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第2章 俄林—赫克歇尔模型
- 格式:ppt
- 大小:254.01 KB
- 文档页数:26
北京市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国际经济学重要模型解析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学科,涉及的内容广泛而复杂。
在考研经济学的备考过程中,国际经济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而在国际经济学中,熟悉和理解各种重要的经济模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在国际经济学中常见且重要的模型,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考研经济学。
一、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H–O 模型)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是国际贸易理论的经典模型之一。
该模型主要分析了国际贸易的产业分工。
该模型基于两个基本假设: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不同,而不同产品生产要素的使用比例不同。
根据这些假设,模型推导出了国际贸易模式和贸易量的变化。
二、里卡多模型里卡多模型是另一个经典的国际贸易模型。
该模型关注的是比较优势,即不同国家的生产者在某种产品上的相对效率差异。
模型中引入了机会成本的概念,说明了当两个国家都专注于其相对优势的产业时,国际贸易将带来更多的收益。
三、普加切夫模型 (PPF 模型)普加切夫模型是研究国际贸易中不同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选择的模型。
该模型假设一个国家必须在两种产品之间做出选择,因为资源有限。
模型说明了当一个国家专门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时,它可以在贸易中实现更高的效益。
该模型还可以用来解释贸易的福利效应。
四、哈比尔模型哈比尔模型是用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一个简化模型。
该模型假设只有两个国家和两种商品,并且不考虑生产要素的流动。
通过模型,我们可以了解到贸易的原因、贸易的效果以及贸易政策对国内和国际经济的影响。
五、亚当·斯密模型 (GEM 模型)亚当·斯密模型是基于边际成本理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模型。
该模型认为国际贸易利益来自于边际成本的差异。
亚当·斯密模型说明了各种贸易阻碍是对欠发展国家的一种剥削。
这些模型只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一小部分,但它们是备考考研经济学中必须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这些模型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贸易的原则和机制,为未来应对考试中的相关问题做好准备。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基本内容1. 概述说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这名字一听就让人觉得高大上,但其实它的核心思想挺简单的。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派对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各自分享自己的拿手好菜。
赫克歇尔和俄林的研究就是在告诉我们,为什么有些国家擅长做某些“菜”,而另一些国家则对这些“菜”一窍不通。
换句话说,他们研究的是国际贸易的本质,尤其是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如何影响他们的出口和进口。
是不是感觉像是在吃一顿大餐?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菜单”,而贸易就是大家交换美食的过程。
2. 主要内容2.1 生产要素首先,咱们得聊聊“生产要素”这个概念。
生产要素其实就是国家用来生产商品的各种资源,比如土地、劳动和资本。
就像做菜一样,你得有新鲜的食材(土地),会做饭的厨师(劳动),还有做菜的设备和工具(资本)。
每个国家在这些要素上的富裕程度不同,就导致了它们在某些商品上的竞争力强弱。
这就像你家里的厨房,可能你妈擅长做麻辣火锅,但你爸做的西餐却是一绝。
你就得根据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厨师”来做饭。
2.2 比较优势接着说到“比较优势”。
这个词听上去有点复杂,但其实是个简单的道理。
就是某个国家在某种商品上比其他国家更有优势,做起来更省力。
这就像有的人天生就会唱歌,而有的人则是半天都学不会。
假如A国特别擅长生产小米,而B国则在生产汽车上有绝对的优势,那么两个国家就可以各自发挥特长,互相交易,达到双赢。
这种合作就像是朋友之间的默契,一个唱高音,一个唱低音,合起来才能好听。
3. 影响因素3.1 市场规模说到这里,市场规模也是个重要的因素。
市场越大,交易越活跃,生产的规模效应就越明显。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一个小镇上开了一家餐馆,客源少得可怜,那你再怎么努力也难以盈利。
但是如果你在大城市开店,顾客络绎不绝,你就能轻松赚到钱。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也是强调了这个道理,国家间的贸易规模越大,资源配置就越有效率,大家都能从中获益。
3.2 贸易再者,贸易也会影响这个模型的应用。
第二章1.绝对优势:按照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原理,当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时,如果刚好A国家在一种商品上劳动生产率高,B国家在这种商品上劳动生产率低,则A国该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两国按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生产分工并参与贸易,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
这种贸易利益来自专业化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3.派生需求:源于对消费品的需求的工业产品的需求。
4.贸易所得:作为一种降低进口关税和其他贸易自由化国家经验结果的净效益。
5.一般均衡分析:是指(与局部均衡分析相反)把各种市场和价格的相互作用都考虑进去的分析。
一般均衡分析,是指在充分考虑所有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情况下,考察整个经济系统完全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状况,和达到均衡的条件。
6.非贸易品:本质上不可以贸易流通的商品。
