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参考)河北道地药材
- 格式:pdf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10
大宗品种当前主产区:四川道地药材(川芎,白芷,泽泻,麦冬,黄连,马蹄大黄,川贝母)安徽道地药材(白芍,白芷,白术)河北道地药材(北沙参,山药,白术)广西道地药材(山药,巴戟,郁金,泽泻,良姜,八角)福建道地药材(太子参)陕西道地药材(元胡,天麻)湖南道地药材(玉竹,百合)浙江道地药材(白术,元胡,浙贝母)云南道地药材(三七,红花,草果,茯苓,重楼)山西道地药材(生地,熟地,黄芩,黑苍术)甘肃道地药材(当归,党参,黄芪,板蓝根,大黄,甘草)东北道地药材(人参,细辛,五味子,平贝母)新疆道地药材(红花,枸杞,甘草)宁夏道地药材(枸杞)贵州道地药材(薏苡仁,太子参)内蒙道地药材(枸杞,黄芩,甘草)当归:甘肃省岷县、渭源县、漳县、宕昌县、康乐县、临潭县、卓尼县;云南省沾益县、鹤庆县秦艽:(野生)四川省甘孜县、德格县、色达县、炉霍县、小金县、金川县、阿坝县;西藏自治区江达县、察雅县、芒康县;青海省达日县、班玛县、久治县,河南县;甘肃省玛曲县、碌曲县、卓尼县、迭部县(家种)云南省玉龙县、维西县;甘肃省卓尼县、迭部县、舟曲县、碌曲县、玛曲县、夏河县、环县、临谭县、岷县、漳县、肃南县八角: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岑溪市、苍梧县、蒙山县、藤县、北流县、桂平市、平南县、上林县、防城县、金秀县、凌云县、风山县、田林县、那坡县、宁明县;云南省富宁县、西畴县、屏边县干姜:云南省罗平县、师宗县;贵州省兴义市、兴仁县;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隆林县;山东省沂南县、郯城县、苍山县、莒南县、沂水县、蒙阴县、平邑县、临沭县薏苡仁:贵州省兴仁县、晴隆县;云南省孟连县、澜沧县草果:云南省绿春县、金平县、麻栗坡县、马关县、腾冲县、盈江县、福贡县龙胆草:云南省云县、凤庆县、耿马县、景东县;辽宁省清源县、新宾县三七:云南省文山县、砚山县、马关县、丘北县、弥勒县、蒙自县、泸西县砂仁:云南省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广东省封开县、阳春县(阳春砂);广西省隆安县;海南省历史老照片不能说的秘密慈禧军阀明末清初文革晚清乌梅:四川省邛崃市、马边县、大邑县、崇州市、盐源县、木里藏族自治县、稻城县、冕宁县;云南省洱源县、巍山、腾冲县、大姚县;福建省长汀县,上杭县,政和县,邵武市、顺昌县。
柴胡,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是伞形科柴胡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以干燥根入药。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书籍中均有收载,也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本药材。
1柴胡的功效柴胡味辛、苦,性微寒,具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解疟等功效。
主要成分是柴胡、甾醇、挥发油、脂肪酸和多糖等。
用于感冒发烧、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等病症。
2柴胡的植物形态柴胡为多年生草本,株高50~85cm,主根较粗,呈圆锥形,质坚硬,长6~20cm,直径0.6~1.5cm,外皮灰褐色或灰棕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顶部有细毛或坚硬的残茎。
不易折断,断面木质纤维性,黄白色。
茎直立,丛生,上部多分枝,并略作“之”字弯曲。
叶互生,基生叶倒披针形,基部渐窄成长柄;茎生叶长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无柄;叶长5~12cm,宽0.5~1.5cm,先端渐尖呈短芒状,全缘,有平行脉5 ~9条,背面具粉霜。
复伞形花序腋生兼顶生,伞梗4 ~10,总苞片1~2,常脱落;小总苞片5~7,有3条脉纹。
花小,鲜黄色;萼齿不明显;花瓣5,先端向内折;雄蕊5,子房椭圆形,花柱2,花柱基黄棕色。
双悬果宽椭圆形,扁平,长2.5~3mm,每个分果有5条明显的主棱。
3柴胡的分布野生柴胡多生于海拔1500m以下山区、丘陵的荒坡、草丛和林中隙地,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和华中各地。
人工栽培柴胡主要分布于东北及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甘肃等省,其中甘肃、山西和陕西是柴胡的三大种植产区。
4生物学特性柴胡喜温暖且湿润的气候条件,耐寒、耐旱。
以土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夹沙土,pH值6~7,平均相对湿度65%~75%的条件下种植为佳。
在年平均温度11℃~20℃均可种植,种子发芽需要的最低温度为10℃,最适温度20℃~25℃,最高温度32℃;植株最适生长温度18℃~22℃,大于30℃或低于-30℃生长发育受影响。
常用道地药材汇总1.川药产地四川、西藏等,川贝母、川芎、黄连、川乌、附子、麦冬、丹参、干姜、白芷、天麻、川牛膝、川楝子、川楝皮、川续断、花椒、黄柏、厚朴、金钱草、五倍子、冬虫夏草、麝香等。
2.广药(南药)产地广东、广西、海南及台湾,阳春砂、广藿香、广金钱草、益智仁、广陈皮、广豆根、蛤蚧、肉桂、桂莪术、苏木、巴戟天、高良姜、八角茴香、化橘红、樟脑、桂枝、槟榔等。
3.云药产地云南,三七、木香、重楼、茯苓、萝芙木、诃子、草果、马钱子、儿茶等。
4.贵药产地贵州天冬、天麻、黄精、杜仲、吴茱萸、五倍子、朱砂等。
5.怀药产地河南,“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以及天花粉、瓜萎、白芷、辛夷、红花、金银花、山茱萸等。
6.浙药产地浙江,“淅八味”——浙贝母、白术、延胡索、温郁金、玄参、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以及山茱萸、莪术、杭白芷、栀子、乌梅、乌梢蛇等。
7.关药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人参、鹿茸、细辛、辽五味子、防风、关黄柏、龙胆、平贝母、刺五加、升麻、桔梗、哈蟆油、甘草、麻黄、黄芪、赤芍、苍术等。
8.北药河北、山东、山西以及内蒙古中部,党参、酸枣仁、柴胡、白芷、北沙参、板蓝根、大青叶、青黛、黄芩、香附、知母、山楂、金银花、连翘、桃仁、苦杏仁、薏苡仁、小茴香、大枣、香加皮、阿胶、全蝎、土鳖虫、滑石、赭石等。
9.华南药长江以南,南岭以北(湘、鄂、苏、籍、皖、闽等)矛苍术、南沙参、太子参、明党参、枳实、枳壳、牡丹皮、木瓜、乌梅、艾叶、薄荷、龟甲、鳖甲、蟾酥、蜈蚣、蕲蛇、石膏、泽泻、莲子、玉竹等。
10.西北药,“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以西的广大地区(陕、甘、宁、青、新及内蒙古西部),大黄、当归、秦艽、秦皮、羌活、枸杞子、银柴胡、党参、紫草、阿魏等。
11.藏药青藏高原地区,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红景天,以及甘松、胡黄连、藏木香、藏菖蒲、余甘子、毛诃子、麝香等。
