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实验讲座 一、物理化学实验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 格式:ppt
- 大小:186.00 KB
- 文档页数:20
物理化学实验Phys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化学96学时)一、任务和要求1.物理化学实验的主要任务物理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实验科学的重要分支,是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独立的基础实验课程。
物理化学实验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并通过实验熟悉物质物理化学性质与反应规律之间的关系,学会需要的物理化学实验技术,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归纳方法,从而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增强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
通过结构化学部分的实验,帮助学生生动地理解和总结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培训学生的一种新的思维体制,以便进入化学领域的更高层次。
2.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1.本课程由实验和讲座两个教学环节组成。
实验方面,要求完成20个基础实验,分为16个物理化学实验和4个结构化学实验。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必要的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实验实验方法,熟悉各种物理化学现象,并学会实验数据的归纳和分析方法。
实验讲座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验操作训练基础上能对物理化学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有较系统的概括了解。
2.实验内容的选取,包括热力学、电化学、动力学、表面现象、结构化学等部分有代表性的实验,使学生了解物理化学的概貌,另一方面,根据现有仪器设备条件,力求在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上得到全面的训练。
3.实验讲座包括物理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主要实验方法技术(包括温度的测量和控制、真空技术、电化学测量技术、光化学测量技术、测压技术和数据的计算机处理技术等内容),尽可能反映近代科学研究和实验仪的新成就。
另外要介绍实验的安全防护、误差问题、数据表达方法、文献数据查阅和实验设计思想等。
二、适用专业化学专业。
三、实验内容、实验类型和学时安排实验总学时为96学时,其中物理化学实验为77学时(1-16),结构化学实验为19学时(17-20),分两学期进行。
四、实验内容实验一恒温水浴的组装及性能测试目的要求(1)了解恒温槽的组成,掌握其控温原理(2)学会评价恒温槽的恒温效能。
物理化学实验心得一、物理化学实验的目的与要求(一)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物理化学实验是化学实验科学的重要分支,也是研究化学基本理论和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通过实验的手段,研究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及这些性质与化学反应之间的某些重要规律。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1.通过物理化学实验,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和技能,并培养学生具备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并巩固所学习的知识。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
5.使学生受到初步的实验研究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培养学生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6.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及工作作风。
(二)物理化学实验要求进行每个实验都包括实验的预习,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三个步骤,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任何一步做不好,都会严重影响实验教学质量。
1. 实验前预习及预习报告阅读实验讲义的有关内容,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原理和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结合实验讲义和有关参考资料写出预习报告。
预习报告的内容包括:(1)实验目的;(2)简单原理;(3)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4)原始数据记录表格。
要用自己的语言简明扼要的写出预习报告,重点是实验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前,教师要检查每个学生的预习报告,必要时进行提问,并解答疑难问题。
对未预习和未达到预习要求的学生,不得进行实验。
2. 实验操作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应首先检查测量仪器和试剂是否齐全,并做好实验前的各种准备工作。
实验操作时,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详细记录原始数据,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 实验报告实验完毕,每个学生必须把自己的测量数据进行独立和正确处理,写出实验报告,按时交给教师。
