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概述》第三章功能障碍
- 格式:ppt
- 大小:4.04 MB
- 文档页数:35
01康复医学概述Chapter康复医学定义与发展历程康复医学定义发展历程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关系联系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都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二者在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存在密切联系。
临床医学关注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和诊断治疗,而康复医学则关注疾病对患者功能的影响及如何恢复或提高患者功能。
区别临床医学以疾病为中心,重点在于治愈疾病;而康复医学以患者为中心,重点在于提高患者功能和生活质量。
此外,临床医学主要采用药物和手术等治疗手段,而康复医学则采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综合措施。
康复医学在医疗体系中地位重要性作用02康复医学理论体系Chapter康复评定方法及标准评定方法评定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等国际标准,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评定标准。
康复治疗技术与方法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01020304针对病因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残疾的发生。
一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残疾的进一步发展。
二级预防采取积极措施,防止残疾的恶化和复发,减轻残疾程度。
三级预防普及康复知识,提高公众对康复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康复教育康复预防策略与措施03常见疾病康复治疗方法Chapter脑卒中康复通过评估患者的运动、感觉、认知等功能障碍,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
脊髓损伤康复针对脊髓损伤患者的不同功能障碍,如截瘫、四肢瘫等,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功能训练、心理干预等。
帕金森病康复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综合手段,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关节炎康复骨折康复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关节功能训练等综合手段,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肌肉损伤康复高血压康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手段,控制血压在正常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冠心病康复通过药物治疗、运动疗法、心理干预等综合手段,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再次发病的风险。
第三章康复医学评定本章要点介绍了康复医学评定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康复评定的概念;关节活动度评定;肌力评定;步态分析;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神经电生理评定;言语及语言功能评定;脑认知功能评定及心理测验;心肺功能评定;个体活动能力评定以及社会参与能力评定等。
第一节康复医学评定概述康复医学评定简称康复评定(rehabilitation evaluation),又称康复评估、康复评价等,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和准确的评定残疾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
康复评定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确的康复治疗的基础。
康复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复原残疾者及有功能障碍者的受损功能,由于康复评定可以客观的反映功能障碍的情况,为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打下科学的基础。
因此熟练掌握正确的康复评定技术对从事康复工作的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康复评定的目的:①了解残疾所致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结局;②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客观依据;③动态的观察残疾的发展变化;④评定康复治疗的效果;⑤开发新的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往往要经历多次评定,通常是以康复评定开始,又以康复评定结束。
评定至少应在治疗前、中、后各进行一次,根据评定的结果,制定、修改治疗计划。
初期评定,一般在患者入院初期完成(最迟不超过入院后7天)。
可以帮助康复医师全面了解患者的功能状况和障碍程度、致残原因、康复潜力,以确定康复目标和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中期评定,在康复治疗中期进行。
以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后,功能变化的情况,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据此调整康复治疗计划,中期评定可根据需要进行多次。
后期评定,在治疗结束后进行。
目的是经过康复治疗后,评定患者的总的功能情况,评价康复治疗的效果,提出重返家庭和社会或作进一步康复治疗的建议。
康复评定的内容很广,包括躯体功能评定、精神(心理)功能评定、言语功能评定和社会功能评定等几个方面。
