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运行时怎样控制和调节汽温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锅炉汽温的调整1、锅炉在正常运行中,应保持过热蒸汽温度 510-540 ℃范围内运行。
2、蒸汽温度的调整应以烟气侧为主,蒸汽侧为辅。
烟气侧的调整主要是改变流化床主燃烧区份额调整流经过热器烟气量即调整风料配比,以达到调整蒸汽温度的目的。
蒸汽侧的调整是利用一、二级减温器喷水量来实现的,根据蒸汽温度的变化情况,适当改变相应减温器的减温水量,即可达到调整蒸汽温度的目的。
3、稳定汽温首先从稳定燃烧及稳定汽压着手,燃烧及汽压稳定了,汽温一般波动不会太大,特别是在减温水没有余度或减温水没有投入的情况下,更应注意燃烧及汽压的稳定。
4、在料质变化大时,及时和燃运人员进行沟通,提前了解入炉燃料料质变化情况,当粉状入炉燃料比例较大时,应严格监视过热器蒸汽温度变化,防止高温腐蚀,应提前增加减温水量,当出口蒸汽温度升高较快时,应减少给料量和二次风风量,必要时要降负荷处理。
5、在锅炉给水压力和给水温度变化大时,如:高加投退,及时根据其变化趋势提前增、减给料量,调整二次风量,尽量减少锅炉燃烧惯性对汽温的影响。
6、在增减负荷和汽包水位变化大时,应根据汽温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给水调门开度和减温水调门开度,尽量保持给水压力稳定,减少给水压力对汽温造成的影响,给水压力波动大时联系汽机及时调整。
7、当锅炉正在吹灰时,应提前增加给水量,保持汽包水位在较高正常水位,适当增加减温水量,防止吹灰过程中造成超温;8、当汽温持续在低位运行,采取常规燃烧调整措施无效时,应及时对过热器进行吹灰和除焦,保持受热面外部清洁,增大传热系数,进而提高汽温。
9、当投、停给料机或给料不均时应联系汽机及时调整负荷,尽量稳定汽压,同时及时根据汽温变化趋势及时调整锅炉燃烧和减温水量,尽可能避免大幅增减。
10、当减温水调门发生故障时,(如卡涩)应减少燃烧调整幅度,联系汽机操作人员及时调整给水压力来尽可能保持稳定。
11、当锅炉发生事故时,应按照规程有关规定执行,坚持事故处理原则,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避免事故扩大。
直流锅炉干态运行温度控制与调节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目前大容量、高参数的超临界、超超临界直流锅炉已逐步取代了亚临界汽包锅炉,而直流锅炉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干态运行过程中汽温调节的特殊性。
本文从影响直流锅炉干态运行汽温的因素出发,探讨直流锅炉干态运行温度调节与控制的方法。
标签:直流锅炉过热汽温再热汽温调节一、直流锅炉干态运行过热汽温的控制与调节1、影响直流锅炉干态运行过热汽温的主要因素a燃料、给水比(煤水比)直流锅炉过热器出口焓(h″ss)的表达式为:式中—过热器出口和给水焓,kJ/kg;B、G—燃料和给水量,kg/h;Qar,net—燃料的低位发热量(收到基),kJ/kg;—锅炉效率,%。
可以看出,若公式中hfw?、Qar,net和保持不变,则(即过热汽温)的值就取决于B/G的比值;只要B/G的比值不变,过热汽温就不变。
b给水温度对于直流锅炉,若燃料不变,由于给水温度降低,加热段加长、过热段缩短,过热汽温会随之降低,负荷也会降低。
因此,当给水温度降低时,必须改变原来设定的煤水比,即适当提高煤水比,以使过热汽温维持在额定值。
c过量空气系数当过量空气系数增大时,除排烟损失增加、锅炉效率降低外,炉膛水冷壁吸热减少,造成水冷壁出口温度降低、屏式过热器出口温度降低;虽然对流过热器吸热量有所增加,但在煤水比不变的情况下,末级过热器出口汽温有所下降。
过量空气系数减少时,结果与增加时相反。
