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诊断及鉴别诊断
- 格式:doc
- 大小:1.35 KB
- 文档页数:1
文档素材
临床上淋巴瘤常易被误诊,例如:以表浅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的恶性淋巴瘤患者,有70%—80%在初诊的时候被诊断为淋巴结炎或淋巴结结核,以致延误医治。
其他的简单相混淆的还有以下几种,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慢性淋巴结炎:多有明显的感染灶,且常为局灶性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及压痛,一般不超过2-3厘米,经过抗炎医治后可缩小。
庞大淋巴结增生:为一种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主要侵犯胸腔,以纵膈最为多见,也可侵犯肺门与肺内。
假性淋巴瘤:常发生在淋巴结外的部位,如眼眶、胃的假性淋巴瘤等。
结核性淋巴结炎:有时很难与恶性淋巴瘤鉴别。
比拟典型的患者常有肺结核。
淋巴结转移癌:淋巴结常较硬,质地不均匀,可找到原发灶,很少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文档素材。
淋巴瘤的鉴别诊断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淋巴结、脾、骨髓等淋巴组织中。
由于淋巴瘤的症状和体征与其他疾病相似,因此在临床上需要进行鉴别诊断,以确保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病史询问在鉴别诊断淋巴瘤时,首先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
包括疾病的发病时间、持续时间、症状的表现和发展过程等。
特别是询问有无淋巴结肿大、晚间发热、进行性贫血等症状。
2. 体格检查淋巴瘤的患者常可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质地硬、无痛等特点。
在体格检查中,应重点观察淋巴结的体积大小、质地、是否有粘连、是否可动、局部有无压痛等特征。
3. 影像学检查3.1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帮助鉴别淋巴瘤和其他疾病。
在超声检查中,淋巴瘤通常显示为混合回声、均匀的结节状肿块,边界清晰、质地坚实等特点。
3.2 CT检查CT检查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清晰显示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密度等特征。
在CT检查中,淋巴瘤通常呈不规则形状、弥漫性浸润性生长等特点。
4. 实验室检查4.1 血液学检查淋巴瘤患者的血常规常可显示贫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等异常。
此外,淋巴瘤患者的外周血中常可检测到淋巴细胞、原始淋巴细胞等异常细胞。
4.2 生化检查淋巴瘤患者的生化检查结果通常会显示某些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如乳酸脱氢酶(LDH)等。
5. 活检检查对淋巴瘤的鉴别诊断最可靠的方法是进行组织活检检查。
通过淋巴结活检、骨髓活检等方法获取组织标本,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肿瘤的性质、类型和分级,从而确诊淋巴瘤。
综上所述,淋巴瘤的鉴别诊断需要综合运用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活检检查等多种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恶性淋巴瘤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临床表现】(一)恶性淋巴瘤的主要症状或体征是浅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
何杰金氏病通常有颈或锁骨上淋巴结受累,NHL除横膈上、下淋巴结受累外,经仔细临床检查可发现其他淋巴样组织部位如滑车、眼窝淋巴结和韦氏环受侵。
(二)可有发热、盗汗或体重减轻等症状。
(三)皮痒在何杰金病较NHL多见,通常用抗组织胺药物治疗无效。
(四)何杰金病病人偶尔发生饮酒后疼痛,疼痛部位局限于受累区域。
(五)除淋巴结肿大外,体检尚可发现脾肿大。
且脾大的病人常并有肝肿大。
晚期病人因纵隔淋巴结肿大可出现上腔静脉受阻。
【诊断】经细胞诊断和全身详细检查而明确诊断。
1.详细询问病史,包括首发症状、淋巴结肿大出现的时间与以后的增大速度、有无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皮肤搔痒、消瘦等,非何杰金淋巴瘤应询问有无消化道症状等。
2.体征(1)全身浅表淋巴结是否肿大,皮肤及附件有否侵犯,应注意咽淋巴环、乳腺、睾丸等有否侵犯。
(2)其他静脉或淋巴回流受阻,气管受压,上腔静脉综合症等。
3.细胞诊断和组织活检检查。
恶性淋巴瘤的确切诊断是病理医生用显微镜对从病灶部位所采取的组织标本进行观察而得到的。
为此,淋巴瘤位于皮肤时,则切开皮肤摘取局部的淋巴结;淋巴瘤位于胃肠时,则用纤维内窥镜,既观察肿瘤的有关情况,又做肿瘤的部分组织的活检。
来确定诊断。
对非何杰金淋巴瘤,从低度恶性到高度恶性可再细分为10个阶段。
对此,有国际分类和日本的LSG分类两种,而用单克隆抗体试验又可概分为T细胞型和B细胞型两类。
4.全身检查恶性淋巴瘤的病理诊断一经确定,为了解病灶的扩散情况,需要做全身检查。
体表的淋巴结经触诊可测定,腹膜后淋巴结可通过CT和腹部超声波诊断加以明确。
CT和B超检查也可明确肝、脾等腹腔内脏器的异常。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Y射线扫描检查,可探知体内潜在的肿大的淋巴结。
