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甲状腺结节诊治指南谈甲状腺结节的评估和手术指征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5
甲状腺结节评分标准及等级
甲状腺结节的评分标准和等级有多种,其中常用的是TI-RADS分级。
该分级标准将甲状腺结节分为0-6级,其中0级为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无结节,需要进一步检查诊断;1级为正常甲状腺,无结节或手术全切的甲状腺复查(无异常发现者);2级为典型而明确的良性结节,如腺瘤和囊性为主的结节;3级为不太典型的良性结节,如表现复杂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恶性风险小于5%;4级为可疑恶性结节,4A、4B和4C三个亚型,恶性风险分别为5%-10%、10-50%和50~85%;5级为高度可疑恶性结节(恶性概率约85%-100%),怀疑甲状腺恶性结节伴颈部淋巴结转移,归为5类;6级是经细胞学和组织学病理证实的甲状腺恶性病变,未经手术和放疗及化疗。
除TI-RADS分级外,还有美国放射协会的超声影像分类(ATA)和美国癌症协会的超声影像分类(ACR)等其他评分标准。
这些标准根据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缘、回声、钙化等特征对结节进行评估,以判断其良恶性和恶性风险。
总之,对于甲状腺结节的评估和分级,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检、影像学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并根据具体的评分标准进行综合评估。
如有疑虑或异常发现,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甲状腺结节诊治指南精选和详细讲解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细胞在局部异常生长所引起的散在病变。
虽能触及,但在超声检查中未能证实的「结节」,不能诊断为甲状腺结节。
体检未能触及、而在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的结节称作「甲状腺意外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内分泌系统的多发病和常见病。
触诊获得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 3%~7%,高分辨率 B 超检查获得的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为 20%~76%。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时,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由于结节压迫周围组织,出现声音嘶哑、压气感、呼吸/吞咽困难等压迫症状。
研究显示,甲状腺结节患者如伴有 TSH 水平低于正常,其结节为恶性的比例低于伴有 TSH 水平正常或升高者。
多种甲状腺疾病均可引起血清 Tg 水平升高,包括 DTC(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肿、甲状腺组织炎症或损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因此,指南推荐:所有甲状腺结节患者均应检测血清TSH 水平(推荐级别 A);不建议用血清 Tg 来评估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推荐级别 F);直径>1 cm 且伴有血清 TSH 降低的甲状腺结节,应行甲状腺 I131 或 99T cm 核素显像,判断结节是否有自主摄取功能(推荐级别 A)。
颈部超声可以证实「甲状腺结节」是否真正存在,确定甲状腺结节的大小、数量、位置、质地、形状、边界、包膜、钙化、血供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情况,同时评估颈部区域有无淋巴结和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和结构特点。
指南推荐:所有甲状腺结节患者均应行颈部超声检查(推荐级别A);超声检查可协助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能力与超声医师的临床经验相关(推荐级别 C)。
术前通过 FNAB 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为 83%,特异性为 92%,阳性预测值为75%,假阴性率为5%,假阳性率为5%。
术前FNAB 检查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甲状腺结节手术,并帮助确定恰当的手术方案。
指南推荐:术前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时,FNAB 是灵敏度和特异性最高的方法(推荐级别A);超声引导下FNAB 可以提高取材成功率和诊断准确率(推荐级别B);经FNAB 仍不能确定良恶性的甲状腺结节,可对穿刺标本进行某些甲状腺癌的分子标记物(如BRAF 突变、Ras 突变、RET/PTC 重排等)检测(推荐级别 C)。
甲状腺结节的分类和治疗方法在甲状腺疾病中,甲状腺结节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近几年,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每年被确诊为结节的患者有约4万人。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无症状,有些较大的结节或恶性结节可能会压迫气管或侵犯到局部神经,引起声音嘶哑及呼吸困难等。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是怎样的。
评估甲状腺结节的方法对甲状腺结节的主要评估手段包括采用高分辨率的超声检查、甲状腺功能的测定及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FNAB)。
磁共振(MRI)和CT检查在判断结节的良恶性方面帮助不大,这类检查主要用于术前评估结节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了解有无气道压迫及胸骨后甲状腺的范围。
甲状腺结节的治疗1.实质性单结节核素扫描为热结节的甲状腺单发结节,癌变可能性较小。
冷结节多需手术治疗。
凡发展快、质地硬的单发结节,或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者或儿童的单发结节,因恶性可能大,应早日手术。
2.多结节甲状腺肿(MNG)传统认为MNG发生癌的机会要比单发结节少。
