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小学儿童的记忆
- 格式:ppt
- 大小:2.85 MB
- 文档页数:64
幼儿心理学(第2版慕课版)教案第四章幼儿的记忆(二)根据记忆保持时间长短:瞬时记忆、短时记忆(1'内)和长时记忆演示实验:可见显示一组数字,10秒后消失,脑中记忆几个数字,此即短时记忆。
补充了解: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新研究)思考:一个人记忆力水平高会表现在哪些方面?三、记忆的品质(一)记忆的敏捷性(记快)含义:记忆的敏捷性体现记忆速度的快慢,是指个人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记住的事物的数量。
做法:L尽量理解识记材料;2.运用适当的识记方法:编故事记忆法(又称导演记忆法)、连锁记忆法、定桩法、口诀记忆法首字母记忆法、归纳记忆法、图表记忆法、音乐记忆法、复述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形象记忆法、超级记忆法(二)记忆的持久性(久)含义:记忆的持久性是指记忆的事物所保持时间的长短。
做法:L识记材料纳入到己有的知识体系中2.及时、经常的复习(三)记忆的正确性(对)含义:记忆的正确性是指对原来记忆内容性质的保持。
做法:L认真识记,在大脑皮层建立精确的、暂时的神经联系3.类似材料进行区分,防止混淆;4.把正确识记的事物同仿佛记忆的东西区别开(四)记忆的准备性(回忆快)谈话导入: 忆感知觉定义为例,分析记忆有哪些过程? 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再认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 一、识记 (一)定义 是一种反复认识事物并在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 谈话交流:识别并记住事物的记忆第一环节有哪些表现?即我们识记 事物有哪些表现? 试验体会:下面两组数字看你哪个记得又快又牢?为什么? A :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B : 3 7 1 9 4 23 6 4 O 12 识记分类: 1 .目的性、努力否: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 .材料关联、理解否: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举例和学生一起再分析,巩固理解:E=mgh 的识记可以是意义识记也可以是机械识记,为什么?练习检测:判断以下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识记?1 .你记得去年马路上发生的一起车祸2 .你按照老师要求,记住这首歌的旋律3 .你不懂“白驹过隙”何意,但是记住了4 .你充分理解《劝学》的意思并记住思考:幼儿的记忆更多使用的会是哪种识记方式?为什么?小结明确幼儿的特点:无意识记为主,经验所限更多使用的是机械识记。
第四章学前儿童的记忆和想象一、填空题:1.记忆是人脑对()的反映。
2.记忆根据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形象记忆、()、()和()四种。
3.记忆根据保持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和()三种。
4.想象是人脑对()进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5.表象分为记忆表象和()两类。
二、判断题:1.在路上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 (她)的姓名,但确认是认识的,这种情况属于再认。
()2.由于幼儿的知识经验缺乏,所以他们的意义识记多于机械识记。
()3.由于幼儿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没必要刻意去发展幼儿的意义识记。
()4.想象中的形象似乎是我们从未感知过的,甚至是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所以,想象和现实没有任何关系。
()5.幼儿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以至于他们在活动之前经常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6.幼儿的想象活跃,而且很大胆,所以他们的想象力比成人还要好。
( )7.幼儿在听老师讲《小红帽》的故事时,头脑中会浮现出小红帽和大灰狼的生动形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创造想象。
()8.幼儿的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9.鲁迅写出了“祥林嫂”的形象,这是鲁迅再造想象的结果。
()三、单项选择题:1.老师要求幼儿说出刚呈现的卡片上有几只小鸡,而幼儿则回答小鸡是黄颜色的,这是一种()。
A.感觉的对比现象B.幼儿的说谎想象C.偶发记忆现象D.记忆更精确的现象2.表象具有()的特征。
A.形象性和概括性B.有意性和无意性C.形象性和抽象性D.抽象性和概括性3.根据研究,人们发现遗忘的规律是()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前后均衡D.没有规律4.“提笔忘字”属于( )A. 暂时性遗忘B. 永久性遗忘C. 记忆不精确D. 记忆的偶发现象5.下列陈述中,哪个不是幼儿记忆的特点()A. 容易记容易忘B. 机械记忆多于意义记忆C. 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D.记忆的非常精确6.儿童经常要求大人一遍又一遍的给他讲同一个故事,这是因为()A.儿童想象的主题不稳定B.儿童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C.儿童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D.儿童的想象目的性差7.在美术活动中,幼儿画出会飞的、会走的、奇形怪状的房子,这是他们()的结果。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复习资料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复习资料(习题和答案)第一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填空题1.达尔文根据长期观察自己孩子的心理发展的记录而写的一书是儿童心理学早期专题研究成果之一,它对推动儿童心理的传记法(或日记法)研究有重要影响。
