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 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1995)
5月12日,由计算所研制的“曙光 1000”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通过国家 级鉴定。它是面向大规模工程计算的一类 巨型计算机,可以扩展为由成百上千台处 理机组成的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峰值速 度每秒25亿次,实际运算速度每秒15.8 亿次,内存容量1024兆字节。该项目获 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76年,上海有机所、中医研究院和生物物
理所合作,通过X射线衍射晶体分析方法,解决了
青蒿素的化学和空间结构与绝对构型问题。 1979年起,上海有机所开始研究天然青蒿素的
人工合成。科研人员经过大量试验,终在本年完成 天然青蒿素的人工合成。这项成果及后续的工作获 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研制成功“757”工程千万次计算机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1988)
10月16日上午5时56分,中国第一 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BEPC),首次对撞成功。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能加速正负电子 束团使其产生对撞,并可用大型探测器进 行实验研究。
10月22日,大型探测器调试成功,首 次得到了宇宙线径迹。至此,北京正负电 子对撞机宣告建成。
建成325米高的气象铁塔
(1979)
8月23日,大气物理所在北京 西郊新建的高达325米的气象铁塔 正式投入使用。它的高度在当时仅 次于美国的两座铁塔,是亚洲最高 的专用气象铁塔。塔上设有15层平 台,安装有多种测试仪器,可以进 行全天候、连续、同步的遥测。
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获得成功(1981)
13 1987
际月 海机核同次转Fra bibliotek同 在 年试 所 酸 的 用移
11 20
年行 国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