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感染的原因、症状与预防
- 格式:docx
- 大小:27.89 KB
- 文档页数:4
泌尿系统感染是什么引起的1. 简介泌尿系统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主要包括尿道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和尿路感染。
这些感染通常由细菌引起,但也可以由真菌或病毒引起。
泌尿系统感染在全球范围内都很常见,特别是在女性中更为普遍。
本文将详细介绍泌尿系统感染的原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这一常见问题。
2. 原因泌尿系统感染通常是由细菌进入尿道并感染泌尿系统引起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细菌属于自身生活在人体内的菌群。
但当这些细菌侵入尿道时,就会引起感染。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原因:2.1 尿道结构异常:尿道狭窄、尿道口过于靠近直肠或阴道口、尿道异物等可以导致尿路感染。
这些情况使得细菌更容易从外部感染尿道。
2.2 不适当的卫生习惯:不良的卫生习惯也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常见原因。
如未及时清洁尿道区域、擦拭不当或从后向前擦拭会导致细菌进入尿道。
2.3 性行为:性行为是一种常见的引起尿道感染的方式。
细菌可以通过性交进入尿道并导致感染。
女性更容易受到影响,因为她们的尿道与肛门和阴道较近。
2.4 孕期改变:孕妇的尿道周围组织松弛,尿液排出减缓,这会增加尿液停留时间及感染机会,因此泌尿系统感染在孕妇中较为常见。
3. 症状泌尿系统感染的症状可能因感染部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常见的症状:3.1 尿道感染:尿道感染的主要症状为尿道口灼热、尿频、尿急,尿量少,尿液呈浑浊、发黄,有时伴有腰痛或会阴区不适。
3.2 膀胱炎:膀胱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灼热感,尿液呈深黄色或含有血尿。
3.3 肾盂肾炎:肾盂肾炎的症状相对严重,包括发热、寒战、腰痛、尿频、尿急、尿痛,有时伴有恶心、呕吐和腹痛。
3.4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的症状与膀胱炎类似,但可以伴有肾盂肾炎的症状,如发热、腰痛等。
4. 诊断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和个人生活习惯,以帮助确定是否有泌尿系统感染的可能性。
泌尿系统疾病--泌尿道感染【要点提示】肾孟肾炎又称上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合称下尿路感染。
无症状性茵尿。
是儿童UTI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见于各年龄、性别儿童,甚至3个月以下的小婴儿,但以学龄女孩更常见。
一、病因1.任何致病菌均可引起UTI。
2.绝大多数为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副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少数为肠球菌和葡萄球菌。
3.大肠埃希菌是UTI中最常见的致病菌,约占60%-80%。
4.初次患UTI的新生儿、所有年龄的女孩和l岁以下的男孩,主要的致病菌仍是大肠埃希菌,而在l岁以上男孩主要致病菌多是变形杆菌。
5.对于10-16岁的女孩,白色葡萄球菌亦常见。
6.克雷伯杆菌和肠球菌多见于新生儿UTIo二、发病机制1.感染途径(l)血源性感染致病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2)上行性感染①致病菌从尿道口上行并进入膀胱,引起膀胱炎,膀胱内的致病菌再经输尿管移行至肾脏,引起肾盂肾炎,这是UTI最主要的途径。
②引起上行性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其次是变形杆菌或其他肠杆菌。
③膀胱输尿管反流(VUR)常是细菌上行性感染的直接通道。
(3)淋巴感染和直接蔓延①结肠内的细菌和盆腔感染可通过淋巴管感染肾脏。
②肾脏周围邻近器官和组织的感染也可直接蔓延。
2.宿主内在因素(1)尿道周围菌种的改变及尿液性状的变化,为致病菌入侵和繁殖创造了条件。
(2)细菌黏附于尿路上皮细胞(定植)是其在泌尿道增殖引起UTI的先决条件。
(3)UTI病人分泌型IgA的产生存在缺陷,使尿中分泌型IgA浓度减低,增加发生UTI的机会。