7.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8.局部均衡分析:也称局部均衡分析,在假定其他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孤立地考察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或均衡状态,而不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9.贫民劳动论: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竞争就是不公平的,而且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的国家,这种结论被称为贫民劳动论。
10.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也称生产可能性曲线,也可称为转换线,简称PPF。
生产可能性边界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
11.相对需求曲线:表示本国和外国被需求的劳动之比的曲线,英文简写为RD。
12.相对供给曲线:表示本国和外国可供给的劳动之比的曲线,英文简写为RS。
13.相对工资:是指该国工每小时的工资与外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的比值。
简答题简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是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模型,它为我们理解各国之间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本文将简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贸易理论中的地位。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又称要素禀赋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该理论主要从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一、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基本假设
1.两国、两商品模型: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
2.要素禀赋差异:假设两国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等)数量不同,且这些生产要素在国内不可流动,但在国际间可以自由流动。
3.技术相同:假设两国在生产同一商品时,使用相同的技术。
4.规模报酬不变:假设在生产过程中,产量与生产要素投入成正比。
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核心观点
1.贸易产生的原因: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认为,由于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使得各国在生产不同商品时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从而导致贸易的产生。
2.贸易模式: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一国将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生产要素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生产要素的商品。
3.贸易收益:通过贸易,各国可以充分利用本国的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各国的福利水平。
三、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意义与局限
1.意义: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在贸易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为我们理解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丰富和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
2.局限: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过于简化了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如忽略了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技术差异等因素,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第二节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一、要素禀赋与相应的要素价格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或称要素存量、要素丰裕度)将决定该国各产业适宜的或可行的要素使用比例范围。
同样,也决定着要素价格的适宜的或可行的范围。
图4-8 要素禀赋与适宜的要素价格一国的要素存量为E ,该国可能专业化于X 产品的生产,这种情况下,X 产业的要素比例当然会是在E 点,相应的要素价格会在(w/r)’。
如果很少的Y 也被生产,Y 产业的要素比例会大约为(K/L)’。
如果这个国家专业化于Y 产品的生产,则要素存量比例E 就会被用于Y 产业,要素价格将会是(w/r)’’,如果很少的X 被生产,其相应的要素比例会是(K/L)’’。
这一个国家的要素价格的可能范围就会是图4-8中的(w/r)’到(w/r)’’之间,这一范围的大小决定于两个产业要素密集性的差异。
如果两个产业相同比例地使用要素,就会是只有一种要素比例和要素价格。
在这一要素比例和要素价格下,产品可以有效地被生产出来,即契约曲线会是盒状图中的对角线。
但更一般的是,这些产业有不同的要素密集度,各产业的要素比例会变化,两种产品的产出也会变化。
二、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要素价格决定生产成本。
因此,相对要素价格的变化将引起有关商品价格的变化。
这种关系以对数形式表示的话就是,其斜率为相应于有关要素价格的相关商品价格的弹性,即相应于比例性要素价格变化的商品价格的比例性变化:rw d P P d P P r w r dw P dP x y x y xy /log /log ////=⋅ (4-2) 式中,P y /P x 是产品Y 相对于产品X 的价格(即用X 表示Y 的价格),这一弹性取决于两个产业中的相关要素密集程度。
如果X 产业仅使用要素K ,而Y 产业仅使用要素L ,那么劳动相对于资本的价格变化将引起一个Y 相对于X 的价格的同比例变化。
即:1/log /log =r w d P P d xy (4-3)反过来,如果Y 产业只使用K 要素,X 产业只使用L 要素,则:1/log /log -=r w d P P d xy (4-4)但一般来说,两种商品都会使用K 和L 两种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