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钳术操作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1
妇幼技能操作评分原则目录产后出血(胎盘滞留)操作考核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产后出血(子宫收缩乏力)操作考核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考核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朋友辅食添加指引考核评分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产钳术操作考核评分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羊水栓塞急救操作考核评分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肩难产解决操作考核评分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步触诊法操作考核评分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正常分娩接生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称分娩。
影响分娩的因素是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
若各因素均能正常并能相互适应,胎儿顺利经阴道自然娩出,为正常分娩。
当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开大3-4cm 时,应做好接产的准备工作。
【目的】2%明确接产的适应证,掌握规范操作方法,确保母婴安全。
1.胎儿未娩出前,切记不能使用静脉推注或肌肉注射缩宫素。
2.保护会阴用力不可过大,并协助胎头俯屈,让胎头以最小径线在宫缩间歇时缓慢通过阴道,宫缩间歇时保护会阴的手稍放松,以免压迫过久引起会阴水肿。
3.胎头娩出后,仍应注意保护会阴。
4.胎盘未完全剥离前不应强行按压宫底和牵拉脐带,以免引起胎盘部分剥离甚至子宫内翻。
【临床应用】附加分10分1.某孕妇28岁,G2P1孕39周临产入院,有规律宫缩,阴道检查宫口开大8cm,先露“+1”,胎方位LOA,助产士应如何处理?(5分)2.在火车上/飞机上遇到临床孕妇,该如何处理?(5分)第二节产钳助产产钳助产是产科医师借助产钳对胎头牵引帮助胎儿娩出的手术。
根据手术时胎头所在位置分类出口、低位、中位、高位产钳4种。
正确使用产钳术,可缩短产程,减少母婴损害。
【目的】2%1.需要缩短第二产程者,如胎儿窘迫、妊高症、心脏病等。
2.第二产程延长,继发宫缩乏力。
3.胎头吸引术阻力较大而失败者。
4.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臀位后出头困难者。
1.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条件,初产妇一律行会阴侧切。
2.术前查清胎方位,产钳放置正确。
3.牵拉产钳要持续均匀用力。
切忌在左右摇摆钳柄。
牵拉无进展时要仔细判断原因。
4.牵拉过程中始终与助手密切配合,助手应保护好会阴,一旦发现产道裂伤应立即缝合。
【临床应用】附加分10分初产妇,30岁,孕39周,胎膜早破,现宫口开全40分种,宫缩2-3分钟1次持续35-40秒,先露“+1-+2”,持续胎心监护,胎心90-125次/分,吸氧及宫缩间歇无好转,吸引器助产失败,此时应如何处理?第三节肩难产助产胎头娩出后,胎儿前肩嵌顿在母体耻骨联合上方,用常规助产方法不能娩出胎儿双肩,称肩难产。
产钳助产术操作流程提问5min考场需准备物品:1、产道、胎儿模型、产钳一副、石蜡油 2、产包(内含接生所需物品)3、无菌手套、口罩、帽子、导尿管和、消毒液、无菌消毒大棉签,2%利多卡因考生入场考生离场(一)注意事项:1、充分评估骨盆,抬头相称情况,对骨盆轻度下载者,试产时间不宜过长。
