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罗奔尼撒战争
- 格式:ppt
- 大小:3.10 MB
- 文档页数:21
伯罗奔尼撒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Peloponnesian War)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从前431年一直持续到前404年,其中双方几度停战,最后斯巴达获胜。
这场战争结束了雅典的经典时代,结束了希腊的民主时代,强烈地改变了希腊的国家。
几乎所有希腊的城邦参加了这场战争,其战场几乎涉及了整个当时希腊语世界。
在现代研究中也有人称这场战争为古代世界大战。
这场战争不但对古代希腊而且对历史学本身有重要的意义。
它本身是第一次科学地、历史学地被记录下来的史实: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他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的事件,这个纪录到前411年冬中止。
修昔底德分析了这场战争的原因和背景,他的分析对欧洲的历史学是有先驱作用的。
修昔底德后色诺芬在他的《希厄洛》中继续了修昔底德的工作,记录了前411年后的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古希腊人并不称这场战争为伯罗奔尼撒战争,这个名称是后来的人起的。
修昔底德本人称之为伯罗奔尼撒人与雅典人之间的战争:“雅典的修昔底德纪录了伯罗奔尼撒人与雅典人之间的战争。
他在战争爆发时开始了他的纪录,他当时想到这场战争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可能比此前的战争都有历史意义。
他这样想因为战争双方使用了它们所有的手段,而其它的希腊城市迟早参加了这场战争。
这场战争深刻地影响了希腊和一部分野蛮人,可以说这场战争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
”提洛同盟是希波战争中由希腊的自由城市自愿成立的一个同盟。
希波战争50年后,这个同盟已经退化,成为雅典保持和加强其在爱琴海的霸权的权力和强制工具。
此外,雅典建立了一垛“长墙”,城墙将雅典与其海港比雷埃夫斯连在一起,使得这条对雅典来说俨如“生命之路”的地区不受陆上敌人的威胁。
斯巴达领导下的伯罗奔尼撒联盟,是提洛同盟的霸权的对抗者。
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冲突早在前460年就开始了。
触发的事件是米加腊退出伯罗奔尼撒联盟,投靠雅典。
这场冲突从前460年一直持续到前446年,被称为是第一次伯罗奔尼撒战争,一般被看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前奏。
伯罗奔尼撒战争梳理一。
战争前奏前435年的埃皮达姆诺斯事件导致科尔居拉和科林斯之间的战争埃皮达姆诺斯求助母邦科尔居拉,遭拒转而求助科林斯。
科林斯出兵埃皮科尔居拉围攻埃皮达姆诺斯海峡科林斯远征科尔科尔胜利埃皮同时投降战败的科林斯准备(招募水手,造战船)科尔害怕求助雅典(科林斯,背后有伯罗奔尼撒同盟。
科尔居拉请求与雅典结盟)两科同时出席公民大会(1 科尔居拉是通往西西里的重要据点2 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军)雅典与科尔结盟叙伯塔战役:科尔居拉和科林斯在叙伯塔小岛附近开战,在雅典的帮助下,科尔居拉最终胜利。
前433,波提达埃亚反叛雅典麦加拉法令(叙伯塔战争时,麦加拉帮助过科林斯。
雅典通过一道法令:将麦加拉逐出雅典集市和诸港口,严重打击了它的经济)伯罗奔尼撒战争原因:在斯巴达的两次公民大会(第一次,斯巴达盟友们对雅典破坏三十年和约的事提起诉讼。
斯巴达公民大会判定雅典人确有过失。
第二次,科林斯人发表演说游说同盟里的一些内陆小国,"柯林斯的重要战略地位,沿海,有利于保护内陆小国的安全,利于进出口贸易。
伯罗奔尼撒人资源充足,足以确保战争胜利"最后多数票通过发动战争)伯罗奔尼撒初期战争情况(),及地图,资源对比分析战略资源:军队:雅典的水军,数量,规模,经验取胜。
陆军:伯罗奔尼撒人占绝对优势资金:雅典:伯里克利事先准备,战前就积累储金,贡金集中放在卫城内,且用于战争时可以向女神借贷。
伯罗奔尼撒:处于劣势,无储金,但得到了波斯的资金援助。
底比斯人进攻普拉提亚底比斯夜袭普拉提亚前431底比斯俘虏被处死雅典支持普拉提亚进攻加剧了战争的爆发(国王阿基达姆斯率领三分之二的伯罗奔尼撒军队。
雅典人在此之前将家人,财产等转入到了优卑亚岛。
入侵者步步紧逼,伯里克利不允许军队出城抵抗。
入侵者转而北进,最后抵达彼奥提亚。
)前431第一次入侵阿提卡雅典人的海上进攻(对美塞尼亚沿岸的迈索内发起进攻,斯巴达军官布拉西达斯顽强抵抗,无果。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内容
伯罗奔尼撒战争( 431-404年)是古希腊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战争,由雅典和斯巴达两个强大的城邦领导的两个联盟之间展开。
这场战争得名于希腊半岛的两个地理区域:伯罗奔尼撒半岛和伯罗奔尼撒地区。
