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削的基础知识
- 格式:pps
- 大小:5.06 MB
- 文档页数:76
NX CAM基本知识本课主要介绍数控铣加工的基本知识NX铣加工编程通用过程NX铣加工主要术语NX铣加工界面NX铣加工的工具条NX铣加工的操作导航器数控铣削的基础知识坐标系机床坐标系(右手定则:手心朝上,三手指互相垂直,食指指向为Z,中指为Y,拇指为X。
)工件坐标系(OC-XC-YC-ZC表示)加工坐标系(OM-XM-YM-ZM表示)绝对坐标系相对坐标系数控机床的组成(机床主体伺服机构数控系统)机床控制的方式(点位控制连续刀轨控制)数控铣削的基础知识数控编程流程图技术方案数模处理数控编程程序定型分块加工分开做工艺面程序编制输出加工例铣加工流程NX CAM主要术语加工环境设置加工工具条操作导航器NX CAM加工类型NX CAM可以支持2.5—5轴的加工。
下图为NX加工中,三轴加工类型。
(基础培训)固定轴铣操作Fixed Axis Operation平面铣PLANAR型腔铣CONTOUR粗加工Rourh精加工FinishPlanar MillCA VITY MILL FIXED CONTOURNX CAM切削数据库NX CAM切削数据库的组成: 工件材料库刀具材料库刀具尺寸库切削方法库切削速度库NX CAM父节点组刀具tool:刀具尺寸参数方法method:加工参数,如进给速度、主轴转速和公差等。
几何体geometry:几何体数据,如,零件、毛胚、MCS、安全平面等。
程序program:决定操作输出的顺序。
NX CAM操作管理方式NX CAM的主要术语Operation 一个工序或一段加工程序称为一个operation。
操作符号程序视图已产生刀轨,并且已经进行过后置——产生NC代码已产生刀轨没有产生刀轨显示栏目定制显示栏目定制操作导航器编程过程分析几何体平面/曲面粗加工/精加工选择加工环境建立/修改加工对象父节点(四个)程序几何体刀具方法创建操作刀轨生成刀轨仿真后处理车间工艺文件数控程序(NC 代码)选择加工模块ManufacturingNC代码在NC程序中的部分代码含义(以CINCINNNATI为例) G00表示主轴以机床确审快速走直线G01表示主轴以编程进给率走直线G02是顺时针走圆弧G03是逆时针走圆弧M03表示主轴顺时针转动M06表示换刀M08开冷却液M09关冷却液T表示刀具NC代码F表示进给率mm/minN表示序号R、I、J表示圆弧半径G92表示编程坐标系G99表示删除所有的坐标原点设置将坐标原点恢复到机床原点 G71表示公制数控编程步骤示例Step 1.创建一个新文件,加入主模型。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过程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方法和工艺流程,对零件进行材料加工、成形和加工表面处理等过程,最终使得零件达到所需的形状、尺寸、质量和表面粗糙度等要求。
下面将介绍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
一、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流程1.零件装夹零件装夹是指将待加工的零件固定在加工设备上,以保证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置准确,加工过程中不产生相对位移。
2.车削车削是通过旋转工件,以刀具与工件相对运动的方式,将工件外表面旋削下来,使其达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要求。
3.镗削镗削是通过将刀具在工件内孔中做径向运动,去除内孔表面的金属材料,使其达到所需的直径、圆度和光洁度要求。
4.铣削铣削是通过将刀具在工件上做径向和周向运动,去除工件表面的金属材料,使其达到所需的平面度、垂直度和光洁度要求。
5.火花加工火花加工是利用电火花放电原理进行零件加工的一种加工方法。
通过电极与工件之间产生电火花放电,将工件上的材料溶解和熔化,并通过水冷剂迅速冷却,使其达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要求。
6.磨削磨削是通过在工件表面和砂轮之间进行相对运动,将工件表面的金属材料去除,以达到所需的平面度、圆度、光洁度和尺寸要求。
7.锤击锤击是通过将锤击力作用于工件上,去除工件上的金属材料,以达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要求。
8.切割切割是通过机械力或热能,将工件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常用的切割方法有剪切、火焰切割、激光切割等。
二、常见机械零件加工工艺方法1.塑性加工塑性加工是通过在零件上施加外力,使其发生塑性变形,以改变其形状和尺寸。
常见的塑性加工方法有拉伸、压缩、弯曲、冲压等。
2.热处理热处理是通过加热和冷却过程,改变零件内部组织结构,以改变其性能和硬度。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有淬火、回火、退火、时效等。
