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药材标准 云当归
- 格式:pdf
- 大小:272.94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十大道地药材产地何谓"道地药材”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中药标准化的概念,是指一定的中药品种在特定生态条件(如环境、气候)、独特的栽培和炮制技术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较高、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性特点的药材。
由此可见,道地药材之功效的确是地道实在、确切可靠,不愧为"道地”、"地道”之称。
"道地药材”的命名特点通常,道地药材在其药名前多冠以地名,以示其道地产区。
比如,"四大怀药”(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怀山药)和“浙八味”(杭麦冬、杭菊花、浙元参、延胡索、白术、山茱萸、白芍、浙贝母)就是闻名遐迩的道地药材。
此外,还有山东阿胶、山东莱阳沙参、安徽凤凰山丹皮、广东阳春砂仁、广东新会陈皮、四川康定炉贝、宁夏中宁枸杞等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的"十大产区”一、关药产区关药通常指东北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著名关药有人参、鹿茸、防风、细辛、五味子、关木通、刺五加、黄柏、知母、龙胆、哈蟆油等。
关药地区所产人参占全国人参产量的99%,人参加工品边条红参体长、芦长、形体优美;辽细辛气味浓烈、辛香;北五味肉厚,色鲜、质柔润;关龙胆根条粗长、色黄淡;防风主根发达,色棕黄,被誉为“红条防风”;梅花鹿茸粗大、肥、壮、嫩、茸形美、色泽好;哈蟆油野生蕴藏量占全国99%。
二、北药产区北药通常指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部等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主要北药主要包括山楂、党参、北沙参、知母、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酸枣仁、远志、黄芩、赤芍、枸杞子、阿胶、全蝎、五灵脂等。
山西潞党参皮细嫩、紧密、质坚韧;河北酸枣仁粒大、饱满、油润、外皮色红棕;河北连翘身干、纯净、色黄壳厚;河北易县,涞源县的知母肥大、柔润、质坚、色白、嚼之发黏,称“西陵知母”;山东东阿阿胶驰名中外。
三、怀药产区怀药泛指河南境内所产的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一、道地药材的含义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
道地,也就是地道,也即功效地道实在,确切可靠。
在中医处方笺上,许多药名前标有“川”、“云”、“广”等产地,“川”即四川,“云”即云南,“广”即广东、广西。
这些药物大多就是道地药材。
二、具体内容包括了几个道地药材大的方面,其一是指同种异地出产的药材,在质量上有明显差异,如人参、地黄、杜仲、当归等,产地不同药效差异很大,常把某地出产的药材称为“道地药材”,而其他产地出产的则叫“非道地药材”;其二是指同一种药材国内外均有分布,但在中国,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则具有独特的疗效;其三是指原产其他国的药物流传入中国之后,经过发展,成为常用中药,这些药物在中国的某些或某一地区已经引种成功,如红花、木香等;其四是指经加工而形成的药品,其“道地”所在主要是指工艺上的考究;其次是指一些正品药物的代用品,这些代用品相对于“道地”的正品药物而言,就是“非道地”的药材了。
三、区域划分各地所处的地理环境十分复杂,水土、气候、日照、生物分布都不完全相同,因此,药物本身的质量,也即其治疗作用有着显著的差异。
如商品生药白头翁有16种以上不同植物来源,正品应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其根含有皂甙,有抑制阿米巴原虫作用,而属于石竹科及菊科的一些同名异物则均无抑制阿米巴原虫的作用。
又如不同品种大黄的成分和泻下作用也有明显差异,掌叶、唐古特等正品大黄中,其有效成分蒽醌含量以结合状态为主,游离状态仅占小部分,这些种类的大黄具有明显的泻下作用。
而一些混杂品次大黄,如华北、天山等大黄,其蒽醌含见以游离状态稍高或接近结合状态,此等大黄的泻下作用很差。
另外,如中国长白山的野山参,中国东北各省与朝鲜,日本的园参,其人参皂甙的含量不同,皂甙单体的含量也不一样,因而药理作用与临床疗效都有出入。
当归选料标准最新规范
当归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补血和调经等功效。
制定当归的选料标准是为了确保其质量和疗效,以下是最新的规范内容:
