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
- 格式:rtf
- 大小:751.78 KB
- 文档页数:9
纳米材料都有哪些纳米材料是指至少有一种尺寸在1-100纳米范围内的材料,它们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
纳米材料的种类繁多,涉及到多个领域,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纳米材料。
首先,纳米碳材料是纳米材料中的一大类,包括纳米碳管、纳米石墨烯和纳米碳黑等。
纳米碳管是由碳原子以六角形排列成管状结构而成,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材料增强和生物医学领域。
而石墨烯是由碳原子以二维晶格排列而成,具有超高的导热性和机械强度,被认为是未来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
而纳米碳黑则是一种纳米级的碳颗粒,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橡胶、油墨和涂料等领域。
其次,纳米金属材料也是常见的纳米材料之一。
纳米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磁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传感器和生物医学领域。
纳米银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和导电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食品包装和纺织品等领域。
此外,纳米铜、纳米铁和纳米铝等纳米金属材料也具有独特的性能,在能源、环境和材料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另外,纳米陶瓷材料也是纳米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纳米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硬度、韧性和耐磨性,被广泛应用于涂层、陶瓷制品和电子器件等领域。
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铝和纳米二氧化硅等纳米陶瓷材料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和热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子器件、催化剂和生物医学领域。
此外,纳米复合材料也是纳米材料的重要分类之一。
纳米复合材料是将纳米材料与传统材料进行复合而成,具有传统材料和纳米材料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增强、功能材料和高性能材料领域。
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纳米碳纤维复合材料和纳米陶瓷复合材料等都是纳米复合材料的代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纳米材料种类繁多,涉及到碳材料、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纳米材料将会在材料科学、能源领域、生物医学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是指至少在一个空间方向上尺寸小于100纳米的材料。
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表面效应,在光电、磁学、力学、热学等方面表现出与宏观材料不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纳米材料是一种全新的材料体系,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为其在传感器、催化、生物医学、纳米电子器件、纳米能源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纳米材料的种类繁多,包括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管、纳米片、纳米球等。
其中,纳米颗粒是一种最常见的纳米材料,其尺寸在1-100纳米之间。
纳米颗粒可以是金属、半导体、氧化物、磁性材料等,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独特的光学、电子、磁学等性质,因此在催化剂、生物医学、纳米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包括惰性气体凝聚法、溅射法、机械合金法等,化学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沉淀法、水热法等,生物法利用生物体系合成纳米材料,如植物、微生物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制备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纳米传感器、纳米催化剂、纳米生物医学材料和纳米电子器件。
纳米传感器利用纳米材料的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检测微量的化学物质、生物分子甚至单个分子,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纳米催化剂利用纳米材料的高比表面积和活性位点,可以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能源等领域。
