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殍( piǎo )
文章结构 1段 提出问题
2、3、4段 分析问题
5、6、7段 解决问题
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焉耳矣:都是句末助 词,重叠使用,加重
梁惠王说:
之:取独。
于:介词,对于
语气。
“我对于国家,
①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
很尽心呀。河
河内:今黄河以北的地方。 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
大丈夫。·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走进经典《孟子》
《孟子》是记录孟子仁政、民贵君 轻思想及其言行的一部著作。 是模仿《论语》而著的,主要记录孟子 的言行。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 是孟子及其弟子编辑而成的一部语录体 著作,共7篇。与《论语》相比,初具议 论文的特征。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 体,描画也更细致。
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
“孝”,敬爱兄长为“悌”。义:道理。 颁:通“斑“,头发花白。戴:顶着东西。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
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如
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此却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
衣,食:动词,吃穿。 黎民:百姓。 然而:这样却。 王:动词,为王。使 王,这是不曾有过的事。
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分。
思考
孟子是如何回答梁惠王 的疑问的? 你认为效果如何?
1.王好战,请以战喻
投其所好,便于启示
层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层
引王自己回答,自我否定
推 动
提出别人熟悉的问题来激发思考。
3.王如知此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思考
孟子的论辩技能
1.用对方熟悉的“战”设喻,便于启示 对方,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2.“引君入瓮”的论辩方式,分析“民 不加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