导火索是由于雅典在对待毗底亚的政策、对待斯巴达的威胁以及各城邦之间日益激化的矛盾。
这次战争被划分为三个阶段:
1.阿基德战争(431-421年):战争爆发后的最初10年,斯巴达及其盟友试图通过地面战争来打败雅典,但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
在此期间,雅典通过强大的海军和保护城墙使得自己相对安全。
2.拜占廷和西西里战争( 421-413年):此时期是战争的短暂停战时期,双方试图达成和解。
然而,雅典在西西里岛上的军事行动失败,斯巴达的胜利意图重新燃起了战争的烈焰。
3.衰退与战争结束( 413-404年):雅典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包括战败、内部政治动荡和财政困难。
最终,斯巴达在阿尔戈斯盟约的协助下,攻陷了雅典,强迫其接受各种条件,最终结束了战争。
伯罗奔尼撒战争对古希腊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对雅典的影响。
这场战争导致了雅典的实力削弱,让斯巴达成为了希腊的主导力量。
战争期间的政治、军事和社会动荡也对希腊城邦的整体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加速了希腊城邦体制的衰落和马其顿王国的崛起。
1/ 1。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古希腊多利亚同盟与斯巴达联盟之间的一场长期战争,其战争历史在古希腊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古希腊历史学家塞浦路斯·希罗多德所著的一部关于该战争的著作,其中记载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以及战争中的各种复杂变化,这部作品不仅在历史学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对于理解古希腊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起因与背景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原因可以追溯至雅典崛起和斯巴达霸权的崩溃。
在希腊城邦的历史中,雅典与斯巴达一直是两个最为强大的城邦,而斯巴达联盟与多利亚同盟则代表了两者之间的政治与军事集团。
在这一背景下,雅典的扩张与对外征服导致了斯巴达的不满,而两者之间的冲突最终演变成了全面的战争。
二、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战场与策略伯罗奔尼撒战争在希腊半岛上展开,其战场不仅包括了陆地战,同时也有海战的重要角色。
在战争中,两大联盟均采取了各种策略以争夺优势地位,比如雅典利用了海军力量来扩张势力范围,而斯巴达则通过多次联合其它城邦来形成对抗。
三、《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的重要历史事件《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希罗多德详细记载了该战争期间发生的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比如伯罗奔尼撒之战、墨利安之战、萨利米斯之战等等。
这些历史事件不仅对于了解战争的具体过程、战略布局有着重要价值,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争的走势。
四、《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作为古希腊历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其历史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
它为后人提供了关于古希腊战争的详尽资料,包括战争的起因、战争的过程、战争的影响等,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希腊历史;它记录了古希腊的政治风云,对于了解古希腊政治体制、各个城邦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它也为人类社会政治军事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古希腊历史著作,它对于研究古希腊历史以及人类社会政治军事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介绍伯罗奔尼撒战争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结束了雅典的经典时代,也结束了希腊的民主时代,强烈地改变了希腊的国家。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的介绍,希望你喜欢。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分析中文名称:伯罗奔尼撒战争参战部队:提洛同盟(雅典领导),伯罗奔尼撒联盟(斯巴达领导)战争结果:伯罗奔尼撒联盟胜利时间:前431年–前404年4月25日地点:古希腊,安纳托利亚,西西里人物:伯利克里阿希达穆斯二世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详情雅典人同意了伯里克利的意见,城外公民举家搬进城中。