纳米生物医学材料可以用于药物传输、肿瘤治疗、组织工程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纳米电子器件利用纳米材料的量子效应和电子输运性质,可以制备出高性能的纳米电子器件,为电子工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总的来说,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其在传感器、催化、生物医学、电子器件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纳米材料将会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纳米材料是什么纳米材料是具有纳米级尺寸特征的材料,通常在纳米米至几百纳米之间。
纳米材料的尺寸范围使得它们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应用潜力。
纳米材料可以是各种物质的纳米颗粒、纳米晶体、纳米线和纳米薄膜等形式。
纳米材料用于各种领域,包括电子、材料科学、化学、医学、能源等。
纳米材料之所以具有特殊性质和各种应用潜力,是因为尺寸效应和界面效应的存在。
在纳米尺寸下,材料的原子排列和电子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纳米材料的化学、物理和生物性质与其宏观对应物质有很大的不同。
这使得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电学、磁学、光学、力学和热学性质,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以实现新的功能和性能。
在电子领域,纳米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的制造中。
纳米颗粒、纳米线和纳米薄膜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导电性能,可以用于制造高性能电子器件,例如纳米晶体管、纳米存储器和纳米传感器等。
此外,纳米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柔性电子和透明电子器件,如柔性显示屏和透明导电薄膜。
在材料科学领域,纳米材料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材料强化和改性中。
由于纳米颗粒的小尺寸和高比表面积,纳米材料可以在材料基体中分散均匀,并与基体形成强耦合。
这使得纳米材料能够有效地强化基体材料,提高其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纳米材料还可以通过调控相界面的特性,实现材料的表面改性和功能化。
在化学和医学领域,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药物输送、生物传感和生物成像等方面。
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化学活性,可以用于吸附和释放药物分子,实现高效的药物输送和释放。
纳米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生物传感器和生物成像剂,用于检测生物分子的浓度和位置。
在能源领域,纳米材料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和储能设备等方面。
纳米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光吸收性和催化性能,可以用于提高能量转换和储存效率。
例如,纳米颗粒和纳米线可以用于制造高效的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电极材料,纳米薄膜可以用于制造高容量的锂离子电池。
总之,纳米材料是具有纳米级尺寸特征的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各种应用潜力。
纳米材料有哪些
纳米材料是指具有纳米级尺寸(一般为1-100纳米)的材料。
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能,纳米材料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1. 纳米金属颗粒:纳米金属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反应活性,可以应用于催化剂、电子器件等领域。
2. 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和化学性能,可应用于纳米电子器件、生物医学、光电材料等领域。
3. 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锌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光电性能,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传感器、防晒霜等领域。
4. 纳米碳材料:包括纳米石墨烯、纳米碳管等,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电池、传感器、储能材料等领域。
5. 纳米陶瓷材料:包括纳米氧化铝、纳米氮化硅等,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热稳定性,广泛应用于耐磨材料、催化剂、陶瓷材料等领域。
6. 纳米荧光材料:具有较高的荧光效率和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荧光传感、显示技术等领域。
7. 纳米生物材料:包括纳米生物酶、纳米生物球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可以应用于生物医学、药物传递、
组织工程等领域。
纳米材料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电子、光电、催化、医药、能源、环境等多个领域。