2.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
3.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
4.就是美国心理研究运动的创始人,拥有“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的称号。
5.心理学家桑代克在1903年出版的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二、选择题1.()的《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一书可以说道就是我国第一本儿童心理学专著。
a黄翼b孙国华c陆志伟d陈鹤琴2.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问题和表格,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回答,从而收集资料和数据的方法叫()。
a问卷法b观察法c个案法d书面调查法3.在一特定时间同时观测不同年龄的不同个体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的研究方法称为()。
a横向研究b跟踪研究c纵向研究d横贯研究4.我国第一份公开发表的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学术杂志()在1985年创刊。
a《心理发展与教育》b《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c《心理发展》d《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学》5.根据观察的时间安排可以把观察法分为()。
a全面观察b集中观察c重点观察d分散观察三、判断题1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儿童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2.普莱尔明确提出了个体心理发展的“为丛藓科扭口藓演讲”。
()3.美国的格塞尔把实验法引入儿童心理学领域,进行了有名的儿童情绪条件反射实验研究。
()4.自然实验的主要优点是它的掌控比较严苛,所赢得的数据的可重复性低,数据比较可信,结论经得住考验。
()5.以赞科夫为代表进行了“教育与发展”的实验研究,使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日益相结合。
()四、思考题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是什么?2.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常见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答案一、1.《一个婴儿的传略》2.19世纪后半期3.普莱尔4.霍尔5.《教育心理学》二、1.d2.ad3.cd4.a5.bd三、1.√2.×3.×4.×5.√四、略第二章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一、单选题1.“如果给我十几个身心健康的婴儿,我可以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训练成医生、律师或是乞丐,无论他们的早年及种族就是什么。
儿童心理发展知识点儿童心理发展第一章、绪论【考核目标】1、了解发展的系列概念,了解各年龄段的儿童发展特点,了解儿童发展研究的历史沿革和研究方法。
2、理解儿童发展阶段及其划分标准,理解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一节、儿童发展概述一、发展1、“发展”:是指个体身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
2、广义的“发展”:是指个体身心整体的连续变化过程,不仅是数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
二、儿童发展1、儿童发展:主要是指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这一成长阶段,它是个体生命全程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儿童发展的特点1、特点:发展的基础性、发展的递进性、发展的易感性四、儿童发展的四个领域1、四个领域:生理发展、认知发展、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文化性发展五、影响人类发展的因素1、影响因素:生物规律、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历史文化规律六、我国的儿童发展阶段划分标准1、新生儿期(出生到一个月);乳儿期(一岁以内);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岁);儿童期(6-12岁);少年期(12、13-14、15岁);青年期(14、15-17、18岁);成年期(18岁以后)。
2、配以我国学制可分为:先学前期,即婴儿期(3岁以前,托儿所);学前期,即幼儿期(3-5,6岁,幼儿园);学龄初期,即学龄儿童(6、7-12岁,小学);学龄中期,即少年期(12、13-14、15岁,初中阶段);学龄晚期,即青年期(14、15-17、18岁,高中阶段)。
七、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在儿童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它与儿童生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有关,但不是有年龄决定的。
2、相对稳定,同时又可以随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而改变;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
3、儿童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使其在年龄特征上也存在不平衡性。
八、各年龄段的儿童发展特点1、婴儿期的特点(婴儿期是儿童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①这一时期婴儿的行走动作、手的动作得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