d火焰中心高度火焰中心高度变化的影响与过量空气系数变化的影响相似。
在煤水比不变的情况下,火焰中心上移类似于过量空气系数增加,过热汽温略有下降;反之,过热汽温略有上升。
e受热面结渣煤水比不变,炉膛水冷壁结渣时,过热汽温有所降低;过热器结渣或积灰时,过热汽温下降明显。
f燃料的影响当燃料的发热量下降时,为了维持负荷以及中间点温度的不变,燃料量会逐渐增加,此时虽然炉膛辐射換热大体相当,但是由于烟气量的增加,过热器对流换热增加,故稳定后主热蒸汽温度会上升,所以也应该适当的减小中间点温度的设定值。
影响锅炉汽温的因素及汽温的控制措施1.燃料类型:不同燃料的燃烧特性不同,燃烧温度也不同,因此不同燃料的锅炉汽温也不同。
2.燃烧配比:燃烧配比决定了燃烧时所需的空气量,过量空气会降低燃烧温度,不足空气会导致燃烧不完全,从而影响锅炉汽温。
3.锅炉负荷:锅炉负荷的大小直接影响燃料燃烧速度和燃烧温度。
负荷过小会导致燃料在炉膛内停留时间过长,燃烧不充分;负荷过大会导致燃烧速度过快,影响燃烧温度。
4.锅炉结构:不同类型的锅炉结构、加热面积和布置方式等因素对锅炉汽温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当流速过高时,可能会导致吹灰效果不佳,从而影响燃烧效果,进而影响锅炉汽温。
5.空气预热温度:空气预热温度的高低影响燃料燃烧温度。
预热空气可以降低燃料的燃烧温度,提高锅炉热效率。
锅炉汽温的控制措施:1.控制燃烧配比:合理控制过量空气量,确保燃烧充分,避免影响锅炉汽温。
可以通过调整燃烧器的供气量、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例等方式来实现。
2.控制燃烧温度:调节燃料供应量、风门开度或调整燃烧器调制比等措施,控制燃烧温度在设计范围内。
3.控制锅炉负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锅炉负荷,以保持锅炉运行在设计负荷附近,避免过大或过小的负荷对锅炉汽温造成影响。
4.锅炉烟气侧升压:通过增加烟气侧的阻力,增加锅炉炉排气流量,从而增加烟气中的热量传递,提高汽温。
5.控制空气预热温度:通过调整燃气与空气的换热器的布置和工作参数,控制空气预热温度,确保燃料燃烧温度在设计范围内。
6.测量和监控:安装合适的仪表,实时监控锅炉汽温、燃烧温度、烟气温度等参数,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及时采取调整和控制措施。
综上所述,影响锅炉汽温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燃料类型、燃烧配比、锅炉负荷、锅炉结构和空气预热温度等,而锅炉汽温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控制燃烧配比、控制燃烧温度、控制锅炉负荷、锅炉烟气侧升压、控制空气预热温度和测量和监控等。
通过合理的控制和调整,可以确保锅炉汽温在设计范围内稳定运行,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锅炉调节的技术方法锅炉调节是指通过控制锅炉的火焰大小、给水量、燃料供应等来保持锅炉的热负荷平衡,从而实现锅炉效率的提高和安全运行。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锅炉调节技术方法。
1. 燃烧调节:燃烧调节是通过控制燃料的供应来调节锅炉的热负荷。
燃烧调节可以通过控制燃料进给机构的速度、调节燃料氧浓度或改变燃料的混合比例来实现。
对于煤炭锅炉,可以通过调节给煤量和煤粉细度来调节燃烧。
对于油燃锅炉,可以通过调节油枪的喷油量和喷油角度来调节燃烧。
对于气燃锅炉,可以通过调节燃气阀门的开度来调节燃烧。
2. 运行参数调节:除了燃烧调节外,还可以通过调节锅炉的运行参数来实现锅炉的调节。
常用的运行参数包括给水量、蒸汽流量、蒸汽温度、过热器蒸汽温度等。