一、选择题(一)单选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康复的英文单词为()A. RehabilitationB. RehbailitationC. RehabilteD.RehabilititaonE. habilitation2.康复的对象为()A.急性期病人B.恢复期病人C.残疾人D.正常人E.老年人3. 康复医学的服务形式为()A.临床医疗服务B.护理服务C.单学科服务D.多学科和多专业联合E.康复专业4. 康复治疗团队的核心为()A.临床医师B.康复护士C.康复医师D.物理治疗师E.作业治疗师5. 我国第一个康复医学专业学术团体为()A.中国康复医学会B.中华理疗学会C.中国残疾人康复学会D.全国民政系统康复医学研究会E.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会6.以下属于作业疗法的有()A.生物反馈疗法B.水疗法C.日常生活能力训练D.麦肯基力学疗法E.医疗体操7. 现代医学模式是()A.自然哲学医学模式B.生物医学模式C.神灵主义医学模式D.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E.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8. 康复医学与治疗医学的关系()A.互相渗透,紧密结合B.截然分开C.相互区别D.是治疗医学的延续E.是治疗医学的结束9. 康复医学的功能分类为()A.ICD-10 B.ICF C.ICD-II D.ICE E.ICD10. 康复护理与临床护理的区别为()A.以基础护理技术为主B.被动护理C.替代护理 D.辅助护理 E.主动护理(二)多选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出所有正确答案。
1.康复治疗技术包括()A.物理治疗B.作业治疗C.言语治疗D.中国传统康复疗法 E.康复医学工程2.康复医学基本原则包括()A.功能训练B.全面康复C.融入社会D. 主动参与 E. 早期同步3. 康复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A.运动功能评定B.生物力学评定C.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D.脑高级功能评定 E.神经生理功能评定4.健康包括()A心理健康 B身体健康 C社会适应健康 D道德健康 E没有疾病5.全面康复包括()A医学康复 B教育康复 C职业康复 D社会康复E康复工程6.功能障碍包括()A偏瘫 B言语障碍 C发热 D心理障碍E肺心病二、名词解释1.康复2.康复医学第一章概述3.康复功能评定4.康复工程5.运动疗法6.作业疗法7.社区康复8.职业康复三、填空题1.我国的康复治疗机构主要分两类()和()。
第一章总论康复:指综合地和协调地应用医学的、社会的、职业的和教育的措施,通过进行训练和再训练,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会。
因此,康复不是百分之百的恢复,它更重视疾病所导致的功能障碍,着眼于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等进行全面康复,恢复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它包括医疗康复,利用医学手段促进康复;教育康复,通过特殊教育和培训促进康复;职业康复,恢复就业能力、取得就业机会;社会康复,在社会层次上采取与社会生活有关的措施,促使残疾人重返社会,最终目标是提高生存质量、最终融入社会。
康复医学:是一门研究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应用学科。
康复医学的对象主要是:急性伤病后及手术后患者、各类残疾者、各种慢性疾病患者和年老体弱者。
康复医学的特点:①康复医学以功能障碍为主导②康复医疗强调患者主动参与③康复医疗依赖团队协作④康复医学并非治疗医学的延续康复预防:①一级预防:又称初级预防,旨在防止致残性病损的发生,即防止身体的结构和功能受损。
②二级预防:又称次级预防,旨在限制或逆转由损伤造成的伤残,即防止造成个体活动能力受限。
③三级预防:旨在防止残疾转化残障,即防止个体社会参与的局限。
康复评定:主要是功能评估,包括躯体运动功能评定、精神心理功能评定、言语功能评定和社会功能评定,又称康复评估。
康复评定是康复治疗的基础,它不仅可以帮助了解残疾水平,掌握现存的功能状况,评估功能恢复的潜力,从而制订出有效的康复计划。
更重要的是通过康复评定,可以指导康复治疗,检查康复治疗的效果,并修订康复计划。
康复治疗的常用手段:①物理疗法②作业疗法③言语疗法④心理疗法⑤文体疗法⑥康复护理⑦假肢和矫形器的运用⑧康复工程⑨职业咨询⑩中国传统疗法⑾社会服务康复的方式:康复机构内康复&社区康复康复的主要原则: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和改善生活质量。
《康复医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康复医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学分:1学分总学时:18学时理论学时:18学时实践学时:0学时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适应专业:康复治疗学四年本科先修课程:为康复基础课程,无先修课程后修课程:康复功能评定学、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言语治疗学等教材:1.康复医学概论/王宁华主编..---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 参考书目:1.康复医学概论/王俊华主编---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康复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一门医学。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条件改善,烈性传染病得以控制和消灭,人类平均期望寿命值延长、人口老化,慢性病和老年病比例大大增加,加之交道事故和其他意外伤害事件增多,社会上的残疾人口也相应增加,患者和医务人员也都不能仅仅满足于单纯的治病,而要求功能也能得到保存和恢复,渴望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所有这些都为康复医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社会动力,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也为康复医学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康复医学概论全方位概括和论述了康复医学,分别阐述了康复和康复医学的概念、内容、地位、作用、流程。
特别强调了残疾概念、功能障碍以及康复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
才外还涉及到重要相关内容,包括流行病学、医学伦理学、科学方法研究等等,并对康复医学科的设置和管理规范予以说明。
二、课程基本要求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1、掌握康复、康复医学的概念、服务对象,认识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认识它区别于临床医学的独有特性;掌握康复医学的组成,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掌握康复预防三层次2、熟悉熟悉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相互关系;说出残疾、残疾人、残疾学的定义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安排第一章概述【基本要求】1、掌握康复、康复医学的概念、服务对象2、掌握康复医学的组成,工作内容,工作方式。