这次迁移,对于雅典人来说是一次不平凡的经历。
世世代代过惯了农村生活的雅典人,一下子要抛离家园和他们祖先遗留下来的神庙、墓地,心中是很悲凉的。
大批的人员涌入城内,只有少数人有自己的房子住,少数人能托庇在亲朋好友的屋宇下;大多数人只得栖息在神殿和庙宇中,或在一切可以找到的空地上安下家。
在搬迁的同时,雅典人也对同盟国发出了号令,使100条准备开往伯罗奔尼撒的战船整装待发。
第1年麦收时节,斯巴达的军队推进到了阿提卡的边境小镇伊诺。
由于阿基达马斯的趑趄不前,雅典人得以从容地把财物转移到城内,坚守不出。
斯巴达人没有得到同雅典人交战的机会,就开始破坏埃莱夫西斯一带和色利亚平原,逐渐推进到阿卡奈。
此地是阿提卡的重要农业区,距雅典城不过6英里。
眼看自己的家园被蹂躏,许多人、特别是阿卡奈人,怒火中烧。
他们强烈要求打出去。
伯里克利一面坚持不出战的策略,同时加强城防工作;另一方面,经常派骑兵出击,防止敌人破坏雅典近郊的农村。
雅典还派出100条战船绕伯罗奔尼撒半岛航行,途中又得到科尔居拉派来的50条战船和当地同盟国派出的一些战船的增援。
斯巴达人在阿提卡一直驻留到军粮不济的时候,才撤退回国。
雅典方面绕航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舰队,则仍沿着海岸线航行,在适当的时机,他们就上岸,攻城拔寨,获得不少胜利,大约与此同时,雅典人还派出了30条船环绕罗克里斯航行,同时保卫优卑亚,在这年的夏季,雅典人把厄吉那人连同他们的妻子儿女逐离家乡,把战争的主要责任归咎于他们。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原因介绍伯罗奔尼撒战争发生于公元前431至前404年,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战争。
战争最终以雅典战败、提洛同盟解散告终。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原因介绍,希望你喜欢。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原因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雅典的不断扩张引起的,其背后是雅典的贪婪与野心膨胀后造成的结果。
触发的事件是米加腊退出伯罗奔尼撒联盟,投靠雅典。
这场冲突从前460年一直持续到前446年,被称为是第一次伯罗奔尼撒战争,一般被看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前奏。
前446年,双方打了个平手,米加腊又回到了伯罗奔尼撒联盟。
在签署和平条约时,双方觉得彼此力量均衡,故决定互相尊重对方的联盟,在冲突情况下由一个裁判来决定谁对谁错。
“中立”的城市国家被排除在这和平条约之外,这后来被证明是一个大错。
前430年代,在希腊世界的边缘,一根导火线被点燃,其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最后引导了战争的爆发。
一、雅典野心的扩张雅典在公元前478年以抵抗波斯威胁为目的,联合当时大量的希腊城邦组成提洛同盟,而稍后雅典即利用自己的领导地位逐渐将同盟变成为为自己利益服务的海上帝国,已经形成了霸权扩张的势头,而此时的斯巴达当然感觉到了这势头对自己的威胁,所以率先发动了战争。
二、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社会和文化的差别雅典和斯巴达的社会差别很大,文化与经济上,前者繁荣发达,后者却相对封闭保守。
最大的不同在于政体上,雅典实行民主制而斯巴达则实行贵族寡头统治,所谓“民主制”和“寡头制”的矛盾十分强烈。
伯罗奔尼撒战争带来的后果伯罗奔尼撒战争改变了古希腊,也终结了一个时代。
在战争中,几乎所有希腊城邦都参与进来,此战过后,希腊开始由盛转衰。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一场非常残酷的战争,在战争期间内政与外交息息相联。
雅典丧失了其强国地位。
但战争的结束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新的希望,尤其人们希望和平和自由。
色诺芬是这样来描述雅典的投降的:“雅典接受和平条约后赖山德尔进入比雷埃夫斯。
伯罗奔尼撒战争名词解释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古希腊历史上的一场重要战争,发生时间为前431年至前404年,两大希腊城邦——雅典和斯巴达通过在希腊本土和海外的角逐争夺霸权而引发了这场战争。
本文将分步骤解释该战争涉及的相关名词。
第一步:争夺霸权争夺霸权是指国家、政治势力或个人在某个范围内获得主导地位,掌握决策和管理权的竞争和斗争。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和斯巴达在地中海和爱琴海地区展开长期争夺霸权的竞争,最终引发了战争。
