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新西兰礼仪与风俗
- 格式:docx
- 大小:15.34 KB
- 文档页数:2
新西兰: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西隔塔斯曼海与澳大利亚相望,由南、北大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新西兰在1907年*前是英国的殖民地,现为“英联邦”成员国。
绝大部分国民也是英国移民的后裔,讲英语。
1.新西兰人的宗教信仰
有的新西兰人信奉基督教,有的信奉天主教。
2.新西兰的节庆
主要节日为国庆节(2月6日)、圣诞节。
3.新西兰人的饮食习惯
由于盛产乳制品和牛羊肉,所以新西兰人的饮食中少不了这些食物。
当然,他们的基本饮食习惯还是与其祖先——英国移民一致。
该国人口虽然不多,但每年人均啤酒耗量却很大。
4.新西兰人的礼貌礼节
与澳大利亚人一样,见面行握手礼。
守时惜时,待人诚恳热情。
没有英国式的保守、刻板。
5.新西兰人的禁忌
由于新西兰人受信仰的宗教影响,故也有西方人通常的忌讳。
澳⼤利亚的礼仪习俗 澳⼤利亚的社交礼仪深受英国的影响。
另外,由于近些年来英国地位的衰落与美国势⼒的膨胀,美国的社交礼仪已经⽇益渗⼊到澳⼤利亚社会,所以澳⼤利亚⼈在⼈际交往中呈现出第⼀个基本特点,即亦英亦美,以英为主。
下⾯店铺就为⼤家整理了关于澳⼤利亚的礼仪习俗,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澳⼤利亚的礼仪习俗 (⼀)社交礼仪 在澳⼤利亚,同时⽣活着许多民族,他们共同奋⽃,共同创造澳⼤利亚⽂明与繁荣;同时,也在⼀定程度上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与习俗,并且努⼒将其发扬光⼤。
因此,澳⼤利亚的社交礼仪便形成丁第⼆个基本特点,即兼容并包,多姿多彩。
澳⼤利亚⼈见⾯时所⾏的既有拥抱礼、亲吻礼,也有合⼗礼、鞠躬礼、握⼿礼、拱⼿礼、点头礼,可谓五光⼗⾊。
⼟著居民在见⾯时所⾏的勾指礼,就极具特⾊,即相见的双⽅各⾃伸出⼿来,令双⽅的中指紧紧勾住,然后再轻轻往⾃⼰⾝边⼀拉,以⽰相亲、相敬 澳⼤利亚⼈普遍乐于同他⼈进⾏交往,并且表现得质朴、开朗、热情,过分地客套或做作,均会令他们不快。
在讲英语的国家中,澳⼤利亚⼈可能是最⽆拘⽆束、轻松⾃在、爱交朋友的了。
在公共场合,他们爱跟陌⽣⼈打招呼、聊天,并且爱请别⼈到⾃⼰家⾥做客。
澳⼤利亚⼈的这种⾃由、实在,不但英国⼈难以与之相⽐,⽽且往往连美国⼈也⾃愧不如。
(⼆)服饰礼仪 澳⼤利亚⼈除了在极为正式的场合穿西装、套裙之外,平时⼀般穿着T恤、短裤,或者⽜仔装、夹克衫。
由于阳光强烈,他们在出门时,通常喜欢戴上⼀顶棒球帽来遮挡阳光。
在澳⼤利亚的达尔⽂市,当地居民的穿着⾃成⼀体,他们在正式场合⼀定要穿衬衫、短裤和长袜。
这种穿法,当地⼈叫做“达尔⽂装”。
澳⼤利亚的⼟著居民平时习惯于⾚⾝裸体,⾄多在腰上扎上⼀块围布遮羞⽽已。
但他们通常要佩戴额箍、⿐针、臂环、项圈等多种饰物,有时他们还会在⾝上扎上⼀些⽻⽑,并且涂上各种颜⾊。
有趣的是,由于澳⼤利亚地处南半球,季节正好与北半球相反,所以,澳⼤利亚⼈在同⼀个季节⾥的穿着可能恰恰与北半球的⼈相反。
澳大利亚有哪些社会风俗澳大利亚有哪些社会风俗澳大利亚环境优美,是适合养生的地方。
现在很多人都想要移民澳大利亚,可是移民澳大利亚前,最好可以提前了解一些澳洲本地的社会风俗等,以免不须定的尴尬情况发生。
那么澳大利亚有哪些社会风俗呢?下面跟店铺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澳大利亚的社会风俗【礼貌举止】大部分澳大利亚公众在处理熟人和同事干系时相对比较不拘礼节。
在工作场所和朋友圈内,大部分澳大利亚人都喜欢称呼对方的名。
但是,这种不拘礼节并不适用于身体接触。
首次与他人见面时,通常是用右手握住对方的右手。
彼此不认识的人在见面时通常不会亲吻或拥抱。
与他人交往及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请(Please)”和“谢谢您(thank you)”都是非常有用的词语。
澳大利亚人常常说“劳驾(excuse me)”来吸引别人的主意,不小心撞到别人时会说“对不起(sorry)”。
在公共场合或别人家中打嗝时,他们还会说“不好意思”(excuse me)或“请见谅(pardon me)”。
在商店、银行、政府部门、影剧院或很多人同时等待接受服务的场合,澳大利亚人会自觉排队等候。
澳大利亚人通常会耐心等待,直到轮到本身接受服务。
这表现了对别人的尊重,也是让每个人获得本身所需的最公平方法。
准时参与会议和访问也非常重要。