康复医学概论试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5题,每题1分,共95分)1.对有吞咽功能障碍者进行治疗和处理是( )的工作职责。
A、心理治疗师B、康复医师C、物理治疗师D、言语治疗师E、作业治疗师正确答案:D2.下列关于康复医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康复医学是现有医学各科的延伸B、康复医学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恢复残疾者的功能C、康复医学有其独特的治疗对象D、康复医学需要复杂的治疗技术E、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有交叉的部分正确答案:A3.康复专业人员的职责不包括()。
A、维护职业操守B、参与正确执行监督残疾相关法律C、预防措施建议D、诊断疾病E、坚守行业准则正确答案:D4.红外线疗法的适应症不包括()。
A、亚急性、慢性炎症和损伤B、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病C、伤口延时愈合D、恶性肿瘤局部E、急性软组织损伤24.小时以后正确答案:D5.关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述提法中错误的是()。
A、医学道德进步的重要标志B、对医德修养和医德教育的最全面认识C、人们关于健康和疾病的基本观点D、医学临床活动和医学研究的指导思想E、医学实践的反映和理论概括正确答案:C6.关于功能障碍的描述不当的是()。
A、指身体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B、与健康状况本身变化存在交互关系C、可以是潜在的或现存的D、部分的或完全的E、可逆的或不可逆的正确答案:C7.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六类残疾中占第一位的是()。
A、听力残疾B、肢体残疾C、智力残疾D、言语残疾E、视力残疾正确答案:B8.脑卒中康复评定水平不包括()。
A、生活水平B、个体水平C、身体水平D、环境因素E、社会水平正确答案:A9.下列哪种情况一定不属于残疾()。
A、肺心病B、独眼C、言语障碍D、发热E、偏瘫正确答案:D10.不是人类残疾三大特点之一的是()。
A、后果的可预性B、发生的广泛性C、预防的可能性D、后果的严重性正确答案:A11.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康复医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09611035课程中文名称:康复医学概论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Rehabilitation Medicine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总学时:28学时总学分:2适用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康复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一门医学。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条件改善,烈性传染病得以控制和消灭,人类平均期望寿命值延长、人口老化,慢性病和老年病比例大大增加,加之交道事故和其他意外伤害事件增多,社会上的残疾人口也相应增加,患者和医务人员也都不能仅仅满足于单纯的治病,而要求功能也能得到保存和恢复,渴望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所有这些都为康复医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社会动力,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也为康复医学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康复医学概论全方位概括和论述了康复医学,分别阐述了康复和康复医学的概念、内容、地位、作用、流程。
特别强调了残疾概念、功能障碍以及康复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
才外还涉及到重要相关内容,包括流行病学、医学伦理学、科学方法研究等等,并对康复医学科的设置和管理规范予以说明。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教学活动主要采用讲授、自学、讨论、练习、实践调查等形式进行,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相关学科的知识的运用,并贯彻理论联系实践原则,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提问、作业、实习心得、讲评和考核等形式进行评价。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康复、康复医学的概念、服务对象,认识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认识它区别于临床医学的独有特性;掌握康复医学的组成,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熟悉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相互关系;说出残疾、残疾人、残疾学的定义。
残疾预防、残疾评定。
掌握康复预防三层次。
努力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进步和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实用型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材。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1)本课程先修课程为: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之前无先修课程。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使用)前言康复医学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独特治疗技术的医学学科,是应用各种措施促进伤、病、残者功能恢复的医学。
本学科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促进病、伤、残者康复。
通过学习使医学生树立现代康复理念,了解现代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康复治疗,掌握临床常见病损的康复治疗方法及原则,能采用恰当的方法行床旁早期康复,选择适当的疾病、恰当的时机送诊康复,积极开展二级预防和选用矫形器等。
本课程需要医用物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人体解剖学、医学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人体发育学、运动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中医学基础相关知识作基础。