静滴缩宫素促进产程应抱谨慎态度,以免发生困难产钳,以致对母婴造成不必要伤害2、产程进入活跃晚期,出现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尤其是枕横位,采取徒手旋转胎头失败者,可考虑剖宫产终止妊娠3、操作者需熟练产钳每一步骤,动作轻柔,置入产钳和取出产钳要根据力学原理顺应产钳匙的头弯及盆弯而弧形动作4、扣合后牵引,禁止使用暴力,注意配合宫缩及产妇摒气用力,避免胎儿娩出过急过快,保护会阴,避免会阴严重损伤5、一次牵引失败,术者需重新评估,当助产器械应用困难,牵引后胎头下降困难,胎儿未能在推荐时间(15-20min)娩出,评估继续器械助产有高风险,应改变分娩方式6、器械牵引2次,胎头下降无进展,放弃阴道助产,若胎头下降,分娩在即,可继续使用。
(四)提问答案1.产钳助产手术的适应证(4分):(1)孕妇患有各种合并症并发症,需缩短第二产程,如产妇合并心脏病、哮喘、急性慢性肺部疾病或其他引致肺功能减退的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
(2)第二产程延长(3)胎儿窘迫。
(4)胎头吸引术失败,经检查可行产钳助娩者。
(5)剖宫产胎头娩出困难、臀位后出头困难者。
(6)早产第二产程需要助产者。
2.产钳助产手术的禁忌证(4分):(1)骨盆狭窄或头盆不称(2)颏后位、额先露、高直位或前不均倾等其他异常胎位。
(3)宫口未开全者(4)确定死胎死产者。
3.如何评估产钳放置是否正确(2分)如两叶产钳位置适当,钳锁容易扣合,钳柄可顺利靠拢。
如钳锁不能扣合,则提示产钳位置不当,可先用左手中、示指调整右钳匙,使钳锁合拢;如扣合仍有困难,则应取出产钳,再次检查胎方位后重新放置。
产钳术操作流程一、适应症1、产妇患心脏病、子痫前期等需缩短第二产程者。
2、子宫收缩乏力致第二产程延长,或胎头拨露达半小时,胎儿仍不能娩出者。
3、有剖宫产史或子宫有疤痕,不易过长屏气加压者。
4、胎头吸引术因阻力较大而失败者。
5、臀先露后胎头娩出困难者。
6、剖宫产娩出胎头困难者。
二、禁忌症1、有严重头盆不称、面先露、产道阻塞、尿道修补术后等,不能或不易经阴道分娩者。
2.宫口未开全或胎膜未破者。
3、胎头位置高,未达阴道口者。
4、胎儿颅骨最低点在坐骨棘水平或者坐骨棘以上,有明显头盆不称者。
5、确定为死胎、胎儿畸形者,应行穿颅术,避免损伤产妇软产道。
三、操作方法1、取膀胱截石位,常规外阴消毒,铺无菌洞巾,导尿,阴道检查明确胎位及施术条件,放置产钳前多行左侧会阴侧切术。
2、放置产钳:以枕前位为例。
术者左手持产钳左叶钳柄,将左叶沿右手掌面伸入手掌与胎头之间,在右手引导下将钳叶缓缓向胎头左侧及深部推进,将钳叶置于胎头左侧,钳叶及钳柄与地面平行,由助手持钳柄固定,然后术者右手持产钳右叶钳柄,在左手引导下将钳叶引导至胎头右侧,到左叶产钳相应位置。
注意:产钳放置好后,检查钳叶与胎头之间无软组织及脐带夹入,胎头矢状缝在两钳叶正中。
3、扣合产钳:如产钳两叶安放位置正确,则扣合不困难。
如不能扣合,表示钳位不正,必须稍加调整,若调整后,仍不能扣合,则应取出产钳重新放置,扣合后,应检查产钳有无夹住子宫颈或脐带;矢状缝是否位于两钳叶的中间,同时应听胎心音。
4、牵引:宫缩时术者向外、向下缓慢牵拉产钳,然后再平行牵拉。
当胎头着冠后将钳柄上提,使胎头仰伸娩出。
5、取出产钳:当胎头两颊径越过骨盆出口时,应松开产钳,先取下产钳右叶,再取出产钳左叶,钳叶应顺胎头慢慢滑出,然后按分娩机转娩出胎体。
6、术后常规检查宫颈、阴道壁及会阴切口,并予以缝合。
四、注意事项1、术前必须作阴道检查,确定宫口开全,了解胎位和骨盆情况。
2、牵引产钳用力要均匀,不可使用暴力或摇晃,让胎头缓缓娩出。
患者产钳术诊疗技术及护理产钳术是一种外科方式,通过在产妇骨盆内放置产钳来辅助分娩。
产钳由两个曲形的钳夹组成,它们插入到胎儿头部两侧的耳朵后方,通过提拉和旋转的动作来帮助胎儿通过产道。
产钳术多用于胎儿宫内窘迫,即胎儿无法正常通过产道的情况下。