如果您认识到本身可能迟到,请尽量联络通知对方。
造访大夫等人士时,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如果迟到,或因为没有事先通知而错过预约,那么您可能要付费。
大部分澳大利亚人在擤鼻涕时会使用手帕或手巾纸,而不会直接弄在路面上。
吐痰时也是如此。
很多人还会在您打喷嚏时说“上帝保佑(bless you)”。
这句话在此没有任何宗教含义。
【个人卫生】要守护本身、家人和别人不受疾病威胁,最佳方式就是保持良好个人卫生。
很多澳大利亚人在做饭前、餐前、咳嗽或打喷嚏后、如厕后、接触动物后或在开展其他可能传播细菌、导致本身或他人健康受到威胁的行为前或后都市洗手,以此守护本身和他人的身体健康。
新西兰的10个传统节日新西兰的10个传统节日与中国一样,新西兰也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如果想更快乐的在新西兰生活,更好地跟刚敌人相处,就必须要对这些传统节日有所了解。
1、元旦(New Year’s Day)新西兰元旦节日跟其他国家都一样,时间是1月1日。
2、元旦次日(Day after New Years Day)这个节日是元旦次日,时间是1月2日。
3、怀唐伊日(Waitangi Day)怀唐伊日是新西兰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时间为每年的2月6日。
举国上下会在这一天共同欢庆新西兰的立国文献—《怀唐伊条约》(Treaty of Waitangi)的签订。
4、受难节(Good Friday)受难节时间为每年4月2日,是纪念耶稣受难的节日。
5、复活节(Easter day)复活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
基督徒认为,复活节象征着重生与希望,为纪念耶稣基督于公元30—33年被钉死在十字架之后第三天复活的日子。
在新西兰,人们会在这一天吃复活彩蛋,做复活兔子的玩具来庆祝。
6、澳纽兵团日(Anzac Day)澳纽兵团日时间为每年4月25日,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1915年4月25日,在加里波利之战中牺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兵团(澳纽兵团),以缅怀他们为国牺牲的勇敢精神。
7、女王诞生日(Queen’s Birthday)时间为6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几乎全新西兰的人都会在这一天为女王庆祝。
8、劳动节(Labour Day)新西兰的劳动节是每年的'第四个星期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40年刚建立的惠灵顿殖民地时期,人们为了争取8小时工作日而进行的斗争。
9、圣诞节(Christmas Day)圣诞节时间为每年的12月25日,该节日时基督徒庆祝yesu诞生的日子,新西兰的人们会在这一天装饰圣诞树,吃圣诞大餐。
10、节礼日(Boxing Day)节礼日为每年的12月16日,圣诞节次日或是圣诞节后的第一个星期日,是在英联邦部分地区庆祝的节日,当然也包括新西兰,人们会在这一天尽请购物。
澳大利亚、新西兰习俗与禁忌此二个国家,是以英语为母语、以基督教为国教的。
基本习俗与欧洲相同。
如:基督教禁忌、不大声喧哗、谈话不涉及个人私事等。
不要使用假发票、不要与毒品沾边。
但是,澳、新都有土著文化的成分,毛利人的艺术、民族风情还是那里旅游的看点。
新西兰:居民中74%是英国移民后裔、15%为毛利人。
地广人稀,“Clean and green”。
公元10世纪左右,波利尼西亚人(毛利人)自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人乘小木筏到此定居。
至12世纪时,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布新西兰。
那里没有其他地方的哺乳类动物可供猎食,却有一种特大、但无攻击性的鸟,4点5米高。
这种鸟很快被灭绝了。
1642年,荷兰行海家到达,他是第一位到新西兰的欧洲人,毛利人反抗,他未能登陆。
1769年,英国人再次发现新西兰,宣布归英国所有。
英国人向新西兰移民,欧洲人与毛利人打仗,毛利人伤亡惨重。
他们对欧洲人带的疾病缺乏抵抗力,大量病死。
目前,毛利人占新西兰人口的15%。
毛利人习俗:孩子从出生到青春期前,在母亲身边玩耍。
由于没有文字,他们对子女的教育靠讲。
两个毛利人见面后拥抱在一起,用鼻尖对到对方的鼻尖。
眼睛在很近的距离对视。
他们纹身、信奉原始的多神教。
