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1
医学伦理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医学伦理学基础知识医学伦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1.1 医学伦理学的定义1.2 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医学伦理学的历史渊源2.1 古代医学伦理学的初步探索2.2 现代医学伦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3.1 尊重患者的自主权3.2 不伤害患者的原则3.3 利益平衡的原则3.4 公正分配资源的原则第二部分:医学伦理学的伦理问题医生与患者的关系1.1 医生应如何尊重患者的自主权1.2 医生如何处理涉及生命和死亡的伦理困境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2.1 医疗资源的有限性与公平分配2.2 如何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保障公平性生命伦理问题3.1 人类生命的尊严与价值3.2 生命延续与病人安宁的伦理考量遗传学与伦理问题4.1 遗传学技术的发展与伦理挑战4.2 基因编辑技术在医学伦理学中的应用与限制第三部分: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医学伦理学教学目标1.1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1.2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伦理问题的能力1.3 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职业操守医学伦理学教学方法2.1 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2.2 小组讨论与辅导相结合2.3 实践教学与情景模拟相结合医学伦理学教学手段3.1 课堂讲授3.2 专题讨论3.3 论文写作和报告演讲医学伦理学教学评价4.1 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4.2 学生的伦理决策能力4.3 学生对伦理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结语通过医学伦理学的系统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更深入的医学伦理学知识,提升医学伦理素养,引导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遵循医学伦理原则,保障患者权益,促进医疗服务的公平、高效、安全。
希望通过医学伦理学教学大纲的制定,更好地培养出具备医学伦理素养的医学人才,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大纲(The Medical Ethics)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 30/0 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30/0 学分:1.5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眼视光学、中医学、康复医学、影像医学、麻醉医学、口腔医学、法学、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全日制本科学生。
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医学伦理学是是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联系最紧密、影响最深刻和最直接的交叉学科,是生命科学技术与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策略与立法的基础,具有实践性、跨文化性和全球性。
本课程旨在研究各个时代的医德关系和医德现象,揭示医德的起源、本质、作用和发展规律,研究医德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力图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医疗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现实问题,尝试对现代医疗生活中出现的种种令人费解的道德难题加以探讨,并进行多方面的实践归纳和深层次的理论分析,回答现代医疗实践和医学发展中提出的伦理难题,教育和引导学生加强医德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一名高尚医德的医务工作者。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本课程无先修课程,但在学习上与《医学社会学》、《医患沟通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等课程皆有紧密关联,需要适当阅读相关参考书目。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医学伦理学》(主编:孙慕义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推荐参考书:1)《生命伦理学》(主编:邱仁宗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医学伦理学探新》(主编:杜治政出版社: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3)《后现代卫生经济伦理学:一种对生命的守望与释读》(主编:孙慕义出版社:人民出版社)4)《伦理学原理》(主编:王海明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5)《伦理学教程》(主编:唐凯麟出版社: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6)《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探索》(主编:徐宗良,刘学礼、瞿晓敏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7)《生物医学伦理学》(主编:黄钢,何伦,施卫星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8)《医学伦理学》(主编:李恩昌、张乃正、陈明华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9)《生物医学伦理学》(主编:王如兰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0)《新伦理学教程》(主编:魏英敏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1)《生命伦理学》(主编:沈铭贤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2)《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著者:甘绍平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13)《正义论》(约翰·罗尔斯(美)著.何怀宏等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4)《医患沟通学》(作者:王锦帆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15)《医患沟通艺术》(主编:姜学林、赵世鸿出版社:第二军医出版社)16)《制度公正论——变革时期道德失范研究》(主编:高兆明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17)《敬畏生命》(阿尔贝特·史怀哲(法)著.