物理化学实验讲座第一篇:物理化学实验讲座物理化学实验讲座一、物理化学实验的目的要求和安全防护(一)物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1、物理化学实验的目的物理化学实验是化学实验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借助于物理学的原理、技术和仪器,借助于数学运算工具来研究物系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规律的一门科学。
2、化学和物理学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化学过程包含或是伴有物理过程。
例如化学反应时常伴有物理变化,如体积变化、压力的变化、热效应、电效应、光效应等,同时温度、压力、浓度的变化、光的照射、电磁场等物理因素的作用也都可能引起化学变化或影响化学变化的进行。
另一方面,分子中电子的运动、原子的转动、振动,分子中原子相互间的作用力等微观物理运动形态,则直接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及化学反应能力。
物理化学实验就是根据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联系入手来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在实验方法上也主要是采用物理学中的方法。
比如说:燃烧热测定,它用的就是物理学的量热方法,而精确测定物质的燃烧热就可以求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可逆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原理是对消法,仪器是电位差计,都是物理学原理、物理学仪器,而测定不同温度下电池的电动势(以E~T作¢图,就可以求得可逆电池的温度系数。
)从标准电动势E就可以求反应的平衡常数¢K由温度系数就可以求得一系列热力学函数(二)、地位和作用物理化学实验是继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后,在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和做毕业论文之前的一门基础实验课程。
这一特定的地位,使它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所谓承前就是学生在学习了先行教材中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实验材料之后,需要在认识上有个飞跃,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所谓启后就是进一步严格的、定量的实验,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规律。
使学生即具备坚实的实验基础,又要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实现学生由学习知识、技能到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转变。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但化学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实验科学,在很多方面已经上升到理论高度,只有上升到理论才能真正算到一门科学。
二、本文(一)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物理化学实验方法,训练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化学实验技术,实验中常用多种仪器测量物理化学体系的某些物理量变化为基本内容,经过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某些物理化学的重要规律,通过实验使学生对物理化学课程中基本理论加深理解,提高他们运用这些基本理论的能力。
(二)项目总表(三)实验内容实验1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Ⅰ.目的要求(1)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的摩尔质量(2)掌握溶液凝固点的测量技术。
Ⅱ.仪器凝固点测定仪 1套酒精温度计 1只水银温度计(0-100o C分度值为0.1o C) 1只电光分析天平 1台冰箱 1台贝克曼温度计 1只Ⅲ.药品环己烷(分析纯)萘(分析纯)碎冰实验2 纯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量Ⅰ.目的要求(1)明确纯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意义和气液两相平衡的概念,深入了解纯液体饱和蒸汽压和温度的关系: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式。
(2)用气压计测定不同的温度下环己烷(或己烷)的饱和蒸汽压,初步掌握其真空实验技术。
(3)学会用图解法求被测液体在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摩尔汽化热与正常沸点Ⅱ.仪器蒸汽压测定装置 1套抽气泵 1台气压计 1支温度计(分度值为0.1o C及1o C)各1支磁力搅拌器 1台电加热器(300w) 1只精密真空表(0.25级) 1只Ⅲ.药品正己烷(分析纯)环己烷(分析纯)无水氯化钙泵油汞704胶实验3 燃烧热的测定Ⅰ.目的要求(1)用氧弹热量计测定萘的燃烧热。
(2)明确燃烧热的定义,了解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的差别。
(3)了解热量计中主要部分的作用,掌握氧弹热量计的实验技术。
(4)学会用雷诺图解法校正温度改变值。
Ⅱ.仪器氧弹热量计 1套贝克曼温度计 1支氧气钢瓶 1只氧气减压阀 1只压片机 2台烧杯(1000毫升) 1只塑料桶 1个直尺 1把剪刀 1把万用电表 1个台秤(10克) 1台温度计(0-50度) 1支秒表 1只放大镜 1个电炉(500W) 1个Ⅲ.药品引燃用铁丝苯甲酸(分析纯)萘(分析纯)实验4 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Ⅰ.目的要求(1)绘制在标准大气压下环己烷-乙醇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了解相图和相律的基本概念。
