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深圳二模语文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8
2012年语文中考二模测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单项技能考查(每题3分,共15分)1.D(A赝品yàn;C在燕然yān,草木长zhǎng;B诘问jié。
)2.B(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已,停止、控制。
)3.A(“不是”“而是”“这时候”对这几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很强的提示作用。
)4.C(此题涉及到病句的三种类型:A“科学的学习方法”不能养成,属搭配不当;B “通过”和“让”,去其一;D项关联词语误用,“只要·就”“只有·才”。
)5.B(B应为“假设关系”。
)二、古诗文能力考查(22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10分)6.A(A除“薄暮冥冥”“义薄云天”,“日薄西山”的“薄”也是“迫近”之意。
B“期在必醉”的“期”意为希望、期望,同今义;“期年之后”的“期”意为“一周(年、月)”,读jī,古代也写作“朞”。
C“衡”虽均通“横”,但前一个“横”与“竖”相对,用的是本义;后一个“横”用的是引申义,梗塞、阻塞、不顺。
故C项不是这个题目的最佳选择。
D前一个“诣”意为“报告”,后一个“诣”指“学问等所达到的境界”。
)(2分)7.你太不聪明了!(汝、惠各0.5分,“甚矣”倒装后的强调意味1分。
)(2分)8.山高且大;移山人数少;路途遥远;工具简陋;劳动效率低下;旁人讽刺(不能用原文,一点1分,能任意答出两点即得满分。
)9.①说话的方式不同:愚公妻是“献疑”,即担心又关心;智叟是“笑而止之”,讽刺嘲笑加阻止。
②对愚公的称谓不同:愚公妻称“君”,语气尊敬;智叟称“汝”,语气很不尊重。
③即使说同样的话气不同:愚公妻是民存疑虑,“如太行王屋何”;智叟是语含挖苦,“其如土石何”。
④对愚公的评价不同:愚公妻没说愚公不明智,智叟讽刺愚公“甚矣,汝之不惠”。
⑤对愚公能力的评判不同:愚公妻只是指出事实,愚公个人人能力不够,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智叟则故意强调“残年”和“毛”,语带讥讽。
2012年初中升学调研测试(二)语文12中考模拟(二)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6题各3分,第7题每空1分)1.B 2.C 3.A 4.B 5.D6.C 7.⑴日星隐曜⑵更著风和雨⑶日暮乡关何处是⑷长夜沾湿何由彻⑸忽如一夜春风来⑹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二.阅读(45分)(一)阅读《愚公移山》选段,回答8—10题(8分)8.(2分)⑴苦于;⑵交换9.(1)(2分)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2)(2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
10.(2分,答出两点即可)运土石路途遥远,缺少人力,工具简陋。
(二)阅读《轩》,回答11-14题。
(11分)11.(3分)建筑富有诗性(从诗性的角度),具有历史的气韵历史气韵和文化情趣(从建筑历史的角度),环境融入了建筑12.(2分)这里所指的轩是以敞朗为特点,而又临水的建筑物(敞朗、临水)。
13.(2分)⑴作比较⑵列数字14.(4分) B E(三)阅读《爷爷和土》,回答15—19题(15分)15.(3分)因为在这个布满钢筋水泥的城市,花土便成了最为珍贵的东西;花土再要买,爷爷就赚不到什么钱了;爷爷要的是可以在上面长出花草来的熟土。
16.(3分)爷爷对他付出心血得来的花土无比珍爱(珍视);不忍心丢掉花土又无处安置它的焦急(不安、恐慌)与矛盾心理17.(2分)长势喜人(格外美丽繁盛)18.(3分)说明爷爷在得知被自己视为珍宝的花土必须要丢弃在原地的事实后,失去了生活的希望(梦想)和精神上的寄托,内心悲伤(难过)至极。
19.(4分)虚写的是爷爷家的老居住区不日会变成一马平川的大路;实写的是爷爷趴在土上猝然离世。
社会问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的发展)给以土为生的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精神打击)。
(或1:城市建设的推进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的安全感。
或2: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打破了人们对土的依赖和梦想。