(4)先天性或获得性尿路畸形,增加尿路感染的危险性。
(5)新生儿和小婴儿抗感染能力差,易患UTI。
(6)糖尿病、高钙血症、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镰刀状细胞贫血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儿,其UTI的发病率可增高。
3.细菌毒力无特殊易感染内在因素,微生物的毒力是决定细菌能否引起上行性感染的主要因素。
解析患上尿路感染的原因导语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主要指的是细菌感染了人体的尿路系统,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
本文将从尿路感染的原因、病因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尿路感染的原因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是致病菌侵入尿路系统,导致感染。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1.解剖上的原因:女性因尿道短且靠近肛门,更容易感染。
而男性由于尿道较长,尿路感染相对较少。
此外,尿液的排出也是防止感染的重要因素,如排尿不畅或尿液滞留,就增加了感染的几率。
2.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尿路感染的诱因。
比如憋尿、小便不及时,会导致尿液滞留,增加感染的几率。
此外,不洁的卫生习惯,如不洗手、不注意个人卫生等,也容易引起尿路感染。
3.性生活:频繁的性生活、不洁的性行为都是导致尿路感染的因素。
性交时,细菌从外界进入尿道,再通过尿道进入膀胱,引发感染。
4.泌尿系统结构异常:一些先天性的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如尿道狭窄、输尿管梗阻等,会增加感染的几率。
5.药物使用: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会改变人体的抵抗力和菌群平衡,增加感染的风险。
6.免疫功能低下:身体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如病后、老年人、孕妇等,由于身体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尿路感染。
二、尿路感染的病因尿路感染主要是由细菌引起的。
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占尿路感染的绝大多数。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大肠杆菌是常见的肠道细菌,正常情况下存在于肠道内,但它也可以通过肛门、腹股沟等途径进入尿道,再通过尿道进入膀胱,引发感染。
女性由于尿道短且靠近肛门,更容易感染。
一些特殊情况下,尿路感染也可能由其他病原体引起,如霉菌、支原体、衣原体、麻风杆菌等。
三、尿路感染的预防措施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预防它的发生。
1.保持个人卫生:保持外阴的清洁,尤其是女性朋友,要经常清洗外阴,尽量避免使用含香精的卫生巾和洗液。
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的原因泌尿道感染就是细菌侵犯到肾脏、膀胱或其它尿路而造成发炎现象。
它包括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及副睪炎。
该病在生育年龄层及65岁以上的女性病患最为常见,远超过男性求诊数目的十至五十倍以上。
1、逆行性细菌感染肛门一带的细菌,很容易经由尿道逆行到膀胱,并因为某些原因,细菌会停留在泌尿道内,造成感染。
这种逆行性的感染是泌尿道感染的主要原因。
研究发现,大约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泌尿道感染,是一种经常出现在直肠的大肠杆菌所造成的。
女性排尿后,擦拭的方向应由阴道口擦至肛门,即由前向后擦拭,当擦拭方向不对时,容易把阴道和肛门间的细菌逆行带进尿道、甚至膀胱里,而引起感染。
2、性行为传播一般而言,女性比男性容易罹患泌尿道感染,是由于女性的尿道口离阴道和肛门相当近的缘故。
因此很容易透过性行为把阴道和肛门间的细菌带进尿道、甚至膀胱里,造成感染。
3、水喝得太少了水喝得少,会减少排尿的频率,因而增加细菌停留在膀胱或尿道内的时间,并且繁殖,进形成感染。
4、忍尿时间过长有些人因为工作性质缘故,而需长时间忍尿,例如,老师、股市营业员、百货公司职员、司机等,容易因尿液在膀胱停留时间较久,而造成感染机率增加。
