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全册教案二年级 第一课 新学期开始了 教师用书
- 格式:doc
- 大小:32.51 KB
- 文档页数:3
第一课:说说我自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通过他人的反馈和评价增进对自我的了解。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
教学重难点:学生客观的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己。
教学过程:一、准备活动:我的个性教师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而个性决定每个人的做事方式,让我们先试着了解自己的个性。
1、教师请同学翻开学生用书第1、2页。
2、教师逐一解释、说明书上各形容词的含义。
3、引导学生在学生用书上找出符合自己个性的形容词,并将相应的圆圈涂上不同的颜色;如果没有适合自己的,可以再空白的圆圈中填写。
4、教师说明接下来的活动方式:⑴请学生在班上找到一位平时与自己交往较多的同学,担任自己的“见证人”。
⑵交换学生用书,让“见证人”根据对“我”的了解,试着对自己填写和选择的内容进行客观的评价。
(3) “见证人”如果认为自己确实具有某种个性,就在书上的选项旁画“J”,"见证人”对不认同的个性不做标记。
(4)互相说一说对彼此的看法。
5、学生开始活动。
6、引导学生思考:别人眼中的“我”和自己眼中的“我”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教师小结:认识自我有很多途径,自我评价和他人反馈都能让我们对自己的个性特点了解的更深刻。
二、发展活动:不同的我和你教师说明: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面对同样的问题时,我妈可能会出于不同的原因而选择不同的答案。
1、教师说明活动进行方式:⑴教师将先后提出2个问题,并各提供3个选择答案。
⑵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答案的序号,站到相应的小组周围。
2、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学生选择答案并站到与答案序号相应的小组桌旁。
3、教师请学生观察并思考:⑴仔细看看,有哪些人现在与你站在一起。
⑵在刚才的回答中,你和同组人的答案都一样吗?为什么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呢?4、教师说明:我们再用另外一个题目来试试看,会不会还跟同样的人选择同一个答案。
长江版小学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课:新学期开始了一、教学目标1.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了解新学期的期望和目标。
3.学会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2.新学期来了,我们有什么期待和目标?3.如何制定个人学习计划?三、教学准备1.教学PPT或白板笔。
2.教学课件或绘本。
3.学生笔记本或纸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新学期开始了,引导学生回顾上学期的学习和成长经历,以及他们对新学期的期待和目标。
2. 探究心理健康教育(10分钟)•老师向学生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与学生们一同探讨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和感受。
3. 分享期待和目标(10分钟)•学生和老师一起分享新学期的期待和目标。
•学生可以说出自己对新学期的期望,比如更好的成绩、学到新的知识、结交新的朋友等。
4. 制定个人学习计划(20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的重要性。
•老师可以向学生解释如何根据自己的期望和目标来制定计划。
•学生根据自己的期望和目标,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向全班展示。
5. 总结与展望(5分钟)•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展望未来的学习和成长。
•老师鼓励学生在新学期中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努力实现自己的期望和目标。
五、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开始实施。
六、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学生认识到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的必要性。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了自己对新学期的期待和目标。
但在制定学习计划的环节中,部分学生还不够明确和具体,需要进一步指导和培养他们的计划能力。
下节课将重点强化学生的制定计划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案第一课新学期开始了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知道新学期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目标2.引导学生为自己的变化感到骄傲,为新学期做准备3.知道学生合理安排生活,迎接新学期教学重点:合理安排生活,迎接新学期教学难点:对新学期的向往一、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同学们,在新的学期,你们都有什么新的打算,在学习上有新的计划和目标吗?今天我们讲为什么要制订学习目标以及如何制订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课:1、教师讲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王涛和体操运动员桑兰的故事。
2、小结:从约翰、王涛和桑兰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目标在人的心中是多么重要,它能给人以动力,唤起人们的极大热情,从而坚定不移地去获取成功。