而用高分辨率的超声检查发现许多扪诊为单发结节者实际上是多发结节,现在认为两者之间癌的发生率没有多少差别。
因此,对于MNG的处理首先要排除恶性。
若sT SH降低提示为甲亢。
若FNA细胞学诊断为恶性或可疑恶性者,应予手术治疗。
3.摸不到的结节近年来由于B超、CT、MRI的发展,在作其他检查时,可意外地发现小的摸不到的甲状腺结节。
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人,一般无甲状腺病史,也无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结节小于1.5cm,只需随访观察,若结节大于1.5cm,可在超声指导下作FNA,然后根据细胞学结果,再进一步处理。
4.放射结节头颈部接受放射治疗者易发生甲状腺癌,放射后早至5年,晚至30年。
凡头颈部接受放疗后甲状腺出现结节者,应作FNA确诊。
结语:迄今为止,超声检查是评价甲状腺结节最敏感的检查方法。
所有怀疑有甲状腺结节或已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都需行超声检查。
很多患者对甲状腺结节这种疾病不是很了解。
如果不去治疗任其发展的话就有可能会形成甲状腺结节钙化,严重者还会导致癌变。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结节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编写组一、概述甲状腺结节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内出现一个或多个组织结构异常的团块。
甲状腺结节在不同检查方法中的表现不同,如触诊发现的甲状腺结节为甲状腺区域内扪及的肿块;甲状腺超声检查发现的甲状腺结节为局灶性回声异常的区域。
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有时不一致,如体检时扪及到了甲状腺肿块,但甲状腺超声检查没有发现结节,或体检时没有触及甲状腺结节,而甲状腺超卢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存在。
甲状腺结节十分常见。
触诊发现一般人群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为3%一7%;而高清晰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达20%一70%。
甲状腺结节多为良性,恶性结节仅占甲状腺结节的5%左右。
甲状腺结节诊治的关键是鉴别良、恶性。
二、分类及病因1.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碘摄入量过高或过低、食用致甲状腺肿的物质、服用致甲状腺肿药物或甲状腺激素合成酶缺陷等。
2。
肿瘤性结节:甲状腺良性腺瘤、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细胞癌、Httrthle细胞癌、甲状腺髓样癌、未分化癌、淋巴瘤等甲状腺滤泡细胞和非滤泡细胞恶性肿瘤以及转移癌。
3.囊肿:结节性甲状腺肿、腺瘤退行性变和陈旧性出血伴囊性变、甲状腺癌囊性变、先天的甲状舌骨囊肿和第四鳃裂残余导致的囊肿。
4.炎症性结节: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均可以结节形式出现。
极少数情况下甲状腺结节为结核或梅毒所致。
三、临床表现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常常是通过体检或自身触摸或影像学检查发现。
当结节压迫周围组织时,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声音嘶哑、憋气、吞咽困难等。
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时,可出现甲亢相应的临床表现,如心悸,多汗,手抖等。
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伞面的体格检查对于评估甲状腺结节性质很重要。
病史采集的要点是患者的年龄、性别、有无头颈部放射线检查和治疗史、结节的大小及变化和增长的速度、有无局部症状、有无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症状,有无甲状腺肿瘤、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Cowden病和Gardner综合征等家族性疾病史等。
2023甲状腺指南甲癌手术标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2023年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标准:规范化治疗的新里程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实践的发展,2023年的《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对甲状腺癌的手术标准进行了重要更新,旨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优化手术策略,并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预后。
甲状腺结节手术标准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出现的一种肿块,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虽然大多数结节是良性的,但也有一部分是恶性的,因此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本文将介绍甲状腺结节手术的标准。
一、手术适应症1. 细针穿刺结果为恶性细胞或可疑恶性细胞;2. 结节直径大于1厘米;3. 结节压迫邻近组织或引起症状;4. 结节在短时间内明显增大;5. 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
二、手术前的准备1. 术前评估: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功能检查、颈部CT或MRI等检查。
2. 术前准备:患者应在手术前停止服用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术前应进行清洁肠道、禁食等准备。
3. 术前讨论:医生应与患者充分沟通,讨论手术方案、手术风险、手术后的护理等问题。
三、手术方式1. 开放手术:适用于结节较大、较深、位置较深或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全切除、甲状腺半切除等。
2. 腔镜手术:适用于结节较小、位置较浅、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手术方式包括经皮腔镜甲状腺全切除、经皮腔镜甲状腺半切除等。
