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变国内生产药品制剂的原料药产地申报资料模板(doc 21页)

改变国内生产药品制剂的原料药产地申报资料模板(doc 21页)

改变国内生产药品制剂的原料药产地申报资料模板(doc 21页)
改变国内生产药品制剂的原料药产地申报资料模板(doc 21页)

申报资料综述

我公司于年月日获得X的药品注册批件,药品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X,药品执行标准为X。

同年正式投入生产,至今已有X年多的生产历史。该药疗效显著,用于。自该药生产以来,一直以其确切的疗效和稳定的产品质量而深受患者的喜爱。

X使用的X原料原厂家为X有限公司,由于该厂家已停产,公司通过严格的供应商资格审计,将原料药产地变更为X制药厂。X原料药执行卫生部药品标准X。通过实验对比各项理化指标,新旧产地原料药的质量无显著差异。

使用新旧产地原料药生产的X,均采用注册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适用性良好,释放度的变化不大,使用新产地原料药所生产的制剂杂质峰总面积与主峰面积之比略低。在含量测定的结果中,使用旧产地原料药所生产的制剂含量略高。通过各项试验对比,使用新旧产地原料药生产的X总体上无太大差异。

同时,我们对使用新厂家原料药生产的3批X(有效期为X个月)进行了6个月的加速稳定性试验和24个月的长期稳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新厂家提供的原料生产的X在有效期内质量稳定,且与原厂家生产的制剂的稳定性进行了对比,原料药产地变更前后药品制剂的稳定性无显著差异。

申报资料目录

申报资料1:X批准证明文件及其附件的复印件

申报资料2:证明性文件

申报资料5:药学研究资料

5-1:原料药批准证明性文件及其合法来源证明

5-2:制剂注册检验报告书

5-3:新旧产地原料药的质量标准

5-4:新旧产地原料药的质量对比研究资料

5-5:变更前后药品制剂质量比较研究资料

5-6:变更原料药产地后药品制剂方法的适用性验证资料

5-7:稳定性考察研究资料及比较资料

药品补充申请注册事项第34项(化学药)原始编号:

申请编号:

受理编号:

改变国内生产药品制剂的原料药产地

申报资料

本袋属第套袋(每套共袋)

(资料项目编号)

药品名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申报企业:

联系地址:

邮政编码:

X

批准证明文件及其附件复印件

X有限公司

X

证明性文件X有限公司

X

药学研究资料

实验单位名称:

实验单位地址:

实验单位负责人:

联系人:

实验者姓名:

实验起止日期:

原始资料存放地点: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X有限公司

X

原料药批准证明性文件及其合法来源证明

X

制剂注册检验报告书

X

新旧产地原料药的质量标准

X

新旧产地原料药的质量对比研究资料

实验单位名称:

实验单位地址:

实验单位负责人:

联系人:

实验者姓名:

实验起止日期:

原始资料存放地点: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X

变更前后药品制剂质量比较研究资料

实验单位名称:

实验单位地址:

实验单位负责人:

联系人:

实验者姓名:

实验起止日期:

原始资料存放地点: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X

变更原料药产地后药品制剂方法的适用性验证资料

实验单位名称:

实验单位地址:

实验单位负责人:

联系人:

实验者姓名:

实验起止日期:

原始资料存放地点: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X

稳定性考察研究资料及比较资料

实验单位名称:

实验单位地址:

实验单位负责人:

联系人:、

实验者姓名:

实验起止日期:

原始资料存放地点: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新旧产地原料药的质量对比研究资料

年月日我公司获得X的药品注册批件,药品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X,药品执行标准为X。

使用的X原料原厂家为X有限公司,由于该厂家已停产,公司通过严格的供应商资格审计,将原料药产地变更为X制药厂。新旧厂家生产的X原料执行标准均为X。

年1月,我公司购进的最后一批X有限公司生产的X原料批号为X1。年4月变更产地为X制药厂,购进第一批X原料批号为X。

两批原料药均采用卫生部标准X检验。鉴别项中,新旧产地的原料药照2005版药典分光光度法测定,两个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均与对照的图谱一致。两个产地原料药的性状、水分、含量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旧产地原料药的含氟量比新产地的略高;在有关物质中,综上所述,两个产地的原料药质量无明显差异。详见下表。

新旧产地原料药的质量对比

样品名称:X X供应商:X由原厂家提供,X由新厂家提供

变更前后药品制剂质量比较研究资料

我公司于年月日获得X的药品注册批件。使用的X原料原厂家为X药业有限公司,由于该厂家已停产,公司通过严格的供应商资格审计,将原料药产地变更为X制药厂。

使用原厂家提供的X原料药所生产的X最后一批的批号为X,使用新厂家提供的X原料药所生产的X第一批的批号为X。

两批X按X标准检验,性状和释放度的结果无差异,使用新产地原料药所生产的制剂有关物质的杂质峰数量比较多,但杂质峰总面积比较小,因而杂质峰总面积与主峰面积之比比使用原产地原料药所生产的制剂小。在含量测定的结果中,使用原产地原料药所生产的制剂含量略高。详见下表。

变更前后药品制剂质量对比

变更原料药产地后药品制剂方法的适用性验证资料

我公司于年月日获得X的药品注册批件。使用的X原料原厂家为X药业有限公司,由于该厂家已停产,公司通过严格的供应商资格审计,将原料药产地变更为X制药厂。

使用新厂家提供的X原料药所生产的X第一批的批号为X,开展的系统方法适用性试验内容主要包括色谱柱的理论板数、分离度和重复性。

一、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

1、仪器与试药:

2、色谱柱的理论板数:

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

3、分离度:

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

4、重复性:

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

表一 X对照品

5、供试品的重复性

X的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中X峰的保留时间均在X分钟左右,较稳定。平行测定两个供试品的含量分别为X%、X%(具体数据见表二),平均含量为X%(应为标示量的X%~X%),符合规定。重复性良好。

表二 X含量测定结果

二、释放度

1、仪器与试药:

2、酸中释放量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3、缓冲液中释放量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以上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变更产地后的原料药生产的X,采用注册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适用性良好。

稳定性考察研究资料及比较资料

为了考察X在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我们对使用新旧产地原料药生产的X片(有效期为X个月)进行了稳定性考察。使用原厂家提供的原料药生产的X的批号为X,使用新厂家提供的原料药生产的X的批号为X、X和X。具体内容如下:

1、长期稳定性试验:

X原料原供应商:X药业有限公司

X批号:X

实验起止日期:年3月~年4月

检验依据:

实验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XIX C “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X采用市售包装,在温度为25℃±2℃,相对湿度为

60﹪±10﹪的条件下放置X个月(药品的有效期为X个月),分别于第0、3、

6、9、12、18、24个月取样检验。

结果:经X个月观察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见表1)

2、加速稳定性试验:

X原料新供应商:X制药厂

X批号:X、X、X

实验起止日期:年4月~年6月

检验依据:

实验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XIX C “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三个批号的X采用市售包装,在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分别于第0、1、2、3、6个月取样检验。

结果: (见表2-表4)

3、长期稳定性试验:

X原料新供应商:X制药厂

X批号:X、X、X

实验起止日期:年4月~年12月

检验依据:

实验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XIX C “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三个批号的X采用市售包装,在温度为25℃±2℃,相对湿度为60﹪±10﹪的条件下放置24个月,分别于第0、3、6、9、12、18、24个月取样检验。

结果: (见表5-表7)

4、原料药产地变更前后药品制剂稳定性比较:

根据X质量标准,我们对使用新旧产地原料药生产的X的稳定性考察结果进行了比较,

详见下表。

稳定性考察对比表格

表1X长期稳定性试验报告

样品名称:X(有效期X个月) X供应商:X有限公司批号:X

表格根据自己的需要制作

原料药开发和生产(化学实体和生物技术生物实体药物)

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 ICH三方协调指导原则 原料药开发和生产 (化学实体和生物技术/生物实体药物) Q11 ICH进程第四阶段 2012年5月1日 根据ICH进程,本指导原则由相应的ICH专家组制定,并已提交给管理当局征询意见。在ICH进程的第四阶段,最后的草案被推荐给欧盟、日本和美国的管 理机构采纳。

Q11 文件历史 目前第四阶段版本

原料药开发和生产 (化学实体和生物技术/生物实体药物) ICH三方协调指导原则 2012年5月1日进入ICH进程第四阶段, 该指导原则被推荐给ICH三方管理机构采纳 目录 1. 简介 (5) 2. 范围 (5) 3. 生产工艺开发 (5) 3.1 总则 (6) 3.1.1 与药物制剂相关的原料药质量属性 (6) 3.1.2 工艺开发工具 (6) 3.1.3 开发方法 (6) 3.1.4 原料药的关键质量属性 (7) 3.1.5 物料属性和工艺参数与原料药CQAs的关联 (8) 3.1.6 设计空间 (9) 3.2 生产工艺开发信息的呈递 (9) 3.2.1 工艺开发方面的总结 (10) 3.2.2 原料药的CQAs (10) 3.2.3 生产工艺的历史 (10) 3.2.4 工艺开发研究 (11) 4. 生产工艺与过程控制的描述 (11) 5. 起始原料和源物质的选择 (11) 5.1 总则 (11) 5.1.1 化学合成原料药的起始原料选择 (11)

5.1.2 半合成原料药的起始原料选择 (12) 5.1.3 生物技术/生物原料药的源物质和起始原料选择 (13) 5.2 起始原料或源物质的信息呈递 (13) 5.2.1 合成原料药中起始原料的选择依据 (13) 5.2.2 半合成原料药起始原料的选择依据 (14) 5.2.3 生物技术/生物原料药中源物质和起始原料的条件认定 (14) 6. 控制策略 (14) 6.1 总则 (14) 6.1.1 控制策略的开发方法 (14) 6.1.2 开发控制策略方面的考虑 (15) 6.2 控制策略信息的呈递 (15) 7. 工艺验证/评价 (16) 7.1 总则 (16) 7.2 生物技术/生物原料药的特定原则 (16) 8. 采用通用技术文件(CTD)格式撰写的生产工艺开发及相关信息的呈递 (17) 8.1 质量风险管理与工艺开发 (17) 8.2 关键质量属性(CQAs) (17) 8.3 设计空间 (17) 8.4 控制策略 (18) 9. 生命周期管理 (18) 10. 案例分析 (19) 10.1 案例1:物料属性和工艺参数与原料药CQAs的关联-化学实体药物 (19) 10.2 案例2:采用质量风险管理来支持工艺参数的生命周期管理 (22) 10.3 案例3:生物技术原料药单元操作的设计空间体现 (23) 10.4 案例4:选择合适的起始原料 (24) 10.5 案例5:用于选择关键质量属性的控制因素的概述 (25) 11. 术语 (29)

非无菌原料药工艺验证方案模版

工艺验证方案 本公司氯化钾产品是非无菌原料药产品,为保证生产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故对其进行工艺验证,本工艺验证采用同步验证的方式。本生产工艺的验证是由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生产技术部、设备工程部、生产车间及QC检验室有关人员参与实施。 本工艺验证方案参考了GMP2010年版的生产工艺验证的指导原则。 验证小组成员 方案制订 方案审核 方案批准