(一) 物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1.学习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目的①巩固并加深对物理化学课程中相关理论和概念的理解。
②掌握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实验技术和常用仪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在物理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了解近代大型仪器的性能及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
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查阅文献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处理实验结果的能力等。
2.实验前的准备①队实验内容及有关的参考资料进行仔细阅读、写好实验预习报告。
预习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简单的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时注意事项、徐测定的数据(也可以列成表格)以及实验成功之关键等内容。
②核对仪器和药品试剂,队熟悉的仪器及设备,应仔细阅读说明书,请教指导老师。
仪器装置完毕,须经教师检查。
③正式试验前,又指导老师进行必要的讲解,并检查学生队实验内容的了解程度、准备工作是否完成,经指导老师许可后开始进行实验。
3.实验注意事项①特殊仪器需要向教师领取,完成实验后归还。
②实验时应按教材和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如有更改意见,须与指导教师进行讨论,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进行。
③公用仪器及试剂瓶不要随意变更原有位置、用毕要立即放回原处。
④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要独立思考、设法解决。
实在困难者则请指导教师帮助解决。
⑤实验数据应随时记录在预习报告本上,记录数据要详细、准确,且注意整洁、清楚,不得任意涂改。
尽量采用表格形式、要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
⑥实验完毕后,将实验数据交指导教师检查、签字。
4.实验报告①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实验报告,与预习报告一并按时交上。
②报告内容包括原始数据、结果处理和问题讨论。
③问题讨论时很重要的一项,主要对实验所观察到得重要现象、实验原理、操作、实验方法的设计、仪器的使用及误差来源进行讨论,也可以对实验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
5.实验室规则①保持实验室安静,不到处乱走。
②遵守操作规则,遵守安全措施,保证实验安全进行。
③实验时应集中注意力,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实验数据要及时、详细记录在记录本上。
备课教案撰写要求一、认真钻研本学科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了解本学科的教学任务、教材体系结构和国际国内最新研究进展,结合学生实际状况明确重难点,精心安排教学步骤,订好学期授课计划和每节课的课时计划。
二、教师备课应以二学时为单位编写教案;一律使用教学事务部发放的教案本撰写,不得使用其他纸张。
在个人认真备课、写好教案的基础上,提倡集中备课、互相启发、集思广益,精益求精。
三、教案必须具备如下内容(每次课应在首页应写清楚):1、题目(包括章、节名称、序号);2、教学目的与要求;3、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4、教学方法;5、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设计(主要部分,讲课具体内容);6、作业处理;7、教学小结。
四、教案必须每学期更新,开学初的备课量一定要达到或超过该课程课时总量的三分之一。
教案要妥善携带及保存,以备教学检查。
教学进度计划表填表说明1.本表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和学生课程学习的概要,也是学院进行教学检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和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任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认真填写,表中的基本信息和内容应填写完整,不得遗漏。
2.基本信息中的“课程考核说明及要求”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考核的方式、成绩评定的方法、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的比例、考试的题型、考试时间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说明与要求等。
3.进度表中“教学内容”只填写章或节的内容,具体讲授内容不必写;每次课只能以2学时为单位安排内容。
4.进度表中的“教学形式及其手段”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各种教学形式及相关手段的说明,一般包括讲授、多媒体教学、课件演示、练习、实验、讨论、案例等。
5.作业安排必须具体(做几题,是哪些题)。
6.进度表中的“执行情况”主要填写计划落实和变更情况。