相信灵魂不灭。
重视祖先,尊重长者。
毛利人的迎宾仪式是:全部落的人列对两旁,选出跑的最快的男子打扮成武士,挥舞刀剑、做鬼脸。
客人不要回避,以示诚意。
有的还在客人面前投下一跟“挑战棒”,客人拣起,便是和平的表示。
毛利人欢呼、跳起迎宾的哈卡舞。
舞罢,长者与客人拥抱、碰鼻子。
澳大利亚:白人占98%。
86%信仰基督教。
1776年前,有100多年的时间,英国人将犯人流放到美国。
独立战争之后,英国人又将澳大利亚当成了流放犯人的地方。
1787年5月13日,英国皇家海军率11只船的船队,载750名罪犯从英国起航,1788年1月20日抵澳大利亚,继续寻找适合居住的地方。
1月26日发现“世界上最好的港口”---悉尼。
1月26日成了后来澳大利亚的国庆日。
大洋州主要国家的习俗禁忌大洋州主要国家的习俗禁忌(一) 澳大利亚1.习俗澳大利亚人性格友善、淳朴,乐于助人,重公德、守秩序,尊老幼,办事爽快认真,直截了当说心里话,有较高的修养,乐于结交朋友,时间观念强,赴约准时。
澳大利亚的女性较矜持,对外接触谨慎。
如果你要去澳大利亚人家里做客,葡萄酒和鲜花是合适的礼物。
澳大利亚人以英式西餐为主,口味清淡,不喜油腻,不吃辣味、酸味。
金合欢花是澳大利亚人的国花。
2.宗教澳大利亚居民大多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3.禁忌袋鼠是澳大利亚人最喜爱的动物,被认为是澳洲最早的主人,所以澳大利亚人不喜欢别国人把袋鼠图案用作商标。
兔子被他们视其为不吉利的动物,对数字“13”和日期“星期五”很反感。
澳大利亚人认为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者很没教养。
如果你谈论的总是宗教、种族、工会、个人隐私或等级、地位等,会让他们不满。
(二)新西兰1.生活习俗由于英国移民的'后裔占了新西兰人口的绝大多数,所以新西兰主流社会的各种礼仪具有鲜明的英国特色。
新西兰人热情好客,喜欢交际,以组织俱乐部为生活的一部分。
在饮食上,他们习惯吃英式西餐,讲究菜肴多样,注重量少质精,以米饭为主食,喜欢中国的苏菜、京菜、浙菜。
在该国,人们嗜好喝茶,每天平均要喝6至7次茶。
甚至很多机关、学校、工矿企业都有专门的喝茶时间。
新西兰的国花为银蕨。
2.宗教信仰新西兰人大多信奉基-督新教和天主教。
3.禁忌新西兰人不愿意谈论有关种族方面的问题。
把“13”和“星期五”视为凶神,无论做事情,都要设法回避“13”和“星期五”。
在新西兰国内,人们忌讳男女同场活动,视当众闲聊、剔牙、吃东西、喝饮料、咀嚼口香糖、抓头皮、紧腰带等为不文明举止。
新西兰的土族人毛利人极为反感别人给他们照相,把他们当成另类。
在新西兰有哪10个风俗习惯你需要了解对于想去新西兰留学的同学,你可能需要对新西兰的文化有一些了解,那么今天就和来看看在新西兰有哪10个风俗习惯你需要了解?1. 掌握点新西兰式词汇新西兰人喜欢把单词缩写,自创新词,甚至可能完全改变单词的原意。
比如,当有人喊你“Bro”的时候,他们不是错把你当成了自家失散多年的兄弟,这只是一个普通的称呼而已,不必高兴的昏厥过去(万一真是失散的兄弟,PR指日可待)。
2. 这是个问句吗?他们总是尽可能的委婉,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很有礼貌。
于是在每句话后面加上一个“eh?”(发音同“诶?”),让听的人觉得这是在问问题。
即使是在他们不同意对方的观点的时候,他们也会先说“是的”,接着再说“不是的”。
(“yeah…nah”)3. 穿什么鞋呢?夹角拖鞋是新西兰全民国鞋。
你会发现基本在任何场合都可以穿着它。
很多时候你甚至会发现很多“赤脚大仙”,无论是在大街上,加油站还是在超市里。
如果你碰巧看到有人穿着睡衣,也不必吃惊,他们只是“休闲风格”。
4. 整点儿行头表现你对新西兰的热爱几乎每一个新西兰人都有那么一件带着国旗,银蕨或者基维鸟图案的衣服。
在机场随便买个带以上图案的套头衫,你立马能招蜂引蝶般的引不少人跟你聊天。
5. 谁跟我谈“国旗”,我跟谁急那个眼冒绿色激光的基维鸟国旗实在是一大笑话,是的,这个在John Oliver的谈话秀节目里已经被世界人民讥笑的足够了。
至于全民国旗大选,那也是他们的痛处,还是别跟他们说起的好。
6. 最好知道哪些东西是新西兰的你要清楚的知道新西兰的就是新西兰的,坚决不可以是澳大利亚的!这些明星是新西兰的:Lorde, Phar Lap, Split Enz. 但是下面的这个明星除外,Russell Crowe 他是新西兰的,但是澳大利亚可以有。
(Russell 出生于新西兰,但是他绝大部分生活都是在澳大利亚,他本人坚称自己是澳大利亚人)7. 带个盘子参加聚餐,不是真的让你带个“空盘子”新西兰全民都是“聚餐”的忠实粉丝儿,大家每人带一道自己家常菜凑到一起吃。