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将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为各个领域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纳米材料是指原子或分子尺寸的材料,尺寸介于1至100纳米之间,它们具有非常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这些特性使它们在各种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纳米材料可以分为金属纳米材料,非金属纳米材料和纳米复合材料。
金属纳米材料是指粒径大小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金属粒子,这些金属纳米粒子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和磁学特性,在电子、光学传感器、电化学反应器和磁性储存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非金属纳米材料是指粒径小于100纳米的非金属粒子,包括纳米膜、纳米纤维、碳纳米管、碳纳米棒、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等,它们具有非常独特的光学、电学和机械性能,在新型电子器件、新型能源材料、生物传感器和环境污染控制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
纳米复合材料是指将金属纳米材料和非金属纳米材料组合制成的新型材料,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热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等特点,可用于制备新型磁性储存器、生物传感器、新型电子器件等。
总之,纳米材料是原子或分子尺寸的材料,它们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可分为金属纳米材料、非金属纳米材料和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子、光学传感器、电化学反应器、磁性储存器、新型电子器件、新型能源材料、生物传感器和环境污染控制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纳米材料有哪些纳米材料是指至少有一个尺寸在1-100纳米之间的材料,这些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物医学、能源和环境等领域。
纳米材料的种类繁多,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一、纳米碳材料。
1. 石墨烯。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二维晶格结构,具有优异的导电性、热导性和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传感器、储能材料等领域。
2. 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是由石墨烯卷曲而成的纳米管状结构,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被应用于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增强等领域。
3. 纳米金刚石。
纳米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立方晶格结构,具有硬度大、导热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涂层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
二、纳米金属材料。
1. 纳米银。
纳米银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纺织品等领域。
2. 纳米金。
纳米金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和催化性能,被应用于光电器件、催化剂等领域。
3. 纳米铜。
纳米铜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导电材料等领域。
三、纳米氧化物材料。
1. 纳米二氧化硅。
纳米二氧化硅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和表面活性,被广泛应用于光学涂料、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
2. 纳米氧化铝。
纳米氧化铝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热稳定性,被应用于陶瓷材料、涂料材料等领域。
3. 纳米氧化铁。
纳米氧化铁具有优异的磁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磁性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
四、纳米复合材料。
1. 纳米聚合物复合材料。
纳米聚合物复合材料是将纳米材料与聚合物基体复合而成的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2. 纳米陶瓷复合材料。
纳米陶瓷复合材料是将纳米材料与陶瓷基体复合而成的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被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以上就是关于纳米材料的介绍,纳米材料的种类繁多,每一种纳米材料都具有独特的特性和应用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纳米材料在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纳米是什么材料纳米材料是一种特殊的材料,由纳米颗粒组成。
纳米颗粒的尺寸通常小于100纳米,也就是说,它们的大小比人体细胞还要小好几倍。
这种特殊的尺寸使纳米材料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和应用。
