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1列举两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_2015
- 格式:ppt
- 大小:12.97 MB
- 文档页数:52
公共基础知识整理——两次工业革命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2.开始于1765,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拉开工业革命的序幕。
3.标志:1785,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4.1807,美,富尔顿,蒸汽轮船;1814,英,斯蒂芬森,蒸汽机车。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
2.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电力、内燃机、新通工具的创新,新通信手段,化学工业)
3、重要发明
(1)电力
①德,西门子,发电机。
②美,爱迪生,电灯、留声机,电影放映机。
(2)新交通
①德,本茨,汽车。
②美,莱特兄弟,飞机。
(3)电信事业
①美,贝尔,电话。
②意大利,马可尼,无线电报。
(4)化工
瑞典,诺贝尔,现代炸药。
一、 纺织业:装有飞梭的织布机1733John Kay (E.)飞梭(Flying Shuttle )1. 加快织布速度。
2.可调整布面宽度, 但需用人力操作。
造成棉纱供不应求现象,London Society of Arts, 于1760年设置奖金鼓励纺纱机的发明。
1767 James Hargreaves(E.)珍妮纺纱机(Spinning-Jenny)同时可纺纱线8条,纱柔美而易断,人力操作。
改良后可同时纺纱线约百条,1770年获专利权。
珍妮纺纱机1769Richard Arkwright(E.)水力纺纱机(Water Frame)利用水力转动滚轴自动纺纱,纱粗韧,此种纺纱机需要较多的资本及大的工厂。
1780年,Arkwright在Manchester设厂,并游说国会取消对棉织业的限制。
致富后受封为爵士(Sir)。
水力纺纱机1779 Samuel Crompton(E.)走锭精纺机(Spinning Mule)结合Water Frame及Spinning-Jenny之优点。
不断改良,至1799年一机可同时纺纱线400股,棉纱生产量大增,造成织布机短绌问题。
走锭精纺机1785Edmund Cartwright(E.)动力织布机(Power Loom)成本高又笨重未能立即推广,1825年后始渐取代手工织机。
1822-1833年不断改良,成为精巧织机,1835年英已拥有水力织机100,600架。
动力织布机1785Thomas Bell(E.)滚筒印花机(The Cylindrical CalicoPrinting Machine)加快织品印花的速度。
滚筒印花步骤1792 Eil Whitney(A.)轧棉机(The Cotton Gin)迅速分离棉子与棉絮,棉花产量大增。
美国棉花输出量激增:1821年93,500,000 pounds1860年110,000,000 pounds 轧棉机1841 Kenworthy and Bullough(E.)自动动力织布机(Automatic PowerLoom)加速织布速度,至1880年,一位工人可以同时监督四、五架自动动力织布机作业。
考工业革命的问法工业革命问答题1.列举两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动力机。
2.列举两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交通工具。
3.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促进(创造)了社会——的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1712年英国人汤姆斯·牛考门获得了稍加改进的蒸汽机的专利权1764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1778年约瑟夫·勃拉姆抽水马桶1796年塞尼菲尔德平版印刷术1797年亨利·莫兹莱螺丝切削机床1781年詹姆斯·瓦特改进了牛考门蒸汽机,现代蒸汽机成型1807年富尔顿造出用蒸汽机做动力的轮船1812年特列维雪克科尔尼锅炉1815年汉·戴维矿工灯1825年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火车试车成功1844年成廉·费阿柏恩兰开夏锅炉工业革命的影响:1 .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使用机器为主的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厂.2. 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转移.3. 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4. 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胀,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5. 引起社会结构的改变.6.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是工业革命的直接产物.第二次工业革命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
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
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
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
19世纪早期,人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根据这一现象,对电作了深入的研究。
在进一步完善电学理论的同时,科学家们开始研制发电机。
第2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是什么_第2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有哪些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等为标志的技术革命。
今天店铺给大家带来了第2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2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一:莱特兄弟-飞机莱特兄弟指的是奥维尔(1871年8月19日—1948年1月30日)和维尔伯(1867年4月16日—1912年5月30日)这两位美国人。
于1903年12月17日他们驾驶自行研制的固定翼飞机飞行者一号实现了人类史上首次重于空气的航空器持续而且受控的动力飞行[被广泛誉为现代飞机的发明者。
莱特兄弟虽然不是进行航空器飞行试验的第一人,但他们首创了让固定翼飞机能受控飞行的飞行控制系统,从而为飞机的实用化奠定了基础,此项技术至今仍被应用在所有的固定翼航空器身上。
莱特兄弟,美国发明家。
首创让固定翼飞机能受控飞行的飞行控制系统。
1903年驾驶自行研制的固定翼飞机,实现了人类史上首次重于空气的航空器持续而且受控的动力飞行。
莱特兄弟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代顿市。
哥哥威尔伯•莱特生于1867年4月16日,他的弟弟奥维尔•莱特生于1871年8月19日,他们从小就对机械装配和飞行怀有浓厚的兴趣。
有一次,他们的父亲从欧洲回来,带来了一个飞螺旋,把飞螺旋上面的橡皮筋扭好,一松手,它就发出呜呜的声音,向空中高高地飞去。
玩过之后,兄第俩便把飞螺旋拆开了,想从中探索一下,它为何能飞上天去。
从这以后,在他们的幼小心灵里,就萌发了将来一定制造出一种能飞上高高蓝天的东西。
这个愿望一直影响着他们。
从1896年开始,莱特兄弟就一直热心于飞行研究。
德国的奥托•李林塔尔试飞滑翔机成功的消息使他们立志飞行。
而1896年李林塔尔试飞失事,促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飞机的平衡操纵上面。
他们特别研究了鸟的飞行,并深入钻研了当时几乎所有关于航空理论方面的书籍。