3.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对零件表面进行物理或化学处理,以提高其耐磨性、耐腐蚀性及美观度。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有镀铬、镀镍、镀锌、喷涂、抛光等。
第三章铣削加工技能训练【学习目标】✧熟练掌握立式摇臂万能铣床的工作内容、结构、基本操作及调整✧熟悉立式铣床铣刀的材质、类型、用途及安装✧熟悉立式铣床的附件及工件安装✧熟练掌握立式铣床的铣削参数及铣削方法✧熟练掌握典型零件的铣削加工技能训练第一节铣床基础知识本节要点✧了解铣床的种类、型号的编制方法✧熟悉立式摇臂铣床结构及主要部件的功用✧熟悉立式铣床的铣削工作内容✧熟悉掌握立式摇臂铣床的操作和调整✧了解掌握铣床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金属切削加工的方法有很多,铣削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利用在铣床上安装铣刀来切削金属。
铣床的生产效率高,能加工各种形状和一定精度的零件。
铣床在结构上日趋完整,在机器制造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铣床的种类很多,有卧式铣床、立式铣床、龙门铣床、工具铣床等。
塑料模具加工生产中,立式摇臂万能铣床应用得最为广泛。
一、铣床的种类1、立式铣床图3-1所示是立式铣床外形,其主要特征是铣床主轴轴线与工作台台面垂直。
因主轴呈竖立位置,所以称为立式铣床。
铣削时,铣刀安装在与主轴相连接的刀轴上,绕主轴做旋转运动,被切削工件装夹在工作台上,对铣刀做相对运动完成铣削过程。
立式铣床加工范围很广,通常在立铣上可以应用端铣刀、立铣刀、特形铣刀等,可铣削各种沟槽、表面。
另外,利用机床附件,如回转工作台、分度头,还可以加工圆弧、曲线外形、齿轮、螺旋槽、离合器等较复杂的零件。
当生产批量较大时,在立式铣床上采用硬质合金刀具进行高速铣削,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图3-1 XS5030型立式铣床立式铣床按立铣头的不同结构,又可分为两种:①立铣头与机床床身成为一体。
这种立式铣床刚性好,但加工范围比较小。
②立铣头与机床床身之间有一回转盘,盘上有刻度线,主轴随立铣头可扳转一定角度以适应铣削各种角度面、椭圆孔等工件。
由于该种铣床立铣头可回转,所以目前在生产中应用广泛。
2、立式摇臂万能铣床如图3-2所示,这类铣床的特点具有广泛的万用性能。
铣削加工基础知识铣削是机械加工中的一种常见方法,它可以在工件上切削出各种形状和几何结构,例如平面、凸面、凹面、齿轮等。
铣削加工是先将工件夹紧在铣刀刀架上,然后通过刀头的旋转运动,将工件上的材料切削下来,以达到所需的加工要求。
铣削加工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机械加工工艺,需要较强的技术力量和经验,尤其是在机床配置、铣刀选择、切削参数调整和工件夹持等方面,都需要工程师有很高的技能和知识储备。
以下是一些铣削加工的基础知识,有助于了解这一技术的本质和基本原理。
1. 铣床结构和分类铣床是常用的铣削加工设备,根据设计结构和使用特点,可分为平面铣床、立式铣床、龙门铣床等。
平面铣床主要用于加工平面,立式铣床用于加工各种零件,操作机台方便,加工效率较高,而龙门铣床则主要用于加工大型工件。
铣床的结构特点也各有不同,根据横梁构造的不同,可分为固定横梁式和移动横梁式等。
固定横梁式铣床因采用了单向运动结构,使得刀具的移动范围受到限制,当工件过宽时,无法加工,而移动横梁式则具有多向运动的优点,可适应不同的加工工件大小和材质。
2. 铣刀的选择和使用铣刀是铣削加工中最常见的主要切削工具,可以根据不同材质和工件的加工需要,选择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铣刀进行切削。
铣刀品种繁多,有单刃、双刃、三刃、四刃、六刃等,还有HSS、硬质合金、PCD和CBN等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铣刀,还有钻立铣刀、球头铣刀、齿轮铣刀,甚至有专用于削铝、削钛合金等不同的高端铣刀。
铣刀的使用要注意刀具与工件的匹配和切削条件的合理设置,一方面需要保证刀具尺寸和精度符合要求,另一方面,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也要根据材料和工件特性进行测算和调整,以达到良好的加工效果。
3. 加工参数设置铣削加工中的切削力、切削温度、表面粗糙度、加工精度等都受到切削参数的影响,因此,设置正确的加工参数对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影响很大。
加工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三个方面。
切削速度是铣削加工中影响切削力和热量传递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不同材料和铣刀材质需要采用不同的切削速度,通常速度范围为20-200m/min,速度过低时表面粗糙度会增加,速度过高时则容易损伤刀具和工件。