陈泽环译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8)《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肯·威尔伯(美)著.胡因梦、刘清彦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推荐参考论文:1)孙慕义.21世纪的医学伦理文化模式:爱、公正与责任[J].中国医学伦理学,1995,10(5)2)孙慕义.论医学宽容[J].医学与哲学,2002,6(6)3)樊民胜.医学目的再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2,2(2)4)伍天章.生命道德的理论支持[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6(6)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课程考核方法:平时考勤与讨论发言20% 期中论文20% 期末闭卷考试60%…………课程考核要求:平时不无故缺勤,积极参与教学案例讨论,严禁期中论文抄袭,抄袭者一律判为0分。
【关键字】重点《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七年制临床医学、儿科、检验等专业使用)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医学伦理学教研室编写2012年9月前言医学伦理学是一门哲学、伦理学与医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是一门对学生和医务人员进行医德教育的学科,是卫生部规定的医学院校学生的必修课。
作为一门科学,它必须客观真实地反映和研究医德关系;研究医德关系在社会经济、政治等大背景下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医德问题和现代医学技术所带来的生命伦理问题,并努力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医德规范体系。
作为一门医德教育学科,它必须通过课堂讲授、病案讨论、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形式,以客观真理性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规范、范畴、医德观选择与评价等基本理论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生死观和生态观;结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计划生育等实际情况讲解医学伦理学的规范体系和分析方法,使学生能自觉遵守规范、提高素质,并学会用医学伦理学的方法去处理临床中的实际问题,做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本教学大纲按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制定,五年制预防医学、儿科医学、检验医学专业共用,共27学时。
本大纲也适用于七年制临床医学及三年制专业。
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内容可作适当的取舍和增减。
本课程教材采用冯泽永主编由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医学伦理学》教材。
参考书目1、白远明,李中琳.1996.现代医学伦理学.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曹开宾,邱世昌,樊民胜等.1998.医学伦理学教程.第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3、卜平,冯泽永.2003.医学伦理学.北京:高度教育出版社4、杜金香,王晓茜.1998.医学伦理学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5、段逸山.1984.医古文.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6、冯泽永,梁中天.1990.现代医学伦理学.郑州:黄河出版社7、郭清秀,李之尧.1994.医学伦理学.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8、冯泽永.1992.医学伦理学.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目录第一章绪论 (7)第二章基本原则 (8)第三章医德范畴 (8)第四章医德选择 (10)第五章医德评价 (11)第六章控制人口数量 (12)第七章提高人口质量 (13)第八章死亡控制中的道德 (14)第九章医学科研与人体实验 (15)第十章预防医学道德 (16)教学时数分配表(共27学时)教学内容理论课学时实验课学时第一章绪论 3第二章基本原则 3第三章医德范畴 3第四章医德选择 3第五章医德评价 3第六章控制人口数量 3第七章提高人口质量 3第八章死亡控制中的道德 3第九章医学科研与人体实验 2第十章预防医学道德 1合计27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熟悉医德在协调医疗人际关系、促进医学和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和提高医疗质量、保障人民健康中的重大作用。
《医学伦理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等医学专业用)山东万杰医学院2012年2月15日《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医学伦理学课程类型::(医学类专业公共课)总学时:36 讲课学时:36 其他学时:0学分:2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等医学专业先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医学领域各相应学科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医学伦理学是把伦理学原理应用于医学领域去探讨医学与社会的关系,是医学与伦理学相交叉而形成的边缘学科,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职业素质。
