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诊断晶状体半脱位5例
- 格式:pdf
- 大小:60.49 KB
- 文档页数:2
张力环囊袋内植入联合超声乳化治疗患者晶状体半脱位雷建平【摘要】目的::评价张力环囊袋内植入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白内障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患者16例(16眼)患者,将10眼晶状体悬韧带离断范围<90°的患者,先行超声乳化摘除其晶状体核及皮质后,再植入晶体囊张力环( CTR);7眼离断范围>90°的患者,首先连续环形撕囊后,在囊袋内植入CTR,再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结果:16例(16眼)患者在植入囊袋张力环后,均顺利完成超生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后人工晶体无偏位或脱落,术后患者视力较术前提高。
结论:张力环囊袋内植入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患者晶状体半脱位安全有效。
【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6(028)003【总页数】2页(P26-27)【关键词】张力环;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作者】雷建平【作者单位】平顶山市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眼科,河南平顶山 46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9.66晶状体不全脱位合并白内障患者比较常见,其原因有先天性和外伤性。
由于晶状体悬韧带的断裂导致晶状体位置发生偏移,在临床手术治疗时非常困难。
以前采用大切口晶状体圈套加前段玻璃体切割术,再用缝线将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固定于睫状沟位置。
手术中易发生玻璃体脱出,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有继发性青光眼、黄斑水肿、牵拉性视网膜脱落、人工晶状体偏心脱位等,术后视力恢复不理想。
近年来,晶体囊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 CTR)的临床应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
将晶体囊张力环应用于白内障伴有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患者的手术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14年1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治疗白内障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患者16例(16眼),男性11例(11眼),女性5例(5眼),年龄16~64岁,平均41岁,外伤性12眼,先天性4眼,悬韧带离断范围<90°的9眼,在90°~180°范围内7眼。
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的临床分析作者:汪自文余美珍邓海波王淑娜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第01期[摘要] 目的:回顾性评价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的临床疗效。
方法:24例(24只眼)晶状体全脱位21例行晶状体摘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或全部玻璃体切割术,人工晶体悬吊术,3例晶状体坠入玻璃体随访戴镜矫正视力未行手术(保守治疗)。
结果:21例患者晶状体成功摘除,术前视力均为光感~手动/20 cm,且术后矫正视力提高87%,5例矫正视力0.5以上,15例矫正视力0.3~0.5,1例矫正视力0.1,3例未行手术,且随访矫正视力保持尚好视力。
结论:晶状体全脱位引起并发症采用晶状体摘除联合玻璃体切割,人工晶体悬吊术是治疗晶状体全脱位的最佳方法,且应尽早手术,有利于保护视功能。
[关键词] 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玻璃体切割;人工晶体悬吊术[中图分类号] R77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1(a)-035-02晶状体全脱位是眼钝挫伤最常见的原因,晶状体完全离开瞳孔区,其脱离部位可到前房、瞳孔嵌顿,脱入玻璃体腔,严重的眼外伤晶状体可能脱到球结膜下,甚至眼外。
其并发症[1]:晶状体脱位不仅产生严重的屈光不正,可引起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角膜混浊等,严重影响视功能。
对引起并发症的晶状体全脱位应进行外科手术干预。
本文回顾分析1998年5月~2007年12月我院24例(24只眼)闭合性晶状体全脱位,21例行晶状体摘除联合玻璃体切割术、人工晶体悬吊术,3例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4例患者均以“外伤性晶体全脱位”收入院,均为单眼,年龄12~75岁,平均53.5岁,其中,男性20例(20只眼),女性4例(4只眼)。
1.2晶状体脱位情况1.2.1晶状体脱位位置:10例脱入前房,5例瞳孔嵌顿,9例脱入玻璃体腔。
1.2.2晶状体脱位原因:21例眼部钝挫伤所致,其中,15例为斗殴时所致,致伤物拳头、木棍、钢管、脚踢等,3例是车祸撞伤,3例是高压锅盖炸伤;另外3例是鞭炮炸伤。
囊袋张力环在不全脱位晶状体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目的分析囊袋张力环在伴晶状体不全脱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12例(12 眼)晶状体不全脱位白内障行囊袋内植入张力环联合超声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
结果术后随访3月,12例人工晶体均正位,眼压在正常范围,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0.6以上6眼,0.4~0.5 者3眼,0.3以下者3眼。
