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主题阅读拓展阅读课----强者无敌
- 格式:ppt
- 大小:517.50 KB
- 文档页数:15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现代文阅读拓展训练(二)(含答案)期末现代文阅读拓展训练(二)-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的考题①儿子事业有成,但对金钱的追求程度真到了别无所求的地步。
一天,父亲给一向(甲)自己心算能力很强的儿子出了一道题:“一辆载着457名旅客的列车驶进车站,这时先下来98人,又上去103人。
”儿子紧张的情绪(乙)了下来。
②“再下一站下去73人,又上去132人。
”儿子的嘴角挂出了一丝微笑,开始把左腿压到了右腿上。
③“再下一站下去91人,上来63人。
”父亲拿着本子的手有些抖,念得速度也在加快。
④“再下一站下去84人,上来65人;再下一站下去114人,上来37人;再下一站下去52人,上来97人。
”父亲念得飞快并努力使每个发音都清楚。
⑤儿子有些心疼起老父亲,关怀地问:“完了吗?”“没有,你听仔细了!”父亲摇晃着那已经没有几根头发的脑袋接着说下去。
父亲的态度很认真,儿子却觉得该结束了。
⑥“再下一站下去101个,上来18个;再下一站是终点……”⑦还没等父亲说完,做儿子的就站起来:“你是想马上就知道车上一共下来多少个人吗?”儿子的口气中透露着一股得意。
⑧“不!”父亲微笑着说,“我只想知道这趟车究竟停靠了多少次站台?”儿子一下子蒙了。
⑨父亲的语气变得严肃而沉重:“人的一生不要只计算一辈子能攒多少钱,一辈子做金钱的奴隶,钱再多死的时候也带不走。
应该留意人生的每一个站台:哪个站台付出得少,哪个站台付出得多;哪儿有欢乐,哪儿有痛苦……认真地体会人生的每个细节,这样你才算拥有实实在在的生活,才不枉活一世。
”父亲拉着发呆的儿子的手说:“不要太计较金钱的得失,而忘了做人的真谛!”1.选出文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词语。
甲处:( ) ①炫耀②夸奖③标榜乙处:( ) ①松弛②松懈③懈怠2.第②自然段中,在刻画儿子时采用了哪些描写,在对的后面打“√”。
A.语言()B.动作()C.心理()D.神态()3.第⑦自然段中,儿子“得意”的原因是()。
第8课时拓展阅读展示课一、教学目标1.巩固略读方法,了解《上下五千年》(上古—秦汉)的重要历史故事及人物。
2.学习多角度写读书感言,激发、培养学生读史书的兴趣。
3.学习按时代记忆历史的方法,继续养成读书做笔记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通过汇报交流,了解每阶段的主要历史故事及人物,初步学会表达自己对这些人物、事件的看法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略读与精读把握书籍内涵。
三、前置学习活动1.布置学生充分阅读《上下五千年》(上古——秦汉)部分,做好读书笔记。
2.教学课件。
四、教学课时 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五千年对于宇宙是一瞬间,而对于中华民族却是一条漫长的历史长河,这条长河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在沧海桑田、江山更替中,在狼烟四起、金戈铁马中,中华民族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英雄人物,上下五千年,谱写了一首惩恶扬善、弘扬正义的浩然正气歌。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本《上下五千年》,走进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感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畅谈我们心中无尽的感言。
(二)回顾任务,概谈体会。
课前老师让大家阅读《上下五千年》(上古——秦汉)的故事,都读了吗?有人说,读史书是枯燥无味的,你也这样认为吗?说说你的体会。
是啊,作为一个现代人,如果不了解民族的过去和现在,不知道整个人类的命运及其发展过程,是多么遗憾的事!(三)提示抢答,整理检查1.听了大家刚才的发言,感觉大家确实认真阅读了,能接受老师的检查吗?课件出示:(四)交流方法,提升认识。
说得真好!老师想听听,你是怎么记住这么多内容的?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吗?介绍给大家。
读书方法:1.精读与略读方法:(课件略)2.时期记忆法。
板书:上古——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3.不动笔墨不读书。
这节课我们就谈一谈各自的读书收获。
要求:表达清楚、学会聆听。
(五)分期汇报,分享收获。
让我们首先来到交流第一个时期:上古时期1.出示背景图,读了这个时期的故事,你想说些什么呢?2.学生自由发言,相机补充。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主题阅读(附答案)(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类文阅读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冠军。
当记者问他是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
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儿牵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
这一次,他又获得了冠军。
记者又请他谈谈经验。
山田本一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有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仍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题终于解开了,山田本一在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
比赛开始后,我就以较快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
40多千米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这就叫分段实现大目标。
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千米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千米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吓倒了。
(选文有删改)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请给这篇短文拟一个题目,并说说拟这个题目的原因。
题目: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结合短文理解,加点的词语“故弄玄虚”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当时许多人认为这个选手在“故弄玄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田本一在面对马拉松比赛时,他是怎样分析并取得胜利的?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能力拓展卷(二)-(含答案)现代文阅读能力拓展卷(二)-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课内阅读。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周瑜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是因为()A.作战的需要。
B.军情特别紧急。
C.任务难以完成,可以惩罚诸葛亮。
2.文中写“周瑜很高兴”,他高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起因、经过、结果”三方面写出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诸葛亮在跟周瑜立下军令状之前,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甲]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乙]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
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
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石猴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拓展阅读训练(万物有灵)1.具有较强的课外阅读意识,能自觉安排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有收藏图书资料、参与读书活动的习惯。
2.在规定的读书时间内专心读书,能坚持读书60分钟以上,能与人交流读书感受。
3.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会摘录、会剪报,学会写感想型读书笔记。
4.在阅读中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词句的意思,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能质疑并展开讨论。
5.初步学会速读,可达每分钟200字以上,学习浏览,能根据要求选择有关读物和收集有关信息。
6.学习探究性阅读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专题性阅读。
对人物和表达方法作出简单的评价。
背诵诗文30篇,开始阅读中外名著,全学年课外阅读总量达50万字以上。
1.背诵《白鹭》和《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梳理文章脉络,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3.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单元主题:万物有灵学校: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现代文阅读(一)短文阅读。