新西兰的见面礼仪新西兰是一个注重礼仪的国家,因此在社交和商务场合中有一些特定的见面礼仪需要遵守。
以下是一些关于新西兰见面礼仪的要点:1. 准时到达:在新西兰文化中,准时到达被视为一种尊重和重视他人的表现。
因此,在与新西兰人约定会面时间时,始终要确保自己能够准时到达。
2. 礼貌问候:在见面时,常见的问候方式是握手并互相称呼对方的名字。
在与较为熟悉的人见面时,也可以进行拥抱或轻轻相拍对方的肩膀。
3. 目光交流:在新西兰文化中,目光交流被视为一种真诚和信任的表现。
因此,在与人交谈时,要保持适度的目光交流,但也不要过于强烈地凝视对方。
4. 礼物:在新西兰,虽然不是必需的,但如果你希望向对方表示感谢或表示友好,可以考虑带上一些小礼物。
常见的礼物包括花朵、巧克力或酒类。
重要的是要确保礼物的价值适中,以避免给对方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5. 尊重个人空间:在新西兰,个人空间被视为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与人交谈时,始终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距离,并避免触碰对方或过于贴近。
这种尊重个人空间的行为将被视为礼貌和友好。
6. 衣着得体:在正式场合,如商务会议或社交活动,穿着得体是非常重要的。
男性通常应穿着西装和领带,而女性可以选择合适的正式服装。
在非正式场合,休闲装是被接受的,但仍然要保持整洁和得体。
7. 公开场合禁止吸烟:在新西兰,吸烟被视为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此在公共场合吸烟是被禁止的。
如果您是吸烟者,在一些特定指定的吸烟区域才能吸烟。
总之,了解并遵守新西兰的见面礼仪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商务合作非常重要。
尊重他人的习惯和文化将有助于加强沟通和建立互信。
新西兰的风俗礼仪有哪些新西兰是个多名族的国家,新西兰有很多英国移民的后裔,所以与英国的礼仪有许多相似之处,下面就跟着店铺小编一起来了解新西兰的风俗礼仪。
新西兰的风俗礼仪有哪些新西兰人比较朴实友好,没有那种油头滑脑的感觉。
即使在路上遇见陌生人,也会主动上前打招呼,否则被视为失礼。
新西兰人办事守信用,说话很少拐弯抹角,也没有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话。
答应的事不会变化,言而有信。
他们时间观念强,惜时守时。
毛利人的碰鼻礼在新西兰,毛利人仍保留着浓郁的传统习俗。
他们大都信奉原始的多神教,还相信灵魂不灭,尊奉祖先的精灵。
每遇重大的活动,他们便照例要到河里去做祈祷,而且还要相互泼水,以此表示宗教仪式上的纯洁,他们有一种传统的礼节:当遇到尊贵的客人时,他们要行“碰鼻礼”,即双方要鼻尖磁鼻尖二三次,然后再分手离去。
据说,按照其风俗,碰鼻子的时间超长,就说明礼遇越高,越受欢迎。
拍照要先征求同意给别人拍照,特别是给毛利人,一定要事先征求同意。
初次见面的礼节新西兰人见面和告别均行握手礼习惯的握手方式是紧紧握手,目光直接接触,男士应等候妇女先伸出手来。
鞠躬和昂首也是他们的通用礼节。
初次见面,身份相同的人互相称呼姓氏,并加上“先生”、“小姐”等,熟识之后,互相直呼其名。
时间观念较强约会须事先商定,准时赴约。
客人可以提前几分钟到达,以示对主人的尊敬。
交谈以气候、体育运动、国内外政治、旅游等为话题,避免谈及个人私事、宗教、种族等问题。
会客一般在办公室里进行。
应邀到新西兰人家里作客,可送给男主人一盒巧克力或一瓶威士忌,送给女主人一束鲜花。
礼物不可过多,不可昂贵。
喜欢喝啤酒人均年啤酒消费量达110公升。
国家对烈性酒严加限制,有的餐馆只出售葡萄酒,专卖烈性酒的餐馆对每份正餐只配一杯烈性酒。
饮茶也是新西兰人的嗜好,一天至少七次,即早茶、早餐茶、午餐茶、午后茶、下午茶、晚餐茶和晚茶。
茶馆遍布各地,许多单位都有专门的用茶时间。
新西兰人性格比较拘谨,见面和告别均行握手礼。
1澳大利亚的日常社交礼仪有哪些?澳大利亚人习惯以握手为手礼,亲朋好友也以吻礼或贴面表达感情;聊天时不应涉及个人隐私,聊天时相互间应至少保持一米的距离,不应离得太近。
澳大利亚人请客一般提前一周左右发出邀请。
赴约者应带上一点小礼物去别人的家中。
澳大利亚人在宴会场合很注重礼节,认为吃东西出声太大、刀叉碰撞声大、边咀嚼边说话都是失礼行为。
澳大利亚人时间观念很强,约会时会准时赴约;公共场所有自觉排队的习惯。
禁忌:忌讳13和星期五,忌讳兔子及兔子图案。
忌送菊花、杜鹃花、石竹花及黄颜色的花;忌讳对人眨眼。
2澳大利亚人在饮食方面有哪些习惯?澳大利亚人的日常饮食习惯是一日三餐加茶点。