铣削加工工艺基础知识概述1. 引言铣削加工是现代制造业中常见的一种加工方法,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通过铣削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使其达到所需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
本文将对铣削加工的一些基础知识进行概述,包括铣削的原理、分类、切削力、刀具选择等内容。
2. 铣削的原理与分类铣削是通过铣刀对工件进行旋转切削,将工件与铣刀的相对运动转化为切削力,从而将工件切削成所需要的形状。
根据铣削刀具的结构和切削方式的不同,铣削可分为立铣、立式卧铣、卧铣、立式卧式联合铣、分度铣等几种分类。
•立铣:铣刀安装在主轴上,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铣刀的切削力主要由工作台和主轴承载。
•立式卧铣:铣刀安装在主轴上,而工件可以在工作台上沿水平方向移动,切削力主要由主轴承载。
•卧铣:铣刀安装在主轴上,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铣刀的切削力主要由工作台承载。
•立式卧式联合铣:铣刀安装在一个可以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移动的主轴上,工件可以在工作台上移动,切削力主要由主轴和工作台承载。
•分度铣:通过回转工作台和工作夹具使工件在一定角度下进行铣削,用于加工螺纹、齿轮等。
3. 切削力与刀具选择切削力是铣削加工中重要的参数,它对刀具的选择和加工质量有直接影响。
切削力的大小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材料硬度等。
在选择刀具时,需要根据工件的材料、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刃数、刀具材料和涂层。
当切削力过大时,会引起工件振动和变形,影响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
因此,要通过合理地设计刀具几何形状、提高刀具材料的硬度和强度、采用适当的切削参数等方法来降低切削力。
4. 铣削加工工艺流程铣削加工的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设计加工方案: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和加工要求,确定铣削加工方案,包括选择合适的刀具、加工顺序和切削参数等。
2.设计加工夹具:根据工件的形状和要求,设计合适的加工夹具,用于固定工件,保证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3.加工前准备:对铣削机床进行检查,检查刀具和夹具的磨损情况,清洁工作台和切削润滑系统。
铣削加工工艺基础知识概述1. 引言铣削加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式,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
本文将介绍铣削加工的基础知识,包括铣削的定义、分类、工艺流程、工具选择、加工参数和常见问题等方面。
2. 铣削的定义铣削是通过旋转刀具在工件表面切削材料,从而获得所需形状的加工方法。
它是利用刀具的旋转运动和工件的移动来完成加工过程。
铣削加工可以实现多种复杂形状的加工,如平面、曲面、沟槽等。
3. 铣削的分类根据刀具的位置和工件的位置关系,铣削可以分为面铣和端铣两种基本形式。
•面铣:刀具的轴线与工件表面垂直,切削面与工件表面平行。
面铣适用于平面加工和表面精加工。
•端铣:刀具的轴线与工件表面平行,切削面与工件表面垂直。
端铣适用于沟槽加工和形状精加工。
4. 铣削的工艺流程铣削加工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刀具安装:选择合适的刀具,将其安装在铣床或加工中心的主轴上。
2.工件夹紧:将待加工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以确保工件在加工中的稳定性。
3.加工准备:根据加工要求,调整刀具位置、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等加工参数。
4.铣削加工:启动铣床或加工中心,开始加工。
根据需要进行多次切削,直至得到所需形状。
5.检验与修整:对加工后的工件进行检验,如平面度、粗糙度等指标的测量。
如有需要,可对工件进行修整。
6.清洁与保养:清洁铣床、刀具和工作台等设备,进行常规保养,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 刀具选择在铣削加工中,刀具的选择对加工质量和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常见的刀具类型有平面铣刀、球头铣刀、立铣刀、多齿铣刀等。