四、手术后的护理1. 术后镇痛:术后应给予镇痛药物,减轻疼痛。
2. 术后观察: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伤口愈合情况、声音变化等情况。
3. 术后护理:术后应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避免活动过度,避免剧烈运动等。
五、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1. 术后出血:甲状腺手术后可能会出现术后出血,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2. 声音变化:甲状腺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声音嘶哑或消失的情况,这是因为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损伤喉返神经导致的。
3. 低钙血症:甲状腺手术后可能会出现低钙血症,需要及时补钙治疗。
六、结语甲状腺结节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因此,在进行手术前,医生应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制定最合适的手术方案。
同时,在术后的护理和随访中,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甲状腺结节评定标准
甲状腺结节的评定标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结节的大小:通常,较小的结节(小于1厘米)被认为是良性的可能性较大,而较大的结节(大于2厘米)可能存在恶性的风险。
2. 结节的质地:一般来说,质地柔软、表面光滑的结节更可能是良性的,而质地坚硬、形状不规则的结节则可能存在恶性风险。
3. 超声影像特征:超声检查可以观察结节的形态、边缘、内部回声等特征,从而初步判断结节的性质。
例如,边缘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的结节可能提示恶性病变。
4. 血清学检查:通过检测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可以辅助判断结节的性质。
例如,血清TSH水平升高可能提示结节为恶性。
5. 细针穿刺活检:对于高度怀疑恶性的结节,可以进行细针穿刺活检,通过病理学检查确定结节的性质。
综合以上各方面因素,医生可以对甲状腺结节进行初步的评定,并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中国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诊治指南(外科部分)3-2 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治疗3-2-1 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手术适应证下述情况下,可考虑实施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①出现与结节相关的压迫症状,如呼吸道、消化道、神经压迫症状等;②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内科治疗无效者;③肿物位于胸骨后或纵膈内;④结节进行性生长,临床考虑有癌变倾向或合并甲状腺癌高危因素;观察一年以上体积增大50%⑤因外观或思想顾虑过重影响正常生活而强烈要求手术者可作为手术相对适应症。
推荐:良性甲状腺结节符合以上适应证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3-2-2 病理确定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术式在彻底切除甲状腺结节的同时尽量保留正常甲状腺组织,根据结节的数量、分布、是否合并甲状腺肿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可依次考虑采用甲状腺肿物切除、部分切除、腺叶切除、次全切除、近全切、全切除术式。
常规保留术侧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定义: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指仅切除甲状腺内肿物,而保留其余正常甲状腺组织的术式;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指切除包括肿物及周围部分腺体,而保留剩余正常腺体的切除手术;甲状腺腺叶切除仅切除病变一侧腺叶,而保留对侧腺体及峡部甲状腺组织;甲状腺次全切除即切除大部分甲状腺组织,只保留>1g的甲状腺组织或后被膜;甲状腺近全切除即切除几乎所有甲状腺组织,只保留喉返神经入口处<1g的组织;全甲状腺切除即切除所有甲状腺组织,无甲状腺组织残存。
全/近全甲状腺切除此术式应慎重使用,建议仅限于甲状腺双侧弥漫性病变、术中难以保留正常甲状腺组织且术者具备甲状旁腺、喉返神经保留手术技巧。
内镜甲状腺手术因其拥有良好的美容效果,可作为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手段之一。
应慎重选择手术适应症,常用的内镜甲状腺手术径路有:胸骨切迹上径路、锁骨下径路、前胸壁径路、腋窝径路及其它径路。
但目前内镜甲状腺手术在美观和手术微创性上尚不能达到完美的平衡,建议优先选择micotin手术等手术创伤小的径路。
3-2-3 术后处理手术治疗后,应观察手术并发症(如出血、、呼吸困难、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等)的发生情况。
甲状腺手术指征金标准
甲状腺手术是指切除甲状腺部分或全部组织的外科手术。
通常情况下,甲状腺手术被认为是治疗甲状腺癌和甲状腺结节的有效方法。
但在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时,医生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患者的健康状况、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和大小、甲状腺癌的类型和分期等。
以下是甲状腺手术指征的金标准:
1. 甲状腺结节直径大于1cm且存在恶性指标,如细针穿刺活检或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结果阳性。
2. 甲状腺结节直径大于3-4cm,且存在良性指标,如结节增大或出现颈部不适症状。
3. 甲状腺结节直径大于4cm,无论良性或恶性,都应该进行手术切除。
4. 甲状腺癌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癌症的类型、分期和患者的健康状况而定。