本课程具有思想性、启发性、适应性、科学性、时代性、人文性等特点,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品格素质和人格素质,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公正、良善、科学的医疗作风,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医学伦理学是一门医学院校学生的必修课,通过课程的学习,帮助医学生自觉掌握和运用医学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把握和认识当代医学伦理的基本规范,启迪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德观,提高学生判断善恶、荣辱的能力;帮助医学在医学或医疗实践中正确进行伦理判断、选择和评价,正确把握医学诊疗、科研等方面的道德原则;帮助医学正确处理医学活动中的人际关系和医学高新技术运用所带来的医学伦理难题;帮助医学生掌握医学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通过外在的医德教育和积极自觉的医德修养,不断陶冶品格,明晓医务人员对他人、对社会应尽的职责和本分,从而在心灵深处形成强烈的义务感、责任感和高尚的医德良心,成为一个积极追求的自觉的道德主体,努力做到“慎独”,提高医学生的道德人格,为医学事业和人类的健康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医学伦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第三章医学伦理学的基础理论第四章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规范与范畴第五章医学伦理关系第六章临床诊疗伦理第七章护理伦理第八章医技科室工作伦理第九章医学科研伦理第十章生命医学伦理第十一章死亡医学伦理第十二章预防医学伦理第十三章卫生管理医学伦理第十四章医学伦理评价第十五章医学伦理实践三、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理论授课、课堂讨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医学伦理学本科教学大纲前言医学伦理学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是:使医学生掌握社会主义医学伦理学基本理论和规范,形成良好的医学伦理素质,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事业发展的需要。
使学生深刻认识医生的职责;学会正确处理医学人际关系;树立高尚的医德观念,确立全身心为人类健康服务、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形成良好的医德行为。
本课程教学,计划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0学时,实践教学10学时(电教医德片4学时,临床案例讨论6学时),复习2学时。
一、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1章医学伦理学绪论【教学目的】1、掌握:医学伦理学基本含义、研究的对象与内容2、熟悉:医学道德的特点、地位、作用及当代医德的现状;3、了解: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意义和方法【教学内容】1、道德2、伦理与伦理学3、医学道德4、医学伦理学5、学习和研究当代医学伦理学的意义与方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授科学时】2学时第2章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教学目的】1、掌握:祖国医学道德的优良传统和孙思邈医德思想2、熟悉:近、现代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发展3、了解:古代西方医学道德及中世纪医学道德【教学内容】1、马克思主义伦理学2、价值哲学及其理论3、功利主义伦理思想4、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发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授科学时】2学时第3章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教学目的】1、掌握: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2、熟悉:医学人道主义3、了解:现代医学伦理学的新理念【教学内容】1、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2、现代医学伦理学的新理念【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授科学时】2学时第4章医学伦理学的规范体系【教学目的】1、掌握:临床医德规范2、熟悉:医学道德基本原则3、了解:医德规范的具体内容【教学内容】1、临床医德规范2、医学道德基本原则【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授科学时】4学时第5章医患关系伦理【教学目的】1、掌握:患者权利与义务的具体内容;医务人员权利与义务的基本内容;医患关系的含义;医患关系模式;医际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2、熟悉:医患冲突的界定以及产生的原因3、了解: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的界定以及产生的原因【教学内容】1、医患的权利与义务2、医患关系与医际关系3、医患冲突与医疗纠纷【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授科学时】2学时第6章临床诊疗中的伦理问题【教学目的】1、掌握:诊疗道德的最优化原则2、熟悉:诊疗工作的具体伦理要求3、了解:药物治疗及特殊科诊疗医德要求【教学内容】1、诊疗道德的最优化原则2、诊疗工作的具体伦理要求【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授科学时】2学时第7章临床护理道德及人文关怀【教学目的】1、掌握:基础护理和整体护理的道德要求2、熟悉:现代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3、了解:特殊病人护理及人文关怀【教学内容】1、基础护理和整体护理的道德要求2、现代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授科学时】2学时第8、9章生殖医学伦理、死亡伦理【教学目的】1、掌握:脑死亡标准和生殖伦理要求2、熟悉:安乐死相关问题3、了解:临终关怀的内容【教学内容】1、关于人的生命起始的争论2、生殖技术的伦理3、计划生育的伦理4、脑死亡标准5、安乐死相关问题6、临终关怀伦理【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授科学时】2学时第10、11章生命科学发展中的伦理问题、医学科研伦理【教学目的】1、掌握:器官移植等医学科研伦理准则2、熟悉:人体实验道德要求3、了解:医学科研的伦理矛盾【教学内容】1、器官移植的概况2、器官移植的伦理学问题3、器官移植的伦理原则与立法4、生命科学研究及其伦理5、人体实验与医学科学研究6、人体实验与知情同意7、《赫尔辛基宣言》【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授科学时】2学时第12、13章健康伦理、医学道德评价、监督、教育和修养【教学目的】1、掌握:医学道德评价标准和健康新理念2、熟悉:医德修养的途径、方法3、了解:健康文明的理念和内容【教学内容】1、医学道德评价标准和健康新理念2、医德修养的途径、方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授科学时】2学时。
医学伦理学课程大纲一、引言本部分主要介绍医学伦理学的概念和意义,以及课程的目标和重要性。
二、课程概述本部分对医学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内容进行概述,包括伦理学原理、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伦理决策的基本原则等。
三、伦理学基本原理本部分详细介绍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1. 自主权和知情同意:医患关系中的自主决策权和知情同意原则;2. 非伤害原则:对患者进行最大限度的避免伤害和减轻痛苦;3. 效益原则:追求最大限度的效益,平衡医患利益;4. 公正与公平:在医学实践中处理资源分配、公平待遇和公正决策等伦理问题。
四、伦理决策过程本部分介绍伦理决策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包括伦理决策模型、伦理决策的步骤和决策参与者的角色等。
