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与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2
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词汇意义是指一个词在词典中的定义或其常见的用法。
它是指词汇本身的意义,不依赖于上下文。
例如,词汇意义中的动词"run"表示移动快速地跑。
语法意义是指一个词或短语在具体句子中的用法和功能。
它是根据上下文和语法规则来确定的。
语法意义与句子的结构和语法关系密切相关。
例如,在句子中,动词"run"可以表示主语的动作,也可以表示状态或完成的动作。
例如,在句子"Tom runs every morning."中,动词"runs"表示主语Tom的动作;而在句子"Tom has run a marathon."中,动词"run"表示Tom完成的动作。
这两个句子中动词"run"在语法意义上有所不同。
总结起来,词汇意义是指词汇本身的意义,而语法意义是指在具体句子中的用法和功能。
意义的七种类型和英语词汇教学英语词汇如同世界的一扇窗口,传递着丰富多彩的意义。
本文将带大家探索意义的七种类型,以及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于英语词汇教学。
在英语词汇中,意义的类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七种:描述性意义:描述性意义是指词汇的基本含义,即用来描述或说明某事物的特点或性质。
例如,“dog”这个词可以描述为“一种四腿动物,通常被人类驯养作为宠物”。
这是最直接、最基本的意义类型。
在进行英语词汇教学时,教师应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单词的描述性意义。
象征性意义:象征性意义是指词汇在文化背景或语境中代表的特殊含义。
例如,“red”在中文中象征着“喜庆”或“幸运”,而在英文中则可能象征着“愤怒”或“危险”。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了解单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象征性意义,以帮助他们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英语词汇。
结构性意义:结构性意义是指词汇在句子或文章中起到的作用和组织结构。
例如,“and”这个词在英文句子中通常用来连接两个并列的成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掌握词汇在句法和篇章中的作用,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语法和写作技巧。
主题性意义:主题性意义是指词汇在特定主题或语境中所表达的含义。
例如,“school”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表达的是“学习”、“教育”或“管理”等不同的主题意义。
在进行英语词汇教学时,教师应当帮助学生理解单词在不同主题语境中的含义,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反讽性意义:反讽性意义是指词汇在特定语境下所表达的与字面含义相反的意义。
例如,“ugly”这个词在一般情况下表示“丑陋的”,但在某些语境下可能表示“可爱”或“有趣”。
在进行英语词汇教学时,教师应当帮助学生了解单词的反讽性意义,并鼓励他们在适当的语境下使用这种表达方式,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章的表现力。
元意义:元意义是指词汇在特定语境下所表达的隐含意义或言外之意。
例如,“shelter”这个词在英文中可以表示“遮蔽物”或“避难所”,但在某些语境下可能暗示着“贫困”或“无家可归”。
词汇在英语学习中的意义词汇在英语学习中的意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用这句话来解释词汇的意义再好不过,词汇就如同跬步,只有不断地吸收不断的进取,最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头脑中的词汇让自己的语言措辞都恰到好处,开口便可得知你是否是个博学的人。
词汇也如同小流,词汇的世界是无穷无尽的,在这无穷无尽的词汇世界里,每一个词汇无论是读音,意思,构成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最后词汇构成句子,句子构成段落,段落又形成一篇精美的文章,让人赞叹。
词汇在英语学习中的意义,从宏观来讲,词汇在在整个英语学习中扮演一个基础和根基的角色,从微观来讲,就词汇本身来说,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 学习英语词汇,主要通过听、说、读、写来进行的。
词汇是音、形、义的结合,是语音、意义、语法特点三者统一的整体,从广义上来说,对于英语这个大概念来说,词汇维系着语音和语法,是语言的建筑基石。
英语中有语法,词汇,语音,但是语音,词汇,语法三者相比较,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意义上和用法上来讲,词汇都是最难掌握的。
词汇是作为基础而存在的,他的角色决定了他的重要性。
词汇与语音、语法、句型、课文、口语、听力、阅读、写作教学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词汇贯穿语言学习的全过程。
如果拥有较大的词汇量,接触语法的机会就越多,词汇运作与语法系统之内,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决定着语法。
语言是一个表意的系统,而词汇在这个表意的系统中承担了绝大部分的职责,从而可以说,语言系统是语法化的词汇集合。