7.教学进度计划表经责任教授、系(部)领导审签后,不得随意变动,如需调整,应经责任教授、系(部)领导同意,并在执行情况栏中注明。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案/讲稿第1页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案/讲稿第2页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案/讲稿第3页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案/讲稿第4页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案/讲稿第5页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案/讲稿第6页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案/讲稿第7页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案/讲稿第8页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案/讲稿第9页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案/讲稿第10页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案/讲稿第11页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案/讲稿第12页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案/讲稿第13页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案/讲稿第14页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案/讲稿第15页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案/讲稿质完全吸收,然后称量吸收物质增加的重量,便可计算蒸气的分压,这个分压就是该温度下被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实验一 燃烧热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氧弹卡计的使用方法及测量物质燃烧热的实验技术。
2.了解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的差别和相互关系。
3.学会绘制雷诺曲线并用图解法校正温度的改变值。
二、实验原理量热法测定有机物的燃烧热是热力学实验的一个基本方法。
测量热效应的仪器称为量热计,用量热计测得的是实验温度下的恒容燃烧热v Q ,从手册上查到的燃烧热数值都是在298.15K ,101.325kPa 条件下的标准摩尔燃烧焓,属于恒压燃烧热p Q 。
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了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之间的关系为g + n p v Q Q RT =∆ (1)式中Δn g 为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之差;R 为气体常数;T 为实验温度。
为了计算相对误差,需要从两个方面对所测的的恒容燃烧热进行转换:首先利用(1)式转换为实验温度下恒压燃烧热,然后根据基希霍夫定律转换为298.15 K 的恒压燃烧热,从而和理论值进行比较。
量热计种类较多,本实验采用氧弹卡计测定萘的燃烧热。
测量的基本原理是能量守恒定律,即样品在体积固定的氧弹中燃烧放出的热、引火丝燃烧放出的热和由氧气中微量的氮气氧化成硝酸的生成热,大部分被水桶中的水吸收;另一部分则被氧弹、水桶、搅拌器及温度计等所吸收。
在量热计与环境没有热交换的情况下,可以写出如下的热量平衡公式:3v HNO m Q f g Vb C T M⋅++=∆点火丝点火丝卡(2) 式中m 为待测物的质量(克);M 为待测物质的摩尔质量; Q v 为待测物的摩尔燃烧热;f 点火丝为点火丝的燃烧热(焦/克);(J 铁丝= -6700 J/g ,J 铜丝= -2500 J/g ,J 镍铬丝= -1400 J/g ,J 棉线= -17500 J/g );g 为点火丝的质量(克); b 为硝酸生成热的滴定校正(每毫升0.1mo l ·dm -3的氢氧化钠相当于-5.983 J 的热值);ΔT 为样品燃烧前后的卡计温度变化值;C 卡为卡计(包括卡计中的水)的水当量,它表示卡计(包括介质)每升高一度所需要吸收的热量。
讲座一物理化学实验安全与数据处理(2学时)[目的和要求]1、了解物理化学实验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2、学会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3、计算机运用。
[教学内容]1、物理化学实验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2、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讲座二热化学实验技术(2学时)[目的和要求]1、掌握温度和压力的测量与控制技术。
2、了解各种热化学测量技术。
[教学内容]1、各种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热化学测量技术简介。
3、真空技术简介。
讲座三结构化学实验技术(2学时)[目的和要求]1、掌握溶液法测定偶极矩的实验技术。
2、掌握古埃法测定磁化率的实验技术。
3、学会常用化学软件的使用。
[教学内容]1、偶极矩的测定原理。
2、磁化率的测定原理。
3、常用化学软件。
讲座四电化学实验技术(2学时)[目的和要求]1、掌握电导的测量方法。
2、掌握电势的测量方法。
3、掌握介电常数的测量方法。
[教学内容]1、电导的测量技术。
2、电势的测量技术。
3、介电常数的测量技术。
讲座五化学动力学实验技术(2学时)[目的和要求]1、了解旋光仪的基本原理。
2、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3、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4、掌握反应级数的测定方法。
[教学内容]1、反应级数的确定。
2、复杂反应的特征与速率系数测定。
3、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率的测定。
讲座六表面与胶体化学实验技术(2学时)[目的和要求]1、掌握表面压力、吸咐量以及接触角等测量方法。
2、了解溶胶制备及其光学、电学、力学性质测量方法。
3、了解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材料的技术。