廊坊地区道地药材发掘利用研究廊坊地区位于河北省中部,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药材产地之一,廊坊地区拥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其中道地药材尤为珍贵。
道地药材指的是生长在特定地域环境中的药材,具有独特的生长环境和品质特点,常常被视为珍稀药材。
由于近些年来的环境变化和人为干预,廊坊地区的道地药材资源正面临严重的破坏和流失,亟需进行发掘利用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一、道地药材资源概况廊坊地区地处北方,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药材生长。
廊坊地区分布着许多道地药材,如廊坊百花藕、雄黄、当归等。
这些道地药材以生长环境优越、品质上乘、功效显著而著称,具有较高的药用和观赏价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廊坊地区的荒山荒地逐渐被开发,导致道地药材的生长环境遭到破坏,资源量不断减少。
二、现状分析1. 生长环境受到破坏廊坊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许多道地药材的生长环境受到了影响。
城市化进程导致大量的耕地和荒山荒地被开发,道地药材的生长空间被大大挤压。
工业污染和农药化肥的使用也对药材的生长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2. 品质下降由于生长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廊坊地区道地药材的品质也在逐渐下降。
某些地方的道地药材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特点和功效,药材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劣质品。
3. 保护意识不足廊坊地区的居民对于道地药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相对薄弱。
许多人对于道地药材的珍贵性和保护重要性认识不足,荒山荒地上的草药往往被滥伐乱采,导致资源浪费和破坏。
三、发掘利用研究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廊坊地区的道地药材资源,我们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进行研究与保护工作。
1. 调查研究对于廊坊地区的道地药材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了解各类道地药材的分布、数量、生长环境等情况,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宣传教育加强对廊坊地区道地药材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居民对道地药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通过举办各类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道地药材的珍贵性和保护重要性,引导居民爱护环境,保护药材资源。
资源与环境现代农村科技2021年第1期河北省道地中药材一北苍术温之雨及华王琳李洪涛李运朝(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51)北苍术(A.chinensis(DC.)Koidz),别名苍术、山刺草、枪头菜,是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以根茎入药。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书籍中均有收载,也是《中国药典》收录的多年生草本药材。
1北苍术的功效北苍术味辛、苦,性温,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等功效。
主要成分是挥发油、苍术素、a-异岩兰烯、糖醛、苍术酮等。
临床上用于治疗体内有湿邪而导致的相关症状,例如困倦乏力、肚子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夜盲症、风湿或类风湿等病症。
2北苍术的植物形态北苍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肥大,呈疙瘩状,外皮棕黑色。
主茎直立,株高30~80cm,茎单一或上部稍分枝。
叶互生,叶片较宽,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边缘有不连续的刺状芽齿,一般羽状5深裂,叶革质,平滑。
头状花序生于茎梢顶部,花白色管状。
长圆形瘦果,密生银白色柔毛。
花期7~8月,果期8~10月。
3北苍术的分布野生北苍术多生长于海拔300~900m间的山坡、稀疏的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下、山坡岩石附近或山坡草地上。
主要分布于河北、辽宁、内蒙古三省交界处的山区,山西、陕西等地也有少量分布。
2.2社会效益。
通过番茄高效节水工程的实施,解决了缺水干旱的问题,对于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持。
通过应用覆膜微灌节水栽培技术,大幅度提高了作物生产水平,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发展,增加了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和就业机会,对促进该地区的社会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南疆属于脱贫攻坚的重要地区,番茄高效节水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成果,对促进乌什县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结论番茄高效节水工程是一个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当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项目,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十分可观;能够增加乌什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可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产值;扩大社会就•105-4北苍术生物学特性北苍术喜冷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的气候条件,耐寒性强,怕强光和高温。
河北大宗道地药材品种有14个:黄芩、柴胡、酸枣仁、枸杞子、知母、紫菀、天花粉、白芷、北沙参、远志、全虫、丹参、菟丝子、槐米我国10大道地药材产区道地药材主要指某些地区栽培生产的优质药材,也包括优质野生药材。