1. 产地要求:优质当归应产自适宜的地理环境,如中国西北的甘肃、青海等地区,这些地区气候干燥,土壤肥沃,适合当归生长。
2. 外观标准:当归根应完整,无断裂,表面光滑,颜色呈棕黄色或黄褐色,具有自然的纹理和光泽。
3. 气味与味道:优质当归应具有特有的香气,气味浓郁而不刺鼻,味道微苦,回味甘甜。
4. 干燥度:当归应充分干燥,含水量不超过12%,以保证其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不易发霉变质。
5. 无杂质:选料时应剔除泥沙、石块等杂质,确保当归的纯净度。
6. 无病虫害:当归在生长和收获过程中应避免病虫害的侵害,确保药材的安全性。
7. 加工工艺:当归在加工过程中应遵循传统工艺,如切片、晾晒等,以保留其药用成分。
8. 包装要求:当归包装应密封,防潮,防虫,以延长其保质期。
9. 质量检测:每批当归在出厂前都应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10. 追溯体系: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确保每批当归的来源可追溯,质量可控。
11. 储存条件:当归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避免高温和潮湿,以保持其药效。
12. 有效期:根据当归的干燥度和储存条件,设定合理的有效期,确保药材在使用时仍具有良好药效。
通过以上规范,可以确保当归药材的质量和疗效,为中医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保障。
同时,这些规范也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中药材的信任度,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云当归栽培技术规程一、概述云当归,又称归头、西当归,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
其根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为了规范云当归的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特制定本技术规程。
二、产地环境1. 气候条件:选择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阳光充足的气候环境。
年平均气温应在12~18℃,年降雨量应在800~1200mm。
2. 土壤条件: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土壤pH值应为6.5~7.5,有机质含量应在2%以上。
三、栽培技术1. 选种: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种源。
种子应饱满、纯净,发芽率应在85%以上。
2. 播种: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3~4月或秋季9~10月。
采用条播或穴播方式,行距为30~40cm,株距为20~30cm。
播种深度为3~5cm。
3.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结合浇水进行施肥。
一般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2000~3000kg,磷酸二铵20~30kg,硫酸钾10~20kg。
肥料应均匀撒施在沟内或穴内。
4. 除草:在生长期间,应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防止与当归争夺养分。
一般采用人工除草或化学除草方式。
5. 浇水:根据气候和土壤湿度情况,适时浇水。
在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和积水。
6.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田间病虫害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一般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7. 采收与加工:当云当归生长到3~4年时,即可采收。
采收时间一般在秋季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
将根部挖出,除去泥土和须根,晒干或烘干即可。
四、质量标准1. 外观:云当归呈圆柱形或圆锥形,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和横长皮孔。
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明显的放射性纹理和棕色形成层环。