我们在学习上也要给自己订出恰当的目标,使自己的学习行动更加自觉、刻苦,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三)、课堂活动 1、议一议:(1)、美国少年约翰给自己制订了怎样的目标,这对他的成长有什么作用?(2)、王涛和桑兰的目标是什么?(3)、你给自己制订新学期的学习目标了吗?2、画一画: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三张白纸。
请学生给白纸编号,即白纸 1号、白纸2号及白纸3号。
教师请同学们在白纸1号上随便画什么都行。
(一分钟后)请你在白纸2号上画一只小企鹅。
(一分钟后)请你在白纸3号上画一只黄嘴巴、黑身子、白肚皮的小企鹅。
2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无目标、有目标及有明确目标进行学习,其学习结果大不一样。
3、写一写:将自己制订的学习总目标及阶段目标写出来。
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请写出你的具体做法。
(四)、总结: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认识到学习目标对自己学习进步的重要作用,并学会了制订学习目标的操作方法。
希望同学们在新学期一开始,就为自己订出一份学习目标,并征求老师和家长的意见,以便得到他们的帮助和监督,使自己顺利完成四年级的学习任务。
:第二课我期待的课程一、教学目标:由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凭兴趣、直觉进行学习活动,因而造成对某一学科偏爱,如果不及时给予纠正,很容易造成偏科现象,心理健康教育,有别于班会与品德课,它不是摆道理,而是针对现象找原因,指导学生在体验中寻求调整方法,并在生活实践中尝试。
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上册)年级:二年级教师:徐兰第一课新学期开始了一、教学内容:新学期开始了二、教学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学习目标的意义和作用;指导学生学会合理的制订个人的学习目标,使它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生:了解制订目标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设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目标,自觉地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同学们,在新的学期,你们都有什么新的打算,在学习上有新的计划和目标吗今天我们讲为什么要制订学习目标以及如何制订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课:1、教师讲我国着名乒乓球运动员王涛和体操运动员桑兰的故事。
2、小结:从约翰、王涛和桑兰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目标在人的心中是多么重要,它能给人以动力,唤起人们的极大热情,从而坚定不移地去获取成功。
我们在学习上也要给自己订出恰当的目标,使自己的学习行动更加自觉、刻苦,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三)、课堂活动1、议一议:(1)、美国少年约翰给自己制订了怎样的目标,这对他的成长有什么作用(2)、王涛和桑兰的目标是什么(3)、你给自己制订新学期的学习目标了吗2、画一画: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三张白纸。
请学生给白纸编号,即白纸1号、白纸2号及白纸3号。
教师请同学们在白纸1号上随便画什么都行。
(一分钟后)请你在白纸2号上画一只小企鹅。
(一分钟后)请你在白纸3号上画一只黄嘴巴、黑身子、白肚皮的小企鹅。
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无目标、有目标及有明确目标进行学习,其学习结果大不一样。
3、写一写:将自己制订的学习总目标及阶段目标写出来。
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请写出你的具体做法。
(四)、总结: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认识到学习目标对自己学习进步的重要作用,并学会了制订学习目标的操作方法。
希望同学们在新学期一开始,就为自己订出一份学习目标,并征求老师和家长的意见,以便得到他们的帮助和监督,使自己顺利完成四年级的学习任务。
二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第一课新学期开始了鄂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新学期的开始,激发他们对新学期的期待和热情。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勇敢面对新的挑战。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新学期的意义和重要性2. 如何适应新学期的生活和学习3.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新学期的意义和重要性,如何适应新学期的生活和学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新挑战,建立自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心愿卡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新学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激发他们对新学期的期待和热情。
2. 新授:讲解新学期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新学期是一个新的开始,要珍惜机会,努力进步。
3. 活动一: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新学期的期待和计划,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4. 活动二:观看教学视频,学习如何适应新学期的生活和学习,让学生了解适应新环境的方法和技巧。