在我们这样一个缺少外语环境的国度学习外语,很难自然习得目标语的口语,必须要从语言基础知识学起。
当你的外国朋友说“I’m under the weather”(不舒服,不高兴), 如果你把它理解成“我在天气之下”,那你们的交流将无法继续下去。
如果有人“bite your head off”(呵斥你、训斥你),你非但不理解,还回应“thank you”(谢谢),那你将被“laugh one’s head off”(大笑不已)。
简述语义学词汇意义的七种类型语义学(Semantics),也作“语意学”,是一个涉及到语言学、逻辑学、计算机科学、自然语言处理、认知科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的一个术语。
虽然各个学科之间对语义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共同性,但是具体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大相径庭。
语义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语言的意义,这里的自然语言可以是词,短语(词组),句子,篇章等等不同级别的语言单位。
但是各个领域里对语言的意义的研究目的不同。
语言学的语义学研究目的在于找出语义表达的规律性、内在解释、不同语言在语义表达方面的个性以及共性。
语义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所有字面的意义,不考虑语境。
语义学又称作词义学(Semantics,来自于希腊语 semantikos),对中文等方块文字而言,则称为字义学.研究对象是词语,是词汇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词义. 词和词之间的各种关系是语义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例如同义词、反义词,同音词等,找出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让人们更准确地使用词语.词汇意义:意义的七种类型根据美国的语言学家利奇根据意义的广泛含义可分为7种不同的类型:即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和主位意义。
进而他又将内涵、风格、情感、反映和搭配等5种意义统称为联想意义。
以下我将就这7种意义类型做些简要的评述。
1.概念意义概念意义指的是词语中将其与外部世界的现象联系起来的那部分意义。
也就是说,一个词语的字面意义中所包含的最基本的、最本质的意义成分就是其概念意义。
例如,英语中bird一词的概念意义是 a two-legged,winged,egg-laying,warm-bloodedcreaturewithabeak(两条腿,长有翅膀、能下蛋的,有喙的温血动物)。
概念意义是词语意义体系中的核心意义,是在语言交际中所表达出来的词语最基本的意义。
因此,在词典和语言学习课本中人们常使用概念意义来给词语作注释。
一般说来,语言中词语的概念意义比较稳定,变化不大。
词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词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词义是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即词的内容,词的形式是语音。
语言中的文化词汇及其社会意义
语言中的文化词汇是指与特定文化相关的词语或短语。
这些词汇包含了不同文化中独特的价值观、信仰、习俗、传统和历史等方面的信息,反映了文化的丰富多彩性。
语言中的文化词汇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以下是几个例子:
1. 社交礼仪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社交礼仪是不同的。
例如,在中国,礼仪在日常生活中尤为重要,有许多特定的词汇和短语用于不同的场合。
例如,当向长辈问候时,要使用敬语,如“您好”、“请问”等。
这些词汇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对尊重和传统价值观的重视。
2. 宗教词汇:宗教词汇反映了不同宗教信仰和习俗。
在基督教中,例如,有许多特定的词汇和短语,例如“圣经”、“教堂”、“救赎”等,反映了基督教信仰的重要元素。
这些词汇也反映了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3. 食品词汇:食品词汇反映了不同文化的饮食习惯和传统。
例如,在印度文化中,咖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调味料,有许多特定的词汇和短语用于描述不同的咖喱菜肴。
这些词汇反映了印度文化中对食品的重视和热爱。
总之,语言中的文化词汇反映了不同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了解和尊重这些词汇,能够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
- 1 -。
词汇的概念意义
以下是 6 条关于词汇的概念意义的内容:
1. 词汇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魔法钥匙,能打开各种奇妙的大门呀!比如说“开心”这个词,当你和朋友一起玩耍后感到非常快乐,你就可以说“我今天玩得好开心啊”。
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些词汇,我们怎么去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呢?那不是很无趣吗?