绿翠湖多么令人心旷神怡碧绿的湖水碧绿的草地碧绿的浮萍碧绿的树木啊简直是碧绿的世界我不禁想起了古人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
那一个绿字用得多好呀!那充满活力的“绿”,那象征青春的“绿”,给大地带来了无限生机,给人们带来了新春的欢乐。
一天下午,我再次来到翠湖,信步走过石拱桥,来到西边湖堤的石凳上坐下。
湖面上的浮萍像绿宝石雕成的珍品,玲珑剔透,翠色欲滴。
几朵小黄花舒展地躺在上面,远远望去,好像一块杂花盛开的草地。
我情不自禁想着:要是能躺在上面,枕着绿色的“草地”,参加到小黄花的行列里,一块儿仰望蓝天白云,该多么快乐啊!调转视线,我远远地望见葱葱郁郁的树丛掩映着红墙、角亭。
在阳光的照射下,它那碧绿的琉璃瓦发出了耀眼的光辉,宛如一幅幽静的水彩画。
这可把我吸引住了,于是我便向那儿走去。
班训大全
想要壮志凌云就要脚踏实地
不怕苦,苦一时;若怕苦,苦一生。
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志存高远。
有志者,事竞成。
静能生慧,细节决定命运。
态度决定一切,奋斗成就未来。
性格影响心志,心态决定成败。
天才就是长期劳动的结果。
人生不接受平淡,命运只收藏精彩。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
浩然明理,俨然肯学。
天道酬勤,踏实静慧。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天道酬勤,恒者能胜。
安静营造环境,心静战胜浮躁。
人心齐、班风正、学习优、榜有名。
品求优秀,学争上游。
志存高远,爱拼才会赢。
第1页共1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现代文阅读拓展训练(二)(含答案)期末现代文阅读拓展训练(二)-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课内阅读理解。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①毛主席()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②“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
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
他()地说道:③“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
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联系上下文,将下面词语的序号填入文中括号内。
A.若有所思B.不由自主2.请分别指出文中标有序号的三处是对人物哪一方面的描写。
第①处_ 第②处____第③处_____3.从选文中,你体会到了毛主席怎样的情怀?______ _____课内阅读。
商人夹(jiājiá)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
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
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xiān xiǎn)的空气。
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散(sǎn sàn)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
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huáhuā)笑和告别的声音。
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
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4.用“\”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5.根据选文第1自然段的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人物活动____ 沿河做生意____ ________ ____老人____6.文段选自课文____,作者是____国作家____。
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威尼斯由____到____的过程。
教案:《拓展阅读》年级: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拓展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3. 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 引导学生学会从阅读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选取与课本相关的阅读材料,包括故事、科普文章、古诗等。
2. 阅读材料难度适中,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阅读材料内容丰富,涵盖不同领域,提高学生的知识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通过拓展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2. 难点:引导学生从阅读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阅读材料、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阅读材料、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1.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1.2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阅读材料展示(10分钟)2.1 教师展示阅读材料,为学生阅读提供指导。
2.2 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阅读理解训练(10分钟)3.1 教师根据阅读材料设计阅读理解题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3.2 学生独立完成题目,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4.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4.1 学生分组讨论阅读材料中的重点问题和感悟。
5. 阅读技巧与策略指导(5分钟)5.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6. 课堂小结(3分钟)6.2 学生表达对本次学习的收获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教学目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阅读速度、信息提取能力。
2. 教学内容:阅读材料展示、阅读理解训练、小组讨论与分享。
3. 教学重点与难点:阅读技巧与策略、信息提取。
七、作业设计1. 阅读作业:选择一篇课外阅读文章,完成阅读理解题目。
2. 写作作业:根据阅读材料,写一篇读后感。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估,找出优点和不足。
1.具有较强的课外阅读意识,能自觉支配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有保藏图书资料、参与读书活动的习惯。
2.在规定的读书时间内认真读书,能坚持读书60分钟以上,能与人沟通读书感受。
3.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会摘录、会剪报,学会写感想型读书笔记。
4.在阅读中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词句的意思,揣摩文章的表达挨次,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能质疑并开放争辩。
5.初步学会速读,可达每分钟200字以上,学习扫瞄,能依据要求选择有关读物和收集有关信息。
6.学习探究性阅读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专题性阅读。
对人物和表达方法作出简洁的评价。
背诵诗文30篇,开头阅读中外名著,全学年课外阅读总量达50万字以上。
1.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能以故事中人物的口吻讲故事,能丰富故事情节,把简略的地方讲具体,并配上适当动作和表情,能创作性地复述故事。
2.能用较快的速读默读课文,把握故事主要内容。
3.能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欢快,乐于与大家共享课外阅读成果。
4.背诵古诗《乞巧》。
统编版五班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拓展阅读训练(民间故事)单元主题:民间故事学校: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现代文阅读(一)阅读短文,做题。
孟姜女哭长城秦朝的时候,有个和善秀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
一天,她在自家院子的葡萄架下,巧遇来逃难的范喜良。
原来这时秦始皇为了建筑长城,正派人处处抓人做劳工,已经饿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来,见他知书达理,眉清目秀,对他产生了宠爱之情,而范喜良也宠爱上了孟姜女。
他俩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预备结为夫妻。
成亲那天,孟家张灯结彩,来宾满堂,一派喜气洋洋的情景。
