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作业2
- 格式:docx
- 大小:16.83 KB
- 文档页数:2
吉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A.联系具有复杂多样性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答案:D
2.在意识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A.忽视意识的主观特征
B.抹煞意识的主观特征
C.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D.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答案:C
3.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
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B.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C.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D.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案:C
4.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就要坚信。
A.群众有自发的社会主义觉悟
B.群众有高度的改革开放自觉性
C.群众运动具有天然合理性
D.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答案:D
5.区分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主要是看他们
A.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
B.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C.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D.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
答案:A
6.下列选项中,反映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的是
A.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答案:D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
A.绝对不动
B.暂时不动
C.运动的特殊状态。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一、现实的具体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是人的社会。
人是国家职能、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其他一切活动的承担者。
1、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是在人的实践过程中进行和完成的;2、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人创造的,没有人的创造,就没有社会历史;3、人也是自然物的人化的创造者。
人通过自己的劳动,不仅可以使自然物适应自己的需要,而且可以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改变自然物,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
那么,什么是人呢?1845年,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我们是这样理解的:1、“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除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之外,还包括人和自然的关系;2、“总和”不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相加”,而是对各种不同社会关系的概括,即把各种不同社会关系最本质的、最共同的、一般的东西,归结到一起,这就是社会性。
社会性是人的唯一特性;3、人的本质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人的本质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现实的具体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就意味着现实的具体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
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原理千条万绪,归根到底,就是解放人的问题。
人的解放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始终。
人的解放,不是思想活动,而是一种历史活动,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高度发展的结果。
这里仅就经济和政治作点具体分析。
人的解放,就经济条件来说,必须消灭私有制,首先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恩格斯说:“只要异化的主要形式,即私有制仍然存在,利益就必然是私人的利益,利益的统治必然表现为财产的统治。
”私有制、异化、剥削、占有欲、私人利益,这些现象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是生产力不发展的结果。
如果生产力高度发展,生产出大量的丰富的产品,能够满足社会成员各种不同的需要,私人占有就是多余的了。
XXX《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答案(单选题)1: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人的本质不是后天的而是先天的B:人的本质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C:人的本质不是变化的而是永恒的D:在阶级社会里人的本质是有阶级性的正确答案: D(单选题)2: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就要坚信()。
A:群众有自发的社会主义觉悟B:群众有高度的改革开放自觉性C:群众运动具有天然合理性D: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正确答案: D(单选题)3: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正确答案: D(单选题)4:事物的发展是上升的运动,这是由()。
A:主要矛盾决定的B:基本矛盾决定的C:辩证否定的本性决定的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精确答案: C(单选题)5: “注意分寸” “掌握火候” “适可而止”等说法,都是要求在实践中坚持A:适度原则B:辩证否定观C:实亊求是D:科学发展观精确答案: A(单选题)6:区分普通小我和历史人物,主要是看他们A: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B: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C: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主动的照旧被动的D: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正确答案: A(单选题)7: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B: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C:唯物辩证法的总特性D: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正确答案: C(单选题)8: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物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A:有机构成B:价值构成C:技术构成D:数量构成精确答案: C(单选题)9:矛盾的普遍性的含义是说()。
A: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B:矛盾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C:矛盾决定一切事物的性质D:矛盾是永远存在的精确答案: A(单选题)10:在真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承认任何真理都是A: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B:主观性和相对性的统一C:客观性和绝对性的统一D: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正确答案: D(多项选择题)11:下列选项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积沉舟,绳锯木断C:物极必反D:防微杜渐精确答案: A,B,C,D(多选题)12: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重要意义在于()。
