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2.8《各种各样的岩石》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44 MB
- 文档页数:26
《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地理》教材第二章《地球的物质组成》第三节《各种各样的岩石》。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岩石的定义、分类、特征以及形成过程。
具体涉及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的辨识和了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岩石的定义,掌握岩石的基本分类和特征。
2. 学会通过观察和识别,辨别不同类型的岩石。
3. 了解岩石的形成过程,培养对自然现象的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岩石的分类、特征及其形成过程的理解。
教学重点: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的辨识,岩石形成过程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岩石标本、挂图、PPT课件。
2. 学具:放大镜、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岩石标本,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所见,引发学生对岩石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岩石的定义、分类(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及各类岩石的特征。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PPT展示各类岩石的图片,引导学生学会识别和区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根据提供的岩石标本进行辨识,并记录观察结果。
5. 课堂讨论(15分钟)各组汇报观察结果,讨论岩石的形成过程。
七、板书设计1. 《各种各样的岩石》2. 内容:岩石的定义岩石的分类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岩石的特征岩石的形成过程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的特征及形成过程。
2. 答案:见教材第二章第三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岩石的分类和特征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岩石形成过程的理解上还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收集各类岩石标本,进行实地观察和探究,提高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详细程度;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践性。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解析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
粤教科技版四年级上册8.各种各样的岩石说课黑龙江省同江市第一小学刘正学尊敬的各位评委:我是来自同江市第一小学的科学教师。
我将要说课的内容是.各种各样的岩石。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各种各样的岩石是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岩石”的第1课。
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和描述岩石和矿物的特征,并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了解各种矿产资源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树立合理开采利用矿产资源的环保意识。
本课是第2单元的起始课,从引导学生到户外收集岩石开始,带领学生开始探索岩石的学习之旅。
本课包括情景图导入、活动1“寻找岩石”、活动2“观察岩石”等教学环节。
教科书以卡通人物彬彬在公园里找到各种岩石的情景,激发学生到周围环境寻找岩石的兴趣。
通过到户外观察和收集岩石,学生可以体会到岩石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
活动2“观察岩石”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和一些简单工具观察岩石的表面特征。
通过体验活动,学生不仅掌握观察岩石的方法和技能,同时还能识别几种常见的岩石。
二、说学情岩石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它们虽然广泛存在于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如户外的山上、公园、路边等,室内的大理石桌子、地砖等,但是许多学生对岩石并不了解。
由于对岩石了解不多,因此当学生看到别人收集到一些有趣的岩石,他们又会充满好奇和向往,很想收集岩石进行探究。
但到哪里可以收集到岩石、怎样观察岩石的特征,则是孩子们可能没有考虑过的问题。
另外,由于年龄特点,他们对收集岩石的一些细节、安全问题可能会考虑不周。
四年级学生在观察岩石的表面特征时,可熟练地运用感官进行观察。
但是要运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探究岩石的表面特征,他们可能没有经历过,甚至存在一些错误的前概念。
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他们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细致的指导。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遵循课标精神,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户外采集岩石的简单方法。
2.知道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着岩石。