1.默写古诗文名句(5分)(1)先天下之忧而忧,。
(2)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__________,猿则百叫无绝。
(4)奇山异水,。
(5),并怡然自乐。
2.诗句默写。
(6分)(1)蒌蒿满地芦芽短,。
(2)绿杨烟外晓寒轻,。
(3)晓战随金鼓,。
(4)羌笛何须怨杨柳,。
(5)欲将轻骑逐,。
(6)陈涉在动员群众起义的演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他敢于挑战封建正统观念,蔑视权贵的大无畏精神。
1.总与一缕炊烟有关写下这题目,仿佛又看到母亲从一缕炊烟中走出来,用树皮般粗糙的双手,拍打掉衣服上的灰尘,理净发丛里的草渣。
然后静默在老屋的矮檐下,像一只窝旁守候的老鸟,若有所待地张望着村前的小路。
时间往往是黄昏,彩霞满天;或傍黑,薄暮冥冥。
父亲还在田地里劳作。
我和妹妹走在回家的路上。
那时,最迫切的愿望,便是能望见自家屋顶上的炊烟――那甜暖的香,再远,也能点亮了我们的眼睛和脸庞。
母亲等饭熟了,就在夕光薄岚里,在飘散的几缕炊烟中,默默地守望着。
其实,母亲所能煮的,也就是“饭”而已。
自每年春三月下秧,到秋八月才有新谷入仓。
在这段漫长的青黄不接的日子里,一天三顿,都只是红苕稀粥,或稀粥红苕。
有时,就忍不住要冲母亲撒气。
每到这时,母亲总是默然无语,仿佛她真是不该只煮出这样的饭食。
虽然如此,粮食却仍不够吃。
吃饭时,母亲总是先给我们盛上满满一大碗,再舀自己的。
饭桌上,母亲也总是坐在靠近灶屋那“挂角”(方桌的四角)的位置上。
①捧了碗,慢腾腾地举箸援筷,似乎在品尝美味,又似乎难以下咽。
每当看到父亲或我们的碗空了,便抢着去给我们添饭。
倘若锅里也没了,脸上就又是一丝愁苦和讪然,沉重得令人至今难忘。
那时,母亲最大的快乐,或许也和我们一样,就是逢年过节。
因为,她终于能给我们煮出一顿好吃的饭菜来。
饭菜终于上桌了,母亲便会兴奋地宣布:“开饭啰,开饭啰!”那时,母亲总是很少动筷,而是凝望着我们,嘴里喃喃着,说:“真想天天都能这样!”终于能够天天都这样了。
2012年四校联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一、客观题(27分,每题3分)1.C。
2.D。
3.B。
4.C。
5.C。
6.D。
13.B。
14.A。
15.C。
二、主观题(123分)7.(1)尽管这样,(你)不远数百里派人送上门来,情意深厚,礼节殷勤,(我)怎敢不作答复。
(2)做学问没有老师,所坚持的见解就不专一,议论不广博,就无所发现和阐明,达到一定的深度。
8.抒发了诗人保边卫国、欲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首联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而是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
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由烽火自然引发诗人心中不平之志和保家卫国之情。
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直接抒发为国献身的愿望。
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9.这两句描绘了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的艰苦、壮烈的景象;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和视听结合的描写手法;表现了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
10.(1)万里悲秋常作客(2)天街小雨润如酥(3)海日生残夜(4)谁家新燕啄春泥(5)千里共婵娟(6)烽火扬州路11.(1)E,3分;B,2分;D,1分。
(2)①解决资金。
没有资金,苏东坡把朝廷给他的一百道僧人的度牒,卖了一万七千贯钱,并采用以工代赈的办法,趁雨后葑草浮动之际,发动民夫二十万工下湖淘浚。
②监督指挥。
疏浚之时,苏东坡卷着裤腿,踩着泥浆,每天都到湖上巡视,亲自督促工程进度。
历时数月,西湖复见唐时烟水浩淼之旧观。
③善后工作。
筑成长堤,堤上植杨柳,并建六座石拱桥。
为防止西湖再次淤塞,他又在湖中立三座石塔,规定石塔以内的水面不准种植菱藕,更不准占湖为田。
(3)①内容上,将两堤并提,强调了两位诗人同为历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都值得后人景仰铭记;②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③手法上,运用类比,以白居易凸显苏轼的伟大。