淋巴瘤细胞多可随血流周转全身,所以骨髓穿刺检查,明确其有否骨髓内转移也实属必要。
此外,对瓦尔代尔环受浸润的病例,应到耳鼻咽喉科检查、诊断,并做胃X线检查。
淋巴瘤的免疫组化诊断及鉴别诊断附表1 B 细胞淋巴瘤与T 细胞淋巴瘤的鉴别诊断肿瘤类型CD3 CD20 CD43 CD45RO CD79a Pax-5B 细胞淋巴瘤-+-+-++T 细胞淋巴瘤+-++--附表2 B 细胞淋巴瘤分类的免疫表型及鉴别肿瘤分CD3 CD5 CD10 CD20 CD23 CD43 CD79a CD138 Pax-5 Cycl Bcl-2 Bcl-6 MPO TdT类D1套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富于T 的---++--+-+-----大 B 细胞淋巴瘤B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黏膜相关淋巴瘤--++--+-+--+--Burkitt 淋巴瘤浆细胞样----+--++------淋巴瘤附表3 组织细胞与树突细胞肿瘤的免疫组化表型CD15 CD68 Mac387 S-100 CD1a CD21\35巨噬细胞—+ + ———朗格汉斯细胞——\+ —\+ + + —指突状树突细胞———+ ——滤泡树突细胞——\+ ——\+ —+附表4 霍奇金淋巴瘤与大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免疫组化鉴别诊断肿瘤类型CD3 CD15 CD20 CD30 CD45 TIA-1 Fascin EBV霍奇金淋巴瘤—+ —\+ + ——+ +B 细胞淋巴瘤——+ —————T 细胞淋巴瘤+ ———+ + ——附表5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 )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L)的免疫组化鉴别诊断NLPHL Classical HL CD45 + —CD20 + —\+CD30 —\+ +Fascin —+CD15 ——EMA ——CD57 —\+ —Bcl-6 + —EBV —+。
恶性淋巴瘤的鉴别诊断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淋巴细胞。
在临床上,对于恶性淋巴瘤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因为它和其他疾病在临床表现和治疗上有很大的差异。
本文将讨论恶性淋巴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及相关内容。
临床表现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局部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转移、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皮肤黏膜、脏器浸润或压迫的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在不同类型的淋巴瘤中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全面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在恶性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检查、CT检查、MRI检查和PET-CT检查。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淋巴结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密度、强化程度等特征,从而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
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恶性淋巴瘤的关键步骤之一。
病理组织学检查主要通过淋巴结活检或外周血涂片检查,观察淋巴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标记,来确定淋巴瘤的类型和分级。
病理学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可以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在恶性淋巴瘤鉴别诊断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有血液学检查、血清学检查、淋巴细胞免疫学分析等。
这些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免疫功能和体内环境,为鉴别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免疫学检查免疫学检查是判断恶性淋巴瘤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检测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免疫球蛋白、细胞毒性T细胞等指标,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是常用的免疫学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
分子生物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是近年来恶性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新进展。
