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益剂
- 格式:ppt
- 大小:365.01 KB
- 文档页数:107
补益剂补益剂在临床上使用十分广泛,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使用补益的方法来治疗病人。
那么什么叫补益剂呢,凡是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养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主治各种虚证的方剂,统称为补益剂,属於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中的补法。
当人体产生虚损证候时,我们就必须遵循“虚则补之”“损者益之”、劳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原则,使精气血、津液等的耗伤逐渐得以恢复,从而维护人体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活动。
虚证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阔,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四种类型,但又由于人体气血阴阳之间在生理上相生相依,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气血两虚和阴阳两虚的证候亦很多见,所以,补益剂也相应地分为补气、如四君子汤;补血、如四物汤;气血双补,如八珍汤;补阴,如六味地黄丸,补阳,如肾气丸;阴阳双补,如龟鹿二仙胶。
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人体中的气血,阴阳脏腑之间存在着的相生相依关系,通过补其所生而加强补虚扶弱之效,是补益剂遣药配伍的重要特点,其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补气生血,即根据气血相生的理论,血虚者采用补血药时,配伍补气之品以助生化,或着重补气以生血,正如汪延珍所说,“血虚者补其气而血自生”:“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脾胃论》说:“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血自旺矣”又说:“血虚以人参补之,阳旺则能生阴血”。
2、阴阳互求:即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阳虚者补阳时,佐以补阴之品,以阳根于阴,使阳有所附,并可藉阴药的滋润以制阳药之温燥,阴虚者补阴时,佐以补阳之品,以阴根于阳,使阴有所化,并可籍阳药的温运以制阴药之凝滞。
证如张介宾所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之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3、子虚补母:根据中医五行相生的理论,采用“虚者补其母”的方法,如肺气虚者补脾,即“培土生金”,肝虚者补肾,即“滋水涵木;脾阳虚者补命门,即“补火生土”等。
补益剂(代表方:四君子汤)关键词:凡是用补益药物为主组成的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以治疗各种虚证的方剂,称为补益剂。
属于中医八法中的“补法”。
四君子汤:党参、炙甘草、茯苓、白术各等分。
功用: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
症见食少便溏,语言底微,倦怠无力,舌淡苔白等。
四物汤:党参、炙甘草、茯苓、白术各等分。
功用: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
症见食少便溏,语言底微,倦怠无力,舌淡苔白等。
参附汤:人参附子(炮)各15克。
功用:回阳,益气,救脱。
主治:肾消,饮水无度,腿膝瘦细,小便白浊。
生脉散:人参6g、麦冬9g、五味子6g。
功用:补气敛汗,养阴生津。
主治:热病气阴两伤。
症见汗多体倦,气短,口渴。
久咳肺虚,见于咳嗽少痰,心悸,脉细无力,或气虚欲脱者。
六味地黄丸:熟地黄24g、山萸肉12g、山药12g、泽泻9g、茯苓9g、丹皮9g。
功用:滋补肾阴。
主治:肾阴不足。
症见腰腿酸软,头昏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潮热,消渴,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肾气丸:干地黄24g、山萸肉12g、山药12g、泽泻9g、茯苓9g、丹皮9g、肉桂3g、炮附子3g。
功用:温补肾阳。
主治:肾阳不足。
症见腰腿酸软,肢冷,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余沥不尽,尿多或遗尿、阳痿、浮肿、痰饮咳喘等。
补益剂的分类:补气剂:适用于脾肺气虚病证,代表方四君子汤。
补血剂:适用于血虚病证,代表方四物汤。
气血双补剂:适用于气血双亏的病证,代表方八珍汤。
补阴剂:适用于阴虚病证,代表方六味地黄丸。
补阳剂:适用于阳虚病证,代表方金匮肾气丸。
补益剂的常用方剂:四君子汤:组成:党参、炙甘草、茯苓、白术各等分。
功用: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
症见食少便溏,语言底微,倦怠无力,舌淡苔白等。
什么都不想吃,面色微白方解:方中党参补脾益气为君药;白术健脾燥湿为臣药;茯苓健脾渗湿为佐药;术苓合用以助运化;炙甘草补中为使药,诸药合用,有补气健脾之功。
缓解气加陈皮四物汤:组成:熟地12g、当归9g、白芍9g、川芎6g。
补益剂知识点归纳补益剂是一种提供身体所需营养物质和增强身体功能的辅助剂。
它在日常饮食无法满足身体需要或者身体状况需要时起到补充作用。
下面是关于补益剂的一些知识点的归纳:1.补益剂的分类:补益剂可以分为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植物提取物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补益剂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2.维生素补益剂: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主要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维生素补益剂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维持身体正常功能。
3.矿物质补益剂:矿物质是人体所需的无机元素,包括钙、镁、铁、锌等多种元素。
矿物质补益剂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矿物质,维持骨骼、神经、血液等方面的功能。
4.氨基酸补益剂: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包括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氨基酸补益剂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促进肌肉生长、修复和恢复。