五、医学伦理问题与挑战本部分讨论医学伦理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和挑战,例如:1. 私隐和保密:医生如何保护患者的私隐权和医疗信息的保密性;2. 生命伦理学:包括生命起源、人类胚胎研究、生命结束和器官移植等伦理问题;3. 生殖伦理学:涉及人类生殖技术、遗传测试和辅助生殖等问题;4. 疫苗和临床试验伦理: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和伦理委员会的职责等。
六、伦理冲突与解决本部分讨论伦理决策中可能出现的冲突情况,以及如何解决伦理冲突,包括伦理委员会的作用和决策过程中的主要策略。
七、专题讨论本部分安排学生对某些具体的医学伦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中的伦理困境。
八、案例分析本部分提供一系列医学伦理案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原则进行分析和决策,培养学生的伦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课程评估和总结本部分对课程进行评估,包括学生考试、论文和小组讨论等形式,总结医学伦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结语医学伦理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伦理意识和决策能力,使其能够在医学实践中正确处理伦理问题,维护患者的权益和社会公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医学伦理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伦理思考和决策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中的伦理难题。
医学伦理与法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医学伦理与法律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程学分:X学分课程总学时:X学时课程授课对象:具体专业学生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系统掌握医学伦理学和医学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了解医学领域中的伦理问题和法律纠纷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及解决途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医学伦理和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伦理判断和法律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在医疗实践中做出合理的决策。
3、素质目标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培养其尊重生命、关爱患者、遵守法律法规的职业素养。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促进其医学人文精神的养成。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一)医学伦理学基础1、医学伦理学的概念、发展历程和研究对象教学要求:理解医学伦理学的定义和学科性质,了解其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研究内容。
2、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教学要求:掌握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如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尊重原则和公正原则)及其内涵,熟悉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规范。
(二)医学伦理中的热点问题1、医疗资源分配的伦理问题教学要求:分析医疗资源分配中的公平性、效率性和公正性等伦理问题,探讨合理的分配原则和策略。
2、生命伦理问题(如器官移植、安乐死、辅助生殖技术等)教学要求:了解生命伦理领域的新技术和新进展,分析相关伦理问题的争议点和解决方案。
(三)医学法律基础1、医学法律的概念、体系和渊源教学要求:理解医学法律的定义和特点,熟悉我国医学法律体系的构成和主要法律渊源。
2、医疗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教学要求:掌握医疗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明确医疗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和承担方式。
(四)医疗侵权与防范1、医疗侵权的构成要件和类型教学要求:理解医疗侵权的定义和构成要件,熟悉常见的医疗侵权类型(如医疗事故、医疗过错等)。
2、医疗侵权的防范措施教学要求:掌握防范医疗侵权的方法和策略,如规范医疗行为、加强病历管理、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等。
《医学伦理学》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掌握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2.熟悉伦理学的含义、职业道德的含义与基本原则、医学道德的特殊意义。
3.了解道德含义、医学伦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节伦理学与职业道德一、伦理学(一)伦理学的历史演变1.伦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
2.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开西方伦理学一代先河。
3.亚里士多德以后,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西欧各国日益发展起来。
4.中国在公元前5世纪至2世纪,就已经有了“人伦”“道德”等概念。
5.中国在秦汉之际,形成了“伦理”这一概念,但一直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6.在我国,伦理学作为科学,尚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只有马克思主义诞生后,伦理学才成为一门科学。
(二)伦理学的涵义1.伦理的含义伦理就是讲人与人之间的道理与规则。
2.伦理学的含义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道德现象的系统化和理论化,是关于道德的科学,亦称道德哲学。
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
3.伦理与道德的关系道德和伦理一般是相通的,通常也是在同一意义上使用。
严格意义上区分,两者有所不同。
“道德”一般侧重于实践,是个人依据社会所接受的标准而推行的行为。
而“伦理”侧重于理论,是以哲学的理论来说明社会标准。
(三)伦理学的体系结构1.道德的基本理论2.规范体系3.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培养二、道德与职业道德(一)道德概述1.道德含义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准则的总和。