通过调节这些参数,可以保持锅炉的热负荷平衡,同时实现高效、安全的运行。
例如,如果锅炉负荷增加,可以适当增加给水量和蒸汽流量,以保持蒸汽温度和过热器蒸汽温度的稳定。
3. 安全保护调节:锅炉的安全保护是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锅炉的安全保护调节包括燃烧风量控制、给水量控制、锅炉排污控制等。
燃烧风量控制可以通过调节引风机的转速或打开关闭风门来实现。
给水量控制可以通过调节给水泵的转速或调节给水阀门的开度来实现。
锅炉排污控制可以通过调节排污阀门的开度来实现。
这些安全保护调节措施可以保证锅炉在异常情况下的安全运行。
4. 温度控制:温度控制是保证锅炉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
常见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水温控制、蒸汽温度控制、过热器蒸汽温度控制等。
水温控制可以通过调节给水量、蒸汽流量和燃料供应来实现。
蒸汽温度控制可以通过调节蒸汽流量、给水量和燃料供应来实现。
过热器蒸汽温度控制可以通过调节给水量、蒸汽流量和过热器燃气控制来实现。
通过这些控制手段,可以保证锅炉的温度稳定在安全范围内。
5. 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是实现锅炉调节的核心。
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监视器等。
传感器负责监测锅炉的运行参数,如压力、温度、流量等。
锅炉运行时怎样控制和调节汽压锅炉是用来产生蒸汽的设备,汽压是指在锅炉内产生的蒸汽压力,合理控制和调节汽压可以保证锅炉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本文将介绍关于锅炉运行时如何控制和调节汽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控制和调节汽压的方法1. 预先设定好目标汽压值在调节和控制锅炉汽压之前,首先需要预先设定好目标汽压值,在实际生产中,不同的锅炉需要的汽压值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预设目标汽压值后,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和控制。
2. 调节给水量给水量的控制对于锅炉的汽压影响非常大,过多的给水会导致锅炉汽压下降,而过少的给水则会导致锅炉内部压力过高,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在控制锅炉汽压时可以采用调节给水量的方法,调节给水量可以通过调节给水泵或者进料阀门进行调节。
3. 改变燃料的燃烧量锅炉的汽压还可以通过改变燃料的燃烧量来进行调节和控制,燃料的燃烧量与锅炉的蒸汽产生量和汽压有关系,增加燃料的燃烧量可以增加锅炉蒸汽产生量,进而提高汽压,反之减少燃料的燃烧量可以减少蒸汽产生量和汽压。
4. 调节放气量通过调节锅炉的放气量也可以控制和调节汽压,放气量要根据锅炉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和控制,过多的放气会导致锅炉蒸汽损失过大,影响锅炉的生产效率,而过少的放气则会导致锅炉内部压力过高,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在控制锅炉汽压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放气量。