该产地称道地产区。
“道”是古代行政区划名,如唐代将全国分为关南道、河东道等10余道。
道地本指各地特产,后演变为“货真价实、质优可靠”的代名词。
道地药材之所以质量优良,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有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长期优育、栽培形成了优良的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独特的加工方法形成了美观的商品性状。
这些商品性状常常是鉴别道地药材的方法之一。
道地药材由于品质优良,在国内外具有很高信誉,在经营中具有很强竞争力,因而形成了较大的商品规模。
据初步统计,传统道地药材有200多种,其生产数量和产值都占80%以上。
一些道地药材,常在名称前加上道地产区,例如川泽泻、建泽泻分别表示四川和福建产道地药材泽泻。
道地药材是中药材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特色。
一、道地药材产区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环境条件变化大,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各个地区都形成了一批适合本地条件的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与地域是不可分的,根据我国中药资源的分布区域和主要药材10大道地产区介绍如下:(一)关药产区关药通常指东北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著名关药有人参、鹿茸、防风、细辛、五味子、关木通、刺五加、黄柏、知母、龙胆、哈蟆油等。
所产人参占全国人参产量的99%,人参加工品边条红参体长、芦长、形体优美;辽细辛气味浓烈、辛香;北五味肉厚,色鲜、质柔润;关龙胆根条粗长、色黄淡;防风主根发达,色棕黄,被誉为“红条防风”;梅花鹿茸粗大、肥、壮、嫩、茸形美、色泽好;哈蟆油野生蕴藏量占全国99%。
(二)北药产区北药通常指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部等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主要有北沙参、山楂、党参、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酸枣仁、远志、黄芩、赤芍、知母、枸杞子、阿胶、全蝎、五灵脂等。
1丹参的功效丹参味苦、微辛,性微寒,具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凉血消肿等功效。
主要成分丹参酮、隐丹参酮和丹酚酸等。
具有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
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症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等症。
2形态特征丹参系多年生草本,高30~80cm ,全身密被黄白色柔毛及腺毛。
根细长,圆柱形,肉质、肥厚,外面朱红色,内面白色,长5~15cm ,直径4~14mm ,疏生支根。
茎四棱形,上部分枝;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3~5片。
顶端小叶片较侧生叶片大,小叶片卵圆形。
轮伞花序顶生兼腋生,花唇形,蓝紫色,上唇直立,下唇较上唇短,花期5~10月。
小坚果长圆形,熟时暗棕色或黑色,果期6~11月。
3丹参的分布野生丹参常生于向阳山坡、林下草丛或溪谷旁,海拔120~1300m ,我国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北部高寒地区以外,几乎各省、区、市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山东、陕西、河北、河南、山西、四川等地。
丹参人工种植较为普遍,产地分布极其广泛,主要产于山东、河北、四川、安徽等地。
4生物学特性丹参喜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空气湿润、土壤深厚肥沃的环境。
在年平均气温17.1℃、平均相对湿度77%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
适宜在肥沃的砂质壤土上生长,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高,中性、微酸及微碱性土壤均可种植。
生育期若光照不足,气温较低,则幼苗生长慢,植株发育不良。
丹参怕旱怕涝,忌连作。
5丹参市场行情丹参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药用价值较高,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价格也随之呈稳定上涨趋势。
野生资源的快速减少促进了人工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加上人工栽培技术不断成熟等因素,丹参的产量逐年递增,但高产量并没有造成低价格,目前丹参行情仍处于相对平稳的高价位运行。
6种植效益分析6.1投入。
丹参种植成本包括种苗费用、土地租金、肥料及农药、人工费用等。
种苗费用500元/亩;人工肥料成本600元/亩;机械采收200元/亩;土地租金800元/亩。
中药常识:中国十大道地药材产区(含40种常用中药材主产地列表)中国自古以来就以丰富的中药资源而闻名于世,在传统中医领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药材的质量和产地都对功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药材,本文将介绍中国的十大道地药材产区,并列出其中40种常用中药材的主产地列表。
一、东北药材产区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独特,适宜药材的生长。
以下是其中部分药材的主产地:1. 阿胶:山东曹县2. 羌活:吉林省辽源市、黑龙江省双鸭山市3. 红景天:吉林省通化市4. 五味子:黑龙江省黑河市5. 钩藤:吉林省通化市6. 人参:吉林省白山市、辽宁省本溪市二、华北药材产区华北地区以其地理位置优越,形成了许多重要的道地药材产区。
以下是部分药材的主产地:1. 丹参:河北省赞皇县2. 茯苓:河北省滦县3. 白芍:山西省万荣县、河北省临城县4. 泽泻:山西省忻州市5. 红花:河北省平山县、陕西省黄陵县6. 何首乌:山西省孝义市三、华东药材产区华东地区的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许多药材的生长。
以下是其中部分药材的主产地:1. 黄芪:江苏省丰县2. 当归:山东省、安徽省3. 党参:山东省琅琊台4. 防风:安徽省滁州市、江苏省宿迁市5. 白术:江苏省徐州市6. 桑寄生:浙江省龙泉市四、西南药材产区西南地区气候多样,地形复杂,聚集了许多特色的道地药材产区。