4、了解电泳、电渗的测定技术和原理。
[教学内容]1、表面张力、接触角、临界胶束浓度、表面积、孔径的测量方法和技术。
2、溶胶光学、电学、力学性质的测量技术。
3、胶体化学技术在纳米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实验一热电偶的制备及应用[目的和要求]1、掌握热电偶的制备方法。
2、学会热电偶的较正。
3、制备好的热电偶应用于恒温水浴的性能测试。
[实验内容]热电偶的制备;校正热电偶;恒温槽的组装。
实验一 燃烧热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通过萘的燃烧热测定,了解氧弹量热计各主要部件的作用,掌握燃烧热的测定技术;2. 掌握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的区别与联系;3. 学会应用图解法校正温度改变值。
二、实验原理燃烧热是指1摩尔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在恒容条件下测得的燃烧热称为恒容燃烧热(Q v ),其值等于这个过程的内能变化(ΔU )。
在恒压条件下测得的燃烧热称为恒压燃烧热(Q p ),它等于这个过程的焓变(ΔH )。
若把参与反应的气体作为理想气体处理,则存在下列关系式:p v Q Q n RT =+∆⋅ (1-1)式中,Δn 为产物中气体的摩尔数之和与反应物中气体的摩尔数之和的差值;R 为气体常数;T 为反应的绝对温度。
若测得某物质恒压燃烧热或恒容燃烧热中的任何一个,就可根据式(1-1)计算另外一个。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通常是用恒压热效应来表示的,而且习惯上用ΔH 表示。
测量化学反应热效应的仪器称为量热计。
本实验采用XRY-1A 型数显氧弹式热量计测量萘的燃烧热。
由于氧弹量热计测定物质的燃烧热是在恒容条件下进行的,故为恒容燃烧热。
其原理是将一定量待测物样品在氧弹中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使量热计(包括周围介质)的温度升高,通过测定燃烧前、后量热计温度的变化值,就可以计算出样品的燃烧热。
其关系式如下:()v C T mQ Q l ρ∆=-+点火丝点火丝点火丝 (1-2)式中,m 为标准物质的质量(g);Q v 为1g 标准物质恒容燃烧放出的热(J·g -1); Q 点火丝= -1.02×10-3kJ·g -1;l 点火丝为点火丝的长度(cm);ρ点火丝为单位长度点火丝的质量(g·cm -1),其值为4.00×10-4 g·cm -1;ΔT 为样品燃烧前后量热计温度的变化值(K) (需用校正法校正);C 为量热计的热容,即量热计每升高1K 所需要吸收的热量(J·K -1)。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燃烧热的定义,了解恒压燃烧热和恒容燃烧热的区别;2.学会使用弹式量热计测定萘的燃烧热;3. 了解量热计的原理和构造,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mol物质完全氧化时的反应热称为燃烧热。
所谓完全氧化,在热力学上有明确的规定,如碳完全氧化的产物是二氧化碳而不是一氧化碳。
本实验采用量热法测定燃烧热,在恒容或恒压条件下,可以测定恒压燃烧热Q p和恒容燃烧热Q v。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恒压燃烧热Q p等于焓的增量(△H),而恒容燃烧热Q v等于内能的增量(△U)。
如果参加反应的气体和生成的气体都看成是理想气体的话,则有下面关系式:△H =△U +△(pV)Q p= Q v + △nRT式中,△n—燃烧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变化;R—摩尔气体常数;T—反应时热力学温度。
氧氮量热计测量装置及氧氮剖面图如下图所示:图1、氧氮量热计测量装置及氧氮剖面图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样品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使得周围介质的温度的升高。
因此,只要测定燃烧前后温度的变化△T ,就可以求得恒容燃烧热,关系式如下所示:-- =+ TV l m Q lQ m C C M样计水水()式中m 样和M 分别为样品的质量和摩尔质量;Q v 为样品的恒容燃烧热;ι和Q l 为引燃丝的长度和单位长度燃烧热;m 水和C 水为水的质量和比热容;C 计为量热计的水当量,即除水之外,量热计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T 为燃烧前后水温的变化值。
实际上,氧弹式量热计不是严格的绝热系统,加之由于传热速度的限制,燃烧后由最低温度达最高温度须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系统与环境难免发生热交换,因此从温度计上读得的温度就不是真实的温差△T 。
为此,必须对温差进行校正,通常用雷诺温度校正图进行校正。
将燃烧前后温度随时间的变化作图,可得下列曲线:图2、雷诺校正曲线图图中H点表示燃烧开始;D点为读得的最高温度;从相当于室温的J 作水平线交曲线于l点,过l点做垂线ab,在将FH、GD反向延长交ab于A、C两点,A、C两点的温度差即为校正后得温度差值。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基础知识§1.1物理化学实验的目的、要求和安全防护一、物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1.物理化学实验的目的物理化学实验是化学实验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利用物理学实验方法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
物理化学实验综合了化学领域各个分支所需的基本研究工具,具有综合性特征。
早期的物理化学实验以验证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为目的,实验教学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环节。
随着物理化学研究方法的的形成和发展,物理化学实验在实质上已接近于科学研究。
特别是近年来现代仪器在物理化学实验的广泛应用和计算机对数据的处理,这种趋势和特征更加明显。