5. 对于多发结节、结节分布不均或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应该进行手术治疗。
总之,甲状腺手术作为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段,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诊断意见进行决定。
在手术前,医生应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手术风险评估,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1 -。
甲状腺结节手术标准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多个小的结节或单个的肿块,是甲状腺疾病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病率在成年人中约为5%~10%。
虽然大部分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但是少数情况下会发生恶性变化,引起甲状腺癌。
因此,对于甲状腺结节的治疗,特别是手术治疗,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手术适应证1. 甲状腺结节直径大于1cm,且存在恶性病变的可能性。
2. 经过多次穿刺或活检,无法确定结节性质或存在疑似恶性的情况。
3. 甲状腺结节直径大于3~4cm,压迫周围组织或器官,引起不适或疼痛。
4. 甲状腺结节伴有功能性异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
5. 甲状腺结节有明显的增长趋势或出现明显的体征,如颈部肿胀或压迹。
二、手术前的评估和准备1. 甲状腺结节的影像学检查:包括甲状腺超声、CT、MRI等检查,以确定结节的大小、位置、数量、性质等信息。
2. 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血清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抗体等检查,以评估甲状腺功能状态和自身免疫情况。
3.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于可行的病例,进行穿刺细胞学检查,以确定结节的良恶性和病理类型。
4. 术前准备:包括术前用药、术前禁食等准备工作,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恢复。
三、手术方式和操作技术1. 开放手术:适用于结节较大或位置较深的情况,常规采用颈部横切口或中线切口,通过肌肉分离和颈部淋巴结清扫等操作,以彻底清除结节和防止术后复发。
2. 腔镜手术:适用于结节较小或位置较浅的情况,采用微创手术方式,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和恢复期。
3. 操作技术:包括甲状腺叶切除、结节切除、甲状腺全切除等操作,根据结节的性质、位置和大小等因素进行选择。
四、手术后的护理和随访1. 术后护理:包括术后镇痛、休息、饮食等护理措施,以减轻术后疼痛和不适,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
2. 术后随访:包括术后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等随访措施,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2023年《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解读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
为了规范和优化其诊断和治疗,2023年发布了《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
本文将对该指南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指南。
甲状腺结节一直是临床常见的问题,大部分患者的结节是良性的,只有少部分患者是恶性的。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对于结节的评估和诊断提供了新的指导。
指南强调了细针穿刺活检的重要性,这是评估结节恶性风险最有效的方法。
同时,指南推荐使用超声的定量参数来辅助结节的评估,如回声形态学、血流分析等。
在诊断和分型方面,指南对结节的恶性风险进行了明确划分。
根据结节的超声特征、FNAB(细针穿刺活检)结果和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结果,结节被分为高、中、低恶性风险。
这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评估结节的恶性概率,并为后续治疗和随访提供指导。
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指南,指南在手术和术后治疗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
对于初发的甲状腺癌,手术仍然是主要治疗手段,一般建议进行全切除手术。
指南对于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进行了详细分类和分析,根据不同类型的癌症,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建议和预后评估标准。
除了手术治疗,指南还提出了术后的辅助治疗策略,如碘131治疗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等。
指南强调了术中神经损伤和颈部淋巴结清扫等手术并发症的注意事项,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在随访和监测方面,指南提供了详细的建议。
对于不同恶性风险的结节和甲状腺癌患者,随访的频率和方式有所不同。
指南推荐使用甲状腺球蛋白测定、颈部超声等方法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
综上所述,《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为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全面指导。
医生和患者可以根据指南中的建议,进行评估、治疗和随访,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然而,确诊和治疗决策仍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学经验进行综合判断,指南只是一个辅助工具。
甲状腺结节诊治指南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但有些可能是恶性的。