第二步:海上联盟与伯罗奔尼撒联盟海上联盟(又称阿提卡同盟),是由雅典领导的包括各个希腊城邦的联盟,主要目的是共同对抗波斯。
而伯罗奔尼撒联盟,是由斯巴达领导的希腊城邦联盟,成员主要是临近雅典的希腊城邦,两个联盟的对抗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达到了高峰。
第三步: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原因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1.两个霸权国家之间长期的争夺霸权;2.不同的政治制度冲突:雅典是民主制度,而斯巴达则是寡头制度;3.疆土争端:雅典扩张政策干扰了斯巴达的利益;4.经济利益的冲突。
以上因素共同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第四步:战争的发展伯罗奔尼撒战争历时27年,期间发生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和事件,战争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前五年:雅典占据优势,斯巴达处于被动,但未能击败对手;2.中间十年:斯巴达逐渐反击,占据上风,雅典遭受严重挫折;3.后十二年:斯巴达最终取得胜利,雅典无法支撑战争,在前404年投降。
第五步:战争的影响伯罗奔尼撒战争对希腊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争中,雅典、斯巴达等古希腊城邦的领导地位发生了转变,斯巴达成为最强势的希腊城邦。
战争也加速了希腊城邦的相互矛盾,为后来的马其顿帝国征服希腊打下了基础。
同时,伯罗奔尼撒战争还加速了希腊城邦的衰落,直接导致了希腊文明的衰退。
结语: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古希腊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这场战争的起因、过程和影响都非常复杂,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
通过对本文所述名词的解释,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罗马非一日建成—伯罗奔尼撒战争1战争因素战争背景雅典组成提洛同盟,不断接管他国海军斯巴达组成伯罗奔尼撒同盟,对抗雅典雅典和斯巴达不断争夺奴隶雅典向周边各国灌输民主理念军事实力雅典强于海战斯巴达强于陆战政治文化雅典具有民主政治,文学艺术经济繁荣斯巴达贵族统治,保守,文化鄙俗2伯罗奔尼撒战争过程1战争起因斯巴达的同盟城邦科林斯侵占雅典的同盟城邦克基拉,雅典排除海军前往科林斯城附近军事演习,科林斯求助于斯巴达。
由于雅典与斯巴达的信息不对等,加上长期的互相猜疑,终于雅典与斯巴达开战了。
2战争过程第一阶段雅典方面:在陆地上采用防守姿态,伯利克里计算了一笔经济账,料想斯巴达人不会坚持太久就会自动撤兵。
雅典公民相信了伯利克里的判断,举国都搬到了雅典城,可以由于人口一下子增多,雅典出现了瘟疫,大部分人死去,包括了伯利克里。
在海上,雅典将舰队开往伯罗奔尼撒,并在初期获得了较大的优势,最终在优势下雨斯巴达签署了50年的和平条约。
斯巴达方面:在寡头统治阶级的反复考量下,出兵雅典,并死死围住了雅典城,并顺路洗劫了雅典的同盟城邦。
可是最后由于海战的失利,交换了雅典同盟殖民地,签订了和平条约。
3战争过程第二阶段雅典方面:与斯巴达的敌对城邦阿格斯建立了同盟关系,但后者不久就被斯巴达击败。
这时候,雅典人中的激进分子控制了民主,在多次的辩论中,采取了出征西西里岛的战略,由于作战准备和意图都不明显,最终导致远征西西里岛的海军全军覆没。
雪上加霜的是,与斯巴达与波斯的联合海军作战中,先胜后败,彻底丧失了海上优势。
又过了多年,雅典的财政出现了重大危机,迫不得已,向斯巴达投降。
斯巴达方面:在得知死敌阿格斯结盟雅典后,迅速将其击溃,避免了两线作战。
之后做出了艰难的决定,采用了远交近攻的方略,与波斯组成联合舰队,在初期被雅典海军击败的情况下,还是取得了海上的优势。
最终彻底将雅典封锁在城中,没了贸易的雅典经济崩溃,宣布投降,斯巴达人接管雅典。
3战争的后果由伯利克里创造的繁荣时代直线崩溃,雅典彻底的丧失了强国地位,并被拆除了城墙。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原因与结果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公元前431至404年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一场长期战争。
这场战争的原因复杂,是历史发展中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的冲突的结果。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文化层面分析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原因,并探讨其对双方的影响。
