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中国收养制度的近现代化,始于20世纪之初,从
清朝末年到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两部民律草 案中均有关于收养的规定,但并未公布实施。 1930年的《中华民国民法》,在法律形式上实现 了收养制度的近现代化,废止了立嗣制度,但在 有关规定中仍有歧视养子女的内容 在新中国的法制建设过程中,从解放前的革命根 据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法律上和事 实上都是承认和保护收养关系的,但是,在一个 相当长的时期内,收养制度并不完善,收养关系 仅由《婚姻法》中的原则规定和有关司法解释加 以调整。20世纪90年代初《收养法》的颁行,使 我国有了比较系统、完备的收养法规范体系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收养的法律特征
(一)收养的条件和程序由法律加以规定 (二)收养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三)收养行为导致亲属身份和权利义务关系
的变更 (四)收养只能发生在非直系血亲之间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二、收养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古代法中的收养制度 作为一种变更亲属身份的古老的制度,收养在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二)近现代法中的收养制度
近现代以来,以宗族为本位的收养已逐步为
以个人为本位的收养所替代。当然这是经历 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的。许多国家的收养立 法都很重视保护养子女的权益,对收养的条 件、效力和解除等,都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 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导致的孤儿、流浪儿问 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有关国家的收养制 度改革。出于种种原因,有的国家在立法上 对收养制度所持的立场是先后有别的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中国古代的收养制度有其自身的特点。收养
制度从属于宗法家族制度,立嗣成为古代中 国收养制度的一种特殊形式。立嗣是出于继 承宗祧的需要,是以男性为中心的,其宗旨 是传宗接代,保证家统永世不绝。故只有男 子无后始得立嗣,所立者也仅限于男子。立 嗣可在需立嗣者生前进行,亦可在其死后进 行,由其配偶或族中尊长,依照礼、法代为 择立。立嗣的条件十分严格,应当在辈分相 当的同宗近支内按照一定的顺序择立嗣子。 立异姓男为嗣,为礼、法所不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