2. 内在质量:云当归应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的质量标准。
其中,挥发油含量不得低于0.4%,阿魏酸含量不得低于0.1%。
五、包装与贮藏1. 包装:云当归应采用密封包装,以防止受潮和污染。
当归药典标准《当归药典标准:探秘神奇药材的准则秘籍》嘿,各位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在中药材的奇妙世界里,就如同超级英雄要有自己的专属技能手册一样,当归这味药材也有它超级严格的“药典标准”!要是不了解这些标准,那可就像是在中药的江湖里瞎闯荡,说不定就会闹出不少笑话来呢!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哦,不搞懂当归药典标准,你对当归的使用可能就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那后果可不堪设想呀!一、外观标准:看脸的时代,当归也不能输!“当归的长相可不一般,别小瞧了它的颜值哟!”当归的外观可是有讲究的呀!它的主根要粗壮,呈圆柱形,表面得是黄棕色至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样突起。
就像选美比赛一样,得有那出众的外表才能脱颖而出呀!比如那些根须稀疏、形状怪异的可就不符合标准啦。
这就好比选明星,肯定得挑那些五官精致、气质出众的呀!二、气味标准:独特的香气,是当归的魅力密码!“闻香识当归,这可是关键一招啊!”当归有一种独特的香气,浓郁而又特别。
这就像是它的独特标识一样,要是没了这股香气,那还能叫当归吗?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当归的香气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呀!要是闻到一股刺鼻或者奇怪的味道,那肯定是不对头啦,赶紧把它打入冷宫吧!三、含量标准:内在的品质,才是真正的王牌!“当归的内在质量,那可是核心竞争力呀!”这里面的指标可多了去了,比如阿魏酸的含量得达到一定标准才行。
这就好像是一辆汽车的核心发动机,得足够强大才能跑得飞快呀!要是含量不达标,那这当归的药效可就要大打折扣啦!就如同一个武功秘籍,缺了关键的几招,那还能练成绝世武功吗?不可能的啦!四、炮制标准:精心的雕琢,让当归更完美!“炮制当归,就像给它来一场华丽的变身!”当归的炮制过程也很重要哦,要经过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等一系列步骤。
这就像是给一个灰姑娘进行精心打扮,让她变成美丽的公主呀!而且炮制的火候、时间都得掌握得恰到好处,不然可就前功尽弃啦!就像做菜一样,火候不对,那味道可就差远咯!哎呀呀,当归的药典标准就像是一道道关卡,只有通过了这些关卡的当归才是真正的好当归呀!所以呀,大家在使用当归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这些标准来挑选和使用哦!不然的话,可能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啦!好啦,记住这些当归药典标准,你就能在中药的世界里畅游无阻啦,就像拥有了一把打开中药宝库的神奇钥匙!让我们一起成为中药达人,把当归的神奇功效发挥到极致吧!别再犹豫啦,赶紧行动起来,和当归来一场美妙的邂逅吧!。
当归的规格标准(当归的等级规格)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1.全归规格标准:一等:干货。
上部主根圆柱形,下部有多条支根,根梢不细于0.2厘米。
表面棕黄色或黄褐色。
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具油性。
气芳香,味甘微苦。
每公斤40支以内。
无须根、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干货。
上部主根圆柱形,下部有多条支根,根梢不细于0.2厘米。
表面棕黄色或黄褐色。
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具油性。
气芳香,味甘微苦。
每公斤70支以内。
无须根、杂质、虫蛀、霉变。
三等:干货。
上部主根圆柱形,下部有多条支根,根梢不细于0.2厘米。
表面棕黄色或黄褐色,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具油性。
气芳香,味甘微苦。
每公斤110支以内。
无须根、杂质、虫蛀、霉变。
四等:干货。
上部主根圆柱形,下部有多条支根,根梢不细于0.2厘米。
表面棕黄色或黄褐色,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具油性。
气芳香,味甘微苦。
每公斤110支以外。
无须根、杂质、虫蛀、霉变。
五等:(常行归)干货。
凡不符合以上分等的小货,全归占30%,腿渣占70%,具油性。
无须根、杂质、虫蛀、霉变。
2.归头规格标准:一等:干货。
纯主根,呈长圆形或拳状,表面棕黄色或黄褐色。