通过对课本的了解我们知道,主观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客观规律性是指规律是物资活动本身所固有的实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不依赖人的意识的。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有什么联系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1969年7月21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安全着陆月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在荒漠的月球上首次留下人类的足迹,人类第一次登月成功。
在人类登月之前,月球一直都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成为许多神话故事的场景,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等,在人们的想象中月亮里一直住着一位漂亮的仙子,还有一座冰冷的广寒宫,一只捣药的玉兔和砍桂树的吴刚。
同时月亮也是古代诗人的一种情感寄托,“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是孩童对月的朦胧的认识,“长安一片月,万家捣衣声”是借月亮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等等,总之月亮在古代人的眼里就像一位纯洁的少女,清纯又靓丽。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带着好奇的心情踏上月球时却看到了令人失望的景象,到处都是一片黑暗,那些美丽的传说现在都变成冰冷的石头。
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理清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联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就像课本上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月的阴晴圆缺是客观规律,于是有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主观能动性的诗句;在尊重客观规律
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怀着对月亮的敬意人们开始编造一些关于月亮的传说,写一些赞颂月亮的诗歌,这些都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由上述事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联系是辩证统一。
14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2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核心是【A】A无产阶级的领导B人民大众参与的C反对帝国主义D反对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B】2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A武装斗争B农民革命C无产阶级革命D土地革命3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出发,逐渐认识到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D】A开展工农运动B开展地下斗争C开展合法斗争D开展武装斗争4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起点的不平等条约是【A】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是【D】A它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B它是以工农为主的人民大众革命C它以反帝反封建作为两大革命任务D它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6人民军队的惟一宗旨是【C】A党指挥枪,保证党的绝对领导B依靠人民群众,为群众服务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为人民打仗,为人民扛枪7“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是【B】A武装斗争B土地革命C革命根据地建设D党的领导8到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产业工人已达到【B】A100万人B200万人C300万人D400万人9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D】A建立社会主义B建立工农专政C推翻资本主义D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10瓦窑堡会议后,中国共产党把“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B】A民族共和国B人民共和国C中华共和国D自由共和国11中国共产党决定人民军队实行军事战略的转变即由过去的正规军和运动战,转变为游击军和游击战的会议是【B】A瓦窑堡会议B洛川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12奠定人民军队政治工作基础的是【A】A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B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三湾改编D毛泽东的《井冈山的斗争》13人民战争的武装力量的体制是【D】A领导和群众相结合B军队和地方相结合C军官和士兵相结合D正规军,地方军和民兵相结合14消灭敌人和夺取或收复失地的主要手段是【A】A战略进攻B战略防御C打阵地战D打游击战151927年至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政权性质是【A】A工农共和国B人民共和国C民主共和国D新民主主义共和国16毛泽东第一次公开提出“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著作是【C】A《新民主主义论》B《论联合政府》C《将革命进行到底》D《论人民民主专政》17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是【B】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C没收民族资产阶级财产D没收地主的土地和财产18邓小平在谈到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学说时指出,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B】A刘少奇B毛泽东C周恩来D任弼时19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以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逐步下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这是从【A】A九·一八事变变开始的B华北事变开始的C七·七事变开始的D八·一三事变开始的20毛泽东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的主要根据是【A】A在较长时期内敌强我弱的特点B人民军队主要是农民,战争主要在农村开展C游击战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D中国的地理环境便于开展游击战,不适合大规模的阵地战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北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 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的区别在于
A. 前者反映社会存在,后者不反映社会存在
B. 前者只反映社会现象,后者只反映自然现象
C. 前者反映经济基础,后者不反映经济基础
D. 前者具有稳定的形式,后者没有稳定的形式
正确答案:C
2.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C.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B
3. 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
A. 人类需要和欲望的日益增长
B. 人类认识器官的逐渐发达
C. 人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D. 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
正确答案:D
4. 在唯物史观看来人们之间的关系首先是
A. 物质利益关系
B. 血缘亲情关系
C. 道德关系
D. 友情关序
正确答案:A
5. 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
A. 否认物质的运动的
B. 否认运动是绝对的
C. 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 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正确答案:D
6. 一切哲学都是
A. 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
B. 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
C.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福师(2020-202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
注:本科有多套试卷,请核实是否为您所需要资料,本资料只做参考学习使用!!!