2.道德的起源和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它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3.道德的评价标准和方式道德的评价标准是善恶:善—有利于他人、社会的行为就是道德的。
恶—有害于他人、社会的行为就是非道德的。
道德评价的方式是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俗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医学伦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程性质:任选英文名称:Medical Ethics总学时:24 讲授学时:24学分:1.5先修课程:医学心理学适用专业:口腔医学开课单位: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一、课程简介《医学伦理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学会对各种医德现象和医德活动做出正确的评价,学会正确处理医患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对现代高科技医疗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展开积极的思考,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为未来的职业生活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1学时)教学内容:1.1 道德、职业道德、医学道德1.2 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1.3 医学伦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4 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方法和意义教学要求:1.掌握道德、医学道德的概念。
2.了解道德的类型和特点,了解医学道德的特点和作用。
3. 掌握医学伦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4.了解医学伦理学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关系。
授课方式:讲授第二章:医学伦理学的形成和发展(1 学时)教学内容:2.1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2.2 祖国医学道德的优良传统2.3 国外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2.4 生命伦理学的兴起和发展教学要求:1.掌握我国医德的起源和发展。
2. 理解《希波克拉底誓言》的精华。
3.了解国外医德的起源和发展及近代著名伦理学国际公约的主要内容。
4. 了解生命伦理学的兴起和发展。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第三章:医学伦理学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理论(2 学时)教学内容:3.1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的属性3.2 医学伦理学的主要观点3.3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3.4 医学伦理学理论的作用教学要求:1.掌握生命神圣观、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观、医学人道观等医学伦理学的主要观点。
2. 掌握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3. 理解医学伦理学的作用。
授课方式:讲授第四章: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规范与范畴(2 学时)教学内容:4.1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4.2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规范4.3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教学要求:1.掌握我国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的内容。
医学伦理学教学大纲medical ethics(供四年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使用)前 言医学伦理学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程,是研究医学道德的科学。
医学伦理学以医务工作者的道德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各种医学现象中的道德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是医学与伦理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其宗旨在于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和综合职业素质。
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以及行医过程中的医德原则、规范和范畴,并能自觉地运用医德规范来调整和约束自己的医德行为,避免和减少医疗纠纷、医疗差错、医疗事故的发生。
提高医疗实践中的医技、医患沟通能力,学会正确处理和调整各种医学人际关系。
了解生命伦理学的发展趋势及医学高新技术的运用所引发的伦理难题,形成良好的医德品质和较强的分析、解决临床医学伦理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医学工作和医学发展的需要,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本课程需要一定的基础医学专业知识作为基础。
本大纲可与科学出版社出版,袁俊平、谷桂菊主编的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医学伦理学》(案例版)配套使用。
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自学、计算机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教学。
划横线部分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他为一般熟悉和一般了解内容。
总学时为36学时。
本课程为院考课,学生课程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40%。
参考学时分配内容 学时数绪论 2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 2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与规范体系8医学人际关系伦理 4预防、保健与康复伦理 2医学教育与医学科研伦理 2生命控制与死亡伦理 4医学高新技术伦理 4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医院管理伦理 4医学伦理评价、监督与医德修养 2录象 2总计 361绪 论目的要求掌握医学道德、医学伦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与内容。
熟悉道德、伦理、伦理学的概念。
了解伦理学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