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具油性。
气芳香,味甘微苦。
每公斤40支以内。
无油个、枯干、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干货。
纯主根,呈长圆形或拳状。
表面棕黄色或黄褐色。
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具油性。
气芳香,味甘微苦。
每公斤80支以内。
无油个、枯干、杂质、虫蛀、霉变。
三等:干货。
纯主根,呈长圆形或拳状。
表面棕黄色或黄褐色,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具油性。
气芳香,味甘微苦。
每公斤120支以内,无油个、枯干、杂质、虫蛀、霉变。
四等:干货。
纯主根,呈长圆形或拳状。
表面棕黄色或黄褐色,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具油性。
气芳香,味甘微苦。
每公斤160支以内,无油个、枯干、杂质、虫蛀、霉变。
备注:全归一至四等内,包装、运输的自然压断腿不超过16%。
全国道地药材产地⼤汇总(附补贴标准)!道地所谓道地药材,也叫地道药材,是指在特定地域的⽣态环境、⾃然条件中种植、⽣产出来的优质纯正药材。
药材种植有⼀定的地域性,不同地区可能差别很⼤,要做药材种植就要了解药材市场。
全国各省道地药材汇总⼭西:黄芪、党参、远志、杏、⼩茴⾹、连翘、⿇黄、秦艽、防风、猪苓、知母、苍术、⽢遂等。
⼭东:(⾦银花) 忍冬、北沙参、栝楼、酸枣、远志、黄芩、⼭楂、茵陈、⾹附、牡丹、徐长卿、灵芝、天南星。
河北:知母、黄芩、防风、菘蓝、柴胡、远志、薏苡、菊、北苍术、⽩芷、桔梗、藁本、紫菀、⾦莲花、⾁苁蓉、酸枣等。
浙江:浙贝母、延胡索、芍药、⽩术、⽞参、麦冬、菊、⽩芷、厚朴、百合、⼭茱萸、夏枯草、乌药、益母草等。
江苏:桔梗、薄荷、菊、太⼦参、芦苇、荆芥、紫苏、栝楼、百合、菘蓝、芡实、半夏、丹参、夏枯草⽜蒡等。
福建:穿⼼莲、泽泻、乌梅、太⼦参、酸橙、龙眼、栝楼、⾦⽑狗脊、虎杖、贯众、⾦樱⼦、厚朴、巴戟天等。
江西:酸橙、栀⼦、荆芥、⾹薷、薄荷、钩藤、防⼰、蔓荆⼦、青葙、车前、泽泻、夏天⽆、蓬蘽等。
湖南:厚朴、⽊⽠、黄精、⽟⽵、牡丹、乌药、前胡、芍药、望春花、⽩及(⽩芨)、吴茱萸、莲、夏枯草、百合等。
湖北:茯苓、黄连、独活、厚朴、续断、射⼲、杜仲、⽩术、苍术、半夏、湖北贝母等。
河南:地黄、⽜膝、菊、薯蓣、⼭茱萸、⾟夷、忍冬、望春花、柴胡、⽩芷、桔梗、款冬花、连翘、半夏、猪苓、独⾓莲、栝楼、天南星、酸枣等。
安徽:芍药、牡丹、菊、菘蓝、太⼦参、⼥贞、⽩前、独活、侧柏、⽊⽠、前胡、茯苓、苍术、半夏等。
⼴西:罗汉果、⼴⾦钱草、鸡⾻草、⽯斛、吴茱萸、⼤戟、⾁桂、千年健、莪术、天冬、郁⾦、⼟茯苓、何⾸乌、⼋⾓茴⾹、栝楼、茯苓、葛等。
⼴东:阳春砂、益智、巴戟天、草⾖蔻、⾁桂、诃⼦、化州柚、仙茅、何⾸乌、佛⼿、橘、乌药、⼴防⼰、红⾖蔻、⼴藿⾹、穿⼼莲等。
海南:槟榔、阳春砂、益智、⾁⾖蔻、丁⾹、巴戟天、⼴藿⾹、芦荟、⾼良姜、胡椒、⾦线莲等。
当归DɑngguiANGELICAE SINENSIS RADIX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
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性状】本品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长15~25cm。
表面浅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和横长皮孔样突起。
根头(归头)直径1.5~4cm,具环纹,上端圆钝,或具数个明显突出的根茎痕,有紫色或黄绿色的茎和叶鞘的残基;主根(归身)表面凹凸不平;支根(归尾)直径0.3~1cm,上粗下细,多扭曲,有少数须根痕。
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和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黄棕色。
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
柴性大、干枯无油或断面呈绿褐色者不可供药用。
【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
栓内层窄,有少数油室。
韧皮部宽广,多裂隙,油室和油管类圆形,直径25~160μm,外侧较大,向内渐小,周围分泌细胞6~9个。
形成层成环。
木质部射线宽3~5列细胞;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呈放射状排列;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粉末淡黄棕色。
韧皮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表面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有时可见菲薄的横隔。