一、单选题(共35题,70分)
1、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拆衷主义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B
2、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
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A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类似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D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D
3、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
A主要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
B主要矛盾的次要矛盾方面决定的
C由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
D由各矛盾的次要矛盾方面共同决定的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A
4、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A.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
B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
C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D生产出社会需要的精神产品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B
5、“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个观点是()。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
D夸大了客观条件作用的观点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北语20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2正确答案单选题)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物体的位置移动或场所的变更正确答案: C单选题)2:XXXXXX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正确答案: C单选题)3:真理的价值问题是指()A:真理是否与对象相符的问题B:真理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的问题C:真理是否具有客观性的问题D:真理是否发展的问题正确答案: B单选题)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表明()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区分D:人脑是意识的源泉正确答案: B单选题)5: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办法论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C: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答案: C单选题)6: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D: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正确答案: D单项选择题)7:从本质上看,科学是()A:知识的理论体系B: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反映C: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D:一切知识的总汇正确答案: A单选题)8:社会意识是()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B:社会的政治糊口进程C:人类改造社会的进程D:人类自我改造的进程正确答案: A单选题)9:在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A:生产工具B:运输设备C:传动装配D:动力系统正确答案: A单项选择题)10: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XXXXXX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XXX和XXX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正确答案: A单项选择题)11: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A:生产力和生产干系之间的矛盾B: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C:盘剥阶级和被盘剥阶级之间的矛盾D:统治阶级内部各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 A单选题)12: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A:随着生产耗费而逐渐消失B:能够发生价值增殖C:借助具体劳动转移到产品中去D:借助抽象劳动而再生产出来正确答案: C单选题)13: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这是因为劳动()A:使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B:为认识的产生供给了客观需要和大概C:为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D:使人更好地适应自然正确答案: B单选题)14:XXX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接洽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正确答案: C单选题)15: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的精神条件是()A:社会化大生产B:现代无产阶级C:马克思主义理论D:市场经济体制正确答案: C单选题)16:以生产资料存在的资本属于()A:可变资本B:稳定资本C:流通资本D:流动资本正确答案: B单选题)17:质和属性的区别在于()A:质是客观存在的,属性是人的主观感受B:质是稳定的,属性是多变的C:质是绝对的,属性是相对的D: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属性是质的外在表现正确答案: D单选题)18: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社会资本的周转速度问题B: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问题C:社会总产物的价值组成问题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正确答案: D单选题)19: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B: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C:消灭盘剥和消除两极分化D:实现社会成员的配合富裕和全面发展正确答案: D单项选择题)20: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正确答案: A多项选择题)21:资本主义企业利用的机器装备属于()A:稳定资本B:可变资本C:生产资本D:固定资本正确答案: A,C,D多选题)2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调控的目标一般包括()A:经济增长B:币值稳定C:充分就业D:收支平衡正确答案: A,B,C,D多项选择题)23:XXX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贡献包括() A:把社会主义扶植作为一个历久探究、不断实践的进程B: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位C:在过渡时期不能人为取消商品经济,而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D:社会主义革命后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的某些方法建设社会主义正确答案: A,B,C,D多项选择题)24: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D:改革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正确答案: A,B,C,D多选题)2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A:实践特性决定的B:主观需要决定的C:马克思主义哲学决定的D:谬误本性决定的正确答案: A,D判断题)26: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 B判断题)27:国家是上层建筑的核心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 B判断题)28:垄断价格有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之分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 B判断题)29:理性认识都是正确的认识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 A判断题)30:资本积累会导致社会总资本增加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 B判断题)31:辩证的否定实质上就是抛弃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 B判断题)32:认识本身也是一种物质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 A判断题)33:主要矛盾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 A判断题)34:职工持股是和缓劳资干系的一种新制度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 B判断题)35: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 B单选题)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目的增长和减少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物体的位置挪动或场所的变更正确答案: C单项选择题)2:XXXXXX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正确答案: C单选题)3:真理的价值问题是指()A:谬误是否与工具相符的问题B:真理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的问题C:真理是否具有客观性的问题D:谬误是否发展的问题正确答案: B单选题)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二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1.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A. 消灭利益差别B. 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C. 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D. 消灭工业与农业差别正确答案:A2.“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这一论断表明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A. 都以夺取国家政权为目的B. 都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C. 都是要解决社会基本矛盾D. 都不需要采取暴力冲突的形式正确答案:C3.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A. 复杂劳动决定的B. 具体劳动决定的C. 抽象劳动决定的D. 劳动二重性决定的正确答案:D4.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要()A. 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切改良B. 对资本主义采取全面肯定的态度C. 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改良D. 借鉴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正确答案:C5. 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和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的根本对立在于()A.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B. 是否承认无产阶级专政C.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反作用D. 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满分:5 分正确答案:D6.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A. 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 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 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 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确答案:D7.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A. 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B. 国家政权问题C. 武装斗争问题D. 农民问题正确答案:B8.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一段话出现在()中。
A. 《资本论》B. 《共产主义原理》C. 《哥达纲领批判》D. 《共产党宣言》正确答案:D9.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形式和新特征是()A. 私人垄断取代国家垄断B. 国家垄断取代私人垄断C. 自由竞争取代私人垄断D. 自由竞争取代国家垄断满分:5 分正确答案:B10.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A. 占人口大多数B. 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C. 具有先进思想D. 掌握历史发展规律满分:5 分正确答案:B二、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1. 人类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思想发展的历史。
14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2
一,单选题
1. 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是()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
B.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C.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D. 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更替的规律
?
