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冷三联供原理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4
热电冷三联供原理1.3 BCHP的组成方式根据热源的类型可以将BCHP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直接利用烟气,也就是将尾气直接输送到烟气型制冷机中进行制冷。
第二种是将高温尾气进行二次换热,用热水或是蒸汽输送到蒸汽机或是热水机中制冷。
具体形式如下:1.微型涡轮发电机加尾气再燃/热交换并联型吸收式制冷机-工作原理:燃气涡轮发电机排气余热一部分被溴化锂制冷机的稀溶液回收,另一部分参与二次燃烧,对外提供制冷、采暖和卫生热水。
电力、空调、采暖和卫生热水几种负荷容量搭配灵活,可以满足不同场合的需要。
2燃气轮机加吸收式烟气机-工作原理:燃气轮机中高温高压气体带动发电机发电后排出,这时还保持着相当的温度(一般在400℃以上),并具有较高的含氧量。
溴化锂制冷机可以直接回收排气余热进行制冷,也可以将排气作为助燃空气进行第二次燃烧,二次燃烧回收热效率更高,达95%以上。
使用建筑物:燃气轮机电厂或燃气轮机自备电站的改造,特别适合于简单循环的燃气轮机电(站),其经济性特别显著。
3.微型涡轮发电机加吸收式烟气机-工作原理:燃气涡轮发电机的排气送入单效烟气机,余热用于制冷或采暖。
适用于小型建筑场合使用。
系统流程图:4.微型涡轮发电机加烟气机-工作原理:燃气涡轮发电机高温富氧排气(温度250℃,含氧量18%)进入冷温水机直接进行燃烧利用,提供制冷、采暖和卫生热水。
5. 蒸汽轮机加溴化锂冷机-工作原理:锅炉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进入蒸汽轮机推动涡轮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发电后的乏汽或从蒸汽轮机中的抽出一部分蒸汽进入蒸汽制冷机制冷,另外一部分进入热交换器采暖或提供卫生热水。
根据对热电厂“以热定电”的要求,适合于各个规模的火电厂或热电厂。
6. 燃气轮机前置循环加溴化锂制冷机-工作原理:燃气轮机发电后排出的高温烟气通过余热锅炉回收,产生的蒸汽供蒸汽吸收式制冷机制冷,其余通过热交换器提供采暖/卫生热水或供工业用户使用。
夏季采暖/热水负荷最小的时候,蒸汽溴化锂制冷机可以充分利用燃气轮机余热制冷,保证较高的系统综合能源利用效率。
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是一种将燃气能源进行有效利用的技术,能够同时提供冷、热和电能源。
这种技术通过灵活的设备配置和优化的能源管理,将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在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中,燃气被转化为电力、热能和冷能。
具体而言,燃气通过内燃机或燃气轮机产生电力,同时也产生热能,这些热能可以用于加热建筑物或生产过程中的蒸汽。
此外,燃气中的废热可以通过吸收式制冷机等冷能设备转化为冷能,用于空调或工业过程中的冷却。
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具有多项优势。
首先,它能够充分利用燃气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相比于传统的电力供应方式,该技术能够更高效地将燃气能源转化为电力。
同时,废热能够被充分利用,不仅降低了能源消耗,还减少了废物排放。
其次,该技术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设备配置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能够适应不同规模的供暖或制冷需求。
此外,该技术也能够应对电力中断的问题,起到备用电源的作用。
除了以上的优势之外,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还有一些挑战需要克服。
首先,设备的投资成本较高,需要进行长期的经济评估。
其次,技术的运维和管理也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维护成本。
此外,该技术在一些地方可能受到政府政策和监管的限制。
总体而言,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能源技术。
通过充分利用燃气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该技术可以为人们提供可靠而高效的能源供应。
然而,技术的投资成本和管理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以实现该技术的商业化和大规模应用。
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在当今的能源领域备受关注。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对可再生能源的追求,这项技术成为了一个具有潜力的解决方案。
这篇文章将继续探讨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的相关内容。
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的核心是利用燃气能源,通过内燃机或燃气轮机产生电能,同时产生的热能可以为建筑物供暖或生产过程提供蒸汽,而废热则可以通过吸收式制冷机等冷能设备转化为冷能,用于空调或工业过程中的冷却。
一、冷热电三联供概念:冷热电联产是指使用一种燃料,在发电的同时将产生的余热回收利用,做到能源阶梯级利用;冷热电联供系统一般由动力系统、燃气供应系统、供配电系统、余热利用系统、监控系统等组成。
按燃气原动机的类型不同,分为燃气轮机联供系统和内燃机联供系统。
与传统的击中式供电相比,这种小型化、分布式的供能方式。
可以使能源的综台使用率提高到85%以上。
一般情况可以节约能源成本的30—50%以上;由于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降低了二氧化硫、氨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从而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与环保的统一,减低了碳排放。
二、冷热电三联供技术优点1、系统整体能源利用效率非常高;2、自行笈电,提高了用电的可靠性;3、减少了电同的投资;4、降低了输配电网的输配电负荷;5、减少了长途输电的输电损失;6、节能环保、经济高效、安全可靠。
三、冷热电联供系统与传统制冷技术的对比优势(1)、使用热力运行,利用了低价的”多余能源”;(2)、吸收式冷水机组内没有移动件,节省了维修成本;(3)、冰水机组运行无噪音;(4)、运行和使用周期成本低;(5)、采用水为冷却介质,没有使用对大气层有害的物质。