梯纹导管和网纹导管多见,直径约至80μm。
有时可见油室碎片。
(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醚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当归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本品粉末3g,加1%碳酸氢钠溶液50ml,超声处理10分钟,离心,取上清液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2~3,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道地药材栽培及产地加工技术规范岷县当归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岷县当归道地药材栽培及产地加工技术的术语和定义、道地产区生态环境、选地、整地、育苗移栽、田间管理、采收、产地加工、包装、贮藏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甘肃岷县及邻近地区当归药材的栽培生产和产地加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所包含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3术语和定义3.1当归(Danggui)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根采收后经过洗净、除杂、干燥的加工品。
3.2岷县当归(Minxian Danggui)产于甘肃岷县及邻近地区的当归道地中药材。
3.3道地药材(Daodi herb)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4道地产区生态环境4.1海拔当归大田栽培适宜海拔在2000~2500m,育苗基地适宜在2500~2700m。
4.2年平均气温在年平均气温4.5~5.7℃的山区。
4.3降雨量适宜年平均降雨量570~650mm。
4.4土壤育苗地适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pH值近中性。
移栽地适合选择质地为中壤土或沙壤土的黑土或灰褐土,pH值中性至弱碱性。
4.5地形地势苗地要求阴凉潮湿,日照时间短,以5°~25°背风向阳坡地为佳。
移栽地坡度一般小于15º。
5选地整地5.1选地5.1.1产地环境要求岷县当归道地中药材传统采用高山育苗、低山移栽的栽培方式。
岷归育苗地通常选择海拔高度2500 ~2700m生地、轮歇地,尤以土层深厚、肥沃的生荒地为宜。
当归大田栽培前茬以麦类作物为好,轮作周期要求三年以上。
云当归栽培技术规程-回复云当归栽培技术规程是基于当归栽培技术的特点和要求,结合现代农业科技,总结出来的一套适应云南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措施,旨在提高当归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云当归栽培技术规程的相关问题,介绍栽培前的准备工作、播种和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一、栽培前的准备工作:1. 土壤选择: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耕地,避免积水和涝害。
土壤PH值在6.5-7.5之间较为适宜。
2. 土壤改良:根据土壤测试结果,调整土壤酸碱度和养分含量,施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和改善土壤结构。
3. 品种选择:选择适应云南当地气候和土壤的当归品种,如“云当归1号”、“云当归2号”,以保证产量和品质。
二、播种和育苗:1. 播种时间:通常在3月至4月间进行播种,具体时间根据气温和土壤湿度来确定。
2. 播种方式:一般采用穴播或条播的方式,将种子均匀撒在沟槽中,覆土后轻轻拍实。
3. 育苗管理: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定期浇水,注意防止积水和病害的发生。
苗期通常为30-40天。
三、田间管理:1. 地面整平:播种后,要及时进行地面整平,保持田间的通风透光和充足的日照。
2. 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一般为30厘米×30厘米或40厘米×40厘米。
3. 施肥排水: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植株生长需求,适时进行追肥和排水,保持土壤水分和养分供应的平衡。
4.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初期症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如喷洒农药和调整田间环境等。