以下是部分药材的主产地:1. 黄精:四川省德阳市、云南省昭通市2. 灵芝: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3. 海马:四川省乌当区4. 鳖甲:四川省绵阳市5. 三七:四川省汉源县、云南省大理市6. 田七:四川省米易县、云南省鹤庆县五、江南药材产区江南地区的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适宜许多中药材的生长。
以下是其中部分药材的主产地:1. 乳香:福建省福鼎市2. 龙骨:浙江省临安市3. 甘草:安徽省天长市、江苏省金坛市4. 木香:江苏省东台市、广东省佛山市5. 茯神:福建省、江西省、贵州省6. 麝香:浙江省绍兴市、江西省井冈山市通过了解中药材的产地,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药材,并更加信任其质量和功效。
河北名贵中药材有哪些河北名贵中药材有哪些?河北省中药材资源丰富,产量较大,质地优良,道地药材具有14种,那么河北的名贵中药材有哪些呢?上图为中药材黄芩图片一、河北名贵中药材——黄芩黄芩,中药名。
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茎肥厚,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花冠紫、紫红至蓝色,花丝扁平,花柱细长,花盘环状,子房褐色,小坚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
名贵中药材黄芩的功效与作用:其以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
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
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二、河北名贵中药材——菟丝子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 R.Br.或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
菟丝子的功效与作用:具有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之功效,外用具有消风祛斑之功效。
常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肾虚胎漏,胎动不安,目昏耳鸣,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上图为中药材柴胡图片三、河北名贵中药材——柴胡柴胡,中药名。
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
柴胡是常用解表药。
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
柴胡名贵中药材柴胡的功效与作用: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
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四、河北名贵中药材——紫菀紫菀(学名:Aster tataricus L. f.),别名:青苑、紫倩、小辫等;菊科紫菀属,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斜升。
茎直立,高40-50厘米,粗壮,基部有纤维状枯叶残片且常有不定根,有棱及沟,被疏粗毛,有疏生的叶。
全国各省道地药材品种分布河北:知母、黄芩、防风、菘蓝、柴胡、远志、薏苡、菊、北苍术、白芷、桔梗、藁本、紫菀、金莲花、肉苁蓉、酸枣等。
山西:黄芪、党参、远志、杏、小茴香、连翘、麻黄、秦艽、防风、猪苓、知母、苍术、甘遂等。
辽宁:人参、细辛、五味子、藁本、黄檗、党参、升麻、柴胡、苍术、薏苡、远志、酸枣等。
吉林:人参、五味子、桔梗、党参、黄芩、地榆、紫花地丁、知母、黄精、玉竹、白薇、穿山龙等。
江苏:桔梗、薄荷、菊、太子参、芦苇、荆芥、紫苏、栝楼、百合、菘蓝、芡实、半夏、丹参、夏枯草牛蒡等。
浙江:浙贝母、延胡索、芍药、白术、玄参、麦冬、菊、白芷、厚朴、百合、山茱萸、夏枯草、乌药、益母草等。
安徽:芍药、牡丹、菊、菘蓝、太子参、女贞、白前、独活、侧柏、木瓜、前胡、茯苓、苍术、半夏等。
福建:穿心莲、泽泻、乌梅、太子参、酸橙、龙眼、栝楼、金毛狗脊、虎杖、贯众、金樱子、厚朴、巴戟天等。
江西:酸橙、栀子、荆芥、香薷、薄荷、钩藤、防己、蔓荆子、青葙、车前、泽泻、夏天无、蓬蘽等。
山东:(金银花)忍冬、北沙参、栝楼、酸枣、远志、黄芩、山楂、茵陈、香附、牡丹、徐长卿、灵芝、天南星。
河南:地黄、牛膝、菊、薯蓣、山茱萸、辛夷、忍冬、望春花、柴胡、白芷、桔梗、款冬花、连翘、半夏、猪苓、独角莲、栝楼、天南星、酸枣等。
湖北:茯苓、黄连、独活、厚朴、续断、射干、杜仲、白术、苍术、半夏、湖北贝母等。
湖南:厚朴、木瓜、黄精、玉竹、牡丹、乌药、前胡、芍药、望春花、白及(白芨)、吴茱萸、莲、夏枯草、百合等。
广东:阳春砂、益智、巴戟天、草豆蔻、肉桂、诃子、化州柚、仙茅、何首乌、佛手、橘、乌药、广防己、红豆蔻、广藿香、穿心莲等。
广西:罗汉果、广金钱草、鸡骨草、石斛、吴茱萸、大戟、肉桂、千年健、莪术、天冬、郁金、土茯苓、何首乌、八角茴香、栝楼、茯苓、葛等。
海南:槟榔、阳春砂、益智、肉豆蔻、丁香、巴戟天、广藿香、芦荟、高良姜、胡椒、金线莲等。
四川:川芎、乌头、川贝母、川木香、麦冬、白芷、川牛膝、泽泻、半夏、鱼腥草、川木通、芍药、红花、大黄、使君子、川楝、黄皮树、羌活、黄连、天麻、杜仲、桔梗、花椒、佛手、枇杷叶、金钱草、党参、龙胆、辛夷、乌梅、银耳、川明参、柴胡、川续断、冬虫夏草、干姜、金银花、丹参、补骨脂、郁金、姜黄、莪术、天门冬、白芍、川黄柏、厚朴等。
廊坊地区道地药材发掘利用研究廊坊地区位于河北省中部,是一片地处京津两大城市之间的丰饶之地,也是中国北方地区著名的药材产地之一。
廊坊地区的草药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质量优良,因而备受关注。
对于这些道地药材的发掘和利用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廊坊地区道地药材的特点、发掘利用现状和未来发展做一探讨。
一、廊坊地区道地草药的特点廊坊地区地处北方,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宜各类草药的生长。
廊坊境内的地形地貌各异,有平原、山地、丘陵等不同地貌类型,为草药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生态环境。
多年来,廊坊地区人们将有益草药种植入于农业生产体系,使得很多道地草药融入了当地的生产生活之中。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廊坊当地所产的桑杏子、甘草、防风、黄芪、人参、百合、枸杞等。
这些草药在当地的丰富生长环境和不断研究改良下,其药效得以不断提高。
廊坊当地的桑杏子,其具有清热生津、收敛止泻的功效,被认为是大补虚损的佳品,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
廊坊当地的人参和黄芪,也因为其生长环境和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而备受市场欢迎。
