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轮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3.23 MB
- 文档页数:33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01知识管理知识点1建立新社会的初步探索背景: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贫富的差距急剧拉大。
工人阶级开始了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
空想社会主义:①代表: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
②主张:他们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的弊端,主张建立平等、幸福的新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的活动: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批判地汲取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英等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等优秀思想成果,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
知识点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7年,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马克思、恩格斯为同盟起草的纲领于1848年发表,这就是著名的《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是第一部较完整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给工人阶级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推动了各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知识点3巴黎公社巴黎公社的建立:1871年3月,巴黎工人发动起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政权——巴黎公社。
《国际歌》:诗人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后来,法国工人作曲家比尔·狄盖特又为它谱曲。
02基础过关知识点1建立新社会的初步探索1.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灵魂。
在思想理论创新方面,马克思、恩格斯(A)A.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B.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C.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D.创立了巴黎公社2.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工人运动经验,批判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他们吸收的优秀文化成果包括(A)①德国古典哲学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③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④中国“三民主义”思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知识点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1847年,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建议,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诞生了,这个“政党”是(B) A.正义者同盟B.共产主义者同盟C.伦敦工人协会D.全国宪章协会4.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间是(C)A.1689年B.1789年C.1848年D.1861年5.下图所示人物中被誉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生证”的《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A)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6.2019 年5 月,39 岁的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后,微信朋友圈流传这么一个诙谐的段子:说真的,姓马的都厉害,我这一生就佩服姓马的人:第一个是马克思(主义)改变了我的思想,第二个是马化腾改变了我的交流方式,第三个是马云改变了我的消费观念……改变人们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C) A.《独立宣言》的发表B.《人权宣言》的发表C.《共产党宣言》的问世D.《民法典》的颁布知识点3巴黎公社7.它仅存在短暂的72天,但却是无产阶级建立的第一个政权,并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8课《马克思主义诞生》【复习巩固】1、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
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
”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B)A.驱除勒虏,恢复中华B.要和平,争民主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D.打倒列强,除军阀2、我们提议(中共)中央能允许我们在本月底(注:当年为民国三十五年)即开始实施主力突围的计划,即经鄂中分两个纵队分别向陕南及武当山突围,然后转至陕甘宁边区。
”该部队发此电文主要是由于(B)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B.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C.国民党实行重点进攻D.战略反攻的需要3、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以后,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齐地睡在马路上。
对此,美国的《生活》杂志称:“这个行动宣告了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
”这主要是指(C)A.上海解放后,国民党的统治宣告结束 B.美国己放弃扶蒋反共的政策C.中共及解放军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拥护D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战的胜利4、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白云观抽签,得一“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
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得“上上签”。
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
”毛泽东却说:“民意。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A.蒋介石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这是“天意”B.“民意”指反蒋符合人民的意愿和利益C.蒋介石夸大了失败的偶然性,未看到失败的真正原因D.中共通过土地改革等措施,“得人心者得天下”5、诗词也能反映历史。
1949年毛泽东作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诗,其中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这主要是描绘哪一重要战役(D)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知识梳理】一、马克思主义诞生条件1、历史条件(1)社会条件(前提):随着——的发展,一—日益暴露。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讲义——2023届高考人教版历史必修1一轮复习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 工业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兴起•工业革命在18世纪末在英国兴起,引发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但也带来了剧烈的社会变革和阶级矛盾。
•工人阶级在生产关系和政治权力上受到剥削和压迫,逐渐产生了反抗的意识,并形成了工人运动和工会组织。
•工人运动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和发展。
2. 费尔巴哈•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1818-1883年)对黑格尔的哲学体系进行了批判,强调了人的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并且开创了唯物史观。
•费尔巴哈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变化所推动的,历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最初的人类社会。
3. 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1818-1883年)是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是现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人之一。
•恩格斯(1820-1895年)是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革命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创立者和发展者。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了《共产党宣言》,提出了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口号,明确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阶级斗争的方向。
4.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为基础的理论体系,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等内容。
5.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意义•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着广泛的世界性意义。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对当代世界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1. 第二国际的兴起•第二国际是指1889年成立的国际社会党工人大会。
•第二国际是马克思主义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全球性的传播和发展。
2. 俄国革命•俄国1905年革命的爆发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和欧洲的传播和发展;•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宣告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阶段特征】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工业文明时代到来并快速发展,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向纵深发展并影响世界。
政治经济文化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确立2.工人运动: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兴起,无产阶级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3.殖民体系: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4.民族独立运动: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兴起1.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使“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相继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2.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3.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德两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1.马克思主义诞生:为国际工人运动指明了正确方向,是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重要思想武器2.科技领域:自然科学领域取得许多重大科技成果【拔高练习】1.虽然以蒸汽为动力的轮船出自一位美国人的发明,但英国对此类发明的讯息及技术资料,比当时任何一国都更有兴趣。
英国人本来就有航海的传统,由市场需求和巨额利润刺激起来的热情,越发驱使他们倾心于对轮船的仿造。
材料强调( )A.美国拥有新式交通技术优势B.世界市场奠定欧洲工业革命基础C.英国社会环境易于技术推广D.交通技术创新引发欧美经济转型2.从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德里、北京等亚洲巨型城市的居民平均收入与最低生活支出基本持平,而同一时期的伦敦居民平均收入从最低生活支出的3.5倍左右一路飙升至接近6倍。
这一差异本质上反映了( )A.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的反差B.西方国家普遍性的社会福利C.新航路开辟带来的价格革命D.中印人口激增对经济的拖累3.圣西门提倡创立牛顿宗教以取代基督教神学体系,他把“新基督教”作为他所畅想的“实业制度”赖以生存的基础,强调用“基督教道德的神圣性”去支撑未来社会的精神世界,使所有人都“为改进最穷苦阶级的精神和物质生活而工作”。
圣西门的这些思想( )A.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探索B.表现了理性的精神内涵C.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D.体现出自由主义的典型特征4.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生产力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奠定了物质基础,提出了“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