目录 1. 基本情况 (4) 1.1. 概述 (4) 1.2. 生产工艺 (4) 1.2.1. 生产工艺流程图 (4) 1.2.2. 生产工艺的详细描述 (4) 1.2.3. 关键工艺步骤和参数 (4) 2. 验证目的 (5) 3. 验证前提 (5) 3.1. 工艺环境包括公用系统情况 (5) 3.2. 工艺设备情况 (5) 3.3. 所用原辅料和包装材料情况 (5) 3.4. 所用文件的准备情况 (6) 3.5. 人员情况 (6) 4. 验证方案 (6) 4.1. 验证计划 (6) 4.2. 第一步反应(生产XXXXX粗品)的验证(应包括所有重点 考察的生产关键参数、结晶、离心、干燥) (6) 4.2.1第一步反应(生产XXXXX粗品)关键工艺参数验证 (6) 4.2.2第一步反应收率情况验证 (7) 4.2.3第一步反应中间体的质量情况验证 (7) 4.3. 粗品精制工序的验证 (8) 4.3.1溶解脱色验证 (8) 4.3.2 结晶工序验证 (8) 4.3.3 分离工序验证 (9) 4.3.4 干燥工序验证 (10) 4.3.5小批成品收率情况验证 (10) 4.3.6小批成品的质量情况验证 (11) 4.4批混合工艺的验证 (11) 4.4.1批混合工序关键工艺参数验证 (11) 4.4.2批混合效果的验证 (11) 4.5最终成品的质量情况验证 (12)

磷酸肌酸钠原料药批生产记录知识讲解

磷酸肌酸钠原料药批 生产记录

兔肉处理岗位生产指令单 格式号:YL·G02-07-006-01-LJ-01 生产指令指令日期指令号 生产日期生产批号 投料量兔肉 kg 指令者复核者接受者 本岗位本批生产小结兔肉收率>25% 兔肉合格品 kg ×100%= % 领用兔肉 kg 岗位负责人: 年月日 工艺员评价1.本批生产过程无偏离规程作业。□ 2.本批生产过程中工艺卫生符合要求。□ 3.本批清场符合要求。□ 4.本批生产记录清晰、完整。□ 工艺员: 年月日

兔肉处理岗位操作记录 格式号:YL·Z02-02-107-01 生产批号 生产日期年月日时分—时分 操作指令及工艺参数实际操作记录 按《兔肉处理岗位标准操作规程》[YL·Z02-02-107]进行操 作。 1生产前检查 上批清场合格证 清洁状态标识 设备运行状态标识 公用系统 2挂状态标识 3根据生产指令领取所需原辅料 4操作过程 4.1将领用兔肉用纯化水洗两遍,洗净血垢后,再用注射用水冲洗一遍,将水控干,用手术刀片将兔肉剔下,再用不锈钢菜刀切成1cm左右的小块,装入保鲜袋中冻存,标明品名、批号、数量和生产日期。 4.2及时填写操作记录及物料结存台帐。 4.3操作前用纯化水清洗工具和双手。 5清场 5.1本批生产文件及状态标识及时清除。 5.2容器具已清洁。 5.3清洁墙面、门窗、地面。 5.4清除废弃物。 5.5清洁废物桶。有□无□ 已清洁□待清洁□ 备用□其它□ 正常□异常□ 已挂状态标识□ 领用兔肉 kg 非用肉组织 kg 不合格 kg 兔肉合格品 kg 兔肉收率 % 时间:时分至时分 已清除□未清除□ 已清洁□未清洁□ 已清洁□未清洁□ 已清除□未清除□ 已清洁□未清洁□ 检查情况:合格□不合格□检查人: 操作者:复核者:

工艺规程模板

xxxxxx工艺规程 湖南迪诺制药有限公司

xxxxxxx工艺规程 目录 一、产品概述 二、原材料、包装材料规格及质量标准 三、生产过程执行文件 四、化学反应过程及生产流程图 五、工艺过程 六、成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七、技术安全、工艺卫生及劳动保护 八、综合利用与“三废”治理 九、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 十、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十一、主要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十二、原材料消耗定额和技术经济指标 十三、总摩尔收率计算公式 十四、物料平衡 十五、附录

一、产品概述 1、产品名称 中文名称: 汉语拼音: 英文名称: 2、化学结构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l分子量: 3、理化性质:。 二、原材料、包装材料规格及质量标准 1、原材料规格及质量标准 2、包装材料 外包:.

内包:. 三、生产过程执行文件 1、工艺规程 ?? xxxxx工艺规程 2、管理制度 SMP-PR-02000 生产前检查管理制度 SMP-PR-02100 生产结束操作规程 3、生产SOP SOP-PR-01600 原料车间外包岗位SOP SOP-PR-02001 原料车间内包岗位SOP SOP-PR-? xxxxxxx合成岗位SOP SOP-PR-? xxxxxx合成岗位SOP SOP-PR-? xxxxxxx岗位SOP SOP-PR-?xxxxxx岗位SOP SOP-PR-02302 车间中间站岗位SOP SOP-PR-03602 洗衣岗位SOP 4、设备SOP SOP-EQ-18500 搪玻璃反应釜设备操作SOP SOP-EQ-18600 搪玻璃反应釜设备维护保养检修SOP SOP-EQ-?热风循环烘箱操作SOP SOP-EQ-?热风循环烘箱维护保养检修SOP SOP-EQ-? YZG-1400(单开门)型真空干燥机操作SOP SOP-EQ-? YZG-1400(单开门)型真空干燥机维护保养检修SOP SOP-EQ-19700 YZG-1400(双开门)型真空干燥机操作SOP SOP-EQ-19800 YZG-1400(双开门)型真空干燥机维护保养检修SOP SOP-EQ-? SS-800三足式离心机操作SOP SOP-EQ-? SS-800三足式离心机维护保养检修SOP SOP-EQ-18900 SS-1000三足式离心机操作SOP

工艺验证的方案模版原料药

工艺验证方案 本公司产品XXXXX是非无菌原料药产品,为保证生产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故对其进行工艺验证,本工艺验证采用同步验证的方式。本生产工艺的验证是由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生产技术部、设备工程部、生产车间及QC检验室有关人员参与实施。 本工艺验证方案参考了ICH Q7A的生产工艺验证的指导原则。 验证小组成员 方案制订 方案审核 方案批准