注意事项在控制和调节锅炉汽压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的问题:1. 确保锅炉的正常运行在控制和调节锅炉汽压时,我们必须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避免造成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
同时还要检查锅炉周围的设备是否正常运行,避免影响锅炉的正常工作。
2. 确定好控制和调节方法在控制和调节锅炉汽压时,我们需要确定好适合的方法和控制参数,并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不同类型的锅炉需要采用不同的调节方法,在选择调节方法时一定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
3. 操作人员需要专业知识控制和调节锅炉汽压需要专业知识的人员来操作和执行,操作人员需要具备足够的技能和经验,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考试,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锅炉运⾏调整(2)⼀.锅炉汽温调整(1)锅炉正常运⾏时,主蒸汽温度应控制在571±5℃以内,再热蒸汽温度应控制在569±5℃,两侧温差⼩于10℃。
同时各段⼯质温度、壁温不超过规定值。
(2)主蒸汽温度的调整是通过调节燃料与给⽔的⽐例,控制启动分离器出⼝⼯质温度为基本调节,并以减温⽔作为辅助调节来完成的,启动分离器出⼝⼯质温度是启动分离器压⼒的函数,启动分离器出⼝⼯质温度应保持微过热,当启动分离器出⼝⼯质温度过热度较⼩时,应适当调整煤⽔⽐例,控制主蒸汽温度正常。
(3)再热蒸汽温度的调节以燃烧器摆⾓调节为主,锅炉运⾏时,应通过CCS系统控制燃烧器喷嘴摆动调节再热汽温。
如果燃烧器摆⾓不能满⾜调温要求时,可以⽤再热减温⽔来辅助调节。
注意:为保证摆动机构能维持正常⼯作,摆动系统不允许长时间停在同⼀位置,尤其不允许长时间停在向下的同⼀⾓度,每班⾄少应⼈为地缓慢摆动⼀⾄⼆次,否则时间⼀长,喷嘴容易卡死,不能进⾏正常的摆动调温⼯作。
同时,摆动幅度应⼤于20°,否则摆动效果不理想。
(4)⼀级减温⽔⽤以控制屏式过热器的壁温,防⽌超限,并辅助调节主蒸汽温度的稳定,⼆级减温⽔是对蒸汽温度的最后调整。
正常运⾏时,⼆级减温⽔应保持有⼀定的调节余地,但减温⽔量不宜过⼤,以保证⽔冷壁运⾏⼯况正常,在汽温调节过程中,控制减温⽔两侧偏差不⼤于5t/h。
(5)调节减温⽔维持汽温,有⼀定的迟滞时间,调整时减温⽔不可猛增、猛减,应根据减温器后温度的变化情况来确定减温⽔量的⼤⼩。
(6)低负荷运⾏时,减温⽔的调节尤须谨慎,为防⽌引起⽔塞,喷⽔减温后蒸汽温度应确保过热度20℃以上;投⽤再热器事故减温⽔时,应防⽌低温再热器内积⽔,减温后温度的过热亦应⼤于20℃,当减负荷或机组停⽤时,应及时关闭事故减温⽔隔绝门。
(7)锅炉运⾏中进⾏燃烧调整,增、减负荷,投、停燃烧器,启、停给⽔泵、风机、吹灰、打焦等操作,都将使主蒸汽温度和再热汽温发⽣变化,此时应特别加强监视并及时进⾏汽温的调整⼯作。
锅炉蒸汽温度的调节方法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锅炉蒸汽温度的调节方法陈超德中电国华北京分公司发电部(100025)内容摘要:本文对锅炉运行中影响汽温的因素、汽温在规定范围外的波动对锅炉的危害性作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蒸汽温度的调节方法。
关键词:过量空气系数、烟气侧、蒸汽侧、喷燃器、过热汽温、过热器维持稳定的汽温是保证机组安全和经济运行所必需的。
汽温过高会使金属许用应力下降,将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汽温降低则会影响机组的循环热效率。
因此,汽温调节是锅炉的一项重要任务。