喜欢吃面食,特别是面包,也喜欢吃中国的清汤饺子;喜欢吃牛肉、肌肉和鸭肉;喜欢吃鱼和海鲜;喜欢吃新鲜水果;澳大利亚人偏爱甜酸,喜欢清淡,不喜欢太咸,不吃辣;喜欢喝咖啡,也喜欢饮红茶、香片花茶;酒类偏爱啤酒和葡萄酒。
3澳大利亚人有何性格特点?1直爽开朗2自信、自强。
3.热情友善4.平等意识强5注重享受生活4新西兰人的日常社交礼仪有哪些?新西兰人初次见面,身份相同的人互称姓氏,并加“先生”、“夫人”、“小姐”等称谓,熟识之后才能直呼其名;见面、分手时常以握手为礼,鞠躬也是通用礼节。
在新西兰,拜访前事先应有预约;对于商务拜访,客人一般应先到一会儿,以示礼貌。
在新西兰,赴约应准时,应邀到新西兰人家里做客,可带一盒巧克力或一瓶威士忌等做礼物,礼品不可过多或过去贵重;奉行“女士优先”的原则;不喜欢大声喧哗;5新西兰人在饮食方面有何特点?新西兰人口味清淡,饮食结构中肉类占很大比重,最爱的羊肉。
新西兰人爱喝牛奶、咖啡、红茶;爱吃水果,尤其是“几维果”;喜欢用烧烤的方式款待亲朋好友。
传统的新西兰餐由一道肉、马铃薯和两三样蔬菜构成。
6新西兰人有哪些禁忌习俗??新西兰视13为不吉利的数字,生活中尽量避免这一数字;忌讳星期五;忌讳背后说人坏话;聊天忌讳涉及个人隐私;狗被新西兰人当成人类的朋友,忌吃狗肉和杀狗。
新西兰的社交礼仪新西兰的社交礼仪新西兰是位于南半球澳大利亚东南面的岛国。
人口300多万,90%为英国移民的后裔,土着人占9%,华人有一万多。
英语为官方语言。
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西兰的社交礼仪,欢迎阅读。
新西兰的社交礼仪1仪态礼仪新西兰人说话很轻。
街上遇见朋友,老远就挥手。
他们不喜欢用v 手势表示胜利,当众嚼口香糖或用牙签被视为不文明的举止;当众闲聊等是很失礼的行为。
女子以抖手等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相见礼仪新西兰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施握手礼,在和妇女见面时,应该等女士先伸出手时才能握手问好。
正式场合的称呼是先生,夫人,女士,一般情况下,称呼比较随便,但相处还不熟时,最好还是先称呼他的姓。
新西兰人也像中国人一样有施鞠躬礼的。
商务礼仪新西兰人追求平等,他们反感把人划分为等级,商人第一次见面或业务会谈时,一般不互送礼品,但可以在生意谈成后,宴请有关人士以表谢意。
新西兰的商业气氛比较接近伦敦,在新西兰,凡是当地能生产和制造的产品,都不准进口。
与其谈生意时,最好有点板球等方面的知识,这样他们对你会有好感。
旅游礼仪到新西兰全国各地旅游,坐火车最理想,火车不分等级,只有卧铺和餐车。
许多街道上都有公用电话,在要付费的电话机上打电话,先要投10分硬币再拨号码。
在新西兰,不必给小费,饭店和餐馆也不需另付服务费。
新西兰的社交礼仪2新西兰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惯用握手施礼;和妇女相见时,要等对方伸出手再施握手礼。
他们也施鞠躬礼的,不过鞠躬方式独具一格,要抬头挺胸地鞠躬。
新西兰的毛利人会见客人的最高礼节是施“碰鼻礼”,碰鼻子的交数越多,时间越长,礼就越重。
一般礼仪这里不通行给小费。
小费往往会遭到谢绝。
在建立起一种较为轻松随和的气氛之前,应恪守礼仪。
称谓与问候见面或告别时握手为礼。
若对方是女性,应等她主动伸手。
约会与准时预先约会是可取的,客人应争取略早一点到达。
款待与馈赠来访者通常邀请客户在旅馆或饭店里共进午餐。
在新西兰有哪10个风俗习惯你需要了解对于想去新西兰留学的同学,你可能需要对新西兰的文化有一些了解,那么今天就和来看看在新西兰有哪10个风俗习惯你需要了解?1. 掌握点新西兰式词汇新西兰人喜欢把单词缩写,自创新词,甚至可能完全改变单词的原意。
比如,当有人喊你“Bro”的时候,他们不是错把你当成了自家失散多年的兄弟,这只是一个普通的称呼而已,不必高兴的昏厥过去(万一真是失散的兄弟,PR指日可待)。
2. 这是个问句吗?他们总是尽可能的委婉,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很有礼貌。
于是在每句话后面加上一个“eh?”(发音同“诶?”),让听的人觉得这是在问问题。
即使是在他们不同意对方的观点的时候,他们也会先说“是的”,接着再说“不是的”。
(“yeah…nah”)3. 穿什么鞋呢?夹角拖鞋是新西兰全民国鞋。
你会发现基本在任何场合都可以穿着它。
很多时候你甚至会发现很多“赤脚大仙”,无论是在大街上,加油站还是在超市里。
如果你碰巧看到有人穿着睡衣,也不必吃惊,他们只是“休闲风格”。
4. 整点儿行头表现你对新西兰的热爱几乎每一个新西兰人都有那么一件带着国旗,银蕨或者基维鸟图案的衣服。
