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体视角下的植物生理实验教学改革
- 格式:pdf
- 大小:126.52 KB
- 文档页数:1
探究式教学法在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改善。
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来探究和发现知识的教学方法。
在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首先,探究式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通常是以知识讲述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效果不佳。
而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和发现,参与到学习当中来。
学生在实验中可以自主探索,按照实验要求完成实验,从中体会到知识的本质和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实验中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和发现,不仅是对知识的直接感知,更是对自己学习的直接反馈,使学生更加自主地掌握知识。
其次,探究式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采用探究式教学法,需要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并归纳总结实验结论。
这样的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又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进行探究和实验,从实践中获得经验和启示,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最后,探究式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学生在进行实验时需要负责实验器材的操作和实验数据的记录。
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操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素养。
学生在实验中切身体验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实验数据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改革植物生理实验教学加强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敖红;张秀丽;王荣;吴迪;孙广玉;王晶英【摘要】植物生理学是高等农业、林业、师范类等院校本科教学中多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但作为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实验教学一直存在学时数偏少、实验内容更新慢、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学主体不当等诸多问题.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利于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实验教学中进行了系列改革:①设置渐进式多层次实验课程,增设高级实验选修课;②优化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③开展多种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④完善考核方法,客观真实地反应学生的的实验能力.结果表明,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明显.依托本课程,多名学生发表了较高水平的论文,并且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有明显的提高.【期刊名称】《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年(卷),期】2015(034)011【总页数】4页(P166-169)【关键词】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创新能力【作者】敖红;张秀丽;王荣;吴迪;孙广玉;王晶英【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0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1]。
作为专业基础课,它是高等农林、师范、科技院校本科教学中相关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可见该门课程的重要性。
从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来看,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但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和课程学时限制,植物生理学教学中实验课一直附属于理论课,表现为实验课学时偏少,存在大量低水平的验证性实验、教学方法单一等,已不能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2-6]。
地方高校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摘要]根据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提出一些改革的可行性方案,旨在提高实验教学效果,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意识。
[关键词]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外界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是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它几乎和所有与植物有关的学科都有密切联系,也与分子水平的生物类学科甚至自然科学其他学科都有密切联系[1],因此提高植物生理学实验的质量,对于同学们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验设计中很有必要。
更重要的是,实验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于同学们以后潜心科学研究大有裨益;同时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高校面临的新挑战。
因此我们本着对同学们负责的态度,尝试性的对实验教学进行初步探索,希望同学们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初步具备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
一、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一)教学内容设计不完善我校使用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教材是张志良主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第四版),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其中基础实验中包含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如花粉活力的测定、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观察。
教材中包括了上百个实验项目,在内容设计上涉及到了植物生理的各个方面,非常实用;但由于课时有限,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老师根据现有实验条件选出比较有代表性的实验作为实验教学内容。
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并没有依此来完整地设计实验内容,只是在基础性实验中选出了部分实验,综合性实验没有涉及到,更谈不上设计性、创新性实验。
(二)教学目标过低基础性实验以注重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实验药品的配制及部分仪器的使用,但在实验之前老师已将实验药品配置好,所用的实验仪器(如分光光度计、离心机)也调至所需标准,同学们只是简单地重复老师给出的实验步骤,以至于最后考核时,给出一个分光光度计不会操作,打开离心机转速、时间都不会调制,这样非常不利于培养同学们的自主操作能力,就连基础性试验的最低标准都没有达到。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高等教育中的实验教学也面临着的压力。
植物生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其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
首先,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应注重培养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注重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被动接受,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的实验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方法和探究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例如,在植物生理学实验中,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实验任务,例如观察植物的光合速率对不同光照条件的变化,学生需要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解释。
这样的实验项目既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植物生理学的原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应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忽视了实验和理论知识的关联性,导致学生只是机械地执行实验,并无法真正理解实验的意义和背后的理论知识。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可以将实验教学和理论课程相结合,将实验作为理论知识的延伸和应用。
例如,在介绍光合作用的理论内容后,可以进行植物叶片的观察和操作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光合作用过程,并通过实验数据来验证和应用理论知识。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最后,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应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往往只依赖于实验室设备,学生的学习资料和信息相对有限。
因此,我们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例如虚拟实验、动画演示等,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视觉感受。
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实地考察和实地采集样本,增加实验内容的丰富性和实用性。
这些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总之,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需要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以及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实践。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植物生理学是植物科学十分重要的一支,也是生物学研究领域之一。
通过植物生理学,人们对植物生长、代谢、响应外界环境等方面的了解不断提高。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是植物生理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生理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然而,目前的实验教学方式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探讨。
一、实验内容的更新与拓展随着植物生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应该及时更新和拓展实验内容,以让学生学习到最新的植物生理学知识。
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验设计能力,可以引入一些开放式实验内容,让学生自由设计实验,探究未知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器材的改进和配备实验器材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应该逐步改进和更新实验器材,使其更加符合现代植物生理学研究的需要。
同时,还应该做好实验器材的配备工作,以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
在配备实验器材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保养和管理,以延长器材的使用寿命。
三、实验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提高实验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
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
同时,在实验设计上,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内容,如植物生长情况的竞赛、植物生理现象的趣味演示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总之,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是植物生理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改革和创新实验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实验内容的更新与拓展、实验器材的改进和配备、实验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科 技 教 育DOI:10.16661/ki.1672-3791.2018.28.175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李美阳(延边大学农学院 吉林延吉 133002)摘 要:本文以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为研究对象,结合延边大学生理教研室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从个人观点和经验出发,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在实验方法设计和改进实验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通过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实验操作的能力,也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创新能力 植物生理学实验 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0(a)-0175-02身处21世纪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背负着“改革”“创新”的使命,正是因为如此,高校更应该加强大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养成一种依赖老师的习惯,学生等着教师讲、等老师演示,学生通过记忆来复制同样的步骤,导致学生其实没有真正理解实验目的,只是做一次模仿实验。
因此,笔者总结近几年生理学实验教学的经验,提出如何提高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创新能力,希望对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能有所帮助。
1 改变教学理念,完善实验室教学内容1.1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植物生理学对于植物生产类的本科生是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这门学科涉及的相关专业有农学、园艺、园林、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等专业。
因每个专业有自己培养人才的侧重点,所以,在主修这门专业课的时候可以选择不同专业的侧重点出发,注意不同专业的个性化需要,根据不同专业的侧重点,选择适宜的实验项目,这样就可以突出重点,因材施教。
为了更好地将实验教学改革更完善,教研室全体人员对实验项目进行了讨论修订,减掉了一些技术陈旧的实验,并增设了新的实验内容。
对同一个实验,我们也采用多种方法加以比较结果。
例如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我们采用了染料染色法和TTC法来比较结果。
探究式教学法在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通常是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实际操作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而探究式教学法则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将探究式教学法应用于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探究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一般只是被动地执行实验步骤,无法充分体验到实验的乐趣,容易导致学习兴趣的降低。
而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寻找解决办法,使学生参与到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中,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探究式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需要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工具,并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通过这样的实践环节,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植物生理学原理的理解,还能够提高实验操作的技能,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学生还需要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和思考,从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探究式教学法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团队精神。
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通常以小组形式进行实验,大家共同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这样的合作模式能够激发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促进彼此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协作。
在团队合作中,学生需要相互协调和分工合作,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了实验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