正确答案:B
2.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
A. 否认物质的客观性
B. 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
C. 否认物质的可知性
D. 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
?
正确答案:B
3. 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A. 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
B. 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
C. 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
D.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
正确答案:D
4.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A.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物质基础
B. 生产力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
C.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 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正确答案:C
5. 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
B.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复性
C.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
D.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
?
正确答案:D。
软件工程可以从马克思主义中得到什么
软件工程与马克思主义有许多的相通之处,这也对软件工程从马克思主义中获取发展经验创造了条件。
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及其经济发展,把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资本主义的发展又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而且,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软件工程与马克思主义有着相似的来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需求不断增加,便出现了许多为人类服务的工具。
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软件工程应运而生。
马克思主义为那个时代人指明了发展之路。
而软件工程则是为人类服务的新时代文明的产物,这一点也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得来的。
它们都是在实践中得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完善外,其后首先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
之后,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也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知道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例想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可以说,马克思是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
软件工程的发展同样是这样,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得到发展。
这便是软件工程从马克思主义中所得到的——实践。
对于一个软件工程师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只是掌握多少,而是知识能够运用多少,这通过实践就可以检验出来!
那么,除了相通之处以外,究竟软件工程从马克思主义中得到什么了那?第一个要说的当然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就世界观而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以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成就的一句、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从根本上解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革命实践以及各门学科紧密联系,给予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
软件工程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想观念。
其世界观就是一个系统,将里面的一切实例化为对象,并且富于其所应该具有的属性。
其方法论就是函数,以函数的方法赋予对象以动作,从而使整个系统运行起来。
可以说,这是软件工程从马克思主义中受益最大的地方。
另外,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思想直接对软件工程开发中的一些方法有着启发作用。
马克思主义讲到自然界在漫长的历史演化中,按其自身的规律不断地自发演化,展现出多样性。
这再软件开发中体现在多态中,这大大简化了系统代码的复杂性;而且马克思主义提到联系是事物内部各要素这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其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软件工程便引入了继承这一观念,这将系统各部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任何事物都需要发展,软件工程也不例外。
马克思主义给发展指明了道路,它提到,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
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的确如此,软件工程正是在不断变化中,编程语言的不断更替,新的方法替代旧的方法,是的软件行业具有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
其发展过程虽波折不断,但始终保持向上的势头。
而且发展过程中不乏矛盾存在,正式马克思主义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观点,给以软件工程以强大前进动力。
另外,马克思主义讲到,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创新与思考。
这正是软件拥有不竭动力的原因。
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警告,它提出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作为一名合格的软件工程师,我们应该把道德放在第一位。
在认识与实践统
一一节,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软件的开发正是要遵循这个规律,只有从事物实际及顾客需求出发,才能创造更有价值的作品。
软件工程从马克思主义中学到的不止这些,作为新一代软件工程师,如果我们能在马克思主义中汲取更多的思想观念,对我们以后的工作生活将大有益处。
也会将软件这一行业发展的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