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囊袋张力环能够保持白内障手术时晶状体囊袋的稳定性,拓宽了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适用范围,防止术后人工晶体偏位,有助于患者视力的恢复。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ity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apsular tension ring in surgery for cataract with lens subluxation.Methods 12 patients(12 eyes)diagnosed cataract with lens subluxation were involved.All patients received phacoemulsification with capsular tension ring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Results All patients completed 3 months of follow up.The intraocular lens of all patients were no moving and the intraocular pressuea of all patients were nomal.At the last postoperative examination,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ies of all eyes were increased.The visual acuities of 6 eyes were up 0.6 and 3 eyes were between 0.4~0.5,the visual acuities of 3 eyes were belowe 0.3.These was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in this study.Conclusion Capsular tension ring can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capsular of lens during surgery and wide the application rang of pos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Application of capsular tension ring can keep the stability of intraocular lens.It is helpful for vision increasing.白内障患者中伴晶状体不全脱位者常见,应用单纯晶状体超生乳化技术来处理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三个晶状体半脱位家系FBN1基因和ADAMTSL4基因突变研究李北晗; 宋旭东【期刊名称】《《外科研究与新技术》》【年(卷),期】2018(007)001【总页数】6页(P48-53)【关键词】晶状体半脱位家系; 目标基因捕获; 高通量测序; FBN1基因; ADAMTSL4基因; 基因突变【作者】李北晗; 宋旭东【作者单位】北京丰台医院眼科北京100071;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6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是由于晶状体悬韧带先天发育异常,使得悬韧带部分或全部缺损,引起对晶状体的悬挂力不平衡或丧失,导致晶状体离开正常的生理位置,引起视力下降,可合并高度近视或远视等。
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是一种结缔组织疾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可以常染色体显性或常染色体隐形遗传模式进行遗传。
已经证实FBN1基因突变是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致病基因[1];而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的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与ADAMTSL4基因突变相关[2]。
本研究对三个先天性晶体半脱位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的研究,发现这三个家系所有患者均存在FBN1基因不同位点的错义突变。
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2月—2014年9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白内障中心就诊的三个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家系,包括14例患者,男6例,女8例,年龄4~62岁和3名正常家系成员。
通过询问家系成员病史和家族史,眼科及其他相关科室协助会诊,依据2010年修订版Ghent的疾病分类学标准进行临床诊断[3]。
眼科检查包括视力,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有无晶状体、晶状体状态及脱位的范围等。
X线检查患者脊柱及四肢骨骼,彩色超声心动图排除心脏主动脉瘤样扩张疾病。
本研究遵循赫尔辛基宣言,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1 方法分别采集Ⅰ号家系(图1)10例患者及1名表型正常个体外周静脉血5 mL;Ⅱ号家系(图2)3例患者及1名表型正常个体外周静脉血5 mL;Ⅲ号家系(图3)1例患者与1名表型正常个体外周静脉血5 mL。
9 MHz高频超声在眼前段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常规9 MHz高频超声在眼前段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经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明确诊断的86例(眼)眼前段外伤的患者,进行常规眼科超声检查,着重观察眼前段结构,对诊断结果及漏诊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前房积血患者20例(眼)中高频超声诊断出17例,虹膜根部离断或虹膜裂伤患者25例(眼)中高频超声明确诊断23例,睫状体脱离或离断患者18例(眼)中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17例,与UBM检查结果较为接近。