二、廊坊地区道地草药的发掘利用现状随着人们对中草药的重视和认可,廊坊地区的道地草药在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越来越多的草药企业将目光投向了廊坊地区,希望能够借助当地的丰富资源来开发中草药市场。
在这一趋势的带动下,廊坊当地的草药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当地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在发掘利用方面,廊坊地区也做了许多实践探索。
通过科研院所、产业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合作,对当地的道地草药开展了系统的种植、提取、加工研究。
在加工方面,廊坊的药材加工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特别是在中草药饮片的加工方面,廊坊的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
在此基础上,廊坊地区的中草药产品已经远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国外。
三、廊坊地区道地草药的未来发展廊坊地区的道地草药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巨大的潜力。
廊坊地区的草药种植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对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有着深入的了解,这为廊坊的草药产业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中国十大道地药材产地何谓“道地药材”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中药标准化的概念,是指一定的中药品种在特定生态条件(如环境、气候)、独特的栽培和炮制技术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较高、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性特点的药材。
由此可见,道地药材之功效的确是地道实在、确切可靠,不愧为道地”、“地道”之称。
“道地药材”的命名特点通常,道地药材在其药名前多冠以地名,以示其道地产区。
比如,“四大怀药”(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怀山药)和“浙八味”(杭麦冬、杭菊花、浙元参、延胡索、白术、山茱萸、白芍、浙贝母)就是闻名遐迩的道地药材。
此外,还有山东阿胶、山东莱阳沙参、安徽凤凰山丹皮、广东阳春砂仁、广东新会陈皮、四川康定炉贝、宁夏中宁枸杞等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的“十大产区”一、关药产区关药通常指东北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著名关药有人参、鹿茸、防风、细辛、五味子、关木通、刺五加、黄柏、知母、龙胆、哈蟆油等。
关药地区所产人参占全国人参产量的99%,人参加工品边条红参体长、芦长、形体优美;辽细辛气味浓烈、辛香;北五味肉厚,色鲜、质柔润;关龙胆根条粗长、色黄淡;防风主根发达,色棕黄,被誉为“红条防风”;梅花鹿茸粗大、肥、壮、嫩、茸形美、色泽好;哈蟆油野生蕴藏量占全国99%。
二、北药产区北药通常指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部等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主要北药主要包括山楂、党参、北沙参、知母、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酸枣仁、远志、黄芩、赤芍、枸杞子、阿胶、全蝎、五灵脂等。
山西潞党参皮细嫩、紧密、质坚韧;河北酸枣仁粒大、饱满、油润、外皮色红棕;河北连翘身干、纯净、色黄壳厚;河北易县,涞源县的知母肥大、柔润、质坚、色白、嚼之发黏,称“西陵知母”;山东东阿阿胶驰名中外。
三、怀药产区怀药泛指河南境内所产的道地药材。
河南地处中原,河南的怀药分南北两大产区,产常用药材300余种,有著名的“四大怀药”怀山药、怀牛膝、怀地黄、怀菊花,以及密(县)银花、茯苓、红花、全蝎等。
(接41页)4让树种演替更接近自然演替的措施4.1积极实施“退二进三”战略。
政府通过规划调整,将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园区退让给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让工业远离居民、远离森林公园。
4.2将满春森林公园纳入生态红线管理。
除了明确界定满春森林公园范围外,在其外围设置缓冲区,将缓冲区的园地一并纳入管理,尽可能拓宽人居与树木的距离,减少外部因素的影响,让树木的生长更贴近自然生长规律,让满春森林公园上层优势木的演替更符合其自然规律。
4.3加大财政投资,积极采取营林措施。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对公园内植物进行全面养护抚育,发现病虫害应及早进行人工和药物治疗,将减缓树木死亡时间,延长树木生命。
同时,通过积极的营林措施,将周边项目建设需要移植的香樟移至公园内进行保护,确保移植香樟的存活率。
酸枣又名棘、棘子、野枣、山枣,鼠李科枣属,常以种仁入药。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书籍均有收载,酸枣仁也是《中国药典》收录的中成药。
1酸枣(仁)的功效酸枣以种仁入药,味甘酸性平,具有养肝血、补心血、安神志、敛虚汗等多种功效。
其含有糖、蛋白质、钙、铁、磷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及酸枣仁皂甙A、酸枣仁皂甙B、斯皮诺素等多种药用成分。
主要用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食少便溏、血虚萎黄、妇女脏躁等病症的治疗。
2酸枣的植物形态酸枣系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4m;小枝呈之字形弯曲,紫褐色。
酸枣树上的托叶刺有2种,一种直伸,长达3cm,另一种常弯曲。
叶互生,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5~3.5cm,宽0.6~1.2cm,边缘有细锯齿,基部3出脉。
花期5~7月,花黄绿色,2~3朵簇生于叶腋,具短梗、萼片、花瓣,雄蕊5,子房2室。
果期8~9月,核果小,熟时红褐色,近球形或长圆形,长0.7~1.2cm,味酸。
核两端钝,木质化,坚硬;种仁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长5~ 9mm,宽5~7mm,厚3mm,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的有裂纹;种皮较脆,胚乳白色,子叶2,浅黄色,富油性,气微,味淡。
创新工程现代农村科技2020年第5期金银花,别名忍冬、双花、金银藤、银藤,多年生半常绿缠绕藤本,常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入药。
