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脉穿刺术考核评分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0.46 KB
- 文档页数:3
动脉穿刺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动脉穿刺技术是一种用于获取动脉内血液供应,进行血液分析或监测血压、血气等生理指标的常见临床操作。
正确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对于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动脉穿刺技术的操作流程,并给出相应的评分标准。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动脉穿刺技术前,务必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方面:1. 预先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的动脉供应情况、血压水平、动脉直径等重要信息,判断动脉穿刺的可行性。
2. 阅读相关操作前须知:熟悉动脉穿刺技术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要点,了解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3. 组织所需器械:准备所需的穿刺针、导丝、导管、连接管等器械,确保其洁净无菌。
4. 准备消毒液:选择适当的消毒液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如碘伏、酒精溶液等。
5. 其他辅助准备:准备适当数量的无菌手套、敷料、止血带等辅助用品。
二、动脉穿刺技术操作流程以下为一般动脉穿刺技术的操作流程:1. 安全防护:佩戴手套并正确使用细菌过滤面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2. 患肢定位: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通常选择桡动脉或股动脉。
标记穿刺点并固定患肢。
3. 皮肤消毒:使用预先准备好的消毒液对穿刺点进行充分消毒,以防止感染。
4. 局麻麻醉:根据需要,使用适量的局部麻醉剂使患者局部麻醉,减轻穿刺时的疼痛感。
5. 刺入穿刺针:持穿刺针稳定的角度,用力刺入穿刺点,注意通过皮肤、软组织、血管壁直至进入血管腔。
6. 移除穿刺针芯:取下穿刺针的芯针,留下导丝进入血管。
7. 插入导管:将导丝从穿刺针的通道中滑入血管内,然后顺利插入导管。
8. 检查和连接:确保导丝和导管位置正确,连接血液采集或监测装置。
9. 固定导管:选用合适的固定装置,将导管牢固地固定在患者身上,避免脱落或移位。
三、评分标准为确保动脉穿刺技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给出以下评分标准作为参考:1. 操作准确性(20分):包括穿刺点选择的合理性、穿刺角度和深度的准确性、成功率等。
2. 感染风险控制(20分):包括穿刺前后的手部卫生、消毒措施的正确性和充分性等。
11、动脉穿刺术考核评分标准XXXXXX 10 minutes。
100 points)Exam Number: Name:Project1.1 n Before PunctureXXX7 points [Scoring Points]1) Verify the patient's name and bed number (1 point);2) Introduce oneself。
inform the patient of the n。
puncture purpose。
ns。
and possible accidents。
eliminate concerns。
XXX(2 points。
no specific content will not be scored);3) XXX (blood pressure。
pulse)。
oxygen status。
and skin n at the puncture site。
exclude ns (2 points);4) Sign the XXX for the puncture re (2 points).5 points n Before 1.2 Puncture15 points) [Scoring Points]Disinfectant (iodine or iodophor)。
blood gas needle。
sterile gloves。
sterile cotton swabs。
syringes。
gauze。
and tape。
etc。
while checking the n status and n date of each item。
ct 1 point for each item missed or incorrect n method。
and。
cting 5 points.1.3 Attire of the OperatorWearing a hat。
动静脉内瘘穿刺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伤处用无菌棉签轻压止血,贴上无菌创口贴。
6、动脉穿刺:同上,但要注意动脉血流量大。
需快速插入针头并采血,避免血液凝固。
7、操作完毕后,将用过的物品放入医用垃圾桶。
整理好治疗车,填写透析记录单。
本次操作得分:______分(满分100分)评分标准:1.仪表端庄,着装整洁,规范准备,环境整洁、安静、舒适、安全:2分2.物品准备:2分,每少一件扣1分3.核对患者身份和评估症状、血管通路:25分4.穿刺点选择和消毒:5分,每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5.操作步骤和质量:10分6.操作完毕后清理治疗车和填写透析记录单:2分本次操作满分100分,考核评分标准严格,要求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消毒和穿刺点选择,操作步骤和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整理好治疗车和填写透析记录单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静脉穿刺:1.手卫生。
2.消毒静脉穿刺部位:用碘伏棉签以穿刺部位为中心顺时针消毒两遍(穿刺部位停留至少5秒),消毒范围10厘米,消毒液自然干燥。
3.用生理盐水湿敷棉球敷在穿刺部位15-20分钟后取下。
4.手卫生,戴清洁手套。
5.静脉穿刺:嘱患者握拳,扎止血带;针尖斜面朝上,以同一体位、同一角度、同一深度进针,针头进入静脉后,手持穿刺针延长管沿皮下隧道旋转送针,穿刺针进入血管1/2或2/3,挤压针柄下方延长管观察回血情况;松开止血带,胶布固定(U型和高桥固定法),创口贴覆盖穿刺点;遵医嘱静推抗凝剂(再次核对)。
6.动脉穿刺:消毒、除痂、穿刺、固定方法同静脉穿刺(向心、离心方向穿刺均可)。
7.用1条胶布将2个针帽固定于治疗巾的外上角,针帽开口朝向患者内下方。
8.整理用物,垃圾分类处理。
9.摘手套,手卫生,准备引血上机。
动脉穿刺:1.手卫生。
2.消毒动脉穿刺部位:用碘伏棉签以穿刺部位为中心顺时针消毒两遍(穿刺部位停留至少5秒),消毒范围10厘米,消毒液自然干燥。
股动脉、股静脉穿刺术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工作年限: 职称:得分:㈠操作要点与评价标准
评分等级:1操作熟练、规范,掌握相关知识;H操作欠熟练,存在个别漏项,无原则错误;皿操作不熟练,出现重大遗留或违反原则的错误。
㈡应掌握知识点
1.适用范围:各种血管介入操作
2.相关解剖: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中点的连线为腹股沟韧带解剖位置。
股动脉于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延续于髂外动脉。
在股三角内,由外向内依次排列为: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及股管。
该部位股动脉前方有皮肤、皮下组织及阔筋膜覆盖,易触及动脉搏动,宜作动脉穿刺点。
有该点进入股动脉其上方有腹壁下动脉分支,下方有股深动脉分支。
透视下,97%股动脉通过股骨头内侧1/3 靠近髋关节间隙,如动脉搏动不明显,可据此为定位依据。
股静脉常位于相邻动脉内侧约1cm.