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运行中影响汽温的因素影响汽温的运行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因素常常还可能同时发生影响。
下面分别论述各个因素对汽温的影响。
1、锅炉负荷过热器一般具有对流汽温特性,即锅炉负荷升高(或下降)汽温也随之上升(或降低)。
2、过量空气系数过量空气增大时,燃烧生成的烟气量增多,烟气流速增大,对流传热加强,导致过热汽温升高。
3、给水温度给水温度升高,产生一定蒸汽量所需的燃料量减少,燃烧产物的容积也随之减少,同时炉膛出口烟温降低。
在电厂运行中,高压加热器的投停会使给水温度有很大变化,因而会使过热汽温发生显着变化。
4、受热面的污染情况炉膛受热面的结渣或积灰,会使炉内辐射传热量减少,过热器区域的烟气温度提高,因而使过热气温上升。
反之,过热器本身的结渣或积灰将导致汽温下降。
5、饱和蒸汽用汽量当锅炉采用饱和蒸汽作为吹灰等用途时,用汽量增多将使过热汽温上升。
锅炉的排污量对汽温也有影响,但因排污水的焓值低,故影响不大。
6、燃烧器的运行方式摆动燃烧器喷嘴向上倾斜,会因火焰中心提高而使过热汽温升高。
但是,对流受热面距炉膛越远,喷嘴倾角对其吸热量和出口温度的影响就越小。
二、汽温在规定范围外的波动对锅炉的危害性汽温偏离额定数值过大时,会影响锅炉和汽轮机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汽温过高对设备的安全有很大的威胁:1)汽温过高会加快金属材料的蠕变速度,还会使过热器、蒸汽管道、汽轮机高压部件等产生额外的热应力,因而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2)严重超温时,会造成过热器管子金属过热而爆管。
安全技术/特种设备
锅炉运行时怎样控制和调节汽温
对于饱和蒸汽锅炉,其蒸汽温度随蒸汽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对于过热蒸汽锅炉,其蒸汽温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过热器烟气侧的放热和蒸汽侧的吸热。
当流经过热器的烟气温度、烟气量和烟气流速等变化时,都会引起过热蒸汽温度的上升或下降。
当过热蒸汽温度过高时,可采用下列方法降低汽温:
(1)有减温器的,可增加减温器水量。
(2)喷汽降温。
在过热蒸汽出口,适量喷入饱和蒸汽,可降低过热蒸汽温度。
(3)对过热器前的受热面进行吹灰。
如对水冷壁吹灰,可增加炉膛蒸发受热面的吸热量,降低炉膛出口烟温,从而降低过热器传热温度。
(4)在允许范围内降低过剩空气量。
(5)提高给水温度。
当负荷不变时,增加给水温度,势必减弱燃烧才能不使蒸发量增加,燃烧的减弱使烟气量和烟气流速减小,使过热器的吸热量降低,从而使过热蒸汽温度下降。
(6)使燃烧中心下移。
适当减小引风和鼓风,使炉膛火焰中心下移,使进入过热器的烟气量减少,烟温降低,使过热蒸汽温度降低。
当过热蒸汽温度过低时,可采用下列方法升高汽温:
(1)对过热器进行吹灰,提高其吸热能力;
(2)降低给水温度;
(3)增加风量,使燃烧中心上移;
(4)有减温器的,可减少减温水量。
锅炉汽温调整秘籍通过研究影响汽温变化的因素及影响趋势,我们不但可以在扰动发生时,提前调整和干预,也可以根据预知扰动引起汽温变化的幅度速度提前依据各个因素的影响大小加以适当的运用作为调整手段。
下面就将常用的调整手段及适用工况做以归纳,以供大家参考:1. 减温水调整。
减温水是调节主汽、再热汽温度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但是,减温水投入的原则是尽量不投或少投,更不能将减温水作为汽温调节的唯一手段。
正常情况下,应通过燃烧调整、风量调整、合理安排喷燃器运行方式等手段,使炉内燃烧工况达到最佳状态。
锅炉汽压、汽温、炉膛压力等参数稳定,管壁不超温汽温不超限,减温水只做为锅炉燃烧工况出现较大扰动时防止汽温突变而采取的一种临时控制手段。