产钳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助产士或医生来执行,因为这种技术需要非常准确的判断和操作。
产钳术的适应症包括:胎儿心率异常,宫缩间歇过长,产程延迟,胎儿宫内窘迫等。
在执行产钳术前,医护人员需要细致的判断胎儿头低部的位置和颅骨可变性,这可以通过内检、胎儿超声检查和胎盘位置等方式来确定。
此外,妇产科医生还需要对产妇的骨盆进行评估,以确保产钳的正确使用。
在执行产钳术时,医护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术要点:首先,医生或助产士需要在每次收缩间歇期间进行产钳放置的操作,以最小化对胎儿的损害。
其次,医生或助产士在患者产钳术期间需要掌握正确的钳夹握持方式和力度,以提供适当的牵引力量,并通过旋转动作来帮助胎儿通过产道。
最后,医生或助产士需要及时评估胎儿和产妇的耐受度和状况,以调整钳夹的角度和位置,或决定是否需要转为剖宫产。
在患者产钳术之后,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护士需要密切观察胎儿和产妇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心率和血压等指标。
其次,护士需要定期观察产妇的阴道出血情况,并评估会阴的损伤程度。
如果有需要,护士需要及时向医生报告,并为产妇提供合适的疼痛缓解措施。
此外,护士还需要为产妇提供情绪支持,帮助她们适应分娩过程中的变化和困难。
总之,患者产钳术是一种在助产术中常用的技术,可以帮助处理难产情况。
在执行产钳术前,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判断,以确保正确的使用产钳。
在产钳术期间,医生或助产士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胎儿和产妇的损伤。
在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产妇和胎儿的情况,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和支持。
通过正确的诊疗技术和护理,产钳术可以安全地帮助产妇完成分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子宫穿孔的表现及处理
手术时术者突然有“无底洞”的感觉,或吸管进入的深度超过原来预测的深度,患者出血多或瞬间疼痛加剧,有时伴头晕、胸闷、血压下降等表现。
处理:立即停止操作,观察有无内、外出血征象,以及有无内脏损伤表现;注射子宫收缩药物保守治疗,必要时住院观察;破口较大、内出血或脏器损伤时,视具体情况积极做出相应处理。
2、钳刮术术中出血多如何处理?
1.缩宫素肌注或静滴
2.开放静脉通路,加快补液,交叉配血
3.尽快刮出宫腔内胚胎组
织,检查刮出物是否完整。
3、吸宫不全如何处理
术后流血超过10日,血量过多或流血停止后又有多量流血,应考虑吸宫不全,超声有助于诊断。
若无明显感染征象,应行刮宫术,刮出物送病理检查,术后抗生素预防感染,若伴感染,应在控制感染后再行刮宫术。
产钳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1.0 适应证1)同胎头吸引术。
尤其对枕后位并发宫缩乏力者效佳。
2)胎头吸引术因阻力较大而失败时。
3)臀位分娩后出头娩出时困难。
4)剖宫产娩出胎头困难者。
2.0 禁忌证1)明显头盆不称,双顶径在坐骨棘水平或以上者。
2)只能用于顶先露及少数颏前位的胎儿,偶用于臀痊后出头的分娩。
不适用于其他异常胎位。
3)胎膜未破,宫口未开全。
4)严重胎儿窘迫,估计短时间内不能结束分娩者。
5)畸形儿及死胎应以保护母亲为主,宜采用毁胎术。
3.0 术前准备3.1产妇准备1)全面评估产妇身心状况。
2)向产妇及家属讲解产钳的助产目的、方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产妇及家属的同意和配合3)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进行普鲁卡因皮试4)术前常规消毒外阴、导尿、铺产包,配合灯光照明,初产妇应予会阴切开。