现在的物理化学实验特别注重科学能力的培养,已形成本科化学专业开设的一门独立课程。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1)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和技能。
(2)培养学生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实验现象,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3)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提高灵活运用物理化学原理的能力。
(4)使学生受到初步的实验研究的训练,培养学生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5)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及工作作风。
2.基础物理化学实验要求实验包括实验的预习,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三个步骤,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一步做不好,都会严重影响实验效果。
(1)实验预习进实验室前,必须认真阅读实验内容和相关资料,预先了解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了解所用仪器、设备的构造和正确使用方法,了解实验操作过程,做到心中有数。
结合实验讲义和有关参考资料写出预习报告。
预习报告的内容包括:A 简明扼要地写出实验目的和原理;B 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预习中产生的疑难问题;C 原始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前,教师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必要的提问,并解答疑难问题。
预习未达到要求的学生,不能进行实验。
(2)实验操作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应首先检查测量仪器和试剂是否符合实验要求,并做好实验前的各种准备工作,记录实验条件(室温和气压)。
化学和物理实验的注意事项实验室中进行化学和物理实验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化学和物理实验的注意事项:1. 实验前的准备:在进行实验之前,必须熟悉实验的目的、操作步骤和预期结果。
阅读实验指导书或者实验手册,并确保你理解了所有实验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和试剂。
同时,穿上实验室要求的实验服和安全装备,如实验手套、眼镜等。
2. 安全措施:化学和物理实验往往涉及到危险的化学物质和高温设备。
因此,必须在实验过程中遵守安全措施,如佩戴眼镜、手套和防护衣物。
确保实验室内有足够的通风,并且熟悉应急处理程序。
3. 试剂的处理:在使用试剂前,确保你了解其性质和潜在危险。
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并遵守正确的储存和处置规定。
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有毒气体。
4. 器材和设备:在使用实验器材和设备之前,仔细检查其完整性和可用性。
确保仪器的标定和校准是正确的。
在操作精密仪器时,要小心轻拿轻放,避免碰撞或破坏。
5. 温度和压力控制:在进行热实验时,保持适当的温度控制。
热实验时使用的容器一定要具备耐热性能。
对于高压实验,确保在容器中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气体的扩张。
6. 实验设计和数据记录:在实验设计中应该严密,确保实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记录实验数据时,使用合适的单位和精确的测量工具。
同时,及时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并进行准确的描述。
7. 废物处理:正确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或污染物是非常重要的。
将废物放在指定的容器中,并按照实验室的规定进行处置。
8. 团队合作和交流:在实验室中,与团队成员之间的良好合作和及时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分享实验的经验和观察结果,确保实验目标的共同完成。
总结起来,进行化学和物理实验时必须始终保持安全意识,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明确操作步骤和实验目的。
通过正确的实验准备、注意安全措施、正确处理试剂、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以及准确记录实验数据,我们可以有效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31590070 学时:27 学分: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物理化学实验》是一门独立的课程。
是通过实验的手段,研究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这些物理化学性质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
物理化学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掌握有关物理化学的原理,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物理化学原理的能力。
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现象的记录,实验条件的选择,重要物理化学性能的测量,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可靠程度的判断,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主要测试仪器的使用等,从而增强学生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