在使用减温水调节汽温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减温水喷入量的大小一定要考虑到能否被完全汽化的问题,防止水塞造成爆管,水冲击管道振动等异常的发生,尤其是在锅炉启停过程中,由于蒸汽与减温水温差小,若喷水量过大,极有可能出现减温水不能被完全汽化的情况。
预防措施措施是控制减温水的流量和调整幅度,关注二级减温水后蒸汽温度变化趋势和速率,及时控制水量。
一二级减温水使用的同时要关注其喷入点前后几个点温度,保证其有一定的过热度。
第二是汽温的调整要有超前控制意识,针对当时运行工况结合上面分析的汽温影响因素提前做出预判断,从而提前控制减温水量。
所以用减温水调节汽温的关键是对当时锅炉整个燃烧工况对汽温变化趋势影响的方向和幅度有一个正确的判断,用这个基本的判断指导减温水调节的方向和减温水量,而不是单纯的根据当前汽温的变化进行简单调整。
第三,掌握减温水量调节幅度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减温水调节应超前、缓慢、小幅度进行。
在用减温水调节气温的同时应结合其他方法进行调整,尽量避免减温水量的大幅度波动。
因为减温水量的大幅度波动会影响到汽包水位、主汽压力波动(当减温水量突然增加时,由于减温水的汽化蒸汽流量增加,在负荷不变即汽机调门开度不变时,必然造成主汽压力升高),而主汽压力的波动又影响锅炉燃料量的变化,如此反复变化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整个锅炉燃烧、参数都不稳定。
安全技术/特种设备
锅炉运行时怎样控制和调节汽压
锅炉正常运行中,蒸汽压力应基本上保持稳定。
锅炉汽压的变动通常是由负荷变动引起的,当负荷小于蒸发量时,汽压就上升;负荷大干蒸发量时,汽压就下降。
所以,调节锅炉汽压就是调节其蒸发量,而蒸发量的调节是通过燃烧调节和给水调节来实现的。
当锅炉负荷变化时,可按下述方法进行调节,使汽压、水位保持稳定:
(1)当负荷降低使汽压升高时,如果此时水位较低,可增加给水量使汽压不再上升,然后酌情减少燃料量和风量,减弱燃烧,降低蒸发量,使汽压保持正常。
(2)当负荷降低使汽压升高时,如果水位也高,应先减少燃料量和风量,减弱燃烧,同时适当减少给水量,待汽压水位正常后,再根据负荷调节燃烧和给水。
(3)当负荷增加使汽压下降时,如果此时水位较低,可先增加燃料量和风量,加强燃烧,同时缓慢加大给水量,使汽压、水位恢复正常;也可先增加给水量,待水位正常后,再增加燃烧,使汽压恢复正常。
(4)当负荷增加使汽压下降时,如果水位较高,可先减少给水量,再增加燃料量和风量,强化燃烧,加大蒸发量,使气压恢复正常。
对于间断上水的锅炉,上水应均匀,上水间隔时间不宜过长,一次上水不宜过多,在燃烧减弱时不宜上水,以保持汽压稳定。
锅炉主汽温度低调整方法锅炉主汽温度是指经过蒸汽发生器生产后的蒸汽温度,对于许多工业和公共领域的应用来说,保持合适的蒸汽温度是非常关键的。
有时候会遇到锅炉主汽温度低的情况,这时就需要进行调整。
以下是一些调整方法。
1. 清洗管道和换热器有时候低温度是由管道内的污垢和水垢引起的。
这些物质可以妨碍蒸汽的流动,导致主汽温度下降。
定期清洁管道和换热器是防止这种情况发生的最好方法。
清洗管道和换热器可以使用专业的清洁剂和设备。
2. 减少进水温度进水温度对主汽温度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进水温度太低,锅炉就需要耗费更多的能量使水变为蒸汽,这样就会导致主汽温度下降。
因此,调整进水温度可以提高主汽温度。
但是,调整进水温度时应该注意不要让水温过高,否则会增加锅炉的负担。
3. 调整燃烧器主汽温度低可能是由燃烧器不正常工作引起的。
燃烧器的调整应该由专业人员完成。
特别地,在调整燃烧器的时候,应该注意燃料的种类、供应压力、喷嘴的大小等因素,以确保燃烧器能够正常工作。
4. 加热表面换热器锅炉主汽温度低还可以通过加热表面换热器来解决。