3.2用物准备备齐用物,做好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准备。
铺设产包及消毒巾。
产钳应检查消毒灭菌日期。
4.0 操作方法及程序4.1 操作程序1.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2.消毒外阴,铺消毒巾。
3.排空膀胱。
4.阴道检查,了解宫口是否开全、胎头高位及胎头方位。
5.切开会阴。
6.放置产钳合产钳的交合。
7.牵引胎儿娩出。
4.2产钳术中的异常情况及处理4.2.1放置钳叶时遇到阻力,不能深入插入。
可能是钳端嵌在阴道穹隆部,此时切忌强行推进产钳,应取出检查原因,否则可能引起严重阴道壁损伤。
4.2.2若产钳不易扣合,虽经反复调整仍不易扣合时应想到:1)头盆不称:一旦确定为头盆不称,尽管会阴已经切开,只要胎儿有存活希望,就应当机立断,实施剖宫产。
2)胎头方位是否有误诊,应重新检查,如胎头位置过高,应正确估计牵拉难度,决定取舍。
3)复合先露:最常见是头手先露。
在放置产钳前没能及时发现,或发现后未能将胎手推离胎头,影响产钳的放置和扣合。
需重新检查并重新放置产钳。
如发现后不能将胎的推上去,不能解决胎头下降梗阻问题,应改行剖宫产。
4)四)如果两叶产钳不在一个平面上,扣合也有困难,可用手伸入阴道轻轻推动不正确的一叶,切勿用力在钳柄上强行扣合。
助产士操作技术考核参考标准3产钳术一、用物(10分)灭菌产包一个,侧切包一个,无菌手套一双;(8分)另备:灭菌产钳包一个(产钳一副,宫颈钳四把,阴道拉钩一对);(2分)二、操作(86分)1、产妇取膀胱截石位;(2分)2、消毒外阴,铺消毒巾:同正常分娩助产;(5分)3、导尿,排空膀胱;(4分)4、局麻:阴部神经阻滞与局部浸润;(4分)5、阴道检查:宫口开大,先露下降(以骨质进展为准)及胎方位,骨盆情况;(5分)6、切开会阴;(6分)7、放置左叶产钳,左手握左钳使钳叶垂直向下,凹面朝前,右手四指伸入胎头与后阴道壁之间,掌面朝前。
将左钳叶沿右手掌伸入掌与胎头之间,右手指徐徐向胎头左侧及向内移行,左钳叶随手掌向左向前移,左钳柄向下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左钳叶达胎头左侧顶颞部,钳叶与钳柄同一水平;(8分)8、放置右叶产钳,右手垂直握右钳柄如前,左手四指伸入胎头与阴道后壁之间,诱导右钳叶(在左产钳上面)徐徐滑向右侧与侧方到达与左侧对称位置;(6分)9、合拢钳柄,两钳位置正确,左右锁扣恰好吻合,钳柄自然对合,若错开,可移动钳柄使锁扣合拢;(6分)10、检查钳叶位置,伸手入阴道内检查钳叶与胎头之间有无夹持宫颈组织;(6分)11、牵拉,左手握合拢的钳柄,向外向下牵拉,据不同胎位按分娩机制娩出;(6分)12、助手保护会阴;(2分)13、取出产钳,当胎头牵引后,先取右产钳,后取左产钳;(5分)14、牵出胎体,按自然分娩法牵拉胎头使前肩、后肩及躯干娩出;(4分)15、以后处理,同正常分娩助产;(5分)16、有新生儿窒息者,实施新生儿复苏抢救;(4分)17、检查软产道,特别是宫颈;(4分)18、缝合会阴;(4分)三、服务态度同臀产术(4分)脐带脱垂的处理一、隐性脐带脱垂与脐带先露(25分)1、确诊隐性脐带脱垂或脐带先露,胎儿足月应立即行剖宫产术;(5分)2、在手术准备的同时,孕妇取头低臀高位;(5分)3、禁止肛查,防胎膜破裂;(5分)4、给予氧气吸入;(5分)5、静脉推注50%葡萄糖溶液40-60ml+VitC500mg;(5分)二、脐带脱垂(37分)1、一旦发现,若胎心音尚好立即取头低臀高位或膝胸卧位;(5分)2、立即将脐带消毒后放入阴道内,避免外界冷刺激,减少因脐带血管痉挛及迷走神经兴奋所致循环阻碍(5分)3、用手经阴道将胎先露部推向骨盆入口以上,以减轻脐带受压;(6分)4、术者的手保持在阴道内,使胎先露部不再下降,以消除脐带受压;(6分)5、立即行剖宫产,剖宫产在产房内进行;(5分)6、手术时助手需持续保护脐带和上推胎头;(5分)7、做好抢救新生儿的准备;(5分)三、脐带还纳术(34分)(一)用物:消毒大号旁孔肛管一根、金属条一根、消毒纱布条一根、消毒手套一双;(4分)(二)操作(30分)1、产妇取头低臀高位;(3分)2、将金属条插入消毒肛管内;(4分)3、用消毒纱布条轻系于脱出脐带的下部置于肛管旁口处,以金属条插入棉布条圈内;(4分)4、用手将肛管慢慢送入官腔底部,使脱出的脐带随肛管重新放入宫腔内;(4分)5、先慢慢抽出金属条,再抽出肛管;(4分)6、脐带与所系纱布条留于胎先露部以上;(4分)7、仔细听胎心音,密切观察脐带是否再次脱出;(3分)8、确定脐带还纳成功后,尽快结束分娩;(4分)【。