5、使用了不当的避孕方法不当地使用子宫避孕套,会压迫到膀胱,增加泌尿道感染的机会。
此外,避孕套上的杀精剂,也会使得阴道内的组织变得脆弱,容易受到细菌感染。
6、便秘粪便存留在肠道的时间长,粪便内的细菌增加,泌尿道感染的机会也相对增加;或粪便直接压迫到膀胱出口,造成排尿不正常,尿液发生潴留,也容易造成感染。
7、局部的尿道刺激尿布疹、寄生虫感染或洗泡泡澡也可能造成泌尿道感染。
9、先天性泌尿道构造异常最常见为输尿管、膀胱逆流。
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首先,医生会要求患者做一个尿检,一般取中段小便检查,只要操作确实,其可信度很高。
一旦确认为泌尿感染,一般多是使用抗生素治疗:1、正确就医态度在发现有上述症状后,千万不要到药局随意买药吃。
泌尿系感染的起因常见症状及预防技巧发布时间:2021-11-04T06:12:16.51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3期作者:王梦娇[导读] 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疾病原因较多,因此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王梦娇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四川德阳618000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疾病原因较多,因此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常见发病率大约为1%-2%,而在男女性别之间男性为主,女性与男性的发病比例大约为1:10。
出现泌尿系统疾病以后要及时治疗治疗不及时,会进一步导致患者出现肾乳头坏死感染性肾结石以及败血症等严重症状。
泌尿系统感染大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与清洁习惯息息相关,因此进一步详细讲解泌尿系统感染的原因,将泌尿系统感染的常见症状进行阐述,使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结合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症状及早发现相关疾病,进而做到早预防早治疗,遏制泌尿系统感染的病情进展,保障我们的身体健康。
1什么是泌尿系感染?通常我们所说的泌尿系统感染又称之为尿路感染,是指患者的尿路出现了致病微生物并发生繁殖而侵犯到患者的泌尿系统相关组织和部位,这种微生物繁殖会影响到患者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以及前列腺,而结合泌尿系统感染的不同部位又称之为上尿路感染以及下尿路感染两种类型。
出现泌尿系统感染之后对患者泌尿系统所产生的损伤较大,会引起患者出现全身不适、恶心、呕吐、腰痛,引起患者出现慢性肾脏炎症进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1]。
泌尿系统感染属于细均直接引起的感染性肾脏病变,该类细菌以大肠杆菌为主,在临床中出现的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有70%以上患者均是因为大肠杆菌引起相关疾病。
因为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沙雷杆菌、产气杆菌等也会引起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此外还包括厌氧菌真菌病毒以及原虫感染。
2泌尿系统感染的常见原因结合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病例进行分析,泌尿系统感染的常见原因多表现为以下四种:(1)泌尿系统自身功能异常因为泌尿系统自身功能异常而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疾病大多属于先天性因素,例如患者因为肾功能发育不全,或者患者出现先天性的多囊肾、海绵肾、蹄铁肾、双盂肾以及双输尿管畸形或者输尿管巨大等相关临床症状,都会导致患者的泌尿系统局部组织出现抵抗力较低,受细均感染后其发病率更高[2]。
浙江省舟山医院
文件编号制定单位名称页数/总页数11 / 11 H-GF-001 医务处、质控办泌尿系感染诊疗规范版本2018-06-A
不全者,维持原治疗量或剂量略减。
(2)主要经肾排泄,药物本身并无肾毒性,或仅有轻度肾毒性的抗菌药物,肾功能不全者可应用,但剂量需适当调整。
(3)肾毒性抗菌药物避免用于肾功能不全者,如确有指征使用该类药物时,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以调整给药方案,达到个体化给药;也可按照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内生肌酐清除率为准)减量给药,疗程中需严密监测患者肾功能。