5. 活动三: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6. 活动四:制定个人学习计划,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7. 总结: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8. 作业布置: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制定自己的新学期计划,并写下自己的心愿。
六、板书设计1. 新学期开始了2. 副适应新生活,迎接新挑战3. 内容:新学期的意义和重要性,如何适应新学期的生活和学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制定自己的新学期计划,并写下自己的心愿。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二年级上册)第一课新学期开始了一、教学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学习目标的意义和作用;指导学生学会合理的制订个人的学习目标,使它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生:了解制订目标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设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目标,自觉地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二、教学准备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同学们,在新的学期,你们都有什么新的打算,在学习上有新的计划和目标吗?今天我们讲为什么要制订学习目标以及如何制订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课:1、教师讲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王涛和体操运动员桑兰的故事。
2、小结:从约翰、王涛和桑兰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目标在人的心中是多么重要,它能给人以动力,唤起人们的极大热情,从而坚定不移地去获取成功。
我们在学习上也要给自己订出恰当的目标,使自己的学习行动更加自觉、刻苦,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三)课堂活动1 、议一议:(1)美国少年约翰给自己制订了怎样的目标,这对他的成长有什么作用?(2)王涛和桑兰的目标是什么?(3)你给自己制订新学期的学习目标了吗?2、画一画: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三张白纸。
请学生给白纸编号,即白纸1号、白纸2号及白纸3号。
教师请同学们在白纸1号上随便画什么都行。
(一分钟后)请你在白纸2号上画一只小企鹅。
(一分钟后)请你在白纸3号上画一只黄嘴巴、黑身子、白肚皮的小企鹅。
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无目标、有目标及有明确目标进行学习,其学习结果大不一样。
3、写一写:将自己制订的学习总目标及阶段目标写出来。
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请写出你的具体做法。
(四)总结: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认识到学习目标对自己学习进步的重要作用,并学会了制订学习目标的操作方法。
希望同学们在新学期一开始,就为自己订出一份学习目标,并征求老师和家长的意见,以便得到他们的帮助和监督,使自己顺利完成二年级的学习任务。
第二课我期待的课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在学校里各学科能使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和技能。
2、让学生尝试使不喜欢的学科变成喜欢的学科。
我期待的课程二年级心理健康教案我期待的课程二年级心理健康教案「篇一」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课新学期开始了一、教学内容:新学期开始了二、教学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学习目标的意义和作用;指导学生学会合理的制订个人的学习目标,使它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生:了解制订目标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设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目标,自觉地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同学们,在新的学期,你们都有什么新的打算,在学习上有新的计划和目标吗?今天我们讲为什么要制订学习目标以及如何制订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课:1、教师讲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王涛和体操运动员桑兰的故事。
2、小结:从约翰、王涛和桑兰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目标在人的心中是多么重要,它能给人以动力,唤起人们的极大热情,从而坚定不移地去获取成功。
我们在学习上也要给自己订出恰当的目标,使自己的学习行动更加自觉、刻苦,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三)、课堂活动1、议一议:(1)、美国少年约翰给自己制订了怎样的目标,这对他的成长有什么作用?(2)、王涛和桑兰的目标是什么?(3)、你给自己制订新学期的学习目标了吗?2、画一画: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三张白纸。
请学生给白纸编号,即白纸 1号、白纸2号及白纸3号。
教师请同学们在白纸1号上随便画什么都行。
(一分钟后)请你在白纸2号上画一只小企鹅。
(一分钟后)请你在白纸3号上画一只黄嘴巴、黑身子、白肚皮的小企鹅。
2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无目标、有目标及有明确目标进行学习,其学习结果大不一样。
3、写一写:将自己制订的学习总目标及阶段目标写出来。
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请写出你的具体做法。