在机场随便买个带以上图案的套头衫,你立马能招蜂引蝶般的引不少人跟你聊天。
5. 谁跟我谈“国旗”,我跟谁急那个眼冒绿色激光的基维鸟国旗实在是一大笑话,是的,这个在John Oliver的谈话秀节目里已经被世界人民讥笑的足够了。
至于全民国旗大选,那也是他们的痛处,还是别跟他们说起的好。
6. 最好知道哪些东西是新西兰的你要清楚的知道新西兰的就是新西兰的,坚决不可以是澳大利亚的!这些明星是新西兰的:Lorde,Phar Lap,Split Enz. 但是下面的这个明星除外,Russell Crowe 他是新西兰的,但是澳大利亚可以有。
(Russell 出生于新西兰,但是他绝大部分生活都是在澳大利亚,他本人坚称自己是澳大利亚人)7. 带个盘子参加聚餐,不是真的让你带个“空盘子”新西兰全民都是“聚餐”的忠实粉丝儿,大家每人带一道自己家常菜凑到一起吃。
新西兰⼈的礼仪风俗习惯 新西兰⽓候宜⼈、环境清新、森林资源丰富、旅游胜地遍布、风景优美、地表景观富变化,⽣活⽔平也相当⾼,排名联合国⼈类发展指数第3位,想去新西兰的话那就要知道新西兰⼈的礼仪风俗习惯,那么你们知道吗?下⾯是店铺为⼤家准备的新西兰⼈的礼仪风俗习惯,希望可以帮助⼤家! 新西兰⼈的礼仪风俗习惯 按新西兰的商业习惯,交易基于公平的原则。
这⾥做⽣易不讨价还价,⼀旦提出⼀个价格就不能再变更。
如果对⽅询及交货⽇期、品质、付款条件时,⽣意⼤概就成交了。
如此认定⼤致不会错。
不分青红皂⽩见⼈就送见⾯礼的习惯,在这⾥未必管⽤,要予注意。
⽣意谈成之后,为了表⽰谢意,可以宴请有关⼈⼠,这样做不但效果最佳,⽽且对⽅也很⾼兴。
新西兰⼈说他们是⼀个不⼲涉主义的国家,绝不说⼈家的坏话。
对朋友的政治⽴场、宗教信仰等,都不闻不问。
通常在星期五晚上和朋友相约到酒店(即Pub),⼀⾯喝啤酒,⼀⾯聊天,这使他们感到兴趣盎然,主要的话题是运动,私⼈事情⼤都避免触及。
新西兰商务礼俗,随时宜穿着保守式样的西装。
拜访商界或政府办公厅⼤多须预约。
新西兰的商界⽓息被认为接近伦敦,保守刻板,与澳⼤利亚不同。
在新西兰,凡是当地能⽣产制造的产品,都不准进⼝。
新西兰是⼀个犯罪甚少的安全国家,别⼈对它的评价很⾼。
不过,这些年来⼤都市⾥犯罪案件⽇渐增加,故要⼩⼼防患。
当地旅馆为数不多,在观光旅游季节,7~8⽉,12⽉⾄次年3⽉期间要提早订房。
如果⽆法找到旅馆投宿时,可以投宿到⼀家⼈可共住的汽车旅馆(MoTEL)。
出⼊境注意事项,⽣的东西⼀律禁⽌带⼊。
⼀般⽽⾔,海关对⾷品的检查相当严格,经过热处理及真空包装的⾷物(例如鳗鱼、⽢纳⾖等),则可以⾃由携带。
海关规定,免税⾹烟200⽀或雪茄50⽀,或烟草半磅。
新币限携出⼊10元,外币不限,⼊境时申报数额,出境时可携回。
新西兰主要交通⼯具:计程车与公共汽车两种。
商务和旅游观光⼈⼠最好搭坐计程车。
计程车司机都很亲切,可以不必给⼩费。
不同国家打招呼的礼仪
不同国家的打招呼礼仪各不相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国家的打招呼礼仪:
1.美国和加拿大:人们见面时要非常有力地握对方的手,但时间很短。
2.墨西哥和埃及:人们虽然也以握手的形式来问候对方,但时间要略长一些,温柔一些。
3.泰国:泰国人互相打招呼时,不会采用典型的握手方式,而是双手合十。
男性将双手放置于脸部前方,女性则置于胸前。
4.日本和韩国:人们见面时,通常要鞠躬,以示对别人的尊敬。
男性鞠躬时,两手自然下垂放在衣裤两侧。
女性以左手搭在右手上,放在身前行鞠躬礼。
如果戴有帽子,打招呼行礼时要脱下帽子再鞠躬。
行鞠躬礼时,一般不能说话,寒暄通常是在行礼之后。
5.俄罗斯和巴西等国:好朋友见面时经常是拥抱对方。
6.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人们见面时亲吻面颊,左右各亲吻一次。
8.印度:在印度,人们见面时通常会双手合十,并微微鞠躬。
同时,他们还会用问候语“Namaste”来打招呼,意为“我向你致敬”。
在一些宗教场合,印度教徒之间还会用“Salaam”来问候,意为“和平、爱和尊重”。
9.阿拉伯国家:在阿拉伯国家,人们见面时通常会用热情的拥抱和亲吻脸颊来表示问候。
在一些情况下,男性之间还会互相亲吻对方的胡须,以示尊重和友谊。
10.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人们见面时通常会用“G’day”来打招呼,这是一种比较轻松、随意的问候方式。
同时,握手也是一种常见的打招呼方式。
了解不同国家的打招呼礼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当地人交流和沟通,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澳大利亚商务礼仪及禁忌大多数澳大利亚人,不管其地位多高,都很平易近人,确定会真诚而专注地倾听你的看法。