通过检测淋巴瘤细胞中的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融合基因等分子标记,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淋巴瘤的亚型和分期,指导个体化治疗策略。
分子生物学检查在提高恶性淋巴瘤的鉴别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淋巴瘤的免疫组化诊断及鉴别诊断表全集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质文档,欢迎下载)淋巴瘤的免疫组化诊断及鉴别诊断附表1 B细胞淋巴瘤与T细胞淋巴瘤的鉴别诊断附表2 B细胞淋巴瘤分类的免疫表型及鉴别附表3 组织细胞与树突细胞肿瘤的免疫组化表型附表4 霍奇金淋巴瘤与大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免疫组化鉴别诊断附表5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L)的免疫组化鉴别诊断管理诊断问卷调查表姓名(可不填):作为公司管理人员是最了解公司的,你与公司一同成长,你最清楚公司哪方面做好,哪一方成做得不足。
此次调查问卷,公司想了解你对公司的生产、技术、业务等各方面以及你在公司未来的所担任角色的看法。
公司最高负责人会亲阅此表,你的意见将发挥作用,我们都能为公司的成功贡献力量。
期待听到你最真挚的意见与反馈。
第一部分:1.您在公司的工作时间是A.1年以下B.1年~5年C.6年~10年D.10年以上2.您在现在岗位上任职时间A.1年以下B.1~3年C.3~5年D.5年以上3.您的年龄是A.25岁以下B.26岁-35岁C.36岁-45岁D.45岁以上4.您的受教育程度是A.初中B.高中及中专C.大专D.本科E.硕士及以上5.您以前在哪类企业工作过:A.国有企业B.民营企业C.国内外资企业D.国外企业其它(请说明)第二部分:对下面的各个陈述,请根据您的实际态度和认知在相应选项的括号内打“√”。
同意基本同意比较不同意不同意1.我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
()()()()2.我觉得公司的发展战略方向是正确的。
()()()()3.公司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4.我认为公司的管理干部能够适应公司发展战略的要求。
()()()()5.总的来讲,在行业内公司员工的素质层次较高。
()()()()同意基本同意比较不同意不同意6.公司管理制度健全、公正、合理。
()()()()7.公司制订的管理制度能得到有效的执行。
淋巴瘤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淋巴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性检查。
诊断应包括病理类型及病变范围(分期)。
对只有深部病变而无浅表淋巴结肿大者,诊断往往较困难,需要借助于辅助检查,介绍如下:一、活体组织检查为肯定诊断所不可少的检查方法。
一般应选择下颈部或腋部的淋巴结,因颌下及腹股沟部淋巴结常有慢性炎症,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斜角肌脂肪垫活检,对纵隔或肺部病变有一定诊断意义。
二、纵隔镜检查纵隔镜可经胸膜外进入纵隔作活检,比较简便安全。
三、下肢淋巴管造影对腹膜后淋巴瘤的诊断、分期、判断疗效和观察复发方面是一项准确性较高、安全简单和并发症少的检查技术,且在某些方面优于CT 和声象图,它能发现正常大小的病变淋巴结内部结构变化。
四、CT、核磁共振和声象图检查可发现胸内、腹膜后、肠系膜之淋巴结病变及肝脾病变。
五、剖腹检查可明确脾、肝及腹腔内淋巴结是否受累,为采用放射治疗,确定照射野所必不可少的(病理分期)。
如同时作脾切除,还可以避免因脾区放疗对邻近组织器官的损伤。
六、骨髓活检对诊断和查明病期比骨髓涂片阳性率高。
凡血清硷性磷酸酶升高,不能解释的贫血、血小板减少、X片疑有骨侵犯以及Ⅲ期以上病人均应作骨髓活检。
鉴别诊断临床上恶性淋巴瘤易被误诊。
以表浅淋巴结肿大者,需要和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转移瘤、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嗜酸性淋巴细胞肉芽肿等鉴别。
以深部纵隔淋巴结起病者,须与肺癌、结节病、巨大淋巴结增生等病相鉴别。
以发热为主要表现者,须与结核病、恶性组织细胞病,败血症、风湿热、结缔组织症等鉴别。
颈部淋巴瘤超声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颈部淋巴瘤是指淋巴结在颈部发生异常增生或肿瘤形成的疾病。
超声诊断在颈部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地评估病变的性质、大小、位置以及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颈部淋巴瘤超声诊断的标准及相关内容。
一、颈部淋巴瘤的超声表现1. 形态特征颈部淋巴瘤通常呈现为边缘清晰、形态规则的淋巴结肿大。
常见形态包括椭圆形、圆形、卵圆形等。
淋巴瘤的形态还与其病变类型有关,如滤泡性淋巴瘤常呈多发的圆形或卵圆形,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则可能表现为单个大型淋巴结。
在超声图像中,淋巴瘤可呈现等回声、低回声、无回声等不同的回声特征。
2. 血流特征颈部淋巴瘤的血流灌注情况对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而言,恶性淋巴瘤的血流灌注明显增强,表现为淋巴结内见到血管影或者血管分支。
而良性淋巴瘤的血流灌注则相对较少,呈现为淋巴结周围呈环形分布的少量血管。
3. 壁厚度淋巴瘤的壁厚度也是超声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淋巴瘤的壁厚度一般小于3mm,如果壁厚超过3mm,则提示可能存在恶性变。