忍冬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上品。
“金银花”一名始见于李时珍《本草纲目》,在“忍冬”项下提及,因近代文献沿用已久,现已公认为该药材的正名,并收入《中国药典》。
1金银花的功效金银花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凉风散热、抗病毒、保肝利胆的功效。
主要活性成分是挥发油、黄酮类、有机酸及其萜类等,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热毒下痢、肺热咳嗽等病症。
2植物形态金银花为多年生半常绿缠绕藤本,枝茎长可达9m ,多分枝,老枝外皮浅紫色,新枝深紫红色,密生短柔毛。
单叶对生,卵形或长卵形,长3~8cm ,宽1~3cm ,嫩叶有短柔毛,背面灰绿色。
花成对腋生长或生于花枝的顶端,苞片2枚叶状,花梗及花都有短柔毛,花冠初开时白色,经2~3d 变为金黄色。
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外面黄白色或淡绿色,密生短柔毛;花萼短小,5裂,裂片三角形;花冠呈二唇形,长3~5cm ,上唇4浅裂,下唇不裂,外面被柔毛和腺毛。
雄蕊子房无毛,花柱比雄蕊稍长,均伸出了花冠外。
浆果球形,直径6~7mm ,熟时黑色,有光泽,种子卵圆形或椭圆形,褐色,长约3mm ,中部有一凸起的嵴,两侧有浅的横沟纹。
3金银花的分布金银花多生于山坡灌丛或疏林中、乱石堆、山足路旁及村庄篱笆边,海拔最高可达1500米。
在我国,北起东三省,南到广东、海南,东从山东,西到喜马拉雅山均有分布,日本和朝鲜也有分布。
人工栽培的主产地有河南封丘、河北巨鹿、山东临沂等地。
4生物学特性金银花喜温和湿润气候,耐寒、耐旱、耐涝,抗零下30℃低温。
在片麻岩、石灰岩、角硕岩地区沙土、黏土均能生长,幼苗期在沙壤土生长较快,适宜pH 5.5~7.8。
金银花的根系极其发达,细根很多,生根能力强,根系以4月上旬到8月下旬生长最快,一般气温不低于5℃均可发芽,适宜生长温度20℃~30℃,但花芽分化适温为15℃。
河北名贵中药材有哪些?
河北省中药材资源丰富,产量较大,质地优良,道地药材具有14种,那么河北的名贵中药材有哪些呢?
上图为中药材黄芩图片
一、河北名贵中药材——黄芩
黄芩,中药名。
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茎肥厚,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花冠紫、紫红至蓝色,花丝扁平,花柱细长,花盘环状,子房褐色,小坚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
紫菀(学名:Aster tataricus L. f.),别名:青苑、紫倩、小辫等;菊科紫菀属,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斜升。
茎直立,高40-50厘米,粗壮,基部有纤维状枯叶残片且常有不定根,有棱及沟,被疏粗毛,有疏生的叶。
基部叶在花期枯落,长圆状或椭圆状匙形,下半部渐狭成长柄
紫菀的功效与作用:温肺,下气,消痰,止咳。
治风寒咳嗽气喘,虚劳咳吐脓血,喉痹,小便不利。
上图为中药材白芷图片
五、河北名贵中药材——白芷
白芷(拉丁文名: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Benth. et Hook. f. ex Franch. et Sav),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5米,根圆柱形,茎基部径2-5厘米,基生叶一回羽状分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果实长圆形至卵圆形。
品种有14个:黄芩、柴胡、酸枣仁、枸杞子、知母、紫菀、天花粉、白芷、北沙参、远志、全虫、丹参、菟丝子、槐米我国10大道地药材产区道地药材主要指某些地区栽培生产的优质药材,也包括优质野生药材。
该产地称道地产区。
“道”是古代行政区划名,如唐代将全国分为关南道、河东道等10余道。
道地本指各地特产,后演变为“货真价实、质优可靠”的代名词。
道地药材之所以质量优良,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有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长期优育、栽培形成了优良的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独特的加工方法形成了美观的商品性状。
这些商品性状常常是鉴别道地药材的方法之一。
道地药材由于品质优良,在国内外具有很高信誉,在经营中具有很强竞争力,因而形成了较大的商品规模。
据初步统计,传统道地药材有200多种,其生产数量和产值都占80%以上。
一些道地药材,常在名称前加上道地产区,例如川泽泻、建泽泻分别表示四川和福建产道地药材泽泻。
道地药材是中药材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特色。
一、道地药材产区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环境条件变化大,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各个地区都形成了一批适合本地条件的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与地域是不可分的,根据我国中药资源的分布区域和主要药材10大道地产区介绍如下:(一)关药产区关药通常指东北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著名关药有人参、鹿茸、防风、细辛、五味子、关木通、刺五加、黄柏、知母、龙胆、哈蟆油等。
所产人参占全国人参产量的99%,人参加工品边条红参体长、芦长、形体优美;辽细辛气味浓烈、辛香;北五味肉厚,色鲜、质柔润;关龙胆根条粗长、色黄淡;防风主根发达,色棕黄,被誉为“红条防风”;梅花鹿茸粗大、肥、壮、嫩、茸形美、色泽好;哈蟆油野生蕴藏量占全国99%。
(二)北药产区北药通常指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部等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主要有北沙参、山楂、党参、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酸枣仁、远志、黄芩、赤芍、知母、枸杞子、阿胶、全蝎、五灵脂等。
河北省道地中药材-黄芪
及华;张海新;王琳;章丽
【期刊名称】《现代农村科技》
【年(卷),期】2022()9
【摘要】黄芪(Astragalus propinquus Schischkin),别名黄耆、木耆、绵黄芪、王孙,是豆科黄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为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常以干燥根入药。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本草纲目》等历代本草书籍中均有记载,也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本药材。
【总页数】1页(P124-124)
【作者】及华;张海新;王琳;章丽