下面是我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澳大利亚商务礼仪及禁忌。
盼望可以协助到大家!澳大利亚商务礼仪及禁忌:社交礼仪澳大利亚人的服饰与西欧人一样,均为西装革履。
澳大利亚人很讲究礼貌,在公共场合从来不大声喧哗。
在银行、邮局、公共汽车站等公共场所,都是耐性等待,秩序井然。
澳大利亚人第一次见面时习惯于相互握手。
不过有些女子之间不握手,女友相逢时常亲吻对方的脸。
澳大利亚人大都名在前,姓在后。
称呼别人先说姓,接上先生,小姐或太太之类。
熟人之间可称小名。
熟识之后就直呼其名并且喜爱紧紧地握手并以名字相称。
男人往往把他们的挚友亲近地唤作mate(店员)。
这里的男人们相处,感情不能过于外露,大多数男人不喜爱紧紧拥抱或握住双肩之类的动作。
在社交场合,忌讳打哈欠,伸懒腰等小动作。
男子大多数不留胡须,出席正式场合时西装革履,女性是西服上衣西服裙。
澳大利亚人习惯拥有较大的个人空间。
例如在运用银行自动提款机的人,在他后面的人应保持几尺的距离。
推推碰碰别人是极不礼貌的举动。
一般人都习惯于在购物付款、银行存款和等车时排队。
即使没有一条正式的人龙,也要遵守先到先得的规那么,因此轮候效劳时必须要有耐性。
澳大利亚人最不喜爱别人插队。
拉开门,让你后面的人通过,会受人赞许。
你或许会觉得澳大利亚的生活节奏更为缓慢。
但澳大利亚人认为最好的效劳是友善而非快捷,办事多花点时间又有何妨。
假如有人邀请你晚上到他家里作各或吃晚饭,一般做法是带一件不太昂贵的礼物,例如鲜花、巧克力或一瓶餐酒。
问清晰男主子或女主子应什么时间到达,并问明穿着要求是正式还是随意。
假设是聚餐,可问明应不应带点自制的食品。
女主子按例带头起先用餐。
先让客人取用主菜,然后自己才用。
多数澳大利亚人都率直,假如不喜爱吃某样东西,只需说“不,感谢你”。
假如你喜爱吃传给你的东西,就接下来,说`感谢`即可。
接近终结时,主子或女主子如有疲乏的迹象,那么意味着该是告辞的时候了。
新西兰旅游必知的社会风俗即使是短短几天的新西兰旅游,也比需要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
和店铺来看看新西兰旅游必知的社会风俗,欢迎阅读。
一、关于风俗:1、在与女士交往中女方先伸出手,男方才能相握。
2、初次见面,身份相同的人互相称呼姓氏,并加上“先生”、“夫人”、“小姐”等,熟识之后,互相直呼其名。
3、新西兰人时间观念较强,约会须事先商定,准时赴约。
客人可以提前几分钟到达,表示对主人的尊敬。
交谈可以谈论气候、体育运动(如橄榄球和板球等新西兰人特别喜欢的运动)、国内外政治、旅游等话题,避免谈及个人私事、宗教、种族等问题。
4、应邀到新西兰人家里作客,可送给男主人一盒巧克力或一瓶威士忌,送给女主人一束鲜花。
礼物不必过多或贵重。
5、新西兰人不喜欢声喧哗和装腔作势的人。
6、给人拍照,特别是毛利人,一定要先征求同意。
二、关于美食:严格来说,新西兰算不上一个盛产美食的目的地,尽管在北岛的大城市里,各国料理店都在这座移民国家大显神威,但是在旅行路上,你仍旧会为吃什么这个永恒的话题感到苦恼。
有赖于大部分酒店都提供厨房,许多旅行者会选择在自驾途中自己下厨,把熟悉的味道带进异国的旅程。
如果有机会,中肯地建议你品尝当地的海鲜料理,这里的龙虾可不是盖的,不尝一次绝对会后悔。
惠灵顿的咖啡和啤酒有机会要尝一尝,当地人说,这里第一是咖啡首都,第二是精酿啤酒首都,第三才是新西兰首都。
三、关于特产:羊毛制品、绵羊油、麦卢卡蜂蜜、酒、巧克力、毛利工艺品、三文鱼等。
四、关于购物:由于新西兰没有退税的概念,因此大部分纪念品可以边走边买。
但是类似于蜂蜜、绵羊油等,还是推荐在落脚的大城市选择购物中心购买。
想选购化妆品的话,推荐考虑奥克兰T广场的DFS免税店,价格比较划算。
机场的免税店也可以买到新西兰本土的一些化妆品、护肤品。
五、关于消费:新西兰消费水平偏高,主要是住宿和餐饮方面开销会比较大。
如果你选择自驾游,那么租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根据车型的不同一天费用约为55新元。
澳大利亚、新西兰礼仪与风俗
印象中的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不同于其他西方国家那般功利、浮躁,而是给人一种世外桃源般的感觉,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好像永远都是那么悠闲,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坐在院子里品一杯下午茶,这样确实是一种令人向往的生活,为此,我详细地了解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礼仪与风俗。