2. 你知道吗,词汇简直就是沟通的桥梁啊!就像“帮助”这个词,当别人遇到困难,你伸出援手,这就是在帮助呀,“我来帮助你吧”,多温暖的表达!没有这些具体的词汇,我们怎么准确地传达我们的善意呢?
3. 词汇的概念意义可太重要啦!好比“勇敢”,当看到有人面对危险毫不退缩,我们会赞叹“他真勇敢”!要是没有这个词,我们怎么去形容那些令人钦佩的行为呢?这多不合理呀!
4. 嘿,词汇可不就是我们思想的标签嘛!比如说“梦想”,当你心怀憧憬,期望未来做到某件了不起的事情,你就会说“这是我的梦想”。
没有了这些词汇,我们的内心世界该多模糊啊,难道不是吗?
5. 哇塞,词汇就如同生活的色彩呀!像“美丽”这个词,看到漂亮的花朵,你会感叹“这花好美丽”。
若没有这类词汇,我们该怎么去描绘身边的美好呢?想想都觉得不行吧!
6. 词汇是我们表达的基石呀!例如“思念”,当你和家人朋友分开后特别想念,你就会说“我思念他们”。
没有了这些词汇,我们的情感怎么能细腻地展现出来呢?这可绝对不可以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词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丰富了我们的表达,让我们能更准确、更生动地传达各种信息和情感,我们真的离不开它们呀!。
15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0年第21期总第826期No.21,2020Total of 826词汇作为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众多词语的汇集。
不同文化中的词汇因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的不同,在表达意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词义可以分为“指示意义”和“内涵意义”:指示意义在不同文化和语境中不会产生误解,但内涵意义由于社会风俗和感情色彩的较大差异会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困难。
通过中英词汇内涵意义的对比分析,可以反映出不同文化背景下词义的发展和延伸,这也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发展。
1中英词汇的内涵意义“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或者特定范围内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词语也是一种语言符号,具有表达意义的功能,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事物,只要交际需要,都可以用词来表示。
但是词义不具有普遍性,一般要受到文化和语境的制约。
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之一,所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常常因为对词义的误解而产生交流的困难。
通过对中英词汇的对比也能看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1]。
在英语中“politician”一词指为谋取私利而玩弄政治的人,具有较强的贬义色彩。
而在汉语中“政治家”则具有褒义,可以译为statesman。
statesman 主要指善于管理国家的能人志士,人们通常把有威望有能力的官员称为statesman。
在《语义学》中利奇将词义分为七种类型:“理性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主题意义。
”而更多的学者把词汇意义分为“指示意义”和“内涵意义”。
指示意义一般指词的概念意义,就是词义中与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也叫“理性意义”或“主要意义”,含义比较客观稳定,不会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
而内涵意义则是指附加在词汇的概念义之上,是词汇的隐含义或者附加意义。
中英词汇中内涵意义的不同是因为不同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词汇意义和言语意义分别有哪些类型
一、举例说明词汇意义有哪些类型
答:1.概念义,也称理性意义,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反映,是词义的核心。
2.感情义。
亦称感情色彩,指附着于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和态度。
3.风格义,又称风格色彩和语体色彩,指语言单位在使用时由于交际语境的不同而产生的附加意义,通常表现为口语风格和书面语风格。
4.搭配义,由于词的固定组合关系而产生的意义为搭配义。
二、举例说明言语意义有哪些类型
答:1.上下文义,指在狭义语境中语言单位所产生的临时、特殊的意义。
2.言外之意,在交际中,人们有意利用语境,使语言单位产生的字面意义之外的隐含意义。
3.共现义,由于交际中的共现成分的作用使语言单位产生的临时意义
4.主题义,也称焦点义。
在一句话中,交际者所要表达的语义重心的意义比较突出,这便是主题义。
第五章语义第一节词义一、词义及其内容:词义就是词所表示的意义内容。
具体可以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两部分的内容。
(一)语法意义:是指词的表示语法作用的意义。
词的语法意义是语言中的词的语法作用通过类聚之后所显示出来的,所以是一种更抽象更概括的意义。
(上一章讲的)(二)词汇意义:是指词所表示的客观世界中的事物、现象和关系的意义。
如:一般词典中对词项所作的说明就是词的词汇意义。
实词具有词汇意义,虚词是否具有词汇意义?二、词义和概念的关系概念是词义形成的基础;另一方面,词义反映概念,概念凭借词义而成为直接现实。
具体来说:(一)词汇意义中的理性意义是指称客观事物的意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在词义中的反映。
这种意义与概念直接联系,基本上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二)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中的色彩意义也与概念相联系,它们通常是多个概念的综合,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具有类指性。