(四)、总结: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认识到学习目标对自己学习进步的重要作用,并学会了制订学习目标的操作方法。
希望同学们在新学期一开始,就为自己订出一份学习目标,并征求老师和家长的意见,以便得到他们的帮助和监督,使自己顺利完成四年级的学习任务。
第二课我期待的课程一、教学内容:我喜欢的课程二、教学目标:由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凭兴趣、直觉进行学习活动,因而造成对某一学科偏爱,如果不及时给予纠正,很容易造成偏科现象,心理健康教育,有别于班会与品德课,它不是摆道理,而是针对现象找原因,指导学生在体验中寻求调整方法,并在生活实践中尝试。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案1、新学期开始了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研究目标的意义和作用;指导学生学会合理的制订个人的研究目标,使它成为学生研究的动力。
2、了解制订目标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设计适合于自己的研究目标,自觉地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一、导入教师:同学们,在新的学期,你们都有什么新的打算,在研究上有新的计划和目标吗?今天我们讲为什么要制订研究目标以及如何制订研究目标。
二、讲授新课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解课文,然后讲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XXX和体操运动员XXX的故事,最后作小结。
教师:同学们,从XXX和XXX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目标在人的心中是多么重要,它能给人以动力,唤起人们的极大热情,从而坚定不移地去获取成功。
我们在研究上也要给自己订出恰当的目标,使自己的研究行动更加自觉、刻苦,顺利完成四年级的研究任务。
3、课堂活动1、议一议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问题:(1)美国少年XXX给自己制订了如何的目标,这对他的成长有什么作用?(2)XXX和XXX的目标是什么?(3)你给自己制订新学期的研究目标了吗?教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然后各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发言。
目的是让学生认识研究目标对促进自己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画一画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三张白纸。
请学生给白纸编号,即白纸1号、白纸2号及白纸3号。
教师:请同学们在白纸1号上随便画什么都行。
(一分钟后)请你在白纸2号上画一只小企鹅。
(一分钟后)请你在白纸3号上画一只黄嘴巴、黑身子、白肚皮的小企鹅。
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无目标、有目标及有明确目标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大不一样。
3、写一写教师:(让学生把书翻到指定页)请你将自己制订的研究总目标及阶段目标写出来。
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总目标是在小目标的实现活动中得以实现的道理。
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研究目标,请写出你的具体做法。
4、处画评价。
教师在黑板上挂出三幅画。
教师:同学们,请你们认识观察和分析画意,最后评说每幅画。
大家自由发言,说说------画一:蜗牛的目标画二:母鸡的目标画三:青蛙的目标5、请你诊断教师在课堂前屏幕上打出一段故事,又在黑板上挂出一张《研究目标诊断表》。
新学期·新开始(教学设计)-二年级心理健康通用版教学内容:本课以“新学期·新开始”为主题,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故事引导、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调整心态,适应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新学期、调整心态、建立信心、培养良好习惯、友好交往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学期的特点和重要性,认识到新学期的挑战与机遇。
2. 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克服焦虑和恐惧,增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树立信心,勇敢面对新学期的挑战,积极参与学习生活。
4.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新学期的成长奠定基础。
5. 促进学生之间的友好交往,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新学期的挑战与机遇,调整心态,克服焦虑和恐惧。
2. 引导学生树立信心,勇敢面对新学期的挑战,积极参与学习生活。
3.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新学期的成长奠定基础。
教具学具准备:1. 故事课件:《小猪佩奇》之《新学期·新开始》。
2. 小组讨论记录表。
3. 互动游戏道具:气球、绳子、小奖品等。
4. 课堂评价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小猪佩奇》之《新学期·新开始》故事课件,引导学生观看并思考:佩奇在新学期遇到了哪些挑战?她是如何克服这些挑战的?2. 学生分享观后感,教师总结并导入本课主题:新学期·新开始。
二、认识新学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新学期的特点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强调新学期的挑战与机遇。
三、调整心态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克服新学期的焦虑和恐惧。
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给出建议。