一、经济原因雅典是古代希腊最富裕、最强大的城邦之一。
其繁荣主要依靠海外贸易和帝国扩张。
但在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的控制区域已达到极限,贸易额的增长逐渐趋缓。
此时,雅典政府将目光转向了同为希腊最强大、同样以农耕为主的斯巴达,并不断侵蚀其周边地区。
斯巴达政府开始感到危机,为了维护自身经济利益,选择了跟雅典开战。
二、政治原因雅典和斯巴达的政体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
雅典是一种寡头政治,权力掌握在少数富裕的人手中,而斯巴达则是一种古老的麦哲伦制,所有公民一律平等,不存在个人私有制。
这种制度的不同导致了两方间对外政策的差异。
雅典经常侵略其周边国家,以扩大领土、财富和国力;而斯巴达则主张维护自己的邻国地位,不扩张领土、不愿意参与国际事务。
两种国际政策的冲突,使两方逐渐失去信任,到最后以战争结束。
三、文化原因雅典和斯巴达的文化也存在巨大的差异。
雅典是一个文化卓越的城市,是古希腊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而斯巴达则是一个保守的城邦,注重军事力量和实用主义。
两种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两方的价值观差异,进一步推动了战争的发生。
伯罗奔尼撒战争从公元前431年至404年,整整持续了27年。
战争的结果,最终导致了双方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对于雅典来说,伯罗奔尼撒战争是毁灭性的。
作为城邦扩张的结果,雅典想获得更多的财富和人口,以支持其经济基础。
但在战争中,雅典从对手处获得了大量的债务,进一步削弱了整个城邦的经济实力。
在战争中,雅典经济基础的严重受损,财政破产几近崩溃,最后也导致了其政治体制的崩溃。
而斯巴达则是赢家。
虽然战争结束后,斯巴达并没有取得直接的利益,但其从中学到了、收获了许多。
其主要收获是确立了希腊的霸权地位,并在整个古希腊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键入文字]
伯罗奔尼撒战争简介、时间、背景、经过
【战争时间】公元前431~前404 年
【战争地点】希腊奴隶制城邦之间
【交战双方】雅典VS 斯巴达
【关键人物】伯利克利
【战争背景】
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矛盾与斗争由来已久。
早在公元前6 世纪末,斯巴达就曾经干涉雅典的内政。
希波战争前期,尤其是在公元前480 年及公元前479 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就不断发生冲突。
后来,以雅典为首建立起了伯利克利提洛同盟,以斯巴达为首的另外一些城邦则建立起了伯罗奔尼撒同盟,于是两个同盟之间开始了对希腊霸权的争夺,冲突日趋激烈。
【战争经过】
公元前431 年5 月,斯巴达对雅典宣战,战争由此爆发。
斯巴达的精锐部队迅速入侵阿提卡。
此时,雅典的统治者为伯利克利,他是一位很有远见的政治和军事统帅。
在战争爆发之前,伯利克利就预料战争即将爆发。
为了提早防备斯巴达人的陆上进攻,他提议在雅典城与外港比雷埃夫斯之间修建了一道长垣,这样就加固了陆海两方面的防务。
战争爆发之后,伯利克利非常清楚地了解敌我之间的优势和劣势,所以因势利导,采用了一种比较稳妥的战略:在陆上以防守为主,将村民迁入城市,在必要时放弃农村,加固城壁,坚守城池;同时,他还主张充分发挥海军优势,主动攻打伯罗奔尼撒沿岸各个城市,以便逼迫对方求和。
伯利克利依照伯利克利的策略,战争的第一年基本上都在顺着其预料的情况发展。
一边是斯巴达军队连续不断地向阿提卡进军,另一边雅典军队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登
1。
伯罗奔尼撒战争名词解释考研【伯罗奔尼撒战争名词解释考研】1. 伯罗奔尼撒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古希腊两大城邦——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一场长达27年的战争,为了争夺希腊的霸权地位而展开。
这场战争被普遍认为是古希腊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之一,给后世的政治、文化和外交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背景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背景与古希腊城邦之间的长期竞争和对抗有关。
雅典和斯巴达是当时希腊政治势力中最为强大的两个城邦,它们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经济和权力上的竞争、对外政策的分歧等方面。
另外,伯罗奔尼撒战争前还发生了伯罗奔尼撒联盟与德洛斯联盟之间的对抗,导致对抗升级。