2012年深圳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2012-04-24 09:13:05)本试卷共10页,包括六个部分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结实/结合驾驭/与会菱角/棱角B.信笺/栈道针砭/贬谪拾级/涉及C.脸颊/要挟精湛/斟酒巷道/小巷D.暗礁/樵夫脉脉/山脉缔造/真谛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一场巨大的社会革命,其实并非是革命者的主观“激进”造成的。
几乎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激进”思想,但在承平年代开明社会,形形色色的激进思想对民众的影响很小,更掀不起能动荡社会的大风大浪,只能是茕茕孑立的少数人的信念。
然而,一旦社会腐朽不堪,而统治者又拒绝改革以疏不满,民众忍无可忍,则蛰伏已久的激进思想便如狂飙突起,成为席卷一切的巨浪大潮。
A.形形色色 B.茕茕孑立 C.忍无可忍 D.蛰伏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标志着中国数千年来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城乡人口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逆转,也意味着人们生活质量、消费水平以及价值观念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B.业内人士指出,尽管今年2月份楼市微露回暖迹象,但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来说依然处于冬季,在国家调控政策的持续作用下,仍会继续下降。
C.据国外媒体报道,最近人类的宇航员和机器人宇航员首次在太空实现了历史性的第一次握手,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D. 很多人就餐时选择洋快餐,是因为洋快餐具有相对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和多年积淀的品牌信誉,但是今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却对麦当劳的食品质量问题进行了曝光,可见,洋快餐并不一定安全。
4.将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义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西方文化中有一种非常强烈的“你我”之见,一种拒绝“非我族类”的价值传统。
,。
,那么我们就要相信:西方文明还没有做好接纳一个多元文化世界的心理准备。
………………………………………………装…………订…………线………………………………………………2012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第一部分[来源:学,科,网][来源:Z&x x&k.C o m]第二部分[来源:学_科_网]第三部分学科网]总分一二三四得分第一部分(1~6题 2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生命中总有些难以跨过的沟沟坎坎,有人澳恼,有人沮丧。
但如果不跨过去,你的一生也许就平庸下去。
要问怎样跨过去呢?身处决境的时候,不妨舍得一点我们的矜持和所谓的自尊,因为当你成功时,这些舍得的东西会加倍地回来。
(1)给下面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2分)①沮.( )丧②平庸.( )(2)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①应改为②应改为2.改正下列病句,每句只改动一处。
(2分)(1)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发挥同学们充分的主体作用。
改正:(2)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改正: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A.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读者》做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宗旨却始终未变。
B.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C.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得分评卷人D.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