目录 1. 基本情况 (4) 1.1. 概述 (4) 1.2. 生产工艺 (4) 1.2.1. 生产工艺流程图 (4) 1.2.2. 生产工艺的详细描述 (4) 1.2.3. 关键工艺步骤和参数 (4) 2. 验证目的 (5) 3. 验证前提 (5) 3.1. 工艺环境包括公用系统情况 (5) 3.2. 工艺设备情况 (5) 3.3. 所用原辅料和包装材料情况 (5) 3.4. 所用文件的准备情况 (6) 3.5. 人员情况 (6) 4. 验证方案 (6) 4.1. 验证计划 (6) 4.2. 第一步反应(生产XXXXX粗品)的验证(应包括所有重点 考察的生产关键参数、结晶、离心、干燥) (6) 4.2.1第一步反应(生产XXXXX粗品)关键工艺参数验证 (6) 4.2.2第一步反应收率情况验证 (7) 4.2.3第一步反应中间体的质量情况验证 (7) 4.3. 粗品精制工序的验证 (8) 4.3.1溶解脱色验证 (8) 4.3.2 结晶工序验证 (8) 4.3.3 分离工序验证 (9) 4.3.4 干燥工序验证 (10) 4.3.5小批成品收率情况验证 (10) 4.3.6小批成品的质量情况验证 (11) 4.4批混合工艺的验证 (11) 4.4.1批混合工序关键工艺参数验证 (11) 4.4.2批混合效果的验证 (11) 4.5最终成品的质量情况验证 (12)

原料药产品年度质量回顾分析报告模板

原料药产品年度质量回顾分析报告模板 XX(产品名称)年度质量回顾分析报告_ 回顾周期:XX年XX月XX日一XX年XX月XX日产品年度质量报告编码:XXXXX XXXXX

1.1 1.1 概要.............................. 1.2 1.2回顾周期.......................... 1.3 1.3产品描述.......................... 1.4 1.4生产质量情况 ...................... 2 2原辅料质量情况回顾....................... 3 3生产工艺中间控制情况回顾................ 3.1 3.1关键工艺参数控制情况 .............. 3.2 3.2中间体控制情况 .................... 3.3 3.3 收率.............................. 4 4成品检验结果回顾......................... 5 5 公共系统回顾 5.1 5.1工艺用水回顾 ...................... 5.2 5.2环境监测回顾 ...................... 5.3 5.3 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工艺用气体质量回顾 6 偏差调查 .................................. 7稳定性考察及不良趋势分析.................... 8变更控制回顾................................ 9验证回顾.................................... 10 产品投诉/退货/ 召回情况回顾 10.1投诉情况回顾.......................... 10.2退货/召回情况回顾..................... 11相关研究回顾............................... 12上一次年度质量报告跟踪..................... 13结论....................................... 1、概述

药品检验报告书写细则

药品检验记录与检验报告书的书写细则检验记录是出具检验报告书的依据,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总结的原始资料;为保证药品检验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化,检验记录必须做到:记录原始、真实,内容完整、齐全,书写清晰、整洁。 药品检验报告书是对药品质量作出的技术鉴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药检人员应本着严肃负责的态度,根据检验记录,认真填写“检验卡”,经逐级审核后,由所领导签发“药品检验报告书”。要求做到:依据准确,数据无误,结论明确,文字简洁,书写清晰,格式规范;每一张药品检验报告书只针对一个批号。 1 检验记录的基本要求: 1.1 原始检验记录应采用统一印制的活页记录纸和各类专用检验记录表格(见附件),并用蓝黑墨水或碳素笔书写(显微绘图可用铅笔)。凡用微机打印的数据与图谱,应剪贴于记录上的适宜处,并有操作者签名;如系用热敏纸打印的数据,为防止日久褪色难以识别,应以蓝黑墨水或碳素笔将主要数据记录于记录纸上。 1.2 检验人员在检验前,应注意检品标签与所填检验卡的内容是否相符,逐一查对检品的编号、品名、规格、批号和效期,生产单位或产地,检验目的和收检日期,以及样品的数量和封装情况等。并将样品的编号与品名记录于检验记录纸上。 1.3 检验记录中,应先写明检验的依据。凡按中国药典、部颁标准、地方药品标准或国外药典检验者,应列出标准名称、版本和页数;凡按送验者所附检验资料或有关文献检验者,应先检查其是否符合要求,并将前述有关资料的影印件附于检验记录之后,或标明归档编码。 1.4 检验过程中,可按检验顺序依次记录各检验项目,内容包括:项目名称,检验日期,操作方法(如系完全按照1.3检验依据中所载方法,可简略扼要叙述;但如稍有修改,则应将改变部分全部记录),实验条件(如实验温度,仪器名称型号和校正情况等),观察到的现象(不要照抄标准,而应是简要记录检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真实情况;遇有反常的现象,则应详细记录,并鲜明标出,以便进一步研究),实验数据,计算(注意有效数字和数值的修约及其运算,详见《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第414页)和结果判断等;均应及时、完整地记录,严禁事后补记或转抄。如发现记录有误,可用单线划去并保持原有的字迹可辩,不

2015版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2015版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目录 1. 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分析 (1) 1.1.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定义 (1) 1.2.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产值占GDP比重 (1) 1.3.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企业规模分析 (2) 2. 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资产、负债分析 (4) 2.1.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资产分析 (4) 2.1.1. 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流动资产分析 (5) 2.2.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负债分析 (6) 3. 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利润分析 (8) 3.1.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利润总额分析 (8) 3.2.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主营业务利润分析 (9) 4. 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成本分析 (11) 4.1.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总成本构成情况 (11) 4.2.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成本费用分项分析 (12) 4.2.1. 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产品销售成本分析 (12) 4.2.2. 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产品销售成本率分析 (13) 4.2.3. 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产品销售费用分析 (14) 4.2.4. 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产品销售费用率分析 (16) 4.2.5. 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管理费用分析 (17) 4.2.6. 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管理费用率分析 (18)

80号文件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申报资料要求(试行)