首先,纳米材料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
由于纳米颗粒的尺寸非常小,相同质量的纳米颗粒比普通微米颗粒的总表面积要大得多。
这使纳米材料在化学反应和吸附等方面具有更高的效率。
例如,纳米银颗粒可以更好地抑制细菌生长,因为其大比表面积可以提供更多的接触点。
其次,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光学、电子和磁学性质。
由于其尺寸与光的波长处于同一个数量级,纳米材料可以在光学上表现出许多独特的现象,如表面等离子共振和量子限制效应。
在电子和磁学方面,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形状可以改变其电子能级结构和磁性行为,从而产生新的现象和应用。
另外,纳米材料还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由于其尺寸小于普通材料的晶格尺寸,纳米颗粒具有更高的塑性变形能力和强度。
这使得纳米材料在制备超强材料和改善机械性能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纳米材料具有许多潜在的应用领域。
在医学领域,纳米材料可以用于药物传递和医学影像。
纳米颗粒可以包裹药物,使其更好地靶向病变组织,并提高药物的疗效。
同时,纳米颗粒还可以用于改善医学影像技术,如纳米磁性材料可以通过磁共振成像来检测疾病。
在能源领域,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和储能设备等。
纳米材料的高比表面积和光吸收特性使其在太阳能电池中具有更高的转换效率。
此外,纳米材料还可以作为触媒材料,提高燃料电池的性能。
在环境保护领域,纳米材料可以用于水处理和空气净化等方面。
纳米颗粒的特殊表面性质使其具有吸附、催化和分解污染物的能力,从而有效地净化水和空气。
总之,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尺寸和性质的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纳米材料将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科技和社会的进步。
什么是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纳米级尺寸(一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的材料。
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与传统材料相比,纳米材料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高的表面能、更狭小的晶界、更高的强度和硬度等特点。
纳米材料可以分为无机纳米材料和有机纳米材料两大类。
无机纳米材料包括金属纳米粒子、氧化物纳米颗粒、纳米线和纳米管等;有机纳米材料包括聚合物纳米颗粒、纳米胶体和纳米复合材料等。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有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和机械合成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控制纳米材料的尺寸、形貌和组分,从而调控纳米材料的性能。
纳米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应用潜力。
首先,纳米材料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使其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和吸附性能,广泛应用于催化剂、传感器和分离材料等领域。
其次,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光电性质,可用于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和光学传感器等。
此外,纳米材料还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可应用于高性能结构材料和涂层材料等。
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医学领域,纳米材料可用于肿瘤治疗、病毒检测和药物输送等。
在环境领域,纳米材料可用于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和土壤修复等。
在能源领域,纳米材料可用于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和储能材料等。
此外,纳米材料还可应用于电子器件、信息存储和纺织材料等领域。
然而,纳米材料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风险。
首先,纳米材料的制备和控制仍然存在技术难题,制备成本较高。
其次,纳米颗粒的生物安全性和环境影响尚不明确。
由于其具有较高的表面能和较小的大小,纳米颗粒可能对生物体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总而言之,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和广泛应用潜力的材料。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材料将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
纳米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摘要:本文了介绍了纳米技术,以及目前运用较为广泛的光触媒,论述了光触媒的消毒杀菌、促进光合作用、调节生长激素等机理,全面阐述了纳米技术在植物种子处理上、纳米生物农药上、植物叶面肥上、瓜果蔬菜的保鲜上、水培植物营养液消毒杀菌上,以及纳米技术在植物非试管快繁中等等上面的运用。