8. 使用表单:无
9. 使用单位:舟山医院
10. 附件:无
获经批准:日期: 2018年6月26日。
泌尿道感染的健康教育泌尿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指的是泌尿系统中的尿道、膀胱、尿路和肾脏等部位受到细菌感染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在进行泌尿道感染的健康教育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了解泌尿道感染的病因与症状1. 病因分析:泌尿道感染大多由大肠杆菌等致病菌侵入泌尿道引起,常见的感染途径包括性交、使用未清洁的公共厕所、憋尿等。
2. 症状介绍:泌尿道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感、腹胀等,严重的病例还可能出现发热、血尿等症状。
二、预防泌尿道感染的方法1. 保持个人卫生:保持私处干燥清洁,每天洗澡并及时更换内裤,女性应注意前后擦拭卫生纸的方向,尽量避免将肛门的细菌带入尿道。
2. 注意饮食健康:多喝水以增加尿液的排泄,避免过量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辣椒、酒精和咖啡等,防止尿道受到损伤。
3. 遵守性行为卫生:使用避孕套可以减少性交对泌尿道的刺激,尽量避免频繁性交或性交时间过长,及时清洁外阴和尿道口。
4. 注意排尿习惯:不要憋尿,避免尿液在膀胱内滞留过久;排尿后要用纸巾轻拭前端尿道口,帮助清除细菌。
三、就诊和治疗1.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泌尿道感染的症状,尽快就医,由医生根据症状和检查结果来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2. 注意用药:使用抗生素要按照医嘱坚持用完疗程,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抗药性的发展,同时注意避免过度使用镇痛药等。
四、注意并发症的防范1. 预防肾脏感染:泌尿道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肾脏感染,因此要重视泌尿道感染的治疗和康复。
2. 防止复发:泌尿道感染容易复发,因此在治疗期间要坚持遵医嘱使用药物,并注意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的调整。
五、重视特殊人群的预防1. 孕妇预防:孕妇泌尿道感染可能对胎儿和孕妇本身健康带来风险,孕期要注意个人卫生,遵医嘱做好预防和治疗。
2. 儿童预防:儿童泌尿道感染的发病率也较高,家长要注意给予儿童充足的饮水和注意尿布的清洁和更换,及时观察症状并就医。
医院泌尿系统感染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泌尿系统是一个上下相通的管道,有上、下泌尿道感染之分。
上泌尿道感染以肾盂肾炎为主,下泌尿道感染以膀胱炎为主。
由于无症状菌尿症的存在,估计实际感染率会更高。
一、泌尿系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感染源。
女性尿道距肛门较近,其病原主要来源于肛门部位的细菌。
男性多以交叉感染为主。
2.易感因素(1)泌尿系统的侵入性操作:膀胱镜检查、留置导尿等,其中长期留置导尿是泌尿系统医院感染的主要诱因。
与留置导尿有关的易感因素有:1)尿管的材质:使用橡胶导尿管的病人其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远远高于使用硅胶导尿管者。
有研究证明,橡胶导管引发尿道炎占22%,而硅胶导管仅为2%,橡胶导管对黏膜刺激性大,质地较硬,在置尿管的过程中,易造成尿道黏膜损伤,容易引起尿道炎症;硅胶导管组织相容性好,刺激性小,适于较长时间留置。
2)尿管的固定方式:尿管的固定与泌尿道感染发生率关系密切。
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是双腔气囊导尿管,而气囊导尿管固定不当时会自行脱出造成感染。
3)集尿袋位置及更换时间:尿袋内尿液因位置过高导致尿液反流等是造成感染的原因之一,同时据报道,每周更换一次集尿袋时,一周内尿培养阳性率为0,10天尿培养阳性率为31.25%;而每天更换一次集尿袋时,一周内尿培养阳性率为6.90%,10天尿培养阳性率为72.41%。
故不提倡过于频繁地更换集尿袋。
4)尿管留置时间:留置尿管持续时间是发生导尿管相关性菌尿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院内泌尿道感染与留置尿管的时间有直接的关系,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