四、建立信心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树立信心,勇敢面对新学期的挑战。
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给出建议。
五、培养良好习惯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给出建议。
(完整)小学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课新学期开始了一、教学内容:新学期开始了二、教学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学习目标的意义和作用;指导学生学会合理的制订个人的学习目标,使它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生:了解制订目标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设计适合于自个儿的学习目标,自觉地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同学们,在新的学期,你们都有啥新的计划,在学习上有新的打算和目标吗?今天我们说为啥要制订学习目标以及怎么制订学习目标。
(二)、说授新课:1、教师说我国闻名乒乓球运动员王涛和体操运动员桑兰的故事。
2、小结:从约翰、王涛和桑兰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目标在人的心底是多么重要,它能给人以动力,唤起人们的极大热情,从而坚定别移地去猎取成功。
我们在学习上也要给自个儿订出恰当的目标,使自个儿的学习行动更加自觉、刻苦,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三)、课堂活动1、议一议:(1)、美国青年约翰给自个儿制订了怎么样的目标,这对他的成长有啥作用?(2)、王涛和桑兰的目标是啥?(3)、你给自个儿制订新学期的学习目标了吗?2、画一画: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三张白纸。
请学生给白纸编号,即白纸1号、白纸2号及白纸3号。
教师请同学们在白纸1号上随便画啥都行。
(一分钟后)请你在白纸2号上画一只小企鹅。
(一分钟后)请你在白纸3号上画一只黄嘴巴、黑身躯、白肚皮的小企鹅。
2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得无目标、有目标及有明确目标举行学习,其学习结果大别一样。
3、写一写:将自个儿制订的学习总目标及时期目标写出来。
为了实现自个儿的学习目标,请写出你的具体做法。
(四)、总结:经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认识到学习目标对自个儿学习进步的重要作用,并学会了制订学习目标的操作办法。
希翼同学们在新学期一开始,就为自个儿订出一份学习目标,并征求老师和家长的意见,以便得到他们的帮助和监督,使自个儿顺利完成四年级的学习任务。
第二课我期待的课程一、教学内容:我喜爱的课程二、教学目标:由于小学时期的小孩凭兴趣、直觉举行学习活动,因而造成对某一学科偏爱,假如别及时赋予纠正,非常容易造成偏科现象,心理健康教育,有不于班会与品德课,它别是摆道理,而是针对现象找缘故,指导学生在体验中寻求调整办法,并在日子实践中尝试。
二年级第一课新学期开始了
【主题说明】
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为新学期做好准备,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活适应辅导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年级小学生经过之前一年的学习,对小学生活比较熟悉,但由于年龄尚小,他们的自控力、自觉性都有待提高,因此,新学期开学伊始,有必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在过去的一年中,自己发生了一些变化,除身材长高外,还学到了一些知识,掌握了一些技能,锻炼了一些能力。
在新的学期,又是一个新的开始,需要从各方面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新学期努力的方向。
2.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为自己的变化感到骄傲,激发学生对新学期的向往。
3.行为目标: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为新学期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为新学期做好准备。
难点:激发学生对新学期的向往。
【课前准备】
1. 搜集学生一年级和二年级的照片、作业本若干。
2. 学生暑假出游的照片。
3.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环节目标过程建议
观察岛(热身暖心)引出本课的主
要内容,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1. 教师讲解教材观察岛中的图片,也可展示学生暑假
出游的照片。
2.学生分享暑假的快乐。
3.教师小结:快乐的假期已经过去,新的学期开始了,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导入本课课题。
1.此处教师可酌
情改变活动方
式。
2.本环节用时约
5分钟。
活动营(体验分享)通过活动,鼓励
学生进行自我
审视,为自己的
变化感到骄傲,
激发学生对新
学期的向往。
指
活动一:不一样的我
1. 教师可以采用书中的两幅图,也可以课前搜集学生
的一、二年级的作业本,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不同。
2. 学生分小组,各自找出自身发生的变化。
3.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交流小组成员的变化。
4. 教师总结:从一年级到二年级我们都发生了一些变
1.教师可根据学
生的学情选择
交流的方式。
2. 本环节用时
约20分钟。
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为新学期做好准备,并明确自己新学期努力的方向化,既有外在的变化,如个子长高,身材壮实,也有内在的变化,如知识增加了,能力提高了,更加坚强了。
在不同的时期,我们会经历不同的变化,现在,新的学期开始了,为迎接新的变化,我们要做哪些准备呢?引入活动二。
活动二:你准备好了吗