3. 战争过程伯罗奔尼撒战争历时27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431年至421年的阿尔卡农兹战争阶段,其次是421年至415年的雅典对塞浦路斯的入侵事件,最后是413年至404年的底比斯河之战。
这场战争的发展过程涉及到多个城邦和政治势力,也涉及到了大量的政治和外交策略。
4. 战争影响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雅典的强大地位遭到了削弱,而斯巴达则成为了古希腊的霸主。
这场战争对于古希腊城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古希腊城邦之间的力量对比和政治格局。
5. 个人观点和理解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伯罗奔尼撒战争是一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战争,它不仅在当时希腊世界中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也为后世的历史和政治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思考。
这场战争涉及到了政治、外交、军事和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内容,对于我们理解古希腊及其后续影响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结回顾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古希腊历史上一场影响深远的战争,它的发生和发展受到了古希腊城邦之间长期的政治竞争和对抗的影响。
这场战争对于古希腊城邦的政治格局、外交关系、文化传播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古希腊的发展方向。
通过深入了解这场战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也可以借鉴其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伯罗奔尼撒战争(Peloponnesian War)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从前431年一直持续到前404年,其中双方几度停战,最后斯巴达获胜。
这场战争结束了雅典的经典时代,结束了希腊的民主时代,强烈地改变了希腊的国家。
几乎所有希腊的城邦参加了这场战争,其战场几乎涉及了整个当时希腊语世界。
在现代研究中也有人称这场战争为古代世界大战。
公元前431年雅典及其同盟者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之间爆发战争,公元前404年战争以雅典失败告终(见伯罗奔尼撒战争)。
提洛同盟瓦解。
雅典一度屈从于斯巴达。
公元前404年民主政体被推翻,“三十僭主”肆虐一时。
公元前403年民主政治得到重建。
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雅典利用波斯和忒拜等希腊城邦与斯巴达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自己的势力,于公元前378年建立了第二次雅典海上同盟。
国内政局比较稳定,经济、文化都有一些发展;但公民内部贫富分化加剧,矛盾加深。
从公元前4世纪50年代起,新兴的马其顿日益严重地威胁着在色雷斯和黑海海峡地区有重大利益关系的雅典的独立和安全。
雅典内部反马其顿派和亲马其顿派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两派交替占据上风。
公元前338年的喀罗尼亚之役,马其顿击败了希腊各邦的反抗,从而确立了对包括雅典在内的许多希腊城邦的霸主地位。
公元前323~前322年雅典与马其顿战于拉米亚,结果失败,附属于马其顿,从此完全失去政治独立,民主政体名存实亡。
公元前2世纪中叶并入罗马版图。
这场战争不但对古代希腊而且对历史学本身有重要的意义。
它本身是第一次科学地、历史学地被记录下来的史实: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他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的事件。
这个纪录到前411年冬中止,修昔底德分析了这场战争的原因和背景,他的分析对欧洲的历史学是有先驱作用的。
修昔底德后色诺芬在他的《希厄洛》中继续了修昔底德的工作,记录了前411年后的事件。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李长林古希腊在希波战争以后,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形成为两个敌对阵营。
雅典和斯巴达为了争夺在希腊的霸权,从公元前431年至前404年时断时续地进行了二十七年之久的战争,史称“伯罗奔尼撒战争”。
这次战争是古希腊历史的转折点,希腊奴隶制城邦开始由繁荣走向衰落。
古希腊历史家修昔底德所著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①记述了这次战争的绝大部分史实。
