格式往下面拓展,具体问题可咨询系部或教务处)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年月日教案模板一(表格式):第X章(单元) XXXXX(黑体,四号字,居中)第X节 XXXXX(黑体,小四号字,居中)教案模板二:陈述式注明章节信息如:第X章(节)XXXXXXXXX(黑体,三号字,居中)课题:XXXXXX(黑体,三号字,居中)教学目标(黑体,小四号字):(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熟练掌握什么)(宋体,五号)教学重点(黑体,小四号字):(宋体,五号)教学难点(黑体,小四号字):(难点有哪些)(宋体,五号)教学准备(黑体,小四号字):(教具、音像资料,软件、教学参考书、公开发表文章、教学信息资源如:网络资源、网络素材等)(宋体,五号)教学方法(黑体,小四号字):(如:讲授、课堂讨论、练习、实验)(宋体,五号)教学时数(黑体,小四号字):(宋体,五号)教学过程(黑体,小四号字):(可采用递进式或板块式,用教案本手写教案均适用)(宋体,五号)递进式:一、二、三、……板块式:开始部分:一、二、基本部分:一、二、……结束部分:作业(黑体,小四号字):(宋体,小四号)课后小结(黑体,小四号字):(宋体,小四号)。
历史教师历史课堂讲义模板一、导入部分:历史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堂讲义的编写对于教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本讲义将以《xx历史》为主题,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历史教师提供一种可行的历史课堂讲义模板。
二、知识梳理部分:1. 主题概述(简明扼要地介绍本课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2. 重点探究(围绕主题,列出重点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例如:为什么xx历史事件影响深远?)3. 相关概念(介绍本课所涉及的相关概念,确保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三、课堂展开部分:1. 概念解释(对于涉及的重要概念进行解释,并配以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2. 视频、图片展示(结合教学多媒体资源,用视觉影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加对历史的实感)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历史事件的具体影响和重要性,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 学生互动(设置提问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增强学生参与感和合作能力)四、课堂总结部分:1. 知识概括(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简要总结,帮助学生加深对重点内容的记忆)2. 问题回顾(回顾开头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解答,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3. 思考拓展(提出一些思考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1. 相关书籍推荐(推荐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优秀历史书籍,供学生自愿阅读)2. 网上资源推荐(推荐一些优质的网络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3. 必备工具(介绍一些必备的工具和方法,如文献查询方法、如何阅读历史地图等)六、课后作业部分:1. 知识巩固(设计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2. 创造性发挥(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如组织小组讨论、展示或撰写个人观点等)3. 学习反思(要求学生对本节课所学进行反思,以促进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思考和进一步提高)1. 测验/小测(设计适当的测验或小测,用于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2. 作业评分(对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进行评分和点评,并及时反馈给学生)总结:通过本讲义模板,历史教师们能够更好地组织历史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Unit Eight授课教师:创智唐乃艳上节课内容掌握情况验收:A)根据汉语或首字母提示完成下列句子。
1. China science and t_______________is developing(发展) fast.2. His son has studied a _____________for five years.3. We all know Diaoyu Islands b_____________ to China forever.4.My father__________________(过去常常)go to work by car,but now herides his bike.5. They live in one of _______________(现代的)cities in the world.6. A boy came across the garden__________________(朝着)them .7. He is from France and he can speak F______________ very well.8. I will remember the day _______________(永远).9. Tom found a lot of ____________(财宝) on the old island.10. We should read _______________(至少) two books a month.B)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Yesterday’s talent show was a great ______________(succeed).2. She has already ______________(read) the book.3. Do you realize the ______________(important) of health.4. _____________(listen) to music is a good way to relax.5. Many students are ________________(interest) in pop music.三、单项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