有资料报道,插管当日菌尿发生率为0,第三天菌尿发生率为26.7%,第七天菌尿发生率为66.7%,第10天菌尿发生率高达93.3%,可见随着留置尿管持续时间的延长,菌尿的感染发生率也持续增长。
5)消毒方法:留置尿管时,采取有效的方法对会阴及尿道进行消毒,对降低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UTI)的发生率至关重要。
女性尿路感染的原因和症状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结构的特殊性:女性尿道较男性短且宽弛,细菌易于进入。
因此,女性应增强自保护意识。
女性的尿道口与阴道和肛门邻近:男性的尿道口远离会阴部,而且还有一段“空间距离”,因而不易患尿路感染。
而女性的尿道口与阴道、肛门距离很近,无论是阴道还是肛门周围,都有大量细菌,阴道的分泌物也是一种较好的培养基,使细菌更容易繁殖。
因此女性预防尿路感染的方法便是勤加清洗,尽量减少细菌的数量。
以降低发病机会。
月经和性活动:月经血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经期卫生,特别是月经用品的清洁和消毒,是减少细菌入侵的重要环节。
性交活动可以把前尿道的细菌通过机械性的推挤动作推进后尿道和膀胱。
临床上有一些病例,都是房事后发病的,证明了这点。
1.尿急:尿路感染患者,通常会有迫不及待的排尿感,时刻会有想要尿尿的冲动,不能自控。
2.尿频:一般来说,正常人白天排尿约为4-6次,夜间则为0-2次,尿路感染的女性朋友,则会出现尿频现象,每小时可排尿5-6次,甚至更多,而且每次的尿量不多,或许只有几滴,但总有拉不完的感觉。
3.尿痛:尽管会有尿频、尿急的现象,但是患者并不能顺利的排出小便,而且还会有明显的尿道,在排尿时开始出现疼痛,可表现为灼痛或刺痛。
4.全身症状:部分尿路感染的患者,可出现全身感染的症状,比如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等。
引起尿路感染的细菌,很怕酸性环境,而维生素C可以酸化尿液,干扰细菌生长,所以在服用吡哌酸、氟哌酸等药物时,不妨加服维生素C,用量可以参考维生素C的正常用量,每次100毫克,每天3次。
既然维生素C有这种作用,如果不想吃药,每天吃点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是不是可以呢?专家并不赞同这种“替代”做法,因为和每天近300毫克的药物相比,水果中维生素C 含量较少,而且水果中维生素C是通过胃肠道消化分解吸收,才能进入血液,而口服维生素C 进入血液的速度要快一些,血药浓度也相对较高,从而能够辅助抗菌素发挥作用。
泌尿系统感染的原因、症状与预防
泌尿系统感染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生殖泌尿系统疾病,男性女性都有可能患上。
泌尿系感染是由非特异性致病菌侵入尿路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包括尿道炎、膀胱炎和肾盂肾炎。
泌尿感染一旦患发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非常大的危害,
同时时刻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下面聊一聊泌尿系统感染的相关知识。
一、泌尿系统感染危害
1)排尿异常。
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的排尿异常是尿频、尿急、尿痛,也可见到
尿失禁和尿潴留。
慢性肾盂肾炎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可有多尿,后期可
出现少尿或无尿。
2)尿液异常。
尿路感染可引起尿液的异常改变,常见的有细菌尿、脓尿、血尿和气尿等。
3)腰痛。
腰痛是临床常见症状,肾脏及肾周围疾病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肾脏包膜、肾盂、输尿管受刺激或张力增高时,均可使腰部产生疼痛感觉,
下尿路感染一般不会引起腰痛。
肾及肾周围炎症,如肾脓肿、肾周围炎、肾周围
脓肿、急性肾盂肾炎,常引起腰部持续剧烈胀痛,慢性肾盂肾炎引起的腰痛常为
酸痛。
4)不育。
尿道炎是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会引起男性不育的,
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炎症引起尿道狭窄和尿道口的梗阻,如波及输精管、附睾等时,可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变形、瘢痕形成,造成输精管道阻塞;并发附睾、精囊、