这个时期,航空事业连连受挫,飞行技师皮尔机毁人亡,重机枪发明人马克沁试飞失败,航空学家兰利连飞机带人摔入水中,等等,这使大多数人认为飞机依靠自身动力的飞行完全不可能。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成就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创造:1765年1)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叶(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第一个工业国家)2)首先发生的行业:新兴的棉纺织业3)发明开始的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4)新的发展阶段:1785年,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大推动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5)交通工具的发明: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轮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汽车。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1)时间:19世纪70年代(1870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2)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成就):1866年德意志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电动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1876年,美国的贝尔发明电话;此外,电动机、电车、电报、电影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3)内燃机的创造和使用:1885年,德国人戴姆勒和本茨各自制成三轮汽车,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4)化学工业的发展令人瞩目: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5)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电力工业、电器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了解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的产生1、垄断组织产生的原因:1)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2)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2、生产的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3、最早生产的行业:新兴工业和钢铁行业4、(看)含义: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垄断的目的),一些大企业采用兼并和相互联合等方式(垄断的方式),控制产品的生产、价格和市场(垄断的表现),形成了垄断组织。
并渗入到社会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5、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6、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认识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历史复习资料一、两次工业革命: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的原因:①政治前提:英国确立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②直接原因:不断扩大。
2、必要条件:①雄厚的;②充足的;③丰富的资源和原料;④生产技术的革新。
3、起止时间:4、开始行业:(开始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5、变化:生产方式从到。
生产组织形式从到。
6、发明:哈格里夫斯发明、1785年改进(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交通工具:1825年发明(火车)。
7、19世纪30年代,成为主要动力来源,传统的逐渐被所替代,制度最终确立。
19世纪中期,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8、扩展:18世纪后期,法、美、德等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
9、工业革命的特点:①国率先开展;②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③首先开始于领域。
10、工业革命的影响:①生产力: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
②生产关系:出现和两大群体。
③世界格局:工业革命后,最终战胜;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的局面。
④初步形成。
⑤加速了进程。
⑥带来、等消极影响。
11、工业革命的启示:①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我们要坚持“”战略,大力发展科技创新。
③发展科技的同时,要趋利避害,。
12、工业革命与中国: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发动了(军事);1840年起中国社会性质改变,开始沦为(政治);中国被卷入了体系,开始解体,产生(经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思想)。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背景:①制度前提: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受工业革命的影响);②科学技术:取得重大进步;③经济条件:欧美主要迅速发展。
二、开始的时间:最显著的成就: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世界进入“”)三、特点:①与紧密结合;②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处于领先地位是和;③在一些后起的国家同时进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经济的发展;④从领域开始。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1.(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3)由表1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表1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年代1870 1896~1900 1913比例78% 74% 72%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考点】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析】从表1可以看出,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虽然是下降的,但幅度不大,仍占据垄断地位,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与表1不符,故A项错误;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下降,反映出其他地区的工业生产总和上涨,即世界其他地区的工业化有所发展,故B项正确;从表1四国工业生产总和的比例无法得出各国工业发展程度,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但与表1内容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B2.(2015•浙江文综•21)下图是美国1821—1920年新增欧洲移民示意图。
下列不属于这一期间移民因素的是()A.英国与美国的历史渊源B.法西斯大规模迫害犹太人C.躲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迁徙【考点】英国的殖民扩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析】美国历史上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人向美洲移民是必然,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法西斯大规模迫害犹太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939至1945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在欧洲战场,美国不受影响,因而很多欧洲人为躲避战火而移民到美国,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确立,为了开辟市场,向美洲移民,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B3.(2015•北京文综•37)(36 分)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材料二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