4.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只填序号)(2分)①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
②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
③在连天蔽日的杉木下,马鹿、狍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④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和森林带。
深圳市2012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1—4 题)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 分,共12 分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 )A.褶皱zhě汲取jí峥嵘róng 锲而不舍qìB.剽悍piāo荫蔽yìn 伫立zhù面面相觑qùC.追溯 sù叱咤chà箱箧qiè瘦骨嶙峋xúnD.骷髅 lóu 殷红yīn炽痛chì盛气凌人lín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A.被誉为“最美司机”的吴斌,几十年如一日服务乘客,任劳任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顶着肋骨被撞断和肝脏破裂的剧痛,停稳汽车,保障了乘客的安全。
B.这堂诗歌鉴赏课,语文老师匠心独运,以画配诗,诗画相得益彰,意蕴无穷C.欧洲杯盛大开幕,各路绿茵豪强捉对厮杀,一时成为球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D.这篇小说,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抑扬顿挫,语言幽默诙谐,让人只想先睹为快3.请选出下列选项中衔接排序正确的一项。
( )桂花象征着友好、吉祥和光荣。
①月桂树叶编织成的“桂冠”成了“光荣称号”的代名词②《吕氏春秋》中以“物之美者,招摇之桂”称赞桂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③“蟾宫折桂”则成为人们对读书人金榜题名的美好祝愿④某些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男女也常以赠送桂花来表示爱慕之情⑤战国时期,韩燕两国曾以相互馈赠桂花来表示亲善友好A.⑤③②④①B.①⑤②④③C.⑤④②③①D.②⑤①③④4.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
”这个单句的主干是“妹妹没有台词”。
B.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
C.“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通过新闻传媒对深圳‘5.26’酒后飙车致人伤亡事件”的追踪报道,使我们深刻认识到醉驾的严重危害。
2012深圳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参考答案(新华中学)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1.D 2.A 3.C 4.A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5.(1)——(11)略(1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33分(一)课内文言阅读(10分)6.解释加点词语。
(2分)(1)蕃.:多(2)陶后鲜.有闻:少(3)环.而攻之而不胜:围(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分)(1)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可以不庄重地玩弄啊。
(2分)(2)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
(2分)8.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哗众取宠,不炫耀夸饰;正直无私,豁达大度;不结党营私,不攀附富贵;德名远播,卓尔不群。
(2分)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与人为善,宽容待人,为他人着想,这样才能赢得友谊与信任,获得支持与帮助。
(2分)(二)说明文阅读(8分)10.(2分)(1)农业的开发(2)狩猎、捕捞(3)稀有物种的国际贸易(4)环境污染(回答出一个0.5分)11.(3分)不能。