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渐渐散了,新郎新娘刚要入洞房,突然听见鸡飞狗叫的声音,随后闯进来一队恶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说,用铁链(liàn)一锁,硬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去做工了。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冲刺——课外阅读拓展范围:第1-4单元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成绩: .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关于阅读名著的调查某校对五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半年内阅读名著的调查,以下是几份统计数据。
五年级学生阅读名著的最大收获统计表最大收获人数比例体会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情感,从而完善人格、陶冶情操32 16% 增长课外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45 22.5% 学会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体会名著中的人生真谛41 20.5% 锻炼写作能力、想象能力,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34 17% 增添生活的乐趣,培养自己的生活情趣42 21% 其他 6 3% 1.关于阅读名著兴趣和阅读名著数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喜欢读名著的人数排第二名,但只比不喜欢读名著的人数多一点儿。
B.阅读名著兴趣一般的同学是最多的,超过了总人数的一半。
C.能够在半年内读3~5本名著的人数最少。
D.很少有同学能在半年内读11本及以上的名著。
2.下列四种学生阅读名著的最大收获中,人数最多的是()(2分) A.体会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情感,从而完善人格、陶冶情操。
B.学会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体会名著中的人生真谛。
C.锻炼写作能力、想象能力,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D.增添生活的乐趣,培养自己的生活情趣。
3.联系上面的调查结果,你觉得该校五年级学生在阅读名著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至少写出两点,并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月迹(节选)贾平凹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它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
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泥活房树民冯兰瑞老头,坐在厚重的桑木案前,腰板挺直,脖筋绷紧,眼神像锥子似的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
他手持竹刀,这里抹一抹,那里旋一旋。
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以挑剔的?武松左膝镇住大虫的花脊,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去;右手揪住大虫的耳朵,反手抡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zì)裂。
这会儿冯兰瑞双眉挤在一起,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自己的这件创作,摇了摇头。
片刻之后,似有所悟,他重新拈起案上的竹刀,挑起一丁点儿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
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
①至此,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儿不易觉察到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
孙子冯大刚好赶集回来。
这个矮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白酒,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熟驴肉。
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额上的汗,说:“爷爷,这酒这肉您就敞开吃!今儿头一天到集上去开张,您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快!”“怎么个快法呢?”冯兰瑞问。
“我把‘芮(ruì)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风,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个精光。
好些人都说,泥人冯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哈哈哈哈!”冯兰瑞老头开怀地笑起来。
②冯大一眼瞄见桑木案上的武松,忙奔过去,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直起,反反复复看了又看,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捏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泥活!”他拉着爷爷两只粗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赶大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
”“带去呗!”冯兰瑞答应了,“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爷爷!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冯大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说:“今儿个,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蹲在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我把‘武松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的价往高里提!”③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
五年级语文教案拓展阅读能力导语:拓展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丰富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五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如何设计能够拓展学生阅读能力的教案是一项关键工作。
本文将从选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为五年级语文教师探讨如何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选材拓展阅读的选材要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够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和兴趣。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如《小王子》、《安徒生童话》等,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科普读物,如《探索宇宙奥秘》、《发现生物奇迹》等。
选材的基本原则是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意识,能够主动获取信息;2.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1. 精读与泛读相结合:通过精读文本,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表面意思和深层意义;通过泛读拓展材料,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
2. 阅读技巧的培养: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教授一些常用的阅读技巧,如预测、推测、总结等,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 文学作品的欣赏:选取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阅读和欣赏,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和美,培养审美情趣。
4. 创造性阅读: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阅读,可以设置一些任务,如编写故事、写读后感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导入法:通过设置情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相互讨论和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思维碰撞和学习进步。
3. 提问引导法: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 写作训练法: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表达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
5.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丰富的图文信息,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