加热表面换热器可以将热量传递给蒸汽,提高蒸汽温度。
加热表面换热器通常与蒸汽发生器一起工作,是一种使蒸汽发生器更有效的方法。
5. 检查水位水位对锅炉主汽温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水位过低,锅炉可能无法产生足够的蒸汽来满足需要,导致主汽温度下降。
因此,在调整锅炉主汽温度时,应该检查并调整水位。
总之,锅炉主汽温度低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只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才能确保锅炉的正常工作和蒸汽的充足供应。
锅炉汽温调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汽温是机、炉安全经济运行所必须监视与调整的主要参数之一,由于影响汽温的因素多,影响过程复杂多变,调节过程惯性大,这就要求汽温调节应勤分析、多观察,树立起超前调节的思想。
在机组工况发生变化时,应加强对汽温的监视与调整,分析其影响因素与变化的关系,摸索出汽温调节的一些经验,来指导我们的调整操作。
下面,我们对一些典型工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指导性措施。
由于汽温变化的复杂性,大家在应用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遇到的情况学会灵活变通,不可生搬硬套。
一、机组正常运行中的汽温调节汽温调节可以分为烟气侧调整、蒸汽侧的调整,烟气侧的调节过程惯性大,通常情况下需要3-5分钟左右温度才会开始变化;而蒸汽侧的调节相对比较灵敏。
因此正常运行过程中,应保持减温水调整门具有一定的开度,一般应大于7%;如果减温器已经关完或开度很小时,由于阀门的特性原因它的调节能力减弱,也就是减温水流量变化相对较小,此时应观察同侧另一级减温水流量是否偏大,并及时对其的减温水流量进行重新分配,另外还可以对燃烧进行调整(在炉膛氧量允许时可适当加大风量,或调整风门使火焰中心上移),使汽温回升、减温器开启。
如果各级减温器开度均比较大时(若大于60%),同时也应从燃烧侧调整,或对炉膛进行吹灰,以达到关小各级减温器,使其具有足够的调节余量。
总之,在机组正常运行时,各级减温后的蒸汽温度在不同工况下是不相同的。
应加强对各级减温器后蒸汽温度的监视,并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汽温异常时作为调整的参考。
建议在负荷发生变化时应将减温水且为手动调整,避免汽温大幅度波动。
二、变工况时汽温的调节。
变工况时汽温波动大,影响因素众多,值班员应在操作过程中分清主次因素,对症下药,及早动手,提前预防.必要时采取过调手段处理,不可贻误时机,酿成超温事故。
变工况时汽温的变化主要是锅炉的燃烧负荷与汽轮机的机械负荷不匹配所造成的。
一般情况下,当锅炉的热负荷大于汽轮机的机械负荷时,汽温为上升趋势,两者的差值越大,汽温的上升速度越快。
锅炉主汽温度控制调整技术汽温是机炉安全经济运行所必须监视与调整的主要参数之一,由于影响汽温的因素多,影响过程复杂多变,调节过程惯性大,这就要求汽温调节应勤分析、多观察,树立起超前调节的思想。
在机组工况发生变化时,应加强对汽温的监视与调整,分析其影响因素与变化的关系,摸索出汽温调节的一些经验,来指导我们的调整操作。
下面,我们对一些典型工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指导性措施。
由于汽温变化的复杂性,大家在应用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遇到的情况学会灵活变通,不可生吞活剥。
锅炉汽温调整:1锅炉机组运行中,应注意调整过热蒸汽温度,主蒸汽温度应保持在485±5o C o2汽温变化时,应相应调整减温水量,调整时幅度要小,严禁猛加猛减减温水,做到勤观察、勤调整,防止汽温大幅度波动及减温器损坏。