在面对甲状腺结节时,医生需要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包括病人的症状、体检发现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本篇文章将介绍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甲状腺结节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医生可以通过触摸确定结节的大小、数目、形状、质地和位置,并且可以检查颈部淋巴结的情况。
结节往往是固体的,但也可能是液体或半固体的,质地可能是硬的、软的或者中等的。
在体格检查时,医生需要注意病人的呼吸、吞咽和声音的变化,以及听诊颈部是否有嗓音和颈总动脉的异常。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通常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式。
它可以提供结节的大小、数目、位置、形状、边缘和内部结构的详细信息,包括囊性或实性的特点。
超声检查可以评估结节的血流情况,从而更好地判断结节的性质。
对于想要进行经颈动脉造影或核素显像检查的患者,超声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
细针穿刺活检细针穿刺活检是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该技术是通过将细针穿刺结节并采集组织或细胞进行病理学检查,以评估结节的性质和是否存在恶性变化。
细针穿刺活检是非常安全和有效的,但由于样本质量的不同和解释错漏,可能会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因此,它一般被认为是诊断的参考手段,而不是绝对的判断因素。
其他检查如果以上三种方法不能提供明确的,医生或许会通过核素扫描、经颈动脉造影、磁共振成像或计算机断层扫描等方法进行辅助诊断。
这些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相对较少,需要在具体情况中进行综合评估。
治疗观察治疗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不需要治疗,只需进行定期复查。
如果结节不大,并且没有引起病人不适或呼吸道、吞咽道等器官的受压迫症状,医生通常会建议病人采用观察治疗,每6个月至12个月进行超声检查。
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1.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切除术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最常用方法之一。
在甲状腺切除术中,整个腺体或其中一部分会被切除。
结合甲状腺结节诊治指南谈甲状腺结节的评估和手术指征作者:江道振来源:《上海医药》2013年第24期摘要甲状腺结节是多发病且多为良性,其中恶性结节的患病率约占5.0%~15.0%,虽然近年来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现增高趋势,但是甲状腺结节的非必要手术率也显著升高。
因此,如何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规范化诊疗,本文结合《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重点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评估以及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手术指征进行探讨。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图分类号:R7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4-0010-03甲状腺结节十分常见,触诊发现一般人群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3.0%~7.0%;而高清晰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达20.0%~76.0%。
甲状腺结节多为良性,其中恶性结节的患病率仅为5.0%~15.0%。
虽然近年来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现增高的趋势,但是甲状腺结节的非必要手术率也显著升高。
不同医疗单位、甚至同一单位不同医生间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手术比例差别很大,说明国内在对甲状腺结节的认知上还存在巨大差异,直接导致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均缺乏规范。
国内学者近年已逐渐开始重视甲状腺疾病的规范化治疗,并以2009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ATA)的《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南》[1]为蓝本,于2011年4月由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联合编写并发布了中国《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2](简称指南)。
该指南对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所提出的建议更加适合我国国情,对我国甲状腺结节的规范化诊疗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本文结合该指南,重点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评估以及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手术指征进行探讨。
1 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评估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处理不同,对患者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影响和涉及的医疗花费也有显著性差异。
目前国内学者对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指征把握相差很大,统计近期有大宗病例甲状腺结节手术的文献报道,其恶性结节仅占13.1%~32.9%[3-5],与10年前的文献报道[6]相近,这与国外文献报道[7-8]的46.3%~58.1%恶性率相比有不小的差距,说明国内仍然有一定比例的甲状腺良性结节为过度治疗。