附件 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申报资料要求(试行) 第一部分 注册分类1、2、3、5.1类申报资料要求(试行) 一、申报资料项目 (一)概要 1.药品名称。 2.证明性文件。 2.1注册分类1、2、3类证明性文件 2.2注册分类5.1类证明性文件 3.立题目的与依据。 4.自评估报告。 5.上市许可人信息。 6.原研药品信息。 7.药品说明书、起草说明及相关参考文献。 8. 包装、标签设计样稿。 (二)主要研究信息汇总表

9. 药学研究信息汇总表。 10. 非临床研究信息汇总表。 11. 临床研究信息汇总表。 (三)药学研究资料 12. (3.2.S)原料药(注:括号内为CTD格式的编号,以下同)。 12.1(3.2.S.1)基本信息 12.2(3.2.S.2 )生产信息 12.3(3.2.S.3 )特性鉴定 12.4(3.2.S.4)原料药的质量控制 12.5(3.2.S.5)对照品 12.6(3.2.S.6)包装材料和容器 12.7(3.2.S.7)稳定性 13. (3.2.P)制剂。 13.1(3.2.P.1)剂型及产品组成 13.2(3.2.P.2)产品开发 13.3(3.2.P.3)生产 13.4(3.2.P.4)原辅料的控制 13.5(3.2.P.5)制剂的质量控制 13.6(3.2.P.6)对照品 13.7(3.2.P.7)稳定性 (四)非临床研究资料 14.非临床研究资料综述。

15.主要药效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6.安全药理学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7.单次给药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8.重复给药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9.遗传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0.生殖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1.致癌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2.依赖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3.过敏性(局部、全身和光敏毒性)、溶血性和局部(血管、皮肤、粘膜、肌肉等)刺激性等特殊安全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4.其他安全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5.非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6.复方制剂中多种成分药效、毒性、药代动力学相互影响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五)临床试验资料 27.临床试验综述资料。 28.临床试验计划及研究方案。 29. 数据管理计划、统计分析计划。 30.临床研究者手册。 31.知情同意书样稿、伦理委员会批准件;科学委员会审查报告。 32.临床试验报告。 33.临床试验数据库电子文件(原始数据库、衍生的分析数据库及

化学仿制原料药CTD格式申报资料撰写要求 2015 737号附件2

附件2 化学仿制原料药CTD格式申报资料撰写要求 一、目录 3.2.S 原料药 3.2.S.1 基本信息 3.2.S.1.1 药品名称 3.2.S.1.2 结构 3.2.S.1.3 理化性质 3.2.S.2 生产信息 3.2.S.2.1生产商 3.2.S.2.2生产工艺和过程控制 3.2.S.2.3物料控制 3.2.S.2.4关键步骤和中间体的控制 3.2.S.2.5工艺验证和评价 3.2.S.2.6生产工艺的开发 3.2.S.3 特性鉴定 3.2.S.3.1结构和理化性质 3.2.S.3.2杂质 3.2.S.4 原料药的质量控制 3.2.S. 4.1质量标准 3.2.S. 4.2分析方法

3.2.S. 4.3分析方法的验证 3.2.S. 4.4批检验报告 3.2.S. 4.5质量标准制定依据 3.2.S.5对照品 3.2.S.6包装材料和容器 3.2.S.7稳定性 3.2.S.7.1稳定性总结 3.2.S.7.2上市后稳定性承诺和稳定性方案 3.2.S.7.3稳定性数据 二、申报资料正文及撰写要求 3.2.S.1 基本信息 3.2.S.1.1药品名称 提供原料药的中英文通用名、化学名,化学文摘(CAS)号以及其他名称(包括国外药典收载的名称),应与中国药典或上市产品收载一致。 3.2.S.1.2 结构 提供原料药的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如有立体结构和多晶型现象应特别说明,应与中国药典或上市产品收载一致。 3.2.S.1.3 理化性质 提供文献(一般来源于药典和默克索引等)收载的原料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具体包括如下信息:性状(如外观、颜色、物理状态);熔点或沸点;比旋度,溶解性,溶液pH, 分配系数,解离常数,将用于制剂生产的物理形态(如多晶型、溶剂化物、或水合物),粒度等。 列表提供与已上市产品或药典收载标准进行理化性质比较研究的资

原料药生产及控制要点

合成原料药生产过程及控制 1. 合成原料药的生产特点 1.1品种多,更新快; 1.2生产工艺复杂。化学合成药物一般由化学结构比较简单的化工原料经过一系 列化学合成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习称全合成)或由已知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化学结构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习称半合成),一般要经过较多的合成步骤。对于原料药生产,GMP主要是适用于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个关键工艺,主要指精制、烘干、包装等工序 1.3需要原辅材料繁多; 1.4产量一般不太大; 1.5产品质量要求严格; 1.6基本采用间歇生产方式; 1.7其原辅材料和中间体不少是易燃、易爆、有毒性的; 1.8三废较多。 理想的药物合成工艺: ①化学合成途径简易; ②原辅材料易得; ③中间体容易以较纯形式分离出来,质量合乎要求的标准,最好是多步反应连续操作; ④可在易于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制备,如安全,无毒; ⑤设备条件要求不苛刻; ⑥三废少并且易于治理; ⑦操作简便。经分离。纯化易达到药用标准; ⑧收率最佳、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 2.合成原料药生产的关键控制点 合成原料药生产每步合成步骤一般包括反应和后处理两部分。 2.1 反应的关键控制点 2.1.1 反应物浓度 ?反应物浓度增加,一般反应速率增加。 ?反应物浓度太高时,粘度一般会增大,导致搅拌困难,传质效果 不好而导致反应速度降低。同时存在操作困难,反应不易控制的 问题。 ?一般会选择一个适中的反应物浓度,使得有一个较好的反应速度、 可操作性及可控性。 2.1.2 物料配比 ?有机反应一般都是可逆反应,所以投料一般不是按反应方程系数比来 投料。 ?一般会选择使一种较便宜的原料过量,来提高较贵原料的转化率。 ?不同的物料配比可能导致生成不同的产物,特别是一种原料可以与不 同倍数的另一种原料发生反应的情况。 2.1.3 投料顺序 ?不同的投料顺序可能造成不同的反应情况,比如在多种原料能够相互 反应的时候,不同的投料顺序会造成不同的反应产物。