5. 采摘与管理:当归在生长期间要定期采摘,促进茎叶的生长和根系的发展。
同时要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预防,及时处理病叶和虫害。
四、收获和加工:1. 收获时间:一般在当归生长1-2年后进行首次收获,再次收获则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来决定。
2. 收获方法:采用采挖的方式,小心保护根系,避免损伤。
道地药材当归道地药材道地特征古人对当归从品种、药材形状和产地等方面进行了评价。
《本草经集注》以“马尾当归”优于“草当归”,指出品种之间的差异。
《本草图经》记载:“根亦二种,大叶名马尾当归,细叶名蚕头当归。
大抵以肉浓不枯者为胜。
”以“马尾当归”品质优良。
《本草蒙筌》提出了优质品特征,谓:“马尾当归,黄白气香,肥润,此为上品”,与现代当归的品质评价十分相似;认为“蚕头当归,质黑气薄,坚枯,此为下品,不堪入药”。
还通过临床用药经验发现不同产地当归的功效差异,十分难得,谓:“生秦蜀两邦,川归力刚可攻,秦归力柔堪补,凡觅拯病,优劣当分”。
《本草纲目》记载:“以秦归头圆尾多色紫气香肥润者,名马尾归,最胜他处;头大尾粗色白坚枯者,为镵头归,止宜入发散药尔。
”对甘肃所产当归进行了结论性的总结评价。
当归药材的道地特征:形似马尾、头圆尾多、断面色黄白、肥润、气香。
药材性状根略呈圆柱形,全体称“全归”,全长10~25cm ;根头习称“归头”,归头直径2~4cm ;主根粗短,主根习称“ 归身”,归身长5~10cm,归身直径1.5~2cm ;支根及支根梢部习称“归尾”,归尾直径0.3~1cm。
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全体具不规则纵皱纹及横向椭圆形皮孔。
归头上端圆平,顶端残留多层鳞片状叶基,归身表面凹凸不平,其上生有3~5 条或更多的归尾,归尾上粗下细。
质地柔韧。
断面皮部类白色,油润,有多数棕色油点,或具裂隙,形成层环浅棕色,木部黄白色。
气芳香而特异,味甜,微苦、辛。
岷归体大身长尾巴少,色褐根肥油润香;骨重坚瓷皮纹细,粉白茬口菊花心。
甘肃省岷县各地所产当归药材特征大致有以下几类:蒲麻、麻子川及宕昌哈达铺、理川(南面)等地,由于气温偏低、阴湿,土质多为黑色,所产的当归皮色较黑,归头短,归腿细而多,气味较淡,习称“马尾当归”;茶埠、梅川、寺沟、中寨和小寨等乡镇,气温偏高,土质多为黄土,所产的当归色泽较浅,整体长度较长,有多头而长者,腿粗、气味浓烈,习称“莲花归”;清水、十里和西寨等乡镇,其气温相对县南、北面适中,所生产的当归整体长度较短,归头少而长,归腿粗壮而较疏,气味浓烈。
云北讲天药材品种之阳早格格创做1、三七:主产于文山州,黑河、玉溪、直靖、大理、楚雄、昆明等天、州、市亦有栽培.履历少暂,本量劣良,驰名海内中.原省年产量占华夏的70%以上.2、砂仁:主产于西单版纳;德宏、文山、黑河、临沧等天、州亦有栽培.原省年产量占华夏60%安排.居尾位.3、当归:主产于丽江、中甸、德钦、兰坪、维西、鹤庆、剑川等县.商品习称云归,以个大、结真、味浓、油性脚而著称.多供出心.4、云木香:天讲药材.主产于丽江、迪庆、大理、保山、喜江等天、州;楚雄、直靖、昭通等天、州亦有培植,商品根条匀称、量脆、体沉、油润、味香浓、没有空心.原省年支买量居华夏一、两位.5、黄连:主要分散喜江州及腾冲县;维西、云龙、剑川等县有少量栽培,具备脆真、色黄、味苦、内有菊花心等特性.6、茯苓:又称“云苓”.家死分散于丽江、维西、中甸、祸贡、云龙、剑川、腾冲、禄劝、武定、富民、宣威等县.家种主产于楚雄州、昆明市战直靖天区;维西、丽江亦有培植.商品体沉、脆真、个大、圆滑、没有破裂、剖里色黑、细致.供应华夏战出心.7、天麻:主产于镇雄、大闭、威疑、永擅、丽江、维西、云龙、祸贡、贡山等县.商品个大脆真、色泽黄黑明明,习称“来日诰日麻”.8、石斛:分散于文山、思茅、西单版纳、德宏、黑河、临沧、直靖等天、州.原省年支买量占华夏50%安排,居第一位.9、女茶:主产于西单版纳.女茶素含量40~50%.10、诃子:分散于保山、临沧、德宏等天、州.产本量脆、体沉、肉薄.原省年支买量占华夏80%安排.11、胡黄连:分散于德钦、维西、中甸、贡山等县,家死变家种已博得发端乐成.12、半夏:家死资材较多,主要分散于昭通、直靖、昆明、文山等天、川、市.商品个圆似珠、色黑、量脆、粉量细致、味辛辣.13、秦艽:分散于丽江、大理、迪庆、喜江等天、州.商品根条细少、肉薄结真、色,量天劣良.14、猪苓:分散于维西、丽江、宁蒗、洱源、剑川、云龙、兰坪、贡山、镇雄等县.商品个大量脆、皮黑肉黑.15、脱山甲:分散于海拔2,500米以下的热戴、亚热戴、温戴天区.甲片片大、有光芒、无腥气、没有戴肉油.16、荜茇:分散于盈江、瑞丽、潞西、陇川、梁河等县及思茅、西单版纳、临沧、喜江等天、州.商品果穗肥大、量脆、歉谦、黑褐色、断里稍黑.原省年支买量占华夏70%以上. 17、麝香:分散于迪庆、丽江、喜江、大理、楚雄、保山、直靖、昭通等天、州.18、草果:主产于黑河、文山、思茅、玉溪、西单版纳、临沧等天、州.商品个大、歉谦、量硬、表面黑棕色、内色黑、香气浓、味辛辣.19、冬虫夏草:分散于丽江、中甸、德钦、贡山等县.商品以身搞、歉谦肥壮、断里色黑、菌座短小、无黑细皮著称. 20、何尾黑:分散于玉溪、黑河、文山、楚雄、昆明、昭通等天、州、市.商品个大量脆、隐粉性、中表黑褐、内色黄黑或者黑棕色、有云朵纹.21、龙胆:分散于保山、文山、大理、楚雄、昭通、直靖、临沧等天、州.商品根条细肥、色黄明明、味极苦.。