3前后减温器应均匀投入,严禁只投入一台减温器运行。
4当汽温投入自动调节时,应密切监视汽温变化,如锅炉机组异常或自动调节失灵时应将自动调节切换为手动调节。
5下列情况应特别注意汽温变化:①锅炉负荷异常变化时。
②给水温度、给水压力异常变化时。
③安全阀动作时。
④水位过高、过低时。
⑤锅炉机组发生故障或燃烧不稳时。
一、机组正常运行中的汽温调节汽温调节可以分为烟气侧调整、蒸汽侧的调整,烟气侧的调节过程惯性大;而蒸汽侧的调节相对比较灵敏。
因此正常运行过程中,应保持减温器具有一定的开度,一般应大于7%;如果减温器已经关完或开度很小时,应及时对燃烧进行调整可适当加大风量,或设法使火焰中心上移),使汽温回升,减温器开启,在吹灰过程中出现汽温低时,应先停止吹灰;使汽温回升稳定后再考虑是否继续吹灰。
如果各级减温器开度均比较大时(若大于60%),同时也应从燃烧侧调整,或对炉膛进行吹灰,以关小各级减温器,使其具有足够的调节余量。
锅炉圈【ID:cfbl2315]分享锅炉知识,笑傲技术江湖!电厂锅炉运行必备公众号,运行调整、现象分析、事故处理、技术资料,一网打尽!总之,在机组正常运行时,各级减温器后的温度在不同工况下是不相同的。
锅炉主蒸汽温度的调整手段
1. 燃烧调整:通过调整燃烧系统的供气量、燃烧器的喷嘴大小、点火时间等参数,控制燃料的供给量,从而影响蒸汽的温度。
2. 燃烧空气调整:通过调整燃烧器的空气进口量,使燃烧室内的氧含量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影响蒸汽的温度。
3. 锅炉负荷调整:通过改变锅炉的负荷,调整蒸汽的产量和温度。
可以通过调整燃料的供给量、给水的供给量、引风机的转速等方式,改变锅炉的负荷状况。
4. 蒸汽过热器调整:蒸汽过热器是提高蒸汽温度的关键设备,通过调整过热器的出口温度,可以改变蒸汽的温度。
可以调整过热器的出口温度设定值,或通过改变过热器中的出口蒸汽流量、过热器的加热面积等方式。
5. 给水温度调整:给水温度是影响蒸汽温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调整给水装置的供水温度,可以间接调整蒸汽温度。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锅炉主蒸汽温度调整手段,具体的调整方法需要根据锅炉的工作原理和具体情况来确定。
锅炉运行时怎样控制和调节汽温
对于饱和蒸汽锅炉,其蒸汽温度随蒸汽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对于过热蒸汽锅炉,其蒸汽温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过热器烟气侧的放热和蒸汽侧的吸热。
当流经过热器的烟气温度、烟气量和烟气流速等变化时,都会引起过热蒸汽温度的上升或下降。
当过热蒸汽温度过高时,可采用下列方法降低汽温:
(1)有减温器的,可增加减温器水量。
(2)喷汽降温。
在过热蒸汽出口,适量喷入饱和蒸汽,可降低过热蒸汽温度。
(3)对过热器前的受热面进行吹灰。
如对水冷壁吹灰,可增加炉膛蒸发受热面的吸热量,降低炉膛出口烟温,从而降低过热器传热温度。
(4)在允许范围内降低过剩空气量。
(5)提高给水温度。
当负荷不变时,增加给水温度,势必减弱燃烧才能不使蒸发量增加,燃烧的减弱使烟气量和烟气流速减小,使过热器的吸热量降低,从而使过热蒸汽温度下降。
(6)使燃烧中心下移。
适当减小引风和鼓风,使炉膛火焰中心下移,使进入过热器的烟气量减少,烟温降低,使过热蒸汽温度降低。
当过热蒸汽温度过低时,可采用下列方法升高汽温:
(1)对过热器进行吹灰,提高其吸热能力;
(2)降低给水温度;
(3)增加风量,使燃烧中心上移;(4)有减温器的,可减少减温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