排污许可证申请表(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排污许可证申请表(试行) (首次申请) 单位名称: 注册地址: 行业类别: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生产经营场所地址: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 企业盖章: 申请日期:年月日

一、排污单位基本情况 表1 排污单位基本信息表

(2)2015年1月1日起,正在建设过程中,或者已建成但尚未投产的,选“否”;已经建成投产并产生排污行为的,选“是”。 (3)指已投运的排污单位正式投产运行的时间,对于分期投运的排污单位,以先期投运时间为准。 (4)、(5)指生产经营场所中心经纬度坐标,可通过排污许可管理信息平台中的GIS 系统点选后自动生成经纬度。 (6)“大气重点控制区”指生态环境部关于大气污染特别排放限值的执行范围。 (7)总磷、总氮控制区是指《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5号)以及生态环境部相关文件中确定的需要对总磷、总氮进行总量控制的区域。 (8)是指各省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重金属污染排放限值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集中的区域。 (9)是指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等。 (10)是指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表的审批文件号,或者是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的备案编号。 (11)对于按照《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4〕56号)要求,经地方政府依法处理、整顿规范并符合要求的项目,须列出证明符合要求的相关文件名和文号。 (12)指首次申请排污许可证时,存在未批先建或不具备达标排放能力的,且受到生态环境部门处罚的排污单位,应选择“是”,其他选“否”。 (13)排污单位属于《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中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的,应选择“重点”,简化管理的选择“简化”。 (14)对于有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计划的排污单位,须列出相关文件文号(或者其他能够证明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文件和法律文书),并列出上一年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对于总量指标中包括自备电厂的排污单位,应当在备注栏对自备电厂进行单独说明。

生产工艺规程示范格式及要求

生产工艺规程 * * * * 公司

目录 一.产品概述 (1) 二.生产工艺操作要求和技术参数 1.工艺流程图 (2) (原料药工艺规程为反应方程式与工艺流程图) 2.岗位质量监控要点………………………………………………………** 3.原辅料的前处理…………………………………………………………** 4.工艺过程和工艺参数……………………………………………………** 5.储存注意事项……………………………………………………………** 三.处方和处方依据……………………………………………………………** 四.质量标准 1.原辅料质量标准…………………………………………………………** 2.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3.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4.成品质量标准……………………………………………………………** 五.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六.安全和劳动保护、“三废”处理…………………………………………** 七.劳动组织和生产周期………………………………………………………** 八.原辅料、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九.物料平衡计算………………………………………………………………** 十.变更记载……………………………………………………………………**

一.产品概述

文件格式补充说明: 一、页面设置:A4,横向,左、右、上、下边距分别为2.5、2、2.54、2.54; 行距:25磅,不含表格。 二、封面: 1.“生产工艺规程”为宋体48号加粗,中间空一格。 2.表格外部框线:1磅;内部框线:0.5磅; “品名”等栏目为宋体四号,实际内容为楷体四号,有商品名的,通用名称写在商品名后的括号内;原料药的“规格”划为“——”。 3.新产品的制定人为相关课题人员,审核人(3个)为课题负责人、制造部车间主任或生产主管或制造部长、QA文件管理员,批准人为质管部长;老产品的制定人为车间主任,审核人(2个)为制造部生产主管或制造部长、QA文件管理员,批准人为质管部长。 4.“公司名”为宋体小一号加粗,中间空一格。 三、目录: 1.“目录”为宋体3号加粗,每个字之间空3格; 2.具体内容为宋体4号,有页码对照。 四、正文内容: 1.一类标题和二类标题四号加粗; 如: 二.生产工艺操作要求和技术参数 1.工艺流程图 2.更下一级标题依次以1.1.…… 1.1.1.…… 3.正文内容为宋体小四号,特殊情况下可进行调整;每页必须有页号,居中。 4.内容要求:

化学仿制原料药CTD格式申报 撰写要求

(本文以2016年5月的CTD试行稿为基础,结合《2015年11月21-22日CDE化学仿制药品受理技术要求专题研讨班会议资料》和《国、内外药品格式化申报资(CTD)案例解析培训班讲义2015.12(北京)CFDA》编写而成,供参考以防止漏下研究项目) 红色字体部分为补充内容,黄色仅用于标注重点 (本文内容不涵盖所有需要研究的项目和对研究深度的要求) (二)原料药部分 9.(2.3.S)药学研究信息汇总表 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撰写要求(附件1)提原料药药学研究的主要信息综述资料,并提供电子版。 10.(3.2.S)原料药药学申报资料 10.1.(3.2.S.1)基本信息 3.2.S.1.1药品名称 提供原料药的中英文通用名、化学名,化学文摘(CAS)号以及其他名称(包括国外药典收载的名称)。应注意与中国药典或上市产品收载的保持一致。 3.2.S.1.2结构 提供原料药的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如有立体结构和多晶型现象应特别说明,原料药的结构(包括立体结构)应与中国药典或上市产品收载的保持一致。 3.2.S.1.3 理化性质 提供文献(一般来源于药典和默克索引等)收载的原料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具体包括如下信息:性状(如外观、颜色、物理状态)、熔点或沸点、比旋度、溶解性、溶液pH、分配系数、解离常数、晶型等。如有可靠数据来源,对用于固体制剂的原料药,应尽量明确其BCS分类。 10.2.(3.2.S.2)生产信息 本部分资料应能充分证明生产商在拟定的生产线上采用拟定的生产工艺能稳定地生产出合格的原料药。 3.2.S.2.1生产商 提供生产商的名称(全称)、地址、电话、传真以及生产线的具体地址(具体到厂房、生产线)、电话、传真等。上述信息应与申请表、证明文件、生产现场检查报告中的地址与生产线完全一致。 3.2.S.2.2 生产工艺和过程控制 (1)工艺流程图:按制备工艺步骤提供工艺流程图,标明工艺参数和所用溶剂。如为化学合成的原料药,还应提供其化学反应式,其中应包括起始原料、中间体、所用反应试剂的分子式、分子量、化学结构式。 (2)工艺描述:以目前生产的最大批量为例,按工艺流程详细描述各步工艺操作。列明各反应的设备、物料的投料量(重量、摩尔比)、反应条件(温度、时间等)、反应进程控制方法与指标、后处理方式、分离纯化的详细过程、各中间体的重量与收率。 生产工艺描述的详略程度应能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根据申报的生产工艺可以完整地重复生产过程,并制得符合标准的产品。 (3)生产设备:列表提供本品实际生产线的主要生产设备的相关信息,如型号、材质、操作原理、重要的技术参数、正常的批量范围、生产厂、用于的反应步骤等,并说明与现有最大的生产批量的匹配性。如现有最大的生产批量所用