4. 回声分布根据淋巴瘤的回声分布,可以进一步判断其性质。
一般而言,淋巴瘤呈现为均匀、无回声为良性,而出现分叶、不均匀回声或细小强回声区则提示可能为恶性淋巴瘤。
根据颈部淋巴瘤的超声表现,可以制定如下超声诊断标准:1. 淋巴结大小直径超过1cm的颈部淋巴结,应予以警惕。
在超声检查时,应关注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回声特征等情况,如果发现淋巴结明显增大或存在异常表现,则应进一步进行病理检查。
2. 血流灌注淋巴瘤的血流灌注增强是其恶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在超声检查时,应认真观察淋巴瘤的血流情况,如发现有大量血管分支、血管内充盈等异常表现,应高度警惕可能存在的恶性淋巴瘤。
3. 回声特征淋巴瘤的回声特征可以反映其组织结构和性质。
一般来说,恶性淋巴瘤的回声特征比较复杂,如出现分叶、不均匀回声、强回声区等。
在超声检查中应认真观察淋巴瘤的回声特征,结合其他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进行全面评估。
恶性淋巴瘤诊断和鉴别诊断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等症状,或者出现发展迅速的面颈部肿胀、呼吸困难,经检查可发现有纵隔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等情况,应考虑到恶性淋巴瘤的诊断。
临床上恶性淋巴瘤常易被误诊,例如以表浅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的患者,有70-80%在初诊时被诊断为淋巴结炎或淋巴结结核。
恶性淋巴瘤应与下列疾病鉴别: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节病、假性淋巴瘤、巨大淋巴结增生、淋巴结转移癌、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以上各病与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虽有许多不同之处,可进行鉴别诊断,但关键仍应尽可能早取得病理或细胞学证据,明确诊断。
与这些疾病的鉴别最终应该依靠病理诊断。
恶性淋巴瘤完整的诊断应该包括病理检查,分期检查和预后评价。
1、病理检查确诊恶性淋巴瘤必须依靠病理诊断,除了根据组织及细胞形态学特点,还要结合免疫组化检查,有条件的还应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测,目的是尽量明确病理类型,这将对制定治疗计划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推荐采用2001年的WHO分类)。
完整的淋巴结活检是确诊和进一步分型的首要方法,进行淋巴结活检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取表浅淋巴结活检,要选择肿大,而且有丰满、质韧等淋巴瘤特点的淋巴结,最好完整切除,以便观察到淋巴结结构,除非不得已,才做部分淋巴结切除活检。
(2)尽量选择受炎症干扰较小的部位的淋巴结活检,如滑车上淋巴结、腋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颏下淋巴结等,而颌下淋巴结肿大大多与口腔炎症有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则与下肢感染有关,如足癣感染等。
(3)纵隔淋巴结肿大,特别是无浅表淋巴结肿大的病人,也要在全面检查后,用纵隔镜,甚至不惜开胸取活检,因为纵隔淋巴结肿大,可为良性,也可为恶性。
(4)活检术中,注意勿挤压组织,以免影响诊断结果。
仅有结外部位受侵时也应尽量获取到足够的结外组织标本。
例如胃的淋巴瘤胃镜取活检时需要深达粘膜下层,多点取材。
淋巴瘤诊疗常规【概述】淋巴瘤(1ymphoma)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分为何杰金病(HOdgkindisease,简称HD)和非何杰金淋巴瘤(nonHodgkin1ymphoma,简称NH1)两大类。
[病史采集]1.淋巴结肿大的初始部位、蔓延的部位、有无疼痛以及深部淋巴结肿大产生的相应症状;2.发热的特点、有无周期性发热,有无伴盗汗、消瘦、贫血或衰竭;3.皮肤搔痒、各种皮疹。
[体格检查】1.全身检查:(1)特别注意各组浅表淋巴结、咽部滤泡、扁桃体;肿大淋巴结的形状、质地、大小、移动性、融合以及压痛有无;有无皮疹和皮肤损害;(2)肝脾肿大及骨压痛。
2.专科检查:请耳鼻喉科检查鼻咽部。
[实验室检查】1.血、尿、粪常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骨髓涂片,血碱性磷酸酶,血钙和肝肾功能、血沉;2.胸部X光片、肝脾及腹腔淋巴结B型超声波,全消化道领餐,必要时用CT、磁共振扫描或下肢淋巴管造影了解腹膜后及盆腔淋巴结肿大情况;3.淋巴结活检送检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及抗酸染色,可同时作淋巴结印片,当有皮肤损害可作皮肤活检。
【诊断标准】淋巴瘤的确诊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
本病诊断建立后尚须确定病变范围,进行临床分期。
【淋巴瘤的诊断标准、分型与分期】霍奇金病(HD)诊断标准:组织病理学检查在多种正常细胞的背景上,见到Reed-Sternberg细胞或其变异型。
除外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及服用苯妥英钠等药物的可能。