前列腺等炎症时,可影响精液质量,使精子成活率及活动力下降
5)损害夫妻之间的情感生活。
尿路感染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到性生活的质量,
尿路感染的患者在进行性生活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性交疼痛不适的症状,这种性交
不适症状的发生会导致患者抗拒性生活,影响到夫妻之间的感情。
二、泌尿感染的常见症状
1)小便刺痛及灼热、小便频密、小腹胀痛、常常有尿急或排尿不清的感觉等
泌尿感染可导致尿液的异常改变,常常的有细菌尿、脓尿、血尿和气尿等。
2)尿路感染会发觉排尿异常,尿路感染常常的排尿异常是尿频、尿急、尿痛,也可见到尿失禁和尿潴留。
慢性肾盂肾炎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初期可有多尿,后期可浮现少尿或无尿。
3)感觉肾脏及肾四周疾病是腰痛,这是泌尿感染的经常原因之一。
肾脏包膜、肾盂、输尿管受刺激或张力增高时,均可让腰部产生疼痛感觉,下尿路感染通常
不会引起腰痛。
肾及肾四周炎症,如肾脓肿、肾四周炎、肾周围脓肿、急性肾盂
肾炎,常引起腰部持续剧烈胀痛,慢性肾盂肾炎引起的腰痛常为酸痛。
4)平常会发觉尿液不正常的状况,比如细菌尿、脓尿、血尿、气尿等的状况。
三、泌尿系统感染的原因
1)生理结构原因,女性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几率高,和女性尿道的解剖结构有
很大关系,和男性比起来,女性的尿道短而宽,且还挨着肛门,很容易被大量的
细菌包围,稍擦拭不慎就易发生感染,另外女性的外阴部容易出汗,从而易导致
阴部潮湿,这样也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
2)不注意卫生,像女性在经期或在性生活中不注意卫生,就易引起泌尿系统
感染。
如在经期身体相对虚弱,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都会下降,这时如果不及时
更换卫生巾,就易导致细菌大量繁殖,从而导致泌尿系统感染。
因此女性在月经
期间及性生活后没及时做好清洁工作,都是容易让细菌长驱直入,向泌尿系统入
侵而引起感染的。
3)孕期防护不当,女性在孕期也是很容易导致细菌入侵的,因为女性怀孕后,体内激素会发生变化,身体的各个脏器也会作出调整,其中子宫变化最大,慢慢
增大的子宫会压迫到邻近的器官,如膀胱和输尿管,从而可导致输尿管蠕动变慢,为细菌制造了舒适的温床,导致泌尿系统感染发生。
4)憋尿,女性如果经常不喝水,或是常憋尿的话,也是容易把泌尿系统憋出
病来的,所以建议大家平时要多喝水,避免憋尿,排尿是人体的生理需求,且在
排尿过程中还可以冲刷尿道,排出细菌,如长时间憋尿的话,就会导致细菌滋生,从而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5)水分不足:人体喝水过少,导致身体水分不足,会减少排尿的频率,从而
增加细菌停留在膀胱或尿道内的时间,细菌会在这些地方开始繁殖,严重的话会
形成感染。
6)逆行性细菌感染:肛门一带的细菌,很容易经由尿道逆行到膀胱,停留在
泌尿道内,造成感染。
先天性泌尿道构造异常,如输尿管、膀胱逆流也会造成这
种情况。
四、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
1)坚持大量饮水;肾脏排泄的尿液,对膀胱和尿道起着冲洗作用,有利于细
菌的排出,每天大量饮水,2~3小时排尿一次,能避免细菌在尿路的繁殖,可降
低尿路感染的发病率,这是预防尿路感染最实用有效的方法。
在疾病的发作或缓
解阶段,每天大量饮水,亦有利于疾病的恢复,饮茶水或淡竹叶代茶饮也有一定
的预防作用。
2)注意个人卫生;阴部及尿道口寄居着大量细菌,是发生尿路感染的先决条件。
因此,要经常注意阴部的清洁,要勤洗澡,且不要用池浴或盆浴,要勤换内裤,在新婚、月经、妊娠和产褥期,尤应注意。
女婴要勤换尿布。
3)避免使用尿路感染器械和插管:尿路器械易把尿道远端的细菌带入膀胱
和上尿路,尿路插管后易发生持续性菌尿,因此,应尽量避免使用。
在必须使用时,要严格消毒,在尿路器械使用48小时后,宜作尿培养,以观察是否发生尿
路感染。
用尿路器械检查之前,已经有细菌尿的病人,宜先控制感染。
4)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疾病,全身抵抗力低,易发
生尿路感染,因此,对上述疾病给予积极治疗,是平素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
个措施,也是治疗尿路感染的重要环节。
5)抗生素预防:抗生素预防可以明显减少女性尿路感染复发的机会。
对于在半年内尿路感染复发2次或2次以上,或者1年内复发3次或3次以上的女性患者,推荐使用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