T/CACM XXXX-2018道地药材云当归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云当归道地药材的术语和定义、来源及植物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栽培及采收加工、质量特征及包装、标志和标签、运输及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云当归道地药材的生产、销售、鉴定及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SB/T 11094 《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SB/T 11095 《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T/CACM 003-2016 道地药材标准编制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 术语和定义T/CACM 003-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T/CACM 003-2016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道地药材Daodi-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T/CACM 003-2016 定义3.1]3.2 云当归Yun Danggui产于云南省的栽培当归药材。
4 来源及形态4.1 来源来源于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
4.2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0.4-1米。
根圆柱状,分枝,有多数肉质须根,黄棕色,有浓郁香气。
茎直立,绿白色或带紫色,有纵深沟纹,光滑无毛。
叶三出式二至三回羽状分裂,叶柄长3-11厘米,基部膨大成管状的薄膜质鞘,紫色或绿色,基生叶及茎下部叶轮廓为卵形,长8-18厘米,宽15-20厘米,小叶片3对,下部的1对小叶柄长0.5-1.5厘米,近顶端的1对无柄,末回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2厘米,宽5-15毫米,2-3浅裂,边缘有缺刻状锯齿,齿端有尖头;叶下表面及边缘被稀疏的乳头状白色细毛;茎上部1T/CAMA XXXX-2018叶简化成囊状的鞘和羽状分裂的叶片。
复伞形花序,花序梗长4-7厘米,密被细柔毛;伞辐9-30;总苞片2,线形,或无;小伞形花序有花13-36;小总苞片2-4,线形;花白色,花柄密被细柔毛;萼齿5,卵形;花瓣长卵形,顶端狭尖,内折;花柱短,花柱基圆锥形。
果实椭圆至卵形,长4-6毫米,宽3-4毫米,背棱线形,隆起,侧棱成宽而薄的翅,与果体等宽或略宽,翅边缘淡紫色,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
花期6-7月,果期7-9月。
5 历史沿革当归别名秦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
秦汉时,《范子计然》云:“当归,出陇西。
无枯者,善。
”陇西即今甘肃定西市及其周边。
秦汉《神农本草经》:“当归,味甘,温。
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在皮肤癣,妇人漏下绝子,诸恶创疡、金创。
煮饮之。
一名干归。
生陇西川谷。
”魏晋时期,《梁书•诸夷传》云:“天监四年,(宕昌国)王梁弥博来献甘草、当归。
”宕昌即今甘肃定西市所辖的岷县,至今仍是当归的道地产区。
南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云:“今陇西四阳、黑水(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北)当归,多肉少枝气香,名马尾当归,稍难得。
西川北部当归,多根枝而细。
历阳(今安徽和县)所出,色白而气味薄,不相似,呼为草当归,阙少时乃用之。
方家有云真当归……”此处至少提到了3种当归,有黑水所出马尾当归、西川北部当归以及历阳所出的草当归,其中产于安徽的“历阳当归”虽在当时有草当归、真当归诸名,但《本草经集注·序录》所言“江东已来,小小杂药多出近道,气力性理不及本邦。
假令荆益不通,则全用历阳当归、钱塘三建……”,表明对其有所质疑。
四阳即武阳、首阳、洮阳和岷阳,分别相当甘肃的漳县、陇西、临洮、和岷县;或曰陇西四阳实系陇西叨阳之误。
此外,或曰四阳即首阳,汉置县,属陇西郡。
直至南北朝,西魏大统十七年(公元551年)才改称渭源县,故城位于今甘肃渭源县东北。