免疫病理示:CD15(1eu-M1)+,CD25+,CD30(Ki-I)+,CD45(1CA)-分型:(Rye会议,1966)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消减型三、分期:(AnnArbor1971,Costwo1d1989修订)1.1期侵犯单个淋巴结区域(I)或单个结外器官或部位(IE)2.II期侵犯膈肌同侧两个以上淋巴结区域(H),或局部侵犯单个结外器官或部位伴膈肌同侧一个或多个淋巴结区域(IIE);应指明受累解剖部位数(如∏4(3.III期侵犯膈肌两侧淋巴结区域(III),可伴有单个结外器官或部位侵犯(InE),或脾侵犯(HIS),或两者均受侵犯(InSE);脾门、腹腔或门脉旁淋巴结受累(Iin)或腹主动脉旁、骼动脉或肠系膜动脉旁淋巴结受累(In2)。
淋巴瘤的类型与病理鉴别诊断淋巴瘤(Lymphoma)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主要由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所致。
根据淋巴瘤的细胞类型和特征,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
在病理鉴别诊断中,了解淋巴瘤的类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类型的淋巴瘤在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
一、淋巴瘤的常见分类淋巴瘤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其中较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细胞来源和临床特征进行分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淋巴瘤类型及其特点:1. 霍奇金淋巴瘤(HL)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以累及淋巴结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浸润性淋巴瘤。
其特点是淋巴结内有霍奇金和里德-斯特恩伯格细胞(RS-细胞),并伴有纤维组织增生。
病理学上可分为经典型和混合细胞型。
2.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原发于B淋巴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是成年人最常见的恶性淋巴瘤类型。
其特点是淋巴结内有大型、多形性的B细胞克隆细胞。
病理学上通常分为激活B细胞样和非激活B细胞样两个亚型。
3. 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FL)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来源于淋巴滤泡的恶性肿瘤。
其特点是淋巴结内有小型的滤泡中心B淋巴细胞。
在组织学上,可分为低度、中度和高度恶性三个亚型。
4. 酋长细胞淋巴瘤(T-PLL)酋长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瘤类型,起源于CD4+表达的成熟T细胞。
其特点是外周血液中有大量的中型到大型异型淋巴细胞,并伴有皮肤和脾脏的浸润。
5. 黑色素瘤相关淋巴瘤(PMBL)黑色素瘤相关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瘤类型,多发生在具有黑色素瘤病史的患者。
其特点是淋巴结内有类似于酋长细胞的异型B细胞,同时伴有多核巨细胞浸润。
二、淋巴瘤的病理鉴别诊断在临床实践中,对不同类型的淋巴瘤进行病理鉴别诊断是非常关键的,可以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等手段来进行。
1. 组织学对淋巴瘤患者进行组织学检查是判断其类型的主要手段。
组织学检查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淋巴结、脾脏或其他器官内的肿瘤细胞形态、排列方式和分布情况等特点,从而确定淋巴瘤的类型。
诊断淋巴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性检查。
诊断应包括病理类型及病变范围(分期)。
对只有深部病变而无浅表淋巴结肿大者,诊断往往较困难,需要借助于辅助检查,介绍如下:一、活体组织检查为肯定诊断所不可少的检查方法。
一般应选择下颈部或腋部的淋巴结,因颌下及腹股沟部淋巴结常有慢性炎症,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斜角肌脂肪垫活检,对纵隔或肺部病变有一定诊断意义。
二、纵隔镜检查纵隔镜可经胸膜外进入纵隔作活检,比较简便安全。
三、下肢淋巴管造影对腹膜后淋巴瘤的诊断、分期、判断疗效和观察复发方面是一项准确性较高、安全简单和并发症少的检查技术,且在某些方面优于CT和声象图,它能发现正常大小的病变淋巴结内部结构变化。
四、CT、核磁共振和声象图检查可发现胸内、腹膜后、肠系膜之淋巴结病变及肝脾病变。
五、剖腹检查可明确脾、肝及腹腔内淋巴结是否受累,为采用放射治疗,确定照射野所必不可少的(病理分期)。
如同时作脾切除,还可以避免因脾区放疗对邻近组织器官的损伤。
六、骨髓活检对诊断和查明病期比骨髓涂片阳性率高。
凡血清硷性磷酸酶升高,不能解释的贫血、血小板减少、X片疑有骨侵犯以及Ⅲ期以上病人均应作骨髓活检。
鉴别诊断临床上恶性淋巴瘤易被误诊。
以表浅淋巴结肿大者,需要和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转移瘤、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嗜酸性淋巴细胞肉芽肿等鉴别。
以深部纵隔淋巴结起病者,须与肺癌、结节病、巨大淋巴结增生等病相鉴别。
以发热为主要表现者,须与结核病、恶性组织细胞病,败血症、风湿热、结缔组织症等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