化学原料药行业

化学原料药行业分析 一、行业定义及分类 (一)定义 原料药指用于生产各类制剂的原料药物,是制剂中的有效成份。由化学合成、植物提取或者生物技术所制备的各种用来作为药用的粉末、结晶、浸膏等,但病人无法直接服用的物质。原料药只有加工成为药物制剂,才能成为可供临床应用的药物。医药中间体是化工原料至原料药或药品生产过程中的精细化工产品,可视为原料药。 另外我们通常将一些不仅仅用于制药,同时也在食品饮料、饲料中添加的有效成份,比如维生素、氨基酸、柠檬酸也归入原料药,但严格来说这些应该归入营养添加剂。 (二)分类 1)总体来看医药行业内一直将原料药生产企业划分为大宗原料药和特色原料药两个子行业。大宗原料药是指青霉素、维生素、激素等大吨位、不涉及专利问题的传统化学原料药,而特色原料药则是指为非专利药企业及时提供专利刚刚过期产品的原料药。其中特色原料药利润要高于大宗原料药。 大宗原料药品种主要包括抗生素类,维生素类,解热镇痛类三大类,另外还有少数激素类、杀虫类原料药,如地塞米松、阿维菌素、皂素等。 抗生素类原料药:青霉素工业盐、6-APA、7-ACA、7-ADCA、GCLE 等;

维生素类原料药:VC、VE、VA、VB、VB5、VH等; 解热镇痛类原料药:阿司匹林、布洛芬、扑热息痛、安乃近等; 2)根据客户的不同,原料药企业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层次越高,进入的要求就越高,产品的附加值也相对越高:第一层次是合约生产商(CMO),能直接及创新药商合作并保持密切的关系;第二层次是及仿制药公司密切联系的生产商,他们往往能向专利挑战、合成特殊药物活性成份、按合同生产等;第三层次是简单的原料药供应商,这个层面竞争致胜的关键是规模和低成本。我国原料药企业目前大多处于第三层次,竞争力较弱。 二、化学原料药全球市场概况 2007年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约有400 亿美元,且以大约每年10% 的速度递增。化学原料药主要集中在四大生产区域:西欧、北美、日本、中印,品种达2000多种,但除青霉素、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VC、VE等几十种大宗原料药外,绝大部分为年交易量不超过100吨、交易额在100 万美元以下的小品种。 从目前原料药行业的全球竞争格局来看,美国拥有药品专利优势,西欧拥有工艺优势,发展中国家拥有成本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又以印度和中国为首,目前中国已经跃升为世界原料药第2大生产国,而全球原料药消耗量接近200亿美元,并以每年10%-15%的速度在增长。 三中国化学原料药市场发展现况 (一)市场规模

改变国内生产药品制剂的原料药产地申报资料模板(doc 21页)

申报资料综述 我公司于年月日获得X的药品注册批件,药品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X,药品执行标准为X。 同年正式投入生产,至今已有X年多的生产历史。该药疗效显著,用于。自该药生产以来,一直以其确切的疗效和稳定的产品质量而深受患者的喜爱。 X使用的X原料原厂家为X有限公司,由于该厂家已停产,公司通过严格的供应商资格审计,将原料药产地变更为X制药厂。X原料药执行卫生部药品标准X。通过实验对比各项理化指标,新旧产地原料药的质量无显著差异。 使用新旧产地原料药生产的X,均采用注册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适用性良好,释放度的变化不大,使用新产地原料药所生产的制剂杂质峰总面积与主峰面积之比略低。在含量测定的结果中,使用旧产地原料药所生产的制剂含量略高。通过各项试验对比,使用新旧产地原料药生产的X总体上无太大差异。 同时,我们对使用新厂家原料药生产的3批X(有效期为X个月)进行了6个月的加速稳定性试验和24个月的长期稳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新厂家提供的原料生产的X在有效期内质量稳定,且与原厂家生产的制剂的稳定性进行了对比,原料药产地变更前后药品制剂的稳定性无显著差异。

申报资料目录 申报资料1:X批准证明文件及其附件的复印件 申报资料2:证明性文件 申报资料5:药学研究资料 5-1:原料药批准证明性文件及其合法来源证明 5-2:制剂注册检验报告书 5-3:新旧产地原料药的质量标准 5-4:新旧产地原料药的质量对比研究资料 5-5:变更前后药品制剂质量比较研究资料 5-6:变更原料药产地后药品制剂方法的适用性验证资料 5-7:稳定性考察研究资料及比较资料

药品补充申请注册事项第34项(化学药)原始编号: 申请编号: 受理编号: 改变国内生产药品制剂的原料药产地 申报资料 本袋属第套袋(每套共袋) (资料项目编号) 药品名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申报企业: 联系地址: 邮政编码:

原料药GMP检查细则知识讲解

药品GMP检查指南 原料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监管司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各药品生产企业: 随着GMP认证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为了保证药品GMP认证工作的公正、公开、公平,规范和指导实施GMP认证工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监管司和国家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组织编写了《药品GMP检查指南》,该指南分为法律法规、通则、中药饮片、中药制剂、原料药、医用氧、生物制品等部分共4本书。该指南中的GMP 认证检查评定标准已作了修订,由原来的225项增加到235项,其中关键项目从56项增加到58项(1801、6802),一般项目从169项增加到177项。 该指南将作为今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GMP认证检查员监督检查的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要求由省局统一征订。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委托我中心具体承办该指南征订工作。请各药品生产企业于2004年3月25日前务必将购书回执传真到培训中心。该指南每套220元(含邮寄费)。 地址:海口白龙南路48号(省科技活动中心)B座503、504室。 一、机构与人员 *0301 企业是否建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机构,明确各级机构和人员的职责。 看企业组织机构图,查生产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功能设置(图示),是否涵盖生产、质量、物料仓储、设备、销售及人员管理等内容,并有负责培训的职能部门/人员。 1. 查企业分管生产及质量的负责人、生产及质量管理中层干部基本情况,内容包 括:姓名、职务、职称、学历、毕业院校、所学专业、从事制药行业年限、所 在岗位等。 2. 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不得委派给他人。以文件形式规定的质量管理 部门的职责通常包括(但不一定局限于)以下各项: 2.1 所有原料药的放行和否决,外销的中间体的放行和否决; 2.2 建立原材料、中间体、包装材料和标签的放行或拒收系统; 2.3 在决定原料药放行前,审核已完成关键步骤的批生产记录和实验室控制记录; 2.4 确保各种重大偏差已进行调查并已解决; 2.5 批准所有的质量标准和工艺规程; 2.6 批准所有与原料药或中间体质量相关的各种规程; 2.7 确保进行内部审计(自检); 2.8 批准中间体和原料药的委托生产单位; 2.9 批准对中间体或原料药质量可能造成影响的各种变更; 2.10 审核并批准验证方案和报告; 2.11 确保对质量相关的投诉进行调查并给予适当处理; 2.12 确保确立有效的体系,用于关键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校准;

英文 原料药批生产记录 模板

BATCH PRODUCTION RECORD The following code has been given to the finished product. Revision level: Reasons for Revision:

INPUT DETAILS

Product Name: Flunixin meglumine Doc No: Batch No: Stage: Ⅰ PRODUCT OUTPUT DETAILS Out put weight/ Output Molecule mass Actual yield ratio calculation: Yield ratio = -------------------------------------------------- Input weight / Input Molecule mass Calculated by Verified by

Product Name: Flunixin meglumine Doc No: Batch No: Stage: Ⅰ Op. No Operation Date Time (hrs) Remarks Done by Checked by From To Duration 01 Make sure that R2201 is clean and dry 02 Charge 98kg of purified water , 53kg of MA , 38.7kg of CA , and 3.67kg of TS into R2201 03 Start agitation and keep for 15~20minutes 04 Heat to reflux and maintain the reflux for 2 hours at 10±5℃ 05 Prepare 36% potassium hydroxide solution by adding 25.2kg of potassium hydroxide and 44.8kg of purified water 06 Add 30.5kg of hydrochloric acid and 9.5kg of purified water to prepare another 23%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 07 Then charge excess 4 kg of purified water to R2201 08 Adjust the reaction mass at pH=9 by dropping 36% potassium hydroxide solution 09 Cool the temperature below 10℃ and recheck whether pH is still at 9~10, if not , add 36% potassium hydroxide further to correct it 10 Make sure that ST2202 is dry and clean 11 Centrifuge the mass from R2201 and wash the wet cake and R2201 with 100kg of purified water (clean the R2201 as per procedure specified in Page No of) 12 Spin dry for 40~50minutes and introduce mother liquid back R2201 Note: Shift in–charge should cross check the S. No:and shall sign in ‘checked by’ column.

质量分析报告回顾模板

附件1: 药品生产企业年度质量回顾 分析报告撰写指南 1、本指南是企业撰写产品年度质量回顾分析报告的指导性文件,各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积极学习和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版GMP,不断完善相关内容,年度质量回顾分析报告模板(附录 2、 3、4)仅供参考。 2、药品生产企业应建立药品年度质量回顾分析报告制度及药品年度质量回顾分析报告撰写的管理程序和操作规程。原则上由企业质量受权人牵头负责实施。 各药品生产企业每年向区、市、县食品药品监督局报送《药品生产企业年度药品年度质量回顾分析概要》 3、药品年度质量回顾分析报告回顾周期应覆盖一年的时间,始末日期不必与日历的一年相一致,但必须保证上下年度回顾周期不出现时间空缺; 4、药品年度质量回顾分析报告原则上按品种开展年度质量回顾分析,对于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相似、生产线共用的品种,可根据企业有关制度规定开展年度药品质量回顾分析。 5、年度生产质量情况,统计范围应包括商业化大生产的所有批次。统计内容包括总生产批次、总生产量、合格批次、不合格批次、返工批次等,并应对全年产品生产质量情

况进行总体评价。 6、超过一年未生产,重新组织生产的产品,年度药品质量回顾分析报告应涵盖上一次年度质量报告至本次年度质量报告期间发生的相关变更和研究内容。 7、药品生产企业可采取合适的分析方法或软件对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在做趋势分析中,应参考历史数据,分析产品质量变化情况。 8、产品年度质量报告一般应在回顾周期后3个月内完成。并应对上一年度质量报告中建议的改进措施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报告。 9、各药品生产企业对重点品种进行年度质量回顾分析时,应全面回顾可能影响质量的各环节,进行风险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分析质量趋势,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建议,确保药品质量。 10、2010年度药品质量回顾分析报告的首次回顾应涵盖2010年度生产的所有批次产品;企业选择2-3个重点品种进行年度产品质量回顾分析。重点品种的选择应考虑:⑴、中标并组织生产的基本药物品种;⑵、高风险品种如生产的中药注射剂、注射剂品种;⑶、工艺较难控制的品种;⑷、生产量大的常年生产的品种或按剂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品种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