刀具的选择应根据加工要求、工件材料和加工方式等因素来确定。
6. 加工参数在铣削加工中,一些重要的加工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等。
•切削速度:是指刀具表面单位时间内与工件相对运动的速度。
切削速度的选择应根据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和切削方式等因素来确定。
•进给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工件相对于刀具的移动距离。
进给速度的选择应根据切削深度和切削速度等参数来确定。
1.测量器具按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用途等共分为四大类,见表2-12.通用量具简介通用量具的种类、结构特点、用途、测量范围等见表2-2。
实物示范,细致讲解三、铣床型号的编制方法机床型号是机床产品的代号,可以反映出机床的类别、结构特征、性能和主要的技术规格等。
我国目前实行的机床型号,按《GB/T15375-1994金属切削机床型号编制方法》编制。
机床型号由基本部分和辅助部分组成,中间用“/ ”隔开,读作“之”。
前者需统一管理,后者纳入型号与否由企业自定。
两者都用汉语拼音字母或阿拉伯数字表示。
我国金屑切削机床按其工作原理、结构性能特点及使用范围划分为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铣床、刨“插床、拉床、锯床和其他机床共十一类。
1.铣床型号表示方法。
如图3-1所示。
图3-1 铣床型号表示方法说明:1)有“()”的代号,当无内容时,则不表示。
若有内容则不带括号。
2)有“○”符号者,为大写的汉语拼音字母。
3)有“△”符号者,为阿拉伯数字。
4)有“”符号者,为大写的汉语拼音字母,或阿拉伯数字,或两者兼有之。
2.机床的主参数机床型号中主参数代号,一般采用主参数的实际数值或主参数的1/10; 和1/100折算值表示,位于系代号之后。
当折算值大于1时取整数,在折算值之前均不加“0”;当折算值小于1时,则以主参数表示,并在数字前加“0”。
各升降台式铣床,一般以主参数的1/10; 表示,如“32”表示此铣床工作台台面宽度为320mm,即以工作台面宽为主参数。
龙门铣床等大型铣床,一般用主参数的1/100表示,如在龙门铣床代号中,后面的数字是“20”,表示工作台面宽2000mm。
另外,在其他铣床中,如键槽铣床的主参数,用能加工键槽的最大宽度来表示等。
例3-1 X61 32例3-2 X50 32四、常见铣床的结构升降台铣床是铣床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类型,其工作台可作纵向、横向和垂向进给,用于加工中小型工件的平面、沟槽、螺旋面或成形面等。
铣加工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本培训计划旨在提高铣加工人员的技能水平,使其掌握铣削工艺的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能够熟练运用铣床进行零件加工、加工质量控制和设备维护等工作。
二、培训内容1. 铣削工艺基础知识(1)铣加工原理(2)铣床结构与工作原理(3)铣刀刀具及其选择(4)铣削用量尺及其使用(5)常用切削速度和切削深度(6)注塑加工中铣加工的应用2. 铣削操作技能(1)铣床操作安全规范(2)铣刀刀具的安装与调试(3)工件夹持与装夹(4)铣削加工工艺优化(5)刀具磨损和更换(6)铣床常见故障处理3. 铣削加工质量控制(1)通用零件精度要求及检测(2)铣加工常见质量问题及改进方法(3)测量工具的使用和基本测量技能(4)合理使用检测设备4. 设备维护与管理(1)铣床日常维护保养(2)刀具保养和润滑(3)机床定期保养(4)铣床设备管理和安全操作规范三、培训方式为了使培训更加深入和系统化,本次铣加工培训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安排如下:1. 理论授课培训人员将通过专业讲师的授课学习铣削工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安排每周1至2节课,持续时间为4周。
2. 实操训练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安排实操训练时间,培训人员将进入工厂车间进行实际操作,由资深技术人员指导,培养学员对铣床的熟练操作能力,持续时间为8周。