县东南有首阳山,属岷山山脉。
其说最有理。
唐代《新修本草》云:“当归苗,有二种于内:一种似大叶芎藭,一种似细叶芎藭,惟茎叶卑下于芎藭也。
今出当州(今四川黑水县北)、宕州(今甘肃岷县)、翼州(今四川茂县西北维城附近),松州(今四川松藩县),宕州最胜。
细叶者名蚕头当归。
大叶者名马尾当归。
今用多是马尾当归,蚕头者不如此,不复用。
陶称历阳者,是蚕头当归也。
”文中强调了马尾当归为胜。
考唐代当归产地多集中在甘肃、四川,其中建南道所辖州县出当归者尤多,综合《新修本草》《千金翼方》《通典》《唐六典》《元和郡县图志》《新唐书》等文献的记载,建南道的茂州(今四川北川、汶川及茂汶羌族自治县等地)、翼州、维州(今四川理县)、松州、当州、悉州(今四川茂县西北)、静州(现四川旺苍县普济镇大营坝)、柘州(今四川松潘县叠溪营西)、恭州(今重庆)等9州皆士贡当归。
唐代建南道所属以成都为中心,涵盖今四川省的大部分及云南、贵州和甘肃文县的一部分。
但仍以宕州最胜。
宋代《本草图经》云:“当归,生陇西川谷,今川蜀、陕西诸郡及江宁府(南京古称)、滁州(今南京市六合区)皆有之,以蜀中(今四川省中部地)者为胜。
春生苗,绿叶有三瓣;七八月开花。
似莳萝,根黑黄色。
二月、八月采根,阴干。
然苗有二种,都类芎藭,而叶有大小为异,茎梗比芎藭甚卑下,根亦二种,大叶名马尾当归,细叶名蚕头当归,大抵以肉厚而不枯者为胜。
”指出蜀中者为胜。
按《本草图经》所述,结合《证类本草》所附文州(今甘肃省文县)当归药图,应即今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本草衍义》亦云:“当归,今川蜀皆以平地作畦种,尤肥好多脂肉,不以平地。
山中为等差,但肥润不枯燥者佳。
今医家用此一种为胜。
市人又以薄酒晒使肥润,不可不察也。
《药性论》云补女子诸不足,此论尽当归之用也。
”规模性的人工种植,应该是宋代蜀川当归成为主流的原因。
2T/CACM XXXX -20183明代《本草蒙筌》云:“当归,味甘、辛,气温。
气味俱轻,可升可降。
阳也,阳中微阴。
无毒。
生秦蜀两邦(秦属陕西,蜀属四川),有大小二种。
大叶者名马尾当归,黄白气香肥润(此为上品,市多以低假酒晒润充卖,不可不察);小叶者名蚕头当归,质黑气薄坚枯(此为下品,不堪入药)。
一说:川归力刚可攻,秦归力柔堪补。
”是谓川甘所出各有特点。
总体而言,甘肃自古为当归的道地产区,历代所用当归以沿岷山山脉的甘、川两省最优,尤甘肃岷县、文县为佳。
明代《本草纲目》云:“当归,今陕、蜀、秦州(直隶甘肃省)、汶州诸处,人多栽莳为货。
以秦归头圆尾多色紫气香肥润者,名马尾归,最胜他处。
”其中明确指出“以秦归头圆尾多色紫气香肥润者名马尾当归,最胜他处。
”表明陕西当归最优。
明代《本草乘雅半偈》云:“生陇西川谷,今当州、宕州、翼州、松州、秦州、汶州多种莳矣。
” 现今《500种中药现代研究》载:“当归主产于我国甘肃、四川、云南、贵州、陕西、湖北等地,因产地不同,处方用名亦不同。
其中产于甘肃岷县者称西当归、秦当归,奉为道地药材;产于四川者称为川当归,而产于云南者称云归。
”现代2010年版《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主产甘肃定西地区的岷县、渭源、漳县、陇西等县,陇南地区的武都、宕昌、文县、康县等地,云南的维西、丽江、中甸、德钦、兰坪。
此外,四川的平武、九寨沟、青川,湖北的恩施等地也有少量出产。
综上所述:历代所用当归以沿岷山山脉的甘、川两省最优,尤甘肃岷县、文县为佳。
唐代开始出现产自云南的当归,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归的产地一直在逐渐扩大,现如今当归主要分布于甘肃,云南、四川、湖北、陕西、宁夏、青海、贵州,山西亦有。
且当归在云南西北部经过长期引种栽培,已经成为云南的道地药材。
云当归历史沿革见表1。
表1 云当归历史沿革表 年代出处 产地及评价 秦汉《范子计然》 “当归,出陇西。
无枯者,善。
” 秦汉《神农本草经》 “生陇西川谷。
” 魏晋 《吴普本草》 “当归……或生羌胡地。
”南北朝 《本草经集注》 “今陇西四阳、黑水当归,多肉少枝气香,名马尾当归,稍难得。
西川北部当归,多根枝而细。
历阳所出,色白而气味薄,不相似,呼为草当归,阙少时乃用之。
”隋唐《新修本草》 “今出当州、宕州、翼州、松州,宕州最胜。
” 宋代 《本草图经》 “当归,生陇西川谷,今川蜀、陕西诸郡及江宁府、滁州皆有之,以蜀中者为胜。
宋代 《本草衍义》 “当归,今川蜀皆以平地作畦种,尤肥好多脂肉,不以平地。
山中为等差,但肥润不枯燥者佳”明代 《本草蒙筌》 “生秦蜀两邦,有大小二种”明代 《本草纲目》“当归,今陕、蜀、秦州、汶州诸处,人多栽莳为货。
以秦归头圆尾多色紫气香肥润者,名马尾归,最胜他处”现代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 “当归主产于我国甘肃、四川、云南、贵州、陕西、湖北等地,因产地不同,处方用名亦不同。
其中产于甘肃岷县者称西当归、秦当归,奉为道地药材;产于四川者称为川当归,而产于云南者称云归。
” 6 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