通过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还可以加深对物理化学和物质结构中某些重要的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实验前要充分预习,要求明确实验目的,熟悉实验原理,充分了解所用仪器设备的结构与使用方法2、实验过程中要认真仔细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仪器的使用操作要熟练,数据读取方法正确,确保实验数据及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及精密度。
3、认真记录实验结果,写好实验报告。
真实记录数据,用正确的方法处理所得数据,图表清晰规范,结论合理,逐项写好实验报告中的内容。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与物理化学课程同步进行,教学对象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学习时间为一个学期。
三、教学目的要求本课程由实验讲座和实验操作两个环节构成。
实验讲座的主要目的与要求如下:物理化学实验的目的要求,误差理论,数据处理和表达方法,实验预习方法和实验报告的书写方法,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的使用方法。
同时还包括实验室守则,实验室的安全防护,物理化学资料的查阅方法等。
实验操作内容见以下的各实验项目。
四、考试方式及方法平时考察与考试相结合,以独立成绩给予学分。
五、配套的实验教材或指导书物理化学第4版傅献彩高教社93-98物理化学实验复旦大学高教社93-98实验化学,刘约权李贵深高教社2000六、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一)实验学时数:3(二)实验项目内容:讲授误差及产生原因与数据处理技术(三)实验室名称:化学中心实验室物理化学实验室实验二硫酸铜溶解热的测定(一)实验学时数:3(二)实验项目内容:1、量热法测定硫酸铜无限稀释摩尔溶解热2、雷诺校正法对搅拌等产生的热交换进行校正,求出由于溶解热而产生的温差(三)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溶解热测定装置12套(四)实验室名称:化学中心物理化学实验室实验三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一)实验学时数:3(二)实验项目内容:1、测定乙醇溶液的表面张力2、测定乙醇溶液的表面吸附量3、学会使用压力计(三)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表面张力测定仪12套(四)实验室名称:化学中心物理化学实验室实验四完全互溶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一)实验学时数:3(二)实验项目内容:1、沸点的测定2、液体折光率及组成的测定3、阿贝折光仪的使用方法(三)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沸点仪、阿贝折光仪等各12套(四)实验室名称:化学中心物理化学实验室实验五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一)实验学时数:3(二)实验项目内容:1、测定环己烷不同温度时的饱和蒸汽压2、求算平均摩尔汽化焓及正常沸点3、学会使用压力计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三)液体饱和蒸汽压测定装置12套(四)实验室名称:化学中心物理化学实验室实验六电导率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一)实验学时数:3(二)实验项目内容:1、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2、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的电导法测定(三)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液体饱和蒸汽压测定装置12套(四)实验室名称:化学中心物理化学实验室实验七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一)实验学时数:3(二)实验项目内容:1、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2、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3、电动势法测定溶液的PH(三)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电位差计、原电池等各12套(四)实验室名称:化学中心物理化学实验室实验八一级反应动力学评价----蔗糖的转化(一)实验学时数:3(二)实验项目内容:1、用旋光仪测定蔗糖水解液的旋光度2、测定蔗糖水解的速率常数及半衰期(三)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旋光仪、容量瓶、旋光管等12套(四)实验室名称:化学中心物理化学实验室实验九溶液黏度的测定(一)实验学时数:3(二)实验项目内容:1、用奥氏黏度计测定溶液的黏度2、熟悉恒温槽的原理与控温技术(三)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奥氏黏度计、超级恒温槽等12套(五)实验室名称:化学中心物理化学实验室实验十物质磁化率的测定(一)实验学时数:3(二)实验项目内容:1、用“古埃法”测定磁化率2、熟悉磁天平的结构和使用技术(三)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磁天平4套(四)化学中心实验室物理化学实验室实验十一电化学综合测定(一)实验学时数: 3(二)实验项目内容:1、有关电化学性质的测定2、熟悉综合测定仪的结构及使用方法(三)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电化学综合测定2套(四)化学中心实验室物理化学实验室实验十二凝固点下降法物质摩尔质量的测定(一)实验学时数:3(二)实验项目内容:1、了解凝固点下降法物质摩尔质量的测定原理2、测定物质的摩尔质量(三)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物质摩尔质量的测定装置12套(四)化学中心实验室物理化学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