因为“可能”表示推测,表明“每20分钟就有一个物种灭绝”只是一种大致估计,事实上也无法精确计算。
如果删去,说法过于绝对,与实际不符。
原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12.(2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作用:举亚马逊雨林消失的实例,列举翔实的数据并与天安门广场比较,具体地说明了农业的开发是人类破坏生态系统的主要力量。
(三)文学作品阅读(15分)13.(4分)(1)在南京郊野独坐草地看叶落,感受秋天的美丽和引人遐思。
(2分)(2)在南京的城墙边感受暮色和秋色,感受秋天的苍凉(沉郁悲凉)的意境。
(2分)14.(3分)作者眼前的山“山容澄清而微黄,蓝天显得更高了”,是“神圣的、美丽的、深沉的、苍郁的、沉雄的”,呈现出难以描摹复制的美,作者一再强调美术老师画不出来,表达的是对柳州的秋天的喜爱、对美好自然的敬畏。
2012-2013学年宝安区九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卷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单项技能考查(每题3分,共15分)1.B (炽痛chì、狡黠xiá)2.A(相得益彰:指相互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用在此处不正确。
)3.B(②话题首句——⑤最早——④然后——①再后来——③然后)4.D(A句“降低”不可用倍数,B句两面与一面不能呼应,C句缺宾语,句末可加“的物质”。
)5.C(没有运用比喻修辞,这里的“像”只表示比较,相当于“似乎”之意。
)二、古诗文能力考查(23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考查(8分)6.D(A.吉兆/ 休息B.你/ 比得上C.起,被任用/ 发出,表现D.谁)(2分)7.翻译: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一定按照实情判断。
(2分)8.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分)9.完成这一题,首先要把握《曹刿论战》一文给我们的三点启示:(1)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是人民的支持;(2)统治者要善于听取并采纳百姓的意见;(3)做事要善于分析情况,把握最佳时机。
然后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生活实际谈看法。
(3分)(二)古诗文默写能力考查(15分)10.①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②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③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三、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22分)(一)说明文阅读(8分)11.灰霾与雾霾的区别是:当PM2.5吸附气体、固体和少量水汽时,就形成令天空灰蒙蒙的灰霾;当它们吸附大量水汽时,便形成白茫茫一片的雾霾。
(2分)12.第③段主要运用运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通过环境监测部门和美国航空航天局公布的数据结果,说明我国城市受PM2.5污染的严重程度,使说明更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3分)13.此题要结合文本和资料,能够分析出三点原因即可,不能脱离材料或者文章。
2012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9.断句和翻译。
(10分)(1)(3分)及宗宪下狱/渭惧祸/遂发狂/引巨锥剚耳/深数寸/又以椎碎肾囊/皆不死/已/又击杀继妻/论死系狱/里人张元忭力救得免。
及宗宪下狱,渭惧祸,遂发狂,引巨锥剚耳,深数寸,又以椎碎肾囊,皆不死。
已,又击杀继妻,论死系狱,里人张元忭力救得免。
评分标准:错满3处,扣一分。
错1-2处,不扣分。
(2)(7分)①(3分)徐渭有时喝醉不来,胡宗宪却(依然)善待他。
(评分细则:“或”,常见多义词,此处译为“有时”;“顾”,常见多义词,此处译为“却,反而”;“善”,形容词用作动词,善待,对……友善。
三个点各1分。
)②(4分)后来张元忭去世,(他)穿着白衣前去悼念,扶着棺材恸哭,没有告诉姓名就离开了。
(评分细则:“卒”,常见多义词,去世;“白衣往吊”省略主语,翻译时补上“他”;“白衣”,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白衣。