四、采用冷热电联供的意义1. 实现能量综合梯级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发电、供热、制冷、能量梯级利用等优势,年平均能量的综合利用率高达80~90%图4.6-2 燃气热能的梯级综合利用流程关系示意图2.集成供能技术,系统运行灵活可靠三联供系统是供冷、供热、供电的技术集成,设备优化配置,集成优化运行,实现既按需供应,又可靠运行。
3.用电用气峰谷负荷互补,利于电网、气网移峰填谷对于电网、气网,负荷峰谷差越小,越有利于系统稳定、安全、节能运行。
五、冷热电联供的使用条件天然气近似为一种清洁能源,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为主要的应用形式。
1.应具备的能源供应条件(1)保证天然气供应量,并且供气参数比较稳定;(2)燃气发出的电量,既可自发自用,亦可并入市电网运行,燃气发电停止运行时又可实现市电网供电;(3)市电网供电施行峰谷分时电价;(4)电网供电难以实施时,用户供电、供冷、供热负荷使用规律相似,用电负荷较稳定,发电机可采用孤网运行方式。
关于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环保节能问题的探究摘要】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是一种利用一次天然气能源的高品位热能发电,同时,将高温尾气中的低品位热能用于供暖或驱动吸收式制冷机供冷的能源系统。
该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同品质的能源被最合理的逐级利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
【关键词】热电冷三联;节能;环保;经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气体能源逐步替代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
天然气在使用过程中与煤炭及其他燃料相比,燃烧容易、燃烧效率高、燃烧时产生的热量高,并且在燃烧时清洁干净,不会产生灰渣和烟尘,也不会产生含有大量有害物SO2、NOx、CO2、CO等的有害废气。
因此,天然气作为一种天然优质的洁净、高能燃料,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使用。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夏季在发电的同时可进行热力制冷,有效地减少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可起到填气谷、削电峰的作用。
冬季在发电的同时可以有效利用高温烟气中的余热,减少冬天天然气的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一、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热电冷三联供系统主要是由燃气发电系统、余热交换系统和冷、热站系统组成。
首先,天然气在燃气发电系统内燃烧进行发电,燃气发电系统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尾气将余热交换器内的水加热为蒸汽。
在冬季将该蒸汽供给热交换器,用于采暖或提供生活热水。
在夏季则可以通过吸收式制冷机进行制冷。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
(图1热电冷三联供原理图)二、热电冷三联供的优点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有利于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能够减少氟造成的温室效应,在环境方面具有较好的效益,符合国家的环保要求。
结合各地情况,大力发展热电冷三联供,提高能源利用水平,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1、减少有害气体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CO,CO2,SOx等有害气体,CO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使能与氧气结合的血红蛋白数量急剧减少,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
冷热电三联供的原理及应用1. 冷热电三联供的定义冷热电三联供是指在一个系统中同时供给制冷、供热和电力的技术和系统。
通过整合制冷、供热和发电的设备,实现了能源的综合利用和能源效率的最大化。
2. 冷热电三联供的原理2.1 热电联供原理热电联供是指利用燃气或其他燃料驱动热机发电,同时利用废热产生热水或蒸汽供暖。
热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同时废热经过回收利用供热。
2.2 制冷供热联供原理制冷供热联供是指利用制冷机组在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废热,通过回收利用转化为热能供暖。
制冷机组吸收外界热量并排出冷空气,同时产生废热。
这部分废热通过回收和转化,供给供热系统使用,实现了制冷和供热的综合利用。
2.3 热电制冷供热联供原理热电制冷供热联供是指利用热电联供和制冷供热联供的原理,实现了冷热电三联供。
热电机组通过燃烧燃料发电,同时产生废热供热;制冷机组通过制冷过程产生废热供热。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供制冷和供热,还可以同时发电,将能源综合利用的效率达到最大化。
3. 冷热电三联供的应用3.1 城市建筑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在城市建筑中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在建筑中安装热电联供或制冷供热联供系统,能够满足建筑的制冷、供热和电力需求。
这种方式不仅节约能源消耗,还降低了建筑的能源成本和碳排放。
3.2 工业园区工业园区中通常存在大量的能源浪费和废热排放。
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可以通过回收和利用废热,将其转化为热能供暖,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
这种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工业园区提供可靠的制冷、供热和电力,同时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3 高校和医院在高校和医院中,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可以满足建筑内的制冷、供热和电力需求。