关键词:纳米技术;农业;光触媒;光合作用;杀菌自从扫描显微镜发明后,便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科技。
从2O世纪90年代初起,纳米科技得到迅速发展,新名词、新慨念不断涌现,像纳米电子学、钠米材料学、钠米机械学、钠米生物学等等。
纳米技术已经部分应用于家电、轻工、电子行业、纺织、电力、建材等等,像合肥美菱集团从1996开始研制纳米冰箱,可折叠的PVC磁性冰箱门封不发霉,用的是抗菌涂料,里面的果盘都采用纳米技术,但纳米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切入点非常小,仍然有大部分空白领域有待研究,纳米技术适合我国农业的发展,可以使部分领域产生彻底的变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认识纳米技术所谓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纳米相当于10亿分之一米,大约相当于一个中等原子直径的十几倍,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问世后,世界上就产生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尺度研究对象的前沿学科,这就是“纳米科技”。
他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示了一个可见的原子、分子世界,在0.1至100纳米空间尺度内,人们直接操纵原子、分子、对材料进行加工,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纳米科技有着不可限量的潜力。
2.光触媒光触媒[Photocatalyst]是光[Photo=Light] + 触媒(催化剂)[catalyst]的合成词。
光触媒是一种以纳米级二氧化钛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光半导体材料的总称,光触媒是一种光催化剂,催化剂是用于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能量,促使化学反应加快速度,但其本身却不因化学反应而产生变化的物质。
光触媒顾名思义即是以光的能量来作为化学反应能量来源,利用二氧化钛作为催化剂,加速氧化还原反应,使吸附在表面的氧气及水分子激发成极具活性的氢氧基OH-及负氧离子O2-,这些氧化力极强的自由基几乎可分解所有对人体或环境有害的有机物质及部分无机物质,使其迅速氧化分解为稳定且无害物质(水、二氧化碳),以达到净化空气的功用。
光触媒是以纳米级二氧化钛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光半导体材料的总称,是目前国际上治理室内环境污染的最理想材料。
高品质的纳米级光触媒在微弱的光线下也能做反应,若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光触媒的活性会加强。
光触媒的功能:1.抗菌、杀菌:破坏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绿脓杆菌、病毒等致病菌的细胞壁,分解空气中的过敏源,凝固病毒的蛋白质,抑制病毒的活性,灭菌率高达99.99%。
抑制如肠病毒、流行性感冒、滤过性病毒等病原的传播。
对一般消毒剂有抗性的病毒微生物也能彻底分解。
2.空气净化:光触媒可以破坏有机体的能量键,可持续高效的分解空气中如苯、甲醛、氨、TVOC等室内存在的有害气体。
3.除臭去味:去除香烟臭、垃圾臭、生活臭等恶臭4.防霉防藻:防止发霉、防止藻类的产生, 防止水垢的附着 5.防污自洁:分解油污,自清洗 6.防锈防褪色:防止金属生锈,防止被涂物体褪色7.防紫外线功能。
由于二氧化钛光触媒的紫外光吸收特性,使被涂面免遭紫外线的老化作用。
3.光触媒杀菌、促进光合作用的机理3.1杀菌机理光触媒(二氧化钛)在紫外光作用下,激发物质表面电子,可连续发生能级跃迁,继而电子飞出,形成具有超强氧化能力的空穴(正穴)和具有超强还原能力的电子;空穴/电子对与表面和空气中水反应后可产生活性氧[0]和氢氧自由基[HO]等活性物质。
这种反应过程可有以下几个步骤:在光的作用下产生空穴/电子对即TiO2+光能(hv)→→→电子(e-)+正穴(h+);空穴/电子对与表面和空气中水反应生成活性自由基即正穴(h+)+水分子(H20)→→→0H+H+,电子(e-)+氧(02)→→→活性氧(02-)。
光触媒反应所形成的空穴/电子对与表面和空气中有机物结合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彻底将其氧化成水等无害物质;另1方面,空穴/电子对与表面和空气中水反应后可产生活性氧[0]和氢氧自由基[HO]等活性物质[1,2]。
这些活性物质具有极强的氧化作用,不仅能氧化破坏细菌、霉菌这些有机物的细胞膜,固化病毒的蛋白质,在杀菌的同时还能分解细菌尸体上释放出的有害复合物,也可将有机化学污染物完全氧化破坏,从而起到洁净环境和除臭等作用。
由于在这种反应过程中光触媒不参与反应,从而使反应可反复进行,所以光触媒可长期持久地起作用。
纳米TiO2光触媒与一般抗菌剂银和铜相比有更彻底的杀菌效能,杀菌效果高达99.997%。
纳米TiO2,光触媒不但可以杀死细菌,还能够杀死细菌死后产生的内毒素。
而抗菌剂银和铜只能杀死细菌,不能消除内毒素[3],河北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刘静、邢荣琦等做了光触媒喷涂剂抑菌性能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光触媒喷涂剂作用24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平均抑菌率分别达97.71%,97.34%,93.32%,均在90%以上[4]。