去:离开。
四个点各1分。
)10.(7分)(1)(3分)作者笔下的“大丈夫”是一个功勋卓著(“丰功”)、品德高尚(“令德”)、看淡荣华富贵(“荣与贵,视寻常”),致力于辅佐君王(“丰功令德,要将尧舜致君王”),心系国家和百姓(“事业光施社稷”),志存高远(“勋烈遍铭彝鼎,此志孰能量”)的贤臣形象。
(一“内圣”,一“外王”。
)评分标准:6个划线要点,答出其中一点得1分,答出其中两点得2分,答出其中三点得满分。
(2)(4分)①用典或“间接抒情”。
如“要将尧舜致君王”,“荣比昔人衣锦”。
前者用了“尧舜”的典故,表达大丈夫要辅助君王,使君王与尧舜比肩的理想。
后者用“衣锦还乡”的典故,形容人功成名就后荣归故乡。
②类比。
“荣比昔人衣锦”用当今“仕宦至卿相”功成名就,高车驷马,与“衣锦还乡”的古人进行类比。
③借代。
彝鼎,指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古人“铭彝鼎”本身就是记载功德的,“彝鼎”本身就是历史的载体,“钟鼎文”(即金文)因此产生。
④对偶。
事业光施社稷,勋烈遍铭彝鼎。
“事业”对“勋烈”,“光施”对“遍铭”“社稷”对“彝鼎”,属于宽对。
⑤“衬托”。
以卿相追求归乡之荣耀的行为反衬大丈夫志存高远,辅佐君王,造福百姓,功载史册的追求。
其他说法有道理的酌情给分。
评分标准:答出是何种表达技巧每点1分,共2分;有具体、恰当的说明,每点1分,共2分。
11.(6分)(1)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诗经·蒹葭》)(2)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评分标准:有错、漏、添字现象,该空即不得分。
四项全做,依据前三项的答案评分。
14.(4分)中方:“体贴”自然,视其为与自己一样的人称性的生命主体。
用身体体认之,体悟之,用身体语言交流之、互动之,并使之最终成为与自己息息相通、休戚相关乃至生死与共的生命伴侣。
西方:视其为异于人的“自在之物”,用科学的逻辑分析之、剖析之,用工业的机器征服之、利用之。
评分标准:中方观点2分,其中“‘体贴’自然,视其为与自己一样的人称性的生命主体”1分,“用身体体认之,体悟之,用身体语言交流之、互动之,并使之最终成为与自己息息相通、休戚相关乃至生死与共的生命伴侣”1分。
西方观点2分,其中“视其为异于人的‘自在之物’”1分,“用科学的逻辑分析之、剖析之,用工业的机器征服之、利用之”1分。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意思相近,也可得满分。
15.(4分)(1)因为中国文化的特质更多强调的不是认知,而是身体践履,是一种生命体验。
(2)中国古人更多地是通过“身体语言”通过“体贴”这一方式和人打交道的。
中国古人所谓的“道之以礼”,通过“礼”来和他人进行交往就是雄证。
(3)中国古人还把该方式运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使自然的万事万物犹如身旁的人一般,同样成为我们“体贴”的对象。
(4)一旦无视这种“身体语言”,中国文化中的一切语言都会苍白无力,并使人莫明其真正的内涵。
评分标准:四个要点,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二点得4分。
16.(4分)例1:“她不停地向我眨着眼睛,反反复复地把右手吃力地抬起来又放下去。
”“妈妈”反复地“眨眼睛”“抬手”向子女暗示:她想说话,有话要告诉子女。
她不想再坚持了,她想去天国。
这个动作细节,反映了妈妈对自己病情的悲观和不想继续拖累子女的无私母爱。
例2:“为了确认妈妈的心思,我咬着牙向妈妈问”“咬着牙” 反映了“我”猜测到妈妈“想死”以后,心中不愿意相信,嘴上不愿意说出,但又为了要向妈妈确认,不得不说出时的心理,表现了说话时鼓起勇气,体现了对妈妈的不舍和深深的爱。
评分标准:准确找出描写动作的细节,每处1分,共2分;能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且符合文意,每处1分,共2分。
17.(5分)①文章是按照“妈妈”病重到病逝的写作顺序进行的,以墓碑上的文字作为结尾水到渠成,简洁自然。
②墓碑上文字的内容正是对整篇文章主题的提炼和情感的升华。
③以墓碑上的文字作结,充分表达了儿女对母亲的爱,感情真挚深沉,意味深远。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4分,答出3点得5分。
18.(6分)其一,主题:这篇文章的主题丰富,抒发至真亲情是主旋律。
通过子女对自己未能在妈妈最后清醒时刻陪伴妈妈据进行深深的自责,期盼妈妈鼓起勇气,坚持治疗,妈妈去世后子女们写下了情真意切的墓志铭,体现了对妈妈深深的爱。
妈妈在最后时刻不想继续拖累子女,最后又听从子女的劝说,体现了无私又善解人意的母爱。
其二,情感:这篇文章的情感丰富,有子女对妈妈极度的留恋不舍,对自己未能在妈妈最后清醒时刻陪伴妈妈的不停的自责,体现了对妈妈深深的爱。