三、词义的性质(一)客观性(主观性)(二)概括性(具体性)(三)模糊性(确定性)(四)民族性(普遍性)四、词义的层次原生层——派生层引申义???(本义)比喻义五、词义的概念内容和联想内容概念内容:根据一个词所指称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或共同特点所概括出来的内容,就是这个词的词义,也就是这个词义的概念内容。
联想内容:是指由词义的概念内容引发联想所产生的含义。
它通常是依附于词义的概念内容之上的,不能脱离词义的概念内容而存在。
六、词义的关系:(一)相同关系(二)相反关系(三)上下义关系七、义素分析(一)义素是构成词义的基本要素,是最小的语义构成成分,又叫语义特征。
(二)义素分析就是通过对最合适的语义场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进行比较、分析,找出这些义项所包含的义素的方法。
(三)义素分析的原则:1、系统性原则。
就是说义素分析必须在一定的语义系统中进行,不在一个系统中无法进行义素分析。
2、对等性原则。
就是说义素分析的结果必须与义项的意义相等,所指范围不能过宽或过窄。
词汇学的目的及意义
词汇学是研究词汇(即单词)的科学,包括它们的意义、形式和用法等方面。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掌握词汇对于学习和应用语言非常重要。
词汇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从而更有效地使用语言。
词汇学的目的和意义包括:
1. 帮助人们学习和理解词汇:词汇学通过研究单词的形态、含义和用法等方面,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词汇。
2. 促进语言交流:掌握丰富的词汇可以使人们更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从而促进语言交流和沟通。
3. 提高语言能力:词汇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不断扩展词汇量,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4. 改善语言运用:了解词汇的正确用法可以帮助人们在口语和书面语中更加准确、地道地使用语言。
5. 推动语言教育:词汇学为语言教育提供了基础和理论支持,为语言教育的改进提供了指导思路。
古汉语词汇中词的意义词的意义是古汉语词汇研究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对象,必须对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词义是属于语言层面的。
义位是古汉语中十分重要的语义单位,认识词义关系和词义变化、研究古汉语的词汇系统,一般的说都要以义位作为基本单位,所以应当予以特别地重视。
义素是对义位作进一步分析后得出的构成成分,可以分为指称义素和区别性义素两部分。
对义位作义素分析有助于更科学更深入地认识词义。
义位的划分和义素分析都是值得继续探索的。
学习时应当注意结合具体例证的分析掌握本章所讲的基本观点和一些重要概念。
※学习要点1、了解词义,必须认识它具有不同的层次。
2、语义单位有不同的层级,义位是研究词义特别是古代汉语词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语义单位,深入认识词义关系和词义的变化、研究古代汉语的词汇系统,一般地说都要以义位作为基本单位,所以应当予以特别地重视。
※学习内容第一节对词义的基本认识P120一、什么是词义:1、词义是词的词汇意义,是用语音形式固定下来并加以体现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和评价。
词的意义是古汉语词汇研究的最基本的内容。
把握词义关系到意义与客观事物、意义与人们认识两方面的关系。
2、词义的性质:1)理性意义:又称概念意义,反映人们对客观对象的基本认识,显示人们对不同客观对象的区分,是词义的核心和最稳定的部分。
2)联想意义:指一个词在长期运用中,由词义的基本特征而产生出对另一些特征的联想,由此而生成的意义。
词的联想意义往往在语境中才能显示出来,因此又称隐含意义。
3)社会意义:指由于社会环境、时代背景、思想观念、职业阶层等的不同而产生的意义。
4)色彩意义:主要指词的感情色彩和风格色彩。
对理性意义而言,色彩意义是一种附加意义。
感情色彩:显示说话人的好恶,分为褒义和贬义。
1)概括性:把握某类事物的共性。
2)社会性和民族性:概括的是某个民族的整个社会某一时期的普遍认识。
3)模糊性:词义所指的对象或所包含的内容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
词的语用意义与语备意义关系的新思考章彩云(信阳师范学院河南信阳 464000)摘要:在参考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可以把词义分为两大类:语备意义和语用意义,两者在语言交际中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实际交际中,一些词的选用,除了表达一定的语备意义之外,还表达某些蕴含的语用意义。
作为语备意义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的词汇意义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由于语境因素的影响,会发生某种变异,形成临时性的语用词义,两者的关系用简单的数学符号来表示就是:语用词义>词汇意义,即语用词义=词汇意义+临时附加义;语用词义≠词汇意义,即语用词义=临时转义。
关键词:语用词义;语备词义;关系;思考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6BYY003)。
作者简介:章彩云(1968-),女,河南正阳人,硕士,信阳师范学院大外部副教授,主要从事词汇学、语用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
语言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笼统的动态研究到精密的静态分析再到清醒的动态研究的发展过程”。
“静态是初步的,动态是语言的本质,动态研究是语言研究的主导方面”。
[1]词义系统作为语言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对其进行动态研究(dynamic study)已经成为当代语言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词汇研究中,已经有人建构了一种新的词汇描写系统(descriptive system) ,即区分语言的词和言语的词,区分语言的词义和言语的词义[2]。