首先谈一下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一词,意即“南方大陆”,澳大利亚四面环海,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土覆盖整个大陆的国家,拥有很多自己特有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
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奉行多元文化。
澳大利亚95%的居民是英国和其它欧洲国家移民的后裔,华裔和华侨约20万,98%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其余信奉犹太教、佛教和伊斯兰教。
澳大利亚人喜欢体育活动,游泳和日光浴是人们的僻好,如果有谁不会游泳,还会成为众人嘲讽的对象。
澳大利亚人很讲究礼貌,在公共场合从来不大声喧哗。
在银行、邮局、公共汽车站等公共场所,都是耐心等待,秩序井然。
握手是一种相互打招呼的方式,拥抱亲吻的情况罕见。
澳大利亚社会上同英国一样有“妇女优先”的习惯;他们非常注重公共场所的仪表,男子大多数不留胡须,出席正式场合时西装革履,女性是西服上衣西服裙。
澳大利亚人的时间观念很强,约会必须事先联系并准时赴约,最合适的礼物是给女主人带上一束鲜花,也可以给男主人送一瓶葡萄酒。
澳大利亚人待人接物都很随和。
必要一提的是,澳大利亚人对兔子特别忌讳,认为兔子是一种不吉利的动物,人们看到它都会感到倒霉。
与他们交谈时,多谈旅行,体育运动及到澳大利亚的见闻。
澳大利亚人在饮食上以吃英式西菜为主,其口味清淡,不喜油腻。
澳大利亚的食品素以丰盛和量大而著称,尤其对动物蛋白质的需要量更大。
他们爱喝牛奶,喜食牛肉,猪肉等。
他们喜喝啤酒,对咖啡很感兴趣。
同澳大利亚人打交道,还有四点事项需要特别注意:第一、澳大利亚人不喜欢将本国与英国处处联系在一起。
虽然不少人私下里会对自己与英国存在某种关系而津津乐道,但在正式场合,他们却反感于将两国混为一谈。
第二,澳大利亚人不喜欢听“外国”或“外国人”这一称呼。
他们认为,这类称呼抹杀个性,是哪一国家,是哪个国家的人,理当具体而论,过于笼统地称呼是失敬的作法。
第三,澳大利亚人对公共场合的噪声极其厌恶。
在公共场所大声哗者,尤其是门外高声喊人的人,是他们最看不起的。
第四,澳大利亚的基督教徒有“周日作礼拜”之习。
他们的这种作法“雷打不动”,想在这天与他们进行约会,往往“难于上青天”。
接着再来谈一下新西兰,我印象中的新西兰首先是新西兰牛奶,这是因为新西兰气候温和,花木繁茂,绿草如茵,牛羊遍地,自19世纪初从澳大利亚和英国引进种羊以来,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举世闻名的“畜牧之国”和“农牧业王国”。
现在,新西兰人均拥羊40只、牛3头,人均牛羊头数居世界第1位。
按新西兰的商业习惯,交易基于公平的原则。
这里做生易不讨价还价,一旦提出一个价格就不能再变更。
如果对方询及交货日期、品质、付款条件时,生意大概就成交了。
如此认定大致不会错。
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送见面礼的习惯,在这里未必管用,要予注意。
生意谈成之后,为了表示谢意,可以宴请有关人士,这样做不但效果最佳,而且对方也很高兴。
新西兰有“世界边缘的国家”、“畜牧之国”、“牧羊之国”、“白云之乡”之称。
新西兰人的风情习俗很有特色。
他们有独特的象征,视几维鸟为珍贵动物,在其国徽和硬币上都有几维鸟作标志。
新西兰人生活质量一般都比较高,通常对
衣、食、住、行都比较讲究,在饮食上习惯吃英式西菜,其口味喜清淡。
一般都爱喝咖啡、红茶,爱吃水果,尤其喜食一种叫“几维果”的名贵水果。
新西兰人见面和分手时都握手。
和妇女相见时,要等对方先伸出手来再握。
商务活动最好事先订约,客人要先到一会儿,以示礼貌,客商通常喜欢请外来主顾到自己住的饭店或旅馆吃午饭,会谈一般是在当地人的办公室里进行。
如应邀到新西兰人家里吃饭,可以带一盒巧克力或一瓶威土忌作为礼物。
礼品不要太多或太贵重。
越发了解这两个国家,我便越迫不及待地想去那里,但通过了解这些礼仪风俗,我懂得如何去做一个文明的旅客,如何在不打扰那里的居民的同时欣赏那里的美丽风光,而异域风情与涉外交往的这门选修课让我学到许多国家的风俗习惯和外交习惯,我的眼界也因此变得更加广阔。
真的很感谢李正鸿老师。
工商管理1405
罗显邦
201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