而甲醛、苯类化合物、氨的最大降解为:甲醛100%,苯79.0%,甲苯86.6%,对二甲苯85.4%,间二甲苯90.1%,邻二甲苯93.3%,氨97.2%[5].3.2促进光合作用机理人类以生存的食物无一例外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是作物产量形成的保障,所谓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碳水化合物释放氧气的过程。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初反应是在叶绿体的类囊体上进行的,通过类囊体上的作用中心色素,把可见光的光能转变为电能,水被光解,形成电子氧气质子,这些电子和质子通过光合磷酸化,形成不稳定的化学能,不稳定的化学能通过碳的同化形成稳定的化学能,也就是形成碳水化合物的过程,供给植物生长发育所使用[6]。
2H2O+叶绿体+光能→→→4H++O2+4e-CO2+H2O+绿色细胞+光能→→→(CH2O)+O2喷洒在植物绿叶上的二氧化钛颗粒,吸收到植物后通过积极的光水解,给植物的光合作用补充、传递电子能量,以此来达到促进光合作用的主效果,而未被植物吸收的二氧化钛已固态留在植物表面,对于各种植物病原体显示杀菌以及防御的补助效果。
也就是当紫外光照射在二氧化钛颗粒上时,在价带的电子被紫外光所激发,跃迁到导带形成自由电子(e-),经过反应产生氢,而在价带形成一个带正电的空穴(h+),并氧化水后产生氧,也就是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二氧化钛能够独立光水解形成电子、质子以及氧气,这样分解出来的电子、质子,并行于植物光反应阶段的电子传递,由此提高光合作用的速度。
3.3纳米钛的激素效应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但需要水分、矿质和有机物的供应,而且还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与控制,生长素就是其中之一。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细胞伸长、分裂和分化、果实的长大、豆科作物根瘤的形成均有作用。
实验证明钛元素对植物的生长有一种类似于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效应。
例如在烟叶愈伤组织的溶液培养实验中.当培养液中缺少生长素时愈伤组织的生长就受到严重抑制,但当用钛元素代替生长素时愈伤组织的生长不仅不受到抑制,而且比生长素存在时长得更好。
用钛元素代替分裂素时,愈伤组织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得到大部分补偿。
此外,示踪原子方法的试验还证明,钛元素促进生长素向幼叶及根的运输。
由于生长素与分裂素对根芽、维管组织及胚状体分化都有诱导作用,它们活化细胞内的脱氧核糖核酸,使之解除抑制,而后进行基因表达,形成新的信使核糖核酸和蛋白质(酶),通过调节代谢而引起生长发育改变,钛元素既有类激素的效应,又有促进内源激素向根运输的作用。
所以农作物使用钛微肥后,根系干重增加10~30%,根系容积提高10%左右,豆科作物根瘤数增加30~4o%。
根是植物重要的营养器官,靠它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肥料,根系发达,必然增加植物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物质。
对苹果、葡萄、番茄及小麦等的分析结果表明,使用钛微肥后叶片中的氮、磷、钾、钙、硼、铁、锰、锌等含量均有提高、这就为增加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提供了基础[7]。
4.纳米技术在农业上生产上的具体运用4.1纳米娟花所谓纳米绢花,就是在绢花的基础上进行纳米材料处理,使绢花除了单一的欣赏功能外,赋予更多新的功能与用途。
它具有消除环境臭味与烟味,还可对新装修的房间进行空气净化,并且还能源源不断向空气中释放有利人体健康的负离子,更奇的是它不会脏,不管你放多久它都能保持崭新如初.在你的居室内或客厅及人群多的环境进行布置摆放,能为你创造一个清新的空气环境。
4.2纳米生物农药纳米生物农药是利用植物源农药使其粒子纳米化,使原始中药类复杂成分所表现的粒子组、部分固相沉积、部分挥发油漂浮、相当一部分不溶于水的复杂非均相体系,变为了高分散、极易溶于水的稳定均相体状态,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也随之发生突变。
运用钠米技术促使植物细胞壁破壁,使有效的脂溶性和水溶性的杀虫物质有效释放并直接作用于害虫,极大的提高了药效。
并且纳米物质的表面效应(粒度越小,比表面就越大),充分降低用药量,从而在使用经济性上得到突破。
像烟碱进行钠米技术加工后制备成的对人畜完全无毒副作用的钠米生物农药其杀虫效果达到普通农药的3倍,而生产成本相当于普通农药的一半[8]。
用硬脂酸对Ag/TiO 表面进行了改性,其表面由亲水性变为亲油性.将溴虫腈农药、改性Ag/TiO2和相应的添加剂混合制成颗粒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100 nm的纳米农药制剂.溴虫腈纳米制剂光降解实验表明,在黑暗中稳定,在有光线的室内放置15 d的分解率为15.8%,在太阳光直射下放置3 d的分解率为69.0% .紫外光照22.5 h时,纳米制剂分解率是常规制剂的9.2倍.溴虫腈纳米制剂室内、田间毒力试验表明,纳米制剂比常规制剂具有更强的毒力,其LC50为8.95 mg·L-,是乳油毒力的1.77倍.在田间药效对比试验中,施药剂量减少一半条件下,纳米制剂防治甘蓝斜纹夜蛾的田间防效优于溴虫腈乳油,药后1 d和3 d 的校正防效分别高出4.89和3.05个百分点.土壤、植物的残留试验表明,纳米制剂在甘蓝、土壤中的消解较快,其t 1/2分别为3.91 d和1.27 d,而溴虫腈SC的tl/2分别为8.64 d和3.27 d[9]。
4.3纳米技术改良盐碱地盐碱地改良技术主要是将以纳米技术制造的盐碱地改良剂“纳米碳液”兑水后,均匀地喷洒在盐碱地上,通过纳米离子的有机活动,吸附土壤中的盐、碱离子,形成疏松、透气、PH值为中性的隔离层,从而达到盐碱地有效改良的目的。
4.4果蔬的保鲜运用纳米二氧化钛制和纳米银分散到树脂中制成成保鲜袋和保鲜膜,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以及在无光的情况下也能发挥其良好的杀菌效果,以及有效的分解果蔬产生的乙烯和环境中有害有机物,不使用任何药剂就能起到良好的保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