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可以降低建筑的能源成本。
对于高校和医院这种大规模的场所,能源的综合利用对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非常重要。
3.4 居民社区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在居民社区中的应用可以满足居民的制冷、供热和电力需求。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原理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一种集冷、热、电三种能源利用于一体的系统。
它的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冷源利用:系统通过吸收制冷机或者吸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将低温热源(如地热、江水等)的热能转化为制冷能力,用于提供制冷需求。
这种方式可以将低温热能利用到最大程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热源利用:系统通过余热回收、热泵等方式,将工业过程、发电等产生的废热转化为可用的高温热能,用于供热。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利用废热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电力利用:系统通过发电机将热能转化为电能,供给室内外的电力需求。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供室内外的电力需求,还可以将部分产生的电能返还给电网,实现电网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和能源共享。
通过将冷、热、电三种能源集成利用,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并且具有环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优势。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不同场所,为建筑和社区提供多种能源形式的供给。
“热电冷三联供”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原理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是以溴化锂溶液为吸收剂,以水为制冷剂,利用水在高真空下蒸发吸热达到制冷的目的。
输入热能(蒸汽、直燃机、废烟气)使溴化锂溶液在发生器中受到热源加热,溶液温度提高直至沸腾,溶液中的水份逐渐蒸发出来,而溶液浓度不断增大。
发生器中蒸发出来的冷剂水蒸气向上经挡液板进入冷凝器,挡液板起汽液分离作用,防止液滴随蒸汽进入冷凝器。
冷凝器的传热管内通入冷却水,所以管外冷剂水蒸气被冷却水冷却,冷凝成水,此即冷剂水。
冷剂水进入蒸发器后,由于压力降低首先闪蒸出部分冷剂水蒸气。
因蒸发器为喷淋式热交换器,喷啉量要比蒸发量大许多倍,故大部分冷剂水是聚集在蒸发器的水盘内的,然后由冷剂水泵升压后送入蒸发器的喷淋管中,经喷嘴喷淋到管簇外表面上,在吸取了流过管内的冷媒水的热量后,蒸发成低压的冷剂水蒸气。
由于蒸发器内压力较低,故可以得到生产工艺过程或空调系统所需要的低温冷媒水,达到制冷的目的。
例如蒸发器压力为872Pa时,冷剂水的蒸发温度为5℃,这时可以得到7℃的冷媒水。
蒸发出来的冷剂蒸汽经挡液板将其夹杂的液滴分离后进入吸收器,被由吸收器泵送来并均匀喷淋在吸收管簇外表的中间溶液所吸收,溶液重新变稀。
中间溶液是由来自溶液热交换器放热降温后的浓溶液和吸收器液囊中的稀溶液混合得到的。
为保证吸收过程的不断进行,需将吸收过程所放出的热量由传热管内的冷却水及时带走。
中间溶液吸收了一定量的水蒸气后成为稀溶液,聚集在吸收器底部液囊中,再由发生器泵送到发生器,如此循环不已。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原理图。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节能环保效能分析1. 引言1.1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概述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是一种集供热、供电、供冷于一体的综合能源系统,利用余热发电和吸收式制冷技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该系统通过热电联产技术将废热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吸收式制冷机组将废热冷却,同时提供制冷效果。
该系统具有能源利用效率高、环境影响小、节能环保等特点,被认为是未来能源利用的重要方向之一。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核心技术是热电联产和吸收式制冷,通过热电联产实现供热和发电的一体化,再通过吸收式制冷实现供冷,形成一个闭环系统。
该系统既可以利用废热减少传统能源消耗,又可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显著的节能环保效果。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工业厂区、商业建筑、医院、学校等各类建筑,特别适用于对供热、供电、供冷要求较高的场所。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容小觑,将在能源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 节能环保的重要性在当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形势下,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节能环保效果尤为重要。
通过采用该系统,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二氧化碳等排放物的排放,还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有效保护环境。