因此,在决定手术之前,针对甲状腺结节进行良、恶性评估尤为重要。
国内《指南》也明确了甲状腺结节的评估要点是良、恶性鉴别(推荐级别A)。
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评估包括病史与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术前行细针穿刺抽吸活检(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FNAB)4个方面。
1.1 病史与体格检查在病史与体格检查,重点强调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放射史(包括童年期头颈部X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全身放射治疗史),家族史(甲状腺癌家族史及相关综合征、多发性内分泌肿瘤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相关症状(声嘶、发音困难、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和结节特点(生长迅速、不规则、与周围黏连固定等)。
另外《指南》提出性别及淋巴结状况也是危险因素之一,男性患者恶性可能大。
1.2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主要是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推荐级别A),TSH降低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其恶性概率普遍低于TSH正常或升高者。
《指南》明确反对用甲状腺球蛋白(Tg)来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降钙素(Ct)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血清Ct>100 pg/ml提示甲状腺髓样癌(MTC)。
但是,MTC的发病率低,血清Ct升高但不足100 ng/ml时,诊断MTC 的特异性较低[9],因此《指南》不建议也不反对在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评估中使用血清Ct 检测。
1.3 影像学检查在影像学检查方面,超声检查是评估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方法(推荐级别 A),即使在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或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检查中提示的“甲状腺结节”,均应行颈部超声检查。
颈部超声检查可证实“甲状腺结节”是否真正存在,确定甲状腺结节的大小、数量、位置、质地(实性或囊性)、形状、边界、包膜、钙化、血供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情况,同时评估颈部区域有无淋巴结和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和结构特点。
《指南》特别指出下述两种超声检查改变的甲状腺结节几乎全部为良性:①纯囊性结节;②由多个小囊泡占据50%以上结节体积、呈海绵状改变的结节,99.7%为良性。
而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的恶变特征主要包括:①结节性质(实性低回声);②血流(内部血流丰富);③边界(形态边缘不规则,晕圈缺如);④钙化(微小钙化、针尖样弥散分布或簇状分布的钙化);⑤淋巴结异常(淋巴结呈圆形、边界不规则或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内部出现钙化、皮髓质分界不清、淋巴门消失或囊性变等)。
另外,超声检查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能力与超声医师的临床经验密切相关。
所以,临床医师也需要结合查体及对病史掌握,综合判断评估结节的良、恶性。
甲状腺核素显像由于受显像仪分辨率所限,一般不作为甲状腺良、恶性的评估,仅适用于评估直径>1 cm且伴有血清TSH降低的甲状腺结节,131I或99mTc核素显像可判断某个(或某些)结节是否有自主摄取功能(“热结节”)。
而CT、MRI、PET等检查在甲状腺结节评估方面均未显示出更大的优势,不应作为评估甲状腺结节的常规检查,这与国外指南中的建议一致。
但是,CT检查可帮助显示结节与周围解剖结构关系,协助制定手术方案,所以,术前颈部CT检查可能更适用于一些较大的、解剖结构改变的甲状腺结节以及需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患者。
《指南》还特别提示:①为了不影响术后可能进行的131I显像检查和131I治疗,CT 检查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含碘造影剂;②18F-FDG PET显像能够反映甲状腺结节摄取和葡萄糖代谢的状态,但并非所有的甲状腺恶性结节都能在18F-FDG PET检查中表现为阳性,而某些良性结节也会摄取18F-FDG,因此单纯依靠18F-FDG PET显像不能准确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1.4 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术前行FNAB是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的方法,在国内外指南中均对术前FNAB有较高的评价和建议。
但是,检索2012-2013年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有关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评估的论文共168篇,其中80.0%以上为超声诊断,涉及应用CT、MRI、18F-FDG PET的有12篇,而应用FNAB作为术前诊断的仅5篇,说明国内FNAB的实施并未得到广泛开展,这也间接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甲状腺结节手术,因此《指南》推荐凡直径>1 cm的甲状腺结节,均可考虑FNAB检查。
但在下述情况下,FNAB不作为常规:①经甲状腺核素显像证实为有自主摄取功能的“热结节”;②超声检查提示为纯囊性的结节;③根据超声影像已高度怀疑为恶性的结节。
对于直径2 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治疗2.1 手术治疗国外指南主要注重甲状腺结节的评估,而国内指南中根据我国国情增加了甲状腺结节治疗这方面的内容,对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了依据。