一、修昔底德生平简介关于修昔底德的生平事迹,传世的可靠文献记载极少。
和他同时代的古典作家很少提到过他;只有公元前一世纪的戴奥尼修斯、公元一至二世纪的普鲁塔克和波桑尼阿斯留下一些片断的记载。
后世为他作传的人,说法不一,矛盾之处甚多,提供的资料不足为凭。
我们只能从《自罗奔尼撤战争吏》中偶尔提到他自己的地方,了解到某些确实的情况。
修昔底德大约生于公元前460年,父亲名叫奥罗拉斯。
他们都是雅典公民。
其家庭在色雷斯沿海地区拥有金矿开采权,属于富裕的贵族门第。
修昔底德青少年时代是在雅典度过的,受过良好的教育。
当时正值雅典城邦政治和文化全盛时期,对伯里克利的政治演说、三大悲剧作家的戏剧、希罗多德的历史著作、智者学派的哲学,他都有所了解,雅典的民主和雅典霸国的理论与实际,他也有所体验。
伯罗奔尼撤战争的爆发,强烈地震动了他,他认为这次战争是“希腊人历史中最大的一次骚动,同时也影响到大部分非希腊人的世界,可以说,影响到几乎整个人类”②。
修昔底德从战争一开始就留心搜集资料,着手撰写一部历史。
公元前431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
这时的修昔底德已经三十岁左右,可能在战争开始时就列身戎伍,参加过一些海军和陆军的战役,积累了一定的军事经验。
前429年,雅典瘟疫流行,他受到传染,但幸免于死。
前424年,他被选为雅典十将军之一,指挥七艘战舰,驻扎在色雷斯附近的塔索斯岛。
这年冬天,驻守在安菲玻里的雅典将军攸克利因受斯巴达军围攻,向他求援,他在援救中,①谢德风译:《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以下所引,皆以此版本.②《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2页。
伯罗奔尼撒战争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世界史孙艳丽发生于公元前431~前404年,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之间的战争。
“伯罗奔尼撒战争”乃后人给予的称呼。
这次战争的目击者,历史学家雅典人修昔底德在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称之为“伯罗奔尼撒人和雅典人的战争”。
关于这次战争的起因,修昔底德认为,主要是由于雅典势力的扩张而引起斯巴达人的恐惧。
雅典在希波战争期间建立了以其为首的提洛同盟,通过对同盟其他城邦,进行经济勒索、政治控制、军事移民,达到了富国强兵。
在希波战争后,雅典巩固和发展了它在黑海方面的势力,随后力图向意大利、西西里扩张,以便控制富饶的粮食产地,这一扩张影响了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在西西里的利益。
这是经济上的原因。
但其中也有其政治因素,政治统治形式不同:雅典实行民主政治,斯巴达实行贵族寡头统治。
双方都想将自己的政治形式推广到希腊的其他城邦,雅典支持各邦的民主派,斯巴达支持各邦的寡头派,互相敌对,各不相让,矛盾日趋尖锐。
公元前435年,伯罗奔尼撒同盟中的科林斯与其殖民地克基拉发生争端,于是雅典出兵援助克基拉,逼科林斯退兵。
后斯巴达又支持雅典的盟邦同时亦是科林斯的殖民地的波提狄亚反对雅典。
两大集团因此互相指责,科林斯人声讨雅典人在包围它的殖民地,雅典人指责斯巴达支持它的盟邦叛变。
公元前432年秋,伯罗奔尼撒同盟集会,在科林斯代表鼓动下,要求雅典放弃对提洛同盟的领导权,遭到拒绝。
公元前431年3月,伯罗奔尼撒盟邦底比斯袭击雅典盟邦布拉底,引发战端。
同年5月,斯巴达国王阿基丹姆二世率军侵入阿提卡,战争全面展开。
战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21年,称阿希达穆斯战争(以斯巴达的国王和将军阿希达穆斯二世命名)。
斯巴达及其盟邦5次入侵阿提卡农村,并占据了阿提卡最大的乡镇德谟;第二阶段,公元前421年~公元前413年,战争双方签订为期50年的和约,因雅典主和派将军尼西亚斯的名字而称为“尼西亚斯和约”。
2010 年6 月23 日
伯罗奔尼撒战争
1. 时间:前431——404年。
2. 地点:希腊半岛地区
3. 性质:希腊内部争夺霸权的战争
4. 交战双方:伯罗奔尼撒同盟(斯巴达为首)& 提洛同盟(雅典为首)
5. 导火线:前431年,斯巴达同盟底比斯进攻雅典同盟普拉提亚。
6. 前奏:公元前432年,伯罗奔尼撒同盟向雅典提出:放逐伯里克利并且解散提洛同盟,
遭到雅典方面的拒绝。
7. 军事力量的比较:
①雅典:海军强大;经济实力比斯巴达更强;
②斯巴达:陆军强大
8. 三个战争阶段:
①十年战争时期:阿基达玛斯战争—→《尼西阿斯条约》
②西西里战争:公元前415年,雅典大将亚西比德进攻西西里岛失败,自此,斯巴达
拥有最强大的军队。
③底西尼亚战争。
9. 影响:
①对希腊城邦:导致经济停滞;大奴隶主经济兴起,城邦的政治基础动摇。
②对雅典:雅典帝国崩溃;民主政治衰退。
③对军事发展:战争双方对海上通路的争夺,从海上对敌的封锁和侵入都达到了很大的
规模,夺取要塞创造了很多新的军事战略方法,职业军人开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