5.植物提取物补益剂:植物提取物补益剂通常以天然植物为原料提取,包括花草、果实等。
不同的植物提取物具有不同的功效,比如抗氧化、免疫增强等。
6.补益剂的作用机制:补益剂通过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满足身体的需要,对健康起到补充和维持的作用。
补益剂可以改善营养不足、促进代谢、增强免疫力等。
7.补益剂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补益剂时,需要根据个人的需要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类型和剂量。
同时,需要注意不要过量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特别是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过量摄入可能引起中毒。
8.补益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于一些特定人群,如孕妇、老年人、病人等,补益剂可能是必要的。
但对于一般健康人群,通过均衡饮食来获取营养更为重要。
同时,应选择经过认证和检测的补益剂品牌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9.补益剂的合理使用:补益剂并不能替代正常饮食,它应作为饮食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品。
合理的健康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才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总之,补益剂是一种辅助补充营养和改善身体功能的工具,但它并不是万能的。
在使用补益剂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类型和剂量,并结合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来保持身体健康。
补益剂概说补益剂,又叫强壮剂,或简称补剂。
所谓补剂,就是具有兴奋强壮、增强机体的活动能力以及滋补、改善营养状况等作用的方剂。
补剂一般分为补阴、补阳和补气、补血等四类。
补阴和补阳的方剂,是为阴虚和阳虚而设。
什么叫做阴虚呢?中医习惯上所说的阴虚,多指肾水、阴液不足,即所谓“肾中真阴虚”。
肾中真阴虚,不但可使肾水不能上济以养肝木,引起肝阴不足,还可上盗母气(肺金为肾水之母),损耗肺阴,导致肺阴亏损。
所以《沈氏尊生书》说:“阴虚者,肾中真阴虚也。
”肾中真阴虚的患者,多见身体消瘦,肌肤萎缩、枯涩,口干咽燥(或口舌生疮),五心烦热,腰腿酸软,小便黄赤,或头昏眼花,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诸症。
这种证候的治疗原则是“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就是滋补肾阴。
临床常用的滋补肾阴的药物是地黄、萸肉、枸杞子、龟甲等味。
六味地黄丸、左归饮即是这一方面的代表方剂。
如果患者见有失眠、夜梦遗精、情绪急躁、好恶反常、脉象细数弦急等阴虚火旺的征象,应该配用知母、黄柏,以滋液清火,方剂如知柏八味丸。
假使患者呈现肺阴虚,出现呛咳、咳痰不爽、音哑咯血、骨蒸潮热、颧红盗汗、舌红无苔、脉细数或芤数等阴虚劳热的证候,方剂应选用沙参、元参、百合、天冬、生地、阿胶、甘草、功劳叶、地骨皮等滋阴清肺除热的药物为主。
由于肺阴虚者多兼肝阳上亢,所以常配用鳖甲、银柴胡等药,以平肝潜阳,清热敛阴。
百合固金汤和秦艽扶羸汤就是属于这一类的常用方剂。
至于阳虚,多是指肾中阳气、命火衰减,也就是所谓“肾中真阳虚”。
肾中真阳虚的病人,常因命火衰减而不能上蒸脾胃,导致脾阳虚微等证。
正因为肾阳虚可以涉及多种阳虚证候,所以《沈氏尊生书》说:“阳虚者,肾中真阳虚也。
”肾中真阳虚的病人,常有畏寒怕冷(特别是腰以下常有冷感),腰部酸痛,腿酸发软,精神不振,小便频数(或淋沥不尽),或阳痿早泄、精冷,脉象细软或沉迟等症。
这种病证的治疗原则是“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也就是壮肾阳,补命火。
临床常用的壮肾阳和补命火的药物有肉桂、附子、鹿茸、紫河车、肉苁蓉、狗脊、巴戟天等。
第八单元补益剂(一)概述1.补益剂的适用范围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养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治疗各种虚损病证的方剂,统称补益剂。
本类方剂是根据“虚则补之”“损者益之”以及“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理论立法,属于“八法”中的“补法”。
2.补益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辨清虚证的实质和具体病位,分清气血阴阳之虚的不同,并结合脏腑相互资生关系,予以补益。
(2)注意虚实真假,勿犯虚虚实实之戒。
(3)补益剂常易壅中滞气,宜适当加入理气醒脾之品,以资运化而使补而不滞。
(4)注意煎服法,宜慢火久煎,务使药力尽出。
以空腹或饭前服药为佳,急症则不受此限。
(二)补气剂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炙,各等分【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
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配伍意义】本证为脾胃气虚,运化乏力所致。
治当益气健脾。
人参为君,益气补虚,健脾养胃,脾气健旺则运化复常,气血化生充足。
脾胃虚弱,运化乏力,易致湿浊内阻,故以白术为臣,健脾燥湿。
君臣相配,益气健脾之功更著。
佐以甘淡之茯苓,健脾渗湿。
苓、术相配,健脾祛湿之功更强,并能顺应脾喜燥恶湿的生理特性。
佐使以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化裁运用】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均为四君子汤加味而成,皆有益气健脾之功。
异功散中加陈皮,功兼行气化滞,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气滞证;六君子汤配半夏、陈皮,功兼和胃燥湿,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痰湿证;香砂六君子汤伍半夏、陈皮、木香、砂仁,功在益气和胃,行气化痰,适用于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
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莲子肉一斤薏苡仁一斤缩砂仁一斤桔梗一斤白扁豆一斤半白茯苓二斤人参二斤甘草炒,二斤白术二斤山药二斤【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盛证。
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配伍意义】本证由脾虚湿盛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