研究和推广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工作原理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是一种集供暖、供热、供冷于一体的综合利用系统,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热电冷三联供系统通过热泵技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热泵利用环境中的低温热能通过压缩升高温度,然后利用高温热能供暖或供热,同时通过回收余热和凝结热实现能源的再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还包括光伏发电和储能技术,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电使用。
通过太阳能的光伏电池板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直流电,然后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同时还可利用电池储能技术储存电能,实现电能的平稳供应。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还包括余热利用和废热利用技术。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节能分析1. 引言1.1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概述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是一种集供热、供冷、供电为一体的新型节能系统,能够有效整合多种能源资源,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该系统采用燃气作为主要能源,通过热电联产技术同时生产热水、制冷和电力,实现多能联供。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具有节能、环保、高效等优势,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如酒店、办公楼、医院等。
通过综合利用余热和余电,减少能源浪费,降低对外部能源的依赖,有助于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该系统还能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并且在应对气候变化、缓解能源紧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将成为未来建筑能源系统的主流选择,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2. 正文2.1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原理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是一种综合利用能源的高效制冷系统,主要由燃气锅炉、吸收式制冷机组、燃气发电机组和余热回收系统组成。
燃气锅炉会燃烧天然气或其他燃气,产生热水或蒸汽。
这些热水或蒸汽会通过管道输送到吸收式制冷机组中。
吸收式制冷机组是制冷系统的核心部分,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燃气锅炉产生的热水或蒸汽,通过吸收剂和溶剂之间的化学反应来实现制冷。
当燃气锅炉供应热水或蒸汽时,吸收剂吸收溶剂并蒸发,吸收式制冷机组产生低温冷却剂,用于制冷。
燃气发电机组也会利用燃气锅炉产生的热水或蒸汽来产生电力。
这样一来,系统不仅实现了供冷的功能,还实现了供暖和发电的功能,达到了能源的最大利用。
在制冷过程中,余热回收系统会将吸收式制冷机组产生的热量再次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进一步提升系统的节能效果。
通过这种原理,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实现了能源的多重利用,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2.2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节能优势1. 综合利用能源: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通过整合燃气、热能和电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能源,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环保节能的重视,冷热电三联供系统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这种系统将电力、热力、冷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民用建筑提供可靠、高效、环保的能源。
本文将探讨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
一、系统原理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由发电机组、吸收式制冷机、锅炉和热泵等多个设备组成,发电机组产生电力同时将余热用于制冷和供暖,锅炉则提供需要的热能。
这种系统通过多种方式提供能源,大大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是目前最为环保的能源系统之一。
二、应用场景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广泛应用于高层住宅、商业办公楼、医院、学校等大型民用建筑。
这些建筑需要大量能源以满足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求,传统的供暖、供冷方式能源利用率低,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而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利用余热和多种能源进行供能,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率,还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成为现代民用建筑的必备设施。
三、优点1、高效节能:冷热电三联供系统采用了热电联产的方式供能,将余热转化为电力和制冷、供暖能源,大大节约了能源消耗,提高了能源利用率,节约了大量的能源。
2、运行安全:系统中多个设备密切协同工作,相互补充,即使某一设备发生故障,也不会影响整体系统的正常运行。