产钳术操作指南最新
《产钳术操作指南最新》
哎呀呀,今天来给大家讲讲产钳术这个有点神秘又很重要的事儿哦。
话说我曾经在医院里看到过一次产钳术的操作呢。
当时那个产妇呀,已经努力了好久好久,可宝宝就是有点不出来的意思。
医生和护士们那叫一个紧张和忙碌呀。
然后就看到他们拿出了产钳,哇,那产钳看起来有点怪怪的呢,就像个大夹子似的。
医生小心翼翼地把产钳伸进产妇那里,动作轻柔得很呢,好像生怕弄疼了产妇和宝宝。
护士们在旁边也是全神贯注地看着,随时准备帮忙。
接着医生慢慢地开始操作产钳,一点一点地,真的是超级小心谨慎呀。
我在旁边看着都忍不住为他们捏把汗呢。
随着医生的操作,宝宝终于慢慢地被牵引出来啦,哇,那一刻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总之呢,产钳术真的是一项很需要技巧和经验的操作呀,医生们就像在进行一场精细的手术一样,每一个步骤都不能马虎。
希望每一个宝宝都能平安顺利地出生呀!这就是我所见到的产钳术啦,大家是不是对它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呢?嘿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产钳术是一项专业且严肃的医疗操作,实际过程需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
2015年甘肃省产科急救技能大赛操作评分表产钳助娩操作评分表参赛队员编号:总成绩:模拟场景:孕妇26岁,G2P1L0,自然临产入院,既往2年前曾经分娩一个3500g女婴,6小时前因先兆临产入院。
听诊胎心:产程中宫缩间隙胎心率下降至80次/分,内诊:宫口已开全,胎先露顶,S=+3。
30分钟后,胎心率突然下降至60次/分,不恢复,你现在怎么办?(10分钟内完成)操作细则总分数实际得分4操作前准备:洗手(1分)□,带口罩(1分)□,帽子(1分)□,戴手套(1分)□5评估高危因素(5分)□,(该病例:宫口已开全,胎先露,S=+3,30分钟后,胎心率突然下降至60次/分;既往2年前曾经分娩一个3500g女婴)。
6A (1)寻求帮助,(2分)□(2)告知病人,签字(2分)□,(3)会阴阻滞麻醉,麻醉充分(2分)□B 排空膀胱(4分)□ 4C 宫颈是否完全扩张(4分)□ 4D (1)检查胎头的位置(3分)□;(2)考虑肩难产(3分)□ 63E 器械检查,如产钳(1分)□,吸痰器(1分)□,脐带夹(1分)□30F 产钳准备好(3分)□,产钳放置手法正确:1.连接并于适当位置握持(2分)□;2.左手持左叶产钳(2分)□,放置产钳于产妇盆腔的左侧(2分)□,头曲朝向外阴,开始时手柄垂直放入(2分)□,右手保护产妇组织,置入胎头的左侧,然后用力,(2分)□;3.右侧同法(2分)□;4.连接手柄并扣锁(3分)□安全的位置:后囟平面(1分)□、中缝(1分)□、窗(1分)□,要求:(1)后囟中部位于手柄的中间,手柄平面上1cm(3分)□;(2)中间缝隙不超过1指尖(3分)□;(3)骨缝:上部为人字缝,每叶上部平面同等距离,矢状缝位于中间(3分)□。
11G 轻柔牵引,(2分)□,沿骨盆轴牵拉(3分)□;开始牵引向下向外,而后呈J形(3分)□;非主力手向下施力,引起水平向外及垂直向下两矢量方向(3分)□H J字形,垂直上抬手柄,随骨盆轴呈J形走向(3分)□ 3I 考虑切开会阴(2分)□ 24J 枕骨至耻骨联合下方,可及下颌时撤除产钳(2分)□;先撤右叶,后撤左叶(2分)□10术后评价:1. 胎儿娩出后,检查宫颈及阴道,密切观察阴道出血量。