有妈妈对死亡的恐惧和孤独、伤心和痛苦,但又不想继续拖累子女、希望早到天国的无私母爱。
其三,形象:人物形象刻画生动。
“我”的敏感与自责;二哥的真诚直率,“我们兄弟们全都聚到一起把手放到妈妈的身上”,兄弟们齐心抚慰妈妈,并在妈妈去世后子女们写下了情真意切的墓志铭,这是一群守孝敬长,懂得感恩的子女形象。
妈妈在最后时刻不想继续拖累子女,最后又听从子女的劝说,体现了无私又善解人意的母亲形象。
评分标准:“主题、情感、形象”任选一点作答。
划线要点每答出一处,且有简要分析得2分,满分为6分。
19.(4分)(1)思想家对传统观念拥有高度自觉的批判意识。
(2)他们具有在批判旧观念的基础上,构建新观念和新观念体系的能力。
评分标准:共两个要点,每答出一处得2分,满分为4分。
20.(5分)(1)文章的现实性很强,集中围绕“这个时代为何缺少思想家”的问题(专题性强),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深度。
(2)采访者列举的人物具有典型性,所提的问题紧扣热点,反映了当代中国对大思想家的期盼。
(3)采访者设疑引导,由浅入深,步步追问,层层深入。
(4)受访者问题的回答针对性强。
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分析具体而有深度。
(5)受访者为复旦大学现代哲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回答旁征博引,观点具有权威性。
评分标准:共五个要点,每答出一个要点得2分,答出两个要点得4分,答出三个要点得5分。
21.(6分)客观上:当代生活要为伟大思想家的诞生提供更合适的土壤:学术探讨所需要的自由探索的空间和氛围;思想交流所需要的更广阔的平台;前辈丰富的思想成果。
主观上:思想家的诞生仍然需要一些重要的助力:思想家个人的原创能力、批判能力以及能够学会与寂寞结伴。
评分标准:共5个要点,每答出一个要点得1分,答出两个要点得3分,答出,3个要点得4分,答出,4个要点得满分。
22.(1)a.某人(或他、它等)不吃鸡了b.②鸡不吃东西了。
评分标准:只有一句消除歧义,得1分;两句均消除歧义,得3分。
(2)对句:望帝迷托晓梦烟/望帝迷托晓烟梦(均可)评分标准:“望帝”“迷托”“晓梦烟”一处1分,共3分。
23.综述:(1)广东省不少城市的空气质量不佳,已处于黄色。
(2)各城市的空气质量差别较大。
(3)广东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任务艰巨。
评分标准:共三个要点,每答出一个要点得2分,满分为6分。
24.(60分)评分标准参见《2011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评分表》。
附:文言文翻译徐渭,字文长,是山阴县人。
十多岁时即模仿扬雄的《解嘲》,作《释毁》一文,长大以后,拜同乡季本为师。
在做秀才时,即很有名气。
总督胡宗宪聘请他为幕僚,他和歙县人余寅,鄞县人沈明臣共同掌管文书。
胡宗宪得到一头白鹿,将要献给朝廷,让徐渭起草进献表文,胡宗宪将他作的表文和其他幕僚所作的表文一起寄给和胡宗宪关系很好的一位学士,请他选择其中最好的一篇进呈。
这位学士选中了徐渭的表文进上,明世宗看了以后很满意,于是更加宠信胡宗宪,胡宗宪因此也更加敬重徐渭。
胡宗宪曾在烂柯山宴请部下的将领,酒席进入高潮,乐队奏起乐曲,沈明臣当场作了《铙歌》十首,其中有两句说:“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
”胡宗宪听罢,站起来走到沈明臣身前,捋着自己的胡子说:“哪一个人是沈生,(也有人认为:“何物”是感叹词,试译为“好小子沈生”)这样豪爽痛快!”立即命令将其刻在石牌上,给予的宠幸礼遇与徐渭相同。
总督府位高势重,将吏们都不敢仰视。
徐渭却头戴方巾,身穿布衣,向总督长揖并高声畅谈。
幕府有急需徐渭的事,深夜官署开门等候他。
徐渭有时喝醉不来,胡宗宪却善待他。
徐渭通晓军事,喜好奇计,胡宗宪擒获徐海,诱捕王直,徐渭都参与了谋划。
凭藉胡宗宪的权势,徐渭很蛮横。
到胡宗宪被关进监狱,徐渭害怕灾祸,于是发疯,拿大锥子刺耳朵,深几寸,又用短木棍打碎肾囊,都没有死。
不久,又打死继妻,被判死罪入狱,里人张元忭极力相救得以赦免。
于是出游金陵,抵达宣府、辽东,纵观各边关要塞,与李成梁的几个儿子相处很好。
到京师,寄住在张元忭家。
张元忭用礼法引导他,徐渭不能听从,时间久了发怒离去。
后来张元忭去世,他穿着白衣前去悼念,扶着棺材恸哭,没有告诉姓名就离去了。
徐渭天生才智过人,诗文超过同辈。
擅长草书,善于画花草竹石。
他曾经自己说:“我的书法第一,诗其次,文章又其次,绘画再其次。
”在嘉靖时,王世贞、李攀龙倡导成立七子社,谢榛因是平民而遭排斥。
徐渭愤慨他们愤其以官位压制寒士,发誓不加入二人的团体。
二十年后,公安袁宏道游览越中,得到徐渭残帙并给祭酒陶望龄看,两人都很赞赏,将他的文集刻印并流传于世。
(■ 高考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