5.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完成课本中列举的两方面的准备工作:调整作息、准备学具。
6. 引导学生明确新学期努力的方向,学生可以画出来,也可以写出来。
7.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与打算,并及时给予反馈。
心理引导:从认知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审视,是为了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以及内在的变化,同时,明确新学期努力的方向,为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做好准备。
分享屋(总结提升)归纳出新学期
开始的准备计
划。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分享屋中的儿歌。
2.组织学生在儿歌中寻找新学期的计划。
3.学生在全班分享。
4.教师给予反馈、补充。
心理引导:总结提升感性的认识,强化学生对本节内
容的理性认知。
1.教师应鼓励学
生的分享。
2.教师的补充应
有事例佐证,便
于学生理解。
3.本环节用时约
10分钟。
拓展园(拓展延伸)强化学生执行
新学期计划,增
强对新学期的
向往。
1.教师呈现要求:新学期,你准备怎么做?请学生回
家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
2. 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回顾自己开学以来的表现,
把自己表现好的行为告诉父母,不够好的行为暗暗下
决心改正。
1. 此环节可由
教师灵活安排
活动方式。
2. 本环节用时
约5分钟。
【练习题】
在新学期开学的前一天,你会做哪些准备呢?
【活动反馈】
1.学生对活动是否具有较高的参与度。
2.最后一环节,学生能否坚持。
【教学参考素材】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级的学习,已经熟悉了小学的生活和日常行为规范,此时,可以逐步地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逐步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老师和家长不是放手“不管“,只是让他们能够逐步学会管理约束自己,能够更快地适应新学期的生活。
比如,新学期开始前,可以让孩子为自己的新学期做好准备,家长只是提醒孩子做准备,而并不告诉孩子具体准备什么。
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能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同时自控能力得到锻炼。
其实家长可以在生活的点滴中渗透这方面的教育,比如,寒暑假带孩子旅行,可以让孩子参与整个旅行计划的制定、收拾行李。
在整理物品时,也可以鼓励孩子学会将物品分类,尽量避免家长代办。
【心理学背景知识】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眼中的“行为”与“习惯”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Waston,1878--1958)创立的一个心理学学派。
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特点: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②反对内省法,主张用实验法。
在华生看来,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而无法对它进行客观的研究。
心理学的对象不应该是意识,而应该是可以观察的行为。
行为主义产生后,在世界各国心理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行为主义主张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这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的道路有积极的作用。
但是由于它的主张过于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因而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另一位行为主义流派的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认为,有机体之所以能学会特定的行为,是因为该行为受到了强化作用的缘故——即它们的行为有正效应。
他证实,实验室的动物在通过计划性地施以强化物(如食物等),经训练会按照特定的行为方式行事。
比如他训练老鼠学会转动轮子,爬上阶梯,把玩具推过地板。
从本质上讲,很多心理学家都接受了这一观点,即人类复杂的行为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经过受到成千次强化作用的学习而出现的。
简单地说,习惯就是个体或群体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处事态度和行为倾向。
华生在《心理学原理》中提出:“任何相当定型的行动方式,不管它是外显的或内隐的反应,而且又非属于遗传性反应,应该都可视为习惯,习惯是在环境的作用下培养出来的,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由刺激与反应之间所形成的稳定关系所构成的。
”在一定情景的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地或自动地进行同样的动作,即习惯。
习惯具有很强的惯性,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往往会长期影响个体或群体的思想或行为。
参考文献
[1]周宗奎. 儿童青少年发展心理学.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郑海生. 从生活习惯入手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 24(8)
[3]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谢弗等著,邹泓等译. 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八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