记录时间:2017-11-03 09:21
术前诊断:
手术指征:
麻醉:
导尿:量 ml 色:
术前阴检情况:
阴道检查:
骨盆正常,有会阴水肿,胎膜已破,羊水性状稀,清,宫口扩张 cm,胎头双顶径+,无产瘤,产瘤大小:,无头缝重叠,胎心音***次/分,胎方位:LOA,非徒手转胎位,估计胎儿
体重 Kg
手术过程:
1.产妇取膀胱截石位,消毒会阴,导尿,行(左/右) 侧阴部神经阻滞麻下会阴侧切术,复
查胎方位为 H。
2.左手握左叶产钳,右手伸入胎头与阴道之间位引导,放置左叶产钳于胎头左侧 (顺/难);同法放置右叶产钳(顺/难),双钳扣合(顺/难)。
3.宫缩时,手握钳柄向外、向下、再向上牵引,以 (胎方位)位娩出一活(男/女)婴,断脐后交台下处理,Apgar's评分一分钟评分,五分钟评分,胎儿体重 kg,身长 cm。
4.娩出胎盘、胎膜(自然/徒手剥离),检查胎盘(完整/缺 cm),胎膜(完整/缺 cm),予清宫( 有/无)。
5.软产道检查,宫颈(完整/撕裂 cm),穹隆裂伤(无/有 cm),阴道裂伤(无/有 cm),予缝合。
6.依次缝合会阴侧切口,肛查情况(无异常),出血量 ml,外缝针。
附注:
术中并发症:
术后诊断:
手术日期及时间:年月日时分-年月日时分,共小时分
手术者主刀医生主刀医生Ⅰ助第一助手Ⅱ助第二助手
记录者:病历签名(通用)。
助产技术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标准一、四步触诊法(10分)第一步手法:两手置于宫底部,了解子宫外形并测得宫底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妊娠周数是否相符;两手指腹相对交替轻推,判断宫底部胎儿部分(2.5分)o 第二部手法:确定胎产式后,检查者两手掌分别置于腹部左右侧,轻轻深按,确定胎背及胎儿肢体(2.5分)。
第三步手法: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进一步查清胎先露是胎头还是胎臀,左右推动确定是否衔接(2.5分)。
第四步手法:检查者左右手分别置于胎先露部的两侧,沿骨盆入口向下深按,再次核对胎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胎先露入盆的程度(2.5分)。
二、骨盆外测量(10分)检查者站在孕妇右侧进行检查(1分)(一)骼棘间径测量(1.5分)1、孕妇体位:伸腿仰卧位;(0.5分)2、测量两侧器前上棘外缘的距离(0.5分);3、正常值为23〜26Cm(0.5分);(二)骼崎间径测量(L5分)1、孕妇体位:伸腿仰卧位(0.5分);2、测量两侧晶幡外缘最宽的距离(0.5分);3、正常值为25〜28Cm(0.5分);(三)舐耻外径测量(1.5分)1、孕妇体位: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0.5分);2、测量第五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0.5分)3、正常值为18〜20Cm(0.5分)(四)坐骨结节间经测量(1.5分)1、又称出口横径(0.3分)2、孕妇体位:取仰卧位,两腿向腹部弯曲,双手抱膝(0.3分)3、测量两侧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0.3分);4、正常值为8.5〜9.5cm(0.3分)5、也可用检查者手拳概测(0.3分)(五)出口后矢状径测量(1.5分)1、为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舐骨尖端的长度(0.5分)2、正常值约为8-9Cnl(0.5分)3、出口后矢状径与坐骨结节间径值之和>15cm,表示骨盆出口狭窄不明显(0.5分);(六)耻骨弓角度测量(1.5分)1、孕妇体位:取仰卧位,两腿弯曲,双手抱膝(0.3分)2、检查者将双手的拇指之间斜着对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