但是,作为认知领域(cognitive domain)一种新的词义类别,词的语用意义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主要是从共时角度来考察的。
本文欲从词的语用意义与语备意义的关系的角度,来审视词义及语用词义的表现特点。
一、词义分析再思考及语用词义在参考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可以首先把词义分为两大类:语备意义和语用意义。
语备意义又分为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词汇意义又分为理性词义和感性词义,理性词义又叫概念词义,感性词义又叫隐含词义。
在本文中,提出了“语备词义”的名称,是用以描述处于静止状态下的词义。
补充材料:“词汇与意义”Everybody knows that words represent meaning. The problem is that they may represent several types of meaning simultaneously. Geoffery Leech, a world famous British linguist, categorizes seven types of meaning which will be presented in relation to words in the following sections.1.Conceptual meaning (概念意义)2.Connotative meaning(内涵意义)3.Social meaning(社会意义)4.Affective meaning(情感意义)5.Reflected meaning(反映意义)6.Collocative meaning(搭配意义)7.Thematic meaning(主题意义)1.Conceptual meaning (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 is the basic meaning presented by meaningful linguistic units, including words and it is often, though not always, the central factor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It refers to logical, cognitive, referential or denotative content. Words may refer to objects in the real world (e.g. dog, book, river, etc.) or abstract concepts (e.g. life, friendship, hatred, etc.) in our mi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word and an object in the real world or a concept in our mind to which the word refers is the conceptual meaning of the word.2.Connotative meaning(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 is the communicative value that an expression has in addition to the purely conceptual meaning(内涵意义是一个词语在纯概念意义之外的交际值).The word “woman” can be defined conceptually as an adult female. And we know that several other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features can be attributed to her, such as “gregarious”(爱交际), “subject to instinct”(易受直觉影响), “capable of speech”(语言能力强), “experienced in cookery”(精于烹调), “skirt or dress wearing”(穿裙子)and “long hair wearing”(留长发).These additional features are its connotative meaning, which may further include such features as “frail”(脆弱), “prone to tears”(爱哭), “emotional”(感情用事), “inconstant”(轻率易变), etc. as some males tend to impose on her and such good qualities as “gentle”, “compassionate”(富有同情心), “sensitive”, “hardworking” and so on.. “Statesman”(政治家)and “politician”(政客)are mainly distinguished by their connotative meaning. They can both be used to refer to a high government official. While “politician” conveys a derogative(贬义的)connotative meaning “engaging in politics for personal gain”, “statesman” does not.3.Social meaning(社会意义)Social meaning or stylistic meaning is what a piece of language conveys about the social circumstances of its use(社会意义又称文体意义,指一种语言所使用的社会环境). The social circumstance of language use may include at least users (who are using language), setting (where is language used), topics (what are the language users talking or writing about). For example, “domicile”, “residence”, “adobe” and “home” are synonymous to each other, that is, conceptually they refer to the same thing in the real