3、环保节能: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不会产生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4、经济实用:冷热电三联供系统除了初期投资外,日常运行和维护费用较低,经济实用。
四、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也将不断得到推广和发展。
未来,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将飞入寻常百姓家,覆盖到所有的城市和乡村,为人们提供更加清洁、高效、智能的能源供应方式,成为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是当前科技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具有高效节能、环保节能、运行安全等多种优点,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可靠、高效、环保的能源保障。
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简介1、背景天然气是洁净能源,在其完全燃烧后及采取一定的治理措施,烟气中NOx等有害成分远低于相关指标要求,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
美国有关专家预测如果将现有建筑实施冷、热、电三联供(Combin e d coolin g heatin g and power,简称CCHP)的比例从4%提高到8%,到2020年CO2的排放量将减少30%。
2、概念与优势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简单地说即为:天然气发电、余热供热、余热制冷。
相比于常规供能燃煤发电、燃气供热、电制冷,具有能源梯级利用,综合能源利用率高;清洁环保,减少排放CO2,SO2;与大型电网互相支撑,供能安全性高的优势及对燃气和电力有双重削峰填谷作用。
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动力装置,例如燃气轮机、燃气内燃机、斯特林发动机、燃料电池等,在发电的同时,其排放的余热被回收,用于供热或驱动空调制冷装置,如吸收式制冷机或除湿装置等,这种以天然气为燃料,同时具备发电、供热和供冷功能的能源转换和供应系统,就是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
相比传统的集中式供能,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建立在用户侧的小型的、模块化的能源供给系统,避免了长距离能源输送的损失,为能源供应增加了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
3、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分类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应用于商业、工业等各个领域,一般分为楼宇型和区域型两种。
楼宇型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规模较小,主要用于满足单独建筑物的能量需求(如医院、学校、宾馆、大型商场等公共设施)。
单独建筑物一天内的负荷变化较大,会出现高峰或低谷的情况,而系统的运行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与负荷需求相匹配。
因此,楼宇型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对设备的启停机及变工况运行性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在系统集成方面,发电设备、热源设备、蓄能设备之间的优化设计以及与电网配合的优化运行模式也十分必要。
热电冷三联供原理
1.3 BCHP的组成方式
根据热源的类型可以将BCHP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直接利用烟气,也就是将尾气直接输送到烟气型制冷机中进行制冷。
第二种是将高温尾气进行二次换热,用热水或是蒸汽输送到蒸汽机或是热水机中制冷。
具体形式如下:
1).微型涡轮发电机加尾气再燃/热交换并联型吸收式制冷机-工作原理:
燃气涡轮发电机排气余热一部分被溴化锂制冷机的稀溶液回收,另一部分参与二次燃烧,对外提供制冷、采暖和卫生热水。
电力、空调、采暖和卫生热水几种负荷容量搭配灵活,可以满足不同场合的需要。
2)燃气轮机加吸收式烟气机-工作原理:
燃气轮机中高温高压气体带动发电机发电后排出,这时还保持着相当的温度(一般在400℃以上),并具有较高的含氧量。
溴化锂制冷机可以直接回收排气余热进行制冷,也可以将排气作为助燃空气进行第二次燃烧,二次燃烧回收热效率更高,达95%以上。
使用建筑物:燃气轮机电厂或燃气轮机自备电站的改造,特别适合于简单循环的燃气轮机电(站),其经济性特别显著。
3).微型涡轮发电机加吸收式烟气机-工作原理:
燃气涡轮发电机的排气送入单效烟气机,余热用于制冷或采暖。
适用于小型建筑场合使用。
系统流程图:
4).微型涡轮发电机加烟气机-工作原理:
燃气涡轮发电机高温富氧排气(温度250℃,含氧量18%)进入冷温水机直接进行燃烧利用,提供制冷、采暖和卫生热水。
5). 蒸汽轮机加溴化锂冷机-工作原理:
锅炉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进入蒸汽轮机推动涡轮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发电后的乏汽或从蒸汽轮机中的抽出一部分蒸汽进入蒸汽制冷机制冷,另外一部分进入热交换器采暖或提供卫生热水。
根据对热电厂“以热定电”的要求,适合于各个规模的火电厂或热电厂。
6). 燃气轮机前置循环加溴化锂制冷机-工作原理:
燃气轮机发电后排出的高温烟气通过余热锅炉回收,产生的蒸汽供蒸汽吸收式制冷机制冷,其余通过热交换器提供采暖/卫生热水或供工业用户使用。
夏季采暖/热水负荷最小的时候,蒸汽溴化锂制冷机可以充分利用燃气轮机余热制冷,保证较高的系统综合能源利用效率。
适合于燃气轮机电厂或燃气轮机热电厂。
7). 内燃发电机加余热利用型直燃机-工作原理:
内燃机基于柴油发电机技术,燃料和空气进入气缸混合压缩燃烧并做功,推动活塞运动,通过联杆机构,驱动发电机发电。
排气、缸套冷却水的余热由
余热利用型冷温水机用于制冷、采暖和提供卫生热水。
系统组合简便,适合于现有内燃机电站或现有直燃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
8).燃料电池加余热利用型直燃机工作原理:
燃料电池利用燃料和空气的电化学反应供应电力并产生高温尾气。
通过溴化锂制冷机回收这部分废热,提供制冷/采暖/卫生热水。
Micro-BCHP 将采用燃料电池的尾气通过热交换制造成蒸汽后为制冷机提供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