在充分正确地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基础上,《指南》提出,对于良性的甲状腺结节,一般仅需定期随访,无需特殊治疗。
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良性甲状腺结节,需要有明确的手术指征,包括:①出现与结节明显相关的局部压迫症状;②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内科治疗无效者;③肿物位于胸骨后或纵隔内;④结节进行性生长,临床考虑有恶变倾向或合并甲状腺癌高危因素。
因外观或思想顾虑过重影响正常生活而强烈要求手术者,可作为手术的相对适应证。
同时,严格掌握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手术原则,需注意在彻底切除病灶的前提上,尽量保留正常的甲状腺组织。
因为正常甲状腺组织的切除过多可能增加术中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的可能,而且加重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
术后应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首次检测时间为术后1个月),如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应及时给予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治疗过程中维持TSH水平在正常范围即可,不建议行TSH 抑制来预防结节再发。
2.2 非手术治疗《指南》不建议常规应用甲状腺良性结节的非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特殊的甲状腺结节,如有自主摄取功能并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甲状腺良性结节(高功能性腺瘤)患者可考虑应用131I治疗,小结节的甲状腺肿年轻患者可考虑应用TSH部分抑制治疗,甲状腺良性囊肿和含有大量液体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可考虑行经皮无水酒精注射。
结语:甲状腺结节的高发病率给我们外科医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传统的诊疗思维和诊疗模式已经不适应目前的形势,特别是对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治疗,与国外强调术前的FNAB结果评估来指导手术不同,国内多以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结果来指导手术,由此导致的大量非必要的甲状腺手术。
因此,国内甲状腺结节诊疗指南的提出,为我国甲状腺结节治疗提出了新的规范化诊治方案,虽然是以ATA的指南为蓝本,但作为国内甲状腺领域的初次尝试,却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有望改变目前国内甲状腺结节诊疗方案不统一的局面,将为国内甲状腺结节的诊疗标准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
参考文献[1]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ATA) Guidelines Taskforce on Thyroid Nodules an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Cooper DS, Doherty GM, et al. Revised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patients with thyroid nodules an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J]. Thyroid, 2009, 19(11): 1167-1214.[2]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J]. 中国肿瘤临床,2012, 29(17): 1249-1272.[3] 赵勇,黄迅,陈波,等. 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多因素分析预测[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2, 27(2): 155-158.[4] 李俊,秦贵军,闫昱杉,等. 2843例甲状腺结节临床及术后病理结果分析[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2, 28(10): 802-805.[5] 李连涛,毕文凯,温俊平,等. 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多因素分析研究[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3, 28(2): 156-157.[6] 马永源. 803例甲状腺结节的病理类型与性别、年龄相关性的研究[J]. 临床医学,2002, 22(9): 4-5.[7] Gulcelik MA, Kuru B, Dincer H, et al. Complications of completion versus total thyroidectomy[J]. Asian Pac J Cancer Prev, 2012, 13(10): 5225-5228.[8] Vassiliou I, Tympa A, Arkadopoulos N, et al. Total thyroidectomy as the single surgical option for benign and malignant thyroid disease: a surgical challenge[J]. Arch Med Sci, 2013, 9(1): 74-78.[9] Costante G, Meringolo D, Durante C, et al. Predictive value of serum calcitonin levels for preoperative diagnosis of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in a cohortof 5817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thyroid nodules[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7, 92(2): 450-455.(收稿日期:201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