【作者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研究所;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
【相关文献】
1.道地中药材黄芪农药残留的脱除方法
2.陇西道地中药材党参、黄芪标本制作技术
3.甘肃道地中药材党参和当归及黄芪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测定研究
4.晋北黄芪五寨县道地中药材
5.五寨县道地中药材晋北黄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芩(热河黄芩)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
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草部中品。
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
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
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或不规则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纹。
质硬而脆,异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呈枯朽状或中空,暗棕色或棕黑色。
气微,味苦。
栽培品较细长,多有分枝,表面浅黄棕色,外皮紧贴,纵皱纹较细腻。
断面黄色或浅黄色,略呈角质样,味微苦。
黄芩为我国常用大宗药材之一,主产于燕山背部的黄芩历来以条粗长,质坚实,加工后外皮金黄、杂质少而著称于世,被誉为“热河黄芩”。
《药物出产辨》云:“直隶、热河一带均有出”。
明确指出黄芩道地产地在河北承德地区。
通过对黄芩生长的地形因子与气候条件分析,河北北部最适宜黄芩生长,其产量和质量均优于其他省份。
黄芩中的主要黄酮类成分汉黄芩素已被开发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肿瘤一类新药,而其主要代谢产物汉黄芩苷在体外和体内都表现出了抗细胞增殖的特性,而且这种成分能通过诱导G1期阻滞和促进分化,有效抑制U937和HL-60细胞的增殖,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能够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抗肿瘤天然产物。
知母(西陵知母)知母来源于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asphodeloides Bge.的干燥根茎。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习称“毛知母”;趁鲜除去外皮,晒干,习称“知母肉”。
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功效。
知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曰:“知母性寒,味苦,主热中消渴,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生川谷”,汉末《名医别录》中的记载:“生河内川谷。
”河内:即太行山区包括河北西部和北部。
在《药物出产辨》(民国时期)记载:“知母产直隶东陵西陵”最为出名,其中河北易县所产“西陵知母”最为道地。
本品呈长条状,微弯曲,略扁,偶有分枝,长3~15cm,直径0.8~1.5cm,一端有浅黄色的茎叶残痕。
表面黄棕色至棕色,上面有一凹沟,具紧密排列的环状节,节上密生黄棕色的残存叶基,由两侧向根茎上方生长;下面隆起而略皱缩,并有凹陷或突起的点状根痕。
质硬,易折断,断面黄白色。
柴胡柴胡来源于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
春、秋挖取根部,去净茎苗、泥土,晒干。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能和解表里,疏肝,升阳。
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等症。
柴胡为我国常用大宗药材之一。
分布以北方为主,其中以太行山区为道地分布产区,尤其以河北涉县为核心道地产区。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29师的卫生工作者利用当地的柴胡资源,研制成功“柴胡注射液。
1941年5月1日,该药受到晋冀鲁豫边区大会的奖励,1943年5月,华北版《新华日报》发表了题为《医学界的新贡献——利华药厂发明柴胡射液》的报道,盛赞柴胡注射液的研制成功是我国中药西制的重大创举,开创了世界制药史上生物药品现代制剂的空白。
“涉县柴胡”种质优良,一直作为国家生物制品检定所标准药材采集地。
“涉县柴胡”作为河北省道地药材,通过近几年发展,年产量超过2000吨。
酸枣仁(邢枣仁)酸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e Mill.var. spinosa ( Bunge) Hu ex H. F. Chou的成熟种子。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木部上品。
具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
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
本品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长5~9mm,宽5~7mm,厚约3mm。
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的有裂纹。
有的两面均呈圆隆状突起;有的一面较平坦,中间或有l 条隆起的纵线纹;另一面稍凸起。
一端凹陷,可见线形种脐,另端有细小突起的合点。
种皮较脆,胚乳白色,子叶2,浅黄色,富油性;气微,味淡。
酸枣仁为我国常用中药材,全国年产销量约2000吨左右。
《名医别录》记载:“生河东(今河北、山西等地)川泽,八月采实,阴干。
”《本草图经》云:“今近京及西北州郡皆有之,野生多在坡坂及城垒间。
”主产河北、山西、陕西、辽宁、河南等地。
河北邢台所产量大质优,邢枣仁天下闻名,古有“顺德府枣仁最佳”之称,我省太行山区丘陵地带为“邢枣仁”道地产区,年产量约1400吨。
我省酸枣资源较丰富,具有繁殖快、结实早、收益多的特点,对其综合利用大有前途。
除种仁入药外,枣树花还具有明目和愈合创伤的作用;其花粉是高级补品,具有软化血管,增大肺活量,增强造血机能和免疫能力的作用;叶片可作饲料和茶叶,还可提取芦丁;树皮、根皮及托叶刺具有收敛止血功能,用作治疗便血崩漏,高血压等症;果核壳可用以制造活性炭;果肉虽薄但含有大量维生素,可生食或作果酱,酿酒。
金银花(巨鹿金银花)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山银花(毛萼忍冬)Lonicera confusa DC. 或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Rehd.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