world. However, “domicile” is normally used in official or legal documents or between people who are involved in official or legal affairs. “Residence” is normally used in formal or administrative circumstances. “Adobe” is apoetic word, normally used in the creation and appreciation of poems. “Home” is the only word that is often used in everyday speech between classmates, colleagues, friends or family members. An expression can tell us, in addition to the intended information, the social circumstances in which it is used. This is what social meaning is about.4.Affective meaning(情感意义)Affective meaning is communicated when the feelings or attitudes are expressed in language. Such interjections as “aha”, “my God”, “oh”, “dear”are chiefly used to convey affective meaning. In other cases, affective meaning is conveyed through the mediation conceptual, connotative, or stylistic meaning. The utterance “You’re a liar. I hate you for that” directly conveys the speaker’s attitudes towards the hearer, while the utterance “There were flashes of silence that made his conversation perfectly delightful”(连续的沉默无语使他的谈话变得十分精彩)conveys indirectly the speaker’s attitudinal meaning(对某人乏味谈话的不满).5.Reflected meaning(反映意义)Reflected meaning arises in words of multiple conceptual meaning, when one sense of a word forms part of our response to another sense. For example, while “the Comforter” and “the Holy Ghost”both refer to God in religious English, the former sounds warm and “comforting” and the latter sounds awesome because these are the reflected meaning of these two terms.6.Collocative meaning(搭配意义)Collocative meaning consists of associations a word gets from those words that are often used together with it(搭配意义由一个词从经常与它连用的词语身上引起的联想组成). For example, both “pretty”and “handsome”mean nice looking. But “pretty”is often used together with “girl”, “woman”, “flower”, “garden”, “color”, or “village”; while “handsome”frequently appears together with “boy”, “man”, “car”, “vessel”, “overcoat”, “airliner”, or “typewriter”. While “handsome woman”(健美的女人)and “pretty woman”(秀美的女人)are both acceptable, they suggest different kinds of attractiveness because of the collocative associations of these two adjectives.7.Thematic meaning(主题意义)Thematic meaning is what is communicated by the way in which a speaker or writer organizes a message, in terms of ordering, focus, or emphasis(主题意义是说话人或写作人在语言交际时组织安排信息的不同形式:顺序、中心或重点). For example, although the active sentence “Mrs. Bessie Smith donated the first prize” and its passive equivalent “The first prize was donated by Mrs. Bessie Smith”convey the same conceptual content, there is difference in their overall meaning. The active sentence seems to be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What did Mrs. Bessie Smith donate?”, whereas the passive sentence appears to be an reply to the question “Who was the first prize donated by?” or “Who donated the first prize?” The active sentence suggests that we know who Mrs. Bessie Smith is while the passive sentence does not. In short, these two sentences convey different themat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