3. 综合实训在实操训练结束后,对培训人员进行综合实训,提供一定数量的案例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其独立解决实际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四、培训计划1、第一周理论学习:讲解铣加工原理和基础知识实操训练:实践中熟悉铣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第二周理论学习:铣刀刀具及其选择,常用切削速度和切削深度实操训练:掌握铣刀刀具的安装与调试3、第三周理论学习:工件夹持与装夹,铣床操作安全规范实操训练:熟练掌握工件夹持和操作规范4、第四周理论学习:测量工具的使用和基本测量技能,测量工艺优化实操训练:学习测量工具的使用和工件精度控制5、第五周至第十二周实操训练:进入工厂车间进行实际操作,培养熟练操作能力6、第十三周至第八周综合实训:提供一定数量的案例进行实际操作,培养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培训考核1. 理论测试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测试,通过考核合格者方可进行实操训练及综合实训。
铣削加工基础知识一、铣削用量:铣削时的铣削用量由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铣削深度)和侧吃刀量(铣削宽度)四要素组成。
其铣削用量如下图所示。
a)在卧铣上铣平面 b)在立铣上铣平面铣削运运及铣削用量1.切削速Vc,切削速度Vc即铣刀最大直径处的线速度,可由下式计算:式中:—切削速度(m/min)d —铣刀直径(mm);n —铣刀每分钟转数(r/min)。
2.进给量ƒ,铣削时,工件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刀具的移动量即为铣削时的进给量。
由于铣刀为多刃刀具,计算时按单位时间不同,有以下三种度量方法。
(mm/z)指铣刀每转过一个刀齿时,工件对铣刀的进给量(即⑴每齿进给量ƒZ铣刀每转过一个刀齿,工件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其单位为每齿mm/z。
⑵每转进给量ƒ,指铣刀每一转,工件对铣刀的进给量(即铣刀每转,工件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其单位为mm/r。
⑶每分钟进给量vf,又称进给速度,指工件对铣刀每分钟进给量(即每分钟工件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其单位为mm/min。
上述三者的关系为,式中Z—铣刀齿数—铣刀每分钟转速(r/min),3.背吃刀量(又称铣削深度ap),铣削深度为平行于铣刀轴线方向测量的切削层尺寸(切削层是指工件上正被刀刃切削着的那层金属),单位为mm。
因周铣与端铣时相对于工件的方位不同,故铣削深度的标示也有所不同。
),铣削宽度是垂直于铣刀轴线方向测量的切削层侧吃刀量(又称铣削宽度ae尺寸,单位为mm。
铣削用量选择的原则:通常粗加工为了保证必要的刀具耐用度,应优先采用较大的侧吃刀量或背吃刀量,其次是加大进给量,最后才是根据刀具耐用度的要求选择适宜的切削速度,这样选择是因为切削速度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侧吃刀量或背吃刀量影响最小;精加工时为减小工艺系统的弹性变形,必须采用较小的进给量,同时为了抑制积屑瘤的产生。
对于硬质合金铣刀应采用较高的切削速度,对高速钢铣刀应采用较低的切削速度,如铣削过程中不产生积屑瘤时,也应采用较大的切削速度。
2024数控铣工培训计划
一、数控铣床基础知识
数控铣床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数控铣床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数控铣床的安装、调试和维护。
二、铣削原理与刀具知识
铣削原理:铣削力、铣削方式、切削参数等。
刀具材料:硬质合金、高速钢、陶瓷等。
刀具的几何参数:切削刃、前角、后角、主偏角等。
刀具的磨损和寿命:磨损形式、磨损原因、提高寿命的措施等。
三、机械加工工艺与编程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工艺过程、工艺规程、加工余量等。
数控编程基础:编程语言、编程规则、编程技巧等。
数控铣床编程实例:平面轮廓加工、型腔加工、孔加工等。
四、实际操作与技能训练
安全操作规程: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等。
操作技能训练:手动操作、自动编程操作等。
技能考核标准与考核方式。
五、高级技术与实践
数控铣床的高级功能:多轴加工、五轴联动加工等。
复杂零件的加工工艺:曲面加工、模具加工等。
实践案例分析: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与编程等。
六、质量管理与实践
质量管理的概念和原则: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等。
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工具:统计过程控制、抽样检验等。
质量管理
体系的建立与实施:ISO9000系列标准等。
持续改进和提高:质量改进的基本方法、质量改进的过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