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
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上部直径约3mm,下部直径约1.5mm。
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
偶见叶状苞片。
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长约2mm。
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个,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个,子房无毛。
气清香,味淡、微苦。
我省巨鹿金银花在全国中药材市场赫赫有名,“巨花一号”质量好、药用价值高、产量大,巨鹿县经济收入的重要产业。
巨鹿农村金银花的种植业规模也相当巨大,2000年组建了巨鹿县金银花协会,经协会引进、推广的各种银花新品种32个,为社会提供良种苗木70万株,银花种植面积也由创建之初的全县不足万亩发展到了现在的7万多亩,被省政府命名为“银花之乡”。
防风(口防风)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divaricate(Turcz.)Schischk. 的干燥根。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草部上品。
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具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之功。
用于感冒头痛,风疹瘙痒,破伤风等。
本品呈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下部渐细,有的略弯曲,长15~30cm,直径0.5~2cm。
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纵皱纹、多数横长皮孔及点状突起的细根痕。
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有的环纹上残存棕褐色毛状叶基,俗称“蚯蚓头”。
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浅棕色,有裂隙,木部浅黄色。
气特异,味微甘。
防风为我国大宗常用中药材,我省(承德、张家口)地区为“口防风”道地产区,药材“风眼圈”“蚯蚓头”特征明显,品质可与“关防风”媲美。
远志(伏远志)远志为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Willd.或卵叶远志Polygala sibirica L.的干燥根。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取其“旺神而壮志,好高而骛远”之意,被视为养命要药。
具有祛痰、消肿、安神益智的功效,用于心肾不交、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畅、疮疡肿毒、乳房肿痛等症。
远志根呈圆柱形,略弯曲,长3~15cm,直径0.3~0.8cm。
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有较密并深陷的横皱纹、纵皱纹及裂纹,老根的横皱纹较密更深陷,略呈结节状。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棕黄色,木部黄白色,皮部易与木部剥离。
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
“伏远志”为河北省道地药材,相传为伏羲最早发现于我省新乐伏羲台,后因其药效良好,遂被带往各地繁殖,故名“伏远志”。
至今,伏羲台上仍长有此种草药,人们为了纪念人祖伏羲之功德还在伏羲台上修建了“药王庙”。
我省野生远志主要分布于太行山及燕山浅山丘陵地带,栽培品主产于河北坝上高原的张北、张家口、隆化等地,其商品特点为根条肥大、皮细肉厚、色泽黄白、气味特殊,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
款冬花(蔚冬花)款冬花来源于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的花蕾,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性味辛温,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嗽的作用。
款冬花为河北省道地药材,陶弘景曰:“款冬花,第一出河北,其形如宿莼,未舒者佳,其腹里有丝;次而并不如。
其冬月在冰下生,十二月、正月旦取之”。
河北张家口蔚县是我国三大款冬花的主产区之一,款冬花种植面积5000多亩,年产量达到100吨。
蔚县的下元皂村是最早野生变家种成功之地,也是大面积款冬花的栽培地,下元皂村逐渐形成了款冬花的集散地。
北苍术本品为菊科植物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的干燥根茎。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撞去须根。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具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之功。
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等症。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
根茎肥大,结节状。
叶无柄;茎下部叶匙形,多为3~5羽状深缺刻,先端钝,基部楔形而略抱茎;茎上部叶卵状披针形至椭圆形,3~5羽状浅裂至不裂,叶缘具硬刺齿。
头状花序径1厘米左右;基部叶状苞披针形,边缘长栉齿状;总苞片多为5~6层;花冠管状,白色,先端5裂,裂片长卵形;退化雄蕊先端圆,不卷曲。
瘦果密生向上的银白色毛。
花期7~8月。
果期8~10月。
北苍术呈疙瘩块状或结节状圆柱形,长4~9cm,直径1~4cm。
表面黑棕色,除去外皮者黄棕色。
质较疏松,断面散有黄棕色油室。
香气较淡,味辛、苦。
北苍术主要分布于我省燕山山区。
其中以河北青龙产“朱砂点密,香气浓郁”,为药材的道地产区。
金莲花(坝上金莲花)金莲花为毛茛科植物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unge的干燥花。
收载于《本草纲目拾遗》。
能清热解毒,消肿,明目。
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疮,牙龈肿痛,牙龈出血,目赤肿痛,疔疮肿毒。
金莲花为不规则团状,通常带有灰绿色的花柄,长1.5厘米左右。
萼片与花瓣呈金黄色,花瓣编成线状,花萼倒卵形,花冠披针形与萼片近等长。
雄蕊黄白色,多数。
气浓香,味微苦。
将花浸于水中,水变金黄色。
以身干、色金黄、不带杂质者为佳。
金莲花主要分布于河北、山西、内蒙古和东北等地区,其中以河北承德所产黄酮含量最高,承德坝上地区为金莲花的道地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