房角后退患者11例(眼)中高频超声仅显示6例,与UBM检查结果有一些出入,说明9 MHz高频超声对于房角后退的诊断,仅可提出参考意见。
晶状体半脱位患者5例(眼)中高频超声5例均可准确诊断,前节异物患者7例(眼)中9 MHz 高频超声可显示全部的7例,与UBM检查结果一致。
结论常规高频超声在眼前段外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频超声;眼前段外伤眼外伤是眼科门诊的常见病症,也是我国致盲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早期且准确诊断较为重要。
眼外伤可以造成多种眼内结构的改变,其中眼前段外伤主要包括前房积血、虹膜根部离断、房角后退、睫状体脱离及睫状体离断、晶状体半脱位、前节异物、眼前段穿孔及眼内炎。
眼前段外伤的诊断方式主要包括裂隙灯、房角镜、超声及CT。
本文选取本院2016年收治的眼前段损伤的86例(眼)患者,所有患者均经UBM确诊,且同时做了常规高频超声检查,总结高频超声在眼前段外伤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及分析漏诊原因,从而为眼前段外伤的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院2016年共收治眼外伤患者134例(150眼),选取其中经过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明确诊断为眼前段损伤的患者86例(眼),并排除其他眼球病变。
1. 2 仪器与方法所有的患者均进行9 MHz常规高频超声检查。
晶状体脱位或半脱位诊断详述*导读:晶状体脱位或半脱位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晶体脱位可出现以下症状和体征:①视力突然下降;②随身体运动,物象有明显的晃动;③单眼复视;④前房加深;⑤虹膜震颤;⑥晶体位于前房内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和角膜损害。
1.询问外伤史,了解并分析眼部受伤程度与晶状体脱位的关系。
2.全面体格检查,尤其注意与外伤有关的全身疾患。
3.视功能的检测,例如视网膜视力、ERG、VEP以及色觉检查。
4.全面检查其它眼部、例如眼位、眼球运动、眼压、前房角、瞳孔、虹膜、是否有眼球壁破裂、瞳孔散大、虹膜根部离断、前房玻璃体残留、视网膜脱离、脉络膜破裂、出血等。
5.详细记录晶状体的形态、位置。
不全脱位的患者,必须明确晶状体悬韧带断离的部位与范围,全脱位于玻璃体内的患者,必须了解晶状体是否与眼内组织粘连,了解晶状体位置与体位改变的关系。
全脱位入前房的晶状体必须了解晶状体在前房内是否会因体位改变而脱入玻璃体内。
6.若因玻璃体混浊未能确定晶状体在玻璃体腔的位置时,应常规超声波检查,通过改变体位了解晶状体在玻璃体腔的活动情况。
7.对不全脱位的病人,询问是否有单眼复视的存在,并详细检查远视力、近视力及矫正视力。
需与以下症状相互鉴别:晶状体移位:在正常情况下晶状体(lens)由晶状体悬韧带悬挂于睫状体上,其中心与视轴几乎一致。
由于先天性、外伤或病变等原因使晶状体悬韧带部分或全部缺损或离断,引起对晶状体的悬挂力不平衡或丧失可导致晶状体离开正常的生理位置称为晶状体异位(ectopia lentis)根据悬韧带缺损或离断的程度(部分或完全)晶状体异位分为不全脱位(subluxation)和全脱位(luxation/dislocation);根据病因晶状体异位分为先天性、自发性和外伤性。
晶状体突出:晶状体突出是近视的症状之一。
角膜晶状体粘连:由于Peter异常引起的,有些患眼可有中央部的角膜晶状体粘连,伴有浅前房鶒,而有鶒一些为前极性白内障。
低参数超声乳化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患者临床观察王乐;陈伟;邵毅;叶向彧;毛益辉【摘要】目的探讨低参数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患者10例(10眼),采用Alcon公司Infiniti超声乳化仪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半脱位的晶状体,术中采用低参数设置(低流量、低负压、低灌注、低能量),摘出晶状体后植入囊袋张力环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观察患者术后的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患者未矫正远视力及最佳矫正远视力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患者术前与术后眼压无明显差异,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有所减少,但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低,术后6个月为(9.91±3.19)%.人工晶状体位置居中性好,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低参数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视力提高显著,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期刊名称】《眼科新进展》【年(卷),期】2012(032)002【总页数】3页(P137-139)【关键词】超声乳化手术;低参数;白内障;晶状体半脱位【作者】王乐;陈伟;邵毅;叶向彧;毛益辉【作者单位】361001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361001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330006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361001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361001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正文语种】中文晶状体悬韧带在本身因素或直接(间接)外力等作用下,均可发生离断,造成晶状体半脱位。
部分由外伤、青光眼、葡萄膜炎、先天性因素等导致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患者,由于容易造成晶状体悬韧带断离,可使晶状体坠入玻璃体内,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青光眼而危及视力,给手术带来很大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