本大纲根据南登崑教授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五版编写。
参考卓大宏主编《中国康复医学》第二版。
课堂讲授、实验、自学、讨论、计算机多媒体及临床示教相结合。
本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必修课使用,预防医学、护理学、检验医学等专业选修课学生参照使用,内容分掌握(必须深刻理解、记忆和融会贯通)、熟悉(理解概念和意义)、了解三部分,学生要按上述要求学习掌握。
本课程课堂教学51学时,临床示教3学时。
参考学时分配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康复医学概论康复医学相关基础康复医学评定康复治疗技术神经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骨关节病损的康复内脏疾病的康复其他常见疾病康复临床常见问题的康复处理33969936312合计51 3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目的要求掌握康复及康复医学定义。
熟悉康复医学的组成及工作方式。
了解康复医学的发展、地位、残疾问题。
教学内容1、康复:综合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措施,对伤病后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功能障碍进行以功能训练为主的干预,尽可能改善患者的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回归社会。
2、康复医学是一个运用多种手段促进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学科。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述1. 残疾:是由各种躯体、身心、精神疾病或损伤所致的功能障碍。
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异常; 机体的功能障碍是长期、持续或永久的; 常有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能力障碍;造成的功能障碍通常不能通过单纯的临床治疗而痊愈。
2. 社区康复训练技术多应用简便、方便、易得而又有效的康复技术,还可充分利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太极拳等传统方法促进功能恢复。
先进完备的康复设备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操作,不适宜社区康复3. 康复治疗学:主要的支柱是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言语/吞咽治疗,另外,心理治疗、康复工程也有重要价值。
在我国还有传统康复治疗。
手术治疗一般是临床医学措施。
4.肢体残疾:是指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功能损伤造成的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瘫痪)、畸形等导致人体运动功能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及活动受限或参与的局限,共分为4级。
5. 1995年国务院修订残疾分类标准六类残疾标准,根据残疾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
多重残疾是指有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残疾。
6. 康复医学:强调采用综合措施,针对患者或残疾者的功能障碍进行以改善、适应、代偿和替代为主要特征的治疗,达到提供生活独立能力和回归社会的目标。
7. 康复医学的三级预防一级预防:疾病发生前,采用多种健身锻炼方法和合理的生活习惯,防止各种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减少功能障碍的可能性。
二级预防:疾病在发病后,积极的康复介入,以预防继发性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发生。
三级预防:已经发生功能障碍后,通过积极的康复锻炼,防止功能障碍的加重或恶化。
8. 原发性残疾:是指由于各类疾病、损伤、先天性异常等直接引起的功能障碍,导致残疾常见原因有疾病、外伤、营养不良、先天性发育缺陷和老年病等。
继发性残疾:是指原发性残疾后的并发症所导致的功能障碍,即各种原发性残疾后,由于躯体活动受限,肌肉、骨骼、心肺功能等出现失用或失用性改变,导致器官和系统功能进─步减退,甚至丧失。
第三章康复医学评定康复医学评定又称康复评定 ( rehabilitation evaluation, assessm-ent ) ,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和准确地评定残疾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
康复评定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确的康复治疗的基础。
康复医疗过程中可能重复多次康复评定,且往往以康复评定开始,又以康复评定结束。
康复评定的内容甚广,它包括躯体功能、精神状态、言语功能和社会功能等方面,它涉及到器官或系统水平、个体水平和社会水平等不同层次的功能评定,也可以是以上个层次功能综合评定。
康复评定具有以下目的和作用:①了解残疾所致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结局;②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客观的依据;③动态观察残疾的发展变化;④评定康复治疗的效果,⑤开发新的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康复评定的方法包括使用仪器评定,或不使用仪器的评分量表、问卷、调查表等,康复评定方法应具有可信性、有效性、灵敏度和统一性。
第一节运动功能评定一、肌力评定肌力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
肌力测定是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肌群的力量,籍以评定肌肉的功能状态。
常用的肌力测定方法有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ing, MMT )、应用简单器械的肌力测试、等速肌力测试(isokinetic muscle testing)。
一、徒手肌力检查(一)徒手肌力检查的特点MMT检查时根据受检肌肉或肌群的功能,让患者处于不同的受检位置,然后嘱患者在减重、抗重力或抗阻力的状态下作一定的动作,并使动作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
根据肌肉活动能力及抗阻力的情况,按肌力分级标准来评定受检肌肉或肌群的肌力级别。
MMT具有以下特点:不需特殊的检查器具,所以不受检查场所的限制;以自身各肢体的重量作为肌力评价基准,能够表示出个人体格相对应的力量,比用测力计等方法测得的肌力绝对值更具有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