3.特殊情况的处理:
⑴动脉穿刺喷血不畅:有可能系部分针尖位于动脉前后壁或侧壁,不应盲目进导丝,应继续稍微退针并见喷血明显时方可送入导丝,然后插入导管。
⑵送入导丝有阻力:应在透视下观察导丝走行,大多数情况下是导丝在穿刺针前方盘曲或向外上方斜行进入腹壁下动脉,此时应后撤并旋转导丝试行进入,多可成功进入股动脉。
⑶股动脉盲穿:由于髂外动脉狭窄或闭塞及其他因素如肥胖、低血压,有时触及不到股动脉搏动,可采用盲法穿刺股动脉。
首先触摸有无股动脉索条状改变,如能触及则穿刺此点。
透视下按前述解剖标志穿刺股动脉多可获得成功。
有条件可采用B 超引导下穿刺。
动脉穿刺(血清分析)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 检查所需器械和材料的完整性和清洁度;- 检查患者的身份信息和相关诊断资料;- 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用药情况;- 洗手并佩戴无菌手套和口罩。
2. 定位动脉穿刺点:- 使用适当的方法确定动脉穿刺点,通常选择桡动脉或股动脉;- 使用消毒液清洁穿刺点周围的皮肤。
3. 穿刺动脉操作:- 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以30度角插入皮肤和组织;- 将针头向下穿过皮肤和组织,直到动脉血液进入注射器;- 注意避免穿刺过深或损伤周围组织。
4. 采集血样:- 一旦确定动脉血液已进入注射器,轻轻抽回一定量的血液;- 完成血样采集后,缓慢地从注射器中释放血液;- 将血液转移到标有患者信息的试管中。
5. 处理穿刺点:- 轻轻地按压穿刺点,帮助止血;- 使用无菌敷料或绷带覆盖穿刺点,防止感染。
6. 清洗和记录器械:- 将使用过的器械和材料进行正确的清洗和消毒;- 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穿刺点位置、血样采集量等。
评分标准动脉穿刺(血清分析)的操作需要严格的技术操作和谨慎的态度。
根据以下评分标准对操作进行评价:1. 穿刺点准确定位:评判穿刺点是否准确选择,是否经过适当消毒。
2. 穿刺操作技巧:评判操作者是否准确地穿刺到动脉,操作是否轻柔且不损伤周围组织。
3. 血样采集质量:评判采集的血样是否足够,是否有血栓或杂质污染。
4. 穿刺点处理:评判穿刺点处理是否得当,是否注重止血和防止感染。
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对每个评分项给予合适的分数,总分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完成动脉穿刺(血清分析)操作后,应对操作过程进行记录,以便后续分析和参考。
以上为动脉穿刺(血清分析)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血管穿刺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背景:血管穿刺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技术,用于采集样本、输液、输血和放置导管等治疗过程中。
为了确保操作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制定一套评分标准来评估操作者的技术水平。
评分标准:1. 操作前准备- 操作者需洗手并佩戴无菌手套。
- 准备所有需要的装备和材料,包括透明敷料、皮肤消毒剂和穿刺针。
- 确认患者身份和穿刺部位。
2. 穿刺技术- 操作者应熟悉血管解剖结构,并准确找到穿刺部位。
- 使用适当的穿刺角度和深度进行穿刺,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 控制穿刺力度,避免过度穿刺或不足穿刺。
- 一次穿刺成功率应高于90%。
3. 穿刺后处理- 在穿刺后,操作者应及时清洁穿刺部位并固定导管。
- 使用透明敷料覆盖穿刺部位以防止感染。
- 当穿刺失败时,操作者应及时更换穿刺部位。
4. 安全措施- 操作者需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护目镜和口罩。
-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遵守感染控制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 遵循穿刺后处理规范,包括正确处理穿刺废弃物。
5. 急救应对- 在穿刺过程中,如发生不良事件(例如出血过多或血管破裂),操作者应立即停止穿刺并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 如发生严重并发症,操作者应及时呼叫专业医疗人员参与处理。
评分细则:- 操作前准备得分: 20分- 穿刺技术得分: 40分- 穿刺后处理得分: 20分- 安全措施得分: 10分- 急救应对得分: 10分评价标准:总分满分为100分,不及格分数线为60分。
- 90分以上: 优秀- 80-89分: 良好- 70-79分: 中等- 60-69分: 及格- 60分以下: 不及格注意事项:- 操作者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 操作者应定期接受血管穿刺操作技术的培训和考核